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核心素养教案)第二单元 第5讲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高中生物《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aff7724693daef5ef73d83.png)
《第6 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2)简述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概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2、能力目标:(1)学会用表格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归纳,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记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阅读资料概括和总结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2)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动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2)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3)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2、教学难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既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一些图表的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1)因为本节课是一轮复习课,因此采用了直接导入的方法,使学生很明确地知道本节课需要复习的知识点。
(2)PPT 出示本节的考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哪些重要内容,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二、新课讲授:【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以表格的形式出示9 中细胞器的存在位置、膜结构及功能(1)学生课下已经做了预习,所以这表格没怎么讲解,而是采取了从中选取几种比较重要的细胞器的功能和膜结构,让学生快速回答,已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不同生物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不同,所以设计了几个判断题让学生区分细胞器在不同生物细胞中的存在情况。
(3)针对特殊细胞中细胞器的存在情况,设计了三个思考题:①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吗?(举例说明)②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吗?(举例说明)③核糖体的分布及其合成蛋白质的去向有何不同?学生首先小组讨论,然后组内派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讲解。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第5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第5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c0857acdd36a32d72758140.png)
第5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2.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生命观念明确各种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建立生命部分与整体的观念近三年考情2019·全国卷Ⅱ(1)、2019·全国卷Ⅲ(1)、2018·全国卷Ⅰ(1)、2018·全国卷Ⅲ(2)、科学思维归纳细胞结构与功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识图析图能力科学探究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与叶绿体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2.“八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1)①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葡萄糖不可以作为呼吸底物进入线粒体,因线粒体内无法分解葡萄糖(2)②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所特有,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③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4)④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性激素的合成场所(5)⑤液泡:内有细胞液,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起源于高尔基体(6)⑥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
(7)⑦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8)⑧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提醒(1)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等。
(2)亚显微结构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结构。
线粒体内外膜、叶绿体内外膜及类囊体薄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核膜等结构均属于“亚显微结构”。
[深挖教材·长句溯源]1.(必修1 P46“相关信息”)请简要叙述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形成的原因。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92357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3.png)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的作用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重要性;
3. 讨论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2. 细胞膜的功能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3. 细胞膜与细胞膜蛋白的交互作用;
4. 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和讨论(30分钟)
1. 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2. 分组小讨论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与细胞膜蛋白的交互作用;
4. 学生展示观察结果,共同讨论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三、总结和拓展(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进行复习;
2.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扩展对细胞膜和细胞生物学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复习题,以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理解。
教学反馈: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后,教师可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补充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和繁琐,建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315093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2.png)
[归纳] 根据成分识别细胞器
甲:有核酸,有膜结构,所以是线粒体或者叶绿体 乙:无核酸,有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或液泡 丙:有核酸、无膜结构,所以是核糖体
[2018卷1]
①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
②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
③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1.(2022广东高考)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 结果见图。含有线粒体DNA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2浙江高考)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 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 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 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 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
7.(2020山东高考)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 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 M6P受体识别,经 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 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 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670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考点1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7.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分布: 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结构: 无膜结构,蛋白质+rRNA 类型: 有的附着在内质网、核膜上,
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8bfc5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2.png)
电子显微镜(电镜)
显微结构(≥0.2μm)
亚显微结构(<0.2μm)
显微镜
观察
结构
细胞壁
细胞质
液 泡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核
核仁
染色体
细胞膜、核膜;核糖体、中心体
细胞壁,细胞核(核仁、染色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骨架、
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部结构
细胞质
蛋白,马达蛋白分为驱动蛋白和细胞质动力蛋白2类,
它们都具有ATP酶的活性,能将储存于ATP的化学能
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为囊泡沿微管运输提供能量。在
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中,将从细胞中心向外的运输称为
正向运输,反之则称为逆向运输,大多数驱动蛋白负
责囊泡的正向运输,而细胞质动力蛋白则负责囊泡的
逆向运输"(图7)。研究表明,如果用矿管或抑制ATP酶
改:实验改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删:①细胞质基质的组成和意义;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强化:细胞骨架小字改为宋体。
预测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年20考,全国卷3年1考)
考点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和细胞质的流动(3年2考,全国卷
3年0考)
(2023·湖南)细胞器结构与功能
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也是自养型生物。
(5)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真菌、细菌(支原体除外)
也有细胞壁。
(6)高尔基体经囊泡分泌的物质不一定为分泌蛋白,但分泌蛋白一定经
高尔基体分泌。
(7)所有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
(8)含RNA的细胞器不一定含DNA,但含DNA的细胞器一定含RNA。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2025年高中生物高考精品备课教案: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b1dfcf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3.png)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2.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3.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2023:湖南T2BCD、天津T10~T12、山东T2、浙江1月T3;2022:广东T8、浙江1月T6、河北T2;2021:天津T5、福建T9、重庆T4、浙江1月T5;2020:海南T3、全国ⅡT30、浙江7月T4、浙江1月T14、江苏T3;2019:浙江4月T13、全国ⅢT1、江苏T21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通过观察细胞结构示意图理解细胞器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分泌蛋白形成和分泌过程的理解,掌握细胞器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形成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通过分析各类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点,培养考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培养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2023:江苏T15C;2022:北京T12B、浙江1月T2;2021:浙江1月T6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生物膜系统2023:海南T3、浙江6月T6;2022:广东T9、浙江6月T7;2021:山东T1、全国甲T29(1)、海南T2、湖北T1;2020:山东T1、全国ⅠT29命题分析预测 1.高考常以选择题形式直接或结合情境信息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或以分泌蛋白的分泌和加工为例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协作及生物膜系统。
2.预计2025年高考仍将延续这种考查模式,并有可能出现在非选择题中,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考点1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学生用书P0271.细胞质的组成2.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辨析主要的细胞器名称功能 ①[3] 溶酶体 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4] 细胞器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5] 病毒或细菌②[6] 中心体 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7] 有丝分裂 有关③[8] 核糖体 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9] 原核 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④[10] 高尔基体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11] 加工、分类和包装 的“车间”及“发送站”⑤内质网细胞内[12] 蛋白质 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⑥[13] 线粒体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⑦[14] 叶绿体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⑧[15] 液泡内有细胞液,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细胞器线粒体 叶绿体 结构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16] 嵴 由囊状结构薄膜堆叠成[17] 基粒 化学组成含有[18] DNA 、RNA 、磷脂和蛋白质等 含有DNA 、RNA 、磷脂、蛋白质和色素等 酶的种类和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19] 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上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20] 叶绿体基质 和类囊体薄膜上 生理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完成光合作用全过程相同点 ①均具有双层膜;②都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 ,是[21] 半自主性 细胞器;③都能产生ATP ,与能量转换有关;④都参与生物界的碳循环;⑤都既产生水又消耗水(3)多角度归纳主要细胞器3.细胞骨架基础自测1.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教学设计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8aa17903d8ce2f0066237b.png)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教学设计海林市高级中学邓金全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与作用:“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是人教版选修第三章的内容,本节系统的介绍了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等问题,同时通过对生物膜系统的学习,学生也能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关系及真核与原核生物的相应区别的内容。
特别是分泌蛋白的内容的学习更是为以后出现综合题的解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对它的学习有助于深刻领悟细胞的奥秘,体会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创造性思维品质在科研、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由于已经有了新授课的学习基础,所以应该及时与前面形成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二、学情分析细胞器的内容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入高三参加高考的备考基础,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特别是已经有了细胞结构的基础,再加上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本节课的特点是,重在向学生介绍一些动植物对比性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所以有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加上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的内容会很愉快完成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细胞器分布、结构及功能,各种细胞器的分工合作的关系,能准确表达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其关系,能通过表格及知识体系构建完整考点。
2、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考点,能横纵对比考点,提高其综合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尝试总结各细胞器的结构特点,绘制图形,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四、重难点分析与确立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一个承上启下,对它的学习有助于深刻领悟高中生物学的意义,体会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创造性思维品质在科研、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一课时本章甚至是本书的重点,同时由于该内容复杂、理论性强,加上学生缺乏感性知识,所以也是难点。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 第5讲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优秀课件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 第5讲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337b7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3.png)
正误辨析
(1)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 ) (2)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 ) (3)液泡内细胞液浓度的升高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别离( × ) (4)叶绿体中构成基粒的类囊体扩展了捕获光能的膜面积( √ ) (5)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 ) (6)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 ) (7)人体不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相差不大( × ) (8)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 (9)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 ) (10)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 )
注:
②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假设对细胞有用,细 胞可以再利用,废物那么被排除细胞外
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图示 名称 结构: 单层膜
液泡 _____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 功能: 胞保持坚挺 分布: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注:
① 液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 ② 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花青素〕、蛋白质
活 细胞中线粒体染成 蓝绿色 后制片观察。
2.实验材料
(1)叶绿体:新鲜的藓类叶片〔或菠菜叶、黑藻叶〕 (2)线粒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清水
叶绿体在细胞内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同 时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朝向光源; 在强光 下那么以侧面或顶面朝向光源。实验观察叶绿 体时可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
考向二 细胞结构模式图的分析
2.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表
达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
了各自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分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设计(精选12篇)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0bfb0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4.png)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设计《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明确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
(2)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态度方面(1)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2)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激励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3.能力方面(1)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资料的阅读和设计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二、重难点重点: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难点:名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概念:各种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
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2.成分:成分,主要含和。
3.观察各种膜之间的结构联系:是指具有膜结构的膜之间的相连。
是指不同膜结构之间通过小泡发生转化。
(将结构关系图画在上方)4.各种膜之间的功能联系: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5.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①细胞膜对细胞有、及。
②内质网膜,供酶、核糖体等附着在上面,使各种化学反应有序进行。
③将细胞,使各种化学反应能。
6.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1.生命基本理论研究2.实践上——3.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上有重要用途,如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和透析型人工肾资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经过了哪些细胞结构?有哪些细胞器参与了?练习:1、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A、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生物膜B、细胞内所有的生物膜C、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2、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是怎样转移到另一细胞器的:()A、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到达特定部位B、从高尔基体直接到达内质网C、从内质网直接到达细胞膜D、通过形成具有膜结构的小泡而转移3、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A、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4、(多选)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在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D、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5、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的1、2、3、4、5、6、7部位。
生物膜系统高中教案
![生物膜系统高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1e27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2.png)
生物膜系统高中教案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膜系统的含义、结构和功能,并了解生物膜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膜系统的含义和结构特点。
2. 掌握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3. 理解生物膜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1. 什么是生物膜系统?2.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生物膜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提出问题:生态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生物膜系统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讲解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3. 分析生物膜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物膜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讨论生物膜系统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小组讨论生物膜系统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
2. 学生就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生物膜系统的含义、结构和功能。
2. 提出问题:生物膜系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结构吗?为什么?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的报告。
2.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生物膜系统的理解。
扩展阅读:1. 生物膜系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 生物膜系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3. 生物膜系统在土壤保护中的作用资源准备:1. 课件:生物膜系统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介绍2. 实物:生物膜系统的示意图和相关实例展示3. 案例: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案例分析资料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表现2. 作业报告质量3. 扩展阅读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探索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dcd6a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9.png)
(3)高尔基体:进一步⑤___________蛋白质,并运输蛋白质,起交通枢纽的作用。
1.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分解溶酶体膜的可能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细胞质的组成
细胞质包括①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前者为代谢提供场所、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态、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二、细胞骨架
1.结构:由⑱_____________组成的⑲___________。
2.功能:维持着⑳_____________,锚定并支撑着许多㉑_________,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脂质和蛋白质
蛋白质
2.在结构上的联系
3.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为例)
【实验】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①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放射性依次出现的部位。
3H标记的亮氨酸
(1)核糖体:在②_______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一段肽链,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③_______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
考向1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典例1】(2022·烟台一模)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 是脊椎动物细胞中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具膜结构。 产生的囊泡可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细胞自噬;含脂膜结构的病毒如新冠病毒在 中组装,最后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释放。下列分析<zzd>错误</zzd>的是( )。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学历案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317ee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3.png)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准确识别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阐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4、领悟细胞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三、知识链接1、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
四、学习过程(一)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动力车间”。
它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了膜面积。
线粒体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和少量的 DNA。
2、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它也具有双层膜结构,内部含有基粒和基质。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增加了膜面积,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少量的 DNA。
3、内质网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光面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4、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还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核糖体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6、溶酶体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7、液泡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8、中心体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二)生物膜系统1、概念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一、考纲要求: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3.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3.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4.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一)知识梳理:1.细胞质的组成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前者为代谢提供场所、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态、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项目线粒体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增大膜面积方式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形成基粒生理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酶的种类和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内膜和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相同点①均具有双层膜;②都含有少量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③都能产生ATP,与能量转换有关(2)其他细胞器的功能分析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溶酶体“消化车间”、“酶仓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知识拓展(1)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独立地进行基因表达合成部分蛋白质,但其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
因此二者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有两类: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等);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
(3)内质网有两类:粗面型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滑面型内质网与糖类、脂质(如某些激素)的合成有关。
(4)动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是各种膜成分相互转化中的“枢纽”。
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绿素等,与光合作用有关。
(6)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3.细胞器的不同分类拓展:据图分析细胞器的功能(1)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①②⑦。
(2)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①②。
(3)③和⑥的关系是⑥起源于③。
(4)真核细胞中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④。
(5)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①③⑦⑧。
(6)与花瓣颜色有关的色素分布于⑤中。
[特别提醒]1.与细胞器有关的五个“不一定”(1)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真菌细胞、细菌细胞等都有细胞壁。
(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4)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不一定不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5)没有线粒体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需氧型的原核生物。
2.注意特殊细胞的特殊结构(1)植物细胞①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大液泡,不见光的部位都无叶绿体。
②叶肉细胞、保卫细胞含叶绿体,但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2)动物细胞①肾小管、心肌、肝脏等部位细胞因代谢旺盛,线粒体数量多;肠腺等一些合成消化酶或蛋白质类激素的细胞,核糖体、高尔基体数量多、内质网发达。
②蛔虫的体细胞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再进行分裂,不具有全能性。
③癌细胞因能无限增殖,需要不断合成蛋白质,故核糖体的数量多而且代谢旺盛,核仁较大。
3.不同类型细胞图像的识别(1)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判断是否表示出细胞器的结构表示出→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未表示出→显微结构模式图)(2)真、原核细胞及动、植物细胞的判断命题探究:命题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1.(经典易错题)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属于( D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C.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2.(2017·黑龙江实验中学开学考)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命题点二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分析3.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4.(2018·中山质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结构图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D.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或根尖成熟区考点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一)知识梳理:1.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1)在成分上的联系①相似性: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②差异性: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3)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②其他膜—⎣⎢⎡酶附着的支架——为生化反应的进行创造条件使细胞内部区域化——保证化学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拓展: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 代表氨基酸,a 、b 、c 、d 、e 表示细胞结构),请分析:(1)图中a 、b 、c 、d 、e 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
(2)a 、b 、c 分别担负着怎样的功能?提示 a 为合成蛋白质,b 为初步加工蛋白质,c 为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及发送。
(3)图中b 、c 、d 、e(填字母)参与了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特别提醒]1.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实验分析 (1)研究手段——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 标记的亮氨酸,检测放射性依次出现的部位。
(2)实验结果放射性最先出现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然后依次出现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上。
2.图解分泌蛋白的加工与运输分泌蛋白依次经过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细胞外,⑧是线粒体,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3.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膜面积变化曲线图分泌蛋白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相对增大。
(二)命题探究:命题点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下图所示,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关于细胞的结构及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D )A.需氧型生物细胞中均含有结构eB.所有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h→c途径有关2.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机制的科学家。
下列生理过程与囊泡无关的是( B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命题点二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分析3.下图A、B、C、D表示细胞内几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在①结构上发生的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B.B物质可能为RNA聚合酶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ATP合成酶属于A类物质,胃蛋白酶属于D类物质D.③和④结构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蛋白质每次进出均需要穿过一层生物膜4.下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的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
该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B )A.呼吸酶 B.抗体 C.性激素 D.胆固醇考点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实验解读:1.实验原理(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要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线粒体呈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1)观察叶绿体(2)观察线粒体归纳:(1)观察叶绿体,最好选用细胞内叶绿体数量较少、体积较大且叶片薄的植物组织,如选择苔藓或黑藻叶片,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若用菠菜等高等植物叶片,撕取的表皮上一定要稍带些叶肉细胞,这是因为靠近叶下表皮的是栅栏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叶片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对线粒体染色的活体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观察线粒体要选择无色的细胞,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观察线粒体时,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显微观察造成干扰。
[特别提醒]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四点提醒(1)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的材料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否则细胞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的观察。
(2)健那绿染色剂发挥作用时,不需要破坏细胞,因为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由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既含有叶绿体又含有线粒体,所以观察线粒体时不宜选用,否则叶绿体的颜色会影响线粒体的观察。
(4)制作观察线粒体的临时装片时,是滴一滴健那绿染液于载玻片中央用于染色,而不是滴一滴生理盐水。
(二)命题探究:命题点一实验基础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C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B.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2.下列关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B.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目的是对线粒体进行染色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有2层膜命题点二实验拓展3.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