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各类输液扎针技巧总结

合集下载

新手护士扎针技巧

新手护士扎针技巧

新手护士扎针技巧新手护士扎针技巧有很多刚刚出校门的护士们会发愁,怎样能让自己像老护士那样,把针扎好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说,作为护士的我们要如何把输液这一项工作做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护士。

欢迎阅读!方法11、当我们要进行输液的时候,首先一个环节就是排气,这个呢不是咱们今天要讲的,今天主要讲一下扎针的一些技巧。

通常我们进行皮肤穿刺是选择手部的,当我们系好止血带的时候,首先要找病人手上最好的血管进行皮肤穿刺,这里的最好呢,指的就是比较粗,比较直的血管。

这是相对于血管好一些的患者来说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居多。

2、选好血管后,我们要用酒精棉或碘伏棉球给要进行穿刺的部位消毒,要在选定的.血管上以半径两厘米来画圆的方式消毒,切记,用棉签消过毒的地方不可以再碰了。

3、接下来就是扎针了,这是我们今天主要要讲的,小编扎针的方式就一个字,快。

当我们选好血管时,要在这条血管最直的一段进针,在进针的同时,要考虑之后针尖停留在血管的那个部位,是否处于血管的分支上,从而导致渗药。

方法2再有我们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有所松弛,当我们遇见这样的患者时,就要小心应对了。

当我们给老年人扎针的时候,一定要绷紧他们的手部皮肤,通常可以让他们手腕放平,手掌和手指交合处向下垂,我们也可以用左手握住患者的手轻轻的向下压,以达到将皮肤绷紧的目的。

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左手的食指扥住要扎血管的上面,大拇指扥住血管的下面,来绷紧血管。

方法3当扎这样老年人的时候切记不要进针太快,老年人血管脆,进针快容易使血管被扎破,从而渗药。

我们在进针的时候,只需挑破一层皮然后就平针送一段针,就可以了。

在扎老年人的时候还要记住,见回血不要再送针了,否则会滚针的。

在扎小孩子的时候,我讲的是要扎脚的孩子,有些小朋友手上血管不是很好所以要扎脚。

扎脚的时候我们首选是脚踝,通常情况下哪里的血管会好一些,同样我们要扥紧皮肤,不会使血管一扎就跑了。

静脉扎针技巧

静脉扎针技巧

静脉扎针技巧
静脉扎针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技能,通常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执行。

以下是一些关于静脉扎针的基本技巧:
1. 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医嘱。

•选择合适的针和采血管,通常会选择较大的静脉。

2. 洗手和戴手套:
•在进行任何医疗程序之前,始终洗手。

•戴清洁的、无菌的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选择静脉:
•选择较大、较直、较容易穿刺的静脉。

通常选择手背、前臂、手腕或肘部等区域。

4. 准备患者:
•让患者舒适地坐下,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止血带(但不要过紧)。

5. 麻木:
•在预定的静脉穿刺点处使用局部麻木剂,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6. 扎针技巧:
•将针头平行于静脉插入皮肤,然后在找到静脉后轻轻调整角度,插入静脉。

•当看到血液返回时,表示已经插入静脉,可以继续将针头插入一小段。

•如果使用了局部麻木剂,患者可能仍然会感觉到压力,但应该不会感到疼痛。

7. 采血或插管:
•一旦成功插入静脉,可以进行采血、输液或插管等需要的医疗程序。

8. 注意事项:
•确保使用无菌技巧,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手。

•如果遇到难以穿刺的情况,不要强行进行,避免患者疼痛和静脉损伤。

请注意,静脉扎针是一项专业的医疗技能,只能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执行。

以上内容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不同机构和地区的规定而略有不同。

输液扎针知识点总结

输液扎针知识点总结

输液扎针知识点总结一、概述输液是指将药物或生理盐水等液体通过静脉注入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输液扎针是指将输液器的针头插入患者的静脉或其他血管内,以便输液。

输液扎针是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常规操作,因此对输液扎针的掌握和操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输液扎针的目的1. 给予患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

3. 给予患者营养,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 收集患者的血液用于检测。

三、输液扎针的注意事项1. 准确选定穿刺部位,须选择静脉比较浅、粗大、不易移动或不经常运动的地方。

2. 着手扎针前,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做好消毒处理。

3. 打开自暴露的导管,使之暴露出1~2cm,并对其做消毒处理。

4. 本着“文明手、清洁点、严格制度”的宗旨,在亲切、耐心和关怀的态度下进行操作。

5. 击穿皮肤和静脉须准确、确定和迅速,不能在组织中游走,免得扎伤血管或肌肉。

6. 放进针后,摆正管道,勿拉动针头,将玻璃针插入导管中间。

7. 用手指按住引流针外隧道,将针头引出进入静脉后,将引流针外隧道和静脉注射针的两钓一同向外推,直至无阻,并拔除针。

8. 保持Pad、乳胶管口的无菌。

9. 出现意外情况,要立即停止工作,对扎伤的血管要作先进处理。

四、输液扎针的常见问题及处理1. 输液扎针时疼痛: 可能是因为输液器的速度过快或针头插入过深,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或适当调整针头深度。

2. 输液器漏液: 可能是因为输液管连接处未扎牢或者穿刺不准确,应及时更换漏液的输液管或重新穿刺。

3. 静脉堵塞: 可能是因为输液器的压力过大,应适当调整压力或更换静脉穿刺点。

4. 输液部位出现瘀血或渗血: 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5. 急性静脉炎: 从输液扎针部位向上可见红肿热痛等现象,可能是静脉穿刺不准确或消毒不彻底,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就医。

五、输液扎针的安全措施1. 穿戴无菌手套:穿戴无菌手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

静脉注射方法总结(护生)

静脉注射方法总结(护生)

1.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
2.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逐渐进针,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

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
3.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 cm处进针,以30°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稳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
4.穿刺时开皮要快,向血管进针时一定要慢,进针时一旦感觉有镂空感就要停止进针。

抽吸观察有无回血,如见回血即为成功,不必继续进针,否则易破坏血管壁;若无回血,可稍等片刻,再抽吸仍无回血,可试行推注少许生理盐水
5.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

输液技巧

输液技巧

输液技巧给病人输液是每一个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门最基本的技术,我现在就总结了一点在工作中掌握的经验:●有的老年人的血管比较脆,弹性差,这时进针要慢和稳,同时绷紧皮肤,根据情况可以让病人把手腕抬高。

手稍微立起一点,点住血管顺着血管走势进针,穿刺成功后一定嘱病人慢慢把拳头松开,这样可以减少因松拳针尖穿透血管造成失败。

●有的病人看着血管又粗又大,这时千万要小心了,病人的血管有可能左右晃动,在选血管时可以用棉签左右轻轻碰一下血管,看看血管是否晃动的厉害,有时稍微细的血管反而更容易穿刺成功。

如果想扎粗并且晃动的血管可以摁住血管绷紧皮肤,同时嘱病人攥紧拳头。

用针尖点住血管,针尖直接进血管再平着顺着血管进针,进针角度一般是随着扎针者的感觉,不用按书本那样教条;如血管走势是前面直到后面有点向左或向右偏,血管晃动。

可以左手摁住血管,直接从直着的部位进针。

像这种血管有时最好进针速度要快,如果你有一点犹豫进针慢了就扎偏了,因为像这种血管有的形状是圆的,如果进针慢,你从上面进针就变成侧面进针,会出现推着血管跑的现象发生。

就像站在远处拿针扎气球是一个感觉。

●有的病人血液循环不好回血慢,容易让扎针者产生穿刺失败的错觉,如果扎针者肯定针在血管内,就要有耐心稍微等一下,用手轻轻捏一下输液器管,不要太用力。

太用力捏和松输液器管容易让大的压力冲破血管。

造成穿刺失败。

●有的病人手胖,血管不明显,就要靠手去摸去感觉血管的走向和深浅,先感觉血管走向,再按按血管,感受一下血管的深浅和弹性。

再消毒进针。

一般都可以穿刺成功。

●如果是冬天,不要急着给病人输液,先跟病人聊一会天,一边准备东西,让回缩的血管慢慢充盈,增加穿刺成功的机率。

●有的病人的血管特别细,这就需要你的耐心与细心。

慢慢的选择血管。

做到慢准稳,还是可以成功的。

慢慢选血管,进针准,送针稳。

这就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输液扎针的方法和技巧

输液扎针的方法和技巧

输液扎针的方法和技巧嘿,你们知道吗?输液扎针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哦!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输液扎针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呢,扎针前要准备好东西。

要有干净的输液管、针头,还有消毒用的棉球或者酒精棉片。

这些东西就像我们玩游戏的道具一样,可重要啦。

然后呀,要找好扎针的地方。

一般呢,会在手上或者胳膊上找一根血管。

血管就像小河流一样,里面流着红红的血。

找血管的时候要仔细看,有的血管很明显,鼓起来像小蚯蚓;有的血管不太好找,就得轻轻按一按,看看哪里能看到或者摸到。

找到了血管,接下来就开始消毒啦。

用酒精棉片或者棉球在要扎针的地方擦一擦,这就像给小河流洗个澡,把脏东西都洗掉。

擦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太用力,不然会疼的。

消毒完了,就可以拿针头准备扎针啦。

扎针的时候手要稳,不能抖。

就像我们拿铅笔写字一样,要稳稳地拿好。

针头要斜着轻轻地扎进血管里。

扎的时候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太快了会疼,太慢了又怕扎不好。

如果扎对了地方,就会看到有血回流到输液管里,这就说明扎成功啦。

扎好针以后,要用胶布把针头固定好。

就像给小树苗绑上绳子一样,让针头不会乱动。

固定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绑得太紧,不然会不舒服的。

在输液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

看看有没有肿起来或者疼得厉害。

如果有这些情况,就要赶紧告诉大人或者医生护士。

嘿,你们知道吗?扎针虽然有点吓人,但是只要我们勇敢一点,就不会那么害怕啦。

而且医生护士们都很厉害,他们会很小心地给我们扎针,让我们快点好起来。

所以呀,我们不要怕输液扎针,要相信医生护士们哦。

点滴扎针技巧

点滴扎针技巧

点滴扎针技巧
以下是 9 条关于点滴扎针技巧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扎针角度那可太重要啦!就像射箭要瞄准一样,角度不对可不行哟!比如给小孩子扎针,要是角度没把握好,那孩子得多受罪呀!咱得尽量减小疼痛,对不对?
2. 哎呀呀,选择合适的针头也很关键呐!这就好比选鞋子,得合脚呀!要是针头选大了,那扎下去得多疼,病人能乐意吗?就像给王大爷扎针那次,选对了针头,他都没喊疼呢!
3. 哇塞,进针速度也是有讲究的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就跟开车似的,太快容易出事儿,太慢又耽误时间。

上次给小张扎针,速度把握好了,一下子就成功啦!
4. 嘿,你们想过没,扎针前的准备工作那可是马虎不得呀!就像运动员比赛前要热身一样。

要是准备不充分,那不就容易出问题嘛!记得有一次我没准备好,就手忙脚乱的,还好最后顺利完成了。

5. 哎呀,固定好针头也是很重要的呢!不然一动就跑了,那不白扎啦!这就好像给宝贝盖被子,不盖好就容易着凉呀!那次小李的针没固定好,可把我们吓得够呛。

6. 你们可别小看了消毒这个环节呀!这就像给房间打扫卫生,不干净可不行!要是消毒不彻底,感染了怎么办?上次给刘奶奶扎针,认真消毒后她可放心啦!
7. 哇哦,找到合适的扎针部位也不容易呢!这可不是随便找的哟,就像找宝藏一样得仔细着点呢!有回找错了地方,那场面,真是尴尬呀!
8. 嘿,扎针的人心态也得好呀!不能紧张,一紧张就容易出错啦!这跟考试一样,心态稳住才能发挥好呀!我有次就因为紧张,差点搞砸了呢。

9. 总之,点滴扎针技巧那得多练练,多琢磨!这关系到病人的感受和治疗效果呀!我们可得认真对待,让每一次扎针都顺顺利利的,大家说是不?。

护士必看针法技巧

护士必看针法技巧

护士必看:扎针、拔针技巧扎针技巧1、操作时和患者聊天,分散患者注意力,防止患者紧盯着进针,引起精神紧张。

选中血管,果断进针。

2、把皮肤绷紧,还要看位置,手背中央的位置一般好点,还有,别一上来就刺血管,那样最容易穿,有经验的护士都是先进皮,或者从血管侧边进针,个人经验,如果你进针时候有阻力病人都会很痛,如果很轻松,就没那么疼,主要是练绷皮,不要从侧面绷,一般让病人握着中指和食指,然后用无名指和大拇指绷皮。

3、静脉输液的进针角度为15°~30°,把病人皮肤绷紧(注意适度,不要绷得过紧,过紧的话,会把血管压瘪,容易扎穿),然后进针角度高一点!进针快一点!就不会很疼了!狠进针要讲究方法1、如果液体有要求,可以选择小号针头,如老年人和小孩疼痛敏感,耐受力差。

2、调节器拉靠近茂菲滴管,增加虹吸,回血快,降低难度,增加成功率3、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

4、可以试试从毛孔进针,似乎这样也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目的。

5、传统握拳方法,容易让血管瘪,可以试试让患者握住你的手。

准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1、应该遵循从少到大,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静脉选择原则2、应该远离关节、远离骨突出、避开疤痕、丘疹等3、选择神经少的区域,如尺骨茎突和第三掌骨形成的三角区域,这里的神经稀疏,神经与血管交叉关系,为泛神经区,在这里注射疼痛肯定低于其他区域了。

那么,拔针怎么避免液体和血液流出来?1、可以关小液体低速,再拔针(注:不能关闭,关闭血液会回流。

)2.大家可以试试反折头皮针前端的输液管拔针,这个比较好用,建议使用。

实际上造成血流出来或者皮下淤血,与患者按压方法不当有一定关系。

有效延长按压时间,有利于局部血细胞凝集块形成,从而减少了皮下瘀血的发生。

静脉输液毕竖压法能减少皮下瘀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按压时间为5分钟效果明显优于按压时间为3分钟。

这一点,护士的宣教要做到位。

护士打针不疼的小技巧

护士打针不疼的小技巧

护士打针不疼的小技巧1、握拳手势因人而异有些护士习惯于穿刺时嘱患者握拳,但实际操作中要因人而异。

有时可以嘱患者不握拳,自然放置,五指并拢呈悬垂状姿势, 这样手背部皮肤平坦又不过紧, 能充分暴露手背部的血管,静脉充盈度好,相对突出。

操作者可用拇指绷紧患者血管下端,这样不仅易于穿刺,而且在松拳状态时, 患者的紧张程度降低,注意力分散, 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2、穿刺角度先大后小传统的穿刺方法:进针时针头斜面向上,针头斜面与皮肤呈2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进入皮下,此法从表皮到血管的距离相对长、增加对皮下组织及神经末梢的刺激,所以疼痛较明显。

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针尖斜面向静脉左侧直刺法,针体与皮肤角度呈30°~45°角,见回血后,立即压低针柄将针头沿静脉进针少许。

此方法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能减轻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及对组织血管的损伤。

3、快速进针,缓慢进血管快速进针是无痛注射的关键所在,进针时的速度越快,完成穿刺所用的时间就越短,患者疼痛反应越轻。

穿刺进针时以30°~45°角,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后,再缓慢稳妥地进入血管,可以减轻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又易成功。

之所以要提到熟练掌握进针速度,是因为速度过快也易造成穿破血管而导致穿刺失败。

4、进针长度适可而止针头刺入血管内越长,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就越大,患者的疼痛反应越强烈。

这主要是因为注射针头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

临床操作时,当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在确保妥善固定好针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进针长度一般控制在0.3~0.5cm。

5、穿刺后无痛拔针技术拔针按压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个环节,拔针之前,撕去胶布,仅留下一条输液敷贴。

撕胶布需要细心果断,切忌拖泥带水一点点撕。

拔针前,用拇指虚按,快速拔针后立即用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

正确的压迫点在皮肤进针点与进针点稍上方垂直方向,稍加用力,按压2~5min,以防错位按压引起的皮下出血、淤血至疼痛的现象,切忌按压针眼时边压边揉。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技巧探讨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技巧探讨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技巧探讨
持针手法
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

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的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

针头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选血管的技巧
1、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2、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通常选用两颞部及前额,尤其是前额发际边缘便于固定和留针,可用一指压住静脉一端,另一指前推,若立即充盈可作穿刺部位,若缓慢充盈说明血管逆向流动。

留针应便于操作和固定,进针角度一般取5°~10°为宜,角度过大则容易进针过深进入脂肪层,针头在血管下运行或扎穿,过浅则针头在皮内造成穿刺阻力,致使穿刺失败,增加患儿痛苦。

较小的患儿或消瘦的患儿,血管走行明显,近似零角度进针可取得满意效果。

打针技巧经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打针技巧经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打针作为医疗实践中常见的一项操作,其技巧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熟练掌握打针技巧是基本职业素养。

本文旨在总结个人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打针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打针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患者情况:在打针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体质等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药物。

2. 核对药物:严格按照医嘱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剂型等,确保无误。

3. 备齐器材:提前准备好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签、无菌手套等所需器材。

4. 消毒:使用75%酒精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三、打针技巧1. 注射部位选择:- 肌内注射:通常选择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如臀大肌、三角肌等。

- 皮下注射:选择皮肤较薄、血管较少的部位,如腹部、大腿前侧等。

- 静脉注射:选择血管明显、弹性好、无静脉瓣的部位,如肘正中静脉、腕静脉等。

2. 注射姿势:- 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平卧、坐位等。

- 护士站立姿势要正确,保持身体平衡。

3. 进针技巧:- 针头与皮肤呈垂直或45度角进针。

- 进针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 进针后要回抽,确保针头未进入血管。

4. 注射药物:- 控制注射速度,避免药物外渗。

- 注射完毕后,用消毒棉签按压针眼,防止出血。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1. 疼痛:注射时患者感到疼痛,可能是注射部位不准确、针头过粗等原因导致。

处理方法:调整注射部位和针头粗细,提高注射技巧。

2. 药物外渗:注射后药物渗出至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红肿、疼痛。

处理方法: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冷敷,必要时给予抗炎治疗。

3. 出血:注射后针眼出血,可能是按压时间不足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

处理方法: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五、经验总结1. 熟练掌握注射技巧: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注射技巧,减少患者疼痛。

2. 关注患者心理:注射前与患者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

3. 加强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输液技巧总结报告范文

输液技巧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液作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其操作技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在输液工作中的技巧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二、输液技巧总结1. 准备工作(1)核对:严格按照医嘱核对患者信息、药物名称、剂量、规格、批号等,确保无误。

(2)环境:保持输液室整洁、安静、温度适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

(3)物品准备:备齐输液用物,如输液器、注射器、无菌棉球、胶布等。

2. 穿刺技巧(1)选择合适的血管: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血管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血管。

(2)穿刺部位:尽量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较粗的静脉。

(3)消毒:采用碘伏或酒精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大于穿刺部位。

(4)穿刺角度:根据血管走向调整穿刺角度,一般成30°~45°。

(5)进针深度:根据患者血管弹性、穿刺部位等因素调整进针深度。

3. 输液过程(1)调节滴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等因素调节滴速。

(2)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意识等。

(3)巡视:定期巡视患者,询问患者感受,观察输液情况。

(4)防止空气栓塞:确保输液器、注射器等无气泡,输液过程中避免液体中断。

4. 输液结束(1)拔针:在患者停止输液后,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部位,拔出针头。

(2)清理:清理用物,将输液器、注射器等放入专用垃圾桶。

(3)观察: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等情况。

三、总结通过以上输液技巧的总结,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输液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个人各类输液扎针技巧总结

个人各类输液扎针技巧总结

个人各类输液扎针技巧总结个人各类输液扎针技巧总结鉴于本人在实习期间在无痛输液及注射方面小有成就、现对各种输液及注射方法进行总结、希望给还未实习的同学一点建议、让实习过但技巧模糊的同学一些指点、当然也希望技术好的老师同学能多跟我交流、纯手机码字、如有错、请及时指出我会加以修改、另外、觉得我火星的可以不看、不喜勿喷、希望对有些同学有点帮助、谢谢、首先解释一下无痛扎针技术、顾名思义、即扎针不痛的方法、对于书上的理论暂且撇开、毕竟理论跟现实是有差距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在临床上做到绝对无菌一样、好、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各种扎针方法、1、静脉注射iv及输液法、2、皮内注射法ID、3肌肉注射法IM、4皮下注射法H等静脉注射及输液法、是我们临床每个科室每天最常用的也是最多用到的、对于无痛扎针过后、病人总会问、恩?扎好了么?没感觉到啊、可想而知成就感是必须的、首先扎止血带无可厚非扎过以后一般静脉以下称血管大多都会凸起、选择一根好的血管和进针位置对输液成功也是很重要的、可以不太直、但要视针头粗细选择合适的静脉直径、有利于输液成功、选好血管后便可准备消毒进针、先、皮肤绷紧必不可少、绷紧后以血管微凸为好、进针角度宜小、可保持<20度的角度进针、刺穿皮肤刺入血管见回血后视血管走向再向前进一点点、随后平行进针、对于那些较胖病人或肉手看不见血管的病人、可先扎止血带、血管较深者可用食指轻轻在手背上滑过、碰到凸起、是血管的话便要注意摸清其走向、如果怕记不住、可用复合碘每个医院用的都不一样消毒病人皮肤和自己摸血管的手指、再从顺其走向在血管上滑过、会留下一条"水迹"、并可对光、使血管微凸处反光有利于进针和观察血管走向、利于见回血后的平行进针、血管较深、可适当增加进针角度、见回血后、同样要依血管走向平行进针、对于进针长度可视血管好坏而定、通常进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即可、稀释液百分之09的生理盐水或者注射灭菌用水到密封瓶内充分稀释后、、、这是抽一次排一次、接着再抽稀释液至1m、、这是二抽二排、再加稀释液至1m、摇匀即可、即上面所说的抽三排二、头孢类等皮试液也是这样配的、不过普鲁卡因等皮试液就简单多了书上有介绍我就不多说了、注射位置选取一般在前臂掌侧下段避开静脉处、小角度近似平行进针、、最佳注射后皮丘上应有两到三个左右毛孔、肌肉注射法、即打屁股针、皮肤绷紧、九十度进针没有什么好说的、进针长度为针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注射前注意回抽、如有血液应立即拔针重扎、稀释液百分之09的生理盐水或者注射灭菌用水到密封瓶内充分稀释后、、、这是抽一次排一次、接着再抽稀释液至1m、、这是二抽二排、再加稀释液至1m、摇匀即可、即上面所说的抽三排二、头孢类等皮试液也是这样配的、不过普鲁卡因等皮试液就简单多了书上有介绍我就不多说了、注射位置选取一般在前臂掌侧下段避开静脉处、小角度近似平行进针、、最佳注射后皮丘上应有两到三个左右毛孔、肌肉注射法、即打屁股针、皮肤绷紧、九十度进针没有什么好说的、进针长度为针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注射前注意回抽、如有血液应立即拔针重扎、PS:注射位置通常选择连线法、即从髂前上棘至尾骨做一连线、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简单易行不易出错、皮下注射法、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对于胰岛素笔注射可选择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因为胰岛素笔针头很细故可减轻疼痛、仅本人意见、供参考输液技巧需要的是细心、耐心和多加练习、做到这三点必定会有所成就、鼓针不算什么、技术再好也是从鼓针走过来的、所以大可放心、切不可进针以后不见回血便慌了手脚、静下心、摸清血管走向后再推针、因静脉注射及输液技巧性较强、所以介绍较多、可供大家参考、如有错、欢迎及时提出我会及时修改、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附:各种注射方法示意图。

护士扎针技巧------护士必读

护士扎针技巧------护士必读

护士扎针技巧------护士必读引言概述:在医疗领域中,护士扎针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准确无误的扎针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也可以避免引起并发症和感染。

本文将介绍护士扎针技巧的五个关键部分,包括正确选择针头、准确定位、正确插入、稳定操作和妥善处理。

一、正确选择针头1.1 了解不同类型的针头在扎针操作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头。

常见的针头类型包括静脉采血针头、静脉留置针头和动脉采血针头等。

护士应该了解每种针头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1.2 注意针头的尺寸选择针头的尺寸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静脉的大小来确定。

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应选择较小的针头来减少疼痛感。

而对于肥胖患者或者静脉较大的患者,应选择较大尺寸的针头以确保插入的稳定性。

1.3 注意针头的质量和消毒护士在选择针头时,应确保针头质量良好,无损坏和锈蚀。

此外,针头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二、准确定位2.1 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在扎针前,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和血管情况。

通过观察血管的颜色、质地和位置等特征,护士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扎针的位置。

2.2 使用辅助工具为了更准确地定位血管,护士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静脉探测器或超声仪器。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护士找到血管的准确位置,提高扎针的成功率。

2.3 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在准确定位时,护士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他们操作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减少他们的紧张和疼痛感。

三、正确插入3.1 选择合适的插入角度插入针头时,护士应选择合适的插入角度。

一般来说,对于静脉采血,插入角度应为约15至30度;而对于留置针头,插入角度应为约10至15度。

选择正确的插入角度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创伤。

3.2 注意插入的深度插入针头时,护士需要注意插入的深度。

过浅的插入可能导致血管穿透不足,而过深的插入可能损伤血管壁。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管的深度来确定合适的插入深度。

输液技巧

输液技巧

输液技巧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扎针的技巧

扎针的技巧

扎针的技巧
扎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以下是扎针的一些技巧:
1. 选择合适的穴位:在扎针前,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应按病情选择。

2. 按摩穴位:在扎针前,可以按摩穴位,促进气血流通,增加穴位的敏感度。

也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疼痛感。

3. 用手指定位:扎针时,要用手指定位,准确找到穴位。

要根据患者的体形、体格等情况,适当调整穴位的位置。

4. 扎针技巧:扎针时要准确把握针头的深度和角度,不要过深或过浅,避免损伤穴位周围的神经和血管。

5. 调节气息:扎针时,要调节好自己的气息和情绪,保持专注和稳定。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反应,根据反应来调整针的深度和角度。

6. 安全注意事项:扎针时,要注意卫生,使用消毒的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要注意不要扎到重要的器官和肌肉,避免意外发生。

以上是扎针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扎针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方能掌握技巧,发挥其治疗作用。

- 1 -。

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

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

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
护士扎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针头: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针头。

一般情况下,成人使用18-22G的针头,儿童使用22-24G的针头。

2. 洗手,消毒:在扎针前,一定要洗手,并且进行适当的消毒,以免引起感染。

3. 确定针头的进入点: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手臂粗细等因素,确定针头进入的部位。

4. 确定针头的深度:根据针头的长度和患者的皮下脂肪层厚度,确定针头进入的深度。

5. 刺入针头:用稳定的手势,将针头插入皮下脂肪层,注意不要插进肌肉或血管中。

6. 抽血或注射药物:根据需要,抽取适量的血液或注射所需的药物。

7. 拉出针头:在注射或抽取血液后,慢慢地拉出针头,并用棉球压住注射点,以避免出血。

以上是护士扎针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护士在扎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安全:在扎针时,要避免针头折断、滑动或扭曲,以免伤及患者或自己。

2. 注意疼痛:在扎针时,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可以使用麻醉药或冰敷等方法。

3. 注意卫生:在扎针前、扎针时、扎针后都要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4. 注意患者的情绪: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或疼痛而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减轻其不安。

总之,护士扎针是一项非常细致、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输液的手法和方法

输液的手法和方法

输液的手法和方法
临床上常见的四种输液方法一般是指静脉注射法、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

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患者需就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治疗方案,需要注意各种输液方法需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不宜自己盲目进行。

1、静脉注射法:一般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

使针头斜面向上,且与皮肤呈15°-30°角度,一般药物不宜口服及皮下注射时采用;
2、皮内注射法:一般是指将药物注射到皮肤真皮层,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疫苗、药敏、局麻前部操作常使用这种注射方法;
3、皮下注射法:一般是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等都可用此方式注射。

注射时需注意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头的1/2-2/3;
4、肌内注射法:是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以执毛笔姿势持注射器,用腕部力量,迅速垂直刺入约2.5cm,消瘦者和小儿应略浅,垂直进入即进针角度90°。

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

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

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护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护士作为医护人员中最广泛、最基本的一部分,扎针是常见护理操作之一。

然而,因个体差异、环境因素、操作不当等原因,扎针常常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危害。

因此,掌握一定的护士扎针的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合适位置扎针的目的是通过穿刺患者的血管或组织,将药物和营养液输送到患者的体内,因此选择合适的位置是非常关键的。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位、血管状态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尽可能选择血容量充足,结构简单、血管比较粗大、易于扎针的部位。

一些常用的扎针部位有肘骨内侧静脉、桡动脉、股静脉等。

二、维护消毒扎针是一项有严格消毒要求的操作。

护士应准备好一次性手套、棉球、酒精棉球等必要的消毒器材,并在操作前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器械和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三、正确的扎针技巧扎针技巧是影响扎针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的扎针技巧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应该注意以下几项:1、握针要正确。

一般来说,握针应该用手掌与手指的外侧,食指在针头轴线尽量靠近第一节指骨处,拇指就在食指下面。

2、扎针时要斜插。

在扎针时,针头应该斜插入皮下,低一点的角度,方便穿透皮下组织,同时不要过度斜插,以免引起血液内渗。

3、找到血管后插入。

如果要扎静脉,先用毫升注射器吸入一定量的空气,握紧静脉上方的压迫带,维持2-3秒让静脉饱满,然后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穿刺,在感觉阻力之后缓慢推进针头。

如果要扎肌肉,要选择肌肉块较大、有一定的弹性的部位,先选择合适的角度,然后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穿刺。

四、扎针后的处理和教育扎针后,护士应该做好处理工作,恰当地处理针头和一次性用品垃圾。

同时,要告诉患者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反应与处理。

总之,正确的扎针技巧和方法是护士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扎针的要领和正确的操作流程,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医疗工作更加安全和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各类输液扎针技巧总结
鉴于本人在实习期间在无痛输液及注射方面小有成就、现对各种输液及注射方法进行总结、希望给还未实习的同学一点建议、让实习过但技巧模糊的同学一些指点、当然也希望技术好的老师同学能多跟我交流、纯手机码字、如有错、请及时指出我会加以修改、另外、觉得我火星的可以不看、不喜勿喷、希望对有些同学有点帮助、谢谢、首先解释一下无痛扎针技术、顾名思义、即扎针不痛的方法、对于书上的理论暂且撇开、毕竟理论跟现实是有差距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在临床上做到绝对无菌一样、好、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各种扎针方法、1、静脉注射(iv)及输液法、2、皮内注射法(ID)、3肌肉注射法(IM)、4皮下注射法(H)等
静脉注射及输液法、是我们临床每个科室每天最常用的也是最多用到的、对于无痛扎针过后、病人总会问、恩?扎好了么?没感觉到啊、可想而知成就感是必须的、首先扎止血带无可厚非扎过以后一般静脉(以下称血管)大多都会凸起、选择一根好的血管和进针位置对输液成功也是很重要的、可以不太直、但要视针头粗细选择合适的静脉直径、有利于输液成功、选好血管后便可准备消毒进针、
先、皮肤绷紧必不可少、绷紧后以血管微凸为好、进针角度宜小、可保持<20度的角度进针、刺穿皮肤刺入血管见回血后视血管走向再向前进一点点、随后平行进针、对于那些较胖病人或肉手看不见血管的病人、可先扎止血带、血管较深者可用食指轻轻在手背上滑过、碰到凸起、是血管的话便要注意摸清其走向、如果怕记不住、可用复合碘(每个医院用的都不一样)消毒病人皮肤和自己摸血管的手指、再从顺其走向在血管上滑过、会留下一条"水迹"、并可对光、使血管微凸处反光有利于进针和观察血管走向、利于见回血后的平行进针、
血管较深、可适当增加进针角度、见回血后、同样要依血管走向平行进针、对于进针长度可视血管好坏而定、通常进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即可、
PS:本人持针方法、不论是五号半的针头还是七号半的针头、觉得拇指和中指捏住针柄两头食指从上往下抵住针柄上侧最稳、如图所示
网上找的图
对于扎过止血带如若血管不易暴露者、本人不喜欢用手拍、拍手背不仅病人疼痛而
且手背若拍红了血管也不一定暴露、可适度轻揉、至血管凸起、不乏例外、临床上曾碰到
一例止血带扎过以后血管凸起、轻揉后、便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好重扎止血带、所以临床
上还是需要随机应变、
如果手背血管不清、可另选手指、手腕或手臂等地方进行注射或输液、
手指以大拇指血管和食指或者中指血管较易找、少数病人无名指和小指血管易找、视
情况而定、但手指扎针不易绷紧皮肤和固定针柄、且病人较疼痛、故一般不可取、对于手臂注射及输液、有的血管较凸起并暴露、有的反之、这就需要靠自己感觉、进
针角度视血管深浅适度改变、可能角度小进针快病人的痛苦会大大减少、但重要一点还是
需要摸清血管走向进针、见回血后顺其方向再平行进针、
本人是不喜欢扎在手腕内侧关节处的、虽然粗、但是很滑、当然即使扎针成功事后鼓
针的概率也很大、稍微一动针头便可滑出血管外、特别不适合年老及儿童等人群、所以尽
可能在手背处找血管并从远心端至近心端的方向依次扎针、以保护血管、
血管较滑者、若进针后血管偏离、不要慌、继续绷紧皮肤、并将针头稍转向血管、侧
行进针、
对于进针位置的选取、以进针完毕后易固定为宜、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宜固定
的针柄小心粘好、并可适当塞棉球垫起针柄以保持输液顺畅、
刚实习的同学看到手背血管粗的病人一般比较兴奋、认为很好扎其实不然、比如那种
感觉不扎止血带闭着眼都能扎进的血管更要小心对待、不可大意、这种血管对老年人来说
一般比较脆、不易扎、所以进针角度要小、进针要浅、不然必定鼓针、对于年轻但经常输
液的病人要注意这样的血管弹性、有没有静脉炎等、否则、针头确实在静脉内、但溶液却
不滴、这样的大意要尽量避免、
最重要一点也是很多同学疑惑的一点就是有些病人回血很慢或者根本不回血、这也需
要靠自己的、如果感觉自己确实扎进血管但没回血、可以试着捏下输液皮条、松开的时候
如有回血则证明注射或输液成功。

不见回血切不可盲目进针!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扎法、以选择较粗血管为宜、因为可能有时要快速输注甘露醇等、
因为是软针不易鼓针、故可选择手腕内侧较粗血管、也可选择手背或手臂血管、排气之后
绷紧皮肤进针、角度可在三十度左右、见回血后立即推软针退钢针、即可
皮内注射法、即通常所说的皮试、皮试液包括、头孢类、青霉素、普鲁卡因等等、不
管原始单位多少、配完皮试液注入皮内的单位为15U~50U、青霉素类皮试液的配制可能
对刚实习的同学来讲有点难度、其实记住抽三排二即可、即注2ml稀释液(百分之0.9的生
理盐水或者注射灭菌用水)到密封瓶内充分稀释后、抽0.1ml出来加稀释液至1ml、摇匀后
排至0.1ml、这是抽一次排一次、接着再抽稀释液至1ml、摇匀排至0.1ml、这是二抽二排、再加稀释液至1ml、摇匀即可、即上面所说的抽三排二、
头孢类等皮试液也是这样配的、不过普鲁卡因等皮试液就简单多了书上有介绍我就
不多说了、
注射位置选取一般在前臂掌侧下段避开静脉处、小角度近似平行进针、当针头斜面完
全进入皮内即可注入试验液0.1ml、最佳注射后皮丘上应有两到三个左右毛孔、肌肉注射法、即打屁股针、皮肤绷紧、九十度进针没有什么好说的、进针长度为针梗
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注射前注意回抽、如有血液应立即拔针重扎、
PS:注射位置通常选择连线法、即从髂前上棘至尾骨做一连线、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简单易行不易出错、
皮下注射法、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对于胰岛素笔注射可选择腹部、后背、大腿
外侧方、因为胰岛素笔针头很细故可减轻疼痛、(仅本人意见、供参考)
输液技巧需要的是细心、耐心和多加练习、做到这三点必定会有所成就、鼓针不算什么、技术再好也是从鼓针走过来的、所以大可放心、切不可进针以后不见回血便慌了手脚、静下心、摸清血管走向后再推针、
因静脉注射及输液技巧性较强、所以介绍较多、可供大家参考、如有错、欢迎及时提
出我会及时修改、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附:各种注射方法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