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知识试题
黄委会考试黄河试题大全

黄委考试黄河知识试题1、我们黄河母亲出生于青藏高原巴颜克拉山被麓海拔 4500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约古宗列盆地呀。
冰川时期造山运动诞生了黄河母亲,至今已有120多万岁了。
从 1972年以来,黄河母亲26次连续断奶,当时饿得你是嗷嗷直哭啊。
2、2003年在郑州召开的《首届黄河国际论坛大会》,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相处”的新理念,使我们的治黄事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3、数字黄河的原理:就是把黄河转换成4S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想了解黄河一点便知。
4S是数字黄河的专业术语RS、GCS、GPS、GIS,分别代表遥感测量、地理定位、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四大系统。
4、这1493是什么意思?这可是三条黄河的缩写。
1493是数字黄河新设想,概括地讲就是围绕一个终极目标实现“四不”标准,采取九条措施,建设“三条黄河”啊。
5、标准化堤防三线建设,“绿树抱大堤,碧水映翠柳”,我们黄河的山是绿的,堤是绿的。
6、黄河风光: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十五大名山,九大胜水和八大奇观。
十五大名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克拉山、白云山、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太白山、吕梁山、太行山、秦岭、阴山、邙山、嵩山、华山、泰山。
7、九大胜水:有五湖四海,有姊妹湖、青海湖、东平湖、大明湖啊。
四海——乌良素海、星宿海、青海和渤海八大奇观有黄河石林、龙门石窟、壶口瀑布、墩皇莫高窟、白石崖溶洞、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水体纪念馆。
8.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 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关于黄河的神话:1、、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
啥是豆腐腰?即是说从花园口向下到台前县孙口,这一段黄河经常决堤泛滥,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经不起风浪。
9.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
黄河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黄河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黄河的源头位于哪个省份?A. 青海省B. 四川省C. 甘肃省D. 宁夏回族自治区2. 黄河在中国的哪个方向注入海洋?A. 东B. 南C. 西D. 北3. 黄河全长约多少公里?A. 4000公里B. 5000公里C. 6000公里D. 7000公里4.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原因是什么?A. 黄河的流域面积最大B.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C. 黄河的水量最大D. 黄河的流域人口最多5. 黄河的泥沙含量非常高,主要原因是什么?A. 流域内降雨量少B.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C. 流域内工业污染严重D. 流域内农业灌溉用水量大6. 黄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A. 5次B. 10次C. 15次D. 20次7. 黄河的“壶口瀑布”位于哪个省份?A. 山西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山东省8. 黄河的“九曲十八弯”是指什么?A. 黄河的九个主要支流B. 黄河的十八个主要弯道C. 黄河的九个主要弯道D. 黄河的十八个主要支流9. 黄河的“三门峡”是指哪三个地方?A. 河南三门峡市B. 山西三门峡市C. 陕西三门峡市D. 甘肃三门峡市10. 黄河的“河套平原”位于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山西省C. 内蒙古自治区D. 宁夏回族自治区答案1. A. 青海省2. A. 东3. B. 5000公里4. B.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5. B.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6. C. 15次7. B. 陕西省8. C. 黄河的九个主要弯道9. A. 河南三门峡市10. C. 内蒙古自治区结束语通过本次黄河知识竞赛,我们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对黄河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强保护母亲河、传承黄河文化的意识。
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条伟大的河流,让它继续滋养着中华大地。
黄河保护法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实施(C)改造,组织准广应用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完善绿色制造体系A.集成化B.电气化C.清洁化D.智能化2、(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因黄河滩区自然行洪、蓄滞洪水等导致受淹造成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D)A抵偿B.补助C.赔偿D.补偿3、(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黄河干流取水,以及跨省重要支流指定河段限额以上取水,由(D)负责审批取水申请.A.取水口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B.取水口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取水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D.黄河流域管理机构4、(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A)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沙化调查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结果A.国务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5、(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出现严重干旱、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流量降至预警流量、水运行故、重大水污染事故等情形,可能造成供水危机、黄河断流时,(A)应当组织实施应急调度A.黄河流域管理机构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黄河流域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6、(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河流域(B)人民政府应当有序安排滩区居民迁建,严控制向区迁入常住人口,实施难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
A.县级B.省级C.乡级D.市级7、(单选题) 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C)A.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B.用水总量控制制度C.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制度D.计划用水管理制度8、(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C)的系统治理A.人工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B.综合治理为主,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C.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9、(单选题)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国家支持黄河流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以(B)为前提,统筹河道岸线保修复、退耕还湿,建设集防洪、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
黄河地理试题

黄河地理试题
选择题
黄河是中国第几长的河流?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黄河的发源地位于哪个省份?
A. 青海
B. 四川
C. 西藏
D. 甘肃
黄河最终注入哪个海洋?
A. 东海
B. 南海
C. 渤海
D. 黄海
下列哪一项不是黄河的主要支流?
A. 渭河
B. 泾河
C. 珠江
D. 洛河
黄河的“地上河”现象主要发生在哪个河段?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源头
填空题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____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____海。
黄河上游的特色名胜包括____、____等。
黄河的主要支流有____、____、____等。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____高原,这些泥沙在下游形成了著名的____。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黄河流域发现了许多重要的____遗址和____遗址。
简答题
简述黄河“地上河”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分析黄河对黄河流域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黄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请举例说明。
讨论近年来黄河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措施。
结合黄河流域的地形、气候特点,分析黄河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
黄河考试专用_水利+知识+试题

水利知识试题之一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28日B、4月22~28日C、5月22~28日D、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B )。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B )。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A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 )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 ),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 C )。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 )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黄河知识试题

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河床不抬高)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
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1950 )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1 / 34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
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
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泺口水文站)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黄委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
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是(振动式测沙仪)2 / 3411、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1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总体上分为三类不同区域,即: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保护区和(耕作措施)。
15、黄河流域用水大户是(农业16、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河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是(COD )和氨氮。
黄委会考试黄河试题大全.doc

黄委考试黄河知识试题1、我们黄河母亲出生于青藏高原巴颜克拉山被麓海拔4500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约古宗列盆地呀。
冰川时期造山运动诞生了黄河母亲,至今已有120多万岁了。
从1972年以来,黄河母亲26次连续断奶,当时饿得你是嗷嗷直哭啊。
2、2003年在郑州召开的《首届黄河国际论坛大会》,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相处”的新理念,使我们的治黄事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3、数字黄河的原理:就是把黄河转换成4S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想了解黄河一点便知。
4S是数字黄河的专业术语RS、GCS、GPS、GIS,分别代表遥感测量、地理定位、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四大系统。
4、这1493是什么意思?这可是三条黄河的缩写。
1493是数字黄河新设想,概括地讲就是围绕一个终极目标实现“四不”标准,采取九条措施,建设“三条黄河”啊。
5、标准化堤防三线建设,“绿树抱大堤,碧水映翠柳”,我们黄河的山是绿的,堤是绿的。
6、黄河风光: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十五大名山,九大胜水和八大奇观。
十五大名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克拉山、白云山、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太白山、吕梁山、太行山、秦岭、阴山、邙山、嵩山、华山、泰山。
7、九大胜水:有五湖四海,有姊妹湖、青海湖、东平湖、大明湖啊。
四海——乌良素海、星宿海、青海和渤海八大奇观有黄河石林、龙门石窟、壶口瀑布、墩皇莫高窟、白石崖溶洞、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水体纪念馆。
8.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 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关于黄河的神话:1、、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
啥是豆腐腰?即是说从花园口向下到台前县孙口,这一段黄河经常决堤泛滥,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经不起风浪。
9.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
古代治理黄河 选择题

关于古代治理黄河的选择题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黄河的治理最为紧密相关?A. 李世民B. 大禹C. 秦始皇D. 李清照答案:B. 大禹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古代治理黄河的常用方法?A. 修建堤坝B. 疏通河道C. 引入其他水源D. 焚毁森林以增加土地答案:D. 焚毁森林以增加土地3.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泛滥,以下哪次泛滥导致了大量的人口迁移?A. 明朝万历年间B. 唐朝贞观年间C. 清朝咸丰年间D. 宋朝靖康年间答案:D. 宋朝靖康年间(这一时期黄河的泛滥确实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4.关于古代黄河治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黄河的治理在古代被视为国家的大事。
B. 黄河的泛滥常导致农田被毁,人民流离失所。
C. 古代黄河治理的方法主要是靠人力和自然力量。
D. 黄河在古代从未发生过决堤。
答案:D. 黄河在古代从未发生过决堤。
(事实上,黄河在古代多次发生决堤)5.古代黄河治理中,哪一项技术或工具起到了关键作用?A. 铁锹B. 船只C. 指南针D. 水车答案:A. 铁锹(铁锹在古代的黄河治理中被广泛使用,用于挖掘和疏通河道)6.黄河的哪一段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治理最为困难的?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整个黄河都一样困难答案:C. 下游(黄河下游河道宽阔,泥沙淤积严重,治理难度较大)7.古代黄河治理中,哪一项政策或措施对于减少黄河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A. 实行均田制B. 修建水库C. 推广水利灌溉D. 限制上游的放牧活动答案:D. 限制上游的放牧活动(通过限制上游的放牧活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从而降低黄河的泛滥风险)8.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对黄河治理做出了显著贡献?A. 康熙B. 乾隆C. 顺治D. 雍正答案:A. 康熙和 D. 雍正(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都对黄河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9.关于古代黄河治理的效果,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古代黄河治理完全消除了黄河的泛滥。
B. 古代黄河治理的效果有限,黄河仍然经常泛滥。
黄河基础知识试题(黄委会事业单位考试)

黄河基础知识测验一、选择(1)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非常重视治黄工作,1952年,()第一次出京视察,就选了黄河,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2)黄河流域既有丰富的资源,又有严重的自然灾害,上中下游治理开发的侧重点分别为()。
A.上游水能资源开发,中游水土保持,下游通航B.上游水土保持,中游农业开发,下游防洪C.上游水能资源开发,中游水土保持,下游防洪√(3)黄河流域中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第一。
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
A.经过风力搬运和堆积√B.岩石就地风化形成的C.由流水搬运来的(4)黄河之所以被称为黄河,其原因是()。
A.河水中包含大量的黄土物质,水色为黄色√B.黄河流域是黄种人的故乡C.黄帝陵在黄河流域(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终年多雨,雨水冲刷力强B.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黄土疏松,易受雨水侵蚀√C.流域中地震强烈,滑坡严重(6)黄河流域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
黄河流域的三大自然灾害是()。
A.旱灾、洪水和水土流失√B.蝗灾、水灾和地震C.风灾、水灾和泥石流(7)在黄河中游地区,厚层的黄土经流水切割后,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地貌形态,其中最独特的有()。
A.塬、梁、峁、沟√B.丘陵、平原、山地C.河谷、高原、丘陵(8)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称为悬河,又称地上河,黄河下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悬河,它的形成原因是()。
A.河道流经地势较高的地带B.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高√C.由以上两个原因造成的(9)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平均每年4亿吨淤积在河道中,使河床平均每年抬高()厘米。
A.5B.10√C.15(10)黄河平均每年将12亿吨泥沙输送入海,这部分泥沙()。
A.淤在河口,每年造陆25—30平方公里√B.污染了海洋C.对海洋生物有害(11)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
70年代年黄河断流的年份最长历时21天,1997年长达()天。
八五普法黄河保护法考试

八五普法黄河保护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如下: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答案: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应当坚持节水优先、统筹兼顾、集约使用、精打细算,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统筹生产用水。
2. 根据《黄河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不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职责?
答案:C、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答案: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治理黄河试题及答案

治理黄河试题及答案1. 黄河的源头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青海省C. 甘肃省D. 宁夏回族自治区答案:B2. 黄河在中国境内的总长度是多少?A. 5000公里B. 5500公里C. 6000公里D. 6500公里答案:C3. 黄河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中国之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 黄河的水量太大B. 黄河的含沙量高,易造成泥沙淤积C. 黄河的流域面积广D. 黄河的流速快答案:B4. 治理黄河的措施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治理方法?A. 植树造林B. 建设水库C. 增加黄河的流量D. 河道疏浚答案:C5. 黄河的下游地区,历史上多次发生决口,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 降雨量过大B. 河道淤积严重C. 人为破坏D. 气候变化答案:B6. 黄河的治理工程中,以下哪个是著名的水利工程?A. 三峡大坝B. 小浪底水利枢纽C. 葛洲坝D. 龙羊峡水电站答案:B7. 黄河的治理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A. 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B. 只改善了生态环境C. 只促进了经济发展D. 没有意义答案:A8. 黄河的治理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针对黄河中游地区实施的?A. 植树造林B. 河道疏浚C. 建设水库D. 以上都是答案:D9. 黄河的治理工程中,以下哪个是针对黄河上游地区实施的?A. 三峡大坝B. 小浪底水利枢纽C. 龙羊峡水电站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黄河的治理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A. 减少了农业用水B. 增加了农业用水C. 没有影响D. 减少了农业产量答案:B。
黄河基础知识试题

黄河基础知识试题# 黄河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河的源头位于哪个省份?A. 青海B. 甘肃C. 宁夏D. 内蒙古2. 黄河的全长是多少?A. 5000公里B. 5400公里C. 5464公里D. 6000公里3. 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城市?A. 青岛B. 天津C. 烟台D. 东营4.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原因是什么?A.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B.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C. 黄河流域的农业非常发达D.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5. 以下哪个不是黄河的支流?A. 渭河B. 汾河C. 辽河D. 洛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流经9个省区,最终注入__________海。
7. 黄河的流域面积为__________平方公里。
8. 黄河的泥沙含量非常高,其中__________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9. 黄河的“几”字形大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界线。
10. 黄河的治理工程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12. 黄河的泥沙问题对下游地区有哪些影响?13. 黄河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4. 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重要性?## 四、论述题(共40分)15. 论述黄河的流域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A2. C3. D4. A5. C### 二、填空题6. 巴颜喀拉山,渤海7. 752,4438. 黄土高原9.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10.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简答题11.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黄河泥沙问题导致下游地区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增加了洪水泛滥的风险,同时也影响了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题考试试题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题考试试题[单选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A.重在保护、要在治理B.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C.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D.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多选题]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要做到:()。
A .尊重规律B .征服水、征服自然C .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D .大干快上[多选题]在()协同发展、()经济带发展、()大湾区建设、()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
A .京津冀B .粤港澳C .长三角D .长江[多选题]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的,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的具体任务主要有()。
A .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的发展B .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治理C .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D .石狮九龙治水,分头管理E .推进节水产业的发展[多选题]黄河流域的区域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
A .黄河上游区域的高质量发展B .黄河中游区域的高质量发展C .黄河下游区域的高质量发展D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多选题]深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具体体现在()。
A .推讲试点流域藏污控源B .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C .促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相互协调D .深化流域治理体制机制创新E .综筹推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多选题]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机制的战略取向体现在()。
A .实现金山银山的必由路径B .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C .塑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D .引领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新风尚E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方案[多选题]黄河流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包括()。
A .提高技术含量B .提高产品质量C .提高市场竞争力D .降低碳排放[多选题]在黄河流域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包括()。
A .发展特色小镇B .产业结构要升级C .空间结构要优化D .城市体系要合理[多选题]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初中地理黄河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黄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河的发源地是:A. 青海省B. 四川省C. 甘肃省D. 陕西省答案:A2. 黄河全长约多少公里?A. 4500公里B. 5500公里C. 6500公里D. 7500公里答案:B3. 黄河的主要支流不包括以下哪一条?A. 渭河B. 汾河C. 嘉陵江D. 洮河答案:C4. 黄河在哪个省份注入渤海?A. 山东省B. 河北省C. 辽宁省D. 河南省答案:A5. 黄河中游的主要特征是:A. 峡谷B. 沙漠C. 湿地D. 草原答案:A6.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现象是由于:A. 河道狭窄B. 泥沙淤积C. 气候干旱D. 人为截流答案:B7. 黄河的“几”字形大弯不包括以下哪个省份?A. 甘肃省B. 内蒙古自治区C. 陕西省D. 河南省答案:D8. 黄河的“壶口瀑布”位于哪个省份?A. 山西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答案:B9. 黄河的“三门峡”位于以下哪个城市?A. 洛阳市B. 三门峡市C. 郑州市D. 开封市答案:B10. 黄河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A. 河南省B. 山西省C. 陕西省D. 甘肃省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其流域面积达到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752,0002. 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的______山脉。
答案:巴颜喀拉山3. 黄河在河南省的______市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
答案:开封4. 黄河的中游地区主要流经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省份。
答案:甘肃、宁夏、内蒙古5. 黄河的下游地区,因泥沙淤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了独特的______现象。
答案:地上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黄河的地理意义。
答案: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不仅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的流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地理黄河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黄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河发源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青海省C. 甘肃省D. 陕西省答案:B2. 黄河的全长是多少?A. 4000公里B. 5000公里C. 5500公里D. 6000公里答案:C3. 黄河最终流入哪个海域?A. 东海B. 黄海C. 渤海D. 南海答案:C4. 黄河的中游主要流经哪些省份?A. 甘肃、宁夏、内蒙古B. 陕西、山西、河南C. 山东、河北、天津D. 四川、重庆、湖北答案:B5.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A. 泥沙淤积B. 气候干旱C. 人为取水D. 地震影响答案:A6. 黄河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A. 5次B. 8次C. 12次D. 15次答案:C7. 黄河的哪个支流是其最大的支流?A. 渭河B. 汾河C. 洮河D. 湟水答案:A8. 黄河上游的主要水电站是哪一个?A. 三门峡水电站B. 小浪底水电站C. 龙羊峡水电站D. 刘家峡水电站答案:C9. 黄河入海口的湿地生态系统对环境有哪些重要作用?A. 净化水质B. 调节气候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黄河的泥沙含量居世界大河之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B. 流域内降雨量少C. 流域内地形平坦D. 流域内工业污染严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其流域面积为______万平方公里。
答案:752. 黄河在流经______省时,形成了著名的壶口瀑布。
答案:山西省3. 黄河的下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了______的奇特景观。
答案:地上河4. 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的______山脉。
答案:巴颜喀拉山5. 黄河的中游地区,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了许多______地貌。
答案:峡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黄河在不同季节的流量变化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就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与(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恶化)。
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就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与(河床不抬高)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就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就是(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
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1950 )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与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与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
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与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就是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
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与进行水文观测。
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就是陕县水文站与(泺口水文站 )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黄委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
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就是(振动式测沙仪 )11、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与(旱灾)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耕作措施)1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总体上分为三类不同区域,即: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保护区与(耕作措施)。
15、黄河流域用水大户就是(农业16、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河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就是(COD )与氨氮。
17、目前,入黄排污口排放达标率低,污染源主要为(工业点源污染 )。
18、黄河支流众多,直接入黄的一级主要支流有(111 )条。
19、我委获得水利部重点实验室的就是(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20、黄河下游滩区就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与(沉沙)三种功能。
21、黄河下游滩区居住大量群众,截止2007年底,下游滩区总人口就是(189、5 )万人。
2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
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春秋)。
23、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就是(李仪祉)。
24、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1855 )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25、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26、在“96、8”洪水期间,花园口站最高洪水位94、73m,为该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在这次洪水中,花园口站出现的洪峰流量就是(7860 )m3/s。
27、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自1972年至1998年的28年中,黄河下游共发生22年断流。
黄河断流历时最长的年份就是1997年,利津断流时间长达(226)天。
28、经国务院同意,授权黄委负责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工作。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1999 )年。
29、2002~2010年汛前,进行了以小浪底水库为主的调水调沙试验与生产运行,共进行(10 )次调水调沙。
30、为了使黄河中游两岸滩地有限的容积发挥更大的减淤作用,2004年,开展了黄河小北干流连伯滩放淤试验,基本实现了(淤粗排细)的试验目标,为今后大规模放淤积累了经验。
31、黄河下游堤防就是在历代民堰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为了弥补河床淤高造成的过洪能力降低,建国以后至1985年对堤防进行了(3 )次加高加培。
32、标准化堤防建设,就就是通过对黄河堤防实施堤身帮宽、放淤固堤、险工加高改建、修筑堤顶道路、建设防浪林与生态防护林等工程,使下游堤防成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的标准化堤防33、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就是(刘家峡水电站)。
36、观测者面向河流下游,在右边的陆地,称为(右岸)。
37、在河流弯曲河段,不受主流冲击、水深较小、流速较缓、常呈淤积状态的一岸,就是弯曲河段岸线的凸岸)。
38、黄河下游孟津县白鹤镇至东明县高村河段就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
河道宽度一般在10公里左右,最大超过20公里。
这段河道长(299)公里。
40、历史上治黄传说很多,下面(郑国)不就是传说中的治水人物。
42、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的三件宝就是河图、开山斧与(避水剑)。
43、黄河以泥沙多、含沙量高闻名于世,干流实测最大含沙量就是(911(三门峡站,1977年)kg/m3。
44、黄河来沙量年际变化很大,实测最大年沙量就是(39(1933年陕县站)亿45、西汉末年的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这三策就是(上策、中策、下策)。
46、潘季驯就是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四次总理河道,先后治河近(十)年47、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开始蓄水后,淤积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
为统一思想,尽快作出治黄决策,解决三门峡水库淤积问题,(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了治黄会议。
48、《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于2006年7月5日国务院第14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49、根据《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水利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工作。
50、水文循环的三要素就是降雨、径流与(蒸发)。
51、黄河就是资源性缺水的河流,河川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
52、2008年,黄委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即四个转向:把黄河洪水泥沙管理的重点转向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把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重点转向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把水资源保护的重点转向提高监督管理水平与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把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的重点转向(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
53、针对新的形势,在努力迈向“四个重点转向”新阶段的过程中,我委提出了工作领域要统筹(中下游)、突出六项重点,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体现七个并重。
54、在2010年全河工作会议上,我委提出了要实施最严格的流域管理制度。
其主要内容就是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与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
55、“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伦理体系、理论体系与(生产体系)。
56、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手段就是(三条黄河”建设)57、当前,我委确立的黄河下游治理方略就是(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
58、面对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委以科学发展观与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治水新思路为指导,在2004年全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
59、黄河就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km。
60、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就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61、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拦河控制性骨干工程就是(三门峡水利枢纽)。
62、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多年平均含沙量(35)kg/m3。
63、黄河最大的支流就是(渭河)。
64、1958年7月17日黄河花园口出现(22300)m/s3洪峰,这就是自建国以来黄河水文记载发生的最大洪水。
65、1999年(10月25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下闸蓄水。
66、黄委党组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治水新思路,坚持以信息化推动治黄现代化,于(2001年)提出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67、“数字黄河”工程总体框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应用系统以及标准规范体系与工程保障体系等。
68、“数字黄河”工程中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建设内容69、“数字黄河”工程中采用的3S技术指的就是(RS、GIS、GPS)。
70、目前,已建成的黄河超级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浮点运算速度达(3840亿次),为我委气象水文预报、下游水沙过程演进模拟运算等提供了支撑。
71、为安全高效地存储“数字黄河”工程各类数据,建设了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管理体系。
该体系包含黄河数据中心及(7)个数据分中心。
72、“数字黄河”工程服务功能的最高层次的应用就是(决策支持)。
73、“数字水调”建设的黄河下游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五级)远程监控系统的分布式应用与一体化管理。
74、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在报请审批(核准、备案)时,应当附具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75、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
76、我委水利前期与科研项目实施(项目库管理)制度77、《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前期及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每个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开展期内,最多可以担任(两个)个项目的负责人。
78、2008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我委上报的(《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79、水沙调控体系主要由已建的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与支流陆浑、故县以及拟议中的干流碛口、(古贤)、黑山峡河段工程与支流上河口村、东庄等控制性骨干工程组成。
80、《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中黄河下游堤防设防标准为防御花园口(22000m3/s)洪水标准。
8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规定,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82、《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审查签署机关应当自受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之日(2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
83、《水法》规定,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
84、国家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85、实践证明,在黄河堤防加固中,(放淤固堤)优点最为明显,既可以提高堤防的整体稳定性,又有一定的疏浚减淤作用,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
86、南水北调工程应以“三先三后”原则为指导。
其中下列不属于“三先三后”原则的就是(先工业后农业87、《黄河流域防洪规划》近期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
88、《黄河流域防洪规划》远期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黄河下游水沙调控体系,防止河床抬高,维持下游中水河槽稳定,局部河段初步形成“相对地下河”雏形,基本控制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
89、国家对水工程实施保护。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划定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