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六--常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复习过程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教案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fe2d35a8102d277a22f7c.png)
E.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序号(数字) —类别(数字或字毋) 一介质材料(字母) ——电容器主称电容器型号命名中第二部分介质材料代号见表2-2-4,分类代号见表2-2-52.电容器的参数电容器的参数主要有电容量和耐压A.电容量: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基本单位是法拉,简称法“F”,换算关系为:lF=106Uf=109nf=1012pfB .标识方法:直标法数码法色标法C.耐压:表示电容器在连续工作中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过压会损坏电容。
金属化纸介电冬at— --------------------------(^3 ——浪能电容潺 -----------的电解电容器独代电容器3.电容器的1:作原理A.电容器的作用:通交流阻直流对交流也有阻力,称为容抗X c,单位为“。
,与频率电容量关系为,与频率和容量成反比;B.工作原理分析(结合视频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a) 0)4.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容器的好坏A.档位选择:100UF以上用RX100档1T00UF以上用RX1K档1UF以下用10K档B.测量:不分极性用表笔接触电容器两端,然后反过来测量,看指针反应,万用表不动说明电容器已坏,如万用表向右偏转不回归,说明电容器短路,如万用表电阻小于500K,说明电容器漏电。
C.对于小于0.01UF的电容器,由于充电电流极小,几乎看不出表针右偏,只能检测是否短路;D,判断正负极方法:测量正反电阻值正极黑表笔电阻大5.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按照电容档测试要求进行。
(结合视频讲解.)6.贴片电容简介(结合PPT)三、探讨与研究1、使用电容时,有极电容和无极电容有什么区别?2、电池是不是电容?3、汽车电瓶充满电后会不会自行放电?四、归纳小结1.电容器的种类及符号2.电容器的主要参数3.电容器的色环与电阻器的色环意义有什么不同。
4.电容器的工作原理;5.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容器的好坏;6,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五、作业布置1.电容器有哪些种类?归纳总结2.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容量的换算关系是什么?3.电容器的识别(教师用旧电器电路板让学生认识电容元件)4.电容器单位换算练习:47uf= F= NF= PF 104= PF= UF。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实训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实训](https://img.taocdn.com/s3/m/6f3a51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4.png)
本节课实训内容
1、复习指针式/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2、复习示波器的使用 2、电容的识别与检测
下节课实训内容
1、复习指针式/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2、复习示波器和频率计的使用 2、电感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1 电容的识别
技能项目
1、外形特征识别 2、电路符号与实物对应识别 3、引脚识别与引脚极性识别 4、线路板上元器件识别
训练科目三 电容量和漏电阻的测量
1、利用指针式万用表内部电池给电容器进行正、反 向充电,通过观察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 也可估测出电容器的容量,但应选择适当的量程。
2、通常,1μF~2.2μF电解电容器用R×10 k挡, 4.7~22 μF 的用 R×1k挡, 47~220μF 的用R×100挡 , 470 ~4700μF 的用R×10挡,大于4700μF 的用R × 1挡。
简略方式 (不标注容量单位): 9999 ≥有效数字 ≥1时, 容量单位为pF ; 有效数字<1 时容量单位为μF。
如: 1.2、10、100、1000、3300、6800等容量单位均为pF 0.1、 0.22、0.47、0.01、 0.022、0.047等容量单位均为μF
允许偏差: 普通电容:±5%(I,J)、±10%(II,k)、 ±20%(III,M) 精密电容:±2%(G)、±1%(F)、±0.5%(D)、±0.25%(C)、
检测训练
小结
1、测量10pF以下的无极性贴片电容时,可选用R×10k档, 阻值应为无穷大。 若测出阻值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内部击穿
2、测量1~47μF间的电解电容用R×1k档,大于47μF的电解 电容用R×100档,大于4700μF 的用R × 1挡。
3、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没有正负 数字变化,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 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内部击穿,不能再使用。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精选全文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7438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4.png)
常用于混合集成电路和电子手表电 路中
片状陶瓷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的介质是一层极薄的附着 在金属极板上的氧化膜。金属极板为 阳极,阴极则为液体、半液体或胶状 的电解液。根据阳极材料的不同,电 解电容器又分为铝电解、钽电解及铌 电解 铝电解电容器是将附有氧化膜的铝 箔和浸有电解液的衬被腐 蚀,寿命和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
精 度 00
0
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允许误 1
2
5
10
20
+20 +50 +50
差(%)
−10 −20 −30
2.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电容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连续可靠工作的最高电压,有 时又分为额定直流工作电压和额定交流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压的大小与电容器所 用介质和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不同,电容器能承受的最高工作电压也不同。选 用电容器时,要根据其工作电压的大小,选择额定工作电压大于实际工作电压的电 容器,以保证电容器不被击穿。常用的固定电容工作电压有6.3V、10V、16V、2512
16
五、分布电容
除电容器外,由于电路的分布特点而具有的电容叫分布电容。分布电容往往都是无 形的,例如线圈的相邻两匝之间,两个分立的元件之间,两根相邻的导线间,一个 元件内部的各部分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电容。它对电路的影响等效于给电路并联上 一个电容器,这个电容值就是分布电容。在低频交流电路中,分布电容的容抗很大, 对电路的影响不大,因此在低频交流电路中,一般可以不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但 对于高频交流电路,分布电容的影响就不能忽略。 1.电感线圈的分布电容 线圈的匝和匝之间、线圈与地之间、线圈与屏蔽盒之间以及线圈的层和层之间都存 在分布电容。分布电容的存在会使线圈的等效总损耗电阻增大,品质因数Q降低。 高频线圈常采用蜂房绕法,即让所绕制的线圈,其平面不与旋转面平行,而是相交 成一定的角度,这种线圈称为蜂房式线圈。线圈旋转一周,导线来回弯折的次数, 称为折点数。蜂房绕法的优点是体积小,分布电容小,而且电感量大。蜂房式线圈 都是利用蜂房绕线机来绕制的,折点数越多,分布电容越小。 2.变压器的分布电容 变压器在初级和次级之间存在分布电容,该分布电容会经变压器进行耦合,因而该 分布电容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的高频隔离性能。也就是说,该分布电容为信号进 入电网提供了通道。所以在选择变压器时,必须考虑其分布电容的大小。 3.输出变压器层间分布电容 输出变压器层间分布电容对音频信号的高频有极大的衰减作用,直接导致音频信号 在整个频带内不均匀传输,是音频信号失真增大的主要因素。为了削弱极少的分布 电容就要采用初级每层分段的特殊绕法,以降低分布电容对高频音频信号的衰减。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讲述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4c798d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2.png)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讲述电的识别与检测介绍本文档旨在讲述电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电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起到储存能量、滤波和耦合等重要作用。
因此,正确识别和检测电的状态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电的识别方法1. 标识代码大多数电都会在外壳上印有标识代码,以帮助识别其参数和特性。
常见的标识代码包括电容值、电压额定值、容差、温度系数等信息。
通过仔细观察和对照相关资料,可以快速识别电的基本参数。
2. 外观和尺寸不同类型的电在外观和尺寸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固态电解电通常较大,而电介质电则较小。
通过观察电的外壳形状、颜色和尺寸等特征,也可以初步判断其类型和容量范围。
3. 测量电容值使用万用表或电容计等仪器可以准确测量电的电容值。
将仪器的测量引线连接到电的两个引脚上,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结果可以确定电的实际电容值,与标识代码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存在损耗或故障。
电的检测方法1. 可视检查定期进行可视检查是发现电损坏和老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电的外观,如果发现外壳变形、破裂、渗漏或焦糊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更换电。
2. 电的充电和放电通过对电进行充电和放电测试,可以评估电的电性能。
将电连接到适当的电源电路,记录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情况。
对比理论模型,评估电的响应速度、电荷保持能力和泄漏情况。
3. 高频测试对于特定应用场景中使用的电,如射频电路中的电,可以通过高频测试来评估其性能。
高频测试要求使用特定的测试设备和频率,检测电在高频下的阻抗、容差和稳定性等特性。
结论准确识别和检测电容器的状态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标识代码、外观观察和测量电容值等方法可以识别电容器的基本参数。
而通过可视检查、充放电测试和高频测试等方法可以评估电容器的状态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路需求选择适当的识别和检测方法,以确保电容器的有效运行。
电容的识别和检测
![电容的识别和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bc1d6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2.png)
2.3 电容旳表达措施
1.直标法
直标法是将电容旳标称容量、耐压及偏差 直接标在电容体上。例如:4700μF 25V。 若是零点零几,常把整数位旳“0”省去, 如.01μF 表达0.01F。
2. 数字表达法
数字表达法是只标数字不标单位旳直接表达法。采用此种 措施旳仅限于单位为pF和uF两种,一般无极性电容默认单 位为pF,电解电容默认单位为uF。
5.字母数字混合表达法
字母数字混合表达法用2~4位数字和一种字母表达 标称容量,其中数字表达有效数值,字母表达数 值旳单位。字母有时既表达单位也表达小数点。
2.4 极性电容辨认 有极性电容一般为铝电解电容和钽电解电容。
1.通孔式(插针式)极性电容旳辨认
通孔式有极性电容引线较长旳为正极,若 引线无法鉴别则根据标识鉴别,铝电解电 容标识负号一边旳引线为负极,钽电解电 容正极引线有标识。
若两次万用表指针均不摆动,能够判断该电定电容旳检测
检测10pF下列旳小电容,因电容容量太小, 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检验其是否有漏 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选用万 用表R×10K挡,将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 旳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假如测出 阻值为零,能够鉴定该电容漏电损坏或内 部击穿。
1.3 微调电容旳外形及特点
微调电容又叫半可调电容,电容量可在小 范围内调整。
2 电容旳辨认
在电路原理图中电容用字母 “C”表达,常用电容在电路 原理图中旳符号如图所示。电容量大小旳基本单位是法拉 (F),简称法。常用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μF)、 纳法(nF)、皮法(pF)。它们之间旳换算关系是:
5.云母电容
云母电容属于无极性、无机介质电容,以云母为介质,损耗小、绝缘 电阻大、温度系数小、电容量精度高、频率特征好等优点,但成本较 高、电容量小,合用于高频线路。
(完整版)电容器的识读与检测(1)
![(完整版)电容器的识读与检测(1)](https://img.taocdn.com/s3/m/ba60a22584254b35effd3466.png)
电容器的识读与检测(1)课型:理论+实践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电容器外形特征;2、识读电容器上的标识和图形符号;3、识读电位器的规格何识读方法;4、掌握电位器的检测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电位器的识读;2、电位器的检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安排:2课时导入电容就是用来存储电荷的容器.比较简单的模型是两个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也可以是空气.电容器在电路中通常用来隔直流、级间耦合及滤波等,在调谐电路中和电感一起构成谐振回路。
在电子设备中,电容是不可缺少的组件。
教学过程1、电容器的种类电容器的种类很多,其分类如下:(1)、按结构分: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
(2)、按介质材料分:分为气体介质电容器、液体介质电容器、无机固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又分液式和干式)。
(3)、按阳极材料分:分为铝、钽、铌、钛电解电容等。
(4)、按极性分:分为有极性、无极性.2、电容器的命名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由4部分组成:主称、介质材料、分类、序号.如图3。
3。
13、3、电容器的主要参数(1)、电容器的容量电容器的主称为 C ; 电容器电容的单位有:法拉(F)、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F =103mF = 106μF = 109nF =1012pF;电容器参数有标称容量、误差、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阻等.(2)、标称容量何允许偏差的认识电容器的标称电容即电容器的上标出的电容值。
它与电容器的实际电容值有一定的偏差。
电容器的生产依国家规定按系列化生产。
表1.4给出E24、E12、E6三个系列。
电容器电容标称值的标注方法一般有直标法、文字符号法和三位数字法.A.直标法:直标法是把电容的数值和单位(符号)标在电容器表面上。
例如,22μF,270 pF。
B.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法是用数字和字母有规律的结合起来表示电容标称值。
其中字母既表示小数点的位置,又表示电容单位的符号.常用的字母及表示的电容单位,m -—mF,μ—μF, n —nF, p —pF,例如,2μ2 = 2。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5f6ff3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9.png)
2.4 电容器识别检测技能实训
1.实训目的 熟悉电容器的功能特点,建立电容器的检测思路及检测 流程,重点掌握对不同种类电容器的识别及电容量、耐 压值的判读,能够使用万用表对不同种类电容器的性 能质量进行初步检测, 2.实训器材 (1)指针式万用表一块, (2)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3)各种类型电容器若干。 3.实训内容与步骤
检测容量为6800pF~1F的电容器,用R×10k挡将红、
黑表笔分别接电容器的两根引脚,在表笔接通的瞬间,
应能见到表针有一个很小的摆动过程,如若未看清表
针的摆动,可将红、黑表笔互换一次后再测,此时表
针的摆
动幅度应略
大一些,若 在上述检测
No
过程中表针 无摆动,说 明电容器已
Image
断路或失效。
若表针向右摆动一个很大的角度,且停在那里不动(即 没有回归现象),说明电容器已被击穿或严重漏电,
操作步骤 (1)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所测电容的标称 容量选择适当量程, (2)将待测电容器插入电容测试插孔,测量电解电容 器时需要注意,电容器正极插入标有+符号的孔中,电 容器负极插入标有“-”符号的孔中。 (3)读取LCD显示的数据。
No Image
(1)如果被测电容短路或容量超过万用表的最大量程 时,LCD显示屏将显示1或“OL”, (2)所测电容在测试前必须全部充分放电, (3)当测量在线电容时,必须将电路电源切断,并将 被测电容充分放电。 (4)有些数字表虽然有测量电容功能,但没有专门的 测试插孔,仍然采用表笔接触电容器引脚的方法;如 果被测电容为有极性电容器,应将红表笔接电容器正 极。 (5)测量大容量电容时需要较长时间,在100μF量程 挡约为15s。
实训记录 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电容的实训报告
![电容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0ede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d.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容的基本原理、种类和特性,掌握电容的测量方法,并能熟练使用电容表进行电容的测量。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对电容器实际应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实验室四、实训器材1. 电容表2. 电容器(包括固定电容、可变电容等)3. 电阻4. 电源5. 导线6. 连接器五、实训内容1. 电容器的识别与分类- 学习电容器的种类(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及其特点。
- 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了解其标识和参数。
2. 电容器的测量- 学习使用电容表测量电容的方法。
- 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电容器的电容值,记录数据。
3. 电容器的应用- 学习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如滤波、耦合、隔直等。
- 通过实验验证电容器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效果。
4. 电容器故障分析- 学习分析电容器故障的原因,如电容漏电、击穿等。
- 通过实验验证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六、实训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实训器材是否齐全,了解电容器的种类和特性。
- 熟悉电容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识别与分类- 观察电容器的外观,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
- 学习电容器的标识和参数,了解其工作原理。
3. 测量电容- 使用电容表测量不同电容器的电容值。
- 记录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
4. 应用实验- 设计简单的电路,使用电容器进行滤波、耦合等实验。
-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5. 故障分析- 观察电容器在电路中的表现,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
- 通过实验验证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七、实训结果与分析1. 电容器的识别与分类- 成功识别了不同类型的电容器,了解了其特点。
- 掌握了电容器的标识和参数,为后续实训奠定了基础。
2. 电容器的测量- 使用电容表成功测量了不同电容器的电容值。
- 分析了测量结果,验证了电容器的电容特性。
3. 电容器的应用- 通过实验验证了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如滤波、耦合等。
电容器的识别和检测
![电容器的识别和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65476cfafab069dc5022012c.png)
电容器的识别和检测一、电容器的容量值标注方法字母数字混合标法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电容器容量的数码表示法电容器的色码表示法电容量的误差这种方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表示方法。
具体内容是:用2~4位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标称容量,其中数字表示有效数值,字母表示数值的单位。
字母有时既表示单位也表示小数点。
如:这种方法是用1~4位数字表示,容量单位为pF。
如数字部分大于1时,单位为皮法,当数字部分大于0小于1时,其单位为微法(μF)。
如3300表示3300皮法(pF),680表示680皮法(pF),7表示7皮法(pF),0.056表示0.056微法(μF)。
一般用三位数表示容量的大小,前面两位数字为电容器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是pF。
如:色码表示法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字,其颜色和识别方法与电阻色码表示法一样,单位为pF。
电容器容量误差的表示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电容量的绝对误差范围直接标志在电容器上,即直接表示法。
如2.2±0.2pF。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字母或百分比误差标志在电容器上。
字母表示的百分比误差是:D 表示±0.5%;F表示±0.1%;G表示±2%;J表示±5%;K表示±10%;M表示±20%;N表示±30%;P表示±50%。
如电容器上标有334K则表示0.33μF,误差为±10%;如电容器上标有103P表示这个电容器的容量变化范围为0.01~0.02μF,P不能误认为是单位pF。
二、有极性电解电容器的引脚极性的表示方式:1.采用不同的端头形状来表示引脚的极性,见图(b),(c)所示,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两根引脚轴向分布的电解电容器中。
2.标出负极性引脚,见图(d)所示,在电解电容器的绝缘套上画出像负号的符号,以表示这一引脚为负极性引脚。
3.采用长短不同的引脚来表示引脚极性,通常长的引脚为正极性引脚,见图(a)。
实训项目2 电容元件的认知与识别实验报告
![实训项目2 电容元件的认知与识别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54d3dda58da0116c174987.png)
实训项目2电容元件的认知与识别一、实训概要主要介绍电容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特点。
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1)电容器的类型、符号及标识;(2)各种电容器的特点及应用环境;(3)电容器的检测技巧。
学习时,要自始至终以认识电容器、检测电容器、了解各种电容器的应用为重点。
二、实训目的1、了解电容器的分类和常任电容器的性能。
2、了解电容器标志识别。
3、掌握电容器的测量方法。
三、实训原理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它的容量决定了它对电荷的存储能力。
若将两块彼此绝缘的金属极板面对面放置,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
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法拉第,简称法,用F 表示。
法拉第这个单位太大,常用比法拉第更小的单位,如毫法(mF )、微法(μF )、纳法(nF )、皮法(PF )等。
一、电容器主要参数1. 电容器的电路符号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如图——所示。
2.电容器型号命名例如,某电容器标注为CZD-250-0.47-±10%,其含义如下:C ZD 250 0.47±10%3.电容量电容量是指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常用单位:法(F )、微法(μF )、皮法(pF )。
三者的关系为:1pF=10-6μF=10-12 pF 。
通常,容量在微法级的电容器直接在上面标注其容量,如47 F,但皮法级的电容用数字标注其容量,如332即表明容量为3 300pF,即最后位为十的指数,这和用数字表示电阻值的方法是一样的。
国家规定了一系列容量值作为产品标称。
固定电容器的标称容量系列如表1.4所示。
表1.4 固定式标称容量系列E24、E12、E6二.电容器的分类按电容器的容量是否可调来分,电容器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及微调电容器。
按电容器所用的介质来分,可分为: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气体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4.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的介质是一层极薄的金属氧化膜,氧化膜的金属基体是电容器的阳极(正极),另一块未氧化的金属极板是电容器的阴极(负极)。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df4fb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2.png)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容的识别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容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电容的识别方法;3. 熟悉电容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容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被动元件,其单位是法拉(F)。
电容的大小与其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介质材料的性质以及极板面积有关。
电容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观察电容的外观:常见的电容外观有圆柱形、管状形和片状形等。
通过观察电容的外观可以初步判断其类型;2. 读取电容的标识:电容上通常会印有一些标记,包括电容的名称、型号和参数等。
通过读取标识可以了解电容的一些基本信息;3. 使用电容测量仪进行测量:通过连接电容测量仪对电容进行测量可以准确得到其电容值。
电容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将万用表的测试笔分别连接到电容的两个极板上,读取万用表上的电容值即可;2. 使用示波器进行检测: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电容的两个极板上,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可以得到电容的性质和电容的值;3. 使用LCR桥进行检测:将电容连接到LCR桥的测试端口上,调节LCR桥的参数并观察测量结果可以得到电容的值。
三、实验步骤:1. 首先观察电容的外观,记录下电容的形状和标识;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容值,记录下测量结果;3. 使用示波器连接到电容的两个极板上,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4. 使用LCR桥连接电容并调节桥的参数,观察测量结果。
四、实验结果:1. 观察电容的外观:圆柱形电容,标识为100μF;2. 万用表测量结果:电容值为98μF;3. 示波器观察结果:波形展示了充电和放电的过程;4. LCR桥测量结果:电容值为103μF。
五、实验讨论: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的识别和检测方法得到的电容值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因为不同的方法在测量原理、精度和灵敏度上都存在差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电容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掌握了电容的识别和检测方法。
电容的检测实习报告
![电容的检测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59ca3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3.png)
实习报告:电容的检测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电容器的基本特性,掌握电容器的检测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电子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1. 了解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学习电容器的检测方法;3. 进行电容器检测实验;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电容器检测经验。
三、实习过程1. 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电容器是一种存储电荷的电子元件,其基本原理是两个导体之间夹一层绝缘介质,形成一个电容器。
根据绝缘介质的材料和结构,电容器可分为陶瓷电容器、有机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等。
2.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电容器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电阻法、电平法、交流法等。
(1)电阻法:将电容器与电阻串联,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根据电阻值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2)电平法:将电容器与电平表串联,调整电平表的电平,观察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3)交流法:将电容器与交流电源串联,通过测量电容器的容抗值,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3. 电容器检测实验根据实习指导书,搭建电容器检测实验电路,选用不同类型的电容器进行实验。
首先,用电阻法检测电容器的好坏;然后,用电平法检测电容器的好坏;最后,用交流法检测电容器的容抗值。
4.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1)实验结果表明,电阻法可以快速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当电容器良好时,电阻值较大;当电容器损坏时,电阻值较小。
(2)实验结果表明,电平法可以直观地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当电容器良好时,充电和放电过程正常;当电容器损坏时,充电和放电过程异常。
(3)实验结果表明,交流法可以准确地测量电容器的容抗值。
当电容器良好时,容抗值与理论值相符;当电容器损坏时,容抗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电容器的检测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电容器的识别与测量
![电容器的识别与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e61f4428941ea76e59fa04b3.png)
感谢下 载
2、常用的电容器构造及外形
1)、瓷介电容器(CC) 结构:用陶瓷材料作介质,表面涂覆一层金属薄膜,用高 温烧结作为电极而成的无极性电容器。
1类
2、3类
2)、涤纶电容器(CL) 结构:用有机聚脂薄膜为介质制成的无极性电容器。
3)、聚丙烯电容器(CBB) 结构:用无极性聚丙烯薄膜为介质制成的无极性电容器。
课题三、电容器的识别与测量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 2.能熟练分辨出常见的电容器并读出其容量值: 3.能判别电容器性能的好坏。 二、知识准备 (一)电容器的作用、构造及其分类
1.电容器的分类
用电介质隔开的两个金属片,引出两根导线,具有储 存电荷功能的元器件叫电容器,简称电容,用字母 C 表 示。
电容器是存储电荷的元件,储存电荷的能力,用电容 量表示,基本的单位是法拉(F) 。
电容器在电子电路中起到耦合、滤波、隔直流和调谐 等作用。它对直流电的阻力无穷大,对交流电的阻力随频 率的增加而减小。简称(通直隔交,通高阻低)。
1)固定电容器:介质有有机、无机、气体、电解质。 2)可变电容器:介质有空气、固体、微调。
按照上述方法选择好万用表的量程后,便可将万用表 的两表笔分别接电容器的两引线,测量时,如表针不动, 可将两表笔对调后再测,如表针仍不动,说明电容器断 路。
③电容器的短路测量 : 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将表的两表笔分别接电容器的 两引线,如表针所示阻值很小或为零,而且表针不再 退回无穷大处,说明电容器已经击穿短路。需要注意 的是在测量容量较大的电容器时,要根据容量的大小, 依照上述介绍的量程选择方法来选择适当的量程,否 则就会把电容器的充电误认为是击穿。
被击穿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电压。使用时绝对不允许超 过这个耐压值, 否则电容器就要损坏或被击穿。
电容实训报告
![电容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2724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4.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电容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电容器的原理、特性、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电容器的认识,掌握电容器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正确选用和运用电容器的技能。
二、实训背景电容器是一种能量存储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通信等领域。
它具有充放电特性,能够储存电荷和电能。
电容器的种类繁多,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本次实训主要针对固定电容器进行学习和实验。
三、实训内容1.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1)电容器的定义: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和电能的电子元件。
(2)电容器的结构:电容器由两个导体和介质组成,导体之间有绝缘介质隔开。
(3)电容器的分类: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2. 电容器的特性(1)电容值:电容器的电容值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2)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容值会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3)温度特性:电容器的电容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电容器的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法:使用电容器测量仪直接测量电容值。
(2)比较测量法:使用标准电容器与待测电容器进行比较,得出电容值。
4. 电容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1)滤波电路:电容器在滤波电路中用于消除高频噪声。
(2)耦合电路:电容器在耦合电路中用于传递信号。
(3)储能电路:电容器在储能电路中用于储存电能。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1)电容器:固定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2)电容器测量仪。
(3)电路板、连接线等。
2. 实验步骤(1)了解电容器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容器的特性。
(2)使用电容器测量仪,测量不同电容器的电容值。
(3)分析电容器的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
(4)设计并搭建滤波电路、耦合电路和储能电路,验证电容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固定电容器的电容值:C1 = 10μF,C2 = 20μF。
(2)电解电容器的电容值:C3 = 100μF。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46d32477eff9aef8951e0650.png)
五、电容器的标注方法
1、直标法:是将电容器的容量、耐压、 误差等主要参数直接标注在电容器外壳 表面上。
示例
470pF±10%,160V 表示容量为470pF,误差为±10%, 耐压为160V。
五、电容器的标注方法
六、电容器的检测
电容器的常见故障
断路:电容器的引脚在内部断开,表现为两 电极之间电阻∞,且不能充电放电。
短路(击穿):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介质被 破坏,介质变导体,表现为两电极之间电阻 为零。
漏电失效:电容器使用时间过长,电容受潮 或质量不良,内部电介质绝缘性能变差,导 致漏电电阻变小,漏电电流过大。
2、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法是将需要表出的 电容器参数用文字和数字符号按一定规律标注, 其规则为:整数+单位符号(p、n、μ或R)+ 小数部分。
示 例 p33表示容量为0.33 pF 6n8表示容量为6800 pF
2R2表示容量为2.2 μF
4μ7表示容量为4.7μF
五、电容器的标注方法
3、数码法:是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的大 小,从左到右,第一、二位数字是电容量 的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前两位有效数字 后面应加“0”的个数(此处若为数字9则是 特例,表示10-1),单位均为pF 。
一、电容器的相关知识
1、电容器是一种能储存和释放电能元件。
2、结构:它是由两个金属电极,中间夹 一层绝缘材料(电介质)构成。
3、在电路中具有隔断直流、通过交流的 特性。
4、通常可完成滤波、旁路、级间耦合以 及与电感线圈组成振荡回路等功能。
二、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及单位 1、电容器在电路图中用字母C表示, 常用的图形符号如图所示 。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教案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646a785fbfc77da369b14f.png)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教案项目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给每个学生发一只电解电容,让学生观察电解电容的外壳,有什么“内容”。
(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得出结论)。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作出回答,同时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同学们自己如何识别与检测电容器。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教学资源:电容器、多媒体、实物展台、MF47型万用表教学方法:引入法、提问法、讨论法。
参考时间:5分钟任务二:电容器型号的识别1、电容器的命名方法2、电容的标注方法分为:直标法、色标法、数标法和字母与数字混合标注法。
3、电容的耐压与绝缘电阻。
4、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电容器的材料、容量、耐压、极性。
任务三:电容器的检测1、电容器检测的一般方法2、用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三、任务一:电容的种类、材料的识别(一)、给每个学生准备瓷片电容、纸质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和贴片电容器各2只(时间:5分钟)1、让学生观察电容上的颜色、结构、型号,同时阅读教材68页至70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电容电路图符号及结构 (2)、电容的作用 (3)、电容的种类 (4)、几种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解答,并讲述下面内容: (1)、电容电路图符号电解电容 无极性电容电容的结构是:电容器是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导电的极板组成的电子元件。
(2)、电容的作用:电容有调谐、耦合、滤波、去耦、隔断直流电、旁路交流电的作用。
(3)、电容的种类:按结构形式来分,有固定电容、半可变电容、可变电容。
常用电容按介质区分有纸介电容、油浸纸介电容、金属化纸介电容、云母电容、薄膜电容、陶瓷电容、电解电容等(4)、几种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见教材69页表3-4-1) (二)、根据电解电容上所标的电容量讲解分析电容的单位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F )。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常用较小的单位,有微法(µF )和皮法(pF ),还有毫法(mF )和纳法(nF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F=1000mF 1mF=1000µF 1µF=1000nF 1nF=1000pF1F=1000000µF=106µF 1µF=1000000pF=106pF (三)、识读电容器1、提出评价标准,见教材7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实训项目六常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常用电容器。
2.学会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
3.学会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判别较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好坏。
【教学重点】
重点:较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判别。
【教学难点】
难点:从万用表指针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容器质量的好坏。
【关键点】
正确使用万用表的相关电阻挡进行测量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做中学、个别指导
【教具资源】
万用表、常用电容器若干
【教学过程】
任务一常用电容器的识别
教师活动:教师可提供10个不同类型的电容器给学生,说明电容器识别的常用方法,布置具体操作任务和要求。
学生活动:学生可根据提供的电容器、操作任务和要求一一进行检测与识别。
并把识别结果填入技训表中。
任务二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
教师活动: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学习电解电容器极性的直接观察法,然后再演示万用表判别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仔细观察、模仿、实操等手段学习电解电容器极性的直接观察法和万用表判别法。
知识点:
1.直接观察法:电解电容器有两个引脚,在使用中应注意正负极性。
一般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
另外,从电容器的外壳也可判断其正、负极性,标有“-”号的一端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2.万用表判别法:①先测量电解电容器任意两极间的漏电阻。
②交换红、黑表笔,再一次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
③如果电解电容器性能良好的话,在两次测量结果中,阻值大的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红表笔接电解电容器的负极,黑表笔接正极。
任务三常用电容器质量的检测
教师活动:教师可现场示范或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容器质量检测的正确操作方法与步骤。
并要求学生把测量的结果填写到规定的技训表中。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练习各种电容器质量检测。
任务四实训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用万用表进行电容器质量检测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收获与体会,并检查任务完成情况、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安全文明操作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总结万用表进行电容器质量检测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收获与体会,并根据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拓展:
通过阅读教材中电容器的典型应用或通过其他手段,了解电容器还有哪些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