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3【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3【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e659e58fafab068dc0215.png)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3【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1分)A:《诗经》B:《山海经》C:《中国民歌》D:《笑林》2、反映阶级对立和社会斗争的现实状况,表现人民大众的觉醒意识和褒贬时政的谚语是()(1分)A:生活谚语B:风土谚语C:农业谚语D:时政谚语3、提出谜语“体物入微,情思奇巧“的是()(1分)A:周作人B:袁宏道C:朱自清D:黄遵宪4、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1分)A:马林诺夫斯基B:泰勒C:沃·爱德哈德D:维柯5、为今天的人们传授《江格尔》部数最多的卓有贡献的新疆籍江格尔奇是()(1分)A:勒俄B:玛玛依C:朱乃D:玛纳斯6、清代大诗人黄遵宪将民歌比作()(1分)A:“天籁”B:“不吐不快的时候的产物”C:“情真”D:“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7、神话至今仍然在一些民族、地区作为口头文学而存活着,学术界把这些仍然口头流传的神话称为()(1分)A:“口头神话”B:“活态神话”C:“口头文本”D:“活态文本”8、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他们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做()(1分)A:脚本B:话本C:剧本D:传奇9、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1分)A:夸父追日B:后羿射日C:女娲用黄土造人D:共工怒触不周山10、张三丰的传说属于()(1分)A: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B:文人的传说C:神医的传说D:宗教人物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民间谜语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有()(2分)A:谐音法B:妙悟法C:象征法D:蝉联法E:拟人法12、民间故事的类别有()(2分)A:幻想故事B:生活故事C:民间传说D:民间笑话E:民间寓言13、我国流传的魔法故事中比较典型的形象有()(2分)A:老虎妈子B:龙公主C:蛤蟆儿子D:蛇郎E:猴精14、民间叙事长诗的特征有()(2分)A:人民群众集体创作B:口头流传C: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D:第一人称叙事E:注重人物刻画15、迁徙史诗的主要特征有()(2分)A:以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B:以迁徙辗转的路线、沿途的迁居地为空间线索C:以迁徙原因、迁徙活动、迁徙结果为叙述内容D:以英雄人物的历史活动为中心E: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挪亚方舟”神话属于惩恶扬善式的洪水再生神话.(2分) A:正确B:错误17、民间抒情长诗多以第一人称进行抒情.(2分)A:正确B:错误18、民间小戏属于代言体.(2分)A:正确B:错误19、“AT分类法”的提出者是马林诺夫斯基.(2分)A:正确B:错误20、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生活故事约占一半.(2分)A:正确B:错误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民间传说(4分)22、史事传说(4分)23、英雄史诗(4分)24、《故事海》(4分)25、民间说唱(4分)26、民间故事传承人具有哪些特征?(5分)27、民间笑话的特征有哪些?(5分)28、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规则有哪些?(5分)29、简述箭垛式人物形象及其具有的特征.(5分)30、简述口头程式理论,分析其理论内容及影响.(10分)3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民间传说的价值.(10分)3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作家文学融入民间文学作品的方式及其意义.(10分)1701-广东省-民间文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答案:D解析: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笑林》.2、【考点】时政谚语答案:D解析:时政谚语是反映阶级对立和社会斗争的现实状况,表现人民大众的觉醒意识和褒贬时政的谚语.3、【考点】民间谜语的特色答案:A解析:提出谜语“体物人微,情思奇巧“的是周作人.4、【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D解析:18世纪,维柯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5、【考点】第二节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答案:C解析:朱乃是一位为今天的人们传授《江格尔》部数最多的卓有贡献的江格尔奇,曾多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文化厅、文联等部门的表彰.6、【考点】情意真切,袒露心声答案:A解析:清代大诗人黄遵宪将民歌比作“天籁”7、【考点】第一节神话的界定与分类答案:B解析:神话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和文学体裁,兴盛于各个民族的远古时代,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长久流传、演变,至今仍然在一些民族、一些地区中作为口头文学而存活着.学术界把这些现代依然在口头流传的神话称为“活态神话”.8、【考点】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答案:B解析: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说话“.他们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9、【考点】人类起源神话答案:C解析: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女娲用黄土造人.10、【考点】人物传说答案:D解析:张三丰的传说属于人物传说中宗教人物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考点】民间谜语的特色答案:ADE解析:民间谜语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拟人法、蝉联法和谐音法.12、【主考点】幻想故事【副考点1】生活故事【副考点2】民间笑话答案:ABDE解析:民间故事的类别有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13、【考点】幻想故事答案:ABCDE解析:魔法故事也叫变形故事,这类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愿望的故事.典型的形象有老虎妈子,猴精,画中女、田螺姑娘、龙公主、狐狸媳妇,蛇郎,蛤蟆儿子,枣核儿.14、【考点】第一节民间长诗界说答案:ABCE解析: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15、【考点】中国史诗的多样性答案:ABC解析:迁徙史诗的主要特征有:以民族或支系在历史上的迁徙事件为内容,展示各民族或各支系在漫长而艰难的迁徙道路上的社会生活和族群命运,塑造迁徙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民族英雄、部落首领等人物形象及描绘各民族迁徙业绩的壮阔画卷.以西南彝语支民族的迁徙史诗而言,其主要特征是以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以迁徙辗转的路线、沿途的迁居地为空间线索,以迁徙原因、迁徙活动、迁徙结果为叙述内容.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考点】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答案:选项A.多数的洪水再生神话属于惩恶扬善式的,正如“挪亚方舟”神话一样.17、【考点】第一节民间长诗界说答案:选项A.民间抒情长诗是人民群众创作、口头流传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歌唱,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也比较灵活.18、【考点】民间小戏的概念与特征答案:选项A.民间小戏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19、【考点】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答案:选项B.“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20、【考点】幻想故事答案:选项B.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考点】民间传说的界定答案: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22、【考点】史事传说答案:史事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种,侧重点在于记事.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去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23、【考点】中国史诗的多样性答案:(1)叙述与部族、民族和国家(或地方政权)的形成与发展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说的诗作.(2)以一个或几个英雄人物的历史活动为中心,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24、【考点】和《佛本生故事》答案:(1)是写于11世纪的印度最著名的三部故事集之一,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2)《故事海》采用印度传统的故事套故事的框架式叙事结构,以世俗故事为主,充分反映了印度商业发达时代的商人和市民意识.25、【考点】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答案:(1)是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演故事或刻画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2)也称“曲艺”,和“民间曲艺”.26、【考点】传承特征答案:(1)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2)讲述活动有较大的影响.(3)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4)有独特的风格与创造才能.(5)有自己的传承线路.27、【考点】民间笑话答案:(1)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2)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3)画龙点睛地凸显民众的智慧和才干.(4)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5)篇幅短小.28、【主考点】明确任务,有的放矢【副考点1】抓住机会,创造环境【副考点2】尊重讲唱者,融洽感情答案:(1)明确任务,有的放矢.(2)抓住机会,创造环境.(3)尊重讲唱者,融洽感情.(4)运用现代设备,确保科学记录.29、【考点】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答案:(1)是民间传说中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2)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30、【考点】关于口头程式理论答案:(1)口头程式理论是帕里一洛德提出的.(2)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于史诗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3)在口头史诗中,学习通过口头——听觉来完成,作品在口头现场创编中完成,并通过口头—听觉渠道即时完成传播,这几个方面是彼此交融的,构成了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4)从这个意义上说.歌手同时是表演者、创作者和诗人,是一身而兼数职的,由此还形成了高度程式化的艺术传统.(5)口头程式奠定了口头传统的基础,影响了以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31、【考点】第三节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答案:(1)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客观实在物为中心构建的民间传说,寄寓着民众对各类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是他们历史观点、历史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人们常将民间传说称为“口传的历史”.(2)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生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不仅以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而且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具有实用功能.(3)民间传说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4)结合作品分析.32、【考点】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作品的融入答案:(1)在民间文学的发展中,或为生动地描绘人物,或为活跃叙事,或为铺张叙事、结构情节,作家文学常常有意或无意地融入民间文学作品或其艺术手法.(2)直接嵌入,作为作品内容的一部分直接纳入作家的叙事之中.在叙事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某种特征或形成文体的某种特色,作家往往会有意识地插入民间文学的整个作品或某个片段.如《红楼梦》.(3)题材利用:解构与结构.如鲁迅的作品《故事新编》就利用了民间文学的神话题材,既有解构又有重新结构.(4)原型的借用与再造:小说的人物与叙事模式.民间文学作为古老的叙事传统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和人物类型,熟悉民间文学的作家们在营造叙事结构.塑造主人公时往往在不自觉中运用这些“原型”.如《三国演义》.(5)结合作品分析.。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b50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7.png)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谈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有哪些。
2.【单选题】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A.雨果B.别林斯基C.歌德D.康德3.【单选题】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蕴藉C.假设D.模仿4.【单选题】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A.朦胧性B.独创性C.感染性D.历史性5.【单选题】“白雪公主”中的人物形象属于()A.扁平人物B.圆形人物C.表意型人物D.典型人物6.7.【单选题】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表情性B.表象性C.涉义性D.意识性8.【问答题】结合任一文学作品,谈谈你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的理解。
9.【单选题】在西方典型理论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情节B.语言C.人物D.细节10.【问答题】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文学接受的主客体分别需要什么条件。
11.【单选题】“召唤结构”的提出者是()A.伊萨尔B.姚斯C.英加登D.加缪12.【单选题】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A.刘勰B.杜甫C.韩愈D.曹丕13.【单选题】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14.【单选题】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是()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15.【单选题】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A.气韵B.韵律C.声调D.声音节奏16.【单选题】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101-全国-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101-全国-语言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22e82c74b35eefdc9d333e4.png)
1101-全国-语言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1分)A:赵元任B:乔姆斯基C:海德格尔D:萨丕尔2、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的语言,这种现象叫()(1分)A:语言磨合B:语言转用C:语言混合D:语言渗透3、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1分)A:社会语言学B:文化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D:本体语言学4、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1分)A:音素B:音位C:音标D:音读5、造成北京“女国音”现象的主要社会因素是()(1分)A:宗教信仰不同B:职业不同C:文化程度不同D:性别不同6、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体现其具有初步语法能力的阶段是()(1分)A:双语阶段B:非自控阶段C:双词阶段D:混同阶段7、语音本质上是()(1分)A:物理现象B:生理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8、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1分)A:电话B:麦克风C:尼龙D:吉普9、汉语音节wéi有()(1分)A:一个音素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D:四个音素10、下面的动宾词组中,表达动作与工具关系的是()(1分) A:吃苹果B:写文章C:写毛笔D:抬桌子11、“瑞雪兆丰年”“背靠大树好乘凉”属于()(1分)A:谚语B:成语C:歇后语D:专有词语12、“他给我一本书”中,充当受事语义角色的是()(1分) A:他B:给C:我D:一本书13、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1分) 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14、下面的发音器官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是()(1分)A:上齿B:双唇C:硬腭D:齿龈15、他在看书”中“书”可以换成“电影”“球赛”,“书”和“电影”“球赛”之间的关系是()(1分)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亲属关系D:句段关系16、从音义关系来看,英语中的“right”和“write”是一组()(1分)A:同音词B:同义词C:同根词D:同源词17、从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1分)A:表意的B:表音的C:表音兼表意的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18、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1分)A:[a]B:[e]C:[i]D:[u]19、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1分)A:教师B:儿子C:阿姨D:司机20、英语、意大利语、古梵语都来自于()(1分)A:原始印欧语B:原始汉藏语C:原始汉藏语D:原始汉藏语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导致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2分)A:社会进步B:社会分化C:社会统一D:社会接触E:语言系统内部要素影响22、下面语素中在现代汉语里能够独立成词的有()(2分)A:械B:吗C:笔D:阿E:他23、下面各项中,属于语法单位的有()(2分)A:音素B:语素C:词D:词组E:音节24、下面各地点方言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有()(2分)A:上海话B:武汉话C:成都话D:福州话E:广州话25、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a/音位的变体有()(2分)A:[α]B:[A]C:[o]D:[i]E:[a]三、判断论述题(共4题,共20分)26、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dc5d5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2.png)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问答题】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3.【问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4.【填空题】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
5.【问答题】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6.【问答题】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①分[f?n]+配[p‘ei]→分配[f?mp‘ei]②喇[lA]+叭[pA]→喇叭[1Ab?]③豆[t?u]+腐[fu]→豆腐[t?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bed[imbed]A.同化:_________B.异化:_________C.弱化:_________D.脱落:_________7.【填空题】语言的功能包括____ 功能和_______ 功能。
8.【填空题】语言符号的_______和_______,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9.【问答题】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10.【问答题】名词解释:义项11.12.【单选题】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13.【填空题】_______和________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单选题】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经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示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5.【问答题】“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能够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510-全国-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510-全国-语言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636ba86783e0912a3162a04.png)
1510-全国-语言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被称为()(1分)A:能指B:所指C:代指D:虚指2、下列各项中属于唇齿清擦音的是()(1分)A:[s]B:[z]C:[f]D:[v]3、辅音字母的创造者是()(1分)A:古埃及人B:玛雅人C:腓尼基人D:阿拉伯人4、“天气热”中“天气”和“热”的关系是()(1分) A:聚合关系B:组合关系C:结合关系D:凝合关系5、下列各项中属于动宾结构的是()(1分)A:种植牙B:飞行器C:剪羊毛D:饮用水6、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1分)A:拼死拼活B:风风火火C:计上心来D:弄巧成拙7、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具有()(1分)A:语音对应关系B:语汇对应关系C:语义对应关系D:语法对应关系8、语言替换又被称为()(1分)A:语言混用B:语言转用C:语言混合D:语言渗透9、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1分)A:音素B:音位C:音读D:音标10、下列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1分) A:姨妈B:阿姨C:猩猩D:乒乓11、与北京话同属一个方言区的是()(1分) A:昆明话B:上海话C:长沙话D:客家话12、决定汉语声调的是()(1分)A:音质B:音强C:音长D:音高13、下列各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1分) A:休B:刀C:二D:颖14、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元音的是()(1分) A:angB:erC:iaD:en15、下列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1分) A:洗热水B:擦皮鞋C:吃大碗D:写毛笔16、下列词语中,现代汉语基本义与其本义一致的是()(1分)A:羊B:兵C:字D:向17、英语dogs中s读[z],这种现象是()(1分)A:异化B:同化C:弱化D:增音18、下列各种文字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1分)A:日文假名B:阿拉伯文字C:希腊文D:汉字19、下列各种语言中,与英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1分)A:法语B:拉丁语C:德语D:斯拉夫语20、下列词组中属于体词性词组的是()(1分)A:在下面B:穿红衣服的C:红着脸D:慢慢走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造成社会方言的因素有()(2分)A:阶级阶层差别B:职业差别C:年龄差别D:性别差别E:地区差别22、下列音素中属于辅音的有()(2分)A:[e]B:[b]C:[t]D:[i]E:[g]23、下列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2分)A:袈裟B:沙发C:琵琶D:喇嘛E:戈壁24、文字起源于()(2分)A:结绳B:契刻C:图画D:结珠E:编贝25、下列各项中属于词法手段的有()(2分)A:词形变化B:语类选择C:词的轻重音D:语序E:语调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中介语(5分)27、单纯词(5分)28、语素(5分)29、屈折(5分)30、有人说:“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6【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6【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eeaf2b6f1aff00bfd51ee9.png)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在艺术上,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1分)A:特指的B:泛指的C:固定的D:指定的2、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出现在()(1分)A:前秦时代B:两汉时代C:三国时代D:唐宋时代3、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的形成与集体性的关系是()(1分)A:传承性等于集体性B:传承性受集体性制约C:集体性受传承性制约D:集体性不利于传承性的形成4、原始人解释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是()(1分)A:人类起源神话B:宇宙起源神话C:洪水再生神话D:文化文明神话5、被称作是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的是()(1分)A:《淮南子》B:《抱朴子》C:《左传》D:《山海经》6、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主要保存在()(1分)A:《乐府诗集》B:《诗经》C:《乐府诗集·清商曲辞》D:《楚辞》7、“王大姐头戴两朵花(美)”,这个谜语类型是()(1分)A:字迷B:事谜C:物谜D:动作迷8、《尚书·无逸》对民间谚语的解释是()(1分)A:“谚,俗所传言也”B:“谚,俗语也”C:“谚,俗言也”D:“俚语曰谚”9、有较强的喜剧、幽默意味,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现象的是()(1分) A:民间传说B:民间小戏C:民间笑话D:民间寓言10、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结构上富于变化,以上下两节句式来表现的格律体民歌是()(1分)A:信天游B:花儿C:四句头D:爬山调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民间传说的特征有()(2分)A:可信性的内容B:传奇性的情节C:箭垛式人物形象D:意境优美生动E: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12、民间小戏的系统主要包括()(2分)A:花灯戏系统B:花鼓戏系统C:采茶戏系统D:秧歌戏系统E:道情戏系统13、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代表性歌圩活动有()(2分)A:瑶族的“盘王节”B:布依族的“月亮歌”C:京族的“唱哼节”D: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E:彝族的“跳弓节”14、民间文学传承人在表演过程中的时间特点有()(2分)A:具有表现场景的自然属性B:在表演过程中的时间是自然时间C:同时也是文化时间、社会时间、历史时间D:与空间紧密联系E: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15、迁徙史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2分)A:以民间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B:以沿途迁居为空间线索C:以迁徙原因、活动为叙述内容D:展现各民族或各支系的族群命运E:与部族、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关联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提出谜语“体物入微,情思奇巧”的是朱自清.(2分)A:正确B:错误17、19世纪编写而成的展现芬兰人民生活风尚画卷的史诗是《卡勒瓦拉》.(2分) A:正确B:错误18、能讲一千余则故事,蜚声辽河两岸的辽宁籍民间故事传承人是谭振山.(2分) A:正确B:错误19、我们今天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的《罗摩衍那》.(2分)A:正确B:错误20、民间说唱的语言朴素易懂,具有轻便性的特点.(2分)A:正确B:错误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仙话(4分)22、田野作业(4分)23、表演情境(4分)24、民间小戏(4分)25、民间寓言(4分)26、民间抒情长诗的特点有哪些?(5分)27、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对民间文学有哪些影响?(5分)28、人物传说的特点有哪些?(5分)29、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30、神话的文化史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0分)31、文人、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哪里?(10分)32、什么是歌谣?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民间歌谣的特征.(10分)1601-广东省-民间文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考点】艺术特征答案:B解析: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之一,即是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泛指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也多是模糊含混的.2、【主考点】民间笑话【副考点1】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副考点2】民间故事的界定答案:C解析:《笑林》出现在三国时代.三国魏邯郸淳撰.所记都是俳谐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3、【考点】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答案:B解析: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广大民众的艺术趣味.4、【考点】宇宙起源神话答案:B解析:宇宙起源神话是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5、【考点】第一节发生学意义上的多源共生答案:D解析:从古籍记载来看,以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为例,书中不仅提到许多不同的国民和族名,而且介绍了大量各地不同的神灵形象与祭祀方式,且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神话系统.6、【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答案:C解析:今天所能见到的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7、【考点】字谜答案:A解析:字谜是指谜底是“字”的谜语.文人字谜带有一定学究气,民间字谜多为常用字,谜面语言平白通俗.如:王大姐头带两朵花(美);一点一横长,一飘到南洋;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廟).8、【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D解析: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尚书·无逸》中说“俚语曰谚”.9、【考点】民间笑话答案:C解析: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我国民间笑话的主要类型:揭露与嘲讽笑话、讽刺与幽默笑话.10、【考点】花儿答案:B解析:花儿是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结构上富于变化,以上下两节句式来表现的格律体民歌.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主考点】可信性的内容【副考点1】传奇性的情节【副考点2】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答案:ABCE解析:民间传说的特征:1.可信性的内容.2.传奇性的情节.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12、【考点】民间小戏的系统答案:ABCDE解析:民间小戏根据其流传情况和传统称谓分为六个系统:(1)花灯戏系统.(2)花鼓戏系统.(3)采茶戏系统.(4)秧歌戏系统.(5)道情戏系统.(6)道具戏系统.13、【考点】民间歌谣的传承答案:ACDE解析: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代表性歌圩活动有瑶族的“盘王节”、京族的“唱哼节”、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彝族的“跳弓节”.14、【考点】时间答案:BCDE解析:传承人表演过程中共时态的自然时间.首先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时间是自然时间.其次,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时间虽然是自然时间,同时也是文化时间、社会时间、历史时间.不同文类、不同类型或主题的故事、歌谣,有相对固定的、约定俗成的表演时间,表演者和听众都会自觉的沿袭传统形成的习惯,否则便是不合时宜.甚至有时有可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结构的产生影响.15、【考点】中国史诗的多样性答案:ABCD解析:迁徙史诗:以民族或支系在历史上的迁徙事件为内容,展示各民族或各支系在漫长而艰难的迁徙道路上的社会生活和族群命运,塑造迁徙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民族英雄、部落首领等人物形象及描绘各民族迁徙业绩的壮阔画卷.以西南彝语支民族的迁徙史诗而言,其主要特征是以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以迁徙辗转的路线、沿途的迁居地为空间线索,以迁徙原因、迁徙活动、迁徙结果为叙述内容.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考点】民间谜语的特色答案:选项B.提出谜语“体物入微,情思奇巧”的是周作人.17、【考点】芬兰史诗《卡勒瓦拉》答案:选项A.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具有鲜明的名族色彩和艺术特点,是19世纪编写而成的展现芬兰人民生活风尚画卷的史诗.18、【考点】传承特征答案:选项A.能讲一千余则故事,蜚声辽河两岸的辽宁籍民间故事传承人是谭振山.19、【主考点】巴比伦史诗【副考点】印度史诗答案:选项B.《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古老的一部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的汇集.20、【考点】民间说唱的特点答案:选项A.民间说唱的特点:(1)叙述性强,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2)轻便性,演唱简便、灵活.(3)通俗性,语言朴素易懂.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考点】第三节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答案:(1)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种类,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2)内容较为复杂,既含有出世隐逸的消极思想,又包含积极进取精神,艺术表现手法奇特,想象别致.22、【考点】第一节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答案:(1)又称野外作业,或田野调查,是一种可操作性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2)直接进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观察、了解、记录、调查,是与案头作业相对应的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方法.23、【考点】表演情境答案:(1)即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2)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由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观众表演.24、【考点】民间小戏的概念与特征答案:(1)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2)属于代言体.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25、【考点】民间寓言答案:(1)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2)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26、【考点】民间抒情长诗答案:(1)以抒情为主,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中心事件,片段叙述描写是为了抒情.(2)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抒发情感.(3)一般结构比较松散.27、【考点】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答案:(1)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获得充沛的生命力.(2)由于遗忘和误传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28、【考点】人物传说答案:(1)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2)包含民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民众普遍的价值判断.(3)融会讲述人的个人情感.29、【考点】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答案:(1)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2)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3)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与故事.30、【考点】文化史价值答案:(1)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对于认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生活、艺术、信仰以及其他情况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2)神话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结果,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解释,展示了远古先民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成果.(3)神话作为人类最早最有影响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关于生命、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的叩问和思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接近人类的类本质的独特方式.(4)还体现在对人类文化史上各种文化现象所产生的深刻影响.(5)还体现在它的现实意义方面,体现为对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塑造和维护上.31、【考点】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不利影响答案:(1)首先体现在把民间文学由口语化转化为书面化.(2)口语化的民间文学自由述说,不拘一格,而书面的民间文学往往用语规范,因而不自觉地改变了民间文学的语体特征.(3)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哲学化和历史化.(4)对民间艺术形式的损害.(5)对民间文学作品思想的歪曲.32、【主考点】歌谣的界定【副考点】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答案:(1)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组成.(2)情真意切,袒露心声.(3)格调优美,形式多样.(4)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1分)A:马林诺夫斯基B:维柯C:汤姆斯D:丁乃通2、我们今天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是()(1分)A:芬兰的《卡勒瓦拉》B:法国的《罗兰之歌》C:古希腊的《伊利亚特》D:古代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3、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产生于()(1分)A:神话B:民歌C:传说D:歌圩4、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1分)A:《诗经》B:《山海经》C:《中国民歌》D:《笑林》5、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1分)A:情景烘托,声情并茂B:以歌传言,以歌育子C:铺陈夸张,情感宣泄D:追求娱乐,形式多样6、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1分)A:洮岷花儿B:信天游C:河湟花儿D:爬山调7、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的是()(1分)A:阿尔奈B:阿尔伯特·贝茨·洛德C:汤姆斯D:理查德·鲍曼8、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1分)A:女娲黄土造人B:夸父追日C:创世纪D:后羿射日9、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分) A:189位B:166位C:146位D:119位10、狄仁杰的传说属于()(1分)A: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B:文人的传说C:清官的传说D:宗教人物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2分)A:是文学的源头之一B: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C: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D: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E: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比较研究对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2分)A: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B:更好地揭示相关文化事象的不同特点C:有利于开展跨国、跨民族、跨学科的研究D: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E:找出不同国家民族间民间文学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民间说唱的特点有()(2分)A:叙述性强B:通过第一人称的身份讲故事C:叙述体的口头文学D:演唱简便、灵活E: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14、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2分)A:纳西族的《创世纪》B:彝族的《梅葛》C: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D:壮族的《布洛陀》E:苗族的《苗族古歌》15、目前为止,花鼓戏的代表曲目有()(2分)A: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B:湖北花鼓戏《卖棉纱》C: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D:陕西花鼓戏《送樱桃》E:皖南花鼓戏《绣荷包》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的是《故事海》.(2分)A:正确B:错误17、被称为中国神话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03年蒋观云发表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2分)A:正确B:错误18、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2分)A:正确B:错误19、一般而言,谚语不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分)A:正确B:错误20、民间传说中提及的事物往往是虚构的.(2分)A:正确B:错误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AT分类法”(4分)22、相声(4分)23、民间谚语(4分)24、“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4分)25、箭垛式人物形象(4分)26、简述民间说唱的源流.(5分)27、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28、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写作要求有哪些?(5分)29、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上的特征有哪些?(5分)30、为什么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0分)31、什么是表演情境?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什么?(10分)32、阐述文化人类学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与价值.(10分)1607-广东省-民间文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B解析: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维柯.2、【考点】巴比伦史诗答案:D解析: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古老的一部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的汇集.3、【考点】生活抒情长诗答案:D解析: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长达一万六千多行,从头至尾采用男女一问一答的形式.嘹歌产生于歌圩.4、【考点】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答案:D解析: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笑林》5、【考点】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答案:B解析: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以歌传言,以歌育子6、【考点】花儿答案:C解析: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河湟花儿7、【考点】民间文艺学的国际性答案:C解析:英国学者汤姆斯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8、【考点】人类起源神话答案:A解析: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女娲黄土造人 ,故选A.9、【考点】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答案:B解析: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66位.10、【考点】人物传说答案:C解析:我国的人物传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帝王将相的传说.二是民族英雄的传说.三是清官的传说.四是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五是近代革命领袖的传说.六是文人的传说.七是工匠的传说.八是神医的传说.九是宗教人物的传说.狄仁杰的传说属于清官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考点】文学审美价值答案:ABCE解析: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 而且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 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考点】比较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答案:ABCDE解析:比较研究能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找出他们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考点】民间说唱的特点答案:ACDE解析:特点(1)叙述性强,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民间说唱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2)轻便性,演唱简便、灵活. 表现在说唱的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3)通俗性,语言朴素易懂.14、【考点】第一节发生学意义上的多源共生答案:ABCDE解析: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纳西族的《创世纪》、彝族的《梅葛》、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壮族的《布洛陀》、苗族的《苗族古歌》,故选ABCDE.15、【考点】民间小戏的系统答案:ABC解析:花鼓戏系统.代表性剧目有湖南《刘海砍樵》,湖北《卖棉纱》、《绣荷包》,皖南《凤阳花鼓》.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考点】和《佛本生故事》答案:选项A.《故事海》、《五卷书》和《佛本生故事》是印度最著名的三部故事集.《故事海》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17、【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选项A.1903年,清末留日学生蒋观云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成为中国第一篇神话学论文.18、【考点】幻想故事答案:选项A.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19、【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选项B.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所以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0、【考点】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答案:选项B.民间传说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它的艺术构思也依凭于客观实在物,这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考点】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答案:(1)“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2)阿尔奈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出版的或保存的民间故事记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以简洁文字写出梗概提要,并根据一定原则进行分类编排,后人称为“AT分类法”.22、【考点】相声的定义和源流答案: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具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其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23、【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24、【考点】第二节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答案:(1)美国史学家约翰·迈尔斯·弗里和芬兰民俗学者劳里·航柯等将史诗文本的来源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口头文本、来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和以传统为导向的口头文本.(2)“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是指某一社区中那些跟口头传统有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它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而文本以外的语境要素则无从考察.25、【考点】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答案:(1)是民间传说中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2)民间传说塑造人物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26、【考点】民间说唱的源流答案:(1)先秦时期的倡优(又称俳优)表演是民间说唱的最早萌芽.(2)唐代,说唱艺术正式形成,“变文”是民间说唱的直系祖先.(3)说唱艺术到宋代进入繁荣期,在“勾栏”和“瓦舍”等场所说唱艺术十分活跃.(4)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说唱以其短小灵活、深刻有趣等特色吸引广大观众.(5)新时期后,我国曲艺团体走出国门,民间说唱开始走向世界.27、【主考点】缘事而发的原生性【副考点1】天籁之音的率真性【副考点2】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答案:(1)缘事而发的原生性.(2)天籁之音的率真性.(3)多元交融的复合性.28、【主考点】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副考点1】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副考点2】培养优良学风答案:(1)要从古今中外文献中细心搜集材料,广泛利用各种类型的工具书与参考书.(2)占用相关材料后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中引申出科学结论.(3)培养优良学风.29、【主考点】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副考点1】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副考点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答案:(1)歌颂反抗斗争,指写爱情悲剧.(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3)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30、【考点】第一节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答案:(1)民间文学必须使用国野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决定的.(2)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民间资料,使民间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在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上.(3)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感受到鲜活的民间文学形态,了解相关的各种社会背景,进一步提高对民间文学的审美鉴赏力.(4)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采录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抢教某些濒临失传的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5)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进一步深化或扩展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民间文学知识,增强对民间文学的实际感受力,为今后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1、【考点】表演情境答案:(1)即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由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观众表演.(2)这种理想的表演情境即所谓的“自然语境”,不为非惯常因素所干扰.(3)表演情境既具有即时性,也具有惯常性.(4)即时性表明传承人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表演事件,是人际互动的特殊的、艺术的交流方式.(5)惯常性表明在一个社区文化体系的表演语境中,存在着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表演体系.32、【考点】文化人类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答案:(1)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它试图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分支,分别研究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2)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开始传入我国,并影响了我国用现代人文科学方法研究神话、民俗的一代学人,如茅盾.(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民间口头文学研究中古有重要地位,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神话和故事,并将西方文化人类学融会贯通,开始呈现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特色.(4)文化人类学的各种学派有关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的原理,虽然有许多歧异,但从人类文化发展演进的广阔视野来考察民间文学,从中探求具有普同性的人类文化、民族文化要素,并尊重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5)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坚持“田野调查”方法,特别适合于民间。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2【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2【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de6b1a998fcc22bdd10de9.png)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1分)A:马林诺夫斯基B:维柯C:汤姆斯D:丁乃通2、我们今天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是()(1分)A:芬兰的《卡勒瓦拉》B:法国的《罗兰之歌》C:古希腊的《伊利亚特》D:古代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3、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产生于()(1分)A:神话B:民歌C:传说D:歌圩4、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1分)A:《诗经》B:《山海经》C:《中国民歌》D:《笑林》5、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1分)A:情景烘托,声情并茂B:以歌传言,以歌育子C:铺陈夸张,情感宣泄D:追求娱乐,形式多样6、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1分)A:洮岷花儿B:信天游C:河湟花儿D:爬山调7、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的是()(1分)A:阿尔奈B:阿尔伯特·贝茨·洛德C:汤姆斯D:理查德·鲍曼8、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1分)A:女娲黄土造人B:夸父追日C:创世纪D:后羿射日9、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分) A:189位B:166位C:146位D:119位10、狄仁杰的传说属于()(1分)A: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B:文人的传说C:清官的传说D:宗教人物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2分)A:是文学的源头之一B: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C: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D: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E: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比较研究对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2分)A: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B:更好地揭示相关文化事象的不同特点C:有利于开展跨国、跨民族、跨学科的研究D: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E:找出不同国家民族间民间文学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民间说唱的特点有()(2分)A:叙述性强B:通过第一人称的身份讲故事C:叙述体的口头文学D:演唱简便、灵活E: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14、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2分)A:纳西族的《创世纪》B:彝族的《梅葛》C: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D:壮族的《布洛陀》E:苗族的《苗族古歌》15、目前为止,花鼓戏的代表曲目有()(2分)A: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B:湖北花鼓戏《卖棉纱》C: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D:陕西花鼓戏《送樱桃》E:皖南花鼓戏《绣荷包》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的是《故事海》.(2分)A:正确B:错误17、被称为中国神话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03年蒋观云发表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 (2分)A:正确B:错误18、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2分)A:正确B:错误19、一般而言,谚语不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分)A:正确B:错误20、民间传说中提及的事物往往是虚构的.(2分)A:正确B:错误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AT分类法”(4分)22、相声(4分)23、民间谚语(4分)24、“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4分)25、箭垛式人物形象(4分)26、简述民间说唱的源流.(5分)27、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28、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写作要求有哪些?(5分)29、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上的特征有哪些?(5分)30、为什么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0分)31、什么是表演情境?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什么?(10分)32、阐述文化人类学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与价值.(10分)1607-广东省-民间文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B解析: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维柯.2、【考点】巴比伦史诗答案:D解析: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古老的一部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的汇集.3、【考点】生活抒情长诗答案:D解析: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长达一万六千多行,从头至尾采用男女一问一答的形式.嘹歌产生于歌圩.4、【考点】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答案:D解析: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笑林》5、【考点】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答案:B解析: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以歌传言,以歌育子6、【考点】花儿答案:C解析: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河湟花儿7、【考点】民间文艺学的国际性答案:C解析:英国学者汤姆斯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8、【考点】人类起源神话答案:A解析: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女娲黄土造人 ,故选A.9、【考点】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答案:B解析: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66位.10、【考点】人物传说答案:C解析:我国的人物传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帝王将相的传说.二是民族英雄的传说.三是清官的传说.四是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五是近代革命领袖的传说.六是文人的传说.七是工匠的传说.八是神医的传说.九是宗教人物的传说.狄仁杰的传说属于清官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考点】文学审美价值答案:ABCE解析: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 而且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 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考点】比较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答案:ABCDE解析:比较研究能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找出他们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考点】民间说唱的特点答案:ACDE解析:特点(1)叙述性强,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民间说唱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2)轻便性,演唱简便、灵活. 表现在说唱的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3)通俗性,语言朴素易懂.14、【考点】第一节发生学意义上的多源共生答案:ABCDE解析: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纳西族的《创世纪》、彝族的《梅葛》、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壮族的《布洛陀》、苗族的《苗族古歌》,故选ABCDE.15、【考点】民间小戏的系统答案:ABC解析:花鼓戏系统.代表性剧目有湖南《刘海砍樵》,湖北《卖棉纱》、《绣荷包》,皖南《凤阳花鼓》.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考点】和《佛本生故事》答案:选项A.《故事海》、《五卷书》和《佛本生故事》是印度最著名的三部故事集.《故事海》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17、【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选项A.1903年,清末留日学生蒋观云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成为中国第一篇神话学论文.18、【考点】幻想故事答案:选项A.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19、【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选项B.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所以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0、【考点】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答案:选项B.民间传说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它的艺术构思也依凭于客观实在物,这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考点】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答案:(1)“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2)阿尔奈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出版的或保存的民间故事记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以简洁文字写出梗概提要,并根据一定原则进行分类编排,后人称为“AT分类法”.22、【考点】相声的定义和源流答案: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具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其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23、【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24、【考点】第二节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答案:(1)美国史学家约翰·迈尔斯·弗里和芬兰民俗学者劳里·航柯等将史诗文本的来源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口头文本、来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和以传统为导向的口头文本.(2)“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是指某一社区中那些跟口头传统有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它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而文本以外的语境要素则无从考察.25、【考点】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答案:(1)是民间传说中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2)民间传说塑造人物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26、【考点】民间说唱的源流答案:(1)先秦时期的倡优(又称俳优)表演是民间说唱的最早萌芽.(2)唐代,说唱艺术正式形成,“变文”是民间说唱的直系祖先.(3)说唱艺术到宋代进入繁荣期,在“勾栏”和“瓦舍”等场所说唱艺术十分活跃.(4)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说唱以其短小灵活、深刻有趣等特色吸引广大观众.(5)新时期后,我国曲艺团体走出国门,民间说唱开始走向世界.27、【主考点】缘事而发的原生性【副考点1】天籁之音的率真性【副考点2】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答案:(1)缘事而发的原生性.(2)天籁之音的率真性.(3)多元交融的复合性.28、【主考点】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副考点1】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副考点2】培养优良学风答案:(1)要从古今中外文献中细心搜集材料,广泛利用各种类型的工具书与参考书.(2)占用相关材料后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中引申出科学结论.(3)培养优良学风.29、【主考点】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副考点1】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副考点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答案:(1)歌颂反抗斗争,指写爱情悲剧.(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3)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30、【考点】第一节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答案:(1)民间文学必须使用国野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决定的.(2)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民间资料,使民间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在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上.(3)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感受到鲜活的民间文学形态,了解相关的各种社会背景,进一步提高对民间文学的审美鉴赏力.(4)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采录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抢教某些濒临失传的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5)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进一步深化或扩展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民间文学知识,增强对民间文学的实际感受力,为今后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1、【考点】表演情境答案:(1)即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由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观众表演.(2)这种理想的表演情境即所谓的“自然语境”,不为非惯常因素所干扰.(3)表演情境既具有即时性,也具有惯常性.(4)即时性表明传承人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表演事件,是人际互动的特殊的、艺术的交流方式.(5)惯常性表明在一个社区文化体系的表演语境中,存在着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表演体系.32、【考点】文化人类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答案:(1)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它试图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分支,分别研究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2)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开始传入我国,并影响了我国用现代人文科学方法研究神话、民俗的一代学人,如茅盾.(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民间口头文学研究中古有重要地位,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神话和故事,并将西方文化人类学融会贯通,开始呈现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特色.(4)文化人类学的各种学派有关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的原理,虽然有许多歧异,但从人类文化发展演进的广阔视野来考察民间文学,从中探求具有普同性的人类文化、民族文化要素,并尊重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5)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坚持“田野调查”方法,特别适合于民间文学研究,也使得文化人类学和民间文艺学成为有着密切联系的相邻学科.。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2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2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e415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a.png)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3.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孝B.仁C.义D.礼4.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5.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这位“天师”是B.张角C.张鲁D.张衡6.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7.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杂家思想8.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9.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10.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A.“世界高原”B. “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1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仁B.义C.礼D.智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13.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张衡B.毕昇C.祖冲之D.蔡伦14.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A.查B.验C.测D.切15.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A.《金瓶梅》B.《红楼梦》C.《聊斋志异》D.《牡丹亭》16.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天象观B.勤农观C.占验观D.地利观17.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A.公元 6 世纪B.公元 8 世纪C.公元 12 世纪D.公元 16 世纪18.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出人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20.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二.问答题(共2题)1.文化政策2.文化事象第2卷一.单选题(共20题)1.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2.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3.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A.白虎观会议B.熹平石经C.三体石经D.五经文字5."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书》B.《乐》C.《礼》D.《易》6.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7.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9.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0.《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11.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e63e3be3b3567ec112d8a0e.png)
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2、“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1分)A:惯用语B:谚语C:歇后语D:成语3、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1分)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4、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1分)A:仍然是名词B:变成了形容词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D:名词兼形容词5、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1分) A:变形构词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D:语法构词6、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1分)A:必然—偶然B:萧条—繁荣C:整体—部分D:出席—缺席7、下列各句,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1分)A:那个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同学B:她很想当歌手C:她平时最喜欢唱蔡依林的歌D:我给她当听众8、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1分)A:(甲)他又去网吧了——(乙)他去过网吧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乙)他吹过笛子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乙)他看过病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乙)电脑坏了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1分)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音位文字D:音节文字10、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1分)A:语言类型相同B:语音对应关系C:地理位置相近D:语言借用成分11、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12、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B: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C: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D: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13、北京话“嚏”、“喷”单念时分别是[t‘i]和[p‘ən],而“嚏喷”一词的发音却是[t‘ifən],这种语流音变是()(1分)A:同化B:异化C:弱化D:增音14、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nowantsomefood.”②“Idon’twantsomefood.”③“Idon’twantanyfood.”④“No1wantsome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1分)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15、下列元音在普通话中可以充当韵头的一组是()(1分)A:[i,y]B:[u,a]C:[o,e]D:[zi/ci/si,i的音位变体,zhi/cih/shi/,i的音位变体]16、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1分)A:离散性B:强制性C:可变性D:任意性17、韵律节奏是针对语流中的音段整体而言的,不包括()(1分)A:停延B:轻重C:升降D:伸展18、机器翻译技术的四个层级中,最高层级是()(1分)A:词语平面B:句法平面C:语境平面D:语义平面19、“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1分)A:一般疑问句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D:反问疑问句20、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1分)A:听说阶段B:读写阶段C:初级阶段D:后期阶段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下列关于[m]、[l]区别的描述,正确的有()(2分)A:阻碍方式不同B:成阻部位不同C:清音浊音不同D:送气不送气不同E:唇形圆展不同22、下列关于句义的表述,正确的有()(2分)A:句义是句子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B:句子形式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C:句子的语言意义由句子里的词汇形式语法形式来表达D:句子的语境意义由句子外的语气形式、语调形式来表达E: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23、“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2分)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24、“句组”包括()(2分)A:句群B:篇章C:语段D:复句E:从句25、“天空”中的“空”属于()(2分)A:定位语素B:成词语素C:实义语素D:词缀语素E:黏着语素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词法(4分)27、名词解释:失语症(4分)28、名词解释:声韵调分析法(4分)29、名词解释:汉字编码(4分)30、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110-全国-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110-全国-语言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72b5d6302d276a200292eff.png)
1110-全国-语言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关键区别在于,人类语言具有()(1分)A:符号的离散性B:发音的多样性C:发音的复杂性D:系统的相对封闭性2、一般认为汉语的语序类型是()(1分)A:SVO(主动宾)型语言B:SOV(主宾动)型语言C:OSV(宾主动)型语言D:语序自由的语言3、以下对英语“John has written the book.”这句话中的语法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现在时和完成体B:主格和宾格C:陈述句主动态D:人称和数一致4、汉语“老师昨天布置的作业,我都已经做完了”这个句子的类型不属于()(1分) A:陈述句B:完全主谓句C:受事主语句D:复句5、语法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一般不包括()(1分)A:形态问题B:构词问题C:词类问题D:虚词问题6、下列各项中,(甲)句和(乙)句之间是蕴含关系的一项是()(1分)A:(甲)他弟弟出国了∥(乙)他有弟弟B:(甲)他现在不是经理了∥(乙)他当过经理C:(甲)他养过猫∥(乙)他养过动物D:(甲)他又喝醉了∥(乙)他以前喝醉过7、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是指()(1分)A:简单述谓结构B:从属述谓结构C:降级述谓结构D:复合述谓结构8、下列关于文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笔画B:假借字直接表音而间接表意C:汉字与汉语音节是对应的D:拼音文字不必进行文字改革9、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1分)A: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B: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C: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D:社会的不完全社群分化10、下列关于洋泾浜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洋泾浜语是中国特有的现象B:洋泾浜语有书面形式C:洋泾浜语的结构完全是外来语言的D:洋泾浜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11、下列关于固定词组和熟语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不能根据组成成分分析其整体意义B:结构大多不能任意改变C:往往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D:中间一般可以插入其他成分12、“非克里奥耳化”的过程是指()(1分)A:洋泾浜语向克里奥耳语转化B:克里奥耳语向洋泾浜语转化C: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转化D:基础语言向克里奥耳语靠拢13、下列关于现代汉语“椅子”和“沙发”两个词的类别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椅子”是复合词,“沙发”是单纯词B:“椅子”是单纯词,“沙发”是复合词C:“椅子”是汉语固有词,“沙发”是外来词D:“椅子”是单音节词,“沙发”是双音节词14、一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的正确途径是()(1分)A:消灭方言B:推广共同语C:语言的替换D:语言的混合15、发翘舌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是()(1分)A:舌尖和上齿背B:舌尖和硬腭前部C:舌面后部和软腭D:舌面中部和硬腭后部16、下列关于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B: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C:聚合关系又可以称为联想关系D:聚合关系就是词的类聚17、语音学中对音质成分进行描写和分类的基本概念是()(1分)A:声调和语调B:长音和短音C:重音和轻音D:元音和辅音18、《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于()(1分)A:描写词典B:信息词典C:百科词典D:资料词典19、“浇水”这个组合中,“浇”和“水”之间是动作行为和工具的关系,这种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1分)A:语法关系意义B:语义关系意义C:语境意义D:语气意义20、儿童的“语言前阶段”是指()(1分)A:从出生到六个月的“非自控阶段”B:六个月到一岁的“咿呀学语阶段”C:“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D:作为最初语言阶段的“单词阶段”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广义的辅音发音方法包括()(2分)A:嘴唇的圆展B: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C:送气不送气D:声带振动不振动E:舌位的高低22、“语言思维”又可以称作()(2分)A:抽象思维B:发散思维C:感性思维D:逻辑思维E:理性思维23、第二语言教学除外语教学外,还应该包括()(2分)A:双语地区的语言教学B:方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教学C:民族地区的国家标准语教学D:聋哑人的手势语教学E:儿童入学后的语文教学24、相对于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的特点是()(2分)A:词的数量多B:产生的历史长C:构词能力弱D:稳定性强E:使用范围窄25、在汉语普通话中,下列各组三个合成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有()(2分)A:老虎老鼠老人B:瓜子女儿奔头C:第一初八阿姨D:记者画家教员E:房子花儿布头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语法手段(4分)27、名词解释:意符(4分)28、名词解释:区别特征(4分)29、名词解释:机器翻译(4分)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010-全国-语言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010-全国-语言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a19f6cf2af90242a895e5fc.png)
1010-全国-语言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1分)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下列各项,不属于单纯词的是()(1分)A:重叠词B:叠音词C:连绵词D:译音词3、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4、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1分)A:大家准备起来了B:我们五个人一组C:反对的是少数人D:他们要学习文件5、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1分) A:直接成词B:转化成词C:附加构词D:复合构词6、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1分)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7、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8、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1分)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B:(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手机C:(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D:(甲)他在读大学——(乙)他在上大学9、汉字构件中跟语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是()(1分)A:音符B:意符C:记号D:独体字10、社会的完全分化所导致的语言分化结果是()(1分)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民族共同语11、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12、克里奥耳语是指()(1分)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B: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D: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13、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1分)A:张家庄B:霍阁沟C:姜皇庙D:马驿店14、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5、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1分)A:[m,l]B:[b,k]C:[n,t]D:[s,f]16、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17、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18、为计算机处理语言而编写的词典是()(1分)A:语言词典B:信息词典C:知识词典D:百科词典19、“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1分) A:“你”重读B:“今天”重读C:“怎么”重读D:“来”重读20、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1分)A:我去打电话B:接电话的是他C:他去比较好D:他希望你来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2分)A: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B:音位可以从听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来C:音位的分析和归纳可以跨语言和方言D: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E:音位的归纳主要依据语音单位的发音22、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2分)A:bicycle→bikeB:omnibus→busC:beggar→tobegD:blood→bleedE:瓦特→瓦23、语法单位的“形成(实现)关系”指()(2分)A:长度增加,功能改变B:长度增加,功能不改变C:长度不增加,功能改变D:长度不增加,功能不改变E:与长度和功能无关的其他特性24、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2分)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B: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C: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D: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E:歧义可通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25、下列可用于证明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不完全相等的证据有()(2分) A:语言中的虚词基本不表示概念B:多义词并不表示单一的概念C:祈使句和疑问句都不表示判断D:并列关系的复句不表示推理E:略去大前提的复句不表示推理三、文字题(共10题,共64分)26、名词解释:元辅音分析法(4分)27、名词解释:义项(4分)28、名词解释:外语教学的听说法(4分)29、名词解释:语法形式(4分)30、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2023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
![2023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b493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5.png)
感谢同学们的帮助,2023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新鲜出炉。
如果有同学记得部分真题的话,也可以提供给乐昇学教育。
乐昇学教育会核对同学们给的2023年10月自考回忆版的真题,找到对应的答案,优先提供给对应的同学。
众人拾材火焰高,早估分,早做打算。
未雨绸缪我们可能不行,但是笨鸟先飞还是可以的哈。
因为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指正在此谢过了。
以下是“2023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的具体内容。
2023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回忆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语言是黏着语_维吾尔语2.从周代称“翁婿”为“舅甥”来看,反映出远古就存在族外婚制度。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4.她站在暗处不动,满身是耳朵,满身是嘴巴。
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亲属语言之间存在语音对应关系。
6.下列使用了双关修辞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7.“模仿说”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
8.下列属于通用词的是书9.“红案、码洋、教案”都属于社会方言中的行话。
10.《说文解字》将汉字归入540个部首。
1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属于对偶中的反对。
12.汉语的官话是指北方方言。
13.中国古代第一部语言学专著是《尔雅》。
14.下列借自蒙古语的是胡同15.意大利文豪但丁使用的意大利方言是多斯岗方言。
16.下列属于施为句的是请把门关上。
17.打碎了碗碟,取谐音“岁岁(碎碎)平安”,是为了“讨口彩”。
18.最先区分语言研究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是索绪尔。
19.下列属于圆唇音的是[0]20.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叫做中介语。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语言符号的所指(乐昇学教育2023年10月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考前密训班考点4)乐昇学教育建议答案:语言符号的所指是语言符号中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真题汉语言文学本科段自考
![语言学概论真题汉语言文学本科段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540d20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b.png)
20101.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2.前高圆唇元音是( )A.[I]B.[u]C.[y]D.[o]3.下面各组词中的各项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是( )A.椅子包子柜子B.双人床车床蹦床C.萝卜白菜土豆D.枕头木头芋头4.按传统的“六书”分析,“暮”是一个( )A.象形字B.指事字C.形声字D.会意字5.下面音素中属于塞音的是( )A.[k]B.[s]C.[f]D.[x]6.下面形体不代表任何语言单位的是( )A.意符B.音符C.记号D.笔画7.英语属于( )A.斯拉夫语族B.拉丁语族C. 印度—伊朗语族D. 日尔曼语族8.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 )A.失语症B.失读症C.失写症D.失名症9.下面属于浊辅音的是( )A.[p]B.[z]C.[ts]D.[t‘]10.方言之间最明显的、最容易觉察到的差异是( )A.词汇B.词义C.语音D.语法11.下面不属于汉语北京话区别特征的是( )A.清/浊B.送气/不送气C.边音/鼻音D.双唇/唇齿12.“溜达”和“徜徉”词义差别的主要方面是( )A.语体色彩B.形象色彩C.感情色彩D.理性色彩13.文字起源于( )A.结绳B.穿贝C.结珠D. 图画14.属于借词的是( )A.热狗B. 电话C.沙发D.蝴蝶15.《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属于( )A.百科词典B.语文词典C.描写词典D.知识词典16.汉字是一种( )A.音节文字B.表意文字C.意音文字D.音位文字17.造成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主要是社会的( )A.地域隔阂B.社群分化C.政治分裂D.教育水平18.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思维活动是( )A.抽象思维B.发散思维C.推理思维D.感性思维19.持“语言相关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B.洪堡特C.哈里斯D.维尔尼克20.下面各组词中,存在同义关系的是( )A.房子—房间B.玉米—玉米粒C.蔬菜—青菜D.维他命—维生素21.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 )A.能指和所指有必然联系B.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可更改C.对符号的使用是不自由的D.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已经约定的符号E.符号要强制组合22.下面各个结构可以归于同一聚合群的组合有( )A.马上出发B.不卫生C.特别难受D.吃好了E.花开了23.下列各项中的“语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的有( )A. 《红楼梦》的语言代表了当时口语的状况B.他讲话的语言精彩极了C.语言学的价值正在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E.语言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24.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发音器官的有( ) A.肺B.咽腔C.食道D.舌头E.上齿25.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属于语言前阶段的有( )A.形态句阶段B.咿呀学语阶段C. 电报句阶段D.综合句阶段E.非自控阶段26.语言迁移27.音位28.书面语29.国际音标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走了员工好吗胖乎乎朋友3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一位昨天才从部队下来的干部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3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什么?34.导致“鸡不吃了”产生歧义的原因是什么?35.复合词可以分为哪几类?36.举例说明句法手段的主要类别。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41语言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41语言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68f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d.png)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法方面B.语音方面C.语汇方面D.语义方面2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A.语言相关论B.语言能力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认知论3.下面各项属于传统“小学”的是A.音韵学B.音响学C.音位学D.音律学4.下面各词中借自佛经的是A.苜蓿B.罗汉C.蛮夷D.大戎5.语言本质上是一种A.个人现象B.社会现象C.物理现象D.天然现象6.掌管人的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A.脑桥B.右半球C.左半球D.右半球的某些部位7.“三好”“环保”属于A.惯用语B.专有名词C.成语D.简缩词语8.下面各项中具有排他性特征的是A.隐语B.隐含C.隐喻D.影射9.“书包”这个词的能指是A.“书包”这两个字B.“书包”的意思C.“书包”的声音D.“书包”的用法10.把“You are a lucky dog”译为“你是一条幸运狗”属于A.语汇平面翻译B.句法平面翻译C.语义平面翻译D.语境平面翻译11.“犬子”是一种A.自称B.面称C.厌称D.谦称12.下面各项中属于礼貌原则的是A.质量和数量B.相关和负责C.得体和慷慨D.理解和赞同13.下面语言属于孤立语的是A.日语B.汉语C.英语D.维吾尔语14.不同行业的“行话”属于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混合语言15.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A.反说话B.避讳话C.吉祥话D.惯用话16.下面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是A.长沙话B.武汉话C.南昌话D.上海话17.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是A.发散思维B.表象思维C.抽象思维D.感性思维18.下面辅音中属于擦音的是A.[f]B.[t]C.[b]D.[m]19.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A.语言混合B.语言转用C.克里奥尔D.双语现象20.能听懂别人说话但基本不能看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样的语言障碍是A.失忆症B.失写症C.失话症D.失读症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42c97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4f.png)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A 、艺术感觉B 、艺术灵感C 、艺术情感D 、艺术想象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诗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有效手段,他们强调的是()A 、文学创作的雅正风格B 、文学创作的美刺手法C 、文学创作的道德原则D 、文学创作的审美原则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诗经》和《楚辞》风格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A 、宗教风格上B 、民族风格上C 、流派风格上D 、地域风格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抒情语体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 )A 、小说创作B 、戏剧文学创作C 、电影文学创作D 、诗歌创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真正对抒情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种类是( )A 、音乐C、绘画D、雕塑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真实的情感D、卓越的技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传统叙事作品主要采取的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A、孔子B、荀子C、王弼D、庄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李白《月下独酌》中情感的表达属于()A、情景并茂式B、情中见景式C、景中含情式D、直接抒情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A、文学中的语言B、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诗化的语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A、气韵C、声调D、声音节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与“陌生化”相对立的是()A、自动化B、习惯化C、麻木化D、习俗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3、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4、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021年10月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真题
![2021年10月汉语言文学本科语言学概论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d4e82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5d.png)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面各项中属于粘着语的是()A.英语B.维吾尔语C.汉语D.佛莱芒语答案:B解析:维吾尔语属于粘着语。
2.秦始皇名赢政,秦代把正月叫"端月",这是为了()A.讨口彩B.说吉祥话C.避讳D.委婉答案:C解析:秦始皇名赢政,秦代把正月叫"端月",这是为了避讳。
3.拟声标记用"汪汪"表示狗吠、"喵喵"表示猫叫,说明语言符号有一定的()A.任意性B.约定性C.随机性D.理据性答案:D解析:拟声标记用"汪汪"表示狗吠、"喵喵"表示猫叫,说明语言符号有一定的理据性。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仿拟B.排比C.夸张D.比拟答案:C解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5.我国古代的"雅言"属于()A.通用语B.洋泾浜C.混合语D.替换语答案:A解析:我国古代的"雅言"属于通用语。
6.下面各项中属于宣传体作品的是()A.新闻访谈B.平面广告C.报告文学D.学术论文答案:B解析:平面广告属于宣传体作品。
7.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主要途径是()A.语言学习B.语言获得C.语言强制D.语言训练答案:B解析: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主要途径语言获得。
8.下面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A.毛茸茸B.开前门C.半瓶醋D.音体美答案:C解析:半瓶醋属于惯用语。
惯用语: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
“主心骨”“泼冷水”“老油条”“马后炮”。
9.从社会方言的角度来看,"红案""呆账""码洋"都属于()A.行话B.黑话D.隐语C.土话答案:A解析:"红案""呆账""码洋"都属于行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C)A. 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 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 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 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 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 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 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C. 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3. 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A. 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D. 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4. 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A)A. [m,l]B.[b ,k]C.[n ,t]D.[s ,f]5. 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C)A. 张家庄B. 霍阁沟C. 姜皇庙D.马驿店6. 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 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D. 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7. 英语“ black-board( 黑板) ”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D)A.直接成词B. 转化成词C.附加构词D. 复合构词8. 下列各项,不属于单纯词的是(A)A. 重叠词B. 叠音词C. 连绵词D.译音词9. 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B. 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C. 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D. 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10. 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B)A.大家准备起来了B. 我们五个人一组C. 反对的是少数人D.他们要学习文件11. “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C)A. “你”重读B.“今天”重读C. “怎么”重读D.“来”重读12. 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B)A. 快—慢B. 正—反C. 好—坏D.黑—白13. 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A)A. 我去打电话B. 接电话的是他C. 他去比较好D.他希望你来14. 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B)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B. (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手机C. (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D. (甲)他在读大学——(乙)他在上大学l5. 汉字构件中跟语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是(C)A.音符B. 意符C. 记号D.独体字16. 社会的完全分化所导致的语言分化结果是(C)A.地域方言B. 社会方言C. 亲属语言D.民族共同语17. 克里奥耳语是指(D)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B. 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D. 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18. 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B. 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 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 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9. 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 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 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0. 为计算机处理语言而编写的词典是(B)A.语言词典B. 信息词典C.知识词典D. 百科词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BCE)A.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B. 音位可以从听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来C.音位的分析和归纳可以跨语言和方言D. 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E. 音位的归纳主要依据语音单位的发音22. 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ABCE)A.bicycle → bikeB.omnibus → busC.beggar → tobegD.blood → bleedE. 瓦特→瓦23. 语法单位的“形成(实现)关系”指(AC)A. 长度增加,功能改变B.长度增加,功能不改变C.长度不增加,功能改变D. 长度不增加,功能不改变E. 与长度和功能无关的其他特性24. 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BDE)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B. 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C. 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D. 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E. 歧义可通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25. 下列可用于证明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不完全相等的证据有(ABCD)A.语言中的虚词基本不表示概念B. 多义词并不表示单一的概念C.祈使句和疑问句都不表示判断D. 并列关系的复句不表示推E.略去大前提的复句不表示推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 元辅音分析法26、(1)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2)音节结构可氛围V、C-V、V-C、C-V-C 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 (一)、[t ‘i] (题)、[an] (安)、[t ‘an] (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评分参考】(1)2分;(2)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
27. 语法形式27、(1)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2)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3)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评分参考】(1)(2)(3)各1分,举例正确1分,(2)(3)中有一处举例即可。
28. 义项28、(1)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
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 ,因而是两个义项。
(2)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有可以感觉得到的联系,否则这些不同的义项就只能属于不同的词。
例如,“花钱”的“花” 与“鲜花”的“花”意思不同,且无关联,因此不是同一个词的两个义项。
【评分参考】(1)(2)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 分。
29. 外语教学的听说法29、(1)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
(2)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
(3)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
(4)例如,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和句型练习的谈话类教材,就是听说法的一种具体运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 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30、(1)语音相同而意义没有任何联系的词叫作同音词,词形相同的词叫做同形词。
(2)同音同形,既是同音词,也是同形词。
例如普通话“(一朵)花”和“花(钱)”。
(3)音同形不同,只是同音词,不是同形词。
例如英语的“ right (正确)”和“ write (写)”。
(4)形同音不同,只是同形词,不是同音词。
例如普通话的“好hǎo”和“好hào”。
【评分参考】(1)(2)(3)(4)答出要点各1分,举例正确各1分。
(两处举例即可)31. “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 ,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 。
说明其中的道理。
31、(1)词义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船”的词义“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 ,是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共同具有的特征,也是“船” 这个词在具体用例中赅括出来的共同意义。
(2)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谈论的对象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
在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可以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词语来指称个别的对象,如“船来了”中的“船”在具体语境下可以指轮渡、帆船、游艇等,离开特定的语境,其所指对象就难以确定了。
(3)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千差万别,正是由于词义是概括的,人们才可能用有限的词语去指称它们。
【评分参考】(1)(2)(3)各2分。
32. 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32、(1)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与语言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例如,古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书写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在原有辅音字母的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
(2)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不能绝对化,因为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
例如,1928年土耳其政府下令废弃原来使用的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3. 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①分[f?n]+ 配[p ‘ei] →分配[f?mp ‘ei]②喇[lA]+ 叭[pA] →喇叭[1Ab?]③豆[t?u]+ 腐[fu] →豆腐[t?uf]④慢[man]+ 慢儿[mar] →慢慢儿[mai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bed[imbed]A.同化:__________33、A同化①⑤⑥B异化④C弱化②D脱落③34. 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①学习汉语②汉语学习③学习汉语的④汉语的学习⑤汉语学习过⑥学习的是汉语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34、(A1)体词词组②③④(A2)谓词词组①⑤⑥⑦(B1)向心词组①②③④(B2)离心词组③⑤⑥⑦(C1)基本词组①②④⑤⑥(C2)特殊词组③⑦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1)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汉语的“书”叫shū,英语的“书”叫book,这没有什么理据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