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重庆发展与红岩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精神
对当代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
红岩是重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是重庆历史文化中最具有成长性和现实性的主流。“红岩精神”是红色重庆、英雄重庆人文历史中最有代表性的概括,对塑造重庆城市新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红岩精神的历史渊源、实质和特征
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巴文化源远流长,抗战文化更是蜚声中外。红岩原本是重庆的一个地名,叫红岩嘴,地处现渝中区化龙桥52号。1939年,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移居此地后,红岩这个地名就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红岩,由一个地名上升为一个政治、历史和人文概念,小说《红岩》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后来的《红岩魂》展览、报告、展演,极大的支撑和扩展着红岩精神!江姐、许云峰成为红岩精神的形象标志,红岩成为重庆的代名词。
历史渊源: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庆作为国际性的城市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远东的指挥中心。在国共两党长达八年合作的历史背景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行和作为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传统力量的积淀和升华,这也是重庆城市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精神实质:川东地下党、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红岩精神的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集中表现出的意识形态、思想品行以及实践作为,形成了红岩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革命志士、民主人士救亡图存、革命奋斗的创新和追求。
四大特征:一是忠诚自己的政治选择,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在历史进程中,在重庆这个历史舞台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突出地体现了政治信仰的坚定性,这种忠诚于自己的政治选择是红岩精神思想内容的核心,更是共产党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基础。二是坚持“三坚持、三反对”政治原则,“三勤三化”和“16字方针”。战斗在国统区的南方局忠实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原则,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勤工作、勤交友、勤学习,职业化、公开化、合法化”,对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规定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16字方针。三是对先进文化的把握和追求。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积淀和结晶。抗战时期,南方局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南方局领导下的抗战进步文艺运动更是抗战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四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愿把牢底座穿的革命气节的真实写照。红岩精神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自信和骨气,革命烈士忠于理想、坚持气节的斗争事迹,张扬了红岩精神的实质——在烈火中永生!
二、城市形象的内涵、识别和优化
从理论上讲,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城市形象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城市经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内涵: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具有
综合性、差异性、主观性、标识性和公益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城市形象识别:包括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三个子系统。一是城市理念。指城市独特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文化内涵等,是城市的“大脑”和城市形象的核心,主要表现为城市性质、发展战略和规划、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等。城市理念高度概括和升华而成城市精神。二是城市行为。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是城市的“所作所为”,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及活动。三是城市视觉。城市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形象最直接、最有形的反映,城市的“体形、面孔和气质”,一座城市看起来的不同之处。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特征信息,形成城市形象识别的底色。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晶,是影响城市视觉识别的最基本要素。
城市形象优化:一是重视形象设计。对城市进行三维空间的合理谋划和安排,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覆盖社会生活以及物质(精神、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二是优化发展战略。体现城市性质和职能,显示城市在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对城市未来发展做出全局谋划。三是放大自然优势。重视并加以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特别是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和遗产,形成一系列视觉形象,给城市锦上添花。四是充实文化内涵。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积淀形成的,记载了当地人民的奋斗历史、精神风貌和习俗民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城市形象建设根本上是城市文化的建设,在城市理念识别中,精神文化占了相当的比重。五是追求协调美观。城市的道路、广场、水景、雕塑、路灯、栏杆、壁画、标志、路牌、门牌、公共汽车站牌,各类户外广告等等都应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彼此间的关系。六是改进政府行为。良好的政府形象既是一种投资环境,又是一种经济资源,影响、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弘扬红岩精神塑造重庆新形象
(一)“红岩精神”是塑造重庆新形象的强大思想支撑
新重庆的“灵魂”回避不了“张扬”的重庆气质,“红岩精神”是我们新重庆城市形象的“灵魂”。1996年3月,中共重庆市委作出“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决定,随即投巨资修建了红岩魂广场和革命纪念馆新陈列馆、征集中共中央南方局史料和制作陈列展览、制作大型艺术景观与排演文物纪实剧《红岩村启示录》、重新装修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净化周边环境。
为深入挖掘和准确表述“红岩精神”的实质,市委多次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将“红岩精神”丰富的内涵概括表述为: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为人们正确把握“红岩精神”实质,深入开展“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大型展览向公众开放,红岩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挂牌成为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一批以“红岩精神”为题材的文艺节目陆续公演,“红岩魂”形象报告“走”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红岩精神”不仅在重庆家喻户晓,其博大的思想内涵也为国人所熟知。“红岩精神”呈放出耀眼的光彩,当之无愧地成为新重庆形象的思想支撑和“活的灵魂”。
(二)“红岩精神”是扮靓重庆新形象的强大内生动力
半小时主城·畅通工程。塑造“新重庆”形象,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城市“道路堵塞”问题入手,提出了“半小时主城区”口号,拍着胸脯对市民承诺:从主城区任何一地到外环高速将不超过半小时。为实现这承诺,重庆人发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随着“二环九射”路网形状基本形成,轻轨线陆续开通和建设,地铁工程启动,“半小时主城”已成为现实。
市容大整治·拆违工程。伸展了“手脚”还得打整“脸”。市委、市政府立即着力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