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系列讲座之一
郑树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格”这个题目,是从宏观上来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里主要谈四点:一是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二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生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最后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就世界范围的文化系统来看,有四大文化系统: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系统,也称作儒家文化系统。
在地域上主要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第二个文化系统是印度文化系统,也称作佛教文化系统。
在地域上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第三个文化系统是阿拉伯文化系统,也叫伊斯兰文化系统。
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一带;第四个文化系统是西方文化系统,也叫做基督教文化系统。
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
世界四大文化系统生成的历史环境、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各有不同,所以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存在很大差异。
下面,主要从六个方面,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第一,从世界观上来看,西方人倾向于多元,东方人倾向于一体。
西方人主张多元化的世界,东方人讲天命,把它与人相联系。
这个重要的区别形成了西方人的求异思维和东方人的求同思维。
看到一个问题,东方人首先是相信,而西方人则是怀疑。
这种求同和求异的不同,归根到底是世界观的不同,这是对社会的两种不同看法,一个是一体的,一个是多元的。
第二,从社会伦理观上看,西方人重个人轻家庭,东方人则重家庭轻个人。
西方人以个人为本位,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东方人以家庭为本位,个人消融于家族当中。
东方人的这一特点,在中国的家族、族规、祖庙、族谱、祖产、祠堂等现象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淡化,个人非常独立。
东方人则不同,拿中国人来说,个人的概念是很淡化的,在家族中没有独立的人格。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拿中国人的姓名来讲,第一个字是姓,不属于个人,属于家族;第二个字是家族的排辈,也不属于自己,属于家族;只有第三个字才是自己的。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在不断的变革。
第三,从历史观上看,东方人厚古薄今,西方人讲究变异。
东方人认为“天不变,道义不变”,过去的东西是好的,主张墨守成规,压制变革,反对创新。
这个特点在生活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如“百年老店”、“秘方”、“祖传”等,这些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老字号”的推崇。
西方人讲究变异,讲进化、演进,主张创新,它的这一特点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尤为突出。
第四,从人生观上来看,西方人勇于进取,但也容易绝望;东方人追求平淡,讲究中庸。
在人的生活理想上,东方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意思都是说,得意时就奋发进取,不得意时就安安静静过日子。
“仕”与“退”并不十分重要,不会轻易带来人生绝望。
西方人讲形象,讲典型,人生命运受仕途理想的影响比较明显。
这一特点在西方的艺术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从价值观上来看,西方人注重经济利益,重视商品经济,东方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
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讲究情感,把“义”看得高于一切,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
《孟子》中提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非常重要,“义”也非常重要,如果在生命和“义”之间取一的话,宁可不要生命也要讲“义”。
这和西方不同,西方把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重农轻商是东方价值观的另一特点,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强本抑末”的思想基本贯穿始终,直到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
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现象才稍微有所改变。
第六,从认识论上来看,东方人重经验轻科学,西方人重科学讲推理。
中国古代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宏篇巨制,都是只言片语。
拿《论语》来说,篇幅短小,语句精炼,但微言大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语句简单,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非常丰富。
西方无论是哲学还是逻辑,都出现了大部头的著作,哲学、逻辑方面的发展十分发达。
所以,东方人认识世界,是通过经验;西方人认识世界,则通过论辩和推理。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东西方比较中得出一个结论:一体化的世界观、家庭为本位的伦理观、法先王的历史观、中庸的人生观、重义轻利的价值观、重描物轻论证的认识观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生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地理环境;二是经济结构;三是社会组织。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背景,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二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三是以宗法制度、专制社会为特征的社会结构。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的生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
拿地域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是中国人,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就有很大的区别,东北人与山东人性格不同,山东人和上海人又不同,上海人和广东人又有区别。
在商品经济中,晋商、徽商、浙商各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发展经历也不尽相同。
这些都说明地域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地域环境对文学创作也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长江以南多婉约,长江以北多豪放”。
北方产生了《诗经》,南方产生了《楚辞》,北京人唱京剧,上海人唱昆曲,京剧激扬慷慨、一板一眼,昆曲婉约缠绵、滚白相连,二者风格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地域环境是相对封闭的。
东边是大海,西北是沙漠,西南有高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很难走出这个环境。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中华民族生活、生长、繁衍、生息。
这种地理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论”的心理。
古代“中国”指中原地区,以现在的河南一带为核心。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里是天朝的核心,中国的核心,是最好的地方,周围的民族被称为东夷、北狄、南蛮、西戎。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给人们造成了一种优越的心理定势。
其次,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国文化保护繁荣的机制,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几次统治中原,都被中原文化同化,被汉文化同化。
汉族始终起着主体民族的作用。
现在的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以汉民族为主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文化系统。
再次,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能和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一种包容性。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这些文化都是从国外传入的,都能兼容并包,在中国都能生存下来,发展下去。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也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原因正在于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
《诗经》里面《七月》、《生民》等诗就有对当时农耕生活的记载。
可见,以农为本、以农立国的经济形式在中国根深蒂固。
自夏商周以来,中国的经济形态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耕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农耕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形成了内向性的民族性格。
中国地处东南大陆,偏安一隅,四周封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经济自给自足,形成了一种爱好和平的内向性格。
对周边民族讲求相安无事、互帮互助、关系和谐、双方和平,这既是农耕经济下农民自身的要求,也是统治阶级的需要。
这一点与西方民族追求军事征服、利益争斗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一个方面,农耕经济形成了重农轻商的政治传统。
这一点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
远,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重农轻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农业始终被放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首位。
“耕读继世,诗书传家”,认为做人一是读书,二是种地。
汉代晁错的《论贵粟书》、贾谊的《论积贮疏》里面谈的非常明确,晁错在《论贵粟书》中谈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意思是说老百姓如果不种地,社会就不安定,粮食多了,才有条件谈礼仪廉耻,社会才能安定,主张统治阶级要“以农为本”。
古代中国以农为贵、以商为贱,商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
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暮去朝来颜色幕,老大嫁作商人妇”,人老色衰只能嫁给商人为妻,可以看出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下。
正是因为统治阶级这种重农抑商的政策,才使得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到了明代,在《三言二拍》、《今古奇观》等话本小说中,关于商品经济的篇目才有所体现,但也不占据重要地位,都是带着一种戏谑的态度来写商人和商业。
这一点在小说《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以粮为纲”仍是提得非常响亮的口号。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才开始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政策。
再就是农耕经济也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工业发展的缓慢。
由此可以看出,农耕思想、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特点是血缘宗法制度,在血缘宗法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无不带有这一制度的痕迹。
中国人的血缘观念和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农耕经济和家庭的伦理关系也就决定了中国以家庭和氏族为本位的宗法关系。
人们按照血缘关系来组织社会,构建国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制实际上就是国家制,国就是放大了的家。
族权和政权结合,形成“家国同构”、“君父一体”。
在一个家族中,有它的经济,是族田;有族规,是法律;有祖庙,是政权;有私塾,是教育。
国家受这种家族、宗族关系的影响,形成政治关系,天子就是这个大家族的家长,君臣比作父子,形成等级观念和专制统治。
这和西方的“国”和“家”不同,在西方country和family是不同的两个含义。
这一点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总之,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与以宗法制度、专制社会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主要背景。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许多专家都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文性、伦理性和中庸精神。
人文性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核心地位。
在对待现实人生和鬼神上帝的态度上,中国人重人生轻鬼神,西方人则重上帝轻现实人生;在对整体与个人孰轻孰重的理解上,中国人重整体轻个人,西方人则重个人轻集体;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西方人强调人独立于自然。
伦理性也就是道德性。
这一点在“以德治国”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制和法制往往混在一起,道德等同于法律。
对一个人或一种习惯,当法律难以制约时,往往道德就能够约束。
所以,道德呈现出法律的特点,法律道德化。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第三个方面是中庸精神。
中庸精神就是不偏不倚,不上不下,这是一种最高境界。
《论语•雍也》中记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应该是最高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外在表现就是让人感到协调和适度,恰到好处。
这种中庸思想、中庸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人为中心构建理论体系,强调以人为本。
人是家庭的中心,国是家的放大,国家是人伦关系的总和,致使政治道德化,法律道德化,中庸成为协调各种关系最基本的准则。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要认清它的糟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所面向未来。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关键就是要解决怎样来继承和发扬。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阶段。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涌入中国,西方文化迅速占领了各个领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突出表现在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不断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到思想品味、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个方面,市场经济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WTO 以后,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西方的节日很快被人们接受,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被人们淡忘。
从衣食住行看,在穿着款式、西餐饮食、交通工具等等各个方面,西方的文化观念都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思想。
西方的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家庭轻个人的思想也受到冲击,人人要求自我,要求独立的人格。
也由此引起了宗族意识淡化、家庭关系淡化、父子关系淡化、夫妻关系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接受严峻的挑战。
另一个方面,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除了市场经济以外,科技的发展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网络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信息化,这些高科技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生存的空间缩小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过去那种封闭的自然环境,也由此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重要影响。
第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
首先,表现为重农抑商传统与现代商品经济的冲突。
农耕经济,以农为本位,以商为末,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
现在尽管国家非常重视农业,但是农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
传统的重农思想和现代商品经济形成了冲突。
第二,平均主义传统与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拉开差距的原则形成冲突。
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均贫富,等贵贱”是中国历史上一切革命者高举的旗帜和理想。
在农耕经济条件下,这种平均主义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现在我们强调各尽所能拉开差距,这对传统的平均主义是一个大的挑战。
第三,因循守旧的传统与现代革新创造之间的冲突。
中国是农业社会,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是其特点。
现在我们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这是一个很激烈的冲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影响也会非常深刻。
第四,悠闲散漫的传统与现代效率的冲突。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是悠闲的,这也是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培植的习惯。
它代表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心理。
过的是“良田七八亩,房屋十几间。
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生活,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
这种性格与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的效率观念已不相适应。
第五,长官意志传统与现代民主精神之间的冲突。
长官意志,是过去以家庭为本位和血缘宗法制度形成的专制思想、等级观念。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就是不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就是不孝。
”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这种长官意志与现代民主精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从以上五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确立、西方文化的引进、科技的发展等这些因素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这个问题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必须找到一种适宜的方式来解决。
解决的方式也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面向未来。
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层面。
一是从理论的层面,研究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是从现实的层面,利用儒家思想来进行管理,用儒家的观念来指导行动。
我们承认,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糟粕的成分,但它的内核和本质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
在世界四大文化系统中,唯独儒家文化、东方文明能够辐射全世界。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造优秀的文化,发扬东方文明。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解释,这是对东方文化最经典的注解。
胡锦涛总书记在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解释中谈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达到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是东方文化的核心,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精神、人本精神,主张关注人、爱护人、尊重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中国历史上这种民本思想,2000多年来一以贯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是对东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最经典的解释。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冲击。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就是研究如何对待它的现代化,如何来保持传统文化的本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造优秀的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释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也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