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有着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承载着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的教学又是个难点。因为诗歌字词短小易懂,却又情景浑然一体。往往让老师觉得无从下手,无字词句段的释义串讲,就只能读两遍会背诵,能应付目前古诗文形式单一的测试题。止于简单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却忽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错过那一个个愉悦的文化之旅,少了一双双发现中国古诗朦胧、含蓄、神秘、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眼睛。
古诗教学若没有起到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鉴赏力,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的作用。那么,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尤其是培养学生语感和阅读力来说是失败的。
就如何优化古诗课堂教学的策略,让师课易上,让生学有趣。我有一点自己的心得。
一、像诗人一样读出韵味,读出诗的氛围
我国古代诗歌本身就讲究对仗、韵律、格律,自身带有音韵美。“读”之于诗歌,是一条最基本的可行路径。曾国藩曾对他的儿子说:“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生自读和师泛读
结合,先读其音,新字、难读字、多音字、古今字的正音;再读节奏,停顿、声音的延长可用符号表示。诗的“读”,需要体现其韵味,需要像一首诗,需要特别指导学生诵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在一次次的诵读中抓住、传递出古诗本身的美学价值,不仅诗意自现,其情亦明,更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素质。
读时学生会自己有独自的阅读体验,这是自然也是允许的。而老师在生自读的基础上需引导学生读出层次,渐入佳境。所以诗歌的氛围的营造就很有必要,如:在教授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参照这样的流程来层层铺垫,推进诗人的深挚感情。先介绍王维写作此诗的背景是送朋友去西北边疆前所作,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挚惜别之情;再让生体会朋友所去之地“安西”(今新疆库车县)是别离故土的塞外陌生所在,远在千里,而陪伴途经之路漫漫“阳关”道的则是不尽的荒芜、艰辛和孤寂,感受除了惜别外的无奈、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而后研读在送别美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之时,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化为这脱口而出的劝酒辞,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通却又最浓烈、复杂、感人的真情。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惜别的基调;精读的安排中体会朋友此去长途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及前途未知的迷惘;研读过程时引领学生用极其缓慢的语调表现出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对朋友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
诗歌的“读”必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它既是助生理解的方法,师也能从中掌握生对此诗的理解程度。同时,以声传情,通过师生感染、生生感染互相激发情绪,最终达到共情。
另外,诗词在古代本来就是可吟可唱的,自诗经以来,及至乐府宋词元曲等,诗词的源头便是歌谣,可以说诗便是歌。应该把音乐导入古诗教学,在诵读过程中配上相应的音乐,让或如蜿蜒曲折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瀑布的律动,去唤醒学生的情感和联想,去震动学生的心灵。让诗和乐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相互交融。
二、像画家一样敏锐,想象诗的画面,画出诗的意境
情景浑然一体本身就闪耀着诗本身美的光彩,很多诗歌就是一幅幅无形又美妙的画。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对凝练的含蓄的句子加以形象化,在学生理解字意、词意、句意、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让古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再现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通过具象使小学生们进入无形的诗的意境,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一)要关注意象的色彩
色彩传递诗人的情感,承载传情达意的功效。暖色调表现的是积极向上、开朗豁达、意气风发;冷色调传递的是孤独寂寞、凄冷低沉、消极颓废。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残月、渔火、乌鸦、秋霜、孤舟所呈现的就是一种灰色基调的凄清画面。一文一情一人生,一诗一画一故事,请生想象画面后用诗意的语言进行描述,再给这
幅画拟个标题,那些透过文字看到的画面就是诗歌意境的具体呈现。
(二)要注意诗歌形象的特殊意义
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中形象既是环境刻画,但同时又被用来隐晦地表达情感。而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发生联系,又被赋予了某种特殊意义。如:柳树寓意依依惜别,菊花寓意品质高洁,竹枝代表傲骨和节气,鸿雁表达思乡情,浮云、孤舟寓意飘泊,梧桐寓意凄凉悲伤……如果不了解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不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深层意义。
小学生不一定要全部深刻了解,但是对这方面知识的补充一则有助对诗歌理解,二来也是诗歌本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熏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