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_1

合集下载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一、课堂学习1.给这首诗歌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的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

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应作何解释?明确: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

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3.诗歌的主题是“恨”,那么形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中有何艺术效果?明确: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点明主题,照应开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问题探究1.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明确:(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2.讨论诗歌中唐明皇、杨贵妃的形象。

明确:①李隆基:情深意重②杨玉环:美貌忠贞3.本诗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抒情手法,试找一两处分析。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熟读全诗,提倡背诵
把握全诗的基本思路
初步体会诗的艺术性
仔细读诗后的赏析文章,明白什么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学习任务:
阅读赏析指导,以意逆志出自:原文是:
它要求我们怎样做?
知人论世出自:原文是:
它要求我们怎样做?
《长恨歌》作者:字号人,他的作品有《》、《》,他的三《长恨歌》和《》具有色彩。

此诗的写作时间:
写作缘起:
长恨的意思是:
认字识词:注音:如眸、搔
释词:如倾同、御宇等
思路把握:
片段欣赏;
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诗句,说一说,小组内交流试总结此诗的风格:
主题探究:
传统的看法有:
编者认为诗的主题是:
原因是:
他是如何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的?。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导学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资料助读一、作家作品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他以其对诗歌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表现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

他认为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人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

二、背景资料这首诗写于元和元年,作者时任鳌屋(zhōu zhì,今陕西周至)尉。

是年十月,白居易、陈鸿、王质夫三人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爱情悲剧,大家都很有感叹。

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了这首长诗,请陈鸿写了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唐陈鸿说,白居易“深于诗,多于情”,创作《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室乱阶,垂于将来也”(《长恨歌传》)。

唐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逸,宫中多内宠。

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易写此诗也为劝谏宪宗不要重蹈覆辙。

三,相关知识1.歌、行(1)“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以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2)代表作品:以“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有高适的《燕歌行》等。

(3)特点:篇幅可短可长;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长恨歌》导学案解析

《长恨歌》导学案解析

《长恨歌》导学案导学过程一、课前积累白居易,字,号。

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

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

文学上,白居易主张“,”,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揭露时弊。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著有《白氏长庆集》。

【诗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

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粉黛.骊.宫霓裳..临邛.鼙.鼓绰.约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阑.干(2)解释加点词语:a、御宇....多年求不得b、含情凝睇..谢君王c、姊妹弟兄皆列土d、宛转..登剑阁f、不见玉颜空死处..蛾眉马前死e、云栈萦纡g、东望都门信马..多仙子..归h、耿耿..星河欲曙天i、其中绰约j、珠箔银屏迤逦..-..开k、玉容寂寞泪阑干(3)古今异义:A.六宫粉黛无颜色..是.. d.雪肤花貌参差..光彩生门户 c.云鬓半偏新睡觉.. b.可怜⑷名句名段a.回眸一笑百媚生,。

B. ,芙蓉帐暖度春宵。

c.渔阳鼙鼓动地来,。

D.玉容寂寞泪阑干,。

e.夕殿萤飞思悄然,。

F.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合作探究1.这首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整齐的句式概括出来。

2、题为“长恨歌”,“恨”为何意?谁“恨”?为什么“恨”?《长恨歌》练习题一、注音题回眸粉黛云鬓鼙鼓霓裳城阙花钿玉搔头萦纡龙驭马嵬池苑悄然曙天临邛衾寒玉扃迤逦钗擘新睡觉二、释义题御宇:云栈:萦纡:耿耿:玉扃:参差:迤逦:绰约:经年:精诚:排空驭气:穷:碧落:金阙:珠箔:银屏:寂寞:阑干:凝睇:人寰:三、选择题1.下列称呼不是指称白居易的是()A.香山居士B.醉吟先生C.白乐天D.白微之2.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A.贞观之治B.安史之乱C.宦官当权D.玄武门之变3.以下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的是()A.韩愈B.元稹C.张籍D.白居易4.《长恨歌》的诗歌体裁属()A.七言律诗B.七言近体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四、填空题(1)在天愿为比翼鸟,(2)渔阳鼙鼓动地来,(3)夕殿萤飞思悄然,(4)行宫见月伤心色,(5)春风桃李花开夜,(6)玉容寂寞泪阑干,五、简答题《长恨歌》以“长恨”命题,你怎样理解诗篇的结句“此恨绵绵无绝期”?六、延伸阅读读长恨辞李觏gòu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长恨歌》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长恨歌》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长恨歌》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长恨歌》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长恨歌》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以唐玄宗杨贵妃红颜薄命的悲剧爱情为主线,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华和灿烂,同时也呈现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忧虑。

学习这首诗,既可以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也可以深入理解诗歌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表现手法。

一、背景知识1.唐玄宗杨贵妃:身世显赫,容貌绝佳,因才能卓越,又受到唐玄宗的宠爱,成为了唐朝后宫的“太皇太后”。

然而,由于她的地位和影响不断壮大,嫔妃互相攀比和钩心斗角也随之愈演愈烈。

最终,杨贵妃在安禄山叛乱中被迫自杀,结束了短暂而悲惨的生命。

2.长恨歌:诗歌分为七十九段,约为一千五百多字。

它以杨贵妃的生命经历为主线,由诗人白居易所叙述,并穿插着历史典故和诗人个人的感受。

整首诗历时三年完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珍品。

二、重点内容1.中心思想:《长恨歌》以杨贵妃的命运为切入点,描绘了唐代女性的生活境遇和神韵,突显了情感战胜了地位和境遇的主题,表现出诗歌家深刻的悲痛和怀念。

2.诗歌结构:《长恨歌》分为七十九段,每段都有各自的描述和连贯性,整个诗歌由情节,典故和诗歌家的抒发交替构成,读者可以从中考虑到诗歌家的杰出写作技巧及富有想象力。

3.艺术手法:《长恨歌》兼顾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运用了唐代诗歌家的典雅繁复的表现手法,通过诗歌家的意象化、抒情化、叙事化的方式,达到了情感和意蕴的最大化。

三、学习方法1.精读原著:《长恨歌》是一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每段都充满深刻的语言和充满情感的写作手法,通过逐段读这首长诗,领会诗歌家的极致追求和人性深度。

2.揣摩典故:《长恨歌》中融入了不少典故和历史背景,包括《诗经》、《史记》等。

通过了解这些典故及历史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及诗歌家的意图。

3.多角度思考: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从主题、结构和手法方面来考虑,还需从作者背景、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等方面来考量,从多角度去思考,《长恨歌》才能展现出其崇高的文学价值。

《长恨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长恨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长恨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诗歌主题的理解。

【知识链接】1.作者生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

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

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

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2.李、杨的故事: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

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

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

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

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

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3.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篇幅可短可长,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韵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句式比较灵活。

以“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以“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以“歌行”命名的有高适的《燕歌行》。

【方法指导】1.课前根据注释阅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句子,上课时通过与同学讨论或询问老师解决。

2.熟读成诵并仔细阅读知识链接部分,试着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诗歌主题。

预习案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渔阳鼙鼓霓裳羽衣千乘万骑因利乘便跨下坐骑花钿委地翠翘金雀天旋日转椒房阿监监视监狱耿耿星河翡翠衾寒临邛道士西厢玉扃珠箔银屏仙袂飘飖含情凝睇钗擘黄金二、给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1.黄埃散漫风萧索2.云鬓半偏新睡觉3.遂教方士殷勤觅4.临别殷勤重寄词三、结合注释阅读课文,移注重点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使用说明:1、弄清目标,熟读文本,独立预习,疑难问题,合作探究。

2、认真思考,理清思路,概括总结,精心设计,做好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生平、诗歌创作特点、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3、引导学生树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探究法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A级)2、写作背景:(A级)3、文体知识:歌:二、思考探究:1、初读(1)本文是七言古诗,音节、格律虽没有律诗那么严格,但也有规律可循,你能读出诗句的节拍吗?(B级)(2)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B级)2、研读(1)结合全诗,思考诗题中的“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原文内容作答。

(C级)(2)阅读诗歌“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这一部分,思考《长恨歌》诗题中的“长”体现在哪里?(C级)3、评读(1)结合全诗,你认为作者对二人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从哪些词语或诗句中能窥见作者的态度?(C级)(2)对这首诗的主旨,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将这首诗的主旨定位为批判唐明皇的荒淫误国,从而达到讽喻的目的,你认为合理吗?结合作者生平、时代及文本加以求证。

(C级)三、课堂检测:仿写:将主人公换成唐明皇和杨贵妃,写出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知识拓展一、背景介绍:(一)写作背景1、历史上的李、杨爱情故事杨玉环原为寿王瑁的王妃,玄宗惊艳于她的美貌,但碍于她是自己的儿媳而不便明目张胆纳入宫中,于是想出个让杨玉环出家,脱离寿王,再以“杨太真”身份入宫的方法。

《长恨歌》导学案一(教师)

《长恨歌》导学案一(教师)

第三部分:人间天上,人鬼情未了
参考二(诗化版):第一部分:重色思倾国,祸根此种植
第二部分:悲从美色来,思由倾国生
第三部分:尽日不能忘,长恨天人隔
(二)第一部分
1、开头为什么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有什么作用?
答:唐人心目中唐就是汉的再现。

汉武帝宠李夫人与唐玄宗宠杨贵妃相似。

[白居易《李夫人》:“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如斯,君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
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运用夸张和对比,突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答: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等。

为了自己的爱人,李隆基可以无限放纵她的家人,他给了杨玉环所有的一切,他作为一个皇帝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

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取舍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人。

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答: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长恨歌》 导学案

《长恨歌》 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长恨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白居易的生平经历。

2、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歌的大意。

3、分析诗歌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探讨其深层原因及社会影响。

4、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复杂的爱情。

(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字词、典故和修辞手法。

2、难点(1)对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如爱情与政治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照。

(2)体会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创作背景《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当时白居易三十五岁。

元和元年冬,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李、杨之事,感慨不已。

王质夫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四、文本解读1、诗歌内容《长恨歌》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开篇就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杨贵妃进宫后恃宠而骄,唐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不理朝政。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引发了安史之乱。

杨贵妃在马嵬驿被缢死,唐玄宗在逃亡途中对杨贵妃思念不已。

回宫后,唐玄宗更是日夜思念,“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与唐玄宗相见。

但两人的爱情最终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剧结局告终。

2、诗歌结构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及安史之乱的爆发。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长恨歌word导学案1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长恨歌word导学案1

完成时刻:30分钟【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诗文体特点2.体会杨玉环和唐玄宗之间深挚的情感和历史教训3.背诵相关的名句,积累古诗素材【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贞元十五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白居易与元缜等人是“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

诗歌风格通俗晓畅,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特色。

2、文体介绍“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虚若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文体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3、背景介绍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避世之才润饰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

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未来者也。

歌既成,使鸿传焉。

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

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

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陈鸿《长恨歌传》)【学习进程】一、标注以下字的读音回眸()粉黛()骊()宫霓()裳临邛()鼙()鼓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绰()约2、词义辨析御宇:凝脂:城阙:玉扃:阑干:凝睇:【整体感知】一、按照提示标注文章层次内容①第一部份,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②第二部份: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雨闻铃断肠声”,③第三部份: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④第四部份:“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二、开头为何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3、杨贵妃受到溺爱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哪几句是溺爱的顶峰?4、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优质)选修诗歌散文第一单元《长恨歌》导学案

(优质)选修诗歌散文第一单元《长恨歌》导学案
2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讨论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 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 。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 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 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 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 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 (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 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 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 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 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 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 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 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 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 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 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我的研究专题】 1、课外阅读咏李杨爱情故事的诗文,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李商隐、郑 畋等人的《马嵬》 、陈鸿《长恨歌传》 (唐) 、马致远的《梧桐雨》 (元) 、洪昇的《长 生殿》 (清)等,写一篇文章介绍古代文人学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所持的观点态度, 并阐述你自己的看法。 2、阅读一组写人的相关诗句,谈谈你的感受或发现。 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②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曹植《美女篇》 ③ 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 ――李白《清平乐令二首》 ④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 ⑤ 回身转佩百媚生,插花照镜千娇出。――江总( 《闺情》 ) ⑥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河北省武邑中学第1单元第1课《长恨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河北省武邑中学第1单元第1课《长恨歌》导学案

完成时间:30分钟【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诗体裁特点2.体会杨玉环和唐玄宗之间深挚的情感和历史教训3.背诵相关的名句,积累古诗素材【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贞元十五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白居易与元缜等人是“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

诗歌风格通俗晓畅,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特色。

2、文体介绍“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虚若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3、背景介绍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

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

歌既成,使鸿传焉。

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

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

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陈鸿《长恨歌传》)【学习过程】1、标注以下字的读音回眸()粉黛()骊()宫霓()裳临邛()鼙()鼓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绰()约2、词义辨析御宇:凝脂:城阙:玉扃:阑干:凝睇:【整体感知】1、根据提示标注文章层次内容①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②第二部分: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雨闻铃断肠声”,③第三部分: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④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2、开头为什么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3、杨贵妃受到宠爱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哪几句是宠爱的顶峰?4、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长恨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长恨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长恨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长恨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王安忆及小说《长恨歌》的梗概。

2、把握小说中的主人公王琦瑶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小说的“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和“陌生化语言的智慧”语言特色过程与方法:认真阅读课文节选的部分,学生合作探究小说在本段节选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通过“日常”来表现“历史”,表达出的“日常历史观”。

教学重点: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通过“日常”来表现历史的写法。

教学过程:导入:《长恨歌》的标题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诗篇。

白居易在他的诗篇中书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缠绵的爱情故事,但当代女作家王安忆却无意于这类凄美爱情的现代演绎,她只是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生活和命运,来表达一个城市的沧桑嬗变,以及她对这种嬗变的哀伤。

今天咱们来学习《长恨歌》中的选段《围炉夜话》,随着王安忆的笔触,去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大上海的生活。

知识积累:作者:王安忆王安忆,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

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

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

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

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5年,王安忆的《长恨歌》在《钟山》上连载,年底出版了单行本,很快引起评论界的注意,评论者认为王安忆的写作直承由张爱玲所开启的“海派”文学传统;20xx年《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继而在一项以“三城记”(上海、香港与台北)来命名的出版计划中,王安忆又成为“上海”的代言人,这本写了一个好看的“上海故事”的《长恨歌》,再次受到媒体与学界的垂青。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精品导学案详解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精品导学案详解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第1课赏析示例长恨歌爱情是甜蜜的,但正如花丛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清冽,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

爱,在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给心灵蒙上了一层幕布。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个杨贵妃,“从此君王不早朝”,最终落得个“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下场。

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道出了人间几多“长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等职。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创作的《秦中吟》《新乐府》是讽喻诗的代表作品,这些诗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黑暗。

白居易的叙事诗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现存诗三千多首,著有《白氏长庆集》。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当时作者36岁,任盩厔尉。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

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故事,大家都很感叹。

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诗歌,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

歌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

当时长安歌伎多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1.2.3(1)花钿委.地无人收 委:丢弃。

(2)天旋日转回.龙驭 回:回转。

(3)能以精诚致.魂魄 致:招来。

(4)其中绰约..多仙子 绰约:美好轻盈的样子。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教案一、课前检测:每日一练(齐读)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5.(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6.(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二、课堂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了作者及创作背景,了解了李杨其人,整体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结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析恨过渡:长恨歌,实为歌长恨,这是有多长的恨呢?诗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诗中之“恨”:谁恨?恨什么?怎么表现恨?(提示)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然后交流。

四、知人过渡: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李杨两人的爱情经历了一个极乐到极悲的过程,由此产生的共恨,对于李杨两人,你是如何看待的呢?知人论世,既要知作者其人,我们还要知作品中人,对于李杨两人,有以下几种看法,你怎么看?请大家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唐玄宗:重色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情男?杨贵妃:祸国殃民的红颜?忠于爱情的痴情女?五、逆志过流:爱情是美好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之常情,但往往事事难料,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

著名的匈牙利诗人他在《自由与爱情》中写到“生命。

”,历史上很多革命战士他们也是,为了自由,为了民族解放宁愿舍弃爱情,甚至舍弃生命。

但我们的唐玄宗是爱江山更爱美人。

诗言志,诗人创作诗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思想情感之上,那白居易这首诗究竟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关于诗歌理解有四、拓展体悟(一课一得)学习是为了得到1.从这首诗你受到怎么的启发?唐明皇的“长恨”可以避免吗?2.你觉得应该树立怎样的爱情观?3.如何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去鉴赏诗歌?五、作业1.赏析《湘夫人》《拟行路难》《蜀相》2.对比阅读读长恨辞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展开全文《长恨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白居易诗文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②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解读诗歌,深切感受饱含在诗歌中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②欣赏本诗寓褒贬于鲜明形象中的委婉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诗歌中作者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讽喻之意和同情、伤感之情。

二、重点难点1.重点:①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②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③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难点:《长恨歌》的主题及写作方法。

三、学习内容第一课时自主预习【知识链接】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官终刑部尚书,又称白香山。

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

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元白: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独学(A级)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
白文公。

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

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

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

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
《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

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
(Zhōu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

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

歌既成,使鸿传焉。

——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

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

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李、杨的故事:
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

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

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

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

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

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背景、代表作”)
3、字音辨识
回眸()粉黛()骊宫()
霓裳()()临邛()鼙鼓
()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
阑干()绰约()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二、合作交流、质疑解难(B级)
1、结构梳理
(1)给这首诗歌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的意思。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对有效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概括文章内容”)(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
思,“长恨”应作何解释?(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3)、造成长恨的直接原因(李杨爱情幻灭的导火索)
是什么?(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二课时
一、诵读诗歌
二、合作交流、质疑解难(B级)(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1、诗歌的主题是“长恨”,造成“长恨”的内部原因是
什么?诗歌是怎样表现“长恨”的?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中有何艺术效果?(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检测巩固(AB级)
1、名句默写。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识记重要古诗文”)
,六宫粉黛无颜色。

云鬓花颜金步摇,。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惊破《霓裳羽衣舞》。

2、本诗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抒情手法,试找一两处分析。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四、拓展提高(C级)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读长恨辞(宋)李靓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歌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首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
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五、学后反思:
陈春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