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陶艺的制作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陶艺的制作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33a093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a.png)
陶艺的制作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问题解答:陶艺的制作方法有5种,分别是泥条盘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法、泥浆铸件成型法。
制作方法:1、泥条盘筑成型法①取一块过量的泥料,用双手天然捏紧、转变,使其成圆棒状。
②将圆泥棒横放在任务台上,用手指平均地搓动,边滚边搓,左右手指走动,从粗到细. ·天然、平缓地搓泥条,依据需求搓成粗细一致、大小平均的泥条。
③将泥条放在转盘上做一底部,然后将泥条边转边接边压紧,边转变转盘,顺次加高,最终做成本人需求的造型。
④每添加了一层需求表里压平、压密、压匀以免枯燥时开裂。
⑤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转变调整造型,可用保存泥条盘筑的原始手迹结果。
2、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根本、最简略的办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者体验泥性一泥的厚薄、软硬、干湿水平最根本的演习,可以不必东西,光用手捏,有较大的自在度,只需求用手把泥团捏成你本人想要造型的外形即可,这也是最陈旧的制陶办法之一。
还可用雕塑刀等东西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时将雕像挖空。
3、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经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两块布中心进行,从泥块的中间向周围分散(转变布块),留意泥的厚度,要契合所做陶艺作品的需求。
制作时要应用泥的柔嫩性,可以像用布一样成型,而应用泥板的坚固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成木板一样来成型。
泥板成型使用局限很广,从平面到立体,都可以进行造型转变,可应用泥板湿软时进行弯曲、卷合,制作成天然、美好的造型,也可应用泥板半干时制作挺直的器物。
4、印模(印坯)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是应用石膏模具来进行成型的一种办法。
自古以来。
此法就普遍地运用在陶瓷出产中,普遍我们运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制作成型,然后依据造型翻成若干块模具,待模具枯燥后,即可印制坯体,印模成型。
印模时要用力平均,压紧,才干把造型完好的印制出来对造型复杂的作品,要分模印制,然后再组成,在接口处要用泥浆粘接好,坯体脱模后有残损的要修补,多余的要刮失落。
陶艺制作教程
![陶艺制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6202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f.png)
陶艺制作教程陶艺不仅可以用来摆设与观赏,而且还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你知道陶艺是如何制作的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陶艺制作教程,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制作教程瓷器全手工圆器制作工艺流程圆器制作,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成形工艺中的一类。
它依靠陶车手工拉坯成粗形,进而利用陶范规整形制,是大量应用于日用瓷(杯盘碗碟)生产的一种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械生产方式,手工圆器几乎退出了景德镇的舞台。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但是对于传统,具备一定的杀伤力。
1:揉泥揉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
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2:做坯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自然阴干,不可日晒。
做坯成形的坯体,必须斜放在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直立放置,则可能产生底部的坯裂),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
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
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4:利坯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
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
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
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
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
6:画坯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
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混水: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
简述你所知道的陶艺成型方法。
![简述你所知道的陶艺成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30275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c.png)
简述你所知道的陶艺成型方法。
陶艺成型方法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加工成所需形态的陶器的过程。
陶艺成型方法可以分为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一、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指通过手工操作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加工成所需形态的陶器的过程。
手工成型可以分为手捏、拉坯、揉捏、切割、拼接等多种方法。
1. 手捏手捏是一种最简单的成型方式,适用于制作小型器物。
手捏的步骤是将黏土分别揉成球形、圆柱形、圆锥形等基础形状,再通过加压、挤压等手法将其成型。
2. 拉坯拉坯是一种常见的成型方式,适用于制作较大器物。
拉坯的步骤是将黏土放在转盘上,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其旋转,再通过手工将其成型。
3. 揉捏揉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成型方式,适用于制作各种器物。
揉捏的步骤是将黏土揉成一定的形状,再通过手工加工成所需形态。
4. 切割切割是一种将黏土切割成所需形状的成型方式。
切割的步骤是将黏土切成一定的大小,再通过手工加工成所需形态。
5. 拼接拼接是一种将黏土拼接成所需形状的成型方式。
拼接的步骤是将黏土分成若干个部分,再通过手工拼接成所需形态。
二、机械成型机械成型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加工成所需形态的陶器的过程。
机械成型可以分为挤压成型、注塑成型、压制成型等多种方法。
1. 挤压成型挤压成型是一种通过挤压机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挤压成所需形态的成型方式。
挤压成型的步骤是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放在挤压机中,通过挤压机的压力将其成型。
2. 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一种通过注塑机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注入模具中成型的方式。
注塑成型的步骤是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放在注塑机中,通过注塑机的压力将其注入模具中成型。
3. 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是一种通过压制机将黏土或陶瓷原料压制成所需形态的成型方式。
压制成型的步骤是将黏土或陶瓷原料放在压制机中,通过压制机的压力将其成型。
陶艺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其中手工成型包括手捏、拉坯、揉捏、切割、拼接等多种方法,机械成型包括挤压成型、注塑成型、压制成型等多种方法。
陶艺制作流程
![陶艺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bcc3720066f5335a8121c4.png)
陶艺制作流程陶艺,就是陶瓷艺术,也就是用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硅酸盐即可以是泥土,也可以是高岭土)。
陶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其造价,而在于其制作的技巧,技巧是陶艺创作的生命,陶艺作品的技巧是其被载入史册的根源。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创作,陶艺创作具备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由上图可以看出,陶艺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制作(釉料和泥料的制作)、成型、施釉和烧制四个个阶段。
以下将对这些阶段进行详细说明:一、原料制作1、釉料制作釉料→球磨细碎(球磨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成品釉2、泥料制作泥料→球磨细碎(球磨机)→搅拌(搅拌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抽浆(泥浆泵)→榨泥(压滤机)→真空练泥(练泥机、搅练机)二、成型1、拉坯成型法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①釉下: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釉下装饰(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如青花)→上釉(施釉机)→风干②釉上: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上釉(施釉机)→风干2、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
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
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
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
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
泥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
泥板成型法需要使用泥板成型机。
3、泥条盘制法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
陶艺制作技法
![陶艺制作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47ddf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b.png)
陶艺制作技法陶艺是一门古老而有趣的手工艺术,通过对陶土的塑造、烧制和装饰,人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形状和功能的陶器。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陶艺制作技法,包括捏塑、轮盘、模具、刻线和彩绘等。
1. 捏塑技法捏塑是最基本也是最古老的陶艺制作技法之一。
它通过用手指或工具将陶土揉搓成不同形状来实现。
捏塑可以创造出各种立体形状,如碗、杯子、动物等。
在捏塑过程中,可以使用湿润的海绵或水来保持陶土湿润,以便更容易地进行操作。
1.1 基本捏塑步骤•准备好适合捏塑的陶土块。
•将陶土块揉搓成球形。
•使用手指或工具轻轻按压球形陶土块,使其变成一个平面。
•按需求将平面拉伸或折叠,形成所需的形状。
•使用手指或工具修整边缘和细节。
1.2 捏塑技巧•注意保持双手和陶土湿润,以便更容易地进行操作。
•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工具来实现各种细节效果。
•如果需要,可以将多个陶土块捏合在一起,以形成更大的作品。
2. 轮盘技法轮盘是一种常用于制作圆形陶器的技法。
它使用一个旋转的轮盘来帮助塑造陶土。
轮盘可以手动操作或使用电动机进行旋转。
通过将湿润的陶土放在轮盘上,并同时用手和工具施加力量,可以塑造出各种形状的陶器。
2.1 基本轮盘步骤•准备好适合轮盘制作的陶土块。
•将陶土块揉搓成球形,并在中间插入一个拇指大小的孔。
•将球形陶土块放在轮盘上,并用手指使其与轮盘接触。
•打开轮盘并开始旋转。
•同时用双手和工具施加力量,在旋转的陶土上塑造出所需的形状。
2.2 轮盘技巧•在轮盘制作过程中,保持手指和陶土湿润,以便更容易地进行操作。
•根据需要调整轮盘的旋转速度和力度。
•使用手指或工具修整边缘和细节。
3. 模具技法模具是一种常用于大规模生产陶器的技法。
它使用预先制作好的模具来帮助塑造陶土。
通过将湿润的陶土放入模具中,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可以快速制作出相同形状的陶器。
3.1 基本模具步骤•准备好适合模具制作的陶土块。
•将湿润的陶土均匀地放入模具中。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47f34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e.png)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陶艺制作方法分别为泥条盘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法、泥浆铸件成型法。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以下几步。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
2、泥板成型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
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
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3、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
4、素坯彩绘——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
5、素烧:等泥坯晾干后进行装窑,并进行第一次素烧,烧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却,出窑。
6、上釉,素烧过的瓷胎可以进行上釉,先施内釉。
7、正烧,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装入窑中,并进行正烧,正烧需要烧制高温,一般在1280度到1310 度之间。
8、贴花:如瓶子需要商标、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说明或图案类的丝网印刷内容,则在烧成的瓶子表面贴上釉上彩的花纸,再放入烤炉进行烤花,大概烤到700 -800 度左右。
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
![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f0bd8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3.png)
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形式,通过手工制作陶器,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品和实用的器皿。
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材料、制作坯体、修整、干燥、烧制和装饰等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一、准备材料陶艺制作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陶土、水和工具。
陶土是制作陶器的基础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陶土,如黏土、瓷土等。
水用于调节陶土的湿度,使其易于塑造。
工具包括刀具、刷子、刮板等,用于切割、修整和装饰陶器。
二、制作坯体制作陶器的第一步是制作坯体。
首先将陶土放在工作台上,用手或工具将其揉搓成均匀的团状。
然后将陶土放在转盘上,用手或工具将其塑造成所需的形状,如碗、盘、壶等。
在塑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刀具和刷子进行修整,使陶器的形状更加精确和美观。
三、修整制作坯体后,需要进行修整,以去除多余的陶土和修饰陶器的表面。
首先用刀具将陶器的边缘修整整齐,然后用刮板将陶器的表面刮平。
在修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陶器的整体形状和比例,使其更加均衡和稳定。
四、干燥修整完成后,陶器需要进行干燥。
将陶器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自然风干。
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干燥,以免导致陶器开裂或变形。
可以根据陶器的大小和厚度来确定干燥的时间,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五、烧制干燥完成后,陶器需要进行烧制,以使其变得坚硬和耐用。
烧制分为两个阶段:初烧和终烧。
初烧是将陶器放入窑中进行低温烧制,以去除陶器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质。
终烧是将陶器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变得坚硬和耐用。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陶土的种类和陶器的大小来确定。
六、装饰烧制完成后,陶器可以进行装饰。
装饰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如彩绘、贴花、雕刻等。
可以根据个人的创意和审美来进行装饰,使陶器更加独特和美观。
以上就是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
通过准备材料、制作坯体、修整、干燥、烧制和装饰等过程,可以创造出精美的陶艺作品。
陶艺制作需要耐心和技巧,希望这些步骤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喜欢和参与到陶艺制作中来。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4eff7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0.png)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陶艺蕴含着浓郁的中国古文化气息。
现如今,陶瓷已经收到我们的广泛喜爱。
那么,你知道陶艺制作的基本过程是什么吗?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制作工艺的基本流程基本工艺流程: 泥→揉泥→各种成型法→修坯(利坯)→晾坯(干燥) →施釉→装窑烧制。
其中成型、施釉、烧制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成型法有以下几种: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手捏成型、注浆印模成型。
1.盘条成型盘条时将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型的,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
2.泥板成型滚压法:将泥块放在一块布上,然后用滚子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滚压。
待泥板干到一定程度后按尺寸切好,再用泥浆互相拼接修整好即可。
拍片法:先将黏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面从黏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厚度拍打均与即可。
3.拉坯成型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转盘上找准中心,将手探进柔软的黏土里,开洞借助螺旋动的惯力,让黏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墙体……这就是拉坯。
4.手捏成型在陶艺成型技法中手捏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
5.印模成型印模有阴和阳模两种阴模通常用于盘子和浅盘的成型。
阳模通常用于制作内部深的器皿,如杯子,圆柱体等造型器物。
接下来是施釉,施釉是将釉料均匀的喷洒在素坯表面或绘制在白胎表面。
最后烧制工艺是指在各种窑炉中用有控制的、持续的温度对黏土或黏土和釉料进行处的过程使之板结坚硬,成为陶瓷,每一种烧成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下面介绍两种不同的烧制工艺:1.素烧工艺素烧是将黏土转化成永久陶瓷的第一步,通常在施釉前素烧。
一般情况下素烧温度控制在900-1100°之间。
2.釉烧工艺釉烧通常通常在素烧和上釉之后的第二次烧制,为的是把釉料融化的器皿上,这烧制的温度由釉料和器皿本身的黏土决定的,以下是常用的温度范围。
陶艺制作过程全攻略一、陶艺的常用工具1、练泥机:电力传动,炼制坯料,使坯料连系严密、平均。
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07b0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a.png)
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那么,关于陶艺的制作,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制作步骤1、练土。
把刚买回来的陶土取出2-3公斤,把它不断地搓揉,直到搓成菊花状的样子,然后把陶土往桌面上摔到平滑为止。
这样是防止买回来的陶土硬度不一、有空隙、气泡等,而没“练”过的陶土在干燥或烧成的过程中会容易发生龟裂。
2、准备好一桶水和拉坯机。
把练好的土沾上水,放在拉坯机的中心。
3、练好的陶土放入桶中浸一下,以便开始制作方便。
4、用双手手掌鼓起部分压住土块,使土块跟拉坯机粘紧。
5、用水沾手,手掌抱住土块,打开拉坯机的开关,等机器转动以后,往上轻轻用力拉。
大概每转一圈,就上升一点高度。
然后重复压的动作,再向上拉、再压,反复几次。
6、定中心。
右手食指和拇指并拢,左手拇指伸出,顶着右手的食指跟拇指。
双手手掌保持抱着土块。
7、开洞。
用双手拇指朝中心插。
8、把手伸进洞里,拇指顶着,用四只手指的力向上拉9、需要缩小的部分就用手掌虎口部分像握着般修改。
10、按照自己需要的形状进行拉、修,完成。
泥条盘制法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
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
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
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
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护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
陶艺制作流程解析
![陶艺制作流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f5e2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e.png)
陶艺制作流程解析陶艺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喜爱。
陶艺制作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艺术,通过对泥土的塑造和烧制,创造出各种美丽的陶器。
下面将详细解析陶艺制作的流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1. 材料准备陶艺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主要材料包括陶泥、陶瓷工具、陶轮、烧制设备等。
陶泥是制作陶器的基础材料,通常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如黏土、瓷土等。
陶瓷工具包括刀、刷、刮板等,用于雕刻和修饰陶器。
陶轮是制作陶器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陶艺家将陶泥塑造成各种形状。
烧制设备则是用于将陶器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变得坚固耐用。
2. 制作坯胚制作陶器的第二步是制作坯胚。
首先,将陶泥揉成均匀的团状,然后放在陶轮上。
通过旋转陶轮和用手的力量,将陶泥塑造成所需的形状,如杯、碗、壶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手的力度和速度,以确保陶器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制作坯胚是整个陶艺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需要陶艺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
3. 雕刻和修饰制作好坯胚后,接下来是进行雕刻和修饰。
使用陶瓷工具,可以在陶器表面雕刻出各种图案和纹饰,增加陶器的艺术感和装饰效果。
同时,还可以利用刷子、刮板等工具对陶器进行修饰,使其更加精致和美观。
雕刻和修饰是陶艺制作中展现个性和创意的环节,也是陶艺家施展才华的重要部分。
4. 干燥和烧制雕刻和修饰完成后,陶器需要进行干燥和烧制。
首先,将制作好的陶器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风干。
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干燥的速度,避免出现开裂等问题。
待陶器完全干燥后,就可以进行烧制了。
将陶器放入烧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变得坚固耐用。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陶泥的种类和陶器的大小来确定,通常需要经过数十个小时甚至数天的烧制过程。
5. 装饰和上釉烧制完成后,陶器可以进行装饰和上釉。
装饰是为了增加陶器的艺术感和装饰效果,可以使用各种颜料和工具进行装饰,如彩绘、贴花等。
陶艺工艺流程
![陶艺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72e2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5.png)
陶艺工艺流程
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呈现出精美的艺术品。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陶艺的
工艺流程。
首先,制作陶艺的第一步是选材。
选材对于陶艺的成品质量有
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常来说,陶艺的原料主要有黏土、瓷石、瓷
土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筛选,确保其质地细腻、无
杂质,才能用于制作陶艺。
接下来,经过原料的准备工作,就是制作陶胚。
陶胚是陶艺制
作的基础,它需要经过搅拌、揉捏、塑型等工序。
在这个过程中,
陶工需要用手和工具对原料进行加工,使其达到适合制作陶艺的状态。
然后,陶胚需要经过干燥和烧制。
干燥是为了去除陶胚中的水分,使其更加坚固。
而烧制则是将干燥后的陶胚放入窑中进行高温
烧制,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陶艺成品的质量。
在烧制完成后,陶艺还需要进行装饰和上釉。
装饰是为了让陶
艺更加美观,通常可以采用刻画、雕刻、彩绘等方式进行。
而上釉则是为了增加陶艺的光泽和保护表面,使其更加耐用。
最后,经过装饰和上釉后的陶艺需要进行二次烧制。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陶艺的装饰更加牢固,还可以使上釉更加光亮。
经过二次烧制后,一件精美的陶艺作品就完成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制作陶艺的工艺流程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加工,才能最终呈现出一件完美的陶艺作品。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大家对陶艺的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对陶艺这门古老而美丽的工艺有更多的欣赏和尊重。
原始陶器的几种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
![原始陶器的几种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845f6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5.png)
原始陶器的几种主要成型方法及其效果引言陶器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手工艺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历史记忆。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制作陶器,满足生活的需要并表达自己的美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原始陶器成型方法及其效果,帮助读者了解陶器制作的过程和特点。
一、捏塑法捏塑法即用手将陶土捏成各种形状的方法,是最简单、最原始的陶器成型方法之一。
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陶器常常具有原始朴素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1. 操作步骤•准备陶土和水,将陶土揉搓成均匀的软泥状;•将泥团分割成适量的块,用手掌搓揉使其变得光滑;•根据设计的陶器形状,用手指和手掌逐渐塑造出具体的形态;•注意保持陶土湿润,以便更好地塑造和连接各个部分;•完成塑造后,将陶器放置在通风处进行自然风干。
2. 效果特点•由于是手工制作,捏塑法的陶器形态多样,无法保证完全规整的形状;•色彩和纹理丰富多变,充满原始自然的美感;•表面常常保留有手工塑造的痕迹和纹理,凸显了原始手工艺的独特韵味;二、盘盖法盘盖法是一种以盘和盖两部分组成的陶器成型方法,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古代陶器制作中,成品既实用又具有装饰性。
1. 操作步骤•准备好陶泥并揉搓成均匀的软泥状;•将陶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制作盘,另一部分用于制作盖;•先制作盘,用手指和手掌逐渐塑造成所需形状;•制作盖时,将一部分陶泥揉成团状,用手掌搓揉成与盘口直径相近的圆形;•将制作好的盖放在盘上,适当施加压力使其紧密连接;•完成后放置通风处风干。
2. 效果特点•盘盖法制作的陶器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形状,实用性强;•盖的加入使陶器具备容器的功能,可以用于储存或盛装物品;•盘盖两部分可以进行不同的装饰,增加了陶器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三、模压法模压法是一种使用模具将陶泥压制成具体形状的成型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制作出来的陶器形状规整、重复性好。
1. 操作步骤•准备好合适的模具,可以是木质、陶瓷、金属等材质;•将陶泥揉搓成均匀的软泥状;•将模具放在工作台上,将陶泥放在模具上;•使用手掌或压轮工具均匀地将陶泥压制进模具,使其填满所有细节;•用刮板将多余的陶泥刮平,以免对成品造成影响;•用小刀或工具轻轻掰开模具,取出压制好的陶器;•放置在通风处风干。
陶艺的制作技巧
![陶艺的制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d1d7f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9.png)
陶艺的制作技巧
1. 制作工具的准备: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包括泥料、轮子、切割刀、刷子、刻刀、斗笠、海绵等。
2. 准备泥料:将粘土泥料放在水中浸泡,然后搅拌均匀,取出后过滤掉多余的水分,将泥料搓揉成球状,并放入器皿中,等待制作。
3. 制作方法:将泥料放在转盘上,利用轮子将泥料慢慢地一点点地提升,并加以用手掌和手指的力度加以抟陶,然后通过旋转轮子磨光陶器表面,最后将制作好的陶器放入烤炉中进行烧制。
4. 装饰处理:完成基本制作后,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装饰处理,包括印花花纹、刻画图案、施加彩绘等。
5. 烧制:将制好的陶器放入烤炉中进行烧制,烤温需要逐步提升,以达到所需的硬度和耐久性。
烧制结束后,需要加以冷却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质感良好。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https://img.taocdn.com/s3/m/2b32ac3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4.png)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1、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2、拉坯成型法:拉坯是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再拉坯机上将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简单易学,造型丰富,是现代陶艺极为普遍的成型方法。
它体现了作者对泥料性质、成型技法以及对艺术形态的掌握程度,是艺术设计能力的几种体现。
3、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河南、河北地区瓷窑捏塑小玩具也惹人喜爱,以白釉黑釉者较多,如动物中的长脖子高头小羊、卷毛张口坐狮,形象生动有力而不觉夸张。
4、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陶艺成型,由于整个造型是实心的,所以也叫做实泥成型。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5、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
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艺制作方法范文
![陶艺制作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cbad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2.png)
陶艺制作方法范文陶艺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掌握一些特定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来制作各种陶器和陶瓷作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陶艺制作方法。
1.制作陶泥:陶艺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陶泥。
陶泥主要有两种类型:土坯和瓷泥。
土坯是由含有粘土和沙子的材料混合制成的,并依据需要加入一些发泡剂和填料。
瓷泥则由更精细的材料制成,质地更加细腻。
选择合适的陶泥对于制作出预期的作品至关重要。
2.制作基础形状:制作基础形状是陶艺的第一个步骤。
常用的方法有手掌捏造、拍打和拉坯等。
手掌捏造是通过用手指和手掌塑造陶泥来创造充满个性的作品。
拍打是将陶泥放在平滑的表面上并用手指轻拍,逐渐形成平整的形状。
拉坯则是将陶泥放在转盘上,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手拉扯形成各种形状。
3.制作细节:细节的制作是为了使作品更加完美和独特。
常用的方法有刻画、雕刻和临摹等。
刻画是在湿润的陶泥上利用工具进行凿刻,创造出各种纹理和图案。
雕刻则是在陶泥上刻出和形状相符的精细图案和造型。
临摹是通过观察现有的陶瓷作品或其他艺术品,将它们的形状和细节复制到自己的作品中。
4.干燥和修整:制作完成后,陶泥需要进行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湿度和温度,通常需要几天或几周的时间。
在陶泥完全干燥后,还需要进行修整。
修整包括修补裂缝、打磨表面等,以确保作品的质量和外观。
5.烧制:烧制是陶艺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将陶泥转化为坚硬、耐用的陶瓷。
烧制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烧和高温烧。
前烧是将陶泥经过低温烧制,以去除水分和有机物质。
高温烧是将前烧完成后的陶瓷作品放入窑中进行烧制,通常需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高温烧的时间和温度会根据不同的陶泥类型和作品需求进行调整。
6.装饰和上釉:烧制完的陶瓷制品可以选择进行装饰和上釉。
装饰可以通过绘画、贴花和镶嵌等方式进行。
上釉可以在作品的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保护层,并且可以改变作品的颜色和质地。
以上是陶艺制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不同的陶艺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技巧和风格,这也是陶艺如此多样和有趣的原因。
陶艺的制作的七种方法
![陶艺的制作的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6159e6c8d376eeaeaa316a.png)
陶艺的制作的七种方法包括:⑴捏塑成型法——用挤、压、抹的方法,归纳起来,用手直接对泥料进行揉、搓、捏、挤、压、抹等最原始、最纯朴的操作,并加以简单的辅助工具,使泥料成型的方法就叫作捏塑成型法。
捏塑成型法在陶艺制作中广泛运用,不同比例大小的陶艺作品都可以通过捏塑成型的方法来制作。
⑵泥条成型法——是一项需要精确、技能和时间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门非常古老原始及世界广为运用的陶艺技法。
从我国现已出土的原始陶器中,仔细观察能够发现有泥条成型的痕迹。
泥条成型的壶、罐和雕塑能在博物馆内见到。
②泥条成型法较为常见的是盘筑..,就是将泥条一圈一圈能过围绕、粘接而构筑成形体,后再进行整修、刮划、打磨等艺术加工,使泥条痕迹不易表露。
除了盘筑外,还可以有些较为现代和个人化的表现,如泥条竖立成型、泥条编织成型等。
③搓泥条的方法:双手将泥块捏成粗条,然后反粗泥条压在桌上前后滚动,并向两边用力拉伸,最后搓成一根粗细均匀的泥条。
⑶泥板成型法——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塑造作品的方式,传统也称为镶器成型。
制作时利用湿泥的柔软特点,可以随意扭曲、挤压塑造造型;利用干泥的坚硬特点,也可以进行泥板拼贴、粘接来造型。
在黏结中要求使用的的泥板保持干湿度的一致。
⑷拉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是陶艺造型的又一种方法,它是借助于陶车转盘的快速转动来进行手工拉制坯体造型,同时它也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成型方法,但是拉坯需手、脑及全身配合默契,高度协调的手工造型方法,要求具有一定技艺,需在多次练习中慢慢掌握拉坯造型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练习,熟而生巧才能完成造型创作。
⑸模具成型法——①压坯成型法——指将干粉或湿泥放入模具中,用机器压出造型的方法,可以分为干粉压坯成型和湿泥压坯成型。
有些志砖就是干粉压制成型的,而有些杯子或盘子是由湿泥压制成型的。
②印坯成型法——把模具分成若干片,把擀好的泥片分别粘在石膏模具上,然后进行黏结组合。
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原理一样,通过石膏模具吸收水分成型。
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
![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8f5f6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6.png)
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通过泥土的塑造和烧制,创造出各种美丽的陶瓷作品。
陶艺制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包括准备材料、制作成型、干燥修整、烧制等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吧。
1. 准备材料陶艺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主要材料包括陶泥、陶瓷釉料等。
陶泥是制作陶艺作品的基础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陶泥,如黏土、瓷土等。
陶瓷釉料用于装饰和上釉,增加作品的美观度。
此外,还需要准备陶艺工具,如陶轮、刀具、刷子、磨具等,以便进行成型和修整。
2. 制作成型制作成型是陶艺制作的核心步骤,也是最具创造性和技术性的阶段。
首先,将陶泥揉捏成均匀的团块,然后放在陶轮上进行成型。
通过旋转陶轮和用手塑造,可以将陶泥塑造成各种形状,如碗、盘、壶等。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手法和施加力度,以确保作品的形状和比例符合设计要求。
3. 干燥修整成型完成后,陶艺作品需要进行干燥修整,以便进一步加工和装饰。
将成型的陶艺作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风干。
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干燥速度,避免出现开裂或变形。
一般来说,陶艺作品需要经过数天甚至数周的干燥时间,直到完全干透为止。
在干燥完成后,可以对作品进行修整,修剪边角、打磨表面等,使其更加光滑和美观。
4. 装饰上釉干燥修整完成后,陶艺作品可以进行装饰和上釉。
装饰是陶艺作品的点睛之笔,可以通过刻画、彩绘、贴花等方式进行。
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和图案,使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感。
上釉是保护和美化作品的重要步骤,可以选择透明釉或彩色釉进行涂抹。
上釉后,将作品放入窑炉进行烧制,使釉料与陶泥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色彩。
5. 烧制成品烧制是陶艺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将装饰上釉的陶艺作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硬化和定型。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陶泥和釉料来调整,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800℃至1300℃之间。
陶艺操作方法有哪些种
![陶艺操作方法有哪些种](https://img.taocdn.com/s3/m/c6610b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6.png)
陶艺操作方法有哪些种
陶艺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种类:
1. 搓制:这是最基本的陶瓷制作方法之一。
制作者将一团陶泥放在转盘上,然后使用手指或手掌将其搓成所需形状。
2. 拉制:这是一种将陶泥拉出长条的技术。
制作者抓住陶泥,用力拉出细长的块状,然后根据需要将其弯曲或结合在一起以形成所需的形状。
3. 制模:这是一种使用模具制作陶瓷制品的方法。
制作者将陶泥压入模具中,然后在模具中做适当的调整,最后将其取出并进行处理。
4. 切割:这是一种使用切割工具将陶泥切割成所需形状的方法。
制作者可以使用刀、刮板或模具来帮助完成切割过程。
5. 粘接:这是一种将多个陶瓷制品部分粘合在一起的方法。
制作者可以使用陶泥、陶瓷胶或瓷浆来粘合不同的部分。
6. 雕刻:这是一种使用工具在陶泥表面进行刻画或雕刻的方法。
制作者可以使用刀、雕刻刀或其他类似工具来实现想要的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陶艺操作方法,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更特殊或复杂的技术,如涂
釉、烧制等。
不同的陶艺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操作方法。
陶的制作及工艺流程
![陶的制作及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ebea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2.png)
陶的制作及工艺流程陶瓷是中国传统的工艺之一,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陶瓷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制、装饰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制作,才能最终呈现出精美的陶瓷作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陶的制作及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黏土、瓷石、瓷土、釉料等。
首先需要将原料进行搅拌均匀,以确保陶瓷的质地均匀一致。
黏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不同种类的黏土可以制作出不同种类的陶瓷,比如红陶、青瓷、白瓷等。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它决定了陶瓷的形状和大小。
成型的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制作方法,需要陶工将原料放在专用的转轮上,利用手工技艺将其成型。
而机械成型则是利用机械设备将原料压制成型,效率更高,但是手工成型更能体现陶瓷的艺术感。
3. 干燥。
成型后的陶瓷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增加陶瓷的硬度。
干燥的时间一般需要根据陶瓷的大小和厚度来决定,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
4.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陶瓷的质地和颜色。
烧制分为初烧和装饰烧两个阶段。
初烧是将干燥后的陶瓷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以使其硬化。
而装饰烧则是在初烧后,将釉料等装饰材料涂抹在陶瓷表面,再次放入窑中进行烧制,以使其具有装饰效果。
5.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可以使陶瓷更加美观。
装饰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彩绘、贴花、雕刻等。
不同的装饰方法可以赋予陶瓷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加具有观赏性。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陶瓷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呈现出精美的作品。
陶瓷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陶工们精心制作,才能最终呈现出精美的陶瓷作品。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1、泥条盘制方法
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尼罗河边的陶罐,
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
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
此法是制陶的技
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
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
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
日本的绳纹古陶
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
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
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Handbuilding),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
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搓泥条:
方法一:
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
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
方法二:
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
放在案板上。
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度,
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
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
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
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
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
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
即可复原。
盘制方法: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
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狂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
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连续盘制法
1.将陶土放在转盘中心,一面慢慢旋转
转台,一面用手掌侧面拍打,做出适当
厚度的泥片为底。
泥片下最好垫上纸片或撒上干泥粉,以免泥片粘在转台上。
2.将搓好的泥条盘在泥片的周边,用手指挤压泥条的内侧使其与泥片粘接结实。
3.第二根泥条接前一根连续盘上,
泥条外部也用指尖轻压与底片粘接。
注意泥条与痛片之间不可以有气泡
进入。
4.顺势向上盘起,转动转盘,
用指尖将上一层泥条与下层的内外
依次挤压粘劳。
5.大拇指在内四指在外轻捏坯体,
调整作品形状。
单环盘制法
l.把泥条盘与泥片旋转一周,独立
成行,同样指压泥条内侧与泥片粘接。
2.上一层平行盘与下层之上独立层行,指压b层内侧与下层粘接,外部不作处理,保留泥条排列效果。
3.每做一层随时调整作品造型。
做敞口造型,需将上层泥条盘与下层偏外一点,依次向上盘起;收口则反之。
注意变化不能太突然,以免塌落变形。
4.口部回收后用水拍拍平。
佳作欣赏:
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
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
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
有人形象的称之为“粘土木工”。
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
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
泥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
制泥板:
滚压法:
先在陶土下垫一块布,用手掌将粘土压扁。
然后在粘土的两端各放置一和所需泥板厚度等厚的木条,用摊面棍前后滚压,直至压到和木条厚度相同为止。
适于制作较大面积的泥板。
拍片法
1.拍片法是制作紫砂壶常用的方法,先将粘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部从粘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
2.而后将粘土小心翻转过来。
3.再用泥拍的正面斜下方用力,均匀有序
拍打至所需厚度。
4.泥板成型。
叶形盘的制作
1.摘取一个叶纹比较清晰的植物叶,
放到事先做好的泥板上
2.用泥滚在叶上滚压,加深纹理,压至叶片微微嵌入泥片。
3.用薄刀沿叶片的边缘切下
4.轻轻除去多余的泥片
5.翻转泥片在叶形周边加上一圈泥条。
6.再次翻转轻放至案上
7.从中向外按压叶片到靠近垫有泥条
的边缘,使之接触到案板。
8.揭下叶片
9.修整边缘
10.加上装饰的瓢虫。
11.待坯体干燥至不易变形的程度,取下背面的泥条。
12.完成。
佳作欣赏
徒手捏制法:
在陶艺的成型技法中,徒手捏制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
同初学者通过手捏成型的基本方法,可对陶土的干湿泥性有一个基本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成型方法打下基础。
徒手捏制造是最简单的练习做陶的方式,它加强我们对泥土的感觉,激发创作欲望和想像力。
所有的陶艺作品的坯体应该是空心的,并要有一个通气孔。
徒手捏制法所选择的泥料要软硬适宜,过于干燥不宜成型也容易龟裂。
反之陶土太软作品成型后容易坍垮。
此外一件作品也不可捏制过久,因为手温会使陶土的水分蒸发,减少可塑性。
手捏成型的作品,由于坯壁薄厚不易控制,一般仅限于小型作品。
怪兽成型:
1.先将泥揉成一个圆蛇用大拇指开口手指按逆肘针方向用力均匀地挤压成筒形。
2.装上四肢,
也应是空心的。
3.提出前
伸的大嘴。
4.加上眼睛、牙齿、尾巴等细节
陶碗制作:
1.陶土团成球状,注意陶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2.一手平托陶球,另一手大拇指按人陶球的中心,其余四指在外并拢与大拇指相对。
3.大拇指深按并留出适当厚度的碗底,口部逐渐向外扩充。
扩大幅度不易太大,速度也不可太快,否则口部极易开裂。
4.把坯体放在轮盘上,
双手一边逐渐捏薄碗壁
一边旋转坯体。
5.双手用力不易过大,
以免碗壁薄厚不均。
仔
细调整碗的形状。
6.外形基本确定后,一手两指进入碗内修整内壁,另一手缓慢转动转盘。
7.把碗翻转放到转台上,用一泥条圈成环状放在杭底做足。
8.用手指将泥条里外的下边缘向下压,使其于碗体粘和。
9.坯体稍干后,放置转台,用木拍调整碗口平整。
佳作欣赏:
拉坯成型:
在快速转动着的轮子上,将手探进柔软的粘土里,开洞。
借助螺旋运动的惯力,让粘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墙体……这就是拉坯!
拉坯成型是陶瓷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较为先进的成型工艺,是陶瓷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革命。
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器物更完美、精致,同时可以拉塑出很大型的作品。
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已经出现了慢轮辅助成型,后来发展到快轮,从此拉坯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陶瓷成型工艺的主流!
用拉坯的方法可以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现代陶艺甚至通过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切割,再重组成一件新作品;或者通过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扭曲、楼空、挤压之后再拼合,创作出新的,富有特色的作品,包括器皿、容器、雕塑。
看别人拉坯也许觉得很新鲜、过瘾,但事实初学者要学习拉坯技术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应用自如的境界。
初学者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按部就班地练习,一定能掌握好拉坯成型这种制陶法。
1.把扶正的粘土起住,用双手的中指指起适当大小的一块。
2.双手扶住泥块,右手拇指从顶部中心点压下。
3.左手辅助,右手拇指从底部中心外扩,井平整底部。
4.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手中指与右手拇指相对,从底部向上缓缓提起,保持匀速,将坯体拉高。
5.双手指尖内外相对,左手稍用力外扩逐渐拉薄坯体,可反复保持坯体的薄厚、均匀。
6.将坯体拉高、修薄时注意整体带动,保持四线平整,形状固定后双手夹薄皮条将口缘压光。
7.用手指平稳利平底足台,除去多余的粘土。
8.拉坯机减慢速度,双手平行轮盘拉紧割线,轻轻靠近并嵌入底足部位约三分之一处,左手松开任割线卷入,拔出割线。
9.关闭电源,双手中指夹住坯体根部轻轻托起。
雕塑挖空法:
在这里,你将欣赏到如何运用雕塑挖空的方法进行陶艺艺术创作的例子,从中你能学到许多方法技巧和创作思维,对你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启发.
不过,在进行雕塑挖空法创作前,要先对作品有整体的构思。
最好画一个小草图,当然,如果你对此胸有成竹的话,这步就可以省略掉啦!1、将揉好无气泡的粘土用泥拍打成长方体。
2.按设计用线弓割出大体形状。
3.拿起坯体,用刮刀从底部挖去多余粘土。
4.仔细雕塑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