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生活(1)修改

合集下载

统编版《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PPT公开课课件1

统编版《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PPT公开课课件1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程标准】 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金融的变化历程,认识20世界以来贸易、金融 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一战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时间:20世纪初。
2.表现: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 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2)德、意、日走上法的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阅读第3段,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二战后世界经济发生哪些变化?效果如何?
(1)变化: 1)政府职能变化: ①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现经济的快速 增长,实现了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70年代调整:面对70年代“滞胀”危机,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2)科技发展:①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②20世纪 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2.资本主义国家
(1)经济危机爆发:
原因:一战后,经济有所发展,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导致了
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经 济 大 危 机 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
(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经济发展 (3)服务贸易增长
实(行4)货①金币融贬风值商险,性让增品本加国商贸品打入易别国同市场。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
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
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也降至13%-15%。
性质: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主要活动: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灾后重建)

(交稿)楚雄东兴中学高一年级经济与生活(上册)(1—5)课检测题

(交稿)楚雄东兴中学高一年级经济与生活(上册)(1—5)课检测题

东兴中学09——10学年10月月考试卷检测范围:《经济与生活》(1—5)课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节来临,某老年大学10多位老年书法爱好者书写了近千对春联赠送给市民。

在他们旁边放着爱心捐助箱,市民不管捐助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对春联。

在这里赠送给市民的近千对春联A、是商品,因为是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1千克猪肉与l千克白菜相比,猪肉的价格要高。

据此回答2—3题。

2.1千克猪肉比1千克白菜贵,主要是因为A.猪肉比白菜营养价值高B.猪肉供不应求,白菜供过于求C.生产猪肉比生产白菜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D.生产猪肉的人少,生产白菜的人多3.一定量的白菜和一定量的猪肉能实现交换,是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A.相同,价值量相等B.相同,价值量不等C.不同,价值量不等D.不同,价值量相等4、2006年7月,美国《福布斯》网站公布了全球十大富豪每分钟的净收入榜单。

作为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

比尔.盖茨以平均每分钟挣6659美元的速度在这个排行榜上雄居榜首。

人们习惯上用货币来衡量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C.货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D.货币的价值能够通过其他商品体现出来5.某个体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6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16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

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60万元,首付16万元,利息10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尽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6.信用卡是银行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信用工具。

下列对信用卡的认识错误的是A、信用卡是银行发给资金信用较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的个人,以便其购物的信用凭证B、使用信用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支付行为C、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为一体D、持卡人可以到那些和银行签有合约的消费场所消费7.下列关于汇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则说明人民币的汇率升高B.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际金融的稳定C.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进口D.人民币升值,则我国国民用相同的钱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内商品8.小芳时常跟着妈妈去买菜,发现菜价总是春节时高于平时,刚上市时高于大量上市后,早上的高于傍晚的,市中心菜场的高于郊区菜场的,还发现青菜的最高价总是比螃蟹、甲鱼这一类水产品的价格低好多。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1课时 说课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1课时  说课
用原始人类生活遗迹案例说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一)精读教材,发掘教学主题
课文第二子目涉及不同国家食物生产的具体表现: 运用了大量图文史料进行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补充说明
学习聚焦: 古代不同地 区的居民都 培育或引进 了合适本地 区种植的农 作物和饲养
的家畜
(一)精读教材,发掘教学主题
课文第三子目总结了食物生产对于社会生 产关系的变化,通过引用恩格斯《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作为补充材料。
学习任务一:
阅读课文,列表整理不同时期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种类和生产工具 的情况。
时段 获取食物方 式 食物种类
生产工具
食物采集 远古——约1万年前 采集果实、渔猎动物
早期食物生产 约1万前——前3500 种植款物、饲养动物
鱼虾、动物、果实、昆 虫
木、骨、石器(打制石 器为主)
小麦、大麦、粟、水稻、玉 米、甘薯、绵羊、山羊、狗 、猪、骆马 磨制石器为主
识不同史料在解释农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中具有的不同价值; 2.能基本理解人类对“食”的需要和生产工具的进步对食物生产出现的促进作用;
初步感知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史料 实证
3.在分析食物生产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活和文明等方面的影响时,会借助史料来论 唯物 证自己的观点,能理解食物生产出现的革命性意义,能认识到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 史观
基础。 4.通过探讨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情况,能对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的不同特点与
共性做出合理解释,并能认识到文明的产生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
历史 解释
教学重点: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家国 情怀
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4)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 第1单元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4)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选择题1.有美国学者指出:“约1万年前,近东的人类首先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等谷物。

距今八九千年前,中美洲人率先开始种植玉米和豆子等重要主食,而中国人则是培育稻米的先驱。

”这表明( )A.农耕文明起源多元B.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C.古代亚洲农业发达D.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1万年前”表明人类处于文明发源时期。

近东的人类首先种植小麦、大麦,中美洲人率先种植玉米、豆子,中国最早培育稻米等,表明世界农耕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特征,A项正确;“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与题干材料不符,B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古代亚洲农业发达,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D项错误。

2.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物候历。

这表明( )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B.我国古代重视利用科学理论发展农业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形成农时观念,原始历法的出现适应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故选D项;A项因果倒置,说法错误,排除;原始物候历是对经验知识进行总结的一种历法,非“科学理论”,排除B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C项。

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农民开垦荒地,改善灌溉条件,役使牲畜,使用有机肥料以增加粮食产量。

在生活上,他们已经过着农耕的定居生活,并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该情况最早可能出现于( )A.西周B.春秋战国C.西汉D.魏晋4.宋朝时,南方的水稻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麦正式超越粟成为北方的首要粮食作物。

麦等旱地作物传至江南地区,形成麦稻轮作的耕作制度。

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北方农业发展水平更高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强,故选D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南北方作物的种植情况,不能说明北方农业发展水平更高,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信息,排除C项。

2022年秋国开一平台(内蒙古)《经济学与生活》形考任务+综合

2022年秋国开一平台(内蒙古)《经济学与生活》形考任务+综合

形考任务1(2022.03)剩余时间:89:03答题进度:35/35交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道,合计6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单选题(3分)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洛伦兹曲线将()。

单选题(3分)A.与横轴重合B.与450线重合C.与纵轴重合D.是一条U形曲线3.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

单选题(3分)A.0.2—03B.多选题(4分)A.工资率B.企业产品的价格?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D.生产技术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道,合计20分)在任何投资决策中都要考虑机会成本。

判断题(2分)A对B.错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

判断题(2分)A.对B.错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判断题(2分)A.对B.错需求定理的例外就是吉芬商品,其价格上升,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

判断题(2分)A对B.错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低于生产投入的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停止营业。

判断题(2分)A对B・错借贷的成本就是利率。

判断题(2分)A.对B.错卖者提高价格可能会增加总收益。

判断题(2分)A对B.错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千克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千克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千克香蕉。

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判断题(2分)A.对B.错偏好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物品的价格。

判断题(2分)A对B.错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判断题(2分)A对B.错交卷形考任务2(2022.03)剩余时间:88:58答题进度:35/35交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道,合计60分)1.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单选题(3分)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下面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单选题(3分)A.私人物品B.公共物品C.外部性D.垄断2.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o单选题(3分)A.政府支出B.投资C.净出口D.税收3.总需求曲线是一条()。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1-4(全)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1-4(全)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常作业1-4( 全 )及参照答案经济学与生活第 1 次平常作业得分教师署名得批阅分人一、配伍题(将名词解说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题 1 分,共 10 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质GDP(H)3.名义GDP(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钱上限(G)6.价钱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错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权衡一种物件的需求量抵花费者收入改动的反响程度,即花费者收入改动1% 的需求量的改动百分比。

B.在某一既准期间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后物件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指某种其余物件的价钱每变化 1% ,会使该物件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钱的最大价钱。

E.最优产出量的会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样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许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获取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钱计算出来的所有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

G.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廉价钱,它老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钱的。

H . 用目前的价钱来计算最后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 . 在某一价钱下,花费者愿意购置的某一货物的总数目。

J . 在必定的期间,在一既定的价钱水平下,花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商品数目。

得批阅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40 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分人(B )。

A .欲念的无穷性B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 .欲念的相对有限性B2.稀缺性的存在乎味着()A .决议者一定作出选择B .政府一定干涉经济C .不可以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议D .一个人不该当把今日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日来买3.时机成本是指( C)。

A .作出某项选择时实质支付的花费或损失B .公司生产与经营中的各样实质支出C .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余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 D .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余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往返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B )。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修改版)第二课_多变的价格 (1)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修改版)第二课_多变的价格 (1)

【答案】D【解析】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 涨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的减少,从而使与之成互补关系 的汽车需求量也随之减少,汽油价格上前与上涨后相比 汽车需求量减少。
考点七: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详见《优化探究》P9)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A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 上涨不会使其需求量大幅下降,因此往往会使其商品销售者总收益 增加。而B商品属于高档耐用品,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 需求量大幅下降,总收益会减少。
2.下面是四幅需求曲线变动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假定甲、乙两商品互为替代品, 当甲商品价格上升时,反映乙商品需求曲线变动趋势的 是 (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无关
无关 正比 反比
反比 无关
无关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商 品 的 价 值 总 量 价值总量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量 × 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
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规律:价值量与个别无关;价值总量与社会无关。
考点二:供给与需求
1、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1)需求的含义: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 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2)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相互影响(一般而言)
商品的需求量越少,价格 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 越高。如图所示: 价 格
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 量越小,价格越低,需 求量越大。如图所示: 价 格
• 即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绝大部分某种 商品所耗费劳动时间的平均值 (2)个别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各自生产一件同样 的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
事各种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
文明社阶会级和国家,人食类物进物入文种明交社会。
农业现代化
古代农业文亚洲、非流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工色业,科孕育技出革各命自不同
明各具特的色古代文明。 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
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
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镇与居住环境
会变迁
共卫生
人类社会赖以 是人类得
生存和发展的 以发展的
基础
决定力量。
人们日常 生活中的 重要组成
与人们的 生活息息 相关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引言
农业出现
生产力发展 食物采集到生 产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
约1万年前,农业产生,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阶段特点:生产力水平低下【;读人图被】远动古从人属类于是如自何然进;行蒙生昧产与时生代活?
一、从采集到生产: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食物采集阶段(旧石器时代)“狩猎者—采集者”社会
火的使用,对于人类社会有重大的意义: 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
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1、吃熟食易于吸收,使猿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营养, 熟食、开水使猿人少生疾病; 2、刀耕火种,火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产量;铜 的使用、铁的使用、陶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火; 3、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驱赶虫蛇野兽的最有利工具。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作业1-6(精装版)次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作业1-6(精装版)次

第一次作业判断题。

(共4道试题,每题5分)1、美国人喜欢搬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变动。

正确2、美国企业一般以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著称,邮政也不例外。

错误3、公共交通、城市清洁、治安管理等企业由独家承办,不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惹不起,讲不通,离不开”的顾客受气的局面。

错误4、有人把一切节约最终归结为时间的节约,这是正确的。

错误问答题。

(共1道试题,每题80分)1、教材文章《1.喜欢搬家的美国人》。

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

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

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请问: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搬家?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1)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原因是工作变动。

(2)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制度。

(3)搬家之所以方便,主要因为有住房市场。

(4)大部分美国人并不租房子,他们喜欢买房子住。

(5)启示,可以看到:市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条件是政府保证个人的选择自由,只要不损害他人,选择的自由越大越好。

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

还可以看到: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

第二次作业:1、经济衰退的原因是总购买量(用于消费的加上用于建设的)大于总生产量。

要纠正经济衰退就得想办法减少消费或减少建设投资。

错误2、货币主义的理论是萨缪尔森利用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统计数字研究出来的。

错误3、要纠正经济衰退就得想办法增加消费或增加建设投资。

正确4、信用卡则表明了持卡人有一定量的货币储备,是货币的代表,或是支付能力代表的代表。

正确问答题。

(共1道试题,每题80分)1、教材文章《27. 28. 29.美国的通货膨胀(上)(中)(下)》。

以下是央行调查统计司2010年3月的调查内容:企业家预期产品销售价格和成本继续上升。

1季度,5000户企业产品销售价格预期指数53.5%,较上季上升2.0个百分点;成本方面,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预期指数、生产资料综合价格预期指数分别为62.4%和61.6%,较上季上升1.4和1.5个百分点;均延续了上年初以来的上升趋势。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攻大题经济生活(1)原因类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攻大题经济生活(1)原因类

【新课标通用】(人教版必修1)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攻大题(1)原因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这个“十一”消费像过年!数据显示,10月1日、2日、3日三天,消费者添加购物车商品件数达去年同期的2.4倍,夜经济同比恢复90%,奶茶、火锅、烧烤等餐饮消费环比增幅均超过1倍。

消费的恢复主要在于复工复产的推进,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活跃——线下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等复工率超93%;消费券产生“乘数效应”,降低消费成本,带动消费,西部、东北地区带动力尤为显著——据微信和美团发布数据显示,假期7天,微信电子消费券带动消费20亿元;直播带货火爆,供需对接精准——网红主播、头部企业、基层官员、明星、电视主持人等,以“花式组合”形式引发网友追捧,引发热点话题,刺激消费,刷新商品交易纪录。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十一消费回暖”的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进入新时代,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劳动力在各生产要素中是最活跃的,土地、资本只有通过劳动力才能激活与运转,技术、数据等可以说是复杂劳动的派生产物。

因此,提高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水平,对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还存在诸多问题:户籍、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行政性分割,阻碍了劳动力公平竞争;分配制度不完善导致劳动者对某些行业的从业积极性不高;在技术要素配置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提高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原因及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课标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课标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1

目录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信用工具和外汇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4影响价格的因素4价格变动的影响6第三课多彩的消费7消费及其类型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9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10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0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2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3经营公司13新时代的劳动者16第六课投资的选择17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7股票、债券和保险19综合探究走创业之路20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2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3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24财政收入与支出24财政的巨大作用26第九课征税和纳税27税收及其种类27依法纳税29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30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31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市场配置资源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3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3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34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35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37面对经济全球化37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38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392019-2020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标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名称】(一)(人教K)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二)【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重难点知识】【内容知识概述】【教学建议】【课型安排】【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每框。

【知识点讲解】(三)相关疑难问题解答2.3.4.自我测评及参考答案非选择题六,教学资源链接教学评价建议(人教K)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二)【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重难点知识】【内容知识概述】【教学建议】(二)【课型安排】【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点讲解】(人教K)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说课稿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说课稿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食物生产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处于青年初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较为关注,对食物生产这一主题有一定的兴趣。此外,学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习习惯,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但自主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及时反馈。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时期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进对食物生产方式演变过程的理解。
4.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通过主动建构来获取新知识。
2.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理论依据是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发生在真实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理论依据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
4.结合现实问题,如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生产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定期进行课堂反馈,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课堂效果的提升。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商品的基本属性(1)的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商品的基本属性(1)的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太白山脚下是天然的高山反季节蔬菜适生区,这里的蔬菜大都长在高山和森林的环抱中,大量地“吸”负氧离子,“喝”冰雪融水,长出的是“小时候的味道”。

这里的蔬菜其地头价就比市场同类蔬菜贵一倍。

这表明A.商品价格通常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B.生产条件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C.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2019年3.15晚会曝光了“虾扯蛋”、“毒辣条”等生产车间满是污秽、“神药”将普通鸡蛋化妆成土鸡蛋、“百斯特”“金得利”生产黑心纸尿裤等问题。

人们之所以注重商品的质量,是因为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商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③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决定商品的价值量④高质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大于价值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曾经,一系列以人民币图案做卖点的礼物受到追捧。

2019年11月15日起施行的《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规范使用人民币图样,是因为.①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②维护人民币声誉和流通秩序的需要③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④人民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有专家指出,“消费焦虑”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心态。

给孩子买奶粉,不知道该买国货还是进口货;买名牌化妆品,拿不准去国内专柜还是在网上“海淘”;出门旅行,无法确定到哪个景区玩得更舒畅……这种“消费焦虑”抑制了消费潜力。

下列有助于解决“消费焦虑”的是①加强诚信建设,增强居民消费预期②引导居民量入为出,避免盲从消费③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新的消费需求④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商品供给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8年上汽集团以135.23亿元广告费用蝉联冠军,伊利股份以109.55亿元居第二。

厂家不惜花重金对企业产品做广告,是因为广告有助于A.商品价值的实现B.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C.商品质量的提高D.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6.随着桂林米粉保鲜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方便包装的桂林米粉也纷纷登陆网络电商平台,开始了“网红”之路的逆袭之战,使桂林米粉迅速行销全国。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长:150分钟日期:2024.1.23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9分)阅读一起来,生活更精彩!1月12日上午,宿迁市2024年“全民阅读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在市洋河新区梅香街小学举行。

“读书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成长中无时无刻能没有书的陪伴。

读书,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读书的功力之大,能让一个人bá山涉水,迈向坦途,能让一个人从平yōng变为卓越,能让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从羸弱走向强大。

2024年,宿迁市将持续深化“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以“全民阅读春风行动”为契机,不断完善阅读关爱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带一本好书回家过年”“携手共读·阅读关爱”等各类阅读品牌活动,大力读书之风,充分发挥阅读在______思想文化、提升市民素养、______民族精神,zhāng 显城市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用书香涵养文明宿迁,我们用实际行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梦想。

(选自2024年1月15日《宿迁网》有删改)(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bá(▲)山涉水平yōng(▲)zhāng (▲)显涵(▲)养(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倡导传承传播B.提倡传播传承C.倡导传播传承D.提倡传承传播(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1分)▲(4)请写出语段中最后一句划线句子的主干。

(2分)▲2.根据所学古诗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10分)诗词表现手法分类表现手法诗词名句出处情景交融采菊东篱下,① ▲ 。

陶渊明《饮酒》运用对比② ▲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 《浣溪沙》想象奇特④ ▲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借古讽今东风不与周郎便,⑤ ▲ 。

杜牧《⑥ 》视听结合角声满天秋色里,⑦ ▲ 。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

古代的商业贸易1.唐宋时期,当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宋代以后,当铺开始从事经营性放贷和有息存款;到了清代,当铺兼营银票、钱票、会票发行及米谷典当。

当铺经营范围的扩大()A.丰富了民众投资的渠道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往来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下图为1856年创立于山西平遥南大街协同庆票号。

可以佐证()A.地域性商帮的发展B.“工商食官”政策的推行C.信贷业务的诞生D.平遥成为中国金融中心3.《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由此可见飞钱()A.具有纸币功能B.主要由钱铺发行C.能够逐利增财D.主要功能是汇兑4.考古学家在北叙利亚一处港口遗址发掘出大量古风时代的希腊陶器,类似陶器也曾出现在地中海西部最早的希腊殖民地。

这说明()A.商贸活动促进文明交流B.希腊手工业技术领先C.海洋文明冲击农耕世界D.地中海文明多元一体5.下表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文书的基本构成情况。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类别数量组成出土地或文献出处土地买卖文书44件买地券及实用土地买卖文书集中在南京及其周围,武昌、鄂州、长沙及桂林、始兴地区人口买卖文书至少13件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新疆吐鲁番、塔里木其他买卖文书至少4件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新疆吐鲁番借贷文书5件货糜文书、货粮文书和举锦券等(无息借贷、有息借货和质押借贷)租佃文书3件葡萄园、土地租赁A.南方租佃关系比北方普遍B.国家对农民控制力减弱C.商品交易注重契约化形式D.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6.在《国家宝藏》栏目里,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介了唐代长沙窑瓷器,下图的文物为海上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该文物被发现于一艘唐代的阿拉伯商人沉船上。

它反映出唐代()A.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B.阿拉伯文字在中国的普及C.长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D.长沙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7.由于宋代传世典籍材料相对丰富,故北宋时期宋辽、宋夏榷场以及南宋时期宋金榷场的研究成果较为丰赡,而对于夏金榷场则多语焉不详。

2019届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新教材修改 高考例题)

2019届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新教材修改 高考例题)

2020届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附历年高考试题+新教材修改)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答题要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下降。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例(2017年高考全国2卷)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8分)答案:(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谈谈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答题模板】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答题要素】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设计--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1)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设计--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1)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知识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导入】:假如你穿越到先秦时期,你能吃到什么食物?讲述:西红柿鸡蛋面,番茄明清时期才传入中国,面则是北宋时才出现,现在只有鸡蛋;馒头包子,三国时才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米饭,南方长江流域才产;牛肉,秦国法律禁止滥杀耕牛;茶,汉代出现,直至唐朝,茶是属于上层士大夫享用的;水果,西瓜产自非洲,元朝传入中国,苹果19世纪欧洲人带入中国。

此时有什么吃的呢?小米饭、肉酱、白菜讲述:凡是名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为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农史学家石声汉一、“远走他乡”美洲物种的外传1.传入欧洲自主学习1:根据教材,梳理美洲物种在欧洲传播的情况。

(1)玉米讲述:前身为大刍草,生长在中美洲一带,是玛雅人培育的,经过长期的驯化与培育逐渐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样子。

玉米不仅是玛雅人主要的食物来源,更是他们宗教文化中的神,出现玉米神崇拜,且地位很高,可以说是处于中心位置,玛雅壁画讲述了玉米神进入冥界与鬼神搏斗最终解救了玉米,到人间后将玉米赐予给人间君主,人们才有玉米这种粮食。

传播途径: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①最初为观赏植物;②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③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

(2)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物在欧洲推广讲述:土豆在印加帝国得到推广,最初被欧洲人视为“低贱的食物”,因为它长在土里,后来西方殖民者对这块区域的开发,工人们只能就近获取长在土里的土豆吃。

而土豆传入欧洲最初是被当成春药的,后来由于饥荒、人地矛盾等问题土豆才逐渐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等到推广。

(3)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缓慢(4)番茄:传入欧洲:观赏→食用栽培→农艺家改良品质(5)辣椒①传入欧洲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讲述:《天龙八部》第十一章·向来痴错误,宋朝还没有辣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外部性的含义与种类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

这种外部效应有时产生有利影响,有时会产生不利影响。

按照外部效应产生的影响不同,把外部效应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人补偿的危害。

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外部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小于社会最优的产量。

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超过社会最优的产量。

换言之,当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不能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同时能够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

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上的这一缺陷表明,需要由政府对市场机制加以干预,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

主要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补贴。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家庭或厂商实行征税,其征税额应该等于该家庭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造成的损失额,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对于造成外部经济的家庭或厂商,政府应给予补贴,其补贴额应该等于该家庭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收益额,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

企业合并。

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厂商,政府如果把这两个厂商合并或两个厂商自愿合并,则外部性就“消失”了或被“内部化”了。

合并后的厂商为本自己的利益,使生产确定在MR=MC水平上,容易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明确产权。

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多是由产权不明确造成的。

如果产权完全确定并能得到充分保障,就可杜绝一部分外部性发生。

因为在产权明确的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

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解决外部性问题。

2.非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亦称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包括两种情况:有些市场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有这种情况;有些市场买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卖方,保险与信用市场上有这种情况。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或提高商品和要素价格不一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和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

即不能实现商品市场均衡、要素市场均衡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这就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市场的无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的不对称不仅是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当交易中的一方对交易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比另一方知道更多时,便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非对称信息在许多领域存在,但并不一定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产生逆向选择也不一定都需要进行行政干预。

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有力措施加以排除。

3.垄断的存在造成的危害垄断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人为因素及自然条件等(在第五章已经讲过),所以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垄断。

垄断的存在造成的危害:1.效率低下。

因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的垄断产量时,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2.社会缺乏公平。

因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的垄断产量时,厂商有垄断利润存在。

3.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抑制需求不利于增加供给。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所以垄断的存在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垄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能比过度竞争更有益,所以又不能完全消除它。

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等。

4.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1)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一个人使用或消费私人物品意味着他人不能同时使用或消费该物品,即排他性。

(2)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或使用是不排他的。

(3)公共选择公共选择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建立在对消费者偏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二是关于提供公共物品的决策是集中做出的。

公共选择的原则:与私人消费相比较,公共物品在表现消费者个人、集体偏好的程序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这有可能使得公共选择的结果与个人需求存在偏差。

这种公共选择希望表现个人偏好又不可避免地与个人偏好背离,被称为公共选择的困难。

为克服这种困难,必须确定合理的选择机制和正确的选择原则。

“多数票”机制是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投票进行选择的原则。

影响选民对公共物品支出的态度的因素:个人偏好、个人收入水平和私人物品的拥有量以及税收制度。

公共物品的选择除多数票原则外还有其他多种选择原则,决定选择哪一种原则的标准是交易成本。

5.宝石和水的矛盾在经济学家有一个关于宝石和水的矛盾。

水要比宝石有用的多,但也便宜的多。

如何解释这一矛盾的现象呢?水对人来说,其总效用要比宝石大的多,(人没有水不能生存,没有宝石可以生存)但是水的边际价值却比宝石小的多。

这是因为人们能够以很少的代价得到水,因此我们可以多用一些水去浇花,把水用到别处并不会使人渴死。

由于宝石稀缺,因此只有在极少数最有价值的场合中使用。

价格等于边际价值,因此,为得到宝石就要比水花费更多的钱。

6.吃三个面包的感觉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

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

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

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我们就从罗斯福总统让记者吃面包说起。

假定,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总效用是10效用单位,2个面包是总效用为1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3个面包总效用还为18个效用单位。

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10效用单位,2个面包是边际用为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3个面包边际用为0个效用单位。

这几个数字说明记者随着消费面包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

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

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

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

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

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不可不吸。

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用递减就会停止下来。

7.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在市场上各商家之间“挥泪大甩卖”、“赔本跳楼价”的价格大战从未仔细考虑过究竟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在可以节省大量金钱,前几天路径一家安全帽专卖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

店家的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

这一种促销方式让人觉得好奇,是不是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协定,回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如果大家是这么想,那可就猜错了,大凡这种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主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而采取的区别定价方法,即:给定一定的价格变动比例,购买者需求数量变动较大称为需求弹性较大,变动较小称为弹性较小。

对需求弹性较小的购买者制定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

而这家安全帽专卖店的促销作法正是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实际上,店家拿到你那顶脏脏旧旧的安全帽,并沒有什么好处,常常是在你走后往垃圾筒一丟了事。

既然沒好处,店家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答案是——店家以顾客是否拿旧安全帽,来区别顾客的需求弹性。

简单地说,沒拿旧安全帽来的顾客说明他沒有安全帽,由于法令规定:驾驶摩托车必须要戴安全帽,故而无论价格的高低,购买摩托车的人一定要买顶安全帽,因此这种顾客的需求曲线较陡,弹性较小。

相对地,拿旧安全帽来抵二折价款的顾客表明他本来就有一顶安全帽,如果安全帽的价格便宜他有以旧换新的需求,而如果价格太贵他也可以以后再买,因为已有了一顶安全帽,对该商品的需求沒有迫切性。

因此,这类的顾客需求曲线较平坦,弹性较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该安全帽专卖店采用这种“旧帽换新帽八折”的促销活动,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定价的方法,不仅不会使其减少营业收入,反而会吸引那些本不想购买新帽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增加了收益。

因此,我认为: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了解市场需求,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价格策略,一定会给单位、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8.影响供给的因素:第一,厂商的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假设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厂商供给多少取决于这些供给能否给他带来最大的利润。

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产量最大或销售收入最大,如果厂商还有其他政治或社会道义目标,那么供给就会不同。

第二,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第三,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在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从而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此外,两种没有关系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另一种商品的供给。

第四,生产技术的变动。

在资源为既定的条件下,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供给增加。

第五,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会使产品的成本减少,从而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利润,增加供给。

反之,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会使产品的成本增加,从而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利润,减少供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