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营养学的发展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中医营养学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中医营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强调借助自然之力调节人的机体功能。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医营养学经历了由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内中医营养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中医营养学;发展;综述;展望
中医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运用食物保健强身,防治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一门学科,涉及食物本草、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饮食宜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1]。中医营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强调借助自然之力调节人的机体功能。与其他学科一样,中医营养学经历了由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中医营养学的发展简史
1.1传统中医营养学的起源和进程
1.1.1中医营养学早期雏形
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需要。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过程中,不断品尝,逐渐分清药物和食物的区别,将有治疗作用的动植物均归于药物,能饱腹充饥,对身体有益的动植物均归于食物,因此在医学史上有“医(药)食同源”的说法。钻木取火由古人茹毛饮血的生食转变为熟食,为人类增进健康创造了条件,这是一大进步。商代,相传伊尹精通烹调,同时善于配制各种汤液治病,原料中就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桂即是调料,又是发汗解表、宣通阳气、温胃止呕的佳品。此时中国传统营养学已经初具雏形。至周代,据《周礼·天官》所载,食医位居疾医、疡医、兽医之首,可见当时朝廷非常重视饮食养生和治疗问题。这标志着中国传统营养学已形成制度,比西方营养师早了2000多年。[2]
1.1.2中医营养实践及发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营养学在预防、保健、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在食养、食疗方面更突出,这些大多记载于医书和本草著作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重要医书——《黄帝内经》,它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全面膳食观点。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样配制的膳食才符合人体健身的需要。这可能是世界上全面膳食的最早记载。《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之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共载药物365种。书中也记载了一些有药用价值的食物,如薏苡仁、胡麻(芝麻)、芡实、山药、龙眼、干姜、核桃仁、蜀椒等。东汉时期的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选用不少食物治病,如用于心神失养,精神抑郁的“百合鸡子黄汤”,就是典型的代表。晋代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用海藻治瘿病(甲状腺肿),
- 2 - 用猪胰治消渴病(即糖尿病)。唐代孟诜撰写了第一部食物本草专著(《食疗本草》),共分三卷,收载食用本草241种,每味食物名下均载有数个处方,其配制合理,使用方便。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篇中,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夫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书中论述用肝脏治夜盲;海藻、昆布治瘿瘤;谷皮防治脚气病等。《饮膳正要》是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内容丰富全面。全书共三卷,卷一概述各种情况避忌,以及聚珍异馔。卷二介绍“诸般汤煎”和“食疗诸病”。卷三是食物本草,并附有图谱。书中还首次记载了用蒸馏法工艺制的药酒。明代医家李时珍勤求古训,博采诸家,共收集本草1892种,著成《本草纲目》一书。《本草纲目》不仅是明代以前本草的集大成者,也是食物本草的总结。其中食物约占全书本草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均作了全面评述还增补了不少以前未记载或述之不详的食物。此外还记载了大量食疗方。清代章杏云的《调疾饮食辨》、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也各有特点。[3]
1.2现代中医营养学的起源于发展
现代中医营养学是在近现代营养学演变与确立的基础上,适应中国社会的强烈需求触发学科变革而诞生的,它是基于传统中医食养食疗和中国人生活方式、习惯,并糅合了现代营养学要素的现代中医营养学,是最适合于现代中国人的营养学,是当今社会应该积极普及的生活科学与生活文化。不同类型的社会人士尽管有出于不同的目的和不同职业要求,但学习《现代中医营养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价值。关键词:现代中医营养学;学科性质;食养食疗;学习意义在中医营养学现代化进程中,从事中医营养学研究最多的和最热衷的是中医界、预防医学界和烹饪界学者。1973年叶桔泉的《食物中药与便方》,书中收载食物中药183种,与其配成的便方901条。叶氏以其丰富的临证经验,博采广集,编辑成书,深受欢迎。1981年窦国祥的《饮食食疗指南》,全书48万字,是一本较为全面的食疗书籍。1987年钱伯文、孟仲法等的《中国食疗学》较为完整地总结了各种疾病的治疗食物及其应用方法。1988年施奠邦的《中医营养食疗学》,继承历代宝贵经验,结合作者体会,重点介绍医院内治疗膳食。1990年翁维健的《中医饮食营养学》,系统介绍中医营养理论以及各种疾病的饮食治疗方法。作为中医养生康复专业教材,在一些中医院校开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4]
2中医营养学的特点
2.1预防为先
中医历来强调主张“治未病”,预防在先。能治未病者,可谓上工。治未病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未病防病。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全面膳食、饮食有节、调和五味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其二,既病防变。即考虑疾病未来发展的趋势,治疗于未变之时,防止疾病向坏的方面转化[5]。
2.2整体观点
整体观念包括了两个含义。其一,人与自然的整体观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饮食须顺应四时的变化,否则易患疾病。如夏季炎热,宜食寒凉清热之品,如西瓜,绿茶,绿豆等。地域不同,饮食也有差别,如四川、贵州、湖南等西南山区,气候潮湿,可吃一些辛辣之品,如辣椒,花椒等,以燥湿除湿。而北方气候干燥,则不宜多食辛辣之物。其二,人体自身的整体观人体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的各个方面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如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肝肾同源等。脏腑的功能失常,可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累及脏腑。临诊过程中根据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变化,可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及正邪的消长,确定治疗原则。如老年人常见腰酸腿软、眼花耳聋等证,考虑到目与肝有关,肾与骨、耳有关,推知为肝肾不足所致,治疗原则宜补益肝肾,可以经常食用枸杞子、核桃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