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持续状态
小儿惊厥症状
![小儿惊厥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6108795601f69e3143329432.png)
小儿惊厥症状小儿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
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小儿惊厥症状,一起来看看吧!(一)惊厥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
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
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低钙血症抽搐时,患儿可意识清楚。
若意识尚未恢复前再次抽搐或抽搐反复发作呈持续状态者,提示病情严重,可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
新生儿惊厥常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紫绀。
婴幼儿惊厥有时仅表现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肢体交替抽动。
新生儿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抽动者不多,常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眼球震颤,眨眼动作或吸吮、咀嚼动作等。
(二)惊厥持续状态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为惊厥的危重型。
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脑疝。
(三)高热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4岁小儿,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常在发热12小时内发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属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
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病年龄不定,常在6个月以前或6岁以后发生,起初为高热惊厥,发作数次后低热甚至无热时也发生惊厥,有时反复发作多次,一次惊厥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脑电图检查在惊厥发作2周后仍为异常,预后较差。
惊厥持续状态应急预案
![惊厥持续状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d9b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d.png)
一、预案背景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临床急危重症,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甚至留下后遗症。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惊厥持续状态的认识,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治。
2. 规范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
3.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惊厥持续状态的认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三、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惊厥持续状态的识别,包括患者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异常等症状。
(2)对疑似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初步处理(1)立即将患者置于安全、平坦的地面,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3. 紧急救治(1)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抢救小组,启动急救流程。
(2)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地西泮等,控制惊厥发作。
(3)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
4. 后期治疗(1)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癫痫、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5. 教育与培训(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惊厥持续状态相关知识的培训。
(2)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四、应急响应1. 发生惊厥持续状态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救治。
2. 抢救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救治工作。
3. 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挥,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五、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如遇重大变化,应及时更新预案内容。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急救科负责解释。
3. 各科室、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成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疗策略
![成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7a8d9295acfa1c7ab00cc38.png)
成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疗策略【前言】癫痫持续状态(SE)是神经科或急诊科常常会遇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其发作类型可分为惊厥性(GCSE)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其中GCSE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包括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呼吸道梗阻、神经元坏死、横纹肌溶解等等,因此如何早期识别和尽快终止发作(包括临床发作和脑电痫性放电)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因此本文将结合2016年美国癫痫协会(AES)发布的《SE治疗的循证指南》、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癫痫专委会发布的《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针对SE的诊疗经验撰写符合福建地区实情的成年SE的诊治策略,以供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危重症室、院前急救的通道参考。
【定义】采用Lowenstein等提出的临床实用的GCSE操作定义,即每次全身性强直-阵挛(generalized tonic-clonicseizure,GTC)发作持续5min以上,或2次以上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GTC。
将GCSE可分为4个阶段:1.第一阶段:GTC发作超过5min,启动初始治疗,每10分钟评估对治疗的反应性,最迟至发作后20min评估治疗有无明显反应;第二阶段:发作后20~40min,启用二线治疗;第三阶段:发作后大于40min二线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属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efractorySE,RSE),将近有31%-43%的患者将进入RSE,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三线治疗;第四阶段: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uper-RSE):当麻醉药物治疗SE超过24h,临床发作或脑电图痫样放电仍无法终止或复发时(包括维持麻醉剂或减量过程中),定义为super–RSE,将近有50%的RSE转为super-RSE。
【病因及机制】1.常见病因有:不适当停用抗癫痫药物(AEDs),脑卒中,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脑炎,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药物中毒,代谢性脑病,仍然有将近三分之一为不明原因的。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204d54f3186bceb18e8bb5e.png)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概述】惊厥持续状态指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者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的2次或2次以上连续发作达30分钟以上。
约85%发生在5岁以内。
表现各种各样,分类有所差异。
一般以临床和脑电图相结合对诊断较实用。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时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为主。
根据发作形式可分为①全身强直-阵挛持续状态或称大发作持续状态;②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③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④肌阵挛持续状态;⑤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也称为持续性部分性癫痫。
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病因多种多样,死亡率较高、存活者后遗症较多,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常呈"轻微"抽动、呼吸暂停,肢体强直等奇异动作,发作形式多变,常由一个肢体游移到另一个肢体或由一组肌群移到另一组肌群。
某些重症新生儿在ICU抢救期间,可能会因使用呼吸机等原因应用肌松剂,此时惊厥的临床表现不明显,甚至缺乏,需经脑电图监测方能诊断。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以意识障碍和(或)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可为癫痫的首发症状。
常见以下两类:①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凝视、语言中止、自动症和各种精神症状。
常有面部阵挛或抽动,亦可进展为全身性惊厥发作。
可持续数小时、数日甚至数月,中间可有波动。
脑电图异常电活动常见于颞区、额区或枕区。
②失神癫痫持续状态:多见于10岁以内患儿。
发作时呈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朦胧状态或仅有思维和反应变慢,严重意识混浊时则缄默不语、少动、定向力丧失,感觉、思维、记忆、认知等均有障碍,可有各种自动症表现,发作后不能回忆。
持续数小时、数日、数月不等,可能被误诊为精神障碍类疾病。
可进展为全身惊厥性发作。
发作时脑电图呈持续性双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波(典型失神,长时间发作后波率可稍慢)或持续弥漫性高波幅1~4HZ不规则棘慢波、多棘慢波或慢波(不典型失神)。
【病史要点】1.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尤为重要。
应注意病儿是否有发热,发作前有无精神症状,意识改变程度。
惊厥持续状态的名词解释
![惊厥持续状态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fbee8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f.png)
惊厥持续状态的名词解释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指持续时间超过五分钟的连续、无控制的癫痫发作。
这种异常电活动会导致大脑受损,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一、发作机制与症状分析惊厥持续状态通常由大脑神经元过度兴奋或异常放电引起。
正常情况下,脑电活动应该在一定的频率和节奏内工作,以保持神经系统的平衡。
然而,在惊厥持续状态中,这种平衡被打破,神经元的放电变得异常活跃,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患者在惊厥持续状态下常常出现意识丧失、肌肉痉挛和抽搐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在发作期间持续不断,也可能发作后再次出现。
此外,患者在进行其他生理活动时,如呼吸或心跳,也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二、分类和发展过程根据发作的类型和程度,惊厥持续状态可以分为部分性和全面性两种。
部分性惊厥持续状态只涉及脑部的特定区域,而全面性惊厥持续状态则涉及整个大脑。
惊厥持续状态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起始期、局部扩散期、全面性发作期和恢复期。
起始期是指发作刚开始时,症状可能很轻微,但很快会逐渐加剧。
在局部扩散期,异常电活动开始从一个区域蔓延到整个大脑,引起广泛的症状。
全面性发作期是发作的高峰期,患者经历最剧烈的抽搐和痉挛。
最后是恢复期,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
三、危险性和治疗方法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紊乱,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大脑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急性发作,及早就诊和提供紧急抢救措施至关重要。
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方法主要包括镇静和控制抽搐、调节脑电活动和停止引发发作的触发因素。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给予抗癫痫药物、静脉注射镇静剂和麻醉药物。
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使用刺激神经、脑部手术或其他介入性治疗方法。
四、预防和自我管理尽管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患者可以通过一些预防和自我管理措施来减少发作的风险。
首先,患者应定期就诊于癫痫专科医生,接受常规检查和治疗,确保癫痫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3c3d7369b4daa58da0114a61.png)
如有惊厥持续状态,给予苯巴比妥 负荷量1520mg/kg,静注,次日可给5mg/kg维持量。
Page 36
(二)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降温;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及神志改变。
部或肢体局部抽动等。
Page 11
(三)惊厥持续状态
指惊厥持续发作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 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由于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缺氧性脑损 害、脑水肿,甚至脑疝,病死率较高。
Page 12
(四)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
初次惊厥发作在3个月-5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 他疾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 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 病,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即可诊断为FS。
惧、悲伤、剧烈叫喊),常有换气过度; 哭喊时屏气,脑缺氧时可出现晕厥、意识丧失、
口唇发绀,持续0.5-2分钟恢复呼吸,症状缓解; 发作后入睡,每天发作数次; 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
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前有明显诱因,如情绪紧张、疼痛、恐惧等; 发作时突然跌倒、意识丧失、全身肌紧张度消失; 意识丧失超过15-20s可发生阵挛动作,有时可出现呼
癫痫
多有反复惊厥发作病史; 发作形式多种多样; 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脑发育异常
反复惊厥发作; 常伴有头部畸形、智力低下、体格发育
障碍等。
临床表现类似惊厥的疾病
屏气发作 血管迷走性晕厥 抽动症 癔症
屏气发作
多见于6-18个月婴幼儿,5岁前会消失; 呼吸暂停发作常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发怒、恐
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a19635f6647d27284b7351fe.png)
精选ppt
7
临床表现:
3、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分两型:
(二)复杂型:其临床特点为:
(1)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有暂 时性麻痹,惊厥发作持续的15分钟以上;
(2)在24h以内发作1次以上
(3)热性惊厥反复发作5次以上
(4)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 以上;
(5)发作后清醒慢;
(6)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7)可有 高热惊厥发作史。
14
(2)物理降温 :
高热患儿应配合使用物理降温,首先采用温水湿敷或 用降温贴、冰袋等置于患儿前额或大血管处等降温方 法或行温水擦浴。温水擦浴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 其操作简单易行、无刺激、不过敏。
其他物理降温方法如头部置冰袋、冰帽或腋下、腹股 沟放置冰块、冰囊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物理降 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及疗效。
精选ppt
12
(1)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组织缺氧。鼻导管吸氧法0.5~ 1.5L/min,面罩法2-3L/min 。
(2)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遵医嘱用药。首选安定每次0.10.3mg/kg缓慢静脉注射,可用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稀释, 外观虽混浊但不影响疗效 。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速度为1ml/ min,用后1-2min生效。半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静脉注射有困难 者,可按每次0.5 mg/kg保留灌肠,通常在4-10 min生效。还可 用10%的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每次0.5ml/kg。一次最大剂量 不超过10ml。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 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精选ppt
20
第五步:及时就医。
1、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 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家 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 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 院。
惊厥持续状态名词解释
![惊厥持续状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5d08e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b.png)
惊厥持续状态名词解释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一种严重的癫痫发作类型,特指持续时间较长且未能立即停止的癫痫发作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癫痫发作是一种短暂的脑电异常活动,通常持续数秒到几分钟。
然而,在惊厥持续状态下,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延长,往往超过5分钟,长达30分钟或更长,或者病人连续发生多次癫痫发作而未有恢复到神经系统正常状态。
惊厥持续状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非抽搐状态和抽搐状态。
非抽搐状态指的是没有明显的肢体抽搐和痉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思维清楚度下降、眼睑下垂、面色苍白等。
抽搐状态则是病人明显的肢体抽搐和痉挛,可能伴有尖叫、舌咬伤等症状。
无论是哪种类型,惊厥持续状态都是一种神经系统紊乱,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危急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如脑缺氧、心脏骤停、高热、酸中毒等。
造成惊厥持续状态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癫痫病发作、药物过量、神经系统感染、中风、脑肿瘤以及系统性代谢性疾病等。
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首要目标是停止发作,并尽快纠正可能导致持续状态的潜在原因。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地西泮、氟马西尼等抗癫痫药物。
此外,针对潜在病因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如控制高热、处理药物过量等。
在急诊医学中,对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是一项紧急任务,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同时实施适当的抗癫痫药物和其他支持性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镇静、机械通气等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尽管现代医学对惊厥持续状态的认识和处理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这一状况仍然具有一定的死亡风险和严重后遗症的可能。
因此,对于癫痫患者和高风险人群,如脑损伤患者或新生儿,应该加强防控措施,及早识别和处理惊厥持续状态,以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小儿惊厥和小儿惊厥持续状态
![小儿惊厥和小儿惊厥持续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d95703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5.png)
癫痫持续状态分类
SE可分为 ●惊厥性(全面性及部分性) ●非惊厥性(失神性以及精神运动性) ●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清醒-睡眠期电持续状态 及睡眠期电持续状态)
惊厥持续状态治疗
治疗原则
维持生命体征 药物控制惊厥发作
寻找并治疗引起惊厥的原因
预防惊厥复发
一般治疗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侧卧,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 口器放于上下中切牙之间,以防由于咀嚼肌痉挛而发生 舌咬伤;吸出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避免误吸窒息; ●给氧; ●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心脏功能、血压、血氧等;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对症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的稳定;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如三大常规、肝功能、 血糖、血电解质、凝血象、血气分析、血尿素氮、肌酐、 ADEs血药浓度监测等。
惊厥是儿童常见的急、重病症也是最常见的小儿神 经系统症状之一, 尤以婴幼儿多见, 6岁以下儿童发生 率约为4%-6%, 较成人高10-15倍。
惊厥表现类型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强C直on-te阵nt 挛des性ign抽, 1搐0 years experience
大于30 min而且两种止惊药未能控制者就按照 RSC 治疗方案进行
止惊治疗原则
2.止惊治疗足够强
对于SC,尤其是难治性的,止惊治疗必 须足够强,最好是在床旁脑电图监测下, 治疗直至EEG 连续监测中完全没有痫样 放电,达到EEG 爆发抑制水平
3.控制惊厥发作的治疗时间足够长
SC一旦控制,静脉止惊治疗应该维持至完全无发 作,EEG背景抑制足够时间(至少12~24 h)后 再移行至后续药物治疗,这样对于减少复发很关键
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专家共识
![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4ba1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d.png)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认知障碍
癫痫持续状态可能导致认知功能 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
心理问题
长期的疾病困扰可能导致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问题
由于疾病影响,患者可能面临社交 障碍和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03
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 续状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是治疗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 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这些药物能够快速控制癫 痫发作,减轻患者症状。
非药物治疗
机械通气
脑电图监测
对于呼吸衰竭或呼吸暂停的患者,应及时 进行机械通气,保证患者正常呼吸。
通过脑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癫痫波,评 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降温治疗
心理支持
对于高热患者,应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 冰敷、酒精擦浴等,以降低体温,减轻脑 部损害。
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会给患者带来 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应给予患者心理支 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辅助治疗
对于伴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以给予脱水剂、 利尿剂等辅助治疗,以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二线药物
在苯二氮䓬类药物无效或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 他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丙戊酸等。这些药物同样具有 抗惊厥作用,但起效较慢。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如脑炎、脑卒中等,应针对病因进 行治疗,以从根本上控制癫痫发作。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是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方法,包括使用抗癫痫药物、抗惊厥药 物和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快速控制癫痫发作,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机械通气、低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等。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可 以考虑使用非药物治疗。
小儿惊厥与惊厥持续状态的治疗汇总
![小儿惊厥与惊厥持续状态的治疗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b2de4930029bd64793e2c35.png)
小儿惊厥的表现
• 肌阵挛性抽搐
− 表现为类似于躯体或者肢体电击样抖动,有时可连 续数次,多出现于觉醒后
− 可为全身动作,也可以为局部的动作
小儿惊厥的表现
• 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生惊厥症状很不明显,仅有不吃 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 口唇周围青紫,必须仔细观察
• 惊厥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数秒钟至十几分钟,惊厥 时间长可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 常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但是一般不超过1分钟
小儿惊厥的表现
• 阵挛性抽搐
− 为发作性全身或者双侧肌肉有规律的收缩与松弛, 导致肢体表现为有节律性的抽动
− 单纯的阵挛发作主要见于小婴儿,临床较少见,常 被忽视
小儿惊厥的表现
• 局限性抽搐
− 眼肌、口角、面肌抽动,或手指、脚趾抽动,或一 侧肢体抽动,意识可以不丧失
惊厥持续状态的并发症
• SC是临床急症,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 脑损害,甚至死亡,应立即治疗
• SC时间愈长,脑损害愈重;发作持续10h以上常继 发严重脑损伤
惊厥持续状态的并发症
• 持续时间较短或频繁发作的SC可导致以下并发症
− 肌肉剧烈运动可引起乳酸中毒、血pH值显著下降等 代谢紊乱;患者呼吸停止导致严重缺氧,全身肌肉 剧烈运动时大量耗氧,造成脑、心及全身重要脏器 缺氧性损害,脑缺氧可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
• 同时,患者有强烈而持续的肌肉抽动,导致体内氧 和能量耗竭,全身代谢失调和酸中毒,肝、肾等重 要器官功能衰竭
• 由于脑的血流灌注不足,致脑水肿和颅高压,加剧 了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
惊厥持续状态的病理生理
• 近年的研究表明,惊厥性脑损伤的组织学改变主要 表现在
– 神经元丧失
– 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
儿童惊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
![儿童惊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9246f0941ea76e58fa0476.png)
儿童惊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姜玉武惊厥(convulsion)与惊厥性癫病(epilepsy)持续状态是临床经常遇到的一种急诊情况。
每个儿科医生都应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概念和掌握正确的规范化处理流程,从而能够更好的处理这种急重症。
为此,本文拟从惊厥及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诸方面结合文献和临床实践所见进行剖析,供儿科同仁参考。
一、惊厥及惊厥性癫病持续状态的相关概念惊厥是指一种症状,表现为躯体和(或)肢体的强直及(或)抽搐(即发作含有运动成分),既可以是癫癎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非癫癎的一些其他急性病的症状表现,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代谢紊乱等。
癲病是一种疾病,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使得脑神经元易于出现过度同步放电,引起非诱发的、不可预期的反复发作 (seizure),常伴有慢性脑功能障碍的其他表现,如各种精神行为问题、认知障碍等。
癫痴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由于脑内大量神经元异常的过度同步化放电所导致的临床发作,既可以是惊厥性的(convulsive ),也可以是非惊厥性的 (non-convulsive)[1-2]。
急性疾病可能通过导致急性脑功能障碍而引起癫癎发作(急性症状性的),但是并不一定都遗留慢性脑功能障碍,因而也就不一定导致癫癎这样一种慢性病。
由于我们临床上习惯于将惊厥性癫病发作称作惊厥,所以换句话说,并不是急性期出现频繁惊厥或者急性期伴有癲癎样放电的患儿将来一定都会出现继发性(症状性)癲病。
如果给一个急性期惊厥患儿过早诊断为继发性癫癎,不仅造成抗癫癎药不必要的长期使用,而且还会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心理和社会行为的长期影响。
因此,对于急性重症时期出现惊厥的患儿应该在小儿神经或癫痢专业医生处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评估,以确定是否发生继发性癫痢,即是否需要按照癫_进行长期的抗癫癎药治疗。
癫病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licus,SE)是指持续频繁的癲癎发作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癫癎状态,传统的定义包括一次癫癎发作持续30 min以上或连续发作、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3]。
惊厥发生的护理常规
![惊厥发生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17c118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c.png)
惊厥发生的护理常规张艳茹,解放军306医院,护理部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
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
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
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发病原因惊厥的原因按感染的有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大类;并可按病变累及的部位进一步分为颅内病变与颅外病变。
1.感染性(1)颅内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为多。
病毒感染可致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可致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霉菌感染可致新型隐球菌脑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
小婴儿宫内感染(TORCH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以出现惊厥。
(2)颅外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脓毒症、中耳炎、破伤风、百日咳、重症肺炎等急性严重感染,由于高热、急性中毒性脑病及脑部微循环障碍引起脑细胞缺血、组织水肿可导致惊厥。
在小儿大脑发育的特殊时期可因发热出现其特殊的惊厥---热性惊厥,是颅外感染中最常见的惊厥类型,是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某些传染病初期。
2.非感染性(1)颅内疾病:常见于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颅脑缺氧(如新生儿窒息、溺水)、颅内出血(如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脑血管畸形所致)、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
另外还有如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脑病、脑黄斑变性)和其他如各种脑病(如胆红素脑病)、脑白质变性等。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eac2a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2.png)
惊厥持续状态诊疗指南惊厥持续状态是指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者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的2次或2次以上连续发作达30分钟以上。
这种状态约85%发生在5岁以内,表现各种各样,分类有所差异。
一般以临床和脑电图相结合对诊断较实用。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发作时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为主。
根据发作形式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常呈现轻微的抽动、呼吸暂停、肢体强直等奇异动作,发作形式多变。
某些重症新生儿在ICU抢救期间,可能会因使用呼吸机等原因应用肌松剂,此时惊厥的临床表现不明显,甚至缺乏,需经脑电图监测方能诊断。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以意识障碍和(或)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可为癫痫的首发症状。
常见以下两类: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和失神癫痫持续状态。
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凝视、语言中止、自动症和各种精神症状。
常有面部阵挛或抽动,可持续数小时、数日甚至数月,中间可有波动。
失神癫痫持续状态多见于10岁以内患儿,发作时呈不同程度的持续性朦胧状态或仅有思维和反应变慢,严重意识混浊时则缄默不语、少动、定向力丧失,感觉、思维、记忆、认知等均有障碍,可有各种自动症表现。
发作后不能回忆,持续数小时、数日、数月不等,可能被误诊为精神障碍类疾病。
可进展为全身惊厥性发作。
发作时脑电图呈持续性双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波(典型失神,长时间发作后波率可稍慢)或持续弥漫性高波幅1~4HZ不规则棘慢波、多棘慢波或慢波(不典型失神)。
在病史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年龄、发作形式、发作时长、意识状态、精神行为异常、自动症表现等。
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药物使用、手术史等情况,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惊厥持续状态。
仔细了解病史和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病儿是否有发热、发作前是否有精神症状、意识改变的程度等。
首先要判断是否是由颅内病变引起的惊厥,如果不是,则应考虑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生化改变引起。
惊厥持续状态的名词解释
![惊厥持续状态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8c774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b.png)
惊厥持续状态的名词解释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一种严重的癫痫发作,是指一个人连续发生一系列癫痫发作,或者在两个或多个发作之间没有完全恢复意识。
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急性的癫痫状况,通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了正常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
惊厥持续状态可以根据持续时间分为两类:非持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持续性惊厥持续状态。
非持续性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每个发作之间恢复意识,而持续性惊厥持续状态是指发作之间没有完全恢复意识。
惊厥持续状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1. 停药或不合规使用抗癫痫药物;2. 癫痫患者未能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3. 癫痫患者丢失或忘记服药;4. 癫痫持续发作时,无法中断或控制;5. 高热导致的发作。
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导致患者严重伤害或生命危险。
因此,紧急医疗护理和治疗非常关键。
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目标包括停止癫痫发作、保护患者安全、纠正相关的代谢异常、寻找并治疗潜在的原因、治疗并预防并发症并恢复意识。
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方法包括静脉给药、气管导管插管和人工通气、麻醉和低温治疗。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苯巴比妥钠、丙泊酚、地西泮等。
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急性治疗方法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中断癫痫发作。
预防惊厥持续状态的关键措施包括:癫痫患者按时并合规使用抗癫痫药物、定期复查和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诱发因素、培训患者及其家人有关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并提供应急药物如苯巴比妥钠等。
总之,惊厥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且紧急的癫痫发作,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生命危险。
早期的紧急医疗护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合适的药物治疗、纠正代谢异常和寻找并治疗潜在原因,大部分患者可以迅速中断癫痫发作并恢复意识。
预防惊厥持续状态的关键措施包括合规用药、定期复查和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诱发因素和提供急救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㈢.抗惊厥治疗 本病常导致脑水肿或神经系统后遗症等不良 后果,所以,应选用作用强、显效时间快、容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止惊药物。 1.苯甲二氮卓(安定) 具有抑制惊厥灶放电向 皮层下扩散,终止或减少惊厥的作用,是治疗 惊厥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安定经静脉注射后可 迅速分布于脑组织,作用快,一分钟脑内浓度 即可达高峰。一般静脉注射后3~5分钟内抽搐 停止。部分病人在缓慢注射的过程中即可终止 抽搐。安定一次剂量为0.3~0.5mg/kg,在心电 呼吸监护下可用到1mg/kg。静脉注射速度以每 分钟1mg较安全。每次剂量一般不超过10mg为 宜。若抽搐不理想,15分钟后可重复
发作情况不能回忆,有近事或远事记忆的损害。 常需2~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脑电图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发作时两侧半 球脑电活动变慢,多数为一侧颞区或顶颞区、 枕颞区尖波、棘-慢波,也可以出现双侧颞区 弥散性θ波暴发;间隙期脑电图表现有颞区局 灶性棘波。睡眠诱发实验可提高阳性率。此类 型常见于颞叶癫痫病儿。 [实验室检查] 由于病因多样化,除检查脑电 图外,选择性进行以下检查。 1.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 钠、钾、钙、镁、血糖、肾功能、血培养。
时常有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 可以出现病理反射。意识障碍程度与发作次数。 或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发作越多或持续时间 越长,脑水肿越严重。同时脑缺氧和脑水肿又 可引起全身性发作,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及时 控制抽搐,可导致窒息死亡。发作后脑电图常 表现为高波幅δ波和θ波。 2.肌阵挛性惊厥持续状态 全身性或躯干、 肢体、面部或其它某个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短暂 的、快速的、反复有力的收缩。主要表现有突 然点头、弯腰或后仰,有时突然跌倒。也可表 现为某个肢体突然抽动如伸臂、曲肘或踢腿等 动作。肌阵挛发作常见于婴儿痉挛症、中枢神
4.半侧性惊厥持续状态 发作时双眼共同偏 视,一侧面部、上肢、下肢呈阵挛性抽搐,持 续时间平均约1小时左右,其间可有短的间隙。 有时发作呈左右交替出现。若仅局限一侧时, 意识状态可保持清醒。脑电图常为弥散性两侧 同步异常,也可是局部病灶性脑电图。此类型 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儿低血钙症、低血镁症、缺 血缺氧性脑病等。 ㈡.部分性惊厥持续状态 主要为面部或肢体的一部分局限性阵挛发作, 可长达数日或更长,局部抽搐时无意识障碍。
抗 癫痫药物的血浓度、血液气体分析和血浆渗 透压等。 2.脑脊液检查 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和培 养。选择性做脑脊液病毒抗体或结核杆菌抗原 抗体检查。测定脑脊液压力以便判断颅内压升 高的程度。 3.头颅X线检查 对颅脑外伤所致惊厥持续 状态较可靠。 4.脑超声波检查 用于诊断脑室系统扩大、 脑实质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脑肿 瘤等。结合中线移位的情况,判断病变的部位。
不丧失,对周围环境反应正常。 4.心脏疾病 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QT延长 综合征、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 室性心动过速等均可导致脑缺氧,发生阿斯综 合征。病儿可有紫绀、昏迷、惊厥等表现。但 只要仔细询问病史,严格心脏检查,做ECG、 心脏彩色超声波等。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 小儿发病比成人高,容易留后遗症。 发作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发作时间越长 控制抽搐越难,合并症越多。一般发作持续1 小时以上,海马、杏仁核、小脑、丘脑和大脑 神经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脑膜炎、病毒性脑炎以及脑型寄生虫病等。 2.代谢紊乱 低血钙症、低血镁症、低血钠 症、低血糖症、高渗血症、严重碱中毒和水中 毒等。 3.高热惊厥 大多数为复杂性热性惊厥,少 数单纯性热性惊厥可发生一次惊厥持续状态。 远期癫痫发病率升高。 4.缺氧 吸入各种有毒气体、窒息、心跳呼 吸骤停等引起的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5.癫痫 惊厥持续状态可以是特发性癫痫的 症状,也是继发性癫痫的一种常见表现。长期 抗癫痫治疗的病人用药不正规或突然停药
突然发生;②癔病可表现憋气,慢慢倒下,但 并无紫绀,瞳孔光发射仍然存在。而惊厥发作 时呼吸暂停,伴有紫绀,瞳孔光反射消失,舌 体咬伤,尿失禁等;③癔病脑电图正常。 2.屏气发作 多见于2岁以内病儿,但很少 在6个月内发生。主要在精神上受刺激时发生, 如疼痛、未能满足要求等。开始表现为大哭一 声或几声,随后呼吸暂停。屏气时间长时可有 紫绀、意识丧失、全身强直、角弓反张、尿失 禁。通常发作时间短,睡眠时不会发生。 3.交叉擦腿发作 一般1岁以后起病,女孩 多见。表现为两腿交叉内收,进行擦腿动作, 同时出现面部潮红、出汗、两眼凝视,但意识
[鉴别诊断] 应与某些具有发作性特征的疾病 进行鉴别。 1.癔病 儿童多种多样,发生在学龄前期或 学龄期,与周围环境暗示性和自我暗示性有关。 临床常见情感暴发、哭闹、又说又唱。有时为 恐惧发作、喊叫,可伴有轻度意识障碍,但并 不完全丧失。最常见有痉挛发作,四肢挺直或 肢体抽动,手痉挛呈爪状,下肢瘫痪而与神经 系统解剖生理部位不相符合,不能站立,失音 等。有时持续时间较长。应与惊厥持续状态相 鉴别。①癔病发作常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与环 境暗示和自我暗示有关,而惊厥发作大多数是
[病理生理] 常见改变有①代谢性酸中毒。主 要是惊厥发作时全身骨骼肌抽搐或强直,喉部 肌群和呼吸肌群强直使喉头痉挛和呼吸运动受 限,肺通气不足。全身缺氧形成高乳酸血症即 是代谢性酸中毒;②糖代谢紊乱。机体处于应 激状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 糖原分解加快。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受体 结合功能也会发生异常,血糖可以随着病情的 严重程度持续升高。③脑损害。容易发生脑缺 氧,引起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生大量脂质 过氧化物,导致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 加重了缺氧性线立体损害。随时可发 生呼吸衰竭或窒息,应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病儿在控制惊厥时,宜及时 进行人工机械通气。 ㈡.病因治疗 应尽快明确原发病因。某些原发病因的治疗 是控制惊厥的关键。如新生儿常见颅内出血、 缺血缺氧性脑病、化脓性脑膜炎等;婴儿常见 电解质紊乱、晚发性维生素 K依赖因子缺乏症 引起颅内出血等;儿童常见细菌性脑膜炎、病 毒性脑炎、癫痫、中毒、高热惊厥和颅脑外伤 等。
持续状态。若系无热惊厥,应考虑电解质紊乱 或其它生化改变引起。另一类则可能是癫痫病 或肿瘤类疾病等引起发作。 必须考虑年龄的特点。新生儿常见病因为电 解质紊乱和产伤引起的脑损害、窒息、细菌性 脑膜炎,并且发作时可以不典型。常表现为强 直-阵挛性或强直发作。婴幼儿期以电解质紊 乱、高热惊厥、脑发育不全、脑膜炎、脑炎和 婴儿痉挛症等多见。发作类型多数为全身性发 作。儿童期的病因多种多样,发作类型也各异。 临床仔细的体格检查和选择CT、脑电图等检查 后,通常都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㈠.常规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鼻咽腔分泌物。注 意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窒息,用牙垫以防舌 体咬伤。 2.氧疗 无论临床是否有紫绀,为了避免和 减少脑损害,都应通过鼻前庭、面罩、头罩等 方式给氧。 3.减少刺激 为了避免再次发作,尽可能减 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4.监测抗惊厥药物的血浓度 便于调整药物 的剂量(如鲁米那)。
都可以诱发惊厥持续状态。 6.脑出血及脑外伤 常见于新生儿产伤、晚 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蛛网膜下腔出 血、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脑挫列伤等颅内 压升高病人。 7.中毒 食物、药物、鼠药、农药及重金属 8.传染病 中毒性菌痢、破伤风、狂犬病等。 9.其它 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瑞氏 综合征以及神经皮肤综合征等。 [发病机理] 至今不太明确,脑功能代谢紊乱
脑电图背景正常,棘波放电局限于中央区,也 可为中央区病灶扩散或多病灶。病因多样化, 以感染、肿瘤多见。 ㈢.复杂部分性惊厥持续状态 多数发生在年长儿。主要为精神症状伴临床 行为异常。可有沉默、呆滞、活动减少、注意 力丧失、定向障碍、只能发单音等。也有表现 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急噪、冲动行为。 还可以幻觉、妄想。部分患儿可有自动症,甚 至盲目出逃。意识障碍轻者出现思维缓慢,重 者木僵、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并且出现全身 性大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月不等同。病人对
一次。每日总量不宜超过40mg。 此药虽能很快控制抽搐,但45~60分钟后脑 内浓度就很低。为了避免惊厥复发,可在注射 安定后即刻给予止惊作用时间较长的苯巴比妥 钠5~10mg 肌肉注射,或用其它止惊作用较长 的药物。副作用一般较轻,但严重缺氧病人, 特别是心脏存在动静脉分流的病人容易发生呼 吸 抑制。静脉注射速度不均匀,短时间速度太 快,即使正常剂量也可抑制呼吸,应于高度重 视。安定肌肉注射后1小时血浓度才达高峰, 控制惊厥显效时间较慢,此给药途径不用于惊
惊厥持续状态
惊厥持续状态属小儿常见的神经系统危重 疾病,是由某些脑内或脑外疾病引起的临床综 合征。临床上,抽搐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 者反复发作超过30分钟,并且间隙期不恢复意 识者,都称为惊厥持续状态。本综合征可因严 重的脑缺氧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也可 达到5~15% ,应及时正确处理此症。 [病因] 小儿病因多样化,常见病因如下: 1.严重感染 如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 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或各种颅内感染如细菌性
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如果大脑细胞兴奋 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谷氨酸、门冬氨酸等 合成和释放过多;或者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 氨基酸、牛磺酸等合成和释放太少,都能使脑 细胞代谢功能失调而产生惊厥持续状态。同时 脑神经细胞内Na-K-ATP酶减少,细胞膜离子 通道功能障碍,细胞内Na离子、Ca离子增多, K离子外流,诱发细胞膜电位变化,进而转化 成峰形电位,致使脑神经细胞过度放电而发作。 另外,参与发作的因素还有β-内啡呔、亮- 脑啡呔、生长抑制素、神经基因表达异常等。
低,无氧代谢增加,ATP生成减少,脑细胞缺 氧。同时细胞膜钠泵作用及钙离子交换障碍, 细胞内水钠潴留,导致脑细胞毒性肿胀而产生 脑水肿和脑细胞损害。钙离子大量内流,又使 神经兴奋性增高,使惊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的脑损害可带来神经系统后遗症。④症状 性高血压。由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大 量释放,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会很快升高。⑤ 其它。如窒息、高热反应、吸入性肺炎、舌体 咬伤等都是常见的损害。 [临床表现] 约85%发生在5岁以内。表现各种 各样,分类有所差异。一般以临床和脑电图相 结合对诊断较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