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 的类型及解答技巧
题型05材料解析题——“异同点”类设问(原卷版)-2025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05材料解析题——“异同点”类设问(原卷版)-2025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f654ece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5.png)
题型05 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异同点”类设问【设问特点】(1)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概括……的相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指出……的异同点”;“……存在差异的原因”。
(2)该设问类型是高考题的常见设问题型,一般为中西方比较,或是时间上的前后变化(如:中国古代史不同朝代的政策)的比较。
(3)该设问类型分值较高,如同时考查“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值基本在10分以上。
(4)该设问类型注重考查考生归纳、总结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5)该设问类型,对考生的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要求很高。
【思路分析】(1)该设问类型,基本就是要求在两则材料信息中找到几处相似的或不同的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
(2)如设问为“……存在差异的原因”,更需要运用“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要求,作出合理的解释说明。
(3)该设问类型从题干中的定向词汇(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角度来说,答案以出自材料居多,但设问为“……存在差异的原因”,则需更多的参考所学知识回答。
注:以下表格,仅供参考。
定向词分类定向词暗含答案来源根据材料回答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教材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只不过是个引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教材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综合上述材料回答设问间的递进或并列或转折关系答案肯定在材料间递进或并列或转折的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得出认识和结论1.(2023·福建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时,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以厘定田税,并写入户帖。
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文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并载明土地来源情况,呈报官府检核。
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砧基簿,构成了私有土地产权登记册。
明清的鱼鳞图册,即源于此。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https://img.taocdn.com/s3/m/54e920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9.png)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1. 熟悉题型特点•历史材料题一般由一段或多段历史材料和相应的问题组成。
•材料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并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回答。
2. 仔细阅读和理解材料•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对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
•注意理解每个材料的主题、观点、背景信息等重要内容。
•理解材料是解答问题的基础,要确保对材料内容有清晰的把握。
3. 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
•分析材料之间的异同、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
•可以使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整理和归纳材料之间的关系。
4. 利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要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对比、推理和解释。
•注意避免过度引用历史知识,要以材料为主,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合理推断。
5. 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在回答问题时,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注意使用清晰的语言和恰当的历史术语。
•要有合理的思维逻辑,结构清晰地组织回答内容。
6. 时间管理和答题顺序•高考时间有限,要合理安排时间。
•在开始答题前,可先浏览所有问题,了解题目难易程度和分值。
•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适当的答题顺序,先做容易的题目,再做较难的题目。
7. 实践和模拟训练•实践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关键。
•多做历年高考历史材料题,通过模拟考试训练,熟悉题型,提高应对能力。
•错题总结和分析是提高的关键,要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以上是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备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8. 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在解答历史材料题时,要注意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政治氛围等,以及事件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提供更有深度的回答。
【高中历史】各种类型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
![【高中历史】各种类型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4647f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9.png)
【高中历史】各种类型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
1)递进式材料题。
答好第一问是解题的关键。
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
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
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2)归纳材料问题。
例如,1995年,“冀湖白龙潮丝绸厂”就是基于对材料的了解,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信息。
可以采用分段的方法:首先分析材料,将长材料分成几个段落,
找出每个段落的意思;短句子,找出每个句子的意思。
这种逐层分析有助于提取材料的所
有有效信息。
(3)小论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题。
这种着眼于“文字表达”的命题方问方面,第一
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时还了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
解答这类题,除了对材料题的一般要求外,更应注意:
① 由于小论文形式的材料性问题相对一般,不可能用问题来提示阅读。
因此,在审
查问题时,阅读材料应更加精细和详细,并努力不错过任何有效信息。
例如,在1997年
的第44题《南唐大帝》中,一些候选人只回答了治国的政策、措施和后果,因为他们没
有注意问题中的“与时代相结合”字样;虽然其他人注意到了问题中“结合时代背景”的
要求,但他们没有仔细阅读材料,我没有注意到材料1中没有提供这个问题中的“时代背景”,而是材料2,所以我不得不不加区分地回答。
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
![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4681f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4.png)
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一、题目分析。
1. 题目要求,对于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2. 题目特点,通常包括历史材料的原文或图片,需要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二、解题步骤。
1. 理清思路,仔细阅读历史材料,理解材料内容,把握问题要求。
2. 分析材料,对材料中的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关键信息。
3. 回答问题,根据材料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提出观点和论据。
三、解题技巧。
1. 理性分析,客观分析历史材料,不带有主观偏见,不随意臆断。
2. 结合知识,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见解。
3. 表达清晰,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
四、范例解析。
题目,以下是一份古代文献,描述了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结合文献内容,分析该人物的重要贡献及其影响。
文献内容:“某某,字某某,生于某年,是某朝某官员。
他在政治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某项重大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分析及回答:根据文献内容可知,某某在政治和文学艺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某项重大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社会的繁荣稳定。
其次,他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后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
因此,某某的重要贡献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注意事项。
1. 注意审题,仔细阅读历史材料,理解问题要求,抓住关键信息。
2. 注意逻辑,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3. 注意细节,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细节要有深入了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六、总结。
历史材料题的解答需要对历史材料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历史知识,客观理性地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8c535d808a1284ac8504337.png)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技巧命题专家选用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材料类型(1)文字材料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
可分为两类:一是典籍碑刻类。
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
二是文字作品类。
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温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2)表格材料表格材料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表格化。
数据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表格具有简洁性特点,可以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使人一目了然,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分析出某些历史特点。
但是单纯的简单表格题是有局限性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这是简单的表格本身反映不出来的,考生必须用课本知识来回答。
而信息量较大的表格则可避免这一局限。
如1996年高考的“世界经济格局”题,其设问都没超出表格范围。
(3)图片材料把历史地图,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
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等作为材料。
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但纯图片材料题也受图片的局限,只能借用来考查书本知识的记忆或运用课本知识辨别真伪(如上海高考“邮票”题),继续增大难度的设问则无法根据图片回答,还要回到课本上去。
因此,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配合编制出来;才能具有适当的难度。
2.解题技巧(1)阅读、理解材料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
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第二遍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即作到能力要求中规定的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还要考虑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
对组合型材料,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等,第三遍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作为答案。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7db80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6.png)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一、认真阅读材料,弄清题意,明确中心。
读懂材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
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直接凭感觉答题。
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收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
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与教材结合得出答案打下基础。
阅读材料应该分成两个层次:(1)泛读,先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
(2)精读,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
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往往给我们一起提示作用。
作为材料,一般可分为三类:古文(文言文)、现代文、译文。
(1)古文(文言文)。
对文言文材料应结合汉语知识及课本相关内容,弄清材料意思,不应像在语文课那样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即可。
(2)现代文。
现代文材料的阅读一般文字障碍少,重要的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3)译文(欧化文)。
由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与我们有一定的差别,加上作者的立场、观点、意图比较隐蔽,特别是一些文件、条约、回忆录等充满外交刺令和故意隐瞒其真实意图,更需考生细心观察,思考、辨别、提炼出材料观点。
二、回顾教材,归类对号,落实章、节、框。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在平时学习当中很难接触到的,当时没有见过的材料背后必然至少有一个学过的知识点。
任何材料虽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是不可能的。
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缩小范围,根据题目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
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将材料分析透彻,注意回想它与教材哪段历史有关。
同时,根据题意扣紧教材知识,不漫无边际,无从思维作答。
所以,应读懂材料,了解材料大意后,根据材料意思总体把握分层作答,如果是多则材料,应先弄清各则材料之间是何关系?材料观点是否相同。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21ddd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7.png)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它通常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而要做好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思考技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都有哪些。
一、材料的认真阅读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对所给材料有一个非常认真的阅读,一定要仔细地理解材料中显示的历史事件、龙虎斗、人物性格及行为、政治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细节。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抓住材料中的重点,以便在之后的分析和评价中更好地使用。
二、与历史概念的联系历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而历史学家使用的每一个术语都有一定的含义。
因此,在进行历史材料解析的时候,学生需要将材料中的每一个概念和术语与所学到的历史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三、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了解历史事件往往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对历史事件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理位置以及涉及的各方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四、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事件的分析是高中历史材料解析的重点,学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应始终明确自己的分析和回答与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相符合,切不可随意捏造事实或者将材料内容曲解成自己所想的内容。
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历史理论与实际历史事件相结合,以从历史事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体会。
学生需要将所学到的历史理论运用到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中,并与所给材料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六、结论明确对于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学生需要在分析和评价后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种结论需要基于材料中的事实和真实历史背景,以及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理论。
同时,结论也需要与材料的意图和要求相符合,更好地呈现出学生在历史材料解析中的能力。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d726c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2.png)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阅读材料1.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词和时间限定,确定所需的主题和范围。
2.理解材料:通读、细读历史材料,把握主旨思想,抓住关键信息。
3.对比材料:注意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点,掌握材料的对比关系,揭示历史事件的演变。
4.分析材料:揭示材料的意图,分析作者观点、立场和目的,注意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思考策略1.标注关键信息:使用符号、线条或颜色标记关键信息,便于后续答题。
2.串联历史知识点:将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历史事件链条。
3.打碎条块式思维:将材料按照时间、地域、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切分,形成系统全面的分析。
4.发掘历史规律:通过对材料的研究和思考,总结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答题技巧1.正反两面分析法:既揭示材料的积极作用,也分析其消极影响,全面评价事件的历史意义。
2.批判性思维:对历史材料提出质疑,辩证分析,发现不足和盲点,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学过的历史知识,提炼经验,丰富答题内容。
四、写作技巧1.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叙述,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观点。
2.逻辑严密: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确保文章条理清晰,观点连贯。
3.用词准确: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专业词汇,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4.注重逻辑连接词:充分使用逻辑连接词如“因此”、“然而”等,使句子结构紧密联系。
五、备考建议1.多积累历史材料:读历史书籍,关注历史研究,多读、多思考历史材料,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2.多做历年试题:通过做历年高考历史材料题,了解出题规律,熟悉解题思路,增强答题能力。
3.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分配复习重点,做到有序高效备考。
以上就是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的一些技巧和建议,希望能对同学们备考提供一些帮助。
加油!六、典型题型解析1. 完善材料此类题要求根据给出的历史材料,选择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选项。
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及应用
![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83d62933687e21ae45a93f.png)
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及应用主讲人:林永星内容提要:一、总论:材料解析题的结构、解题技巧、分类二、分述(一)文字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二)表格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三)混合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四)文字材料型及表述成文式材料解析题(五)混合材料型及表述成文式材料解析题正文:一、 总论:材料解析题的结构、解题技巧及分类材料解析题是1989年全国高校招生考试历史卷首次推出的一种新题型,它的特点是提供给考生一定的新材料、新情景,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作答,这就比较有效地提醒了考生不能猜题押题,死记硬背地答题。
正是由于它适应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所以自1989年后,材料解析题很快发展成为历史试卷的主要题型之一,并不断完善创新,在材料的取材上,不仅有文字材料,还有图表材料,在考查能力要求上1997年更出现了成文型的材料题。
作为三大题型之一的材料解析题,还向选择题和问答题这两大题型渗透,形成了材料式的选择题和材料式的问答题。
可见材料解析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题型,具有极好的发展趋势。
但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难”,这除了个别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平时又缺少应用训练而造成的。
为此,我们先对材料解析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的技巧作总体的介绍。
(一)材料解析题的结构材料解析题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提示部分,是由一段或数段文字材料,图形材料或数字材料构成;第二部分即设问部分,是根据材料相应地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如:阅读下列史料:“何以异于昔人海国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士谭(谈)西洋,引则以西洋人(谈)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回答:(1) 上文出自何书?作者是谁?是受谁的委托而编写的?(2)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3) 这部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二)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很基础很重要的能力,因此历史科的高考《考试说明》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明确列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阅读理解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349a9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c.png)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2.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
3.结合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二、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是解答的关键1.定向词:根据材料、所学知识、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定法词: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指出、列举等。
3.定位词:原因、条件、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
三、利用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确定答案来源、思路和表述方式1.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2.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思路。
3.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表述。
四、读题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1.读题引:先读问题,了解要求。
2.读正文: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
3.读出处:结合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五、注意答案来源、思路和表述方式的清晰性1.答案来源不清: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2.答案表述不准: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思路。
3.答题内容不明: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表述。
六、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为解答提供思路和方法1.定向词:根据材料、所学知识、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定法词: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指出、列举等。
3.定位词:原因、条件、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
很多人认为先读材料再看题目设问,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材料比较陌生,遇到难懂的古文或外来材料,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而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
因此,先读题目设问可以帮助定位材料内容,明确答题方向和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容易思路清晰明确。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包括看两头找信息和读懂、读透材料。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等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需要注意不漏读。
对于材料的阅读,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观点,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题型03材料解析题——“变化”类设问(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03材料解析题——“变化”类设问(解析版)-2025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915ba5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5.png)
题型03 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变化”类设问【设问特点】(1)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阐述从……到……的变化”;“概括……以来……的变化”;“概括……以来……演变的特征”;“说明……变化的特点”;“概括……转变的历程”;“指出……演变的趋势”。
(2)该设问类型分值不高,大致在2—4分,不超过6分。
(3)该设问类型的答案,要求语言表达清晰明了,不能含糊不清。
【思路分析】(1)该设问类型,就是要求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阶段前后不一样的表现”。
(2)该设问类型从题干中的定向词汇(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角度来说,答案以出自材料居多。
注:以下表格,仅供参考。
定向词分类定向词暗含答案来源根据材料回答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教材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只不过是个引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教材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综合上述材料回答设问间的递进或并列或转折关系答案肯定在材料间递进或并列或转折的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得出认识和结论【类型一】1.(2023·湖北卷,16,节选)[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
西周“六艺”重视射、御。
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
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
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
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
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
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c903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4.png)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历史材料解析题是高中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解析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历史材料,对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1. 仔细阅读材料:在回答问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提供的历史材料。
理解材料中的主题、观点和事实,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
2. 分析材料的来源和作者:了解材料的来源和作者的背景对于理解材料的观点和偏见很重要。
考虑作者的角度、目的和时间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观点。
3. 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识别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帮助你确定材料中的主题和观点。
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通常与问题相关,所以要把握好它们。
4. 运用历史知识和背景:解析题要求学生能够将提供的材料与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背景相结合。
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背景,对材料中的观点和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
5. 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析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观点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过程。
6. 结构化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清晰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合理地分段和连接句子。
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表达方式,确保回答准确和简洁。
7. 综合材料和个人观点:解析题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但也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观点。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参考提供的材料,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8. 多练解析题:通过多做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练,提高解题的技巧和水平。
阅读更多的历史材料,培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总之,要解答好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分析材料,运用历史知识和背景,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并结构化地回答问题。
通过多练习,不断提高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读材料、审设问、条理答“三步法”解答材料型非选择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读材料、审设问、条理答“三步法”解答材料型非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eea62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8.png)
汉朝:郡国并行制。原因:刘邦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郡国 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秦制之得”作出合理的解释。(8 分)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 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 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 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 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 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 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 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 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与汉朝初期选择地方统治形式的不同及其原 因。(10分)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 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 献。(8分)
[解题指导]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核心词语。文字材料要仔细阅读,注意材料分为几
个层次,表达的关键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商周文献、诸子之
读材料
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可知,以 “六经”为代表的先秦文献和秦汉典籍;据材料“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https://img.taocdn.com/s3/m/89b2a5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7.png)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高考中的每一科的答题都有其特有的技巧,那么对于文科生来说,历史的选择题有什么技巧刻意加快答题速度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1.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高考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通用一篇
![高考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通用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1b254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c.png)
高考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通用一篇高考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 1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集群式(或称专题式、整合式)选择题,都要审清四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
NO.1 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教育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等。
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__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NO.2 审清答题主体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选择题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NO.3审清条件限制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它涉及时间、角度、对象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这些往往也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充分利用。
NO.4审题目的核心要求主体内容与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假如主体内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话,核心就应该是果核。
解析题:要注意3类型3特点阅读分析材料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必备的学习能力,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结合__来各新课程省区及全国高考试卷情况,肖献明认为,解答非选择题即解析题的技巧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一个前提是,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199c8e4ee06eff9aff80737.png)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注意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 2.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注意分值。 3.作答时精炼术语文字,答案做到要点化、序列化、规范化。
2012年南京市二模卷第23题 材料二 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
材料题解题方法指导
(一)读:解题的基础 1.认真审读设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提示词 中心词、求答词。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梁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限定词主张变法维新(或君主立宪)到认可共和革命。(2分) 说明:民主共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梁启超顺应了历史的变化。(2分)
3、实质类。
实质就是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 蔽的,需要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方法: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揭示其本质或目的,最后指出 其性质。
例: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江河所终极。死后该 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 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乏条理性。
材料题解题方法
(一)读:解题的基础 1.认真审读设问中的关键词 2.借助标点符号(句号、分号、省略号等) 3.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看注释) 4.充分挖掘图表信息
高考答题技巧历史材料解析方法
![高考答题技巧历史材料解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af7b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d.png)
高考答题技巧历史材料解析方法高考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一场考试,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
历史考试中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材料分析,而在材料分析中理解材料的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高考历史材料解析方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一、整体分析法整体分析法是指从整体上来把握史料材料的写作意图、全文脉络和主要论点等。
此法适用于较长且结构比较复杂的史料材料。
首先需要整体快速扫描一遍,先捕捉文章大意,掌握作者的叙述方式及其措辞,最后再对细节进行逐一分析。
该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把握历史事件的全貌和关键词。
二、逐段分析法逐段分析法是指从具体的某个句子或段落入手来分析文章的意思。
只有详细分析每一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逐段分析法主要可以帮助考生清晰思路,准确把握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分类分析法分类分析法是指把材料按照内容进行分类,从而找到相应的信息。
此方法有助于将材料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思考,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捕捉到文章重点信息。
四、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指将材料与历史事件的变化进行对比,找出其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推出结论。
适用于需要从不同文献中找出相互联系与不同点的情况。
该方法迫使学生深入各种历史事件的事实,找到事物本质与变革之间的联系。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技巧,在历史材料解析中也非常实用:1. 弄清材料的时空背景,认真阅读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2. 把握材料的类型,区别不同类型材料的表现形式和特点;3. 注意材料中的否定词、修饰语等,避免误解材料的含义;4. 重视材料中的数字、数据和图表,掌握有效信息;5. 对材料中的背景、原因、结果等进行剖析,深入挖掘材料中的内涵。
总之,历史材料解析是历史考试的重要环节之一。
考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运用多重方法,有效地把握材料的含义,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方法和技巧,真是经典!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方法和技巧,真是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543da54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7.png)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方法和技巧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 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四、材料解析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1、评价类。 材料二 史观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 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 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 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历史材料解析题
的类型及解答技巧
(1)
一、材料解析题的问题类型
内涵式
提示语 “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归 纳、概括、提炼、叙述)” 这类问题的解题必须依据材料。在解题时只要符合题意, 照抄、摘抄材料也能得分。但是不能全文、整段摘抄。
外延式
提示语有 “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 纳、概括、提炼、叙述)……”。 这类问题的解答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 材等所学知识,而与材料本身关系不大。
5、审清问题的核心
三、答题要求
作答时做到四化:
要点化(提炼要点,能力要求较高,须练习) 序号化 段落化 规范化(用历史性语言,不用文学性语言)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 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 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 1、评价类。 评价类问题的提示语有“评价”,“评述”,“评 析”,“认识”,“看法”等。对历史人物、历史事 件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 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从而揭示那些历 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 回答评价类问题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从正反 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从不同 历史时期分析评价事物;主客观评价方法,从主观和 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答案:(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4、比较类。 方法:(1)审题:先确定比较对象;然后确定比较 项目,即比较内容;再确定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 定、角度限定等;(2)答题:第一步草拟提纲,就 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的列出,根据问题的 范围和时限作答。第二步组织答案,依据提纲,以史 实为基础,史论结合。答题还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要全面准确。注意:如果有两个对比项,一般答 从……到……,但如果有三个以上对比项,应该一一 列出。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4、比较类。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 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 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 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 析其原因。(15分) 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
一是生产工具;二是土壤墒情;三是季节时令。 外延式 根据问题,定位知识点的教材位置,整合,重组
出答案。
内涵外延结合式
解决问题。
先提炼材料信息,然后结合教材知识,
二、审题技巧 2、审清问题的指向
材料解析题的问题类型中,往往有比较、列举、 简述、论述、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对题目 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不同。如比较型问题, 有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相同点用“都”、 “均”等字眼,不同点用对称性语言。
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 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 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 材料二 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 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 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 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 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 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吏队伍。(7分) ——据《新唐书》
3、审清问题的限制性条件
限制条件有时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 文化等)、角度(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 响、意义等)、程度等 (简称两间、两度)
二、审题技巧 4、审清题目的分值
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也是答案 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一般是2 分一个要点,也有1分一个,还有3、4、5分 一个的。 一般情况下,偶数分值的题2分一个要点,比 如6分的题3个要点等。(但我们自己考试一 般有1分一个点的,也有2分一个点的。)
内涵外延结合式
提示语“根据(依据、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回答此类问题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内涵式 一般从材料中找答案,同时需要归纳、概括、提炼。
审题思路:一般一句话一个要点。需注意标点符号和分值。文言 文如有一两个字不懂,别慌,从整体上读出大意即可。 如(11郑州市质量检测) 材料一:谚曰:“耕而不耢(lào,一种农具,用来平整土 地),不如作暴。” 材料二:谚曰:“以时及泽(指墒情),为上策”也。 依据材料,概括农业耕作需要注意的问题。(6分) 答案: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2、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背景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 的范围最广,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 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件注重客观性,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三者可 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 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 解题思路:从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 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7分) 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 和间接原因等切入,根据问题的类型,从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社会环境、政策、历史、地缘等角度着 手进行分析和说明。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 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 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 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 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 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1、评价类。 材料一 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 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 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 (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 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 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 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 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中的消极因素; 材料二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3、实质类。 实质就是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 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需要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方法: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 其本质属性,揭示其本质或目的,最后指出其性质。
例: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 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 上”各指什么?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 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 化运动,但矫枉过正。(8分) “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 字,惟有请爱新觉罗· 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