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化合物的研究与进展

合集下载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

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所制备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三大优点己]’一泛应用于分离、模拟抗体与受体、催化剂以及仿生传感器等方面和领域,显示出了]’一泛的应用前景.作者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木原理、分类、应用现状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过程,目标分子又叫作模板分子或者印迹分子.分子印迹技术则是指为了获得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与目标分子相匹配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川.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三个过程:cm首先根据模板分子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并在致孔溶剂中使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通过两者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价、氢键及其他一些弱作用)形成某种可逆复合物;(2)加入交联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单体进行光聚合或热聚合,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形成的可逆复合物“冻结”起来,使得模板分子被包埋在所形成的刚性高分子材料内;(3)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模板分子从高分子材料中洗脱出来,在模板分子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和结构处遗留下来一个三维孔穴,该孔穴在尺寸、形状和结构方而与模板分子相匹配,同时由于功能单体具有与模板分子官能团互补的功能性官能团,因此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特异性的与模板分子进行识别和结合(见图1).因为分子印迹聚合物是根据模板分子“量身定做”的,因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或结构类似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这种识别类似于生物学中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种识别能力可以和(单克隆)抗体相媲美,分子印迹聚合物被MOSBACH教授形象地称为“塑料抗体”。

2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按照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结合方式以及作用力的不同,分子印迹技术分为预组装法和自组装法两种(图2),在两者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结合两种基本方法特点的结合法.2.i预组装法(又名共价法)在预组装法中,模板分子以可逆共价键的形式与功能单体结合并形成相应的复合物,复合物与交联剂交联聚合形成相应的高分子聚合物,最后通过化学方法使可逆共价键断裂而除去模板分子并得到相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预组装法的优点是分子印迹聚合中的结合基团空间位置上精确固定并排列,使得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化合物的结合力较强,专一性较高.其缺点是由于共价键作用较强,在分子识别和再生过程中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达到热力学平衡所需时间较长,不适于快速识别与分析.到目前为{卜,采用预组装的方法,研究人员己经成功制备腺A}吟、芳香化合物、糖类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研究进展
为 8 9 . 7 % ~1 0 2 . 0 %。S o n g等 采 用溶 胶一 凝胶 表 面 印迹 方 法 通 过 非 共 价 聚 合 , 以 1 6种 多 环 芳 烃
痕 量 目标 物 分 析 , 应用 前 景广 阔 , 已 成 为 选 择 性 S P ME涂 层 的 研 究 热 点 之 ~ 。G o l s e i f d i 等 通 过 溶胶 一 凝 胶 方法 合 成 了氯 原 酸 MI P s , 在 印迹 合 成 过
的高 分子 材料 涂层 之 间达 到 分 配平 衡 , 然后 利 用 热
择性 好 、 准确 度 高 、 灵 敏 度 高 的方 法 。P e n g等 将 甲基 甲磺 隆 印迹 聚合 物包裹 在 硅纳 米球 上制 备纳 米 级 的 固相 吸 附材料 。采 用分 散 固相 萃取 选择 性地 萃
程 中还加 入 了多 壁碳 纳米 管来改 善 印迹材 料 的吸 附
速率 。将 MI P s聚 合 在 中 空 纤 维 膜 ( HF) 上 用 于 S P ME装 置 , 高 效、 快 速 地 萃 取 药 物 样 品 中 的 氯 原
酸 。该 MI P . H F - S P ME法 获 得 了较 低 检 出 限 ( 0 . 0 8 n g / mL) , 实 现 了氯原 酸 的高选择 性 、 高灵 敏度 检测 。

1 8 2-


第 3 1 卷
浓 缩 富集 , 通过 高效 液相 色 谱 ( HP L C) 检测, 加标 回
收率 为 9 4 . 5 % ~1 0 6 %, 相对标准偏差 ( R S D) 为
机械 强 度较 高 、 耐高温 和 耐溶剂 性好 , 尤其 是具 有高
效选 择 特异性 的优 点 , 可 适 用 于 复杂 环 境 介 质 中 的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印迹技术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以化学反应为手段,将所需的分子直接印在高分子材料上,从而使其获得分子识别功能。

本文将从分子印迹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应用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探究。

一、分子印迹技术的定义与原理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一种以高分子材料为主的制备方法,结合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及交联剂,通过化学交联反应的手段,制备具有目标分子选择性识别特性与固定能力的高分子材料。

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出的高分子材料成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是一种具有分子识别特异性的功能材料,能够与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的反应,其分子识别机理主要基于模板分子与单体共价结合,使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的功能。

二、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根据制备方法和目标分子的性质,分子印迹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非共价分子印迹技术和共价分子印迹技术。

非共价分子印迹技术主要包括自组装分子印迹技术和表面印迹技术,其制备过程主要基于模板分子与单体之间的物理吸附作用和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

共价分子印迹技术则以共价键为主,主要包括常规共聚分子印迹技术、研磨共聚分子印迹技术和交联优化共聚分子印迹技术等。

常规共聚分子印迹技术是通过加入适当的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直接制备分子印迹体,而研磨共聚分子印迹技术是将模板分子和其他反应物一起研磨搅拌,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反应物进行共聚合,而交联优化共聚分子印迹技术则是在常规共聚分子印迹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交联优化剂,以优化高分子材料的交联度和合成条件,从而使分子印迹体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1、分子识别材料分子印迹技术的最主要应用是制备分子识别材料,其制备的分子识别材料可以用于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分离科学、纯化和制备纯化药物等方面。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分子识别材料研究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分子识别材料研究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分子识别材料研究
在生命科学领域,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被广泛用于靶向分子的识别和分离等方面。

基于此技术开发的分子识别材料,可以实现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的分子识别,成为制备高品质生物分离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识别的材料制备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分子自组装的特性,通过共聚合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制备出具有模板分子分子特异性的高度结构化聚合物材料。

该聚合物材料在处理样品时,能够通过空位识别的方式,从样品中与模板分子相似的分子中高效选择性地捕获和分离出目标分子。

二、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
自分子印迹技术问世以来,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分子印迹材料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可以对目标分子进行高效地分离和富集,极大地提高样品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

因此,分子印迹技术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

至今,分子印迹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质、酶、核酸、激素、药物等分子的分离、富集和检测等领域。

三、分子印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分子印迹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也将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分子印迹技术将进一步探究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材料构建策略,以制备更加高效和特异性的分子印迹材料。

此外,分子印迹技术也将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如医疗、食品、环保等,从而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污染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

环境污染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

环境污染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也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环境污染所引发的问题有很多,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在这些环境污染中,有些污染物是难以检测和鉴定的,因而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更为隐蔽且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分子印迹技术”的新型技术。

本文将从该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英文名为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指的是一种基于分子自组装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

其利用化学方法,将目标分子与模板分子共同经历聚合反应后,从高分子材料中去除模板分子,形成目标物分子特异性的空位结构,以此实现对目标物分子的高效分离、富集和检测。

二、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高分子材料中诱导目标分子与模板物质的作用,形成由目标分子的基团和模板分子的基团组成的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主要通过自组装反应构成,使得目标分子和模板分子结合到一起,经过配合剂的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材料,并在去模板后,在材料中留下一定的目标分子特异性的空位结构,让目标分子能够与之相互作用并排斥与其不相关的分子,从而达到分离、富集和检测目标分子的目的。

分子印迹技术可以制备具有真正分子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的分子构型与目标分子构型相似,因此具有选择性、特异性和重现性。

三、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高效、特异且灵敏的分析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

在环境监测方面,它可以检测一些难以检测和鉴定的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医药领域中,分子印迹技术可以制备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体外识别和定位靶分子,从而实现体内疾病诊断和治疗。

在食品安全领域,分子印迹技术可以用于深入研究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致癌物、重金属、农残等,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展望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技术,并展望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分子印迹;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IT) 又称分子烙印,是将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等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模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 ,MIP) 的一种新型实验制备技术。

1、分子印迹的基本原理由Pauling理论出发,当模板分子与聚合物单体接触时应尽可能的与单体形成多重作用点,如果通过聚合,这种作用会被固定下来,当模板分子被除去后,聚合物中就形成了与模板分子空间匹配的具有多重作用点的空穴,这样的空穴对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这就是分子印迹的原理。

分子的印迹过程可由下列三步所组成:(1)在功能单体[1]和模板分子之间制备出共价的配合物,或形成非共价的加成产物[2]。

(2)对这种单体-模板配合物(或加成物)进行聚合。

(3)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中除去。

分子印迹技术是20 世纪末出现的一种高选择性分离技术,通过印迹、聚合、去除印迹分子三步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3],以其特定的分离机理而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可以作为高度专一的固相萃取材料。

2、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研究进展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大致有:本体聚合、原位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胀聚合,表面聚合[4]。

2.1本体聚合[5]在早期大都分都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MIPs,即把印迹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按一定比例溶于惰性溶剂,密封在一个真空的安培管中,经聚合制得棒状聚合物,经粉碎、过筛、洗脱等得到所需粒状MIPs。

邓茜珊等[6]采用分子印迹方法,以橙皮素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本体聚合方式制备了橙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结合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对于研究酶的结构、认识受体-抗体作用机理及在分析化学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分子印迹聚合制备条件和制备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分子印迹发展前景。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印迹分子;综述40年代,Pauling。

试图用锁匙理论解释免疫体系。

虽然他的理论经后人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在他的这种错误的理论中仍有两点是正确的:(1)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有相应的结合位点;(2)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在空间上相互匹配。

正是基于这两点假设,化学家们发展了一项有效的分析技术称为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 MIP),在国内也有人把它称为“分子烙印”。

1949年,Dickey首先提出了“分子印迹”这一概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1972年由Wulff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人工合成的有机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后,这项技术才逐渐人们所认识,并于近10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MIPs具有三个特性: (ⅰ)预定性,可根据不同目的制备相应的MIPs; (ⅱ)识别性,MIPs是依据模板定做的,它具有与模板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官能团相符的孔穴,所以选择性地识别模板分子;(ⅲ)实用性,它可以与天然的生物识别系统如酶与底物、抗原与抗体等相媲美,具有抗恶劣环境、稳定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二十多年来,在固相萃取、膜分离技术、异构体的分离等方面获得广泛研究,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MIPs的识别机理、制备技术条件及应用方面新进展.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模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

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1)首先以具有适当功能基的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结合形成单体-模板分子复合物;(2)选择适当的交联剂将功能单体互相交联起来形成共聚合物,从而使功能单体上的功能基在空间排列和空间定向上固定下来;(3)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模板分子脱去。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专属分子识别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特定的模板分子的作用下,使得单体在形成聚合物时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到模板分子,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异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技术应用广泛,并已成为各种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下面将介绍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1.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探究分子印迹技术应用的基础——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是该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涉及到选择单体、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三个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陆续开展了有关单体、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选择和配比、聚合反应条件的优化等一系列方面的研究工作。

例如,功能单体的选择是影响聚合物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人员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发现与自由基反应较缓慢的、含有双键官能团的单体与模板分子配比在1:2,丙烯酸为促进剂,可以获得良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此外,近期开展了很多新型功能单体的设计,如双馏分子(DLM)单体、离子液体(IL)功能单体等,其中的官能团与模板分子的作用力较大,可以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性。

其次,关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性能表征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常用的性能表征方法包括形貌表征、组成表征和性能表征等。

形貌表征方面,近年来已经发展出了各种表征手段,例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

特别是近年来逐渐成熟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结构。

组成表征方面,涉及到化学分析、热分析等方法,诸如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

性能表征方面,包括对分子印迹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能力的比较、动态弥散光谱(DLS)和表面等电点(pHIEP)等的表征,以及对印迹聚合物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表征。

2. 分子印迹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1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分子印迹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和特异性,因此在生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识别原理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目标分子与功能单体共聚合成高分子材料,形成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高分子分子印迹材料,能够高度选择性地吸附、分离、检测目标分子。

该技术在生物医药、分析化学、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一、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方法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热聚合法。

其步骤如下:1.选择功能单体选取具有与目标分子适配的基团的单体,如适配黄酮类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 4-羟基苯甲酯(4-HOPMA)。

2.选择交联剂为保证高分子的力学稳定性,常用交联剂进行交联,常用交联剂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等。

3.形成嵌模复合物将目标分子和功能单体共存于反应混合物中,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嵌模复合物,该步骤是分子印迹材料制备的关键步骤。

4.形成空腔结构在嵌模复合物中引入交联剂,形成高分子空腔结构。

此时,由于目标分子与功能单体形成相互作用,所以空腔结构体积与目标分子形状相似。

5.除去模板分子使用相应的溶剂除去已形成的分子印迹材料中模板分子。

二、分子印迹材料的应用研究分子印迹技术在医药分析、食品检测、环境污染物检测等领域中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

1.生物医药领域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分析药物代谢产物、寻找药物靶点、生物诊断等方面。

例如,一项研究中,通过使用PDE4B分子印迹材料实现对PDE4B抑制剂的高效分离和识别。

2.食品卫生领域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卫生领域主要用于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和食品中添加物的分离。

一项研究中,研制出了橙色三甲氧基硅烷(o-TMOS)共聚合制备的六个农药残留物的分子印迹材料,可实现对污染农产品的高效分离。

3.环境监测领域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水、大气等污染物的检测与处理。

例如,一项研究中,对环境中的离子污染物实现了高效-selective 的去除,利用界面分子印迹技术,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空腔结构的磁性分子印迹材料。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RAFT聚合法在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RAFT聚合法在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领域的潜力和局限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必不可少的重要大分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功能。

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性质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于药物靶向传递、生物传感器和诊断等方面。

目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识别及检测仍然面临着挑战,传统的方法往往存在识别不准确、特异性差等问题。

本文旨在总结和探讨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蛋白质分子识别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2000字】2. 正文2.1 RAFT聚合法简介RAFT聚合法的优点包括温和的反应条件、良好的可调控性和高效的合成方法等。

在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中,RAFT聚合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调节RAFT聚合反应的条件和RAFT试剂的选择,可以实现对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其识别性能和稳定性。

2.2 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1. 选择模板蛋白质:首先需要选择要印迹的目标蛋白质作为模板。

模板蛋白质的选择对于后续的聚合物性能和识别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2. 模板固定:将模板蛋白质固定在功能单体中,通常是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方法将模板蛋白质与功能单体结合。

3. 功能单体聚合:在模板蛋白质的周围引入功能单体,通过RAFT聚合法进行聚合反应。

功能单体通常选择含有亲和基团的单体,以增强对目标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4. 模板蛋白质的去除:使用相应的条件将模板蛋白质从聚合物中去除,得到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

这些步骤的精准操作和合理设计可以影响到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而影响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效果。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第27卷第4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l.27,No.4 2011年4月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pr.2011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研究进展邓 芳1,2,李越湘1,罗旭彪2,董睿智2,涂新满2,王 玫2(1.南昌大学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2.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63)摘要:磁性纳米粒子以其优异的磁学性能,在分析化学、生物科学以及医学等领域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聚合物,不仅具有特定的分子识别位点,而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容易分离回收。

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状况,同时提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中图分类号:O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7555(2011)04 0171 04收稿日期:2010 01 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132);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GQH 0083);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2009BSB09800)通讯联系人:罗旭彪,主要从事分子印迹高分子材料研究,E mai l:Luoxubi ao@分子印迹聚合物(M IP)中含有很多特定形状和大小的孔穴,孔穴内具有特定排列的结合位点,并对模板分子的结构具有一定的记忆和识别功能[1~6]。

与其他分子识别材料相比,M IP 具有可设计性强、制作简单、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可用于分离、传感和生物模拟等领域[7~11]。

各领域的科学家对分子印迹材料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是,分子印迹材料的应用存在分离难的问题。

磁性技术应用广泛,磁性纳米粒子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用于细胞分离、药物运输和酶固定等许多领域。

将具有优异磁学性能的磁性纳米粒子与分子识别性能相结合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简单分离,使M IP 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是未来分子印迹聚合物发展的重要方向。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Malikullidin iz kaldurux tehnikisi wa uning tarakkiyati分子印迹技术近年来分子印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门类得到巨大的发展。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模拟抗体- 抗原相互作用的人工生物模板技术。

它可为人们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组合体,因此,分子印迹技术已成为当今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

分子印迹的出现源于免疫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 根据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时空穴匹配的“锁匙”现象,提出了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理论。

直到1972年德国科学家Wulff [18]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使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993年Mosbach[19]研究小组在美国《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有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报道,更加速了分子印迹在生物传感器[20-24]、人工抗体模拟[25]及色谱固定相[26-30]分离等方面的发展,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了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医药、食品、军事等。

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具有特定功能基团以及孔穴大小和形状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是具有高度交联的结构,稳定性好,能够在高温、高压、有机溶剂以及耐酸碱的分子识别材料。

它的制备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首先用功能单体(functional monomer)(funkissial tana)和模板分子(template)(izi kaldurlidigan malikulla)以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形成复合物,再加入适当的交联剂(cross-linker)(tutaxturguqi)和引发剂在加热、紫外光或其它射线照射的条件下聚合, 从而使模板分子在空间固定下来;最后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模板分子洗脱,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中除去, 这样就在聚合物中留下一个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完全匹配,并含有与模板分子结合的功能基的三维空穴(simtirik kawakqa)。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
收 稿 日期 :0 1D - 2 1 一42 5
2 分 子 印迹 技 术在 分 离 中的 应 用
近年 来 , 因为 特有 的 “ 定 ” 择 性 , 子 印 迹 预 选 分 技术在分离方面 , 尤其是在手性分离方面, 已显示出
美好的应 用前 景。 目前 , Is M P 主要 被用在 固相 萃 取、 色谱、 膜分离及高效 毛细血管 电泳 等分离技术 中 , 示 出 良好 的应 用前 景 引。 显 。
性、 识别 性和实用性的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分离技术 中 , 示 出良好 的应用前 景 , 显 引起 了人们 的广 泛关注 。介绍 了分子 印迹技术 的产生 、 理及其 在分离技术方面 的应用 , 原 并对其进行 了展望 。 关键词 : 分子印迹技术 ; 原理 ; 分离 ; 应用
中 图分 类号 : 6 8 Q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7 5 (0 10 .00 0 10 —0 0 2 1 )40 3 .3
引 言
人 们研 究分 子 印迹 技 术 ( 即分 子 烙 印 技 术 , o m. 1clrm r t gtcnl y M T 的历 史 由来 已久 , eua p ni hoo , I ) i i n e g 可 以追 溯 到 上 个 世 纪 。 14 90年 ,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诺
第3 1卷第 4期
21 0 1年 8月

西


V0 . No 4 131 .
Au g.2011
S HANⅪ C HEMI AL I C NDU T S RY
::: ‘ :::::: -一 : ・ ・ - : :: 一 : : :
: ::: :: 癌※: : - : :一 - :::: : 避 簿 : - : :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通过特制的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形成高选择性和高专一性的分子识别材料,可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环境监测、化学传感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两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是通过聚合反应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以及交联剂共同聚合形成的。

首先,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并通过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温度、pH等)促使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具有特定识别功能的复合物。

然后,加入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使复合物与聚合物链相互连接,完成聚合过程。

最后,通过去除模板分子,得到具有空位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中,功能单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功能单体应具有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以保证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

另一方面,功能单体应具有良好的可聚合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

目前常用的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类、乙烯类、二烯基苯类等。

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1. 药物分离纯化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药物分离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适当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可以制备出对目标药物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实现对药物的分离纯化。

这对于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环境监测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选择适当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可以制备出对特定环境污染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的检测。

这对于保护环境和评估环境污染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3. 化学传感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也具有潜力。

通过选择适当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可以制备出对目标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化学传感和分析。

这对于实现化学分析的高灵敏度和高专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印迹材料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材料研究进展

Ke r s: lc lr mpit e h iu ; mba emae as ma n t tr s n n p a em tras c mp st tr y wo d oeual i 【 ne tc nq e me rn tr l; g ei mae a ; ao h s e l ; o oi mae a y r d i c i l a i e i 1
中圈分类 号: 6 8 1 0 5. 文献标识码 : A
T e e ac rges f o cl l h s rhpors o l u r re m e a y ̄ r t t is i e ma r l nd e a
WAN B n, G i WAN Ro g me , G n — iWANG J n qn , NG — ig’ u - ig DE Anp n
分 子 印迹 材 料研 究进 展
王 斌 , 王榕妹 , 王俊卿 , 邓安平 ’
(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 四川 成都 6 06 ) 104
摘要 : 本文简要综 述了分子印迹的原 理 、 制备 技术 , 着重介 绍了与膜 材料 、 性材 料 、 磁 纳米材料 和复合 材料相 结合 的分子 印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关键词 : 分子印迹 技术 ; 膜材料 ; 磁性材料 ; 纳米材料 ; 复合材 料
( o eeo hm sy ScunU i ri , h nd 10 4 C ia C H g f e ir ,i a nv sy C eg u6 06 ,hn ) C t h e t
Ab ta t I hsrve tep n il n rp rt no P e r f ec b d Mane h ssw r nted v lp n n sr c :nti e iw,h r cpea dpe aai f i o MI sw r b e yd sr e . i mp a e eeo e eo me t d e il i h a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闻军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7班,自贡 643000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聚合物的新技术, 是在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技术。

现已应用于色谱分离、抗体和受体模拟物、固相萃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分子印迹技术于近十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回顾了分子印迹技术近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分子印迹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研究进展引言每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数几乎直线上升。

人们研究分子印迹聚合物(也叫分子烙印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 s)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1940 年,Pauling 就提出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设想,这是对分子印迹技术(即分子烙印技术,(molecule imprinting technology, MIT)的最初描述。

目前主要从事, 研究工作的国家有瑞典、日本、德国、美国、英国、中国等十多个国家。

国内主要研究单位有大连化物所、南开大学、兰州化物所、上海大学、军事科学院毒物所、湖南大学、东南大学、防化研究院等。

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它有三大特点:即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

由于mips具有抗恶劣环境的能力,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和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如色谱中对映体和异构体的分离、固相萃取、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酶催化、临床药物分析、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已有一些文献介绍了这方面的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1-2].本文通过对这十几年的论文的回顾,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引起国内分析化学工作者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以便更快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1.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生物体内,分子复合物的形成通常需要借助非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等)相互作用。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71124 修回日期:20180126 基金项目:桂林市科技局课题(2014010512)资助;广西“2011 协同创新中心”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桂 2013[20]号)资助;广西壮瑶药重 点实验室项目(桂科基字[2014]32)资助 联系人简介:邹登峰(1975),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的开发与研究,Email:zdf1226@ 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om
: , Abstract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is a new method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which can provide people with the desired
structure and nature of the molecular combination. It belongs to the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of the subject and object chemistry
nique,MIT)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 这样就在高分子聚合物中留下一个与模板分子在
与某一分子(模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 空间结构上完全匹配,且含有与模板分子进行特
制备技术。也称模板印迹技术。
异性结合功能基的三维空穴。这个三维空穴可以
分子印迹技术最初来源于免疫学,由 20 世纪 选择性地与模板分子进行结合,即对模板分子具
预测了分子印迹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物;(2)进行聚合反应:加入适当的交联剂,将功能
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单体在致孔剂的存在下互相交联起来形成聚合 物,从而使功能单体上的功能基在特定的空间取
向上被固定下来;(3)印迹分子的脱除:通过一定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RAFT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它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实现高效、可控的聚合过程。

近年来,RAFT聚合法在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开发蛋白质分子的识别与分离技术对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特异性识别蛋白质的功能聚合物,它可以通过特异性与蛋白质结合,实现对蛋白质的高效分离与识别。

而RAFT聚合法则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效、可控聚合的方法,因此将RAFT聚合法应用于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RAFT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展示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利用RAFT聚合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对脂蛋白A具有高度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通过控制RAFT聚合反应的条件,研究人员成功地制备了具有高孔径表面积和丰富孔道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脂蛋白A表现出优异的识别性能和高度选择性。

这为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极大地拓展了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领域。

RAFT聚合法在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过程中还具有许多其他优势。

RAFT聚合法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可以实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量、结构和孔径的精确控制,为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RAFT聚合法还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可以适用于不同溶剂、反应条件下的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RAFT聚合法还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以与其他合成方法相结合,共同实现对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改性,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采 用生 物技 术 制 备 的免 疫 亲 和 萃 取 (m n i mu o

识 别 能力 , 抗 体 制 备 时 间长 , 用 高 , 因抗 体 但 费 又 是 哺 乳动 物对 外来 物应 答 产 生 的一 种 蛋 白质— —
a nt et c o , E) 和 分 子 印迹 技 术 ( o f i xr t n I i f y ai A 柱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 国兽 药 杂 志
2 1 ,5 9 :8~ 5 贺 倩倩 , 0 l4 ( )4 5 / 等
分 子 印迹 聚合 物及 其在 药 物分 离 中的应 用研 究 进展
贺倩 倩 , 高奎 , 张 贺利 民
( 南 农 业 大学 兽 医学 院兽 医 药 理研 究 室 , 州 华 广
[ 稿 日期 ]2 1 0 收 0 1— 4—1 [ 献 标 识码 ]A 9 文
Ap i a i n i u e a a i n pl to n Dr g S p r to c
H i E Qa n—q n Z A G G o u, E L — i i ,H N a —k iH i m n a
( eat etfP a m cl ya dTx o g ,C lg t iayMein , ot C iaA rutrlU i rt, unzo 16 2 C i ) Dp r n o h raoo n oi l y oeefV e n r d i Suh hn gi l a nv sy G a gh u50 4 , hn m g co l o er ce c u ei a
a d f t r e eo me si r g s p r t n we e s mma ie n d ti.Th oe t lp o lmst tc n a ie wi n u u e d v l p nt n d u e a ai r u o rz d i e al e p t ni r b e ha a rs t a h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利用RAFT聚合技术合成的具有分子印
迹效应的聚合物材料。

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将目标蛋白质分子嵌入到聚合物中,形
成具有空腔结构的聚合物,在蛋白质分子的特异结构特性上具有高选择性。

这种材料有广
泛的应用领域,如分离技术、药物传递和生物传感器等。

研究人员最近对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模拟方法优化了功能单体结构和反应条件,以提高印迹效应和选择性。

通过引
入特定的功能基团或改变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可以调控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从而实
现对目标蛋白质的高选择性识别。

研究人员还通过调控聚合物的形貌和表面性质,改善了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RAFT均聚物的比例,调控聚合物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了分子印迹效应和吸附容量。

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或引入导电性聚合物,实现了对蛋
白质的快速识别和检测。

研究人员还将RAFT聚合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性能。

研究人员将RAFT聚合法与表面修饰技术相结合,将蛋白质印迹聚合物固定在固体载体上,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和纯化。

研究人员还将RAFT聚合法与纳米技术相结合,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实现对蛋白质的高选择性识别和检测。

RAFT聚合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提高分子印迹效应和选择性,并开发出更多的应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印迹化合物的研究与进展
发表时间:2019-12-27T15:13:36.1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李荣康吴一鸣王小双[导读] 分子印迹技术(MIT)是一种有效的在高度交联,刚性的聚合物母体中引入特定分子结合位点的技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叫做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这类聚合物具备优秀的可识别性、物理化学稳定性,目前广泛应用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催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在此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并且基于文献基础对未来
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 212013)
摘要:分子印迹技术(MIT)是一种有效的在高度交联,刚性的聚合物母体中引入特定分子结合位点的技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叫做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这类聚合物具备优秀的可识别性、物理化学稳定性,目前广泛应用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催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在此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并且基于文献基础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聚合物;研究与发展
引言
分子从多种多样的物质中识别和结合特定分子的能力是受人们关注的生物学特征之一。

这种能力赋予了人体信号调节、催化、免疫和物质运输等各种生理机能。

随着技术的成熟,关于酶、抗体等是如在体内进行特定识别的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试图研究并且合成能模仿其功能的材料,通过化学合成具有特征结构域的生物功能材料来复制和呈现生物体特异识别功能,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其作用机制,分子印迹聚合物便是其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仿生功能材料,在生物传感器、生物调节器、合成酶等许多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客观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or Technology,MIT)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界中“抗原-抗体”分子识别作用的仿生分子识别技术[1~3]。

该技术利用化学交联反应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生成稳定的聚合物,除去模板分子后生成分子印迹聚合物。

MIP保留有与原模板分子大小形状完全匹配的结合位点和立体空穴[4],这样的结构就像锁与钥匙,能够对模板分子表现出特异的选择性和识别性。

1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按照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官能团之间不同的作用形式,可将MIT最基本的技术方法分为:共价法、非共价法以及半共价法三类[5]。

共价法也可称之为预组织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之间共价键相互作用结合的方式,首先加入交联剂,当形成聚合物之后,再将共价键断裂出去目标分子。

此类聚合物的制备以及分子识别过程的关键因素是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之间的可逆共价键的相互转化。

因为共价法制备印迹聚合物的方法过于复杂导致难以成功,如今并没有广泛的应用[6]。

非共价法又名自组织法。

此方法的原理为:首先,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之间依靠较弱的非共价键、氢键、疏水作用、静电等作用进行自组织,形成带有多重作用位点的分子复合物,之后经过交联剂处理,除去目标分子,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7]。

此方法相对简便,在实际应用比较广泛。

半共价法是介于共价法与非共价法中间的一种方法,它结合了共价法和非共价法的特点。

简单的说即在制备印迹聚合物时功能单体和目标分子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在洗脱目标分子之后,其所形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则是以非共价作用来识别目标分子[8]。

2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2.1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从食品基质中提取有害物质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快速、高效针对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技术成为当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一种能够特异性识别其对应分子的高分子材料吸附剂,具有预定性、较强识别性和较高稳定性的优点[9],MIPs以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目前主要包括对食品中药物残留、非法添加物、环境污染物等的分离和纯化检验。

MIPs的主要制备方法有沉淀聚合,本体聚合,原位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以及表面印迹聚合。

主要采用固相萃取(SPE)的方法进行检测[10]。

固相萃取技术即根据样品在溶剂及吸附剂间的不同分配,利用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基质及干扰化合物分离,再用洗脱液洗脱,以分离、富集或者纯化目标化合物。

通过沉淀聚合制备用于从废水中提取6种酚类化合物的 MIPs 吸附剂,得到的多模板 MIPs(平均粒径4μm) 用于填充柱SPE,对其他结构类似物化合物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固相萃取技术由于具有使用较少有机溶剂,可批量处理样品,耐极端环境、高选择性、制备简单、有机溶剂及水溶液中均可使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残检测、食品分析中。

将分子印迹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二者的优势。

总体而言,预计今后将开发大量材料均匀性好和孔隙率(总表面积、孔隙宽度和体积)高的新型复合MIPs 吸附剂,并且着力提高 MIPs 的可重复使用性和批次重现性,增强其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便于供大规模生产和实验室使用[11]。

结语
本文对分子印迹的制备,应用现状做出了论述,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制备将会越来越简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也更加完善。

新型聚合方法的研究也可大大提高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理化性质。

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普及,也为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分子印迹技术有望成为多组分分离及衡量组分富集的常规方法,并应用更多标准物质的定值工作。

更多的应用于我们的食品安全,医疗疗健康等生活领域。

参考文献
[1]Byuns HS,YounbYN,Yunc YH.Sep Purif Technol,2014,74(1):144~153.
[2]Cameron A,Hakan SA,Lars IA.JMol Recongni,2006,19(2):106~180.
[3]Porkodi K,Carla M,Ana F.JChemTechnol Biotechnol,2015,90( 9):1552~1564.
[4]韦寿莲,刘玲,黎京华.分析化学,2015,43(1):105~109
[5]高磊.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16,30(01):1-3.
[6]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J].李景景,郭玉蓉,池霞蔚,李卓.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12).
[7]分子印迹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J].朱馨乐,孙雷,刘琪.中国兽药杂志. 2007(06).
[8]分子印迹技术应用研究[J].黄新苹,刘远方.河南化工.2011(09)
[9]晋蕾,曾月,陈姝娟,刘耀文,何利,周康.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食品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44(07):246-248.
[10]四环素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的研究[D]. 李倩.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11]张瑜,陈梦婷,张瑞,严恒,谢卫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从食品基质中提取有害物质[J].分析试验室,2019,38(07):872-877. 作者简介:李荣康(1998.12-),男,贵州遵义人,江苏大学本科专业在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吴一鸣(1997.11-),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大学本科专业在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王小双(1998.07-),男,安徽芜湖人,江苏大学本科专业在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