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病人的护理措施
尿路感染护理措施
临床表现
• 急性膀胱炎:60%,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弓上不适, 30%血尿
• 急性肾盂肾炎:寒颤、高热、尿路刺激征,腰痛,叩击痛 • 无症状细菌尿:60岁妇女10%,孕妇5%,易发生肾盂肾
•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增加尿量,以冲洗膀胱、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 分泌物排出,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尿液性状等变化,尤其体温的变化,观察尿路刺 激征、腰痛的情况,有无伴随症状:观察有无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升高,伴 腰痛加剧等,一旦出现常提示: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应及时报 告医师协助处理,警惕中毒性休克发生
症 分类: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疾病概要
(二)病因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其 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1、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最为常见,占90%。血行感染、淋 巴道感染、直接感染。
2、机体抗病能力 3、易感因素:尿路梗阻和尿流不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
炎 • 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绞痛、肾周围脓肿、单侧腰痛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加快 • 尿常规 尿液外观混浊,尿沉渣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白细
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 尿细菌学检查 镜检大于等于20个细菌为细菌尿 • 影像学检查 急性期可做B超检查,不宜做肾盂造影
护理评价
• 病人尿路刺激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 • 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 情绪是否稳定,能否积极配合治疗
出血性膀胱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预防和教育
预防和教育
提供个人卫生教育:向病人提 供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和习惯 ,避免感染的发生和重复。
饮食宜清淡:建议病人饮食宜 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减少对膀胱黏膜的刺激。
预防和教育
定期复查和随访:建议病人定期复查和 随访,以及时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出血性膀胱炎 病人的护理课
件
目录 课件内容 护理措施 预防:膀胱炎是指膀 胱黏膜的炎症,出血性膀胱炎 是指膀胱黏膜炎症伴有出血症 状。
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常见的 病因包括感染、药物引起的过 敏反应、放射治疗、尿路结石 等。
课件内容
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人常有尿 频、尿急、膀胱刺激症状,尿液中可见 血尿。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膀胱冲洗:通过膀胱冲洗 可以清除膀胱内的炎症物质和 减轻症状。要注意冲洗时的温 度和液量,避免刺激膀胱黏膜 。
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出血性 膀胱炎由感染引起的情况,可 以给予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 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护理措施
促进休息和饮水:病人需要充足的休息 和饮水,以帮助恢复体力和稀释尿液, 减轻尿液对膀胱黏膜的刺激。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本病以妇性多见。
老年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尿感发生率可增加。
老年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
有症状的尿感,仍以育龄期的已婚女性多见.【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本病多为细菌直接引起的尿路炎症,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约占70%以上,其次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
偶见厌氧菌感染.另外,其他微生物侵入尿路也可引起尿感。
我重点阐述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
二、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上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由于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而宽,且尿道口离肛门近,尿道口常有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寄居,在诸如性交等情况下,这些细菌可进入膀胱,故受感染的机会增高。
此外,可见少量的血行感染.2、机体抗病能力正常情况下,细菌可进入膀胱,但并不都能引起尿感的发生.这与尿液的冲刷作用、尿路黏膜的杀菌能力、男性前列腺的杀菌作用及尿液不利于细菌生长等因素有关。
3、易感因素在各种易感因素影响下,尿路抵抗力会被削弱,容易发生尿感。
最主要的易感因素是尿路的复杂情况(如尿路结石、尿道异物、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多囊肾等)所导致的尿流不畅,其尿感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有这种情况的尿感称复杂性尿感。
泌尿系统畸形人,会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发生尿感。
此外,长期卧床的慢性病、艾滋病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会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尿感,。
其他常见因素有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的炎症病变、局部使用杀精化合物避孕、导尿和尿路器械检查、遗传因素等均可增加尿感的易感性。
4、细菌的致病力细菌进入膀胱能否引起尿感与其致病力有很大关系.如大肠杆菌,只有少数具有特殊致病力的菌能引起症状性尿感.细菌的致病力决定于其对尿路上皮细胞的吸附能力。
【临床表现】(一)急性膀胱炎约占尿感的60%,病人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耻骨弓上不适。
血尿的诊断及护理
血尿的诊断及护理*导读:发现血尿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一时难以确诊的要到医院定期复查。
……一、血尿的诊断步骤:(1)首先确认是否存在真性血尿。
1.假性血尿如月经、痔出血等。
2.红颜色尿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的红色尿。
3.排除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
(2)排除引起血尿假阴性的因素。
在酸性和低渗环境中,红细胞极易溶解,如尿比重在1.007以下时,红细胞的溶解度为100%,这样即使存在血尿,显微镜下可找不到或很少有红细胞,所以同时作镜检和隐血试验,血尿将无一遗漏。
二、辅助检查:(1)运用位相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作尿变形红细胞测定。
如尿中红细胞数3.0x l06-- 8.0x l06/L,变形红细胞80%以上,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
如尿中红细胞数8.0x l06/L,变形红细胞20%以下,常提示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如尿中变形红细胞和正常形态红细胞数目基本相等,常提示肾小球损害的同时合并肾小球部位以下的泌尿系损害。
(2)血免疫球蛋自异常、血清补体异常、尿FDP阳性有利肾小球血尿的诊断。
(3)KUB检查、膀胱镜、逆行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尿培养以及CT检查有助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鉴别。
三、血尿的护理方法是血尿是一个严重的症状,病人极度恐惧。
应与病人进行安慰和解释,说明1000ML尿中有1~3ML血就为肉眼血尿。
失血是不严重的。
平时养成多饮水习惯(磁化水)。
少抽烟或不抽烟,少吃刺激性食物,忌服:腥辣、水产品,(虾、蟹)辣椒,蒜、生葱,香菜,狗肉,马肉,驴肉。
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
做好染料、橡胶、塑料等工具生产中的防护保健工作。
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觉的尿意即要去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发现血尿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一时难以确诊的要到医院定期复查。
血尿病人的护理措施
㈠导尿
注意:动作要轻柔,而且缓慢
㈡X线检查
必要时可行尿道造影检查
㈠组织灌注不足 关
与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失血有
㈡排尿模式改变 完整性破坏有关
与尿道损伤后尿道的连续性、
㈢有感染的危险 与受伤后免疫力低下有关
㈣有尿道出血的可能 与外伤有关
㈤疼痛 与损伤、尿外渗有关
㈥躯体移动障碍 与合并骨盆骨折有关
㈦焦虑 与长期卧床有关
泌尿系损伤
❖ 发生频率:男性尿道>肾和膀胱>输尿管 ❖ 联合伤多见 ❖ 以闭合性损伤为主
提示:一侧肾行手术,必须先了解对侧肾 情况
肾损伤 膀胱损伤 尿道损伤
按暴力方式 和损伤程度
开放性损伤
最多见
闭合性损伤
病理类型
肾挫伤
肾部分裂伤
肾全层裂伤
肾蒂裂伤
1.休克 2.血尿:可为肉眼或镜下血尿,但血尿与损 伤程度不一定成比例 3.疼痛 4.腰部肿块 5.发热
㈠组织灌注量改变 出血、休克有关
与损伤后尿外渗、
㈡疼痛 与损伤有关
㈢血尿 与膀胱损伤出血有关
㈣有感染的危险 与膀胱破裂,尿排到 腹腔或外渗到膀胱周围组织有关
㈤排尿异常 有关
与膀胱破裂排尿功能受损
膀胱挫伤或早期较小的膀胱破裂处 理原则:
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可留置导尿管持续通 畅引流尿液7—10天。
较重的膀胱破裂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生以下情况,须 施行手术治疗:
1.经积极抗休克后,症状未见好转, 提示有内出血
2.血尿逐渐加重,血红蛋白和红细 胞压积继续下降
3.腰腹部肿块增大,局部症状明显
4.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
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 ㈠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休克发生
血尿
血尿在膀胱或膀胱以上区别方法
1. 观察法: 肉眼血尿部位初步鉴别表
• 鉴别内容 膀胱以上
膀胱
• 深度
全程均匀血尿 首段尿淡红以
•
后深红
• 颜色
暗红色
鲜红色
• 疼痛位置 肾区
耻骨上区
• 血块
长条状
块状、不规则
• 排尿通畅 排尿通畅 可有排尿不通畅
血尿在膀胱或膀胱以上区别方法
• 2.冲洗法:膀胱出血冲洗液一直为血色, 肾脏出血冲洗1-2次后,冲洗液血色逐渐变 清。
• 3、了解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腹部超声、膀 胱镜检查情况。
血尿护理
二、护理措施
• 1、血尿严重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运动。 • 2、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 • 3、建立静脉通道,遵遗嘱输液、止血治疗,必要时输血
等治疗。 • 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出入量。 • 5、观察排尿中血色的变化,观察出血性质并记录尿量。
血尿
侯月梅
学习目的
• (1)血尿定义 • (2)血尿的病因 • (3)常见血尿的类型 • (4)血尿的预防 • (5)血尿护理
血尿定义
• 血尿: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 尿。离心沉淀尿液中红细胞数每高倍镜视 野≥3个,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 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 计数超过50万。
血尿的定位分析(出血部位)
(一)肾脏病变引起血尿的特点:
• 1.血尿为全程、颜色均匀,常为暗棕色。 • 2.常伴发肾区钝痛或肾绞痛。 • 3.血块呈条状,有时可发现红细胞管型或其它管型。 • 4.一般无明显排尿不适症状。如伴有膀胱病变时,可出现
排尿不适症状。当血块阻塞尿道时,可发生排尿困难。
护理查房—血尿教学内容
➢ 肉眼血尿严重时,应按每次排尿的先后依 次留标本,以便比色,并判断出血的发展 。留血尿标本送常规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 血尿时患者可极度恐惧,应向患者解 释和安慰。
护理措施
➢大量饮水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 炎已发生水肿者应少饮水。
➢ 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 自肾脏或输尿管。
临床表现
3、肾性或肾后性血尿
➢ 镜下血尿颜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 ,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后性血尿。
➢ 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性血尿 ,见于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4.症状性血尿
➢ 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 状。而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如伴 有肾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脏。
➢ 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 排尿困难。
临床表现
5.无症状性血尿
➢ 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 状,见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 癌或膀胱癌早期。
伴随症状
①血尿伴肾绞痛是肾或输尿管结石的特征;
②血尿伴尿流中断见于膀胱和尿道结石;
③血尿伴尿流细和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炎、前列 腺癌;
➢ 阿胶糯米粥(用料阿胶12克,糯米100克)
➢ 制作先将阿胶捣碎,待将糯米煮成粥后,再放入 阿胶稍煮,搅拌令其烊化后即可食用。
➢ 功效此方具有养血止血、滋阴润肺之功效,适用 于便血、尿血、吐血、咯血等多种出血症。
营养食谱
• 炒藕片或凉拌鲜藕片
• 鲜藕片200克。清炒时可放少许低钠盐调 味,凉拌时可先将藕片用开水煮一会儿后 滤水,加少量盐或糖凉拌。
常规检查方法
(1)尿沉渣中管型 特别是红细胞管型,表示出血来自 肾实质,主要见于肾小球肾炎。
血尿病人的护理要点
血尿病人的护理要点
1. 控制血糖水平:血尿病人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按时注射胰岛素或服用口服药物。
同时,他们还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定期进行血糖检测,遵循饮食控制,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糖食物。
2. 规律饮食:血尿病病人应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食物为主,每天定时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饮食宜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健康食物,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
3. 锻炼身体: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血尿病人控制血糖。
可以选择散步、跳舞、骑自行车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
4. 慎用药物:除了胰岛素和口服药物外,血尿病人在使用其他药物时要慎重,特别是能影响血糖稳定的药物。
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选择和使用。
5. 注意足部护理:血尿病人容易出现足部感染、溃疡等并发症。
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划伤、溃疡或其他异常,保持足部清洁,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脚部受伤和感染。
6. 定期复诊:血尿病人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监测和评估。
医生会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7. 注意心理健康:血尿病需要长期治疗,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患者应积极面对疾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避免情绪波动对疾病控制造成影响。
总之,血尿病的护理要点包括控制血糖、规律饮食、定期运动、慎用药物、足部护理、定期复诊和维护心理健康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1、病因:
感染(如链球菌、病毒)、食物(如鱼虾、 牛奶)、药物(如水杨酸盐类、抗生素类、巴比 妥类等)均可诱发本病。
2、病理机制:
可能为抗原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4
发病机理
感染原
过敏原
个体 (遗传背景)
B细胞扩增
产生抗体
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5
二、 临床表现
1、发病: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7
分型
1、皮肤型(单纯型):仅有皮肤表现。 2、关节型:伴有关节肿胀、疼痛、关节腔积
液,以膝、踝关节多见。 3、腹型:累及胃肠道。见脐周和下腹部绞痛、
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重者可伴发 肠套叠和肠穿孔。 4、肾型:多见于儿童、少年,侵犯肾脏,表 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可反复发作, 形成慢性肾炎。 5、混合性:两型以上的表现
三、微血管血栓:脏器功能障碍:
微血栓形成可以栓塞机体的任一组织或器 官,造成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急性肾功 能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脑栓塞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0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ITP)
• ITP的概念
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 疾病。 其特点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 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 主要表现。
11
病因
• 1、血小板相关抗体:血清中存在血小板相 关抗体
• 2、血小板破坏机制:脾脏含有大量的血小 板相关抗体,是血小板破坏增多。
13
14
辅助检查
• 1、血常规:血小板减少,急性型常低于 20×109/L;失血可出现贫血
血尿护理常规
血尿护理常规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
肉眼可见的尿色加深,尿色发红或呈洗肉水样称为肉眼血尿;肉眼不能察觉,只能通过显微镜发现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
【护理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能否合作,了解患者目前病情、治疗及用药情况。
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了解患者饮食饮水习惯、目前饮水量及进食量。
3、评估患者排尿情况,了解尿量、尿色、性状、是否为全程血尿、尿中有无血块、排尿时有无伴随疼痛等。
4、评估有无贫血表现,有无皮肤粘膜苍白、头晕等,了解患者血尿检查结果。
【常见护理问题】1、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病室舒适,温湿度适宜(18-22℃,50%-60%)。
有肉眼血尿,病情严重者应严格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做少量轻微活动。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皮肤粘膜颜色变化。
定期检测血液、尿液检查结果。
3、用药指导:遵医嘱慎用抗凝药。
4、预防尿路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衣裤。
5、饮食护理:多吃含铁丰富及补血的食物,如红枣,动物肝脏等。
6、心理护理。
血尿护理常规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下≥3 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 1个或 1 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 10 万,或 12 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 50 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
【护理评估】要点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质、量。
【常见护理问题】1、恐惧与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不良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与出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失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鼓励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 2000ml 以上。
3、遵医嘱准确及时应用止血药物。
4、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5、健康教育(1)讲解出现血尿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2)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
戒烟酒,忌辛辣,保持大便通畅。
护理查房血尿
精品课件
常规检查方法
12
(1)尿沉渣中管型 特别是红细胞管型,表示出血来自肾实质,主要见于肾 小球肾炎。
(2)尿蛋白测定 血尿伴有较严重的蛋白尿几乎都是肾小球性血尿的象 征。
➢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性血尿,见于肾小 球肾炎。
精品课件
4.症状性血尿
临床表现
8
➢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而以泌尿系 统症状为主。如伴有肾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 脏。
➢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精品课件
5.无症状性血尿
临床表现
9
➢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些疾病 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膀胱癌早期。
(3)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的颗粒管型(IGM) (4)尿红细胞形态
精品课件
诊断
13
➢ 无症状的血尿应首先考虑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 ➢ 血尿伴有疼痛,尤其是伴有绞痛应考虑尿路结石; ➢ 如伴有尿痛及尿流中断,应考虑膀胱结石; ➢ 如伴有明显膀胱刺激症状,则以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核以及膀胱肿瘤等
多见。
精品课件
1000ml。
精品课件
尿管堵管的解决办法
30
一手反折捏住尿管近端,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尿管向下滑10一20Cm后,松 开近端的手,反复数次。
适当用力按压膀胱区 先消毒尿管近端4-6cm,将尿管送入4-6cn后,再消毒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连
接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注射器,用力将生理盐水推进尿管,并快速将尿液 抽出,反复数次。 采用上述方法无效时,将尿管拔出,重新导尿。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和易消化的饮食;化疗期间或食欲不振时,给予清淡软食;胃肠道出血者按医嘱禁食;2、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遵医嘱正确采集各种血液和体液标本,高热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3、活动与休息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是给予氧气吸入;4、感染的护理①高热者予冰袋物理降温,避免乙醇擦浴及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②坚持定期环境消毒,限制探视,白细胞底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住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③鼓励并指导患者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坚持用漱口液漱口;对牙龈出血的患者,口腔护理2次/d;④注意肛门及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便后及每晚睡前用1:5000PP粉溶液坐浴,防止肛门周围脓肿;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局部注射;鼻腔出血者可给予1%麻黄碱棉球局部压迫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遵医嘱输成分血或血小板,严密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6、化疗的护理化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静脉,避免药物外渗,严格遵守用药的顺序、时间、剂量,观察化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强利尿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等;第二节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一、概念: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及外周血中出现异常的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侵润各种脏器、组织,正常造血机制受到抑制;急性白血病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大类;二、临床特点贫血、发热、出血及器官组织侵润;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保证休息与睡眠;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3、心理护理1热情帮助、关心患者;让患者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战胜的信心;2向家属及患者介绍白血病有关知识;3阐述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让家属了解所用的化疗药物、剂量、副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合并感染、出血、血尿、脱发等;了解定期化验血象,骨髓、肝、肾功能、脑脊液等的必要性,以及患者所处的治疗阶段;使患者能积极接受治疗,使治疗方案有效进行;4定期召开患者陪人座谈会,让患者及家长交流与护理、治疗配合的经验,讲述不坚持治疗带来的危害;让初治者看到已治愈者的健康状况、从而增加治愈的信心;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口腔、咽喉、腋下、会阴、肛周的皮肤粘膜有无红肿感染的征象;全身皮肤粘膜有无瘀点和瘀斑;2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及血尿、黑便等出血症状;观察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表现;观察骨与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有无头痛、发热、肢体瘫痪等鞘内注射并发症;3输血的患者,注意观察T、P、R、BP及尿量及颜色、皮疹、腰痛的变化,注意有无发热、过敏、溶血、心衰等严重输血反应发生;2、积极预防感染: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当中性粒细胞≤0.5X1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消毒,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3、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4、预防出血:每日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体征,进行各种穿刺后延长按压时间,告诫病人避免受伤,刷牙时应使用软毛牙刷,勿剔牙、挖鼻及进食粗糙食物,预防便秘;同时告诉病人一有头痛、视力改变应立即报告;5、化疗药物的护理:1注意保护血管,使用化疗药前后给与生理盐水冲管,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注入药物;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入,由原部抽取3-5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进行封闭,72小时冷敷;2化疗期间要预防尿酸性肾病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每次小便后检查是否有血尿;3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护理:推注药物宜慢,注毕去枕平卧6h,防止脑脊液外流引起的低血压性头痛;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6、确诊为颅内出血,要立即遵医嘱予脱水剂,头戴冰帽,输注血小板;四、健康教育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防止损伤;2、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保持乐观情绪;为病人提供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防治疾病复发;3、按医嘱用药,教会病人和家属坚持巩固治疗和定期门诊复诊的重要性;学会对颅内出血、脑膜白血病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如有不适,随时就诊;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一、概念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进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二、临床特点严重的的贫血、出血和感染为其主要特征;根据症状发生的急缓、贫血的程度,可分为重型再障和慢性再障;1、重型再障起病急、进展快、贫血进行性加重,伴明显乏力、头晕、心悸,出血部位广泛,皮肤、肺部严重感染;2、慢性再障起病慢,进展相对缓慢,贫血为主要表现,出血、感染较轻;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重,病人的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2、在急性期,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3、饮食: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高热或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选择无渣半流或流质饮食,如稀饭、汤面等;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禁食;4、吸氧;严重贫血应给予吸氧;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皮肤粘膜、鼻腔、牙龈出血症状以及关节腔和肌肉深部血肿现象;2观察颅内出血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呼吸急促、视力模糊、瞳孔大小不等甚至昏迷;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遵医嘱监测血压、血糖、尿糖、白细胞计数;5输血的患者,注意观察T、P、R、BP及尿量及颜色、皮疹、腰痛的变化,注意有无发热、过敏、溶血、心衰等严重输血反应发生;2、预防感染:1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的清洁,每日饭前,饭后用漱口液漱口;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更衣;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肌内,静脉注射时,局部要严格消毒;女病员尤其应注意会阴部清洁;4肛周护理:睡前,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次15—20min;5预防外源性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定时开窗通风,用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60分钟,预防交叉感染;当中性粒细胞≤0.5×109/L 时,行保护性隔离;3、预防出血:1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2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防止身体受外伤;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应绝对卧床休息;3皮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保持床单平整,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4鼻出血的预防:指导病人勿用手挖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或抗生素软膏轻轻涂擦,防止干裂出血;5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止牙龈损伤;6内脏出血的护理:消化道出血者,可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大量出血应禁饮食;7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嘱病人不要揉擦眼睛,若病人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进行抢救;8遵医嘱给予输血或输血小板;四、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2、积极预防感染,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3、加强自我防护,避免皮肤、粘膜损伤;衣着稍宽大,避免进食粗硬食物;4.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避免使用对造血系统有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第四节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一、概念由于体内储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 二、临床特点常见症状为头昏、乏力、心悸、皮肤黏膜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毛发干燥无光泽、口腔炎等;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适当的休息和活动:休息可减少组织氧的消耗;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及发生原因和速度制订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减少患者机体耗氧量;其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当自测心率大于100次/min时,应停止活动;2、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含铁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瘦肉、蛋黄、豆类、紫菜、海带、木耳、香菇等;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组织缺氧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粘膜苍白,全身肌无力、低热、记忆力下降、耳鸣失眠甚至昏迷;2观察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不足、易怒、易动、兴奋、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咽下困难或咽下时受阻感和异食癖;3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干燥、无光泽和角化、毛发无光泽易断裂和易脱、指甲扁平或呈勺状现象;4用药期间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皮痒,中心粒细胞减少,出血和血清病样等不良反应;2、用药护理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制剂应饭后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铁剂注射时宜深部注射,速度应缓慢,剂量要准确,经常更换部位促进吸收,避免硬结形成;液体铁要用吸管,服后漱口,以免将牙齿染黑,同时忌饮茶,以免茶中鞣酸与铁结合成不溶性铁,避免与牛奶同服,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口服铁剂大便可呈黑色,属正常现象,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四、健康教育1、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注意休息和营养;轻度贫血者可照常工作,中度以上贫血活动量应以不加重疲劳感或其他症状为度,待病情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2、加强营养,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等;3、正确指导病人服药,向病人说明贫血纠正后继续口服铁剂半年的意义铁剂治疗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网织红细胞数增加可作为有效的指标,约8~10周血红蛋白达正常之后,病人仍需继续服用铁剂1个月,6个月时再服药3~4周,以补足体内贮存铁;,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象;第五节血友病护理一、概念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特点为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生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主要表现为出血,以软组织、肌肉和负重关节出血为特征; 二、临床特点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出血常发生于负重的大关节腔内膝、踝、肘、腕、髋、肩关节和负重的肌肉群内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腰大肌;尚可发生内脏出血或致命的颅内出血;反复关节腔内出血是本病的出血特征之一,且常致关节腔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造成关节畸形和残疾;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卧床休息;2、禁食硬及刺激性强的食物;3、防止外伤,避免因局部皮肤、粘膜、关节受损后造成出血不止;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注意观察尿、痰、便的颜色;了解病人的血凝分析的情况,2注意皮肤、粘膜的改变,观察出血部位和范围;内脏出血时要注意观察出血量和出血是否停止;2、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抑制血小板或使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以防加重出血;3、关节或深部组织血肿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固定,给予冰袋冷敷或采取绷带压迫止血;有活动性出血部位加压止血,测量血肿范围、带血敷料重量,以估计出血量;4、输注凝血因子的护理;凝血因子取回后,应立即用输血器输注;观察T、P、R、BP及尿量及颜色、皮疹、腰痛的变化,注意有无发热、过敏、溶血、心衰等严重输血反应发生;四、健康教育1、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需终生治疗;2、避免从事易引起受伤的工作和活动;3、教给病人及家属出血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出血时及时就医;4、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或任何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第六节淋巴瘤护理一、概念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病在我国以20—40岁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部分病人有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亦可发生带状疱疹以及各组织器官受累等;二、临床特点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体重下降、发热、夜间盗汗及皮肤搔痒;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早期患者可适当活动,有发热、明显浸润症状时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保护机体;2、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全身症状如贫血、乏力、消瘦、盗汗、发热、皮肤瘙痒、肝脾肿大等;2观察淋巴结肿大所累及范围、大小;严密观察有无深部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压迫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咳嗽、呼吸困难、上腔静脉压迫症,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3观察有无骨骼浸润,警惕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的发生;1、高热时遵医嘱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注意病人的降温反应,避免发生虚脱;2、骨骼浸润时要减少活动,防止外伤,发生病理性骨折时根据骨折部位作相应处理;3、观察放疗局部皮肤反应,有无发红,痒感,灼热感;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避免用手瘙抓;局部皮肤有发红,痒感时,应及早涂药膏以保护皮肤;4、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紫外线消毒,限制陪护,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四、健康教育:1、注意保暖,各种感染;2、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3、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诊;第七节过敏性紫癜护理一、概念过敏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出现皮肤水肿、荨麻疹等过敏表现;二、临床特点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多见于下肢及臀部;紫癜常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瘀点可融合成片或稍高出皮肤表面,可反复发作;2、腹型表现为脐周或下腹痛、恶心、呕吐、便血或腹泻;腹部可有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3、关节型以关节疼痛和肿胀为主,多见于膝、踝、肘、腕和髋等关节;4、肾型一般多在紫癜发生后1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有时有管型尿和浮肿;5、混合型两种以上类型并存;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精神刺激;防止昆虫叮咬;去除可能致病的过敏原;2、注意保暖,控制和预防感染;3、注意饮食,应禁食生葱、生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品及肉类、海鲜,应避免与花粉等过敏原相接触;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1紫癜型:观察皮肤紫癜的部位及范围、消长情况,勿用手搔抓,避免外伤;2关节型:观察关节红、肿、热、痛情况,减少关节活动;3腹型:有消化道出血者应记录便血量,听肠鸣音,肠鸣音活跃可能再次便血,肠鸣音消失警惕肠梗阻;如有无阵发性腹部绞痛、呕血及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等,并同时测量脉搏及血压,观察是否有胃肠道大出血、4肾型: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及有无浮肿、高血压,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表现;四、健康教育1、避免与易引起过敏的药物,食物等接触;2、预防感染;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3、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时就诊;第八节多发性骨髓瘤护理一、概念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或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球蛋白,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主要有骨痛、胸腰椎破坏压缩、压迫脊髓导致截瘫、感染、高粘滞性综合征、出血倾向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肾功能损害以及对细菌性感染易感性增高等;二、临床特点骨骼肿块、骨痛、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尿蛋白、尿钙增多;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加强护理;2、平日应睡硬板床,保持身体的生理弯曲,减少体重对骨骼的压力;不做剧烈活动,防止骨骼横断;3、指导,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低蛋白质、低钠饮食,同时增加摄水量;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注意患者疼痛的部位及疼痛的性质;(2)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血象变化;3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小板变化及有无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渗血,大小便颜色,有无头痛,视力模糊等;2、严密观察出血倾向,去除能引起出血的因素;3、积极预防感染;4、骨痛的护理1观察疼痛部位、形式、强度、性质、持续时间等并做好记录;2减少疼痛刺激,取舒适卧位,防止因姿势不对造成肌肉、韧带或关节牵扯而引起疼痛;3药物止痛注意选择合适的止痛剂及给药途径;了解止痛剂的有效剂量及使用时间,正确预防其副作用;5、贫血的护理1轻度贫血可适当活动,应避免劳累,重度贫血应绝对卧床休息;2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3对于极度虚弱者,应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四、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2、加强营养,积极预防感染;3、按医嘱用药,定期门诊复查血象,如有不适,随时就诊;第九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一、概念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与出血,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出现病态造血,因在病程中有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高度危险,过去曾将该综合征称为白血病前期,平均发病年龄为60~75岁;二、临床特点鼻出血、鼻衄、乏力、肝脾肿大、关节肿痛、粒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颅内出血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安全;2、心理护理;3、贫血伴心悸气促时遵医嘱给予吸氧;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鼻腔、牙龈、消化道和皮下出血情况;2观察体温变化及有无口腔炎、舌炎、胃炎等感染的情况;3注意生命体征即神志、面色变化;4有贫血或化疗的患者,注意有无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5定期监测血象,注意有无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下降、咳嗽、发热等严重感染症状;2、高热时给与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3、预防出血每日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体征,进行各种穿刺后延长按压时间,告诫病人避免受伤,刷牙时应使用软毛牙刷,勿剔牙、挖鼻及进食粗糙食物,预防便秘;4、观察用药后的副作用,如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女性病人停经等症状;四、健康教育1、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2、预防感染和出血,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4、加强营养;5、坚持治疗,不擅自停药,按时复诊;第十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一、概念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且大多由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损伤增加,临床表现为自发皮肤黏膜出血的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二、临床特点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胃肠及泌尿生殖道出血,女性月经量增多等症状;三、护理措施执行血液系统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监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应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合理:依据病情选用流质、半流质少渣饮食;二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要点1注意观察紫癜分布部位、性状,关节肿痛情况;2注意观察尿色及尿量,并监测患儿体质及血压,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表现;3注意患儿如有无阵发性腹部绞痛、呕血及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等,并同时测量脉搏及血压,观察是否有胃肠道大出血;2、用药护理首选糖皮质激素,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3、出血的预防和护理1皮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保持床单平整,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2鼻出血的预防:指导病人勿用手挖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或抗生素软膏轻轻涂擦,防止干裂出血;3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止牙龈损伤;4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消化道出血者,可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大量出血应禁食;5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嘱病人不要揉擦眼睛;若病人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进行抢救;6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斯匹林;7便秘、剧烈咳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要积极预防;4、遵医嘱输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做好输血的观察与护理;四、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强体质;2、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的人群聚集的地方;3、避免使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4、定期门诊复查,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应及时就诊;。
简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中无法正常排出的病症。
以下是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
1.观察和评估症状: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包括尿液的颜色、
量和排尿困难的程度。
评估病人的疼痛水平和膀胱充盈度。
2.采取舒适体位:帮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例如俯卧位或半
躺位,有助于减轻膀胱的压力,缓解症状。
3.应用热敷:在膀胱区域使用温暖的热敷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有助于尿液的排出。
4.观察尿液情况: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记录。
如果
发现尿液中有血尿或异常气味,应及时报告医生。
5.限制液体摄入:为了减少膀胱的充盈,可能需要暂时限制病
人的液体摄入。
6.饮食调理: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咖啡因,以
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7.留置导尿:根据医嘱,在合适的情况下,留置尿管进行导尿,以帮助病人排尿,并减轻膀胱的压力。
8.监测尿液排出情况:记录尿液的排出量和排尿的频率,以及
尿管是否有阻塞或漏尿的情况。
9.药物治疗:如果有必要,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例如利尿剂或其他抗尿潴留药物。
10.教育和支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有关尿潴留的相关知识,解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提供支持和安慰。
重要的是,尿潴留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以上护理措施旨在帮助病人舒缓症状,并尽可能维持膀胱的功能。
患者血尿护理记录单怎么写
患者血尿护理记录单怎么写护理记录书写要求:1、严格执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2010版)》要求,住院病历、急诊病历和留观病历需规范不得漏项。
2、记录书写规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整洁,无破损。
3、字迹清晰可认,表达准确,无错别字及简化字,签全名。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用双线杠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4、书写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
5、记录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采用24小时制记录,并准确到分钟。
6、有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护理活动由患者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7、各眉栏填写完整无缺项,填写无错误。
8、体温单:按要求准确记录、绘制;按要求记录血压、身高、体重、大便、出入量及药物过敏史等,无漏项。
9、医嘱单:医嘱执行及时、准确,签名及时并有医嘱执行单。
凡执行过敏试验医嘱,应在过敏试验后及时、正确地将结果在相应地方记录标识。
10、护理记录单: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住院期间患者护理过程、专科特点、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客观、真实、连续地记录,体现专科特点,并使用医学术语。
抢救病人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1、手术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应在手术结束后即时、正确地完成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各种标签粘贴准确及时,并有巡回和器械护士的签名;术前术后按要求访视,记录完整。
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一、适用范围(一)病重、病危患者。
(二)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
二、眉栏部分楣栏项目包括:科别、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诊断。
三、填写内容(一)意识。
根据患者实际意识状态选择填写: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谵妄状态。
(二)体温。
单位为℃,直接在“体温”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
(三)脉搏。
单位为次/分,直接在“脉搏”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
(四)呼吸。
2024年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护理学)招聘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4年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护理学)招聘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理解与尊重病人B: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C:控制饮水,减少尿量D:长期尿失禁的病人可持续导尿E:指导病人锻炼盆底部肌肉正确答案:C2.插胃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发组,护士应:A:立即拔出胃管B:嘱病人深呼吸C:指导病人做吞咽动作D:稍停片刻重新插入E:继续插入正确答案:A3.护士有依法进行临床护理的义务对其叙述正确的是:A:临床上允许护士在记录护理文件时存在错误B:护士在抢救患者时所遗漏的医嘱须在24小时内补全C护士在非危急情况下可执行年资较高的医生的医嘱D:护士发现医嘱存在错误时,可自行更改E:护士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时必须保证真实正确答案:E4.处理急性胰腺炎的最重要措施:A、解除疼痛B、抗菌治疗C、手术治疗D、抑制胰液分泌E、大量输液正确答案:D5.下列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C: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本质上反映了医学道德的进步D:生物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对医学起推动作用E:20世纪下半叶开始,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正确答案:D6.男患者45岁,一周前因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治疗时,阑尾系膜出血,缝扎止血时致回肠末段血运障碍,行回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腹腔引流,间断性引出血性液每日约200ml o查体:腹胀,右侧腹压痛,未触及肿块,鸣音弱。
BP1611kPa,P20次/分,白细胞12X109/L,中性80%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粘连性肠梗阻B:绞窄性肠梗阻C:麻痹性肠梗阻D:小肠吻合口狭窄,梗阻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7.男,63岁。
因渐进性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后给患者做检查该患者需测残余尿,下列方法中哪项损伤小、最简便并后复测定A.排尿后导尿A:排尿后B:超C:膀胱镜检查D:膀胱造影E:排尿性尿路造影正确答案:B8.关于多器管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MODS常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器官功能不全B:其特点之一是急性C:死亡率高D: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器官功能不全就是MODS E:MODS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正确答案:D9.站立或坐位时,男性腹膜腔的最低点是A:盲肠后隐窝B:肝肾隐窝C:膀胱上窝D:直肠膀胱陷凹E:乙状结肠间隐窝正确答案:D10.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OA:生活、工作场所通风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接触C:注意个人卫生D: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内戴口罩E:服用中西药物正确答案:A11.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A、每周更换导尿管B、间隙性夹管C、温水冲洗外阴2次/dD、定时给病人翻身E、鼓励病人多饮水12.额叶底部病变引起:A:精神、情感、人格、行为和智能障碍B:对侧运动障碍C:刺激性症状引起植物神经功能障碍D:瞳孔扩大,脉搏、呼吸变慢E:同向偏盲,精神性视觉障碍,视幻觉等正确答案:C13.被狂犬咬伤的伤口最好采用()A:食醋冲洗B:弱酸冲洗C:H202冲洗D:90乙醇冲洗E:20肥皂水冲洗正确答案:E14.安装起搏器后出现下列哪组症状需马上到医院就诊()A、睡眠不佳B、小便次数稍增加C、胸痛、呃逆、发热、呼吸困难D、感觉无力E、自感记忆减退正确答案:C15.对烧伤创面的处理,下列说法中哪个不正确A、宜先行烧伤清创术B、小面积的。
血尿的护理记录单书写范文
血尿的护理记录单书写范文英文文档内容:The Nursing Record for HematuriaDate: [Insert Date]Patient Name: [Insert Patient Name]Admission Diagnosis: HematuriaChief Complaint: [Insert Chief Complaint]History:- The patient reports having blood in their urine for the past [insert number] days.- The blood in the urine is described as [insert description, e.g., pink, bright red, cloudy].- The patient reports no pain or discomfort associated with the hematuria.- The patient has no history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kidney stones, or other relevant medical conditions.- The patient is not on any medications that could cause hematuria.Physical Examination:- Vital signs are within normal range.- Abdomen is soft, non-tender, and no palpable masses are present.- Genitalia examination reveals no abnormalities.- Rectal examination is normal.Laboratory Tests:- Complete blood count (CBC): [Insert results]- Urinalysis: [Insert results, including presence of red blood cells, white blood cells, bacteria, etc.]- Culture and sensitivity: [Insert results]Imaging Studies:- [Insert type of imaging study, e.g., ultrasound, CT scan] performed: [Insert results]ursing Interventions:- Monitor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and urine output regularly.- Document any changes in the color or amount of urine.- Provide the patient with pain management as needed.- Encourage the patient to drink plenty of fluids to help flush the urinary tract.- Educate the patient on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r other complications.Discharge Instructions:- The patient will follow-up with their primary care physician in [insert time frame, e.g., 2 weeks].- Instruct the patient to call their physician if they experience any new or worsening symptoms.- Encourage the patient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 including a balanced diet and regular exercise.Signature: [Insert Nurse"s Signature]中文文档内容:血尿护理记录单日期: [插入日期]患者姓名: [插入患者姓名]入院诊断: 血尿主诉: [插入主诉]病史:- 患者报告在过去[插入天数]天内出现尿液带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5
轻微肾挫伤经短期休息可以 康复,多数肾挫裂伤可用保 守治疗,仅少数需要手术治 疗
精选课件
16
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生以下情况,须 施行手术治疗:
1.经积极抗休克后,症状未见好转, 提示有内出血
2.血尿逐渐加重,血红蛋白和红细 胞压积继续下降
3.腰腹部肿块增大,局部症状明显
4.疑有腹腔内脏器损精选课伤件
精选课件
41
(一)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每隔1~2小
时测量 血压、脉搏、呼吸各1次。
注意血尿、腰腹部包块及腹膜刺激症状
等变化。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后,出现下
列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并做好术前准
备:①生命体征仍未好转;②血尿加重;
③腰、腹部包块逐精渐选课增件 大。
2.腹部平片(KUB)
3.B超检查
精选课件
24
治疗要点
膀胱挫伤或膀胱造影仅显示有少量尿外渗 且症状较轻者,留置导尿持续引流尿液 7~10日,休息,多饮水,应用抗生素预 防感染即可;
膀胱破裂伴有出血和尿外渗,病情严重者, 须尽早手术止血、清除血肿和外渗尿液, 修补膀胱裂口,放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及 尿管引流尿液,术后进行膀胱冲洗。
17
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 ㈠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休克发生
㈡出血、血尿、渗血、渗尿情况的 观察及护理 ㈢观察及预防感染的发生 ㈣健康教育
精选课件
18
绝对卧床休息2—4周, 病情稳定,血尿消失后 才可以允许病人离床活 动
精选课件
19
出院后2—3个月内不 宜参加体力劳动或竞 技运动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25
㈠组织灌注量改变 出血、休克有关
与损伤后尿外渗、
㈡疼痛 与损伤有关
㈢血尿 与膀胱损伤出血有关
㈣有感染的危险 与膀胱破裂,尿排到 腹腔或外渗到膀胱周围组织有关
㈤排尿异常 有关
与膀精选课胱件 破裂排尿功能受损26
膀胱挫伤或早期较小的膀胱破裂处 理原则:
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可留置导尿管持续通 畅引流尿液7—10天。
㈡排尿模式改变 完整性破坏有关
与尿道损伤后尿道的连续性、
㈢有感染的危险 与受伤后免疫力低下有关
㈣有尿道出血的可能 与外伤有关
㈤疼痛 与损伤、尿外渗有关
㈥躯体移动障碍 与合并骨盆骨折有关
㈦焦虑 与长期卧床精选有课件关
40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1.一般护理 能进食的轻症病人,多 饮水,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 饮食。休克病人可采用抗休克体位或平 卧位;非手术治疗的肾损伤病人,嘱其 绝对卧床2~4周,待病情稳定、血尿消 失1周后方可离床活动。
精选课件
1
泌尿系损伤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3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 发生频率:男性尿道>肾和膀胱>输尿管 ❖ 联合伤多见 ❖ 以闭合性损伤为主
提示:一侧肾行手术,必须先了解对侧肾 情况
精选课件
6
肾损伤 膀胱损伤 尿道损伤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按暴力方式 和损伤程度
开放性损伤
最多见
闭合性损伤
精选课件
34
1.休克
2.尿道滴血和血尿
3.疼痛
4.排尿困难与尿潴留
5.血肿与淤斑
6.尿外渗 精选课件
35
尿道球部断裂,尿液外 渗至会阴、阴茎、阴囊 和下腹壁
精选课件
36
尿道膜部断裂时,尿液 外渗至耻骨后间隙和膀 胱周围
精选课件
37
治疗要点
全身治疗包括防治休克、防治感
染和预防并发症;局部治疗包括恢复 尿道的连续性、引流膀胱内尿液和引 流尿外渗。
精选课件
9
病理类型
肾挫伤
肾部分裂伤
肾全层裂伤
肾蒂裂伤
精选课件
10
1.休克 2.血尿:可为肉眼或镜下血尿,但血尿与损 伤程度不一定成比例 3.疼痛 4.腰部肿块 5.发热
思考:什么情况下肾损伤不发
生血尿?
精选课件
11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见红细胞,其中每高 倍镜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即为镜 下血尿,1000ml尿液含1ml血液 即为肉眼血尿
精选课件
12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KUB)
2.CT
3.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4.腹主动脉造影
5.B超检查
精选课件
13
治疗要点
轻微肾挫伤经短期休息即可康复; 多数肾挫裂伤经非手术治疗,如应用止血药、抗 感染药、绝对卧床休息2~4周,病情即可稳定而 避免手术; 少数肾挫裂伤需手术处理;一旦确定为严重的肾 裂伤、肾蒂损伤及开放性肾损伤需及早手术。
病例讨论:肾损伤后卧床一周,血尿消失的患者, 返家后再次出血,终致肾切除,为什么?
精选课件
14
㈠血尿 与肾损伤有关 ㈡疼痛 与损伤后局部肿胀,尿外渗有关 ㈢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重度肾损伤出血有关 ㈣活动无耐力 与损伤后活动受限有关 ㈤有感染的危险 与损伤后免疫能力低下有关 ㈥焦虑 与损伤后心态变化有关
精选课件
27
较重的膀胱破裂处理原则:
1.尿流改道(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2.修补膀胱裂口 3.引流尿外渗 4.防治休克及感染
精选课件
28
㈠观察生命体征
㈡观察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判 断有无在出血的发生
㈢观察及预防感染
㈣术后护理
㈤健康教育
精选课件
29
精选课件
30
(三)尿道损伤
1. 健康史 病因
❖ 开放性损伤 ❖ 闭合性损伤 ❖ 医源性损伤
42
(一)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3.治疗配合
精选课件
21
开放性损伤
膀胱充盈,下 腹部受打击
腹膜内型
膀胱损伤 闭合性损伤
腹膜外型
医源性损伤
骨盆骨折
精选课件
22
1.休克
2.排尿困难、血尿
3.腹痛及腹膜刺激征
4.尿瘘
精选课件
23
1.导尿及测漏试验
测漏试验:从导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 水200ml,片刻后吸出,如吸出量明 显减少或明显增多提示膀胱破裂
精选课件
分类
后尿道
绝大部分为膜部 损伤,致伤原因 为骨折移位撕裂
前尿道
球部损伤常见, 多为骑跨伤
31
泌尿系统损伤
男性尿道
前尿道 后尿道
悬垂部 球部
最易受损 膜部 前列腺部
精选课件
32
球部尿道损伤多发生在 骑跨伤
膜部尿道损伤多发生在 骨盆骨折
精选课件
33
尿道挫伤 尿道损伤 尿道部分断裂
尿道完全断裂
尿道裂伤或完全断裂时常合并骨
盆骨折,应重视休克的防治、尽快解 除急性尿潴留、恢复尿道连续性(插 置尿管或尿道修补、吻合术)、引流 外渗尿液、防治感染和尿道狭窄,术 后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精选课件
38
㈠导尿
注意:动作要轻柔,而且缓慢
㈡X线检查
必要时可行尿道造影检查道损伤失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