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梳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第十三章 内能(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全国通用)

第十三章内能(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分子热运动【高频考点精讲】1、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1)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热点题型精练】1.有关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使我们直接观察到物体里分子的运动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只有液体和气体才有扩散现象D.扩散时一定是密度大的物质下沉,密度小的物质上升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很小,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
故A错误;B、扩散现象只能间接反映物体间分子的运动。
故B正确;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故C错误;D、不管是密度大的气体还是密度小的气体,都会向彼此扩散,扩散方向与密度大小无关。
故D错误。
答案:B。
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
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的运动快,温度低时,分子的运动慢,故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答案:D。
3.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
对于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静置后酒精和水的总质量变小B.静置后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小C.静置后液面下降表明分子间有空隙D.液体都变红表明只有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
《分子热运动》 知识清单

《分子热运动》知识清单一、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热运动是指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一些宏观现象来感知分子的存在和运动。
例如,我们能闻到花香,就是因为花的香气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进入了我们的鼻腔。
二、分子热运动的特点1、永不停息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2、无规则性分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3、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加,运动速度加快。
三、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有力证据。
扩散是指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如,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会变红。
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
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扩散最慢。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的间隙最小,分子运动的阻力也不同。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的距离非常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表现为斥力;而固体又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五、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六、温度与内能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角度看,温度反映了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例如,摩擦生热就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
初三物理讲义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不出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它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原子。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例:用力拉绳子,绳子不会被拉断。
表明: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2.分子间的斥力作用例:用力挤压桌面,桌面却没有变形发生。
表明: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要压缩固体和液体却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①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而不是一盘散沙,分子不是各自分散的,要分开物体需要用力。
如:把两滴水溶到一起就可合并为一滴水;②固体很难被拉断,如两人用力从两边拉一根铁棒,铁棒很难被拉断;③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会结合在一起等。
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分子之间总是有间隙,而没有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等。
不同物质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不一样。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经典例题】例1: 1g 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把1g 蔗糖放到蓄水1010m 3的水库中,如果蔗糖分子均匀分布到整个水库中,则每立方厘米的水中含有个蔗糖分子?例2: 分子是非常小的,它的直径大约是( )A.10-3mB.10-8mC.10-10mD.10-6m例3: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D.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例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这里是靠人的嗅觉感知的“香”与“臭”是物理学中的现象,它表明。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 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2.扩散现象: 【提示】分子是不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尘埃、花粉等)都不是分子。
知识点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动能_与_分子势能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影响因素:(1)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分子间距离和质量有关;(2)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改变方式:热传达和做功。
知识点3:比热容1.定义:必然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高升时吸取的__热量__与它的__质量__和高升的__温度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2.公式:c =Q m Δt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提示】在常有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但其实不是所 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这一特点。
1. 观察热点:热量的简单计算,比热容以及分子的动理论 2. 观察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 3.考点1:分子热运动例1 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A .秋风阵阵,树叶纷纷飘落B .炒菜时在旁边的房间里闻到香油的味道C .环保不达标的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D .打扫卫生时看到尘埃飞扬★知识梳理★备考指导 ★打破考点,典例表现★考纲领求: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认识) 2. 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讲解生活中常有的热现象.(理解) 3. 内能的见解;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认识)4. 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认识)5. 比热容的见解.(认识)6. 用比热容讲解简单的自然现象.(理解)方法点拨: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比方,飞扬的尘埃、缭绕的烟雾,都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是分子自觉的运动,且是无规则的、永不暂停的,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考点2: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例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达到低温物体B.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高升,它的内能就增大方法点拨: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中微观粒子——分子在热能的影响下的运动行为。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 分子热运动的本质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分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和空间位置,并不断进行碰撞和交换能量。
热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导致物质的温度变化和热学现象的发生。
2.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的速率越快。
例如,将热水与冷水混合,热水的高分子热运动速率传递给冷水,冷水的温度上升。
3. 分子热运动与物态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在固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弱,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无规则振动。
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增强,固体变为液体。
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分子热运动更加激烈。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分子热运动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液体蒸发为气体。
气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剧烈,自由运动且迅速扩散。
4. 分子热运动与热膨胀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物体体积的增大。
当物体被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物体膨胀。
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速度的增加引起的。
5. 分子热运动与热传导热传导是分子热运动在物体内部传递热能的过程。
分子热运动使得高温物质中心分子的热运动速率较快,能量传递给周围分子,逐渐向低温物质扩散。
这种能量传递方式涉及分子之间的碰撞和交换,是导热的基础。
6. 分子热运动与压力分子热运动还与物体的压力相关。
在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分子的撞击力越大,压力越高。
增加温度将增加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撞击的频率,从而增加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使压力升高。
总结: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密切相关。
中考物理内能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内能考点总结一、考点1 分子热运动1. 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⑤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⑥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⑦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距离不同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表现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如下:(1)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2)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3)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4)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的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3. 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的理解及实例如下图1所示,详细说明了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并列举了实例记忆说明。
三、考点3 比热容1. 比热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物理意义=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①水的比热容c水(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②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③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初中物理中考分子热运动知识点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分子热运动知识点解析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数目巨大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喷一喷,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挥发出来,进入空气中,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时,就会闻到香味。
扩散现象现象一:气体扩散现象二:液体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的接触六天后,硫酸铜与清水之间的界面模糊不清现象三:固体扩散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及固体之间。
二、扩散现象表明:⑴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⑵分子间存在间隙。
三、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实验现象: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的扩散的速度更快。
结论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引力。
习题演练1. 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热闹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的飞扬的灰尘2.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A.气体会无限的扩散B.铁棒被折断后很难再合到一起C.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D.气体容易被压缩习题解析1. 答案:B2.答案:C。
中考物理复习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例3(2022· 广西百色)用冷水冷却发动机,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 ___大____(选填“大”或“小”)的特性。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 __做__功___(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Ⅰ卷)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河岸上 沙土热得烫脚,但河水却非常凉爽,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大______(选 填“大”或“小”)。
6.(2018·广西贺州)用同一盏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 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17-1所示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质 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得___快____(选填“快”或“慢”),甲物质 的比热容__小__于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3)被加热液体(尤其是易燃液体)不能过满,以免发生意外
实 验
加热相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的加热时
结 论
间较长,即水比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
续表
评 估
实验存在的不足:①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风向、不同物质的散热
交 流
情况等;②难以控制酒精灯火焰的大小完全相同
(1)实验方法改进:选用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和可封闭的容器
考点4 热量及其相关计算 抢分攻略
1.热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可以用“吸收”或 “放出”来表述。
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
(1)吸热公式:Q吸=cm(t-t0) (2)放热公式:Q放=cm(t0 - t)
3.关于物质混合或接触时的热量问题,若题目明确不计热量损失, 则Q吸=Q放;时间足够长时,两物体末温相等。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能__量___的多少叫做热量。国际单位制中, 热量的单位是_焦__耳__(__J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归纳和例题讲解

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识点解析: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知识点解析: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知识点解析: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且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
4、固体很难被拉断和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气体容易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6、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7、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三、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平衡距离的关系1、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2、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物理学史研究光、声、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是自然学科的基础。
观察、实验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在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力学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声音的发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向外传播,并能被人或其它动物所听到。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发了了了乱了。
初三物理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初三物理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一、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三、扩散现象说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四、热运动: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五、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热学部分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热学部分考点一温度知识点一:温度和摄氏温标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标:(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标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4)常考温度的估测:①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②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③人们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知识点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意:温度计读数时,应特别注意先判断温度计中的液柱的液面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若图中没有标明零刻度,则温度计上的数字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上”,反之为“零下”.(4)温度计的使用知识点三:体温计1.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2.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3.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4.使用及读数方法: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取出,每次使用前,都要将水银甩下去.5.体温计的读数方法体温计的示数为大格示数+超过的小格数×分度值(0.1℃),如图体温计的读数为37℃+5×0.1℃=37.5℃.考点二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

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3)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区别: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直接观察到,而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拉伸。
分子间距离太大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举例:气体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
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3、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见书6页)四、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中考物理热运动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热运动知识点归纳热运动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分子运动、热能传递以及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以下是中考物理热运动知识点的归纳:热运动是指物质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这种运动是微观的,我们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现象间接感知。
1. 分子运动: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
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小颗粒,由于受到周围分子的不平衡撞击而产生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间接表现。
4. 热能传递: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传递。
传导是固体中分子振动的传递;对流是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进行的热能传递;辐射是物体因温度的原因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表现,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6.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7.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和开尔文(K)。
8. 热量: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量度,单位是焦耳(J)。
9.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10.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这种现象称为热膨胀。
热膨胀系数是描述物体热膨胀特性的物理量。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热运动是中考物理中一个内容丰富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
九年级物理第一讲 分子热运动

第1讲分子热运动模块1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1)皮肤逐渐放大直至亿万倍所呈现的形态,超乎你的想象!(2)常见分子模型2.分子数量级: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例1】常见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如图所示是(选填“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
PM颗粒均看成球体,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例2】若把分子、原子、 2.5A. 2.5PM颗粒PM颗粒、分子、原子B.原子、分子、 2.5C .分子、原子、 2.5PM 颗粒D .分子、 2.5PM 颗粒、原子【练1】《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其意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常见的物质是由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 .【练2】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cm 。
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练3】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直径大小可以这样估测,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说明分子间有,此时该油膜的厚度就近似等于分子直径,如图所示,如果一滴油在水面展开时为均匀圆形薄膜,油滴的质量为m ,薄膜半径为R ,油密度为ρ,则薄膜厚d 表达式是:d =。
(用常量和测得量表示)模块2分子热运动1.气体之间的扩散实验: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
(思考:能否倒置验证?)2.液体之间的扩散实验:蓝色的硫酸铜的水溶液。
3.固体之间的扩散实验:磨的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
【例3】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小明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二、考点解析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
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
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
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
本节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点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1. 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其直径约为10⁻¹⁰m。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金属(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1. 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实例气体扩散:打开装有香水的瓶盖,不久就会闻到香水味。
这是香水分子在空气中扩散的结果。
液体扩散:在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会变红,这表明红墨水分子在水中扩散。
固体扩散: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例如,炒菜时,温度较高,盐更容易在菜中扩散均匀。
2. 分子热运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是微观现象,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分子的运动,但可以通过扩散现象等宏观现象来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例如,固体很难被拉伸,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也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斥力当固体和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例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约为10⁻¹⁰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考点梳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文为大家提供了物质是由分子组
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一切物
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等信息,详细情形如下: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 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
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
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分子永不停止的无规则运动
C、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明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运动,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微粒的布朗运动反映的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微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内部分子间斥力而产生的
D.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
4、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B.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应
C.当物体的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