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疗法的护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护理技术 冷热疗法 热疗法 护理学基础课件

护理技术 冷热疗法 热疗法 护理学基础课件

热水坐浴:减轻或消除会阴、肛门部位 的充血、炎症、水肿及疼痛。减轻直肠、 盆腔内器官淤血。
温水浸泡:消炎、消肿、镇痛、清洁、消毒伤口。
想要达到治疗的作用,最 好用热不超过多长时间?
为什么?
热疗法
CONTENTS
目录
01 热疗法作用 02 热疗法禁忌证 03 热疗技术
促进浅表控制炎症的消 散和局限
减轻深部局部充血 减轻疼痛 保暖
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 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
各种脏器内出血 软组织损伤或扭伤
延误诊断和治疗 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加重脏器出血 加重皮下出血和肿胀
急性炎症 心、肝、肾功能不全
金属移植部位 恶性病变位置
有利于细菌繁殖和分泌物增加 血管扩张、减少内脏血液供给 引起烫伤 肿瘤转移,扩散
热疗方法
热水袋的使用 烤灯的使用 热湿敷法 热水坐浴 温消炎、解痉、镇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有利于肉芽组织 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热湿敷:消炎、消肿、解痉、镇痛。

《冷、热疗护理技术》课件

《冷、热疗护理技术》课件

冷热疗护理技术对其他指标的改善效果
总结词
改善生活质量
总结词
改善睡眠质量
详细描述
通过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冷热疗护理技 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 能够更好地参与日常生活和工作。
详细描述
研究发现,使用冷热疗护理技术可以改善 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和焦虑等问题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冷、热疗护理技术》ppt 课件
目 录
• 冷热疗护理技术概述 • 冷疗护理技术 • 热疗护理技术 • 冷热疗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 冷热疗护理技术的效果评估
01
冷热疗护理技术概述
冷热疗护理技术的定义
冷热疗护理技术是指利用冷、热刺激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等护理 方法。
冷疗主要通过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收缩血管,减缓代谢速度,从而减轻肿胀和疼 痛。
疼痛。
收缩血管
冷敷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 流入受损部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 疼痛。
抑制炎症反应
冷疗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 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
冷疗护理技术的应用方法
01
02
03
冰敷
使用冰块、冰袋等冷冻物 品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 15-20分钟,每2-3小时敷 一次。
冷水浸泡
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 ,每次浸泡15-20分钟, 每2-3小时浸泡一次。
热疗护理技术的原理
热疗护理技术是通过利用热能来缓解 疼痛、减轻炎症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护 理技术。
热疗护理技术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起到缓解疼 痛的作用。
热能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局部营养供给,加速代谢产物的 排出,有利于组织修复和再生。

《冷热护理》ppt课件

《冷热护理》ppt课件

近现代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冷热护理 逐渐与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相结 合,形成了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护
理方法。
冷热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热敷应用
通过热水袋、热毛巾等热敷方法 ,可以缓解肌肉紧张、疼痛等症 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用于
关节炎、扭伤等疾病的治疗。
冷敷应用
运用冰袋、冷毛巾等冷敷手段, 可以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减轻炎 症、充血和肿胀等症状,常用于 急性扭伤、炎症等疾病的治疗。
缓解肌肉痉挛
热护理可以降低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
3
促进炎症消散
在炎症的后期阶段,热护理可以促进炎症产物和 代谢废物的消散,有助于组织修复。
冷热护理的选择与应用时机
急性损伤
在急性损伤(如扭伤、挫伤) 初期,应采用冷护理以减轻肿
胀和疼痛。
慢性损伤
对于慢性损伤(如肌筋膜炎、 关节炎),可采用热护理以缓 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 组织修复。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皮肤烫伤
由于冷热护理涉及温度控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烫伤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及密切观察患者 的反应。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冷热护理设备或材料产生过敏反应。预防 措施包括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以 及在操作前进行皮肤测试。
感染风险
冷热护理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 作,定期消毒设备和材料,以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冷热护理的重要性与影响
总结与展望 冷热护理的总结与回顾
•·
缓解疼痛和不适: 冷热护理作为物理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和不适,如关节痛、 肌肉痛、头痛等。通过冷热敷的应用,可以刺激皮肤的冷热感受器,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 递,减轻疼痛感。

养老护理培训课件 冷、热疗法

养老护理培训课件 冷、热疗法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9-15
二、冷疗法
3.控制炎症扩散 -机制:冷疗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细胞的
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降低,限制炎症的 扩散。 -用于:炎症早期。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9-16
二、冷疗法
4. 降温 -机制: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与蒸发的物
理作用,使体温降低 -用于:高热、中暑、脑外伤、脑缺氧患者。
湿热法
热水袋的应用用于保暖、解痉、镇痛。
1. 准备物品:水罐内盛热水、水温计、热水袋、及布套。
2. 养老护理员:衣帽整洁、洗手。
3. 操作程序:1)向老人解释,征得同意。
2)在水罐中加入适量热水,用水温计测量水温,调节温度至5 0度左右。
3)放平热水袋,右手灌水,左手持热水袋袋口边缘,边灌水 边逐渐提高热水袋的袋口(使水不溢出),灌入热水1/2-2/3 满,逐渐放平热水袋,排尽袋内空气,拧紧塞子。
用冷30min后,撤去冰袋
扁桃体术后 放在颈前颌下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冰袋使用的注意事项
1)高温降温时,将冰袋放置于老人的前额、头顶 或体表大血管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 也可用冰囊、橡胶手套、塑料袋等装入小冰块, 用毛巾包好放于用冷部位。
2)注意冰袋有无漏水,当冰块融化后及时更换。 3)注意观察用冷部位血液循环状况,如出现皮肤苍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9-19
二、冷疗法
冷疗法的类型 局部用冷:局部冰袋、冰囊、化学制冷袋。 全身用冷:温水擦浴(主要用于体弱老人
的降温)配合按摩刺激血管被动扩张,因 而更促进热的散发。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9-20
冷热疗法的操作方法

基础学之冷热疗法护理课件

基础学之冷热疗法护理课件
用。
冷疗法护理案例
01
02
03
案例一
一位患者因急性乳腺炎出 现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 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减轻 了疼痛和肿胀。
案例二
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慎 拉伤肌肉,采用冰按摩法 减轻了疼痛和肌肉紧张。
案例三
一位高热患者采用全身冷 疗法后,体温逐渐下降, 避免了高热惊厥的发生。
03
热疗法护理
热疗法的适应症
冷热疗法的分类
按温度分类
根据温度的不同,冷热疗法可以分为低温疗法和高温疗法两 大类。低温疗法包括冰敷、冰按摩等;高温疗法包括热水袋 、温泉疗法等。
按作用部位分类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冷热疗法可以分为局部疗法和全身疗 法。局部疗法是指将低温或高温物质作用于人体的某一特定 部位;全身疗法是指将低温或高温物质作用于人体的多个部 位或全身。
技术展望
开发更加智能、便捷的冷热治疗设 备和技术,提高治疗效率和安全性 。
临床应用展望
将冷热疗法应用于更多疾病领域, 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THANKS
感谢观看
培训周期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 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知 识和技能。
患者教育与沟通
教育内容
向患者介绍冷热疗法的目的、作 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
用。
沟通方式
面对面交流、宣传册、视频等。
沟通效果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馈,提 高患者对冷热疗法的认知度和接
受度。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
探讨冷热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联 合使用的效果和机制。
基础学之冷热疗法护 理课件
目录
• 冷热疗法概述 • 冷疗法护理 • 热疗法护理 • 冷热疗法护理实践与建议

基础护理学课件冷热疗法

基础护理学课件冷热疗法
9-44
热水袋的使用
【操作步骤】 -核对 -测量、调节水温 一般:60~70℃;特殊:50℃ -准备 罐袋 驱气 检查 加套 -放置 所需部位,袋口朝外 -时间 <30min -观察 效果与反响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响
9-45
热水袋的使用
【本卷须知】 -经常检查热水袋 有无破损、是否配套 -炎症部位热敷 热水袋灌水1/3满 -特殊患者 以防烫伤 -加强巡视 定期检查局部皮肤,必要时床边交班 【健康教育】 -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本卷须知及应到达的治疗效果
9-51
热湿敷
【本卷须知】 -热敷部位不忌压者,可在敷布上置热水袋维持温度 -面部热敷者,应间隔30min方可外出,以防感冒 【健康教育】 -解释热湿敷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本卷须知及应到达的治疗效果
9-52
热水坐浴
【目的】消炎、消肿、止痛 用于会阴部、肛门疾病及手术后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录。
9-27
冰袋的使用
【健康教育】 1、使用冰袋(冰囊)前,向病人介绍使用方
法。 2、说明局部冷疗的影响因素和禁忌使用冷 疗的部位。 3、向病人讲解局部冷疗所产生的生理效应 治疗作用和继发效应。
9-28
冰帽的使用
【目的】头部降温,防治脑水肿,减轻脑细胞损害。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体温及治疗情况。 2.病人局部皮肤状况, 3.病人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方案】 1.操作者准备 2.用物准备 3.病人准备 4.环境准备
9-25
冰袋的使用
【操作步骤】 -核对 -准备冰袋

冷、热疗法基础护理查房培训ppt

冷、热疗法基础护理查房培训ppt

温水拭浴或(Huo)乙醇拭浴
➢ 擦浴顺序
(1)两上肢
颈外侧→上臂外侧→手背 侧胸→腋窝→上臂内侧→手心
(2)背腰部 (3)两下肢
髂骨→下肢外侧→足背 腹股沟→下肢内侧→内踝
臀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腿后侧→腘窝→足跟
(4)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体表大血管(Guan)处用力
擦拭并延长时间,以促进散热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
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
三(San)、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 素
个体差异
➢ 年龄 ➢ 性别 ➢ 身体状况 ➢ 居住习(Xi)惯 ➢ 肤色
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
第二节 冷、热疗法(Fa)的应用
冷 疗法
(Leng)
热疗法
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
一、冷疗 法 (Liao)
目的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 机制(Zhi):冷疗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 降低,减轻局部充血;冷疗使血流减慢,血
➢ 敷布湿度得当 ➢ 若为降温,则使用冷湿敷30min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健康教育】
➢ 解释使用冷湿敷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Xiao)果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
温水拭浴(Yu)或乙醇拭浴(Yu)
【目的】全身用冷,为高热患者降温(Wen)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 患者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 环境准备
➢ 拭浴禁忌部位
• 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 • 乙醇(Chun)拭浴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者
➢ 拭浴时,以拍拭(轻拍)方式进行,避免摩擦方式, 因摩擦易生热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
温水拭浴(Yu)或乙醇拭浴(Yu)

《冷热疗法的护理》课件

《冷热疗法的护理》课件
注意事项:在使用蜡疗法时,需要注意蜡的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同时,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 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需及时停止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建议咨 询专业医生或相关专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专家。
皮肤过敏:出现红斑、 瘙痒等症状
● 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 我 正 在 写 一 份 主题 为 “冷 热疗 法的 护理 ”的 PPT,现在 准备 介绍 “冷 疗法 的护 理”,请帮 我生 成“ 冰袋 的使 用方
法及注意事项”为标题的内容 ● 冰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使用方法:将冰袋置于需要冷敷的部位,如额头、腋下等,根据需要定时更换冰袋或调整放置时间
部、关节等。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05 观 察 病 情 : 在 热 敷 过 程 中 , 要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的 病 情
变化,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热敷并 采取相应措施。
02 注 水 : 将 热 水 注 入 热 水 袋 至 适 宜 的 温 度 , 一 般 以 6 0 -
70℃为宜。注意不要过满,避免溢出烫伤。
04 热 敷 时 间 : 根 据 需 要 热 敷 的 部 位 和 病 情 , 热 敷 时 间
一般为15-30分钟。注意不要过久,以免烫伤皮肤。
06 注 意 事 项 : 对 于 有 皮 肤 破 损 、 炎 症 等 患 者 , 不 宜 使
用热水袋进行热敷。同时,对于昏迷、感觉障碍等 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止烫伤。
● 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冷热疗法的护理”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冷疗法的护理”,请帮我生成“冷敷法的适应症”为标题的内容 ● 冷敷法的适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并做好记录 【健康教育】 -解释使用冰袋的目的、作用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说明使用冰袋的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冷热疗法的护理
24
冰帽的使用
【目的】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冷热疗法的护理
25
冷热疗法的护理
29
冷湿敷
【操作步骤】 -核对 -患处准备 -敷布 浸透,拧敷布 至不滴水 -时间 15~20 min -观察 效果与反应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冷热疗法的护理
30
冷湿敷
【注意事项】 -观察局部皮肤及患者反应 -敷布湿度得当 -若为降温,则使用冷湿敷30min后应测量体温
后,应及时更加换或添加 -用冷时间,不超过30min -观察 局部皮肤及肛温
维持肛温33℃左右,不低于30℃ 【健康教育】 -解释使用冰帽或冰槽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冷热疗法的护理
28
冷湿敷
【目的】降温、止血、消炎、止痛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冷热疗法的护理
18
一、冷疗法
冷热疗法的护理
19
冰袋的使用
【目的】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冷热疗法的护理
20
冷热疗法的护理
21
冷热疗法的护理
22
冰袋的使用
【操作步骤】
-核对 -准备冰袋
备冰、装袋、驱气、检查、加套(装袋1/2~2/3满) -放置位置
➢ 部位
-不同厚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不同 -不同深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不同 -血液循环影响冷热疗法的效果
冷热疗法的护理
9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 个体差异
-年龄 -性别 -身体状况 -居住习惯 -肤色
冷热疗法的护理
10
第二节 冷、热疗法的应用
一、冷疗法 二、热疗法
冷热疗法的护理
11
一、冷疗法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 时间
-在一定时间内冷、热效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 增强
-如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抵消治疗效应 ,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
冷热疗法的护理
7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 温度
-冷、热疗法温度与体表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反 应越强
-环境温度影响冷、热效应
冷热疗法的护理
8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高热:前额 头顶部 体表大血管(颈部、腋窝、腹股沟) 扁桃体摘除:颈前颌下 -时间 不超过30min -观察 效果与反应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冷热疗法的护理
23
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观察、检查冰袋,保持布袋干燥。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如为降温,冰袋使用后30min需测体温,当体
细胞代谢
增加
减少
需氧量
增加
减少
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
减少
血液粘稠度
降低
增加
血液流动
增快
减慢
淋巴流动
增快
减慢
结缔组织伸展性 增加
减弱
神经传导速度
增快
减慢
体温
上升
下降
冷热疗法的护理
5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 方式
-冷、热应用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
➢ 面积
-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
冷热疗法的护理
6
的传导,降低神经未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 痛;冷疗使血管收缩,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降低,渗出减少,减轻由于组织肿胀压迫 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 -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
冷热疗法的护理
13
一、冷疗法
3.控制炎症扩散 -机制:冷疗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细胞
的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降低,限制炎 症的扩散 -用于:炎症早期
冰帽的使用
【操作步骤】 -核对 -备冰 -头部置冰帽(冰槽) 中,后颈部、双耳廓垫海绵 冰槽降温,双耳塞不脱脂棉球,双眼覆盖凡士林 纱布 -观察 效果与反应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冷热疗法的护理
26
冷热疗法的护理
27
冰帽的使用
【注意事项】 -观察冰帽有无破损、漏水,冰槽内的冰块融化
冷热疗法的护理
一、概念
冷、热疗法(cold and heat therapy)
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 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收 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 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冷热疗法的护理
2
一、概念
皮肤的感受器
-冷觉感受器 位于真皮上层,比较集中于躯干 上部和四肢,数量较温觉感受器 多4~10倍
冷热疗法的护理
14
一、冷疗法
4.降低体温(降温) -机制: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与蒸发的
物理作用,使体温降低 -用于:高热、中暑
冷热疗法的护理
15
一、冷疗法
➢ 禁忌
-血液循环障碍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组织损伤、破裂 -对冷过敏 -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慎用
冷热疗法的护理
16
一、冷疗法
➢ 目的
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机制:冷疗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
降低,减轻局部充血;冷疗使血流减 慢,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 固而控制出血 -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 后、鼻出血等
冷热疗法的护理
12
一、冷疗法
2.减轻疼痛 -机制:冷疗可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
➢ 冷疗的禁忌部位
-枕后、耳廓、阴囊处:以防冻伤
-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或心
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
-腹部:以防腹泻
-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冷热疗法的护理
17
一、冷疗法
➢ 方法
-冰袋的使用(the use of ice bags) -冰帽的使用(the use of ice caps) -冷湿敷(cold moist compress) -温水拭浴(tepid water sponge bath) 或乙醇拭浴(alcohol sponge bath) -其它 (1)化学致冷袋(chemo refrigeration bag) (2)冰毯机(ice blanket machine)
-温觉感受器 位于真皮下层 -疼痛感受器
冷热疗法的护理
3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 生理效应 效应相对 ➢ 继发效应
-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 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作用 防御反应
-适宜时间 20~30 min
冷热疗法的护理
4
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
生理效应
用热
用冷
血管
扩张
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