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亨2.北宋时期的都城是?A.长安B.洛阳C.开封D.杭州3.元朝时期,中国的主要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明朝的建立者是?A.朱元璋B.朱棣C.朱元璋D.朱厚照5.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哪几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康熙、乾隆B.康熙、雍正、乾隆C.顺治、康熙D.雍正、乾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3.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4.元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5.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2.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发明是______。

4.元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______。

5.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海外贸易港口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3.请简述宋朝的“靖康之变”。

4.请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5.请简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2.请分析宋朝的“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3.请分析元朝的“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请分析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影响。

5.请分析清朝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请分析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制作一份唐朝的“丝绸之路”地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推恩令D. 科举制答案:A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A. 玄奘B. 鉴真C. 郑和D. 马可波罗答案:A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岳飞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的领土D. 探险答案:B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闭关锁国B. 重农抑商C. 科举制D. 废除科举制答案:A6.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什么?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永徽之治D. 康乾盛世答案:B7. 明朝时期,著名的“三宝太监”指的是谁?A. 郑和B. 张居正C. 严嵩D. 魏忠贤答案:A8. 清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A. 日本B. 葡萄牙C. 荷兰D. 英国答案:A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清朝的皇帝?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朱元璋答案:D10. 明朝时期,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期间?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祁镇D. 朱由校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宋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赵匡胤3.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忽必烈4.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5.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皇太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了分封制,设立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家实力达到顶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又是著名的洋务派代表的是 ()2下列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B.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都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3.“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

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

”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A.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4.民国十三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C.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D.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5.“一百年前,一次革命点燃了他们的救国之梦。

一所学校,在腥风血雨中奇迹般诞生。

无数热血男儿历经千难万险,从四面八方奔向同一个地方——黄埔军校。

”下列关于黄埔军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B.蒋介石曾任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C.军校培养了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D.黄埔军校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6.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7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8.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9.慈禧曾经两度狼狈逃亡,第一次偕同咸丰皇帝出奔热河,第二次偕同光绪帝出奔西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A. 夏禹B. 商汤C. 周武王D. 秦始皇答案:D3. 下列哪个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A. 制B. 科举制C. 推恩令D. 府兵制答案:C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5.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开皇之治”?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答案:A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皇帝下面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工作。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

答案: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外关系较为活跃。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汉朝还与朝鲜、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3. 请简要描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答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如下: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孙权巩固江东,刘备占据荆州。

后来,刘备又取得了益州,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

4. 请简要介绍隋朝大运河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答案:隋朝大运河的建设背景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隋炀帝时期,征发民工几百万,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运河。

大运河的建成,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5. 请简要描述唐朝的民族政策。

答案: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唐朝统治者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惯和宗教,任用少数民族人士担任重要职务。

同时,唐朝还通过和亲、会盟等方式,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 鸦片战争2.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C. 《辛丑条约》3. 下列哪位人物领导了辛亥革命?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谭嗣同答案:A. 孙中山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五四运动D. 中共一大答案:D. 中共一大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中英联合声明》D. 《天津条约》答案:C. 《中英联合声明》二、填空题1.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_______,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答案:鸦片战争2.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辛亥革命3.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_______。

答案:中央局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_______。

答案:新中国的诞生5.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_______的主权。

答案:香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南京条约》主要包括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款等内容。

该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以孙中山为领导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

经过多次起义和战争,1912年清朝皇帝宣统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2024年最新仁爱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仁爱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仁爱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打印术2. 下列哪个朝代是唐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A. 贝壳B. 金币C. 银币D. 纸币A. 马车B. 轿子C. 轮船D. 火车A. 水稻B. 小麦D. 糯米A. 古琴B. 古筝C. 钢琴D. 二胡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A. 指南针B. 火药C. 打印术D. 电脑A. 道教B. 佛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A. 春节B. 中秋节D. 重阳节A. 蹴鞠B. 射箭C. 拔河D. 足球A. 中医B. 西医C. 针灸D. 药物A. 军事训练B. 军事装备C. 军事战略D. 军事外交A. 地图B. 地理书籍C. 地理学说D. 地理信息系统A. 绘画B. 雕塑C. 建筑设计D. 电影A. 私塾B. 国子监C. 书院D. 大学A. 法律条文B. 法律案例C. 法律学说D. 法律信息系统A. 商业贸易B. 农业贸易C. 工业贸易D. 服务贸易A. 赛马B. 赛龙舟C. 赌博D. 观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 唐朝的皇帝是______,他的年号是______。

3. 我国古代的货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5. 我国古代的农作物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6. 我国古代的乐器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 我国古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8. 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9.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核题目及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核题目及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核题目及解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

A. 《诗经》B. 《楚辞》C. 《唐诗》D. 《宋词》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儒家四圣”?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荀子答案:C3. 下列哪个不是汉武帝时期的“三大将”?A. 霍去病B. 卫青C. 张辽D. 赵云答案:D4. 隋朝时期,哪位人物开创了“科举制”?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朝的李世民D. 宋朝的赵匡胤答案:A5. 下列哪个不是“唐宋八大家”?A. 唐代的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清代的纪昀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____篇诗歌。

答案:3052. 孔子是____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3. 汉武帝时期的“三大将”有霍去病、卫青和____。

答案:张辽4. 隋朝时期,开创“科举制”的皇帝是____。

答案:隋文帝5.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有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曾巩、____。

答案:王安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儒家四圣”的主要思想。

答案:儒家四圣(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的主要思想包括仁爱、礼治、中庸、性善论等。

他们强调道德修养,提倡“仁爱”之心,主张以礼治国,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2.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三大将”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答案:汉武帝时期的“三大将”霍去病、卫青和张辽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霍去病和卫青为汉朝击败了匈奴,扩张了疆域,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张辽则在三国时期为魏国建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他成功守住了合肥,为曹操保留了势力。

3. 请简述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背景和意义。

答案:隋朝时期,隋文帝为了选拔人才,推行了“科举制”。

背景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不公平,导致社会不满。

科举制的创立意义在于打破了贵族世袭的现象,使平民也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促进了社会流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天津条约》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最早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D. 民族、民生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A. 反对复古运动B. 无产阶级文化运动C. 思想解放运动D. 民主运动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 南昌起义B. 武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秋收起义6.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三大战役D. 渡江战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警笛,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2003年12月13日,由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高3米、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浑厚、凝重、悠扬的钟声久久回荡在冬日南京城的上空,向世界传达着热爱和平的心声。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2)材料二中“和平大钟”的撞响,是在向人们警示哪一历史事件?【同仇敌忾】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3)请列举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

【高奏凯歌】(4)写出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书籍中的古代科技(8分)1.(8分)某班级开展“中国古代科技图片展”的主题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到如图图片。

A.《伤寒杂病论》书影B.《徐霞客游记》书影C.《水经注》书影D.《本草纲目》书影E.《齐民要术》书影F.《农政全书》书影(1)小组成员根据图片反映的内容布置了三个展区,请帮助他们将展品补充完整。

(填写字母)展区一:农学展区二:医学展区三:地理学展品:E、 展品:D、 展品:B、  (2)小组成员决定为每个展品配解说词。

组长以展品E的解说作为示范:《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撰写的农业科学技术著作,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仿照示例,为展品D《本草纲目》配上解说词。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

二、博物馆中的世界文明(10分)2.(10分)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成立于1753年,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以下皆为该馆馆藏。

藏品①楔形文字记录板藏品②《女史箴图》唐摹本藏品③拉美西斯二世法老雕像藏品④帕特农神庙浮雕(1)上述藏品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明成果,将其序号填入下列《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相应的空格中。

(填写序号)(2)博物馆中的藏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藏品③拉美西斯二世法老雕像的简介是:雕像仅上半身便高2.5米,重达7吨,所使用的花岗岩采自阿斯旺,距雕像所在的神殿超过150公里。

它使用了整块巨石雕琢,原石重量应超过20吨。

据此,写出藏品③的历史内涵。

(3)该馆的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获得。

中国的部分文物也是在这一时期流失到英国。

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

(4)经学者考证,清政府曾长期视英国为“蛮夷”。

19世纪上半期英国传教士创造了汉译名称“大英”,后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将“大英博物馆”改译成“英国国家博物馆”,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三纵制度B. 三纵五横制度C. 三纵五纵制度D. 三纵五横九纵制度答案:B2. 以下哪个朝代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唐朝B. 隋朝C. 宋朝D. 秦朝答案:D3. 以下哪个朝代的经济繁荣程度最高()A. 西汉B. 隋朝C. 南宋D. 北宋答案:C判断题1. 春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起时期。

()答案:错误2.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答案:正确3.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答案:错误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三纵五横制度,即皇帝、官僚、地主这三纵,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士人、军人这五横。

这种制度体系使得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分配非常清晰,社会等级分明。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主要是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推行郡县制、均田制和统一度量衡等。

这些改革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逐渐向封建化发展,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3. 请简述南宋时期的经济特点。

答案: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程度最高。

这一时期,南宋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例如发展海外贸易、加强对外交往、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等。

这些政策使得南宋时期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B.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C.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B.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C.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农民运动的终结D.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3.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B.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C.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D.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终结4. 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B. 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C.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5.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B. 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推行君主立宪制C. 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终结D.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6.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终结D.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C.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D. 新文化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终结8.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一场爱国民主运动B.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爱国民主运动9.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正确的是()A.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终结10. 下列关于国共合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国共合作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重要政治合作B. 国共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C. 国共合作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终结D. 国共合作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合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________。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环境决定论B. 唯物论和辩证法C. 主观唯心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答案:B2. 下列发生在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包拯平反冤狱B. 朱元璋建立明朝C. 郑和远航七下西洋D. 李自成开始起义答案:B3.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作者是()A. 屈原B. 庄子C. 陶渊明D. 韩愈答案:D4.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 民主与科学B.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C. 民族独立、民主、科学D. 陆地、人民、武装答案:B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期是()A. 1945年10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4年10月1日D. 1962年10月1日答案:B第二部分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一)简答题1.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答案:社会主义经济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以国家对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国民经济体系。

2. 什么是“五四”运动?答案: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爱国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

(二)名词解释1. 辛亥革命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翻了外国资本和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2. 南京长江大桥答案: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现代化大型桥梁,也是世界上第四长的公路、铁路复合式公铁两用悬索桥(总长度4万余米,大桥全长约1.3万米,其中大跨径为1600米,是先进的设计、施工标志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桥”)。

第三部分作文(共40分)“少年说史”是读史的一种形式,通过用年少的视角和语言,呈现古代人文景观与风貌。

假如你要以“少年说史”的形式,讲述古代丝绸之路对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影响,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见解。

202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202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202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 [ ] A. 英国- [ ] B. 俄罗斯- [x] C. 中国- [ ] D. 印度2. 以下哪位人物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 ] A. 乔治·华盛顿- [ ] B. ·林肯- [x] C. 托马斯·杰斐逊- [ ] D. 约翰·亚当斯3. 以下哪次战争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之一?- [ ] A. 越南战争- [x] B. 韩战- [ ]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部分:填空题(共40分)1. 中国的首都是()。

答案:北京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指()、()、()和()。

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年。

答案:1939第三部分:简答题(共60分)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文化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起源于隋唐时期,直至清朝废止。

2. 请简要描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答案: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年至1783年间,起因于美国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不满和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

战争结果是美国获得了独立,并建立了独立的政治体制。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80分)请在下方论述:远征和贸易在古代的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性。

答案:远征和贸易对古代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远征扩张帮助国家获取更多的资源和领土,提升国家的实力和地位;贸易则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惠,带来了物质财富和文化传播,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答案解析: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选择C。

2.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乔治·华盛顿,选择A。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统一文字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三国分立D. 曹操称帝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名将?()A. 李靖B. 李勣C. 郭子仪D. 岳飞5. 南宋时期,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苏轼B. 辛弃疾C. 杜甫D. 李白6. 元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行省制度”?()A. 忽必烈B. 成吉思汗C. 窝阔台D. 蒙哥7.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进行了“靖难之役”?()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高炽8.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哪次重要的战争?()A. 雅克萨之战B. 甲午战争C. 鸦片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9. 清朝末年,哪位皇帝实行了“戊戌变法”?()A. 光绪帝B. 道光帝C. 咸丰帝D. 同治帝10. 下列哪项不是清朝末年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_制度。

2. 唐朝时期,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其目的地是_______。

3. 南宋时期,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被称为_______。

4.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所著的游记名为《_______》。

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和_______。

6.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巩固了_______的统治。

7.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受到了_______。

8.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制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A. 孔子B. 马克思C.D.正确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A. 唐朝B. 隋朝C. 明朝D. 清朝正确答案:A3.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的元首?A. 李白B. 刘备C. 曹操D. 朱元璋正确答案:A4. 以下哪项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发明?A. 火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造纸术正确答案:B5.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家?A. 孙中山B. 杜甫C. 李时中D. 赵匡胤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正确答案:是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书籍。

正确答案:否3.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正确答案:是4.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正确答案:否5.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宗教书籍。

正确答案: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主要考察文学和政治道德素养。

2. 请简述你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陆上和海上贸易联系了中国和西方国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请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以皇帝为中心,实行封建制度和等级制度,官员和农民形成明显的阶级差异,农民受到剥削和压迫,社会阶层相对稳定。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以500字的篇幅写一篇介绍中国古代的长城的文章。

答案:略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济南八年级上历史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济南八年级上历史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济南八年级上历史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1.据悉,国家禁毒委和公安部决定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禁毒2018两打两控”专项行动。

19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也曾勇斗鸦片,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领导这场斗争的是()A. 李鸿章B. 林则徐C. 左宗棠D. 邓世昌【答案】B【解析】19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

故领导这场斗争的是林则徐。

故选B。

2.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被法国大作家称之为“强盗”的是()。

A. 英法联军B. 美俄联军C. 八国联军D. 英国和日本【答案】A【解析】3.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

下列报纸以宣传变法图强为主旨的是()A. 《申报》B. 《民报》C. 《南风报》D. 《时务报》【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时务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创办的以宣传变法图强为主旨的报纸,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A. 在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军B.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组建了黄埔军校C.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D.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答案】C【解析】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属于历史观点。

故C正确。

ABD三项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历史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1~2页为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 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

第Ⅱ卷3~6页为非选择题部分,其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该卷相应试题的空白处书写答案。

2.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

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交卷时只交第Ⅱ卷,第Ⅰ卷由学生自己保管,以便下期开校讲评。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A.《林则徐》B.《鸦片战争》C.《火烧圆明园》D.《甲午风云》2.《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B. 赔款2亿两白银C. 开设新的通商口岸D. 清政府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4.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 鸦片战争后B. 洋务运动中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 甲午战争后5. 图片承载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D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6.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7. 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

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A. 汉阳铁厂B. 大生纱厂C. 福州船政局D. 江南制造总局8.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C.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9. 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A. 康熙帝B. 道光帝C. 光绪帝D. 宣统帝10.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A. 三民主义B. 辛亥革命C. 百日维新D. 洋务运动11.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A. 1933年B. 1934年C. 1935年D. 1936年12.“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

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口号()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实业救国”13.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A.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 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 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D.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14.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②④③D. ①④③②15.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A. 歌唱祖国B. 追求理想C. 抗日救亡D. 抨击时弊16. 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九一八事变爆发B.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C. 七七事变爆发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7. 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

”材料中的“这一天”是指()A. 8月5日B. 8月10日C. 8月12日D. 8月15日18. 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A. 南京谈判B. 重庆谈判C. 西安谈判D. 北平谈判19. 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 转战陕北B. 淮海战役C. 辽沈战役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0.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A.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 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 渡江战役、辽沈战役、百团大战D.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渡江战役21. 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八国联军侵华B. 中华民国成立C. 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 蒋家王朝覆灭22. 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 侯德榜B. 张謇C. 詹天佑D. 茅以升23.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 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B. 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C. 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D. 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的作用24. 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

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南昌起义B. 四渡赤水C. 抗日战争D. 三大战役25. 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A. 北平和平解放B.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 三大战役的胜利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36 分,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0分, 第28题10分。

)26.(16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 “师夷长技” 图2 变法图强 图3 孙中山 图4 陈独秀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 )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4分)(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4分)评(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4分)27.(10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2分)(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2分)(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2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3分)(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是在哪一年?(1分)28.(10分)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认真阅读以下诗词: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2分)有何重大意义?(2分)(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2分)(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三、综合题(14分) 29.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某学校八年级一班举行了一场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讨论会。

以下是讨论会的主要片断。

(1)讨论了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请你归纳总结。

(8分)(2)通过讨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者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4分)评(3)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现实意义主要有哪些?(2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材料分析题(共36 分,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

)26.(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分)(3)①民主、科学(2分)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

(2分)(4)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