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A. 分辨率B. 灵敏度C. 精度D. 线性度答案:A解析: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2. 下列不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A. 重复性B. 固有频率C. 线性度D. 迟滞答案:B解析:固有频率属于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
3. 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称为()A. 线性度B. 灵敏度C. 重复性D. 分辨率答案:A解析:线性度描述的是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4. 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A. 线性度B. 重复性C. 迟滞D. 灵敏度误差答案:C解析:迟滞指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
5. 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不一致的程度的指标是()A. 线性度B. 迟滞C. 重复性D. 灵敏度答案:C解析:重复性是衡量同一工作条件下,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6. 以下哪种传感器属于物性型传感器()A. 电容式传感器B. 电感式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答案:C解析: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制成,属于物性型传感器。
7. 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的是()A. 光电式传感器B. 霍尔式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热敏电阻答案:B解析:霍尔式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属于结构型传感器。
8.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A. 越小B. 越大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B解析:线性范围宽,意味着能测量的输入量的范围大,即量程越大。
9. 下列对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 输入量随时间变化缓慢时的特性B. 输入量为常量时的特性C. 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的特性D. 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传感器的特性。
10.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是指()A. 传感器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B. 传感器在单位时间内的响应特性C. 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特性D. 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响应特性答案:A解析:频率响应特性指传感器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码盘式传感器是建立在编码器的基础上的,它能够将角度转换为数字编码,是一种数字式的传感器。
码盘按结构可以分为接触式、__a__和__c__三种。
a.光电式b.磁电式c.电磁式d.感应同步器2. 改变电感传感器的引线电缆后,___c___。
a.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b. 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c. 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d. 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3.应变片的选择包括类型的选择、材料的选用、__c__、__d__等。
a.测量范围的选择b.电源的选择c. 阻值的选择d. 尺寸的选择e.精度的选择f.结构的选择4.应变片绝缘电阻是指已粘贴的__b__应变片的之间的电阻值。
a.覆盖片与被测试件b.引线与被测试件c.基片与被测试件d.敏感栅与被测试件5.在光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物体电阻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_d_。
a.磁电效应b.声光效应c.光生伏特效应d.光电导效应6.结构由线圈、铁芯、衔铁三部分组成的。
线圈套在铁芯上的,在铁芯与衔铁之间有一个空气隙,空气隙厚度为。
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
当外部作用力作用在传感器的运动部分时,衔铁将会运动而产生位移,使空气隙发生变化。
这种结构可作为传感器用于__c___。
a. 静态测量b. 动态测量c. 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d. 既不能用于静态测量,也不能用于动态测量7.4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2)线性度(3)回程误差(4)阻尼系数8. 电阻应变片的输入为1。
(1)力(2)应变(3)速度(4)加速度9.结构型传感器是依靠3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
(1)本身物理性质(2)体积大小(3)结构参数(4)电阻值10.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4。
(1)位移(2)材质鉴别(3)探伤(4)非金属材料11.变极距电容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成1关系。
(1)非线性(2)线性(3)反比(4)平方12.半导体式应变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其电阻变化的因素主要是3。
热电偶知识考题(附答案)
导读●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20分)●五、开放题(每题5分,共10分)热电偶知识考题一、填空题(20个):1.热电偶是一种通过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的___________。
答:传感器2.热电偶的测量原理基于___________效应。
答:热电3.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大小只取决于热电偶材料和两端温度之间的___________。
答:温度差4.常用的热电偶类型包括K型、J型、T型、E型、R型等,其中,K型热电偶的测量范围可达到___________度。
答:13005.热电偶所产生的电势与两端温度差___________成正比。
答:线性6.当一个接口温度小于另一个接口温度时,K型热电偶的电势将___________。
答:正常7.热电偶的响应时间取决于其___________。
答:热惯性8.在热电偶的选型中,需要考虑测量范围、精度、响应时间、材料选择等因素,其中,测量范围主要与热电偶的___________有关。
答:材料9.热电偶的精度等级可分为A、B、C等级,其中,A等级的精度最高可达到±___________度。
答:0.7510.热电偶的两端接口应固定在被测物体表面,且接口间应保证___________接触。
答:良好11.热电偶在检定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较法、标准电压法和___________法。
答:差动12.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可由多个因素引起,其中包括温度梯度误差、接头温差误差、漏电误差等,这些误差统称为___________误差。
答:系统13.热电偶的电势测量值应进行修正,以考虑___________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冷端温度14.热电偶的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在钢铁冶金、航空航天、化工等行业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中,在高温环境下,K型热电偶应用最为广泛,其可测量范围可达到___________度。
传感器习题解答
思考与作业绪论.列出几项你身边传感测试技术的应用例子。
解:光电鼠标,电子台称,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探伤等。
第1章传感器的基本概念1. 什么叫做传感器的定义?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化学量以及生物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
2.画出传感器系统的组成框图,说明各环节的作用。
答:1).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2).转换元件:以敏感元件的输出为输入,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数。
3).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传感器有哪几种分类?按被测量分类——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生物量传感器按测量原理分类阻容力敏光电声波按输出型式分类数字传感器模拟传感器按电源型式分类无源传感器有源传感器4.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入输出关系。
也即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这一关系就称为静态特性。
5.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什么?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反映输出值真实再现变化着的输入量的能力。
6. 为什么要把传感器的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传感器所测量的非电量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稳定的,即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缓慢,称为静态信号;另一种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称为动态信号。
由于输入量的状态不同,传感器所呈现出来的输入—输出特性也不同,因此存在所谓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1. 如何用电阻应变计构成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计把机械应变信号转换成ΔR/R后,由于应变量及其应变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微小,既难以直接精确测量,又不便直接处理。
因此,必须采用转换电路或仪器,把应变计的ΔR/R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通常采用电桥电路实现这种转换。
根据电源的不同,电桥分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2. 金属电阻应变片测量外力的原理是什么?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它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完整版)热电偶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试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答:热电效应就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
热电偶测温就是利用这种热电效应进行的,将热电偶的热端插入被测物,冷端接进仪表,就能测量温度。
2.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实用价值。
答:一是匀质导体定律: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为零。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二是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它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在回路中直接接入各种类型的显示仪表或调节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三是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
只要测得各种金属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金属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可直接计算出来。
四是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 n和t 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中间温度定律为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试述补偿导线法补偿原理。
答: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如仪表室),其实质是相当于将热电极延长。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只要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二个接点温度一致,是不会影响热电动势输出的。
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3.参照电极定律有何实际意义?已知在某特 定条件下材料A与铂配正确热电势为 13.967mv,材料B与铂配正确热电势是 8.345mv,求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材料A与 材料B配对后旳热电势。
4.用K型热电偶测某设备旳温度,测得热电势 为20mv,冷端(室温)为25℃,求设备旳 温度?假如改用E型热电偶来测温,在相同 旳条件下,E热电偶测得旳热电势为多少?
热电式传感器
练习题用此热电阻测量50℃温 度时,其电阻值是多少?若测温时旳电阻 值为92Ω,则被测温度是多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将一敏捷度为0.08mv/℃旳热电偶与电位计 相连接测量其热电势,电位计接线端是 30℃,若电位计读数是60mv,热电偶旳热 端温度是多少?
5.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旳输入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铂 铑-铂热电偶在温度0~100℃之间变化时,其平均热 电势波动为6μv/ ℃,桥路中供桥电压为4v,三个 锰铜电阻(R1,R2,R3)旳阻值均为1Ω,铜电阻旳 电阻温度系数为α=0.004/℃,已知当温度为0℃时, 电桥平衡,为了使热电偶旳冷端温度在0~50℃范 围其热电势得到完全补偿,试求可调电阻旳阻值
传感器分析题及答案
传感器分析题及答案⼀、填空题1. 传感器的特性⼀般指输⼊、输出特性,有动、静之分。
静态特性指标的有、、、等。
(灵敏度、分辨⼒、线性度、迟滞误差、稳定性)2. 对于测量⽅法,从不同的⾓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测量结果的显⽰⽅式,可以分为模拟式测量和数字式测量。
3. 对于测量⽅法,从不同的⾓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是否在⼯位上测量可以分为在线测量和离线式测量。
4. 对于测量⽅法,从不同的⾓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测量的具体⼿段,可以分为偏位式测量、微差式测量和零位式测量。
5.某0.1级电流表满度值100m x mA ,测量60mA 的绝对误差为 ±0.1mA 。
6、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如下性质集中性、对称性、有界性。
7. 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中,当负载短路时,光电流在很⼤范围内与照度与呈线性关系。
8. 把被测⾮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差动形式连接,所以⼜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9、霍尔传感器的霍尔电势U H 为 K H IB 若改变 I 或 B 就能得到变化的霍尔电势。
10、电容式传感器中,变极距式⼀般⽤来测量微⼩的位移。
11.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不适宜测量频率太低的被测量,特别是不能测量静态值。
12、差动电感式传感器与单线圈电感式传感器相⽐,线性得到改善灵感度提⾼⼀倍、测量精度⾼。
(温度,频率变化相互抵消)13、热电偶冷端温度有如下补偿⽅法:冷端恒温法(冰浴法)、计算修正法、电桥补偿法和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14.空⽓介质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其灵敏度和减少⾮线性误差是⽭盾的,为此实际中⼤都采⽤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15.从原理来分,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类型有:变⾯积式、变极距式、变介电常数式。
16.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变化与极板间距之间的关系是成⾮线性关系,为了减⼩这种关系带来的测量误差,常采⽤差动结构来解决。
17. 电涡流式传感器分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透射式是采⽤低频(选“⾼频”或“低频”)的激励⽅式。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的全部内容。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
A。
热电极 B。
保护管C。
绝缘管 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 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 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 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
A.30 B.50C.100 D.40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 B.100ΩC.10Ω 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课题:热电偶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课时安排:2 课次编号:13 教材分析难点:冷端温度补偿重点:热电偶的应用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温标的概念2、了解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热电偶的选用;3、掌握分度表的应用;4、掌握热电偶的应用5、了解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采用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讲授、课堂互动、分析教具:各种热电偶各教学环节和内容演示:做以下的实验:将两根不同材质的金属(例如镍铬-镍硅)的端部绞在一起。
用打火机烧该端部。
用数字毫伏表测量另两端的输出热电动势。
可以看到,毫伏表的读数随铰接的端部的颜色变红,而上升。
从以上演示,引入第一节的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热电效应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克(T⋅J⋅Seebeck)用两种不同金属组成闭合回路,并用酒精灯加热其中一个接触点(称为结点),发现放在回路中的指南针发生偏转,如图9-1a所示。
如果用两盏酒精灯对两个结点同时加热,指南针的偏转角反而减小。
显然,指南针的偏转说明了回路中有电动势产生并有电流在回路中流动,电流的强弱与两个结点的温差有关。
图9-1 热电偶原理图a)热电效应b)结点产生热电动势示意c)图形符号1-工作端2-热电极3-指南针4-参考端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
这种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所组成的回路称为“热电偶”,组成热电偶的导体称为“热电极”,热电偶所产生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以下简称热电势)。
热电偶的两个结点中,置于温度为T的被测对象中的结点称之为测量端,又称为工作端或热端;而置于参考温度为T0的另一结点称之为参考端,又称自由端或冷端。
镍铬-铜镍(锰白铜)E -270~800 6.319 -热电势比K型热电偶大50%左右,线性好,耐高湿度,价廉;但不能用于还原性气氛;多用于工业测量铁-铜镍(锰白铜)J -210~760 5.269 -价格低廉,在还原性气体中较稳定;但纯铁易被腐蚀和氧化;多用于工业测量铜-铜镍(锰白铜)T -270~400 4.279 -价廉,加工性能好,离散性小,性能稳定,线性好,准确度高;铜在高温时易被氧化,测温上限低;多用于低温域测量。
传感器习题热电式
一、填空题`1、热敏电阻器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
2、热敏电阻按其温度特性分为三类:,和。
8、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电势和电势组成的。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和之间,接入,它的作用是。
二、选择题1、()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B、热端和冷端的温度C、热端和冷端的温差D、热电极的电导率2、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B、减小非线性误差C、提高电磁兼容性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3、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D、提高灵敏度4、在实验室中测量金属的熔点时,冷端温度补偿采用()。
A、冰浴法B、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C、计算修正法5、对热电耦传感器,形成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 )A.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B.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C.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D.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6、( )传感器可用于医疗上-50℃~150℃之间的温度测量。
A.金属辐射式B.热电偶C.半导体三极管D.比色计7、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A.上升B.迅速下降C.保持不变D.归零三、简答题1、热电偶传感器工作原理2、热电偶参考电极定律有何实际意义?以知在某特定条件下材料A与铂配对的热电动势为13.967mv, 材料B与铂配对的热电动势为8.345mv,求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材料A与B配对后的热电动势?3、何为热电偶的热电效应?问如图所示的热电偶热电动势的组成,并写出回路总电势的表达式。
4、什么叫做热电动势、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说明势电偶测温原理及其工作定律的应用。
分析热电偶测温的误差因素,并说明减小误差的方法5、简述半导体P-N结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温度传感器相关试题答案
温度传感器相关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温度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测量湿度B. 测量温度C. 测量压力D. 测量流量答案:B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基于什么原理工作的?A. 热敏电阻B. 热电效应C. 热辐射D. 热传导答案:B3. 下列哪种温度传感器不属于接触式传感器?A. 热电偶B. 热敏电阻C. 红外温度传感器D. 热敏电压计答案:C4. 在高温环境下,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A. K型热电偶B. J型热电偶C. T型热电偶D. E型热电偶答案:A5.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A. 正温度系数(PTC)B. 负温度系数(NTC)C. 温度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二、填空题1.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__________材料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
答案:金属2. 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其中N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
答案:降低3. 红外温度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目标物体发出的__________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答案:红外辐射4. 热电偶的输出信号是__________,需要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信号转换和处理。
答案:热电动势5. 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
答案:校准三、简答题1. 请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即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材料的导线接头处于不同温度时,会产生电动势(热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大小来确定温度。
2. 说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及其特点。
答: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热敏电阻通常由半导体陶瓷材料制成,其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N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PTC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的体温为37C,则此时的华氏温度约为______,热力学温度约为______。
A. 32F,100KB. 99F,236K C .99F,310K D.37F,310K2)_____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 热端直径B. 热端和冷端的温度C. 热端和冷端的温差D. 热电极的电导率3)测量钢水的温度,最好选择______热电偶;测量钢退火炉的温度,最好选择_____热电偶;测量汽轮机高压蒸气(200C左右)的温度,且希望灵敏度高一些,选择______热电偶为宜。
A. RB. BC. SD. K E .E4)测量CPU散热片的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测量锅炉烟道中的烟气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测量100m深的岩石钻孔中的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
A. 普通B.铠装C. 薄膜D.热电堆5)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
A. 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B. 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C. 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D. 提高灵敏度二、分析与问答1、简述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测量原理的异同。
2、设一热电偶工作时产生的热电动势可表示为E AB(t , t0),其中A、B、t、t0各代表什么意义? t0在实际应用时常应为多少?3、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三、计算题1、用一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此时的热电动势为29.186mV,求被测的温度大小?2、用一K型热电偶测钢水温度,形式如图示。
已知A、B分别为镍铬、镍硅材料制成,A`、B`为延长导线。
问:1)满足哪些条件时,此热电偶才能正常工作?2)A、B开路是否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原因?3)采用A`、B`的好处?4)若已知t01=t02=40℃,电压表示数为37.702mV,则钢水温度为多少?5)此种测温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试说明下面各图中分别是测量哪些被测温度量?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D E 4)C A B 5)A二、分析与问答题1、二者相同点:都能测温度且只能直接测温度量不同点:热电阻传感器原理为阻值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而热电偶传感器为热电动势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2、 A、B——两热电极T——热端温度,即被测温度t0————冷端温度t0常应为0℃3、因工作现场常常缺乏使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保持在0℃的条件三、计算题1、E AB(t0,t)=E AB(t0,t n)+E AB(t n,t)即E AB(0,t)=E AB(0,40℃)+E AB(40℃,t)查表,得E AB(0,40℃)=1.612所以E AB(0,t)=1.612+29.186=30.798(mV)查表,得t=740℃2、1)t01=t02,t n1=t n22)不影响。
热电偶思考题及答案
热电偶思考题及答案热电偶是一种特殊仪表测量温度的装置。
它是由两股金属棒将某种导体或导电膜片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微小的导体环路,再将导电物质放入其中,当这种物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电阻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电流测量出来,从而可以直观地检测出这种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
二、热电偶有哪些特点?1、热电偶具有长时间的使用寿命和极高的稳定性,可以长时间使用,对环境改变不敏感。
2、热电偶测量的温度范围可以在常温至高温之间,有的甚至可以在超过1000°C的温度范围之内使用。
3、调试简单,安装方便,热电偶可以直接安装于检测面上,而且无需复杂的配置,只需简单地连接即可。
三、怎样正确使用热电偶?1、选择合适的温度测量范围,热电偶的温度测量范围取决于不同样式的安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正确选择,以免误测数据。
2、热电偶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仪器,以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3、安装时应认真检查热电偶线接头连接是否牢固,以防热电偶的连接故障。
4、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环境温度对热电偶的影响,多次测量时,要使用同一个温度环境,以准确测出温度变化的程度。
五、热电偶的应用热电偶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冶金、石油、精细化工、轧制、机械、电力、空调和加热等工业领域。
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中,热电偶被广泛用于炉子内熔融金属温度的测量。
石油行业:热电偶在石油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油井温度的测量,检测石油在提质、调节油系系数等操作中的温度变化。
精细化工:热电偶在精细化工行业中,可用于精细化工零件的测温,以进行熔融、固化等操作。
轧制:热电偶可用于轧制行业,对通过机械轧制的物体进行温度测量,确定轧制工艺参数,以达到预期效果。
机械:热电偶可用于机械行业,它可以连接到各种机器上,实时监控机器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和温度等参数,以便合理调节机械的工作状态和维护机器。
电力:热电偶可用于电力行业,可以在发电机、发电系统和电力设备的电机主体及控制系统中实时测量温度,以便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
检测与转换技术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多少级?答:1 .02、某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精度等级为多少级的压力表?答:0 .5 a3、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总体满足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该误差称为什么误差?答:随机误差4、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大小或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出现(始终偏大、偏小或周期性变化),该误差称为什么误差?答:系统误差5、检测中使用一次仪表,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电流输出和电压输出是多少?答:4~20mA、1~5V6、检测中由于电流信号不易受干扰,且便于远距离传输,所以在一次仪表中多采用电流输出型,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电流输出为多少?答:4~20mA7、什么是系统误差?答: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
8、什么是粗大误差?答: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或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也叫过失误差、疏忽误差或粗差,应予以剔除。
9、什么是测量答:测量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将被测量与一个同性质的、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是标准量的若干倍或几分之几的比较过程。
10、什么是测量结果?答:测量结果可以表现为一定的数字,也可表现为一条曲线,或者显示成某种图形等,测量结果包含数值(大小和符号)以及单位。
有时还要给出误差范围11、什么是静态测量?什么是动态测量?答:在检测技术中,对缓慢变化的对象所进行的测量,亦属于静态测量。
工程中,有时可认为几十赫兹以上的测量称为动态测量。
12、传感器有哪三部分组成?答: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3、某数字表满量程为99.9A,该表的分辨力和分辨率为多少?答:数字表满量程为99.9A,该表的分辨力=0.1A,分辨率=0.1A÷99.9≈0.1%14、测量结果的正态分布的规律是怎样的?测量结果的正态分布的规律有:(1)集中性、(2)对称性、(3)有界性15、用核辐射式测厚仪对钢板的厚度进行6次等精度测量,所得数据为2.04mm、2.02mm、1.96mm、0.99mm、3.33mm、1.98mm,为粗大误差的值是什么?,在剔除粗大误差后,用算术平均值公式计算钢板厚度等于多少?答:为粗大误差的值是0.99和3.33mm,在剔除粗大误差后,用算术平均值公式计算钢板厚度=2.00mm。
第九章 热电式传感器 电偶
方法
冰点槽法 计算修正法 补正系数法 零点迁移法 冷端补偿器法 软件处理法
1. 冰点槽法
把热电偶的参比端置于冰水混合物容器里,使T0=0℃。 这种办法仅限于科学实验中使用。为了避免冰水导电引 起两个连接点短路,必须把连接点分别置于两个玻璃试 管里,浸入同一冰点槽,使相互绝缘。
EAB=EAB(T1)–EAB(T0)
只要T1、T0不变,接入AˊBˊ后不管接点温度T2如何变化, 都不影响总热电势。这便是引入补偿导线原理。
A T2 A’ T0 E B T2 B’ T0
热电偶补偿 导线接线图
T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热电偶冷端温度及补偿 原因
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是热端温度和冷端的函数差,为 保证输出热电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必须使冷端温 度保持恒定; 热电偶分度表给出的热电势是以冷端温度0℃为依据, 否则会产生误差。
2. 中间导体定律 一个由几种不同导体材料连接成的闭合回路, 只要它们彼此连接的接点温度相同,则此回路 各接点产生的热电势的代数和为零。
如图,由A、B、C三种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则
E总=EAB(T)+EBC(T)+ECA(T)= 0
A
T
C
T
B
T
三种不同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回路
两点结论: l)将第三种材料 C接入由A、B组成的热电偶回路,如 图,则图 a 中的 A 、 C 接点 2 与 C 、 A 的接点 3 ,均处于相 同温度T0之中,此回路的总电势不变,即 EAB(T1,T2)=EAB(T1)-EAB(T2) 同理,图b中C、A接点2与C、B的接点3,同处于温度T0 之中,此回路的电势也为:
EAB(T1, T2)=EAB(T1)-EAB(T2) (a)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练习答案(期末考试)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热电偶中热电势的大小仅与金属的性质、接触点温度有关,而与热电极尺寸、形状及温度分布无关。
2.按热电偶本身结构划分,有普通热电偶、铠装热电偶、微型热电偶。
3.热电偶冷端电桥补偿电路中,当冷端温度变化时,由不平衡电桥提供一个电位差随冷端温度变化的附加电势,使热电偶回路的输出不随冷端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达到自动补偿的目的。
4.硒光电池的光谱峰值与人类相近,它的入射光波长与人类正常视觉的也相近,因而应用较广。
5.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中,光照度与其短路电流呈线性关系。
6.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
7.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是由无数细微的电畴组成。
电畴具有自己极化方向。
经过极化过的压电陶瓷才具有压电效应。
8.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比石英晶体大得多。
但石英晶体具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其它压电材料无法比的。
9.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不能测量频率小的被测量。
特别不能测量静态量。
10.霍尔效应是导体中的载流子在磁场中受洛伦茨力作用发生位移的结果。
11.霍尔元件是N型半导体制成扁平长方体,扁平边缘的两对侧面各引出一对电极。
一对叫激励电极用于引入激励电流;另一对叫霍尔电极,用于引出霍尔电势。
12.减小霍尔元件温度误差的措施有:(1)利用输入回路的串联电阻减小由输入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2)激励电极采用恒流源,减小由于灵敏度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13.霍尔式传感器基本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弹性元件,将感受的非电量转换成磁物理量的变化;另一部分是霍尔元件和测量电路。
14.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将磁参量转换成感应电动势信号输出。
15.变磁通磁电式传感器,通常将齿轮的齿(槽)作为磁路的一部分。
当齿轮转动时,引起磁路中,线圈感应电动势输出。
16.热敏电阻正是利用半导体的数目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热敏感元件。
17.热敏电阻与金属热电阻的差别在于,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阻值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一种热敏元件。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答案
二、第二章的提问及回课程组答
问:有一额定荷重为20′103N的等截面空心圆柱式荷重传感器,其灵敏度KF为2mV/V,桥路电压Ui为12V,求:
1)在额定荷重时的输出电压Uom;
2)当承载为5′103N时的输出电压Uo为请选择ABCD;
2."三位半"数字显示的分辨力主要看最后一位的数值。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1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0.1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0.01
是这样的。
3.(1)P11页,算一算:最大绝对误差是7.5V,但是假设读数是230V时,为什么绝对误差是10V?
我没看明白,
(2)P20,第一章习题的3,4题,要计算示值相对误差,需要知道绝对误差和示值,在不知道真实值时是求不出绝对误差的,…………
例如上述3,1/2的数字电压表的满量程为19.99V时,分辨力是0.01V,对吧!
那么“将分辨力除以仪表的满度量程就是仪表的分辨率”,0.01V/19.99V×100%≈0.05%。
光盘中提到:“仪表的最大显示值的倒数就是仪表的分辨率”,最大显示值为19.99V。
它的倒数是1/1999也约等于0.05%。意思一样的吧。要注意去掉小数点才会一样。
请梁老师说明下这两个题目的不同谢谢
课程组答:1最大误差超过(6÷800)×100%=0.75%,选的是1.0级
2计算出满度相对误差为1.25%,选国家标准的时候,1.25级达不到了所以选1.0级的的不同
1.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第三版,
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电气规划类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大学_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下载
202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下载202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下载前言绪论第一章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第一节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及分类第二节传感器的基本特性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二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第一节应变式传感器第二节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第三节压阻式传感器第四节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第一节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类型第二节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第三节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及补偿第四节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第一节自感式传感器第二节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第三节电涡流式传感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五章压电式传感器第一节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第二节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第三节引起/玉,E9式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因素第四节压电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一节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第二节霍尔传感器第三节磁敏电阻器第四节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第五节磁电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七章热电式传感器第一节热电偶传感器第二节热电阻式传感器第三节半导体式热敏电阻第四节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八章光电传感器第一节光电效应第二节光电器件及其特性第三节红外传感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九章常用其他新型传感器第一节气体传感器第二节湿敏传感器第三节超声传感器第四节超导传感器第五节仿生传感器__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十章智能传感器第一节智能传感器概述第二节智能传感器的实现方式第三节智能传感器的应用第四节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方向本?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十一章传感器的标定与选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基本信息点击此处下载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课后答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著):目录作者:王桂荣,李宪芝主编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版次:1字数:500000印刷时间:-5-1ISBN:9787512304109。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传感器有、、组成2、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比值。
3、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灵敏度。
4、下面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5mm,输出变化量为800mv,其灵敏度为。
二、选择题:12A3、?PA0.54A3倍5A微差式678A9A三、123、同一台仪表,不同的输入输出段灵敏度不同()4、灵敏度其实就是放大倍数()5、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说明数据越准确()6、测量数据中所有的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7、测量结果中小数点后最末位的零数字为无效数字()四、问答题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
答:指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有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迟滞、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
2、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是测量中独立的、微小的、偶然的因素引起的结果。
既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消除,也不能修正。
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利用概率论的一些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结果处理,服从正态分布。
3、系统误差分几类,怎样减小系统误差。
答:分为恒值误差,例如刻度盘分度差错。
变值误差,环境温度的影响、零点漂移等。
系统误差有规律。
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入修正值的方法计算修正,也可以重新调整测量仪表的有关部件予以剔除。
4、如何判断系统中存在粗大误差。
答:粗大误差是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及电子测量仪器收到突然强大的干扰所引起的,粗大误差明显超过正常条件下的误差。
五、分析与计算题1、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0C,精度为0.5级,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2)当示值分别为200C、1000C的示值相对误差。
2、预测123、围为04电桥5、12.03mV、6012.15mV、31234123、4、电阻应变片配有桥式测量转换电路的作用是。
5、应变测量电桥的三种接法是、、。
输出电压分别为、、。
传感器复习题答案知识讲解
08信息传感器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空白处)1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3、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基础是热电效应,其产生的热电势包括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部分。
4、基本误差是指传感器或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所具有的误差 ___ .5、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频率响应快和量程范围大,大多采用_空气或其它气体作阻尼物质.6、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以用一组性能指标来描述,如:灵敏度、迟滞、线性度、重复性和漂移等。
7、物体受光照后,其内部原子释放出的电子不逸出导体物体表面,而仍留在内部使物体的电阻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电动势的现像被称为内光电效应8、交流电桥平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复阻抗模平衡条件和复阻抗角平衡条件。
9、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一个霍尔元件在单位激励电流和单位磁感应强度时产生霍尔电势的大小10、用于制作压电传感器的常用压电材料是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_ .11被测量作用到实际物体上,使其某些参数发生变化,参数承载了信息而成为信号。
12、超声波探头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电式、磁致伸缩式、电磁式等,其中以压电式最为常用。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气隙式自感法感器,当衔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14、半导体应变片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15、光纤传感器由光源、敏感元件和三部分组成.16、在光线作用下,物体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效应称为内光电效应. 17•气敏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类别、浓度和成分的传感器.18、红外探测器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的一物理效应来探测红外辐射的.19、因为开环测量系统是由多个环节串联而成的,因此系统的相对误差等于各环节相对误差之和.20、压电式传感器采取串联接法输出电压大,本身电容小,适宜用于以皿作输出信号,并且测量电路输入阻抗很高的场合.21、根据测量数据中的误差所呈现的规律及产生的误差可将其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测量原理的异同。
答:(1). 相同点:都能测温度且只能直接测温度量
(2). 不同点:热电阻传感器原理为阻值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而热电偶传感器为热电动势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
2、设一热电偶工作时产生的热电动势可表示为E AB(t , t0),其中A、B、t、t0各代
表什么意义?t0在实际应用时常应为多少?
答:A、B——两热电极
T——热端温度,即被测温度
t0————冷端温度
t0常应为0℃
3、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因工作现场常常缺乏使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保持在0℃的条件
4、热电偶在使用时为什么要连接补偿导线?
答:因为在使用热电偶测温时,必须将热电偶的参考端温度保持恒定,但在现场使用时,热电偶参考端往往处于高温热源附近,必须将它远离热源,移动到温度较为稳定的场所,又因补偿导线在规定使用温度范围内具为与热电偶相同的温度—热电势关系,因而它可以起到延长热电偶的作用,所以热电偶在使用时要连接补偿导线
5、什么叫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答: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指测温仪表准确度的数字部分,也就是仪表的准确度去掉百分号。
6、什么是热电偶?
答:热电偶是通过测量电势从而测量温度的一种感温元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焊接在一起构成的。
当两端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有热电势产生,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由显示仪表显示出来。
7、为什么要进行周期检定?
答:各种计量器具由于在频繁的使用中会发生变化和磨损,失去原有的精度,从而影响量值的准确性。
为使测量的数据准确,必须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检定。
8、利用热电偶测温具有什么特点?
答: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可作远距离测量;测量范围广。
计算题
1、用一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此时的热电动势为29.186mV,求被测的温度大小?
1、E AB(t0,t)= E AB(t0,t n)+ E AB(t n,t)
即E AB(0,t)= E AB(0,40℃)+ E AB(40℃,t)查表,得:
E AB(0,40℃)=1.612
所以:E AB(0,t)=1.612+29.186=30.798(mV)
查表,得t=740℃
2、用一K型热电偶测钢水温度,形式如图示。
已知A、B分别为镍铬、镍硅材料制成,A`、B`为延长导线。
问:
1)满足哪些条件时,此热电偶才能正常工作?
t01=t02,t n1=t n2
2)A、B开路是否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原因?
不影响。
因钢水导电且温度处处相同。
3)采用A`、B`的好处?为了使冷端远离高温区,降低测量成本
4)若已知t01=t02=40℃,电压表示数为37.702mV,则钢水温度为多少?
由E AB(t,t0)= E AB(t,t n)+ E AB(t n,t0)得:
E AB(t,t0)=1.612+37.702=39.314(mV)
查表得t=950℃
5)此种测温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中间温度定律
3、试说明下面各图中分别是测量哪些被测温度量?
图a)是测多点温度之和
图b)是测两点温度之差
图c)是测多点温度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