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 (课文)
《斑羚飞渡》3012650页PPT文档
![《斑羚飞渡》3012650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e053e46763231126fdb111c.png)
• 第二次“咩”: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 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 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 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
• 原文: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 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 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 羚那一拨去了。
• 第三次“咩”:在老斑羚与年轻斑羚 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 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 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 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 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 原文: 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 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 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第一次“咩”: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 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叫了数声,这 是无能为力的表现。
• 原文: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 虹眩目的斑斓光普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 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 出吼叫。
者 介
《狼王梦》、《红奶 羊》等。他作品的主 角大都不是人,而是
绍
与人一样生于自然、 有血有肉的动物。被
冠以“中国动物小说
之王”。 本文体裁:
小说。
简洁复述课文
身陷绝境 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准备飞渡 飞渡成功
头羊吼叫,分成两列
小斑羚获得新生 勇于奉献 老斑羚走向死亡 团结协作
头羊献身 头羊死亡,精神永存
二、第6自然段:“突然,镰刀头羊‘咩——咩’ 发出吼叫······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地决 心。”
三、第8自然段:“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 拔里······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 那一拔去了。”
四、第16、17自然段:“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 伐······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语文:《斑羚飞渡》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公开课获奖课件
![语文:《斑羚飞渡》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公开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367d344431b90d6c85c757.png)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藏羚羊
藏羚羊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高山草原荒漠 地带,气候极度干旱而寒冷,食物条件很差,防卫能 力弱,种群数量有限。藏羚羊有着顽强而自尊的品格。 它们能够战胜世界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它们 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当它们之中出现“伤员”时, 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它们,以防止 猛兽吃掉负伤者。正是这个习性往往被盗猎分子所利 用。每当夜晚,盗猎者开着汽车,朝即将临产的雌性 藏羚羊群横冲直撞,同时疯狂地开枪扫射。一旦群体 中出现伤者,整个群体谁也不愿独自逃生,宁肯同归 于尽。
斑羚飞渡
沈石溪
介
绍
斑羚,也称青羊、山羊。 体长1~1.2米,形似家养的 山羊,但颌下无须.雌雄均 有角,角小、黑色,角基有 轮纹,毛松而厚,冬毛灰 黑色或深棕色,夏毛色较 暗。常栖于山顶之间,善 跳跃。冬季一般以灌木幼 枝和苔藓、地衣为食。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沈 石 溪
给加下划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第一部分(1-2): 设置悬念,斑羚被
逼悬崖,无路可逃。 (故事的开端) 斑羚飞渡的情景。 第二部分(3—15): (故事的发展、高潮) 陷入绝境— 生机出现— 小羚羊生还 镰刀头羊悲壮 第三部分(15—17): (故事的结局) 地走向死亡。
文章从哪里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 绝境?
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的斑羚此刻 会是怎样的呢?镰刀头羊表现如何? 文章重点抓住哪些进行描写?
对峙: zhì相对而立。 逞能: chěng 显示自己能干。 湛蓝: zhà n 深蓝。 飘渺: miăo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斑斓: lá n 灿烂色彩。 甜腻:nì本课指甜美的让人厌烦。 xiá n 十分熟练。 娴熟:
进退维谷: 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一尘不染: 形容清净、纯洁。 jiŏng 形容差别很大。 迥然不同: cēn cī 不整齐,不一致。 参差不齐: 略胜一筹: chó u 比较起来,稍稍强一点儿。 眼花缭乱: 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像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 形容有条理,整齐有序的样子。 心甘情愿: 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儿勉强。
斑羚飞渡PPT教学课件
![斑羚飞渡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f0f4b9eefdc8d377ee3264.png)
第2章 地球和宇宙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
地
们
球
的
家
——
园
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 古代盖 天 说 中国人
古代印度人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据 《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 盖笠,地法覆磐,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 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 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 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 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按照 这个宇宙图式,天是一个穹形,地 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 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 “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 辰绕之旋转不息。
第二处写“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 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 桥。”
第三处写“只见它(镰刀头羊)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 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 彩虹的描写给飞渡渲染了一种神秘色彩, 似乎镰刀头羊之所以能想出那么一个挽救 种群生存的办法,就是受了彩虹的启示。
• 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 • 极半径为6356.76千米 • 赤道周长和子午线周长分别为40075千米和
39941千米 • 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 • 南极地区低下去24~3米。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幻想着,除地球之外,还有
存在生命的行星,希望我们的太阳系不是宇宙中独
一无二的系统。然而,自1960年第一个以科学手段
探测地外文明的奥兹玛(Ozma)计划实施以来,科学
家通似乎很小很小。
•
空间探测表明,只有地球拥有液态水,这是形
成地球上生命的前提。另外,地球离太阳不远不近,
斑羚飞渡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斑羚飞渡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f6f0ffb0717fd5360cdc62.png)
斑羚飞渡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斑羚飞渡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为帮助同学们课后复习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的知识点,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初一语文,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斑羚飞渡课文原文: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为帮助同学们课后复习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的知识点,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初一语文,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斑羚飞渡课文原文: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
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
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斑羚虽有肌腱发达的四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但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远,母斑羚、小斑羚和老斑羚只能跳四米左右,而能一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的超级斑羚还没有生出来呢。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竟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
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
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斑羚群又骚动起来。
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
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
语文课文《斑羚飞渡》教案设计合集1篇
![语文课文《斑羚飞渡》教案设计合集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4e6c1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b.png)
语文课文《斑羚飞渡》教案设计合集1篇语文课文《斑羚飞渡》教案设计 11、学生自己能够复述课文,体会文章叙述条理性强的特点。
2、学生自己能够揣摩作品的主旨,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的精神——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3、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建立起“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不能妄自尊大。
【教材分析】《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的选材非常好,有以下特点:(1)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
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物保护意识。
(2)课文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但《斑羚飞度》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被误读,作为一篇人类寓言的动物小说,我们或是把它上成了真实的散文,引导学生并不存在于现实的老年斑羚的牺牲精神,更有甚者,引导学生学习狠斗私念一闪间,通过与斑羚对比,进而批判人类面临灾难时的胆怯与保存自己的私念。
或是把课堂的精力放在对文本不真实的批评,最后得出此文虚假的结论——就像看了一台戏后恍然大悟地评论:这戏是假的!听以在教学中绕开了这个死结,一开始就说明作者是动物小说家,是不准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课文种种“虚构”的地方,而旨在还原它的寓意,面临灾难时人类作何种选择?以及提升此文能很好把握的要点: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教学重点】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2、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
【教前准备】1、布置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找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比照阅读。
2、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文本,理解并记忆文本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获取更大的信息量,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斑羚飞渡》优秀课件
![《斑羚飞渡》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1acd8ef524ccbff121842e.png)
1、狩猎 2、戛洛山 3、山涧 4、哀咩 5、甜腻 6、悲怆 7、绚丽 8、蹿跳 9、苍穹
shò u jiá jià n miē nì chuà ng xuà n cuān qió ng
请根据下列问题复述课文。
文中哪个词概括斑羚当时的处境? 面对此情景,斑羚最初有何反应? 为什么这样?难在何处? 他们在绝境面前是否束手待毙?想了一个什 么方法?
研读课文
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准备飞渡 斑羚飞渡 走向彩虹
头羊吼叫,分成两列
斑羚飞渡
半 大 斑 羚 跃 跳 (前 , 高 )
位置
猛蹬 (再次)起跳
落
(获得)新生 坠落 (走向)死亡
老 斑 钩 羚
蹿跃 (后,低)
研读课文
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准备飞渡 斑羚飞渡 走向彩虹
头羊吼叫,分成两列 小斑羚获得新生 老斑羚走向死亡 头羊死亡,精神永存
1、用铺陈的方法描写斑羚 飞渡的秩序,表现它们的 从容和坚定。
2、赞美了老斑羚顾全大局、 视死如归的精神。 3、暗示老斑羚用自己的生 命架设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4、赞美镰刀头羊在生死关 头毅然选择死亡的勇敢和 坚毅。
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 只斑羚,作者是如何说清楚的?
公斑羚
母斑羚
镰刀头羊
分 类
老年斑羚 年轻斑羚 小斑羚
个 体
一只半大的斑羚
灰黑色母斑羚
反思:
你还有哪里不理解的?或是 哪些描写让你感动不已?为什么?
1、镰刀头羊神态庄重的。。。 2、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 吼叫,这叫声。。。。
思考
课文两次描写镰刀头羊的叫 声,比较下边的句子,说说 两次叫声有什么不同?
初一课文《斑羚飞渡》教案优秀6篇
![初一课文《斑羚飞渡》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546f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f.png)
初一课文《斑羚飞渡》教案优秀6篇《斑羚飞渡》教案篇一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3.复述概括,探讨主旨。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教师活动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动物在危难时刻做出牺牲保护幼仔和同伴的影像资料。
2.结合影像资料点拨: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常常有动物做出一些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至深的举动,当我们在观赏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时,你除了震惊,还能想到什么?学生活动1.进入情景,引发共鸣。
2.认真朗读,感知课文。
3.活动参与,把握中心。
学生活动学生观赏,进入情景。
学生深思,引发共鸣。
设问导入:斑羚生性温顺,在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它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取呢?二、引导朗读,感知课文教师活动1.请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结合注释查工具书给以下字词注音、释义。
狩(shòu)猎对峙(zhì)湛(zhàn)蓝斑斓(lán)磐(pán)石蹿(cuān)跳迥(jiǒng)然不同悲怆(chuàng)娴(xián)熟眼花缭(liáo)乱请学生回答导入设问:生性温顺的斑羚做出了怎样的选取?4.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斑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取?5.引导学生明确以上问题:(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2)斑羚做出这样的选取一是环境所迫,二是斑羚对生命的渴求,斑羚群所固有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的自然之举。
三、复述概括,探究主旨教师活动1.请学生细看课文插图,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做复述课文的准备。
2.请学生复述课文,并安排学生点评。
3.在复述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将课文结构层次划分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打开书。
学生活动1.学生朗读,勾画。
2.学生查工具书,交流。
3.学生回答。
4.学生默读课文,先自主探究,再合作讨论。
《斑羚飞渡》ppt课件
![《斑羚飞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7b0b06844769eae009edb6.png)
斑羚飞渡
本文叙述了一群被逼至 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 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 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
品读轩
文章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 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请认真 品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跳成功的 全过程,试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相互交流。 2、老少斑羚在山涧上空成功对接是飞渡过程 中最精彩的场面,找出相关描写文字以及用得 准确的动词和副词。 3、找出文中描写老斑羚悲惨结局的语句,看 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2、“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 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 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 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此句用词准确,成功描写了半大斑羚获 得重生的场面。“蹬”“跳”“升”三 个动词写出了半大斑羚的空中动作,动 作轻巧连贯。而两个“再度”则描写了 半大斑羚得以重生的条件。
团队精神
思考:从这群斑羚身上, 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团结合作,舍己为人, 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 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 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写了三方面的表现:叫声、神态、行为
镰刀头羊的形象:
从容果断,充满智慧。 以身作则,自我牺牲。
3、找出文中描写彩虹的句 子,说说有哪些作用?
斑羚飞渡
沈石溪
走近名家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 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 插队落户,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所著动 物小说将故事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 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主要作品有《最后 一头战象》、《狼王梦》、《第七只猎狗》 等。
这篇文章叙述了 一个什么故事?请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
善待动物 善待生命
人与动物应和谐共 处,共建美好家园。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https://img.taocdn.com/s3/m/cb0edb46c850ad02de8041b9.png)
彩虹是虚幻、美丽的东西,它 容易给人带来幻想和希望,让人 陶醉其中。文中用美丽的彩虹与 斑羚飞渡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对 比,也用美丽的彩虹象征斑羚美好 的心灵。
谈谈镰刀头羊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
1.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富于智慧,决策果断,遇事镇定, 临危从容,勇于献身。
2.头羊的形象在本文中有什么意味?
思考一:规则· 文明与野蛮 兽的规则――弃弱=“野蛮” 人的规则――护弱=“文明” 早期的规则――弃老=“野蛮” 后期的规则――敬老=“文明” 文明中仍然残余的“野蛮”
只有万分珍惜、不舍的东西,我们才能说它是珍 贵的;轻易可以抛弃的东西,怎么可以说是珍贵 的呢?而生命,恰恰就是我们最珍贵的、最不想 抛弃的东西。也唯有这样,那些献出自己生命的 人,才显得如此高尚、高贵,而值得我们敬仰。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 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不要让 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 天的动物。
写几则“保护动物” 的公益广告
人类在物质匮乏时代的选择之一是“弃老保幼”。
材料二: 《斑羚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 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 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 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 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材料三: 《“诺曼底”遇难记》: “够了,”船长说, “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 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
材料四:克拉玛依大火――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 台大火,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孩子们及他们的 老师在一个大礼堂里开会,不幸发生火灾, 结果烧死的是孩子和深爱孩子的老师。各级 领导捷足先登全部脱险。……在紧要关头, 有人大叫一声“让领导同志先走”,而这些 领导同志衮衮诸公还真的先走了,不知这些 苟活到今天的人如果看了《泰坦尼克号》会 作何想法。…… 这场震惊中外的克拉玛依大火,带走了288 名中小学生和37名老师 。
斑羚飞渡(上课用)
![斑羚飞渡(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17f3c089eb172ded63b741.png)
一共写了三次.第一次是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 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 第二次是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 时,镰刀头羊发出了咩的吼叫,既是在招回母斑羚, 又似在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 速实施;第三次是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 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 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 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 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导 入 语
有一种叫紫燕的小鸟,每年都要越过宽阔的海洋作季 节性迁徙.然而,幼小的紫燕只能飞到大洋的一半,成 年紫燕的力气也只能刚好飞过大洋,幼小的紫燕怎么 办?保存不了幼小的紫燕,紫燕家族就面临着灭种的 危险.可是紫燕至今还是在世世代代繁衍,它们是怎 么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原来,每到迁徒季节,成年紫燕便背着小紫燕飞向大 洋,由于增加了重量,成年紫燕飞到大洋中途便耗尽 力气,幼小紫燕此时便腾空而起,继续朝大洋彼岸飞 去.成年紫燕目送幼小紫燕升空后安详地坠入了大洋. 就这样,成年紫燕用牺牲自己架起幼小的生命之桥. 听到这里,也许你会被这沉甸甸的母爱感动.其实,动 物界有许多令人震撼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7课 便是其中的一个.
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 脱逃的懦夫,而斑羚中却没 有,所以震惊。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 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 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这几句属于什 么描写?起什么作用?)
• 侧面描写(也是神态描写)。 • 烘托斑羚精神感人——给人, 甚至给狗以震撼。
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 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 我们人类的荣誉。
2
,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可
斑羚飞渡PPT113 人教版 (共52张PPT)
![斑羚飞渡PPT113 人教版 (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e0610e647d27284b735194.png)
它的结局怎样? 这里的灿烂,仅 仅是指彩虹吗?
“灿烂”不单 指那道彩虹, 更是象征镰刀 头羊行为和精 神的闪光。
小结:讨论本文所要表现的中心意思
• 本文叙述了斑羚 飞渡悬崖保存种 群的壮举,赞颂 了斑羚为了种族 的生存而甘于自 我牺牲的崇高精 神,歌颂了斑羚 的身上所体现的 可贵的整体精神
沈石溪
同学们,大自然千姿百态,动物世 界更是精彩纷呈,动物在面临绝境时 的表现往往令人震撼,所折射出的可 贵精神是值得人类细细品味的。被逼 至绝境,关乎种群存亡的危难时分, 斑羚作出怎样的举动呢?让我们一起 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触摸 那撼人心魄的惨烈与悲壮。
作 者
→沈石溪:上海
人,原籍浙江慈溪, 动物小说作家。
2、文中描写斑羚的叫声的句子含义。 一只老斑羚哀咩一声(临死的悲哀。) 头羊悲哀地咩数声(表示无能为力和绝望)
“咩—— 咩”的吼叫(自救的坚决决心, 指示飞渡的决策,并要求分列。)
悲怆地轻咩了一声(预料结局的悲惨表达沉 重而悲壮的心情,召唤补充死亡队伍的命令
一只公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招呼一只 半大斑羚出列试跳。)
1、文章写的是斑羚飞渡,但多次写到 彩虹,找出文中写到彩虹的语句,并思 考其作用.
• 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 要有三处。一是斑羚 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 相映,三是头羊走向 “那道绚丽的彩虹”。
课文中写彩虹的作用:
一是渲染一种神秘 色彩; 二是烘托飞渡的气 势.渲染了飞渡的 悲壮美; 三是渲染头羊自我 牺牲的崇高之美。
中 国 白 叶 臀猴
它们即将彻底消失
苏门答腊虎
白鳍豚
兰.坎皮海龟
小嘴狐猴
奥瑞纳克鳄鱼
夏威夷蜗牛
还有: 生活在印度东北部的 微型猪、生活在巴西 的斯比克斯鹦鹉 、泰 国猪鼻蝙蝠、中国的 金丝猴、 东北虎 · · · · · · 593种鸟,400 多种兽,209种两栖 爬行动物和2万 多种 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初中语文课件-斑羚飞渡
![初中语文课件-斑羚飞渡](https://img.taocdn.com/s3/m/790f6219cc7931b765ce157b.png)
作
狩( 悲怆( Pán( ) 猎 ) )石
业
参差( )( )不齐 迥( )然不同 略胜一Chóu( )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写作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拟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自 己的看法。
5.文中多次出现彩虹,这彩虹有怎 样的意义和作用?
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
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 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体会文色彩,并推动情节 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 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 示
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 美 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 美。
2.从斑羚飞渡的事件中,从斑 羚身上反映出什么可贵品质?
• 牺牲精神、团队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 以及智慧、尊严;对生存权利的渴求……
3.在这个事件中,如果你是猎 人,你有什么感想? 4.假如你是那小斑羚,你想对 老斑羚说什么话?
除斑羚外,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 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精神品质?
小蜜蜂:酿蜜,辛勤劳动,不求回 报。 耕 牛:默默耕耘,还担负搬运负 重 工作 奶 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看家狗:忠于职守。
问题讨论 联想体验
1.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哪些 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 现陷入绝境时,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 第二次,当一头母斑羚恍惚地走进的斑斓光带里,镰刀 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并告诉大家,他已有 了自救的办法,并组织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和年 轻斑羚两个队伍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 表示为了让更多年轻的斑羚获救,只能牺牲包括自己在 内的正当盛年的斑羚,这既是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 充死亡队伍的命令。 它的叫声和行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于智 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它最后的悲壮献 身,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教版《斑羚飞渡》七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斑羚飞渡》七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52bc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b.png)
人教版《斑羚飞渡》七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斑羚飞渡的壮丽场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环保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斑羚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斑羚这一动物。
(2)简要介绍斑羚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组内交流,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技巧,如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
5.课堂讨论(1)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环保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环保和关爱生命的看法。
6.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环保或关爱生命的作文。
四、教案示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斑羚吗?谁知道斑羚是什么动物?生:斑羚是一种生活在高山峻岭的动物。
师:很好,那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斑羚的文章,这篇文章叫做《斑羚飞渡》。
2.课文阅读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阅读)3.生字词学习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4.课文分析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生:课文中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师:很好,那请大家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5.课堂讨论师:同学们,课文中所表达的环保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你们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我们要保护环境,关爱生命,不能让动物失去生存的家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斑羚飞渡》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斑羚飞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5d0dec0242a8956bece483.png)
六、作业
• 1、设想一下:镰刀头羊三次 “咩” 声背后的心理活动。 • 2、赏析“斑羚飞渡”中的美。
(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勤于动笔的写作习惯)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二)、搭建感情桥
• 2、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或己有 知识储备找一找自然界或一类世界中的 感人事例,言论或文章,讲述给同学们 听?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网页出示相关资料:
• • • • 《生命的跪拜》 《母狼的智慧》 《动物世界》 《淡水中的故事》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三)、情感延伸
• 设置情境法: 在这堂课上,充分利用课
件,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融入 到课文的意境中,与作者,与文章产生 共鸣. • 朗读法: 除了利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朗 读也是让学生融入文章中的一个好方法, 这篇文章的主旨,感情就在反复的朗读 中体会出来. • 探究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分 享合作的乐趣,教师的指导点拨为辅, 互相渗更深入广泛地理解课文,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1)激情引入 (2)整体感知 (3)品读赏析 (4)课堂寄语,小结 (5)作业:以我笔,用 我心,抒我情
教 学 过程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斑羚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一、激情引入(播放音乐《命运》)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濒 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斑羚。动物 的世界精彩纷呈,动物在面临绝境 时的表现往往令人赞叹,令人震撼, 面临种群存亡的时刻,斑羚们会做 出怎样的选择呢?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叙事的条理性,记叙斑 羚自救时的细腻笔法,并会复述。 (2)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含义深刻 的语句。 • 情感目标: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 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珍视生命, 关爱动物”的观念 • 重点难点: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 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珍视生命, 关爱动物”的观念
27.斑羚飞渡(正式)
![27.斑羚飞渡(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47168b15227916888486d7d9.png)
惊慌 整体:
个体:
蹿跳
骚动
老斑羚 母斑羚
镰刀头羊
⑶ 这群斑羚用什么方法避免 了种群的灭绝?
接 力 飞 渡ຫໍສະໝຸດ 想一想:斑羚是怎样飞渡的?-结果如何?
老少结对
搭桥飞渡
年少获救
年老献身
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 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摆脱困境。
⑷ 老斑羚、镰刀头羊用自己的表现给人留 下了一笔精神财富,你能详细说明吗?
那么,人类和动物相处的状况是不是都 是这样的呢?当然不是。接下来,请同学们 来看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图中的女孩名叫徐秀娟,她为 了救一只丹顶鹤献出了自己年轻 的生命,演绎了人与动物和谐相 处的感人至深的一幕。
还有这样一个法国小姑娘,她出 生在非洲,在丛林里长大,与大象为 伴,与鸵鸟共舞。
皮法 国 小 女 孩 蒂 ——
大象阿布是她的哥哥
和鸵鸟一起去旅游
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 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 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金•沃尔哈特
珍爱生命 ,关爱动物!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 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 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关 爱动物、善待生命,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一种动 物,搜集资料和图片,以小组 为单位制作一张手抄报。
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
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
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生字、词 语
zhì 对峙 zhà n 湛蓝 斑斓 lá n xiá n 娴熟 迥然不同 jiŏng 略胜一筹 chó u zhì 秩序井然 n 磐石 pá
一篇不该入选教材的课文《斑羚飞渡》1
![一篇不该入选教材的课文《斑羚飞渡》1](https://img.taocdn.com/s3/m/5c36c04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2.png)
一篇不该入选教材的课文——《斑羚飞渡》七年级下册课文《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成员挽救另一半成员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许多人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
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们则读出了“虚假”(不是“虚构”)、“神功”和“移花接木”等许多问题。
问题之一。
课文开头写道:“我们狩猎队分成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落山的伤心崖上。
”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节目中说:斑羚“性孤独,单独或两三只小群生活。
”课文说的“七八十只”不知要多少群斑羚了。
这种说法莫非是作者从“藏羚羊”身上“移花接木”而来?藏羚羊才是几百只乃至上千只一起生活的。
同理,下文说“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
”既不成群就无所谓首领。
本人学识浅陋,不知藏羚羊是否有头羊,但猴群有“猴王”是家喻户晓的,莫非作者又是对“猴王”作了“艺术加工”,搬到斑羚身上来了。
鲁迅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是重要的创作手法,但我们不得不怀疑课文作者的“加工”是否过于简单化了。
问题之二。
课文第九节生动详细地描绘了两只斑羚飞渡的过程,场面可谓惊心动魄。
两只斑羚跳跃的技术绝对是训练有素,这种“神功”可以和国家杂技队相媲美。
杂技演员尚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不知这群斑羚每天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这种高难度、高强度的艰苦训练的。
问题之三。
“整个斑羚群迅速分为两拨……分开后,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拨少了十来只,镰刀头羊……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有几只中年公斑羚也跟随着镰刀头羊……”镰刀头羊甘愿牺牲自我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在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等节目中看到,动物群的首领往往是雄性动物通过你死我活的战斗得来的。
王位使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大群妻妾。
王位的争夺往往是血淋淋的,丝毫不会有什么“风格”、“谦让”,现在镰刀头羊却轻易放弃了生命和王位,动物身上的“兽性”怎么突然变成“人性”,乃至是“超人性”了呢?“弱肉强食”、“强者生存”本是动物世界的铁的规则。
斑羚飞渡原文及解析
![斑羚飞渡原文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1690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d.png)
斑羚飞渡原文及解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斑羚飞渡原文及解析斑羚飞渡原文及解析《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镰刀头羊
(三次叫声)
临危不乱 用?
三次:一、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二、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
三、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
虹”。 作用:
一、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 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 启示; 二、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三、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导语
大自然千姿百态,动物世界无奇不有。 动物在面临绝境时的表现往往会令人惊叹, 令人震撼,它们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值得人 类细细品味,认真学习的。文中的斑羚在 种族灭绝的紧要关头作出了怎样的表现呢? 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沈石溪,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原籍浙 江慈溪,动物小说作家。1969年初中毕业云南西 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 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 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 涵,风格独特。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狼王梦》、 《盲孩与弃狗》、《一只猎雕的遭遇》,中篇小 说《退役军犬黄狐》、《残狼灰满》、《鸟奴》, 小说集《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鹰的遭遇》、 《当保姆的蟒蛇》、《圣火》等等。他的作品多 次获奖。现任中国作协会员,云南作协理事。
勾画动词并画出飞渡示意图: 飞奔 起跑 跃 钩 蹿跃出去 升高 坠落 跳 紧跟
猛蹬 起跳 落
5.在这个部分中为什么要加入“我”的 描写?(“我吃了一惊”“一个我做梦 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
讨论并归纳:在本段中“我”的 描写属于心理描写。作者就是通 过自己的心理来反衬斑羚自救举 动的令人震撼。而人类在此种情 景下却是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 这才是使“我”震惊的原因。
• 有一群马在平原上玩耍,突然遇到了一群 红狼,大家骚动起来,狼群一步一步地逼 进了。突然,有几只马冲着狼群飞奔而去, 吸引了狼的注意力。狼都向那几匹马冲去 了。其它的马便得以生存了。
• 一个猎人在打猎的时候,遇到了三只狐狸: 狐狸爸爸、狐狸妈妈和它们的孩子。狐狸 爸爸为了救妻子和幼子,竟不惜以头撞树, 撞得面皮开裂,以嘴撕咬,将胸脯扯得皮 开肉绽。但仍然没有奏效时,竟硬生生地 咬断了自己的一条脚。猎人虽然能识破这 种骗术,却无力抗拒这种伟大的爱,最终 他放过了这家狐狸。
• 一个老猎人,他打了60年的猎。一天早晨,猎人 刚起床就发现了一只中年母袋鼠。猎人从身后刚 举起了枪,本以为这只袋鼠要跑。可这只袋鼠却 没有跑,而是跪在了这个猎人的面前,眼里含着 泪,用乞求的眼光看着老猎人。可这个猎人还是 打死了这只袋鼠。事后,他越想越不明白。于是, 他剖开了袋鼠的肚子,看见里面有一个尚未成形 的小袋鼠的胚胎。老猎人很受感动,从此以后不 再打猎了。 •
6.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 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 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 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 “用死亡做桥墩”。
7.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 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 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 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 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 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面对种群的灭绝,这群进退维谷的斑羚为 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它们的智慧、才能,胆识,特别是从容镇 定,舍已为人的情操,可贵的整体精神, 为自己、也为人类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生命 赞歌,放射灿烂无比的人生光彩。
• 一个上高中学习的学生,他学习非常好, 可却突然间失明了,什么也看不见了。他 万分痛苦,因为大学不能要一个残疾的孩 子。这时他的妈妈把眼睛的角膜移植给他, 他又重新获得了光明,坐在大学的课堂上。 可是他的妈妈却永远地失明了。
思考:从这群斑羚身上,我 们看到羚羊具有什么样的精 神?
团结合作,舍己为人, 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本文末尾写道:“它走了上去,消失 在一片灿烂中。”谈谈你的理解。 全文主题究竟是什么?
理解:这是以个体代替 整体的写法,以镰刀头 羊生命结束时的灿烂和 辉煌来代表所有为种族 生存而甘心牺牲自我的 老斑羚生命的辉煌!
问题讨论
2.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哪些 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 现陷入绝境时,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 示;第二次,当一头母斑羚恍惚地走进的斑斓光带里, 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并告诉大家, 他已有了自救的办法,并组织实施;第三次,在老年 和年轻斑羚两个队伍力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 咩一声,表示为了让更多年轻的斑羚获救,只能牺牲 包括自己在内的正当盛年的斑羚,这既是忧伤的叹息, 也是召唤补充死亡队伍的命令。 它的叫声和行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于智 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它最后的悲壮 献身,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1、在整个事件中,人充当什么角色? 2、在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 类应当怎样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 丽和谐?
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 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 我们人类的荣誉。
——动物世界拍摄者 金· 沃尔哈特
大胆质疑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文章写的是“谁”的故事?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人们什么? “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 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 具有生物属性的人 类思考和借鉴。可以这样说 ,我是为生命而写作。” ——沈石溪
斑羚
故事接力
故事提纲:
身陷绝境(1—4) 准备飞渡(5—8) 试跳成功(9—15) 走向彩虹(16—17)
飞渡简图
年轻斑羚
老年斑羚
伤 心
崖
6 米
1.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 斑羚,是怎样说清楚的?
• 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 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 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 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 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 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 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 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8、“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 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 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 笔直坠落下去” 这句用了两个比喻。 开始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火箭的残壳。火 箭的残壳是完成使命后的写照,写出了老斑羚 悲惨的结局。
后来又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断翅的鸟,鸟 无翅膀则无法飞翔,毫无生还能力。第二个比 喻更突出了老斑羚死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