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以文育德,润物无声”,这句话源自于《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通过文化来修养品德,以无声的方式润物,使之得以生生不息。
这句话体现了文化对人们品德的塑造和对社会的影响,也呼吁人们要以文化之力来润物无声。
文化,是一种传承与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包括语言、思想观念、艺术、习俗惯例等。
而“以文育德,润物无声”更多的是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品德修养的影响。
它让人们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取舍。
文化传承了先贤的智慧,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受益于前人的经验,据此修身养德。
文化的力量,在于通过无声的方式去润物,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化是无声的,但它却能够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它能够调动人们的情感和思维,引导人们向善,使人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修身的方法和道理。
文化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它会在人们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物质追求日益浓烈,很多人开始忽视了文化的力量。
而“以文育德,润物无声”正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警示。
我们应该重视文化的力量,深刻体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文化现象,传播正能量,净化社会风气。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以文育德,润物无声。
而作为学生,我们更要重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自己的道德修养。
我们应该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仁义道德,坚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我们也要在校园中传播正能量,营造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也要注意文化修养的传承。
他们要让孩子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文化的温暖,让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做人之道。
家庭也是孩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最好场所,父母要注重为孩子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
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重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备课参考随风潜入夜润物細无声毛齐林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 如胶似漆,密不可分。
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探索甚感 不足。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还能 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加 剧,众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 化正在逐步消失。
当今的语文教学也渐驱迷失了最基 本的支撑点和落脚点,我们迫切地需要回到传统文化 的学习和熏陶的道路上,从先贤那里汲取智慧。
-、语文教育的缺失与不足1. 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功利主义第一,教学内容局限于考试范围。
考试题型出现 “看拼音写词语”,于是不再纠正学生的“汉字书写的 规范”中的笔顺和运笔方法问题;考试题型中“文学作 品阅读”只考麵,于是不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陶冶情操也变成了如何答题的纯技术训练了。
第二,学习目的完全世俗化。
很多家长或者老师 仅鼓励学生考出好分数,取进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学 习目的完全被物质欲望所代替,语文学科也仅仅是谋 求机会的工具而已,传统的优秀道德品质进一步丟失。
第三,教学过程机械化。
目前,语文教学重认知轻 情意,重智力轻非智力,将学生视作学习的机器,通过 大量机械的训练代替学生的生活,纯粹以知识传授代 替学生的发展,原本极具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教学 活动演绎成了枯燥的活动,这样的现状制约了学生语 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 语文教育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黑格尔曾说过:人类精神的提升离不开教育活 动,人类通过教育把社会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
”因此,语文教学无论如何要把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世世代代 传承下去,但可惜的是,韩国、日本和台湾都远比我们 做得出色。
第一,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几乎缺失。
我 们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却在他们人生最美好的阅读 时光丟掉了应该有的语文学习兴趣,丟掉了语文教育 承载的道德教育根基,丢掉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任 务。
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甚至民族个性也呈颓 丧之势。
论析中国文学的文化特征
论析中国文学的文化特征班级学号姓名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本文从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三方面来论析中国文学的文化特征,探讨其独特的内涵意蕴。
关键词:中国文学古代文化特征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从先秦文学开始,经历了漫长又久远发展历程的文学总括。
它包括了各种题材:诗词、歌赋、散文、戏曲、小说、骈文、传记等。
透过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可以看到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
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一方面,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哺育,中国文学表现出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作家人生境遇的挫折,中国古代文学又表现出对命运的沉重的忧患意识和不为现实榨干的洒脱的超越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而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可以从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这三方面来理解。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一方面,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
这些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是先民们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因为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先民们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
另一方面,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中国古代的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着人间而不是天国。
润物细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润物细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发表时间:2020-05-11T16:37:08.8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期作者:谭光利何美华[导读] 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高目标是立德树人,同时也是国家层面的最高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高目标是立德树人,同时也是国家层面的最高要求。
新时代要求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育是前提,也是核心。
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丰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弘扬国学精髓就抓住了德育的魂。
数年以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德育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重智力的开发轻德育的教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片面追求效益及教育的市场化等等,浮燥的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初步显现。
今年4月以来香港年轻一代人的国家认同理念的缺失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长此以往,不敢想象!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不少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根源所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那就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教育回归理性,重塑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体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制度“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
在此过程中,承担义务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校责无旁贷。
具体来讲,学校教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加以落实呢?首先,学校的管理团队应该高度重视。
弄清教育的本质,弄清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怎样培养人这些重要问题。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才为教育指明了方向。
同时,应该知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把握要领,有的放矢。
其次,学校教师要积淀丰厚的国学精髓,弄清背后的精神实质,方能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春秋战国时期展开的百家争鸣局面掀起了大中华第一次思想文化学术领域大争鸣、大探讨、大发展的高潮,最直接的结果是使儒家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为后来的秦汉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诗词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诗词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诗词之美,宛如一汪清泉,润物无声,散发着诗意的芬芳。
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的历史渊源、诗词的多样性以及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探讨诗词之美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代中国的诗词创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
古代贤达以诗词表达思想感情,成为雅正士君子的标志。
古代中国的诗词分为各种体裁,如诗、赋、曲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诗,又称为古体诗或五言诗。
诗的五言四句以及押韵的要求,使得古代汉语更加严谨、优雅。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琴曲”等各种各样的创作形式不断出现,使诗词的多样性更加丰富。
中国古代文人以其卓越的才情和文学素养,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经典名篇。
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这些诗词不仅仅是美的艺术品,更是人们对自然景物、社会风貌和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通过优美的词句和生动的表达,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词之美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诗词之美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更体现在其中蕴含的深远思想和文化内涵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文以载道”,而诗词作为一种载体,可以表达文人们对人生、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句诗,除了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色外,还通过“秋”来暗喻人生的凋零和消散,以此寄托了自己对宿命的思考。
这种思想内涵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文化传承和思想发展。
诗词之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而文人们往往通过诗词来表达个人的理想和对社会的关切。
例如唐代的“古文运动”和宋代的“词章运动”等,都是文人们通过诗词来追求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中国古代的教育也重视诗词的教授和学习,将其作为培养学生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这种教育理念延续至今,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持久的影响力。
申论范文:文化源远流 润物细无声
申论范文:文化源远流润物细无声申论范文:文化源远流润物细无声导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瑰宝。
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内所存在的传统、信仰、价值观念、社会习惯、道德规范等非物质财富,它既包括创造性的精神产物,又是人民之间交流、思维反映和把握社会现实的媒介。
本文将从文化的源远流长、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现文化的价值和力量。
第一部分:文化的源远流长人类文化史可谓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史册,它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
人类的祖先利用火种的发现与控制,改变了其生活方式,由此开启了人类文化的奇妙之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化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产生了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文化之一,其源远流长可谓独具特色。
中国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先民文化,经历了繁荣和沧桑的变迁,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诗经、尚书、周礼等古代经典著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除了中国,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根源。
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石。
印度文化、波斯文化是亚洲文化的瑰宝,孕育了众多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
非洲大陆的文化多样性也为世界文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加深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第二部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文化是社会中个体行为的重要指导因素,它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选择。
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依恋。
文化给予个体以归属感。
人们生活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中,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社会认知,共同的语言和行为规范,从而让人们感到归属感和团结感。
例如,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凝聚力量,共同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以文育德,润物无声”是一句古代中国的教育格言,意思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培养道德素质,同时也强调了文化教育的潜在影响力。
“以文育德”强调了文化教育在道德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智慧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人们能够了解到各种道德规范和准则,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品格。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历史和哲学等学科,人们能够得到启迪,从中汲取道德智慧。
而这种道德智慧会指导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提升道德修养和品格。
“润物无声”则指的是文化教育可以以无声的方式影响人们。
相比于其他方式的教育,文化教育更加隐性,它通过细微的影响和潜移默化来塑造人们的道德意识。
文化教育可以静悄悄地为人们提供道德指引,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经典作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或伟人形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个体追求道德高尚。
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通过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文化教育能够开拓人的视野、提升人的情操、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并在其中培育和熏陶人的道德品质。
只有通过文化教育,人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道德败坏、人伦关系破裂等问题,这就需要更加重视文化教育的作用。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我们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道德榜样和引领者,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
我们也需要重视文化教育对个体的影响,鼓励人们主动通过阅读、研究、实践等方式参与文化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以文育德。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这句格言强调了文化教育在培养道德素质中的作用,并强调了文化教育的隐性影响力。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我们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
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根、是魂,是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当从少儿教育抓起,让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传统精粹文化的熏陶、浸润。
对于融合西方文化精华,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品质。
我校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面,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不断发展的中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以传统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我校把传统作为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对小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和道德情感的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重视诗文诵读,感悟中华美德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
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诗文诵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突出地位。
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经典诗文中皆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
还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文言文的滋养,奠定雄厚的文言文基础。
经典诵读还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提高记忆力,使学生增强智慧,学习效率倍增。
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吟唱的音韵律动与眼看经文的视觉作用,皆能刺激右脑,并可以同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因此,抓住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一些经典的、高雅的、有浓度的东西,既涵养身心,又开发智力,还增强能力,会使他们牢记终生,受益终身。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性情,开启智慧;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之源。
二、丰富活动内容,注重德育实效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提到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提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的高度,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说教及应付形式的走过场之上,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将爱国爱民,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谦虚好学,惜时审势,求新勤俭的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去。
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
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摘要]中国文学通过意境创设、虚实相生等手法的运用,呈现出隽永、含蓄的独特风格,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涵养性情的教益。
[关键词]意境;虚实相生;涵养性情;润物无声;文化气质在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民族性格,这一性格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国文学历来以其独有的朦胧缥缈、凝练含蓄、韵味悠长、神秘莫测等特点著称于世界文坛,这与运用于其中的抒情写意、言志缘物、虚实相生等手法密切相关,从而也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质。
笔者以古诗词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唯美诗化的意境(一)意境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抒情性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意境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意境说的源头可上溯至《庄子·逍遥游》中提到的“荣辱之境”。
之后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为“意境”范畴的出现起到了“理论奠基”的重要作用。
王昌龄在《诗格》中直接出现了“意境”概念,并把“境”分为三类: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论的范围和领域,继南宋严羽的“别材”、“别趣”,王夫之的情与景的关系,最终王国维总其成,他的《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
他指出“词以境界为止,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今天,意境这一文学艺术理论广泛运用到了文学艺术和视觉艺术的领域。
艺术家们用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来抒情达意,让欣赏者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魅力。
综上意境概括起来就是:文学艺术作品和视觉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或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二)意境创设及感悟的主要方式1.意象的设置意境的出现不是凭空的,它必然要借助一个外在客观的“象”即意象,有可观才会有可感。
西方美学中有“意象”范畴,但它和中国的“意境”有本质区别,关键在于“象”与“境”的不同。
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
名释义。
文墨斋、雅韵阁、沐风亭、怡然轩等,每个命名都可见学生的文思之巧、用心之妙。
经过数年精心打造,启迪中学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寸空间,着眼于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一草一木。
从楼宇、操场、道路的命名,到过道、走廊的墙壁、道旗,再到遍布校园的开放书亭、雕塑、标语,甚至花草树木的栽培,都集“文雅”“秀雅”“博雅”于一体,以厚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来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重,并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
凡来到启迪校园的国际国内友人和教育同仁无不流连驻足,啧啧称赞。
学校成为全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窗口学校,我个人也因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一些成绩,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并作为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包容,丰富多彩。
作为语文人,我将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润物细无声滋养由心灵——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学教育
润物细无声滋养由心灵——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学教育李亘吉【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3页(P139-141)【作者】李亘吉【作者单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给予学生以情感的滋养和艺术的熏陶。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加强阅读和写作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情感美学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我。
语文教学是什么?究其本身,语文教学就是文学、美学、人学和实践的综合教育,也就是以教育为目的,以文学为本质,对文学阅读、接受和传递的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应该说,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寻找到以人为本的突破口,让读者在文学的世界中开拓思维、丰富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在语文课堂上,多彩的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图景, 这些能够给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们更多直观的感受,更多想象的空间,学生在接受时,不仅能透视社会,发现自己, 寄托情感。
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家的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亦可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使其带着“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的眼睛, 得到美的享受。
因此,语文的这种审美魅力是其他一切学科的认识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而我们在以往的应试教学中,往往只简单地注重字词句的落实、主题思想的归纳,表现手法的提取,常常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美育。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建构和谐人性和人的完整精神,塑造完满人格,其最根本的宗旨是引导学生去领悟天道和人道,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天、地、人,用审美的心态体味其中心的音律,从而升华人生的品位。
正是由于文学的这种特殊性,语文教学就应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去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探索生活优化的途径,以创造更为美好的人生境界,给学生以情感的滋养和艺术的熏陶。
中国文学的人文气息是什么
中国文学的人文气息是什么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展现出独特的人文气息。
它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人生哲学的艺术形式。
中国文学的人文气息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自然和世界的观察,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首先,中国文学的人文气息源于中国人丰富的人生体验。
中国文学作为记录和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的媒介,广泛涵盖了各个阶层和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经历。
无论是古代的诗歌和散文,还是现代的小说和戏剧,都展现出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恩怨爱憎、悲欢离合。
这些真实而丰富的人生体验,赋予了中国文学独特的人文气息。
其次,中国文学的人文气息体现在对自然和世界的观察。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注重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感悟。
他们以诗歌、散文等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以及对万物生灵的关怀。
这种细腻而深邃的对自然的描绘和理解,使中国文学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作为中国文学的特色之一,景物描写更是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的审美和情感的融入。
最后,中国文学的人文气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中国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教义等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人伦关系、道德观念以及人类命运的探讨,贯穿于中国文学的作品中。
中国文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强调道德和情义的表达。
这种人文关怀和思考,成为中国文学的独特之处,并赋予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
总而言之,中国文学的人文气息是由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自然和世界的观察,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所构成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哲学的渠道。
中国文学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人的情感和智慧,同时也将人文关怀的理念传递给读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文载德,润物无声
以文载德,润物无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明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句古训:“以文载德,润物无声”,它表明了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力量,可以润物无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以文载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文将就“以文载德,润物无声”这句话展开探讨,我们将以文化为载体,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为社会健康发展凝聚正能量。
我们来探讨文化是怎样载德的。
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更是一种道德、美德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忠诚”、“信义”、“中庸”等一系列美德,这些美德就是载德的工具。
传统的文化内涵充盈着对生活的态度、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约束,它在润物无声中传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经典诗词等都是传承美德的载体,它们以饱满的笔触、深邃的内涵、优美的语言传达着一种道德、情感、伦理的导向,它们润物无声地感染着读者的心灵,传递着美好的价值观。
而戏曲、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在润物无声中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文化形式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载德,如电影、音乐、动漫等,它们以新颖、生动的表现方式传达着美好的价值观,为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
文化以它多样的表现形式,不断载德,不断在社会中润物无声。
我们来探讨文化是怎样润物无声的。
文化是一种柔和的力量,它在润物无声中引领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作,如《庐山谣》、《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它们都以柔美的笔触、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大,传递着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的理念,润物无声地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当今社会,气候变化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润物无声的作品也更加显得重要,它们把尊重自然,珍爱环境的价值观注入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热情。
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
I创意空间中#这涂教学参考I E-m ail: *************************的价值,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所学丨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加丨强对知识的应用,从而实现思政课的育人价值。
思政课也可以是: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优秀品德。
例如,让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在劳动中体会自我价值、感i 受劳动意义,从而提升道德认知、i 获得情感感悟、养成良好品质。
首先,结合讲授的课本知识,i 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直观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丨行。
”只有亲身体验的知识才是深i 刻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i 验的知识才是真正可信的知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例如,学习丨“家庭消费”时,我布置作业:调査i 自己家庭最近一个月的支出,计算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通过记录和计算,学生-方面明白家庭曰常开支的情况,另一方面懂得恩格尔系数代表的意义,进而明确:自己家庭消费所处的层次。
通过:这一调查活动,学生懂得了要节i 俭,要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其次,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劳丨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走:近社会,提升道德认知。
一方面,丨学生参加体力劳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I 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例i 如,划定校园卫生区,让学生参与i 卫生打扫,知道保持卫生的不易,丨进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另一;方面,劳动是一种分工,也是一种i 协作,有利于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丨关系。
通过劳动,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从而形成强大丨的班级凝聚力。
(本文编辑:江丹)(321004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I U X化人润物无声-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谭勇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而思想政治课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修课^两者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对推动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意义重大。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这是一种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意境。
和风细雨,往往都可以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润物无声则是形容雨水的柔和,不令人感觉刺耳。
这样的意境,既是中国人心中深深的向往,也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情感表达。
和风细雨,往往成为诗人、文人笔下的常用题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描写和风细雨的词句。
例如李白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了诗人在雨中观赏大自然的景色时,心情由突然间变为舒畅的。
这样的诗句无疑展现了一种雨中情感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和风细雨弥漫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柔美。
在中国文化中,和风细雨往往被赋予了一种人文情怀的色彩。
它代表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和和谐的向往,也代表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和风细雨的意境,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人际关系和生活状态。
生活中的种种磨难都可以通过这个比喻来描绘。
比如说,有一天你在家中思考问题时,发现窗外风雨呼啸,你感到心烦意乱。
但就在此时,风雨渐渐减弱,伴随着细细的雨声,你的内心也渐渐放松,看到窗外新生的绿色与蔚蓝的天空,你也从心底开始感到一种柔和和宁静。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和风细雨都是中国文化中的常用意象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一种无声的美好,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际关系中,都需要有一种和风细雨般的柔和态度,去面对各种挑战和磨难。
和风细雨的意境,也给了我们很多关于生活的启示。
生活中的磨难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从和风细雨的意境中学到很多。
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我们可以学会像和风细雨一样,温柔、宁静地面对一切。
这并不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内在的坚韧和深沉。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处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常常感到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归到和风细雨的意境中,学会放慢脚步,学会静心思考,学会用一颗柔软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挑战。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 是一句中国古代谚语,意思是通过阅读和学习文化,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并用温和的方式影响他人。
"以文育德" 强调通过文化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思想。
通过学习和阅读这些文化作品,人们可以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促使人们更加善良、正直、谦虚和宽容。
"润物无声" 强调通过文化的力量去影响他人,不需要大肆宣扬或引起喧嚣。
这是一种温和而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来影响他人。
正如大自然中的细雨滋润大地一样,文化的智慧可以悄然无声地滋养他人的心灵。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影响别人的行为,而且可以以身作则,成为别人的榜样。
"以文育德,润物无声" 的意义是鼓励人们通过学习和阅读优秀的文化作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以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来影响他人。
这种方式是一种温和而持久的方式,可以培养内在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为他人树立榜样。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传承和传播,可以引导人们创造美好的社会。
换句话说,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阅读文化作品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通过文化的熏陶,我们可以汲取智慧和价值观,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良、正直、宽容和谦虚。
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来影响他人,启发他人思考和行动。
这种方式不需要喧嚣,不需要大肆宣扬,而是靠着自己的内在修养和榜样作用悄然无声地影响他人。
润物无声诗香四溢
润物无声诗香四溢作者:古国裕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众所周知,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它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厚积的文化精髓,在璀璨绚丽的诗词歌赋里饱含着先贤的儒雅、襟怀和风骨。
它往往以高度简洁凝练的语言、含蓄深沉或慷慨激昂的情感撷取生活中最美的片段而耐人寻味。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发挥古诗词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课堂中与古诗词的教学相互结合、彼此渗透,这对于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并达成预期的古诗词教学效果。
下面就自己古诗词教学与语文课堂相互结合、彼此渗透的教学实践中谈几点做法。
一、遨游诗词海洋,提升文化素养中华诗词文化内涵丰富,犹如浩瀚的诗词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典故与理念,其中不乏诗客们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等等。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领着学生们开拓眼界,积淀学生的诗词知识储备,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那么,我们就要试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结合古诗词的意境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让学生在特定的意境和情境中升华对古诗词思想内涵的理解,感悟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习李白的《赠汪伦》这一美丽诗篇。
我们就可以结合诗歌内容,营造相应的故事场景,让学生在相应的场景中感受到朋友间的赠别之情,并对李白诗词细腻的情感和质朴的情怀形成深入的认识。
这样,学生借助情境的再现不仅能够感受到诗词的意境,遨游于诗境中感悟诗歌的艺术美感,还能够基于对李白和汪伦深厚友情的感受,比对现代友人之间的情谊,进一步提升朋友结识和友情交际的文化修养。
二、品鉴诗词精华,领略前人风骚当代的中学生因语文功底有限,文学素养尚且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缺乏对古诗词创作背景的正确认识,这无疑会带来诗歌教学上的一定困难。
【课程思政案例】《中国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案例】《中国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课程简介《中国文学》是秘书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我国文学留下来数量巨大的光辉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欣赏历代优秀作家作品,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了解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培养和提高对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
中国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中国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构建其完善的人格,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与能力素质,增强其文化自觉与自信。
二、课程设计教学特色与创新1.授课目标德育化“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判断都深受影响。
本课程思政教学制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导向,在不改变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找准切入点,使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课堂,达到课程专业性与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例如在讲到《诗经》的时候,通过重点篇章的解读,了解《诗经》作为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集中反映了周朝时期人民群众的农林牧渔、婚恋节庆、战乱娱乐、风土人情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表现出上至贵族下至平民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成为周代变迁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感受古代先民立足现实、感知自然、关注社会,热爱劳动生活的民族特征,启发学生在新时代要继承并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时刻关注时代动向,协同合作,培养创新创造意识,建设美好未来。
2.教学方法丰富化中国文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的问题,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教学过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式。
如将课程内容以讲义的形式提前通过雨课堂平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熟悉内容,自主学习。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艺术与文学创作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艺术与文学创作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学传统而闻名于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华民族的艺术与文学创作也逐渐走入现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活力。
本文将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艺术与文学创作展开探讨。
一、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变得愈加多样化。
从传统的绘画、雕塑到摄影、影像艺术,从戏剧、音乐、舞蹈到电影、航空等,艺术创作领域的拓展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电影艺术方面,中国的电影工业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中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像语言和艺术风格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誉。
二、现代文学作品的润物细无声与艺术创作一样,现代文学作品也在中华民族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文学作品以其细腻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观,为人们呈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世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开始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莫言、余华等一些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鲜活的艺术形象而受到广泛关注。
他们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学的深厚底蕴,又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三、现代艺术与文学作品的价值影响中华民族现代艺术与文学创作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其多样性和创新性上,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价值影响。
艺术与文学作品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它们通过对人性、社会、历史等问题的思考与表达,引导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些作品往往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使人们从中获得对人性的思考与启迪。
同时,艺术与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作品的传播和解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丰富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文学“润物无声”的独特文化气
质
在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民族性格,这一性格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国文学历iddot;秋思》一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诗十一个意象组成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画面,这片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就是象外之象,[2]是诗人内心无声情绪的叠加,让人读罢充满哀愁寂寞之感。
2.情景交融的形象表现手法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即情语也。
景和情是构成意境的两个基本元素,景是境的构成条件,情是意的基本要素,四者相互融合、和谐统一、相互渗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句中景和情的融合映衬历来被人们称道,刘熙载在《艺概》中评此句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
情景交融正是意境创造的形象表现特征。
同时,此句还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效果: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让景和情融为一体的同时又形成鲜明对比,使戍边士兵在归家途中复杂、感伤的情绪更加清晰透彻、明白酣畅。
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是情景交融手法三种不同的表达方
式,通过这些表达方式的运用把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景致巧妙结合,使内在无声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
如:细雨折柳,表达了难舍故人远离、依依惜别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久违的闲适和惬意。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作者抓住天花地风雁这几个秋天中最突出的景物,绘出了一幅肃秋景色,设置了一幕送别场景;紧和飞两字,使离情别绪更浓郁深沉。
全文堪称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景交融的佳作。
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无形中给我们带来委婉、凝练、唯美诗化、意味无穷的独特审美魅力,从而也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独特的含蓄美。
二、虚实相生的手法
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这里所说的烟霞锁高山,断脉映远水就是以虚写实的笔法。
实,指图中勾画出的实物、实景及笔致丰富的地方。
虚,指图中笔画稀疏或空白的部分。
艺术
家运用虚实相生手法,凭借纸上绘出的已有之物启示观者,让观者形成无限相象的空间,在回味无穷中产生新的丰富的艺术妙境。
widdot;重意诗例》)[3]
在《二十四品》中,有超诣一品,这就是典型的虚境。
包含三层结构:乱山、乔木、碧苔,是第一层结构的境,这是实境;清风、白云、芳晖,是第二层结构
的境,为虚境;声、神、道,是第三层结构的境,为至虚之境,亦即超诣之境。
这是三重境以上的至虚之境,即典型的虚境,或曰超诣之境。
这种虚境,匪神之灵,匪机之微,欣赏起来,远引若至,临之已非,这就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诵之思之,其声愈稀,余味无穷。
[4]
刘禹锡《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朱雀桥、野草、夕阳、燕等都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桥头的车水马龙、金壁辉煌的建筑已成幻中虚景,昔日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已被今天的遍地野草,荒凉破落所替代,一实一虚的鲜明对比中,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再如王维的《观猎》一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第三四句通过描写猎鹰的迅猛和骏马的矫健,实则展示了将军的神武英姿;接下来,诗人用相距甚远的新丰市、细柳营两地,突出忽过、还归两词,让人感到这支队伍瞬息千里,士卒的矫健、饮酒庆功的欢快场面跃然纸上。
这首诗歌展现了王维诗歌虚实相生的极高造诣,无论是狩猎的紧张气氛,还是狩猎者的英姿,都是离开具体形象很难表现的内容。
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呈现出文已尽而意有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虚空、含蓄的独特魅力。
隐含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