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灯笼》(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灯笼》(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学习准备】
一、新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斡旋()静穆()怅惘()
锵然()褪色()燎原()熙熙然()
2.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辉huáng____ 春xiāo____ 领yù_____ 垂珠联lóng____ 夜深星lán____
3.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
争讼:
恐吓:
斡旋:
怅惘:
熙熙然:
不甚了然:
燎原:
4.填空。
《灯笼》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著名散文家、________家。【初读感知】
5.文章以“灯笼”为题,有何妙处?
6.作者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哪几件往事?
【精读品味】
7.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喜爱灯笼?灯笼中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深厚的思想感情?
【拓展探究】
8、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许多诗歌中都有关于灯笼的描写,例如: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搜寻几句关于灯笼的诗句,感受古人对灯笼的情感。
参考答案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斡旋(wò)静穆(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2.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辉煌春宵领域垂珠联珑夜深星阑
3.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
4.填空。
《灯笼》的作者是_吴伯萧_,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著名散文家、教育家。5.文章以“灯笼”为题,有何妙处?
①作为线索,贯穿文章始终;
②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6.作者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哪几件往事?
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
②挑着灯笼上下灯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
③乡俗还愿挂红灯,为夜行人指路。
④元宵节观灯、猜灯谜。
⑤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传承着家族兴衰。
⑥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7.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喜爱灯笼?灯笼中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深厚的思想感情?
①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8、示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