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重点句子及翻译
![《史记》重点句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c4ee22c90c69ec3d4bb7519.png)
《太史公自序》1.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2.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3.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
4.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5.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6.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夏本纪》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2、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4、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5、薄衣食,致费于沟淢。
6、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鲁周公世家》1、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2、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3、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4、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5、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9、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10、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11、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12、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13、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14、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15、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1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17、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18、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史记》重点实词归纳汇总
![《史记》重点实词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2e47404650e52ea551898ba.png)
《史记》重点实词归纳汇总1、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继承掌管主管2、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巡行,攻占3、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巡行,巡视回复人伦纲常法度,这里用作动词“规范”4、《礼》经纪..5、改正朔..历法改正朔和易服色都是重新接受天命的象征6、辅拂.同“弼”,辅佐7、摄.行天子之政代理8、皋陶.注音(yáo)9、帝舜荐禹为嗣.继承10、不豫.安适,快乐不豫指天子有病11、践阼.:庙堂的东台阶指登上帝位12、飨.国同“享”,拥有13、岁数不登.丰收14、僭端..超越本分迹象,苗头15、诸侯晏.然安然、平静16、隆准.而龙颜.鼻子额头17、酒雠.数倍售出,卖出18、(刘邦)乃绐.为谒欺骗,假装19、酒阑.将尽,将终20、斩以徇.示众21、啖.以利 利诱22、定约束.. 规约,规章制度23、因以文谕..项羽 文理,道理 明告24、自矜功伐... 夸耀 功劳 功绩25、有功者害.之 嫉恨26、无赖. 依恃27、比.沛 和…一样28、格.猛兽 斗、打击29、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突然30、数奇.: 运气不好31、其.李将军之谓..也 大概说的就是…吧!3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注意此句默写) 安定 困厄 就肆意妄为33、盖.少贬.焉 hé通“盍”何不 减少、降低34、高山仰止,景行.háng 行止35、尝与鲍叔贾. 经商,做买卖36、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扶持 顺从 纠正 制止37、属.草稿未定 写作38、平伐.其功 自夸、炫耀39、疾.王听之不聪也 恨、痛心 明40、靡.不毕见. 无 同“现”4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同“旨”旨趣42、举类迩..而见义远 事物 近43、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洁净 同“涅”染黑 污浊44、三致.志焉表达4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接,跟着46、上官大夫短.屈原诋毁,说坏话47、同生死,轻去就..被贬归野在朝为官48、吊.屈原赋凭吊,纪念宾客及子弟部署约束49、部勒..50、骑能属.者百余人也跟随51、愿为诸君快.战痛快52、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53、吾闻汉购.吾头千金悬赏54、赵不许,曲.在赵理亏55、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如果恭敬地捧着5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表达敬意57、舍.相如广成传.安置驿馆会遇之礼毕估计路程58、度道里...59、引.车避匿退,调转车头60、滑gǔ稽:能言善辩,言辞流利61、好为淫.乐过分62、赍.百金携带63、若亲有严.客尊敬的64、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乃,竟然65、王乃使以马属.太官交付66、民众而士厉.振奋67、祸必不振.救,挽救68、治.行待发整理,准备69、群臣皆愕,尽失其度.常态70、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清楚明白违背71、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努力,致力于72、拊.手而歌拍73、赵氏孤儿良.已死的确,确实74、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仿效75、仁而下.士居于…之下76、枉.车骑过.之委屈拜访,探望77、遍赞.宾客告(介绍引荐)78、约.车骑百余乘凑集,备办79、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80、五霸之伐.功业81、公子亲数存.之问候82、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时机83、赵王德.公子之存赵感激84、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安定和睦却。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https://img.taocdn.com/s3/m/f212da9358fb770bf68a5516.png)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教师《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咼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监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 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计持,功勋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 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 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项羽之卒可 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 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 产业,不如仲力依恃 经营 勤奋,努力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 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史记》重点文言词语
![《史记》重点文言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6b1c350e79563c1ec5da71a9.png)
必修五、《史记》重点文言词语集锦必修五:一、《陈情表》1、终鲜..兄弟2、刘夙婴..疾病/夙.遭闵凶3、逮.奉圣朝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5、寻.蒙国恩6、除.臣冼马7、臣具.以表闻/不为具.食《淮阴侯列传》/李斯,相也,具.于五刑8、日薄.西山9、更.相为命10、庶.刘侥幸,保存余年二、《项脊轩志》1、迨.诸父异爨2、殆.有神护者3、令人长号.不自禁三、《报任安书》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2、若望.仆不相师..3、特.以为智穷罪极4、用.之所趋异也16、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士大夫者7、勇者不必死.节8、恨.私心有所不尽9、左丘失明,厥.有《国语》1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功高盖.主1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12、大底发愤.之所为作也13、思垂.空文以自见14、欲以究天人之际.15、草创未就.16、今遭此祸,惜.其不成四、《渔父》1、自令.放为2、遂去,不复与.言五、《逍遥游》1、则风斯.在下矣2、而后乃今培.风3、控.于地而已矣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乃今以久特.闻6、众人匹.之,不宜悲乎2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9、彼且.恶乎待哉六、《兰亭集序》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茂林修.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列.坐其次.4、向.之所欣5、未尝不临.文嗟悼6、所以兴怀,其致.一也7、一.死生为虚诞《史记》选读:一、《太史公自序》1、使复典.之2、司马氏去.周适.晋/子迁适.使反3、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4、诸侯之相.王5、南略.邛、笮、昆明6、不得与.从事7、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8、道之不行.9、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31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11、萧何次.律令12、俟.后世圣人君子二、《夏本纪》1、下民其.忧2、舜举.鲧子禹3、等.之未有贤于鲧者4、维.是勉之5、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6、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致.慎财富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9、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10、声教讫.于四海三、《鲁周公世家》1、旦为子,笃.仁2、周公把.大钺3、天下未集.4、未可以戚.我先王5、勤劳阻.疾6、发.书视之7、武王有瘳.48、我乃屏.璧与圭9、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10、乃为诗贻.王11、人或谮.周公12、干.神命者乃旦也13、作.其即位14、惟予幼人弗及.知15、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16、臣妾逋.逃/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四、《高祖本纪》1、沛公常有大度.2、常从王媪、武负贳.酒3、酒雠.数倍4、此两家常折.券弃责5、单父人吕公善.沛令6、素易.诸吏7、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史记摘抄好句好段
![史记摘抄好句好段](https://img.taocdn.com/s3/m/33745a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0.png)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 篇1 1.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6.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7.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8.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9.其志不在小。
10.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13.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14.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
1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6.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1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18.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 篇2 1)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史记商君列传》 2) 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史记黥英列传》 3) 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史记周本纪》 4) 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
《史记太史公自序》 5) 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史记货殖列传》 6) 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 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史记五宗世家》 10) 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解析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28de6cfab069dc502201d9.png)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同“债”终了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曾经同“尝”高祖常繇咸阳,纵观.交好,与……友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看不起,轻视向来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引领入坐(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同“屈”,理亏,不安趁机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坚持将尽用眼睛示意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生,亲生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道歉整理,提起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一同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示众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通过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归属,归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悬挂疑兵旗帜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同“懈”同“喜”同“掠掳”,抢人财物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宽而薄的丝带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委托交付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处死灭族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规约再说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使……明白,知道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犒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如果来,沛公恐不得有此今则.之。
沛公然其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认为……正确同“拒”同“纳”,接纳逐步明告救活,使……活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谢罪项羽带着,使……跟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沛公从..逃脱,解脱归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计持,功勋,何以得主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约!“伐”意同“功”...1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doc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cbc54074bb68a98271fefabd.png)
《夏本纪》一、重点字音鲧gǔn殛jí稽qǐ亹亹wěi橇qiāo祗zhī台yí姒sì渐jiān 契xiè二、重点实、虚词1、浩浩怀【义:怀抱,包围】山襄【义:冲上,漫上】陵2、鲧为人负【义:违背】命毁族3、等【义:比较,衡量】之未有贤于【义:比】鲧者4、于是【义:在这时候】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摄行【义:代理执行】天子之政5、乃殛【音:jí;义:流放,放逐】鲧于【义:到】羽山以【义:而】死6、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义:正确】。
于是舜举【义:选拔】鲧子禹7、女【义:同“汝”,你,第二人称代词】平水土,维是勉之。
”禹拜稽【音:qǐ】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舜曰:“女其【义:还是】往视尔事矣。
8、禹为人敏给【义:敏捷】克【义:能】勤【义:勤苦,劳苦】9、称【义:称量,权衡】以【义:而】出10、通九道,陂【义:堤防,堤岸,这里用作动词,筑堤防】九泽,度【义:测量,勘测】九山11、禹乃行相【义:察看,考察】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义:交通是否方便】12、于是九州攸【义:就】同【义:同一】,四奥既居,九山刊【义:砍削】旅【义:治理】,九川涤原【义:疏通水源】13、六府【义:藏财货处,仓库】甚修,众土交正【义:同“征”,征收】,致慎财赋,咸则【义:标准,准则】三壤成赋14、东渐【音:jiān;义:流入】于【义:到】海,西被【义:覆盖】于流沙,朔、南暨【音:jì,义:及,达到】:声教讫【义:穷尽,达到】于【义:达到】四海。
于是帝锡【通假:同“赐”】禹玄圭15、禹辞辟【通假:同“避”,躲开】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义:离开】商均而朝禹三、重要句子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翻译:禹于是行进考察各地的物产所宜,规定了贡赋还视察了各地山川的便利情况。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翻译:禹为先父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惩深感痛心,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入。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212a9d770bf78a6529546e.png)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高祖本纪》常有大度......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4bfafa998fcc22bcd10d7c.png)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学生版)《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二.翻译句子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2、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4、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三.默写《大风歌》:《李将军列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广家世世受.射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得李广必生致.之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汉下.广吏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专以射为戏,竟.死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大将军)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管仲列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二.翻译句子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2、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296f9dd0d233d4b14e69d6.png)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伍员之死重点掌握:一、委,①致送,呈献,付于。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币,礼物;质,通“贽”,见面礼)《屈原列传》②丢弃,散落——花钿委.地无人收《长恨歌》二、俾(bǐ),使。
——俾.众周知;俾.有所悟。
三、望,怨恨。
——若望.仆不相师(好像抱怨我不听您的劝告《报任安书》)四、幸,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你)《孔雀东南飞》——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拖了很久没有回信,希望不要怪罪我。
过,责备。
报,回信)《报任安书》五、谢,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六、吊,①慰问。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②祭奠死者——死则往吊.哭之七、殊,①很,极。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不同——殊.途同归课文例句:1、委.国为臣妾:把整个国家交给吴国作吴国的臣妾。
委,致送,交付。
2、俾.无遗育:使他们没有后代。
俾,使。
3、乃反怨望.:却反而有怨恨情绪。
望,怨恨。
4、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以,带领。
5、彼幸.武指败以自胜其计谋耳: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
6、因辍谢.,详.病不行:就停止劝阻,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
谢,告诉;详,通“佯”。
7、微.伺:暗中观察。
——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8、微.子之言:没有你的这番话。
微,如果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9、令.若夫霸:使你父亲成就霸业。
令,使。
10、顾.不敢望:本来就不敢有这种想法。
顾,通“固”,本来,实在是。
11、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抉,挖出;县,同“悬”。
12、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勾践一餐不吃两样味道,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吊,祭奠死者。
13、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大王不先铲除越过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务,致力;不亦……乎,不也……吗?14、其爱信越殊.甚:太宰嚭更越发地喜欢并信任越国了。
史记选读重点字词句(刺客、魏公子、淮阴)
![史记选读重点字词句(刺客、魏公子、淮阴)](https://img.taocdn.com/s3/m/5418ff6c1711cc7931b71621.png)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刺客列传》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刚才合,对盖聂怒而目.之用眼睛瞪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威慑,震慑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不久作人质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像蚕吃桑叶一样吞食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坚固防线肥沃原野拥有,据有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被欺凌触犯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振奋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放置太子丹受而舍.之使……住下来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消除……的借口愿太傅更.虑之重新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同“媾”,讲和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拜访太子逢迎,却.行为异,跪而蔽席..倒退拂试席位让座太子避席..而请离开席位以示敬意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小步快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己不逮.也及,达到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使……称臣满足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果真示,引诱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独揽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趁势表承接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机会唯.荆卿留意..焉希望考虑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坚决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拜访不时地进奉微.太子言,臣愿谒之如果没有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悬赏征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残酷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见欺凌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装入匣子人不敢忤.视逆,抵触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祭祀路神,为人送行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资财作为见面礼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同“震”,惊慌,害怕抵抗排列,比照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按照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词尽同“现”,出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常态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遭受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治罪,办罪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送给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到……去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竟然懂得音乐自……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清楚,明白违背《魏公子列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凭傲慢地对待致.食客三千人招来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赠送公子从车骑,虚.左空出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整理径直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委曲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同“睥睨”,眼睛斜着看故意暗中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才辞别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介绍,引见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过分,指超出常规的礼数同“固”,已经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得以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扎营驻守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连续责备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在哪里为……着急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办法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惧死凑集,备办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用来……的方式周全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什么功劳呢。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623ba34693daef5ff73d1c.png)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52e99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6.png)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代表作,由司马迁撰写,共分为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西汉初期的历史。
其中,不仅有大量珍贵的史料,还包含了许多优美的好词好句,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
以下是我根据史记中的精华部分整理的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 人生在世,不称意者十之八九。
4. 夫志当存高远,慕贤不足恃,有德不负。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人固有欲,而不知足。
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9. 为人谋而不忠,禄福何从?1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些好词好句虽然出自史记,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它们告诉我们,人生短暂,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珍惜当下,不负美好年华。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远见,不要被眼前的得失所困扰,要有远大的格局和胸怀。
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是告诫我们要做好未雨绸缪,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
另外,“为人谋而不忠,禄福何从?”更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要图谋私利,否则将会自食恶果。
总的来说,史记中的好词好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文学上的享受,更是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
希望我们能够在阅读史记的同时,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感悟史记中的智慧之言。
最新《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
![最新《史记》选读名句背诵、常用短语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95513b767f5acfa1c7cdfc.png)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项羽本纪》:项王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天雨粟,马生角。
《淮阴侯列传》: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史记》中出现的常用短语轩辕天子(中华民族第一帝、文明之祖、人文初祖)《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夏桀荒淫无道,商汤想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统治。
一天,商汤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
”商汤对捕鸟人说:“哎呀,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被你捕光了。
”说罢,便拆掉三面的网。
并小声祷告:“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 诸侯和部落首领们听说此事,纷纷说:“商汤是一个好君王,他对飞禽如此仁慈,对人肯定更加仁爱。
”很快四十个氏族部落先后归顺于他。
最后,商汤终于灭了夏。
比喻对罪犯从宽处理,给罪犯一条弃旧从新的出路)《史记·殷本纪》囊血射天(殷朝武乙帝暴戾无道用皮革作囊,装满血液,悬吊空中,自己挽弓搭箭,仰面射去,直到血流满地才罢手,自夸为射杀天神。
(《史记》选读)文言文积累点整理
![(《史记》选读)文言文积累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cd865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3.png)
(《史记》选读)文言文积累点整理1. 作文古文材料积累,关于《史记》内容1、战后,诸将迷惑不解,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井陉之战制胜之道不在于背水之阵有多奥妙,在于韩信知道敌军实际的情况,对症下药!井陉之战制胜之道不在于韩信的奇兵正兵配合的如何神奇如何“哲学”,在于韩信有把握取得敌军大营,故做疑云!井陉之战制胜之道也在于不但一方面有了“汉尼拔”,另一方面还有了一个“法罗”。
2、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但人无完人,韩信在政治上犯有严重的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后人评价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实无虚言。
假如韩信能够学道,学会谦让,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不矜夸自己的才能,他对汉朝的功勋,就可以跟周公、召公、姜太公这些人所建的功勋相媲美!3、张良虽系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以军谋家著称。
他一生反秦扶汉,功不可灭;筹划大事,事毕竟成。
历来史家,无不倾墨书载他那深邃的才智,极口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75bc6cb14e852459fb575a.png)
《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常有大度.不爭家人生产作业 远大的抱员 及见楼.•岁竞,此商彖帝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囱,纵观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高祖为亭长:素易i 者吏,乃绐为谒㈠“贺钱万” (吕公)见岛祖状貌• I 大1重敬之:,引入坐 商祖閃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湍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臣有息女,愿为孝箕帚妾 于是汕公起,摄衣谢之 将陈留兵,与僅攻卉封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I 大1张良遂略韩地轍報 芨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躱布皆属 又与秦军战干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 •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懸,秦军解 一・…秦王子婴素牟白马.系蛮以组• 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i 者侯至而定约束耳 力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坯军士 今则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 同“纳叮接纳 遂步 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坎I 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救活•使……活 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带肴.使……跟从 谢罪 沛公攻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乃详瞠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 四丿h 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主独居南郑。
是迁也 乃进妄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 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汉王复入壁,深塹而守之 项羽之卒亩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會乃降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敦城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项羽妒贤嫉能.有劝者害之,贤者疑之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笫?依恃 经•营 勤奋.勢力 与……相•比:谁更……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供应 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免除賦税徭役 吾持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只是 汕殳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和……一样 二.翻译句子 1、廊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F 广贺钱万二 岛祖做亭长时• •向看不起这帮官吏们.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万二 、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出。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6638b2998fcc22bcd10d99.png)
太史公自序1.重点词语总结(1)1-3段:①命南正重以司天司:掌管②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③其在卫者,相中山相:当---相④以传剑论显显:显扬⑤昌为秦主铁官主:主管⑥王卬於殷王:使---当王⑦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掌:掌管。
治:治理。
(2)4-6段:①二十而南游江、淮南:向南②讲业齐、鲁之都讲业:研讨学问③于是迁仕为郎中仕为----出仕当④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封:封禅⑤不得与从事与:参与。
从事:行事⑥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
⑦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论:阐释。
歌:歌颂。
⑧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当作准则。
⑨史记放绝史记:史书的通称。
⑨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论:编辑。
次:编撰⑩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缀集。
石室金匮: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
11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3)7-10段:①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卒:死。
②小子何敢让焉让:推辞,辞让。
③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何为:为什么。
④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害:嫉害。
壅:阻塞。
⑤孔子知言之不用不用:不被采纳。
⑥道之不行也行:实行。
⑦是非二百四十二年是非:褒贬。
⑧以为天下仪表仪表:标准。
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贬:贬抑。
退:斥责。
讨:声讨。
⑩以达王事而已矣达:达成。
11善善恶恶奖善惩恶。
○12贤贤贱不肖尊崇贤能,鄙视不才○13故长於风风:讽喻。
○14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指:要旨。
○15弑君三十六弑:臣杀君、子杀父○16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所以:原因。
本:根本。
○17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缘故。
渐:渐进。
○18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有国者:君王。
○19守经事而不知其宜宜:合适。
○20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权:权宜。
○21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遭受。
空言:指责。
辞:辩解。
○22夫不通礼义之旨旨:要旨。
○23夫君不君则犯犯:被冒犯。
○24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行:恶的品行。
过:罪过。
○25以天下之大过予之以:把。
予:加在身上。
○26则受而弗敢辞辞:推辞。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文言知识)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文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8cf297bb84ae45c3b358ce8.png)
处理(介词)
• 愿为诸君快战 给(介词)
• 期山东为三处 分作(动词)
• 今独臣有船
只有(副词)
• 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副词)
• 若非吾故人乎 旧的(形容词)
• 故分其地为五 所以(连词)
• 其不至固宜
本来(副词)
• 今日固决死
一定(副词)
• 乃引兵解而东归 修饰关系(连词)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因果关系(连词)
《廉颇与蔺相如》正字正音
缪贤
( mi ào 姓氏 )
遗赵王书 (Wèi 送 给)
肉袒 可予不 列观 甚倨 睨柱
( tǎn 脱去上衣,露出肩膀 ) (fǒu 同“否” )
(guàn 建筑物的一种 ) ( jù傲慢 )
(nì斜看 )
蔺相如 燕王
lìn
yān
夫赵强而燕弱 fú
曲在赵
qū
舍人
shè
臣语曰 yù
动词,皇帝下令。
《史记》名句速记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秦始皇本纪》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列传》 4、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史记·滑稽列传》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向东(名词作状语)
• 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名词活用作动词)
• 亦足王也
称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往东走(名词活用作动词)
•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往西(名词活用 作动词)
• 马童面之
面对(名词活用作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教师版)《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 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 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 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向来 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 同“屈”,理亏,不安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将尽 用眼睛示意 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整理,提起 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 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 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 同“喜” 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 交付 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 处死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再说 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犒劳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 逐步 同“拒” 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救活,使……活 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带着,使……跟从 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伐”意同“功”,功勋 计持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同“佯”,假装 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同“麾下” 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 封……为王 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 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大约 后退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向……展示,给……看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按照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营垒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便利于国家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嫉恨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依恃 经营 勤奋,努力 与……相比,谁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供应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免除赋税徭役 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只是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和……一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将军列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广家世世受.射 学习,传授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凭 因为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官吏的俸禄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统率,部署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排开阵势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如果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适逢,恰巧得李广必生致.之 送到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 严重 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 同“佯” 斜视 霎时 趁势 汉下.广吏 交付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判决 应当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何况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 不久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重新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就 部下专以射为戏,竟.死 一直到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因此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稍微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 才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坚决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同“幕府” 到……去 按照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辞别 到……去,到达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同“惑”,迷惑,迷失(大将军)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同“漠”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情况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委曲详情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听审受质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到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交付 判决《管仲列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匡正,纠正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做生意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为……而死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赞扬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给以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轻视,看不起 二.翻译句子1、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俗话说:“鼓励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这样一来统治者和百姓就能相亲相和。
”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
《屈原列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位次 嫉恨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制定 写作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自夸,炫耀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 恨,痛心 明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罹”,遭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大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同“浊” 像蝉脱壳那样 污浊 污浊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同“黜”,罢免官职 合纵亲善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终究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快意,心里舒服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凭借 掌权 骗人的假话怀王卒.行 终于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竟然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归罪,责怪 翼幸..君之一悟 同义词,希望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连,跟着 太平,稳定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类 文辞,指文学 被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效法 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 到……去及见贾生吊.之 悼念死者 同.死生,轻.去就 把……同等看待 把……看得很轻《项羽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又不肯竟.学 终了,结束项梁尝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约束梁以此奇.籍 认为有奇才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营垒诸将皆从壁上观....依凭营垒观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安营驻守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么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跟随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终于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土地纵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让……为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悬赏征求 恩德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同“示”,出示,展示《滑稽列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合于正道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召见,使……朝见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过度 托付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凌压,覆盖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断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携带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怎么,如何王曰:“先生少.之乎?” 认为少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直,就若亲有严.客,髡帣gou 鞠ji ,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尊贵 敬酒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 同“猝”,突然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 是. 侪辈,指伙伴......日暮酒阑.,合尊.促坐 尽 同“樽”,盛酒器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严重 治丧,服丧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认为低贱,认为尊贵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乃,竟然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交付(孙叔敖)病且死,属.其子曰 同“嘱”,叮嘱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去,往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千万念为廉史,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从头至尾 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如果 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如果 只是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替代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本来《刺客列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 刚才 合,对盖聂怒而目.之 用眼睛瞪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威慑,震慑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不久 作人质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 像蚕吃桑叶一样吞食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坚固防线 肥沃原野 拥有,据有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被欺凌 触犯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 振奋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放置太子丹受而舍.之 使……住下来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消除……的借口愿太傅更.虑之 重新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同“媾”,讲和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通过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 拜访太子逢迎,却.行为异,跪而蔽席..倒退 拂试席位让座太子避席..而请 离开席位以示敬意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 小步快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己不逮.也 及,达到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使……称臣 满足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 果真 示,引诱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独揽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趁势 表承接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 机会 唯.荆卿留意..焉 希望 考虑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 坚决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拜访 不时地进奉 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如果没有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悬赏征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刻毒,残酷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见欺凌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装入匣子人不敢忤.视 逆,抵触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 祭祀路神,为人送行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资财 作为见面礼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同“震”,惊慌,害怕 抵抗 排列,比照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按照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词 尽 同“现”,出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 常态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遭受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治罪,办罪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 送给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 到……去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竟然懂得音乐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③,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 清楚,明白 违背《魏公子列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谦逊地对待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凭 傲慢地对待 致.食客三千人 招来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赠送公子从车骑,虚.左 空出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 整理 径直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委曲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同“睥睨”,眼睛斜着看 故意 暗中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才 辞别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介绍,引见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过分,指超出常规的礼数 同“固”,已经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 得以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扎营驻守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连续 责备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在哪里 为……着急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办法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惧死 凑集,备办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用来……的方式 周全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竟然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 有什么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