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实际 有效开放作业形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生活实际有效开放作业形式摘要:“设计.应用”教学领域的作业是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的桥梁,立足生活实际,有效的抓住作业这个载体,开放作业形式,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相联系、相融合。通过课前多渠道开展预习性作业、课上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性作业、课后多种形式展示实用性作业。开放了作业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作业的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设计;应用”教学领域;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90-01
一、现状分析
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与生活,它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小学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尤其体现了美术和生活的联系,对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更是激活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体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有机联系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对待课堂作业情况又如何呢?我们就此问题对师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大致了解到教师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基本以课本为主,课上教师多数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和课本资料给学生学习。在作业过程中,基本采用直接示范教学的方法。学生作业在教师上述教学模式牵引下缺乏主动
地思考和探究,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是直接模仿老师或参考书本范例制作,作品缺少新意。
二、解决策略
2011版新课标再一次向我们提出要求:在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中,要加强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所学内容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以及所学知识、技能与日常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这一要求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中,如何从生活“实用”中学习,再“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如何将美术和生活相联系?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立
足生活实际,开放作业形式,将美术和生活进行有效联系,开展“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从以下几点做起:
1、多种渠道开展预习性作业
新课标提醒我们,开展“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要从生活“实用”中先学习。所以我们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走进生活,进行课前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的主题和作业的内容进行个人的或小组的体验活动。通过生活调查或网络资料收集,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围绕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生活中观察、调查,对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调查,做到学习前对表现的某一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如:在小学美术第十二册教材《画汗衫》一课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围绕“画汗衫”这一课题来设计一些问题,并根据设计的问题进行一个课前市场调查。围绕“哪些人有汗
衫这种服装?”“人们对市场上汗衫满意吗?有什么建议?”“汗衫如何设计?”等问题开展调查,了解到现在市场上的汗衫太大众化,不具个性。追求创意和个性是未来汗衫设计的方向。同学们跑去汗衫专卖店和网络平台网罗收集了各种精美的汗衫设计样图。主动对汗衫这一事物进行调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激发强烈的创作兴趣,一批充满创意和个性的汗衫也就应运而生了。如周娇同学设计的动漫diy t恤,将自己的速写照片巧妙的设计在汗衫上。
2、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性作业
艺术表现离不开生活材料,艺术表现及其造型活动都是从选择材料和利用材料开始。现代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材料、了解材料,从中不断获得创作的“灵感”。所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多方式的尝试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材质,更好的创作作业。
3、多种形式展示实用性作业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新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密切配合学校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运用美术的生活环境。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布置教室的园地和黑板报,结合学校的红领巾体育节、跳蚤市场等活动策划宣传海报。也可将学生在课上制作的各种小型商品(如:制作的鞋子、包、动物面具、青花盘等)聚集在展厅,模拟商品交易。学生可以扮演销
售人员推销自己的商品,顾客也对商品进行评价。将学生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在掌握技能技法的同时学会美化生活,使学生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明确学习的目的。
三、小结
“设计·应用”教学领域的作业是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的桥梁,立足生活实际,有效的抓住作业这个载体,开放作业形式,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相联系、相融合。通过课前多渠道开展预习性作业、课上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性作业、课后多种形式展示实用性作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作业的效率与效果。并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在生活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并将创新的作业运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