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合集下载

一以贯之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一以贯之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一以贯之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标题: 一以贯之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正文:
一以贯之是一个成语,表示一个思想或行为可以贯穿始终,不被打断或分散。

它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之道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但实现这种道德境界需要持之以恒,不能被民众的新鲜劲或短暂热情所左右。

“一以贯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一条直线,穿过多个孔洞,一直延续下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形状。

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为一种思想或行为可以贯穿始终,不受中途的干扰或变化。

例如,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能被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所动摇,这种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让人感到稳定和可靠。

拓展:
“一以贯之”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需要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态度,不能偏离团队的目标或价值观,否则就会对整个团队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一以贯之”还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一以贯之的释义和用法

一以贯之的释义和用法

一以贯之的释义和用法
一以贯之,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成语,源自《论语·里仁》中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这句话。

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是他对于自己所秉持的“道”的坚定与执着,这种“道”是统一而连贯的,贯穿了他所有的思想和行为。

“一以贯之”的意思,就是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来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这里的“一”代表了统一、一致,“贯”则表示贯穿、连贯。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深度理解和坚持,即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坚守初心,以一贯之的态度和行为去应对。

在用法上,“一以贯之”可以作为谓语、状语或宾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时间上贯彻始终,在空间上覆盖整体,在对象上包括全部。

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一以贯之”,表示这个企业始终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不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一贯的作风和策略。

这个成语所表达的精神,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始终保持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同时,“一以贯之”也提醒我们,要有一种持续学习和进步的精神。

因为只有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以一贯之的态度去应对各种情况。

总之,“一以贯之”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启示的成语。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始终保持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有持续学习和进步的精神,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世界的复杂多变。

一以贯之的意思和用法

一以贯之的意思和用法

一以贯之的意思和用法
1. 一以贯之呀,就是始终按照一个道理或原则做事。

就像你每天坚持早起锻炼,这就是在一以贯之地做对自己身体好的事呀。

2. 一以贯之不就是认定一件事就一直做下去嘛。

好比你决定要学画画,那就从开始一直坚持到最后呀,这就是一以贯之嘛。

3. 嘿,一以贯之的意思就是一直保持一样的态度和做法哦。

比如你喜欢一个人,那就一以贯之地对 TA 好呀,可不能半途而废哟!
4. 一以贯之简单说就是从一而终呗。

像有些人追求梦想,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一以贯之地往前走,多厉害呀!
5. 一以贯之就是一种连贯性呀。

你想想,你学习一种技能,从生疏到熟练,不就是一以贯之努力的结果吗?
6. 一以贯之啊,就如同走路一直沿着一条路走下去。

比如说你决定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那就每天都一以贯之地去读书呀!
7. 哎呀,一以贯之就是坚定不移地做呀。

就好像一个球队一直追求冠军,一直为此努力,这就是一以贯之嘛!
8. 一以贯之不就是连续不断嘛。

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一以贯之地拼搏,才取得了成就呀!
9. 一以贯之呀,就是一直这么干。

比如你一直对朋友真诚,这就是在一以贯之地维系友谊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一以贯之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和做事方式,能让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持久。

一以贯之的意思和造句

一以贯之的意思和造句

一以贯之的意思和造句
"一以贯之"是指坚持、持续不变地实施某种信念、原则或方法。

这个成语强调了始终如一和一贯的态度。

造句:
1.他对自己的学业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态度,每天都认真学
习。

2.公司的成功建立离不开团队成员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合作
精神。

3.她的决心和毅力使她能够一以贯之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
终实现了成功。

4.面对困境和挑战,他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乐观态度,坚持
不懈地努力前行。

5.这个公司一以贯之地秉承着诚信为本的原则,赢得了客户
的信任和尊重。

6.他在工作中一以贯之,始终遵守着公司的规章制度。

7.这位领导一以贯之地推动着环保政策的实施,为保护我们
的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这个团队一以贯之地坚持创新和卓越,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这些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一以贯之"这个成语,强调了坚持和持续不变的重要性。

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

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

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
一以贯之成语意思解释:
贯:贯穿。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以贯之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一以贯之成语造句: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

(刘征泰《苏步青》)
一以贯之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一以贯之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一以贯之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dafanfeifan 一以贯之的意思

dafanfeifan 一以贯之的意思

dafanfeifan 一以贯之的意思
"一以贯之"是指在行动、思考或原则上始终保持一致和坚定的意思。

这个词组来源于《论语·述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同是非,鲜矣智;当着急,鲜矣勇。

”中的“鲜矣仁者,其以是判断也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都能始终坚持同
样的原则和判断,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仁人。

拓展方面,"一以贯之"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追求事业、理念或原
则时的坚定和一致性。

这意味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或诱惑,这个人
都能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不会动摇。

这种坚定一致的态
度能够给人带来信任和安全感,同时也能使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更
加有耐心和坚持力。

在日常生活中,一以贯之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困难的
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坚定。

无论是在工作中处理问题,还是在处理个人
关系中,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原则和价值观都能让我们做到公正、稳
定和可靠。

总之,一以贯之意味着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追求事业、理念或原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诱惑都不动摇。

这种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一以贯之成语近义词

一以贯之成语近义词

一以贯之成语近义词
以下是一以贯之成语近义词:
1.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2.始终如一: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原来的样子,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3.善始善终:指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做得很好,没有出现任何疏漏或失误。

4.始终不渝: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不变,不发生任何变化或动摇。

5.一心一意:指思想、心思集中,没有其他的念头或杂念。

6.一意孤行:指一个人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或
情况。

7.一心一德:指大家一心一意,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一个目标。

8.一秉至公:指完全秉持公正、无私、正直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9.一以当十:指用一个人或少量资源可以发挥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功效。

10.一成不变:指事物或状态长时间保持不变,没有任何变化或改进。

一以贯之的近义词都强调了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秉持原则等意思,表达了做事要有始有终、不偏袒、秉持公正等价值观。

这些近义词的使用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论语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

论语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

论语一以贯之的意思解释
《论语》中的一以贯之,指的是一种持续的行为准则,即将一种道德标准一贯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这个准则可以是任何一种道德准则,例如孔子所推崇的仁德、廉洁、谦虚等等。

一以贯之的意思是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贯彻这个准则,让它成为个人行为的指南。

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综合性准则的基础。

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了一以贯之的重要性,并认为只有贯彻了这个准则,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 1 -。

一以贯之的意思详解

一以贯之的意思详解

一以贯之的意思详解
"一以贯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始终如一地坚持某种信念、原则或行为方式。

它强调了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斯两者而后可以言志。

”意思是一个士人应该追求道德的修养,而不应该以贫寒为耻,以奢华为荣。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点,才能谈得上有志向。

因此,“一以贯之”强调了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要保持始终如一的态度和行动,不被外在环境、困难或诱惑所动摇。

这样的人往往能够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并取得成功。

一以之贯的意思

一以之贯的意思

一以之贯的意思
"一以贯之"是一个成语,意为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追求某种目标或原则时始终保持一贯的态度、行为或方法。

这个成语源自《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一以贯之。

”意思是指在为政治国的时候,要坚持一种持续不变的原则和方法。

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引申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坚持始终如一,不改变初衷或目标的意思。

所以,当人们说某人做事一以贯之时,意味着他们在思想、行为或方法上保持始终如一,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或做法。

这个成语强调了坚持和恒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始终如一地追求目标,才能取得成功。

一以贯之和以一贯之的区别

一以贯之和以一贯之的区别

一以贯之和以一贯之的区别
成语“一以贯之”和成语“以一贯之”意思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区别,二者的意思都是将一个目标、一个方法、一个信念等贯彻落实到底。

其中,“一以贯之”出自我国儒家学派的经典巨著《论语·里仁》,是曾子说的话,而“以一贯之”则是“一以贯之”的衍生版本。

造句
1、政策一旦实施,就要一以贯之。

2、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

3、“热诚守信,美化大众”是公司一以贯之的服务宗旨。

4、“要想晚上能睡得踏实,精致的外观与高品质必须一以贯之。

”他将用户需求置于工程便利之上,为此他曾坚持第一代苹果机不装排风扇,这样机器就是无噪音的了。

5、不管你利用哪段时间做祷告,但必须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的意思

一以贯之的意思

一以贯之的意思
释义
基本
一:整个,完全;以:介词,拿,用;一以:介词宾语前置,即“以一”,用一个;贯:贯穿。

用一个道理贯穿它。

古义
本指孔子的忠恕思想贯穿于他的全部学说之中。

今义
后泛指某种理论或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

也表示始终如此,前后一致。

例句
这部电影以动作性极强的战斗场面穿插过场戏和内心戏,这种一以贯之的以动制静,给予观众十分过瘾的观赏快感。

出处
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
引证
而公包其终始,一以贯之,可谓备矣。

《汉书·王莽传上》
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传》
昔人有向(黄)鲁直道(苏)子瞻书但无古法者,鲁直曰:“古人复何法哉?”余闻之失笑曰:“如公言,奚独诗文?禅宗儒旨,一以贯之矣。


明·袁宏道·《小陶论书》
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

虽然包罗万象,而能“一以贯之”。

朱自清·《经典常谈·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以贯之作者:吴冬梅江淮论坛 2019年12期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志码:A一、何为《齐物论》的内在逻辑《庄子》内七篇思想精深而一贯,风格恣肆而奇诡,境界精纯而高远,其中《齐物论》一篇更是有着内在的逻辑。

以往的专家学者对其线索也颇有研究,均有独到的见解,然而也有有待商榷的地方。

有学者认为:“贯穿《齐物论》一文的根本线索是‘本体论’、‘宇宙生成论’、‘认识论’、‘实践论’。

”[1]本文以为这些都不能称为《齐物论》的主要线索,而是《齐物论》主线的某几个面相,应该有一个通贯《齐物论》全文的根本线索。

有学者认为,“齐物论思想是庄子认识论的哲学基础。

庄子将齐物论思想纳入道的范畴,为齐物论思想找到一个理论上的依据。

庄子在万物一齐的总体思想框架下,又分出齐物我、齐生死、齐是非等分支思想。

齐物理论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体系,而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意义。

”[2]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认识论的层面来解构庄子的齐物论,以为“齐物我”、“齐生死”、“齐是非”隶属于“万物一齐”思想,而“万物一齐”思想又统摄于“道”。

“道”确实为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但是并不能粗糙地将“齐物我”、“齐生死”、“齐是非”隶属于“万物一齐”,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有学者以为“齐物论”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齐物、齐论及齐语言。

整个庄子哲学思想以‘物’、‘论’和‘言’为目标进行解构,以打破儒墨言论、解构儒墨是非,为世人心寻找到一个通向逍遥的出口。

”[3]但是《齐物论》除了篇名中有一个“齐”字外,通篇无一“齐”字。

更何况,如果其主旨真是诸如此类的“齐”字,那么“齐”之对象已经明了,“齐”之主体又是什么?还有学者试图从“心”的层面来解读“齐物论”之内涵。

[4]综观以上各家的观点,会发现单凭《齐物论》篇名中有一个“齐”字,或因为《齐物论》篇中有关于“齐”方面的思想,而将其内涵都冠以一个“齐”字,实在有点牵强。

为什么不直接从这一篇中借用一个能表达其主旨的字?而且文中确实反复出现这样的字,这个字就是“一”。

据我统计《齐物论》中“一”字共出现18次,后文根据论证需要引用了一些含有“一”字的语句,这里不一一列出。

以往关于《齐物论》思想的研究,只关注“齐物论”内涵的研究,而没有涉及到庄子在阐述“齐物我”、“齐生死”、“齐是非”思想时,背后一直隐藏着一个主体,那就是“圣人”、“真人”或“至人”,只有他们拥有这些思想。

而“众人”或凡人之思想与“圣人”、“真人”或“至人”之思想相对,也就是说,只有“圣人”、“真人”或“至人”才能做到“一”,达到“一”的境界,因而也就有了圣、凡之别。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贯穿《齐物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是“一”,“齐物论”可以称为“一物论”,“一”之内涵是合为一体、无彼此之分。

同时“一”也是一种境界(即与“道”合为一体),“一”之主体是“圣人”、“真人”或“至人”。

是否能体认“一”以及能否达到“一”的境界,是区分“圣人”与“凡人”的标准。

而圣人却是难得一遇的。

二、“一”以贯之在《齐物论》中,物、我为一,生、死为一,梦、旦(醒)为一,是、非为一,知、不知为一。

物、我为一。

在庄子看来,主体“我”与客体“物”没有明显的界限,我即是物,物即是我。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以下所引若非特别注出,皆引自《庄子·齐物论》)具体地说:庄周与蝴蝶本来是有分别的,然而由于梦的牵联而无法分辨究竟是庄周梦见自己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为庄周了,庄周即是蝴蝶,蝴蝶即是庄周。

此时,可以说是庄周物化成了蝴蝶,也可以说是蝴蝶“人化”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是一体的。

不仅庄周与蝴蝶是一体的,小草和大木、丑陋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从道的观点来看,都可以视为一体。

因此庄子曰:“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生、死为一。

就人生的旅程来说,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与死是一体的,死与生一样也是人生旅途之一部分。

或者将死放置到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死其实只是生与生之间的连接点。

并且,从活着的状态来看待死亡,死亡确实是“死亡”,但是如果从死亡的状态来看待活着,活着又是什么呢,“活着”是否也就是“死亡”呢?而且活着的人未曾死过,怎么知道“活着”优于“死亡”呢?怎么知道“活着”与“死亡”有什么不一样呢?或许从死者的角度来看,“死了”倒比“活着”更逍遥自在,说不定死后还会后悔当初贪念生呢!况且,死亡也与活着一样是人生旅途之一部分,死亡就像自幼流落在外,老了还要回家乡一样,正如俗语所谓“落叶归根”。

既然这样,又何必苦苦执着于生死之辨呢?既然生死都是一体的,那么,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高寿与夭折也是不需分辨的。

即使活了再大的年龄,几百岁相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又算得了什么?只能算是“夭折”。

即使未成年就离开人间,相对于没有出生的来者和已经故去的去者来说,都算是长寿的。

因此,在庄子看来,寿、夭为一,生、死为一。

梦、旦为一。

就人的生存状态来说,梦即是旦(醒),醒即是梦,人生是亦醒亦梦,亦梦亦醒,处于梦、醒无辨的状态。

梦中饮酒作乐的人醒来后有可能因悲伤的事情而痛哭流涕,梦中哭泣的人醒来后有可能去打猎、游戏;人在梦中有可能又在做梦,醒来后才知道自己在梦中还在做梦;而且只有真正醒着的人才知道自己真的做梦了。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真的醒了,还是一直在做梦呢?怎么知道我说你在做梦时,我是醒的还是在做梦呢?也许我们都在做梦。

人生就是一场梦,亦梦亦醒,亦醒亦梦,梦、醒无辨。

是、非为一。

就人的价值判断标准来说,是即是非,非即是是,是、非因人而言。

世界上的事物有彼此之分别,从此的角度看是“是”,从彼的角度看就是“非”;从彼的角度看是“非”,从此的角度看就是“是”;从此的角度看彼的“是”就是“非”,从彼的角度看此的“是”就是“非”。

是、非因人而异,相对而言。

知、不知为一。

就人的认识能力来说,知即是不知,不知即是知,知与不知乃是相对而言的,知“不知”乃是最大的智慧。

一种知识对于此来说是“知”,对于彼来说却是“不知”;同样,一种知识对于此来说是“不知”,对于彼来说却是“知”。

不知道此的“知”对于彼来说是“知”,还是“不知”?此的“不知”对于彼来说是“不知”,还是“知”?人、泥鳅、猿猴三者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迥然不同,而他们都住得很舒适。

人、麋鹿、泥鳅、鱼、雁等万物之口味与审美观不同,究竟谁的标准才是对的呢?可见,知与不知也是相对的。

因而,“一”之内涵可视为合为一体、无彼此之分,是物、我,生、死,梦、旦(醒),是、非,知、不知之间界限的消弭。

三、因何为“一”一物我则无“哀”、无“芒”。

由于执着于物我之辨而造成了人生最大的悲哀与“芒”(昏昧)。

人自禀受成形体时开始,就和外物接触,并与之发生冲突,终生追逐外物,一刻也不停息,却不知道,物是变化不居的,凭短暂的一生根本无法追逐到所有自己想得到的物。

更何况,“我”也只是万物中之一种而已,自己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自己也是他物所追逐的对象。

“道家倡导知止知足、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主张对物质条件的追求适可而止,而不必过分地贪求对外物的占有。

”[5]但是人却不知道物我本来一体,费尽心机,徒劳无益地去追逐,就像自己追逐自己的影子一样,自己追得越快,影子就跑得越快,最后弄得精疲力竭却根本追不到影子。

不知物我为一实在是太可悲、太糊涂了。

一生死则无“惑”。

由于执着于生死之辨而造成了人生之大惑。

不知道生死原为一体,就会因为贪念活着而惧怕死亡,其实死乃是人生一段旅途之归路。

一梦旦则无“固”。

由于执着于梦醒之辨就会造成一种固执的心态,将一切都区分得过分的清晰,即使是梦中的事都会当真,却自以为很清醒,窃窃自喜,不知梦、醒本来无辨实在是太固陋了。

一是非则无损于“道”。

由于执着于是非而造成了对“道”的亏损。

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不一样,因此,是非价值判断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而从“道”的角度来看,是非本一体,一切来源于“道”,一切又复归于“道”。

倘若将自己的是非观念强加于别人或别物之上,是与非之间的分歧会越来越大,对“道”所造成的亏损就越来越大。

因此庄子曰:“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一知不知则无“近死之心”,能“复阳”(即恢复生机)。

由于人执着于“知”与“不知”之分辨,拼命分辨知与不知,因而造成了人生命之衰颓与消毁,进而使人变得没有生气。

倘若不知道知与不知本无辨,则会以为自己之智为大智,而别人之智为小智,进而固执于自己所谓的大智,鄙视别人的小智;而别人又以为自己拥有大智慧,认为你只有小智慧。

这样己与人各自为了证明自己自以为是的大智慧而争论不休,弄得既费心又劳神,“近死之心,莫使之复阳也”。

其实己与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知的领域,在自己所知道的领域中也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

总之,能否做到“一”对人是否能保全“道”,是否能超脱悲哀、迷茫、固执、心灰意冷等等困扰人生的藩篱的囚禁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为“一”是必要的。

四、如何为“一”庄子曰:“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每个人都有“成心”,由于“成心”而造成了言之不齐,由于言之不齐而造成了是非,由于是非而造成了“道”的亏损。

若要避免“道”的亏损,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就得消除造成“道”之亏损的根源,也就是要消除“成心”。

倘若消除了“成心”,那么每个人所说出来的言论就没有什么互相冲突的地方,言论就像风一样,风乃发于自然,风停则声止,不再是“夫言非吹也”①,此时的言是出于自然的,因而无什么分别。

没有了言论之分别,就没有了是非;没有了是非,道就会完满而不遭受亏损。

那么应该如何去除成心呢?庄子认为应该以“以明”的方法来去除成心。

庄子曰:“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所谓‘莫若以明’,即是听任于道和天,也即是庄子自己说的‘和之以天倪’,‘休乎天钧’,任物之自然,则万物自是其是,自可其可,而诸家‘物论’的是非可以休矣。

”[6]也可以说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即观照事物的本然,因任自然。

因为万物之本然,或万物之本性是一样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只要不将自己之成见强加于物之上,就可以做到“道通为一”。

②故而以“以明”的方法去除成心,去除成心而凸现“虚心”③,“虚心”则能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则没有“私心”,即“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无“私心”则能与道合为一体。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

五、圣、凡之别庄子认为圣人、真人或至人与众人或凡人有很大的区别,造成这两类人之间巨大区别的原因是:是否知道“一”,是否能体认“一”、进入“一”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