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2010年)第3期第30-33页

Vol.30(2010)No.3P 30-P 33

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当代中国,蕴含着浓厚道德情怀和普世伦理情愫的佛教文化,因其对民众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潜化与道德观念的暗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必须正视的文化事实以及无法消弭的精神资源之一,也理应成为当代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可资借鉴、

改造的精神资源与文化参照。鉴于佛教文化伦理思想的深邃与驳杂,本文拟从抽绎其核心道德精神的视域出发,以揆度蕴含其中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当代启蕴。

一、佛教文化之道德精神的思想内核

佛教文化的认识论基础是其佛性论。它建基于世界的空无、虚幻而主张人的觉悟、涅槃和对现实世界与世俗生活的超越,所谓“一切唯心造,而不从外来”。认为惟有持守一颗出离心方能破除世人执著的种种贪欲、嫉妒、骄狂及其带来的诸如贪、瞋、痴等痛苦,并借苦行生活以达臻“无有诸苦、唯有诸乐”之精神境界。佛性即是人的本性,佛在心中。“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

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1〕

惟有从人的本性出

发,内求于心,静心静虑,方能使本性觉悟,以致顿悟成佛。而人生世事无常,苦海无涯,所谓“人生苦,世事空”。人永远也摆脱不了

“三世报应论”(即现报、后报、来世报)的循环轮回。一切恶因注定会变为恶果,一切善因必定会变为善果;若规避恶果,就先要规避恶因;若蕲求善果,就要从当下做起,行善业之道,为利人之功。只有心性本净,多行善事,多做善因,才能使人祛除恶性与贪欲之心,规避苦难之轮回,获得人生解脱之乐,取得坦然无惧、泰然处事之功效。这就是佛教伦理观的认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佛教创设了一种融玄虚的文化形式与现实的道德内容为一体的道德精神,笔者择要概括如下:

(一)止恶扬善的善恶观

善恶观是贯穿佛教全部教义的核心价值观。佛祖释迦牟尼

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2〕

这是统摄

佛教一切义理、戒律与道德观的核心,佛教称之为“七佛通戒偈”。它是佛教建构道德文化的根基。其内涵简洁明了,就是让人止恶扬善,弃恶行善,从心地上做自我改造、自我修养的功夫。这一道德精神与佛教一贯秉奉的苦乐轮回、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人要摆脱苦难纠缠,获得来世的幸福,惟有今世止恶修善、积累功德而别无他途。佛教文化是一种解脱苦难、

追求完善的宗教,它建立在世间善业功德的基础上,倡导去恶从善的劝说教化。诚然,这一道德教化思想充溢着悲观、自怨、厌世的情调,无疑是不利于建构积极入世的道德价值观的,但它对人之道德存在事实的揭示及生命安顿意义的强调,又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对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它“不但具有客观监督的作用,而且更强调人们自己内心的约束,使他律性的道德规范转化

为自律性的道德规范”〔3〕。而这一思想与世俗道德教育所秉持的

知善、

爱善、求善、行善、与人为善的宗旨以及与儒家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三纲领”、“八条目”的道德修养目标是一致的。

(二)慈悲为怀的道德本质观

慈悲心是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以慈悲为本,怀大慈大悲之心,行同情怜悯之业,是佛教道德的一大特色。

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将慈悲心视为佛教徒心性修养的基础内容。所谓“菩萨兴行,救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慈悲,即拔苦予乐(解除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以快乐)。“慈”的功用在于使众生快乐、幸福;“悲”的作用在于去除众生的“贪”、“恚”、“痴”的苦恼(即“三毒”),使之摆脱苦难。慈悲与利他紧密相连,既指向个人苦难的解脱,也指向解脱他人的苦难以造福众生。“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

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

〔4〕

慈悲意识作用于生活实*本文系戚万学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研究”(课题批准号:AEA05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唐爱民(1968-),男,山东沂源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道德教育哲学和教育学原理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摘要:佛教文化是当前中国文化与道德建设正在遭遇的文化事实和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与文化参照。其道德精神的思想内核可概括为:止恶扬善的善恶观;慈悲为怀的道德本质观;出家修行与在家孝亲相结合的孝道观;偶像与隐喻相结合的道德内容观;讲究摄、度的修行观。学校道德教育可以从中汲取诸多有利于自身改革与发展的价

值观与方法论。

关键词:佛教文化;道德精神;道德教育;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0)03-0030-04

■唐爱民

践,主要通过布施和戒杀而体现。佛教倡导普度众生,强调通过慈悲心肠消除众生的“十恶八邪”,使之恢复自性清净,以达臻“顿悟自心本性”、“自性弥陀”之境界。“慈善之举能给人以快乐,悲悯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5〕慈悲情怀乃人的存在命脉和精神根基,它“如人命根,即以出入息为根本,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根本”。佛教所提倡的“无缘慈悲统摄诸众生”的伦理观念,是无差等、无分别的慈悲,对众生具有普遍的范导意义。

佛教的慈悲观念完全可以成为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文化资源。对人的道德发展而言,慈悲意识有益于鼓励人们扶危济困、严于律己,追求理想的至善境界,对于克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某种现实意义;对社会道德建设而言,则有利于净化社会、弘扬正气,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慈悲精神“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6〕。

(三)出家修行与在家孝亲相结合的孝道观

孝是贯穿佛教道德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融合的主要表征。魏晋之后特别是隋唐以降,随着佛教文化中国化步伐的加快,佛教逐渐抛弃了离家出世、疏离父母的观念,将出家修行与在家孝亲统合起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孝道观。佛教通过注疏《盂兰盆经》,开展盂兰盆会等活动,大力推行与世俗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相契合的孝道观。汉魏时期的牟子、唐代僧师宗密、宋代禅僧契嵩、明代僧师智旭等佛学大师,或著书立说,或讲经布道,或身体力行,极力宣扬孝亲、孝顺、孝德,甚至将其视为“百行之本”、“至道之宗”,从而使孝道成为僧俗两界皆可接受的人生道德。契嵩等人通过以佛言孝、劝佛行孝、助世行孝,将佛教与中国本土的世俗道德结合起来,最终成为佛教道德文化的一个基础内容。

佛教将人间孝道置于宽广的普度众生的宗教情怀中。《佛说孝子经》阐述了佛家的孝道观:“子之养亲,甘露百味以恣其口,天乐众音以娱其耳,名衣上服光耀其身,两肩荷负周流四海,迄子年命以赛养恩。”〔7〕佛教认为,孝道有其独特的人生规范与道德教化作用。孝亲不囿于用衣食孝养父母,更在于用精神食粮供养父母,使其远离忧虑与恐怖,处于清净与安详之态,以行持善业正道、享受“得无上福报”的精神愉悦。孝亲是人的美德之本和教育的常规内容之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精神,它对于焕发人的恭敬态度、同情意识、亲善行为意义甚大。这是佛教文化能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偶像与隐喻相结合的道德内容观

佛教道德文化大多以偶像的形式来表达。它借助偶像这一文化形式,宣扬着人类的道德文明,传达着人们的道德诉求,实现着“以神道设教”的教化目的。佛教创制了诸多蕴涵慈悲情怀和道德精神的宗教偶像,对教徒具有独特的心灵启发、道德感化作用。佛教中流传的诸佛菩萨,既是佛教文化的精神偶像,又是其外在表征。偶像的价值在于假借真修,在于实现“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之功效。事实上,佛教也是以偶像化的神道方式来推行

人间道德教化的,以使信众在偶像的启发下,自见本性,顿悟当下,觉悟成佛。偶像也是一种隐喻。佛教借助于偶像的隐喻意义来表达人生哲理、精神信仰、伦理见解与道德愿望。“宗教道德教育的文化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它的象征的、隐喻的表达方式同直接的道德宣传浑然一体。”〔8〕佛家经典中的善恶阐释,不是借助逻辑推断的方法,而是运用宗教隐喻、直觉体悟的方法来解说道德、宣称教义、表达心声的。它或借自然万物,或假世风人情,皆有托物言志、一语双关、意味无穷之意。如佛教所说的“平常心”,即是以宗教隐喻的方式来宣扬“清净法身”的深沉含义;“放下”意味着打破一切固执与束缚、使心灵恢复灵动活泼的本然状态;“娑婆世界”象征着烦恼愚迷;“极乐世界”象征着智慧解脱;“十法界”象征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十个层次;弥勒佛象征着大度;大通智胜佛隐含“通达无碍、智慧解脱”;“黄打铁念佛”寓含持名念佛之“自净其意”的修养方法;“拈花微笑”蕴含自心本佛、见色明心、渐修顿悟之境;

“郯子孝亲”蕴含行持孝道的精神;等等。佛教借隐喻启发人的冥思,假偶像型态感召人心,实现了信仰教育与道德教化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不过,佛教中的偶像与隐喻,只是人们借以自修、自悟的“助缘”或形式而已,要提高道德精神境界,达至智慧解脱,还要靠自身的精神觉解与心性修养。

(五)讲求摄、度的道德修行观

“四摄”是佛教之流行宗派大乘佛教(即修菩萨行者认肯的宗派)所秉持的修行准则,也是修菩萨行者引导众生修持的四种方法。“摄”乃引导之意,意为对众生修行行为的目标要求或行为准则。四摄包括布施摄(即对芸芸众生的慈善、施舍)、爱语摄(即利用佛教教义对众生说法)、利行摄(即教导众生修持)、同事摄(即深入众生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宣教或教化)。“六度”是佛教文化关于教徒在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中所必须持修的道德准则。“度”乃济度、到彼岸之意,即通过修养达至极乐世界所依持的基本原则或方法。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努力)、禅定、般若(智慧)。前三者是教徒在日常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后三者则是在宗教内修行所依持的道德规范。无论四摄还是六度,都是佛教徒道德修养所遵循的具体准则。如布施就是佛教徒应有的核心道德之一,它要求教徒必须舍弃对财富和名利的贪欲,怀抱一颗慈善之心,诚心修善,静心修行,以摆脱人生烦恼,达臻涅槃之境。“提倡四摄、六度,而且突出布施和忍辱,反映了佛教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世俗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怀。布施和忍辱可视为佛教为缓解乃至消解人间矛盾所提供的一种行为策略。”〔9〕四摄、六度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和道德教育价值,它对于人们保持一颗清明朗净之心、提升人生的品性与境界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佛教文化的核心道德精神之于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就其精神实质而言,佛教的道德戒律、规范是一种典型的禁欲主义道德体系。它基于非现实世界的道德想象,以四大皆空、性空幻有、超凡脱俗、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信条为旨趣来考量人的道德修行的可能性、可行性,从而把人的道德生活推向了遥

第3期唐爱民: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