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学校体育学第五章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课外体育锻炼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课堂的延伸
阳光体育运动
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 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 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 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指导思想:“健康第一” 目标:达标争优,强健体魄 目的: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小学
区、县级 设点校
中学
市级 设点校
大学
高水平运动队、 省级专业队
课外体育训练的任务
中学阶段
小学阶段
大学阶段
课外体育训练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适宜运动负荷 原则
一般训练与专项 训练相结合原则
周期性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
课外体育训练的方法
01
重复训练法
02
变换训练法
03
持续训练法
04
循环训练法
05
竞赛训练法
校外体育锻炼的
第三节
组织形式与实施
校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和实施
01
校外个人体育锻炼
跑步、足球、篮球、轮 滑、踢毽子等
家庭体育
家庭晨跑、乒乓球、 骑自行车等
02
03
其他体育活动
体育夏(冬)令营、户外 体育营地等
小结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课堂的延伸; 它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 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 身体活动。
时间
值
日
周二、四 体
育
周一、四 教
周一、三 师
周一、四 XXX
学校体育学——第六章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原则主要包括: 一、知识技能教学与懂力培养相结合原则 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是指:体育
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体育知识技能,同时要注意加强学生体能、思维能 力、自我锻炼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 都得到提高。
提出这一原则的主要依据
1996年9月年会上进行审议1997年2月正式 颁布试行。于同年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 “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本书是 根据新的“指导纲要”要求,组织编写的我 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第二代教材。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 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 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 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 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 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 一门新兴学科。
在教法运用上有以下特点:
(1)为了促使学生尽早建立完整动作的动力定型,通常以 完整练习法为主,以加深学生对完整动作的体验。
(2)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动作 的规律性,分析掌握动作技术的过程,阐明产生错误的原因, 使动作概念进一步具体化,透彻了解动作的顺序。
(3)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要适当加大运动负荷,以 使学生能在最大限度地表现身体素质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提 高动作的效能与稳定性。适当增加练习重复的次数,但要避 免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动作走型和形成错误定型。
第二篇 学校体育教学
第六章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
第一节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一、体育知识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体育知识含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是体育教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育知识的涵义与分类 体育知识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
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体育知识技能,同时要注意加强学生体能、思维能 力、自我锻炼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 都得到提高。
提出这一原则的主要依据
1996年9月年会上进行审议1997年2月正式 颁布试行。于同年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 “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本书是 根据新的“指导纲要”要求,组织编写的我 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第二代教材。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 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 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 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 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 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 一门新兴学科。
在教法运用上有以下特点:
(1)为了促使学生尽早建立完整动作的动力定型,通常以 完整练习法为主,以加深学生对完整动作的体验。
(2)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动作 的规律性,分析掌握动作技术的过程,阐明产生错误的原因, 使动作概念进一步具体化,透彻了解动作的顺序。
(3)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要适当加大运动负荷,以 使学生能在最大限度地表现身体素质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提 高动作的效能与稳定性。适当增加练习重复的次数,但要避 免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动作走型和形成错误定型。
第二篇 学校体育教学
第六章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
第一节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一、体育知识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体育知识含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是体育教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育知识的涵义与分类 体育知识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
学校体育学PPT幻灯片课件
课后反馈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学校体育学与社会 必修课 王永吉
周次
第2周
课次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5月
授课地点
南岭校区多媒体教室
体育教育学院2012级 4—16 班
体育教学理论依据
第2次
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理论依据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 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讲课和提问,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3、通过课前讲课和课中提问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 难点
学校体育对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手段 讲授、提问
社
课
讲
实
会
引考综
的
授
验
实
导核合
适
类
课
课
践
课课课
应 社 会 内 容
型 1.学生参与讨论,锻炼语言表达及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 力。
培 养 学
生
课 √
容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与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况
过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程
3、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 1)体质 内容:身 体 形 态、身体 机 能、身体素质、适应能
力、及抵抗力。
2)心理发展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智力发展状况、情绪状态、
行为反应、
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素质水平:自尊心和自信心、意志品质和
校体育条件目标、学校体育效果目标
2)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学校体
育的功能、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最新学校体育学第五章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PPT课件
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 与发展身体素质相结合 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讲授法
谈话法
体育与卫生保健 知识的教授方法
讲练法
演示法
运基 动本 技教 能授 的方
法
语言法 直观法 分解法与完整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游戏法与竞赛法
语言法 1. 概念 2. 特点 3. 体育教学中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
或诱导性练习
分解法
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 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 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 作技术的方法。
分解法 的优点
简化教学过程, 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学生的 学习信心
分解法 的缺点
易使动作割裂, 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
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较复杂而 可分解,但用完整法
又不易掌握的动作
多数情况下灵活应用
根据个人特点,提高 个人技术,进一步 改进完善动作技术
粗教 略法 掌运 握用 动上 作的 阶特 段点
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 的目标,建立动作概念 通过简化动作要求,利用 辅助器械等,形成正确的
动作结构
适宜的运动负荷
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
要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 的严重错误
改 进 和 提 高 阶 段
建立动作表象和概念, 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
防止与纠正主要错误
改的 进主 和要 提教 高学 阶任 段务
加深对所学动作规律性的理解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适应性 与节奏感,规范动作细节
进一步消除错误和多余动作, 初步建立动力定型
巩 固的 与主 运要 用教 自学 如任 阶务 段
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 动作技能,以便在
(三)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分三个 阶段:
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 与发展身体素质相结合 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讲授法
谈话法
体育与卫生保健 知识的教授方法
讲练法
演示法
运基 动本 技教 能授 的方
法
语言法 直观法 分解法与完整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游戏法与竞赛法
语言法 1. 概念 2. 特点 3. 体育教学中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
或诱导性练习
分解法
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 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 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 作技术的方法。
分解法 的优点
简化教学过程, 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学生的 学习信心
分解法 的缺点
易使动作割裂, 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
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较复杂而 可分解,但用完整法
又不易掌握的动作
多数情况下灵活应用
根据个人特点,提高 个人技术,进一步 改进完善动作技术
粗教 略法 掌运 握用 动上 作的 阶特 段点
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 的目标,建立动作概念 通过简化动作要求,利用 辅助器械等,形成正确的
动作结构
适宜的运动负荷
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
要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 的严重错误
改 进 和 提 高 阶 段
建立动作表象和概念, 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
防止与纠正主要错误
改的 进主 和要 提教 高学 阶任 段务
加深对所学动作规律性的理解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适应性 与节奏感,规范动作细节
进一步消除错误和多余动作, 初步建立动力定型
巩 固的 与主 运要 用教 自学 如任 阶务 段
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 动作技能,以便在
(三)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分三个 阶段: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五章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
第五章 : 体育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与健康课 程的目标,从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体育的特点出发, 充分考虑了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并吸取我国体育课程建 设的经验教训,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内容标准划分为运动 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 面(领域),根据四个方面具体目标,结合体育活动内容构建 了相互关联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内容体系。
第五章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
三、体育课程的特点 (一)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 人们的认知可以分为三种:概念认知—主要是通过语言 等形成的认知;感觉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系统形成的 认知;运动认知——主要是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 体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第三种认知。体育课程主要 是进行运动活动与身体练习,并通过这些运动活动与身体 练习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运动学习与练习的过程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体育课程的特点。
第五章 : 体育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二)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为了适应学生身体发育的个体差异,更好地照顾发育较 迟缓、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和有运动天赋的学生的体育 学习的需要,以更好地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 生都受益。
第五章 : 体育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三)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 择性 《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增加了学生选择运 动技能学习的自主性。《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学习内容 选取的标准和范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各地、 各校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及各方面的实际情 况合理选择具体学习内容。高中阶段,学生可以在学校开 设的运动技能项目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需要的学习 内容,激发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学习积极性。
学校体育学最新ppt课件-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方式
(一) 直线式与螺旋式排列
直线式排列是指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的相同内容基本上不再重复出 现; 螺旋式排列是指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的相同内容在不同的水平或年 级重复出现, 并逐渐提高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四类基本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
1.精学类教学内容 (充实螺旋式) 2.粗学类教材 (充实直线式) 3.介绍类教学内容 (单薄直线式) 4.锻炼性教材 (单薄螺旋式)
思考题:
1.讨论滑步铅球能否成为体育教学内容,为什么?
2.分析和评价《课程标准》“目标引领内容”的设计 思路。
一、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
即按照人的走、跑、跳跃、 投掷、攀登、悬垂、爬越、 负重,将各种各样的运动 项目、身体练习等重新进 行分类组合。
二、依据身体素质进行分类
即按照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 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 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对 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与身体 练习进行分类。
三、根据运动项目进行分类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
体育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 体育教学方法内容开发途径与方法 体育教学内容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概念
体育教学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 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 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 赛方法等。
第二节: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 教育性原则 (二) 安全性原则 (三) 趣味性原则 (四) 实用性原则 (五) 特色性原则
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一) 依据各级教学目标 (二) 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需求 (三) 体育素材本身的价值与功能 (四)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条件
学校体育学(课堂PPT)
分为三阶段:
初创阶段(1949-1957): A、1950-1951年,毛泽东两次针对学校教育提
出“健康第一”; B、1952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学
校体育处,并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院——华东体院 (上海体院);
C、学校体育制度基本建立,1952年《学校体育 工作暂行规定》,1953年《关于中学体育成绩暂时考核办 法通知》,1954年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1956年第一部中小学体育大纲颁布。
13
曲折发展与严重破坏阶段(1958-1976): A、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曾提出以劳动代
替体育。1960年受三年经济困难影响,学校体育课和课外 活动被迫减少;
B、1966年文化大革命,体育课被军训和劳动代 替(开门办学),“十年动乱”学校体育课基本处于混乱 状态。
14
改革开放、新的发展时期(1977-现在): A、1979年5月扬州会议,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
49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过程媒介语言动作表情体态传送者教师或学生信息内容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情感态度观点接收者学生或体育教师50第六讲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a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行政班男女分班或合班按兴趣爱好分班小班化教学b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5162体育教学准备过程的控制63体育教学实践过程的控制63体育教学结束过程的控制52第七讲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和密度控制71运动负荷控制711运动负荷的概念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
19
2.2 体质教育思想的建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 讨论活跃。扬州会议后,面对当时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 现实(中日拉力赛),提出了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 为主的观点,代表人物王震、林笑峰等。核心内容是,提 出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体质,完善人的身体,体育教学中 应从以技能为中心转移到增强体质上来。
初创阶段(1949-1957): A、1950-1951年,毛泽东两次针对学校教育提
出“健康第一”; B、1952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学
校体育处,并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院——华东体院 (上海体院);
C、学校体育制度基本建立,1952年《学校体育 工作暂行规定》,1953年《关于中学体育成绩暂时考核办 法通知》,1954年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1956年第一部中小学体育大纲颁布。
13
曲折发展与严重破坏阶段(1958-1976): A、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曾提出以劳动代
替体育。1960年受三年经济困难影响,学校体育课和课外 活动被迫减少;
B、1966年文化大革命,体育课被军训和劳动代 替(开门办学),“十年动乱”学校体育课基本处于混乱 状态。
14
改革开放、新的发展时期(1977-现在): A、1979年5月扬州会议,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
49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过程媒介语言动作表情体态传送者教师或学生信息内容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情感态度观点接收者学生或体育教师50第六讲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a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行政班男女分班或合班按兴趣爱好分班小班化教学b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5162体育教学准备过程的控制63体育教学实践过程的控制63体育教学结束过程的控制52第七讲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和密度控制71运动负荷控制711运动负荷的概念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
19
2.2 体质教育思想的建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 讨论活跃。扬州会议后,面对当时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 现实(中日拉力赛),提出了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 为主的观点,代表人物王震、林笑峰等。核心内容是,提 出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体质,完善人的身体,体育教学中 应从以技能为中心转移到增强体质上来。
学校体育学全套课件257p
• •
第二讲:学校体育学理论前沿动态(一) 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学生体质持续20年下降:学校体育的实践困 惑? 二、“阳光体育工程”的形式化 三、新体育课程标准改革不尽如人意 四、学校体育理论中的概念混淆
• 2006年浙江省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 视率分别达到78.5%、90%和86.6%。江苏省 85%的考生因体质健康原因,报考专业受限;四 川省征兵工作中,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 淘汰的兵源超过六成,浙江省在近两年的征兵 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 被淘汰。
• • • • •
1、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 2、迎合兴趣与培养兴趣 3、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 4、教师主导论与学生主体论 5、观摩教学与理念备课
• • • • • •
2、什么是“体育”? 过去知识的讨论: 体育属不属于教育? 体育属不属于社会活动? 体育属不属于文化?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
• 3、什么是体育教育“ • 体育教育(Pysical Education)即狭义的体育。它是教 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 段进行的有目的、有汁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 体育教育本身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分为普通体育教 育和专门体育教育两大类。前者包括学校体育教育 (简称学校体育)、职业体育教育(如军事体育、警察体 育、宁航体育等);后者包括体育专业教育(中等体育 专业教育、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等)、特殊体育教育(如 残障人体育、康复体育等)。
• 4、什么是学校体育? • 讨论:学术界对“学校体育”、“竞技体育” 和“大众体育”分类的质疑与科学性问题。 •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 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 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它与德育、智育、 美育相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体育学第五章
16分
3组:技巧
8分
4组:双杠
运用条件:学生人数多,有三个教材,其中一个教材难或
是新教材,另两个教材简单,可采用这种形式。
(4)、先合(分)组,后分(合)组:
1、2、3、4组:武术(新)
1、2组支撑跳跃(复习)
3、4组:双杠
运用条件:三个教材,各教材之间的运动负荷差距较大,有
的教材不受场地限制(武术,耐力跑),而有的教材又受场地
1组:技巧
10分
10分 2组:跳远
10分
3组:铅球
运用条件: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 简单或学生掌握教材已比较熟练的复习课,均适用这种形式。 (3)、四组三次不等时轮换:(基本部分1/4时间轮换一次、2/4时间 轮换二次,3/4时间轮换三次) 1组、2组合起来练习篮球
16分
A、一堂课的心理变化:
B、 课提类型不同,结构也不同。 C、场地、器材、人数、物质条件的不同,具体结构也不同
二、体育实践课的结构
体育实践课结构内容 确定课的结构,通常要遵循人体生理技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心理 活动变化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同时还要考虑课的类型、结构与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条件等因素。
2、测定和数据整理 (1)、计时者认真、准确地测出各项活动的时间,并区分各项活动 所用时间是否合理,清楚地向计录员报时。 (2)、记录员按计时员所报时间,将其登记在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 使用情况记录表内。 (3)、记录员将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使用情况记录表内所记的各项
活动合理和不合理动用的总时间计算出来,填入《密度测定登记表》
(一)、课前常规:
(二)、课堂常规: (三)、课后常规
运用队列和体操队形时的要求: 1、用队列和体操队形前的基本要求 2、安排学生学习队形的基本要求 3、调动学生队伍的基本要求
学校体育学完整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
绪论
❖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 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 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的方法。
❖ 教学内容: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体育的研究和课 程目标、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方法和要求。
❖ (2)体育基本手段——运动动作的理论知识.运动动作是体育运动的细胞或基石,学校体育学应阐述它的 技术构成和因素组合的理论知识及应用.
❖ (3)学校体育四种基本组织形式的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 作的主干。学校体育学要阐明它们的特点、规律、原理、方法、组织、评价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 三、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
❖ 根据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编写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 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是:
❖ 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的能力。
完整版ppt课件
2
❖ 一、体育的概念 ❖ 那么又怎样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对于掌握学校体育的
实质 ,研究学校体育的各种理论问题,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学校体育实践,有 着极其重要作用。
❖ 体育特点: ❖ *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古至今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长生命的
重要方法。
矛盾中发现出来,规律也只有和一定的实际条件相联系才能发
挥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
7
❖ 因此我们要针对时代特点的实际,国情的实际,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 特别是农村体育的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展开研究,从 丰富的实践中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学校体育同其它事物的联系及其体育 内部。
1
绪论
❖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 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 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的方法。
❖ 教学内容: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体育的研究和课 程目标、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方法和要求。
❖ (2)体育基本手段——运动动作的理论知识.运动动作是体育运动的细胞或基石,学校体育学应阐述它的 技术构成和因素组合的理论知识及应用.
❖ (3)学校体育四种基本组织形式的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 作的主干。学校体育学要阐明它们的特点、规律、原理、方法、组织、评价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 三、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
❖ 根据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编写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 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是:
❖ 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的能力。
完整版ppt课件
2
❖ 一、体育的概念 ❖ 那么又怎样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对于掌握学校体育的
实质 ,研究学校体育的各种理论问题,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学校体育实践,有 着极其重要作用。
❖ 体育特点: ❖ *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古至今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长生命的
重要方法。
矛盾中发现出来,规律也只有和一定的实际条件相联系才能发
挥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
7
❖ 因此我们要针对时代特点的实际,国情的实际,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 特别是农村体育的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展开研究,从 丰富的实践中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学校体育同其它事物的联系及其体育 内部。
[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学.ppt
“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 学校教学工作各种活动的安排上,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从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应该进一步明确以增强体质 为主;在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为主; 要坚持经常锻炼为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卫
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中小学体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教育学生认真
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贯彻善与提高相结 合的方针,重要抓好普及,同时也要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 平。”“体育工作必须与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结合——对病残学 生要作出安排,积极开展医疗体育活动”,“不能以劳动和军 训代替体育。”
《1979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纪要》
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专业
主讲 李 丹 副教授
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
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
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 预期结果。
* 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学校体育 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 * 现阶段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1、学校体育的地位
学校体育的本质:
学校体育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体质的重要环 节;;是提高我国运动竞技水平的强大基地。
※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整个社会当中的意义
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因素;是丰富现代社 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人的一身发展中的 意义
2、国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学校体育是一个以发展身体(包括:思想、意志、情感、性格等)为核 心的教育过程。
学校体育与其他体育运动的区别:
有意识有目的地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这三个方面的任务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电子课件 第7章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第七章 :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三〕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又叫问题法,它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
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开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 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 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发现并 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 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 动方式的总称。
第七章 :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七章 :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
3、灵活性
第七章 :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2、竞赛法 竞赛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竞赛法的特点是:剧烈的对抗性、竞争性;学生要承受很大的 运动负荷;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机体的功能能力,有利于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运用竞赛法时应注意: 明确运用竞赛法的目的;应根据体育学习目标,改造体育运 动竞赛的规那么与方法,可以采取不平等的规那么,创造全 体学生能够平等参与的时机,合理配对、分组,无论个人与 个人比赛,还是组与组比赛,都要注意学生的实力比较均衡,或 创造较为均衡的条件;合理运用,竞赛法通常是在学生较为 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的前提下运用,并注意对学生完成动作 质量的评价和要求。
第七章 :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三〕完整法与分解法 1、完整法 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局部与段落、完
整地传授某种运动作的方法。完整法一般在动作结构比简 单、协调性要求较低、方向线路变化较小,或动作虽然比 较复杂,但动作各个局部联系非常密切,不宜分解,或虽然 动作比较复杂,但学生的运动能储藏较多,运动学习能力强 时采用。运用完整法的几种常用方式:
学校体育学ppt
极社会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美国确认“学校体育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教育力量。” 芬兰提出体育“在道德和社会教育方面,能培养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人着想、为人正派
的品质。” 新西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教育性,提出“体育不单限于身体的(范畴),而且在教育的
范畴内把它做为更广泛的教育手段有效地利用,
学校:安全为主、不影响学习 家长:强身健体、对学习有帮助 老师:完成学校任务 学生:玩、休息、放松
学生体质下降 国家体质合格标准一直在下降
2、我们的体育课
体育长期处于教育系统中的边缘地位。 现在,由于学校体育地位缺失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在 国家的政策要求下,学校体育才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这种“重视”仅仅是一种 工具理性下的被动参与,而并非体育教育的本质。
1.我们是体育人
其实我们还要学:
(生物类)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 学、运动生物化学、医务监督、运动康复...... (科研类)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评价、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 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哲学类)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类学、 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哲学、育的重要性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也。无体是无德智也。 马克思《资本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
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原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决议(1966年)曾指出:“体育是形成人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
公众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基本都 停留在身体,而这种单一身体本 位的体育观也造成了如今体育人 地位的尴尬。
训练
的品质。” 新西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教育性,提出“体育不单限于身体的(范畴),而且在教育的
范畴内把它做为更广泛的教育手段有效地利用,
学校:安全为主、不影响学习 家长:强身健体、对学习有帮助 老师:完成学校任务 学生:玩、休息、放松
学生体质下降 国家体质合格标准一直在下降
2、我们的体育课
体育长期处于教育系统中的边缘地位。 现在,由于学校体育地位缺失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在 国家的政策要求下,学校体育才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这种“重视”仅仅是一种 工具理性下的被动参与,而并非体育教育的本质。
1.我们是体育人
其实我们还要学:
(生物类)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 学、运动生物化学、医务监督、运动康复...... (科研类)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评价、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 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哲学类)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类学、 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哲学、育的重要性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也。无体是无德智也。 马克思《资本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
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原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决议(1966年)曾指出:“体育是形成人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
公众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基本都 停留在身体,而这种单一身体本 位的体育观也造成了如今体育人 地位的尴尬。
训练
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5第五章课件
查表方法:按比赛所设的种子队数,在种子位置表上从左向右依次找出小于或等于最大位置号 数,就是种子队的位置。
4.抽签方法
(1) 拟定抽签方案。 (2) 准备抽签用具:签卡、抽签记录表、分区控制表。 (3) 抽签人员分工。 (4) 抽签实施方法: ① 种子抽签与定位; ② 非种子的抽签与定位:按抽签方案确定的顺序,将各参赛队(人)先分区, 后定位; ③ 各单位的运动员分批进行抽签; ④ 控制平衡与复核检查。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编排一场田径比赛? 2.球类比赛的赛制有哪几种?都有何特点?
感谢观看
体育竞赛编排方法简介
体育竞赛的编排
体育竞赛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称。 体育竞赛具有竞争性、竞赛的公平性、规则的制约性和结果的随机性几 大特点,深受不同年龄、性别及阶层人群的喜爱。体育竞赛顺利进行的 基础是科学合理的竞赛编排。
一、 体育竞赛编排的原则
体育竞赛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竞赛编 排,因此竞赛需根据一定的原则。
比赛场数的计算公式为: 比赛场数=队数×队数-12
1. 参赛队或个人数为单数 2. 参赛队或个人数为双数
1. 参赛队或个人数为单数
2. 参赛队或个人数为双数
分组循环赛一般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1.预赛阶段
当参赛队伍较多时,可采用分组循环赛制进行比赛。分组循环与单 循环不同的是需要确定种子队(个人)的数目。分组循环赛一般按 分组数或分组数的2倍数定种子。若种子数与组数相等,则将种子队 或种子选手分别安排在各小组的1号位置;若种子队为组数的2倍, 则采用“蛇形”排列法。 (1) 确定种子队或个人数目,种子队或个人的数目一般等于小组数。 (2) 抽签方法:种子队先抽签,确定各种子队的级别,然后其他各 队或个人再抽签确定组别。
学校体育学第五章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ppt
改 进 和 提 高 阶 段
教 法 运 用 上 的 特 点
以完整练习为主, 以加深对完整动作的体验 要适当加大运动负荷, 提高动作的效能和稳定性 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应适当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
提高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 固 与 运 用 自 如 阶 段
教 法 运 用 上 的 特 点
运用重复、变换和完整练习 进一步巩固和改进技术细节
示范的方向有4种:正面示范、 侧面示范、背面示范、镜面示范
注意: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 用正面示范;
为了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 用侧面示范;
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 作,可采用背面示范;
对于技术结构比较简单、学生易 于模仿的练习,可采用镜面示范。
(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3. 定向与领先
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 动作技能,以便在
多数情况下灵活应用
根据个人特点,提高 个人技术,进一步 改进完善动作技术
粗教 略法 掌运 握用 动上 作的 阶特 段点
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 的目标,建立动作概念 通过简化动作要求,利用 辅助器械等,形成正确的
动作结构
适宜的运动负荷
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
要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 的严重错误
形象性、具体性、真实性
动作示范
1. 概念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
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 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2.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动作示范时 应注意: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 优美;
(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 向;
一般来说,动作幅度大、移动 距离长、速度快的位置较远;反之, 动作幅度小、移动距离短或在原地 展现动作细节的位置较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象性、具体性、真实性
动作示范
1. 概念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
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 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2.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动作示范时 应注意: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 优美;
(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 向;
一般来说,动作幅度大、移动 距离长、速度快的位置较远;反之, 动作幅度小、移动距离短或在原地 展现动作细节的位置较近
改 进 和 提 高 阶 段
教 法 运 用 上 的 特 点
以完整练习为主, 以加深对完整动作的体验 要适当加大运动负荷, 提高动作的效能和稳定性 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应适当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
提高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 固 与 运 用 自 如 阶 段
教 法 运 用 上 的 特 点
运用重复、变换和完整练习 进一步巩固和改进技术细节
(1)定向是以相对静态的具体视觉 标志,如标志物、标志线、标志点, 给学生指示动作方向、幅度、轨迹、 用力点等的直观方式
(2)领先是以相对动态的、超前的视 听觉信号,给学生以刺激与激励,以 利于他们完成动作的直观方式。
完整法
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 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动作 的方法。
完
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 与发展身体素质相结合 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讲授法
谈话法
体育与卫生保健 知识的教授方法
讲练法
演示法
运基 动本 技教 能授 的方
法
语言法 直观法 分解法与完整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游戏法与竞赛法
语言法 1. 概念 2. 特点 3. 体育教学中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
1.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 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 效的指导。
3. 有利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 提高。
教
体学 育的 知特 识点
是科学知识教育和 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
体育知识教学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体育知识教学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运动技能(动作技能)
(一)概念
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 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 方式。
(二)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从事体育活动 的运动技术;
2. 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增进健 康、增强体质;
3.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熟练程度
是后天 习得的
运动技能 的特点
由任务 所始动
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 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
讲解的定义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向 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及动作名称、作用、 要领、方法、要求等,以指导学生进行 学习的一种方法。
讲解的种类
联系法
直陈法
对比法
分段法 概要法 侧重法 提问法
要明确 讲解目的
符合学生
1
的接受能力
生动形象, 3 精简扼要
示范的方向有4种:正面示范、 侧面示范、背面示范、镜面示范
注意: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 用正面示范;
为了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 用侧面示范;
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 作,可采用背面示范;
对于技术结构比较简单、学生易 于模仿的练习,可采用镜面示范。
(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3. 定向与领先
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 动作技能,以便在
多数情况下灵活应用
根据个人特点,提高 个人技术,进一步 改进完善动作技术
粗教 略法 掌运 握用 动上 作的 阶特 段点
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 的目标,建立动作概念 通过简化动作要求,利用 辅助器械等,形成正确的
动作结构
适宜的运动负荷
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
要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 的严重错误
动作比较吃力、 紧张、不协调, 伴有多余动作。
改
大脑皮层兴奋
进
与扩散过程
和
处于分化阶段,
提
兴奋较集中,
高
内抑制得到巩固
阶
段
能准确完成动作
特
多余动作逐步消失,
点
动作的紧张性降低。
巩固与运用 自如阶段的特点
大脑皮层的 兴奋与扩散 更集中精确
动作准确、熟练 省力、连贯、
节奏稳定。
粗 略 掌 握 动 作 阶 段
第五章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
专题一 体育知识与运动 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专题二 体育知识与运动 技能教学方法
专题一 体育知识与运动 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一、体育知识
(一)概念
体育知识是人们对于体育现象、 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 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 结
(二)体育知识教学的意义
或诱导性练习
分解法
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 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 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 作技术的方法。
分解法 的优点
简化教学过程, 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学生的 学习信心
分解法 的缺点
易使动作割裂, 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
在时空结构 上具有不变性
(三)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分三个 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 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 阶段。
粗 略 掌 握 动 作 阶 段
改 进 和 提 高 阶 段
巩 固 与 运 用 自 如 阶 段
形成过程的特点 教学的主要任务 该阶段的教法特点
粗略掌握 动作阶段的特点
大脑皮层 兴奋性扩散, 内抑制不够
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
整
法
的
优 点
易于形成动作技术的 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联系
完
整
不利于较快地
法
掌握动作技术中
的
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
缺
点
动作技术 较简单
动作技术 复杂且不能分解
动作分解后又 连接起来完整掌握
采用完整法 的范围
具体运用完整法时 应注意的问题
突出 教学重点
简化
采用各种
动作要求 辅助练习
2
在体育教 学中,运用
4 讲解法时应注意 5
讲义
特点
直观法
助力与阻力
具
动作示范
体
定向与领先 教具与模型演示
方
式
电视、录象等
直观法的定义
是指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 演示或外力帮助,帮助学生的视觉、 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 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直观法的特点
的 主 要 教 学 任 务
使学生理解动作的学习任务
建立动作表象和概念, 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
防止与纠正主要错误
改的 进主 和要 提教 高学 阶任 段务
加深对所学动作规律性的理解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适应性 与节奏感,规范动作细节
进一步消除错误和多余动作, 初步建立动力定型
巩 固的 与主 运要 用教 自学 如任 阶务 段
动作示范
1. 概念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
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 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2.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动作示范时 应注意: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 优美;
(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 向;
一般来说,动作幅度大、移动 距离长、速度快的位置较远;反之, 动作幅度小、移动距离短或在原地 展现动作细节的位置较近
改 进 和 提 高 阶 段
教 法 运 用 上 的 特 点
以完整练习为主, 以加深对完整动作的体验 要适当加大运动负荷, 提高动作的效能和稳定性 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应适当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
提高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 固 与 运 用 自 如 阶 段
教 法 运 用 上 的 特 点
运用重复、变换和完整练习 进一步巩固和改进技术细节
(1)定向是以相对静态的具体视觉 标志,如标志物、标志线、标志点, 给学生指示动作方向、幅度、轨迹、 用力点等的直观方式
(2)领先是以相对动态的、超前的视 听觉信号,给学生以刺激与激励,以 利于他们完成动作的直观方式。
完整法
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 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动作 的方法。
完
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 与发展身体素质相结合 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讲授法
谈话法
体育与卫生保健 知识的教授方法
讲练法
演示法
运基 动本 技教 能授 的方
法
语言法 直观法 分解法与完整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游戏法与竞赛法
语言法 1. 概念 2. 特点 3. 体育教学中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
1.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 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 效的指导。
3. 有利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 提高。
教
体学 育的 知特 识点
是科学知识教育和 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
体育知识教学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体育知识教学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运动技能(动作技能)
(一)概念
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 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 方式。
(二)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从事体育活动 的运动技术;
2. 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增进健 康、增强体质;
3.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熟练程度
是后天 习得的
运动技能 的特点
由任务 所始动
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 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
讲解的定义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向 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及动作名称、作用、 要领、方法、要求等,以指导学生进行 学习的一种方法。
讲解的种类
联系法
直陈法
对比法
分段法 概要法 侧重法 提问法
要明确 讲解目的
符合学生
1
的接受能力
生动形象, 3 精简扼要
示范的方向有4种:正面示范、 侧面示范、背面示范、镜面示范
注意: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 用正面示范;
为了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 用侧面示范;
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 作,可采用背面示范;
对于技术结构比较简单、学生易 于模仿的练习,可采用镜面示范。
(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3. 定向与领先
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 动作技能,以便在
多数情况下灵活应用
根据个人特点,提高 个人技术,进一步 改进完善动作技术
粗教 略法 掌运 握用 动上 作的 阶特 段点
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 的目标,建立动作概念 通过简化动作要求,利用 辅助器械等,形成正确的
动作结构
适宜的运动负荷
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
要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 的严重错误
动作比较吃力、 紧张、不协调, 伴有多余动作。
改
大脑皮层兴奋
进
与扩散过程
和
处于分化阶段,
提
兴奋较集中,
高
内抑制得到巩固
阶
段
能准确完成动作
特
多余动作逐步消失,
点
动作的紧张性降低。
巩固与运用 自如阶段的特点
大脑皮层的 兴奋与扩散 更集中精确
动作准确、熟练 省力、连贯、
节奏稳定。
粗 略 掌 握 动 作 阶 段
第五章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
专题一 体育知识与运动 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专题二 体育知识与运动 技能教学方法
专题一 体育知识与运动 技能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一、体育知识
(一)概念
体育知识是人们对于体育现象、 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 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 结
(二)体育知识教学的意义
或诱导性练习
分解法
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 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 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 作技术的方法。
分解法 的优点
简化教学过程, 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学生的 学习信心
分解法 的缺点
易使动作割裂, 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
在时空结构 上具有不变性
(三)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分三个 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 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 阶段。
粗 略 掌 握 动 作 阶 段
改 进 和 提 高 阶 段
巩 固 与 运 用 自 如 阶 段
形成过程的特点 教学的主要任务 该阶段的教法特点
粗略掌握 动作阶段的特点
大脑皮层 兴奋性扩散, 内抑制不够
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
整
法
的
优 点
易于形成动作技术的 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联系
完
整
不利于较快地
法
掌握动作技术中
的
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
缺
点
动作技术 较简单
动作技术 复杂且不能分解
动作分解后又 连接起来完整掌握
采用完整法 的范围
具体运用完整法时 应注意的问题
突出 教学重点
简化
采用各种
动作要求 辅助练习
2
在体育教 学中,运用
4 讲解法时应注意 5
讲义
特点
直观法
助力与阻力
具
动作示范
体
定向与领先 教具与模型演示
方
式
电视、录象等
直观法的定义
是指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 演示或外力帮助,帮助学生的视觉、 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 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直观法的特点
的 主 要 教 学 任 务
使学生理解动作的学习任务
建立动作表象和概念, 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
防止与纠正主要错误
改的 进主 和要 提教 高学 阶任 段务
加深对所学动作规律性的理解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适应性 与节奏感,规范动作细节
进一步消除错误和多余动作, 初步建立动力定型
巩 固的 与主 运要 用教 自学 如任 阶务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