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讲课完整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反映肺V,左心房,左 心室压力
正常值: 6-15mmHg 降低: 血容量不足 升高: 肺阻力高,肺水肿
3、心排出量(CO)和心指数(CI): 正常值CO: 4-6L/min CI:2.5-3.5L/(min m2) SVR(外周血管阻力)
精选
4、动脉血气分析:“休克时酸碱平衡” 正常值: PaO2: 80-100mmHg PaCO2: 35-45 mmHg PH: 7.35-7.45 PaCO2>45-50 mmHg提示严重肺泡功能不全 PaO2 <60mmHg且吸氧后无效,提示ARDS
精选
临床表现
㈠休克代偿期: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 白 四肢劂冷,心率快、脉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呼吸加快、尿量 减少
㈡休克失代偿期: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 昏迷,皮肤发凉出冷汗,发绀,皮肤粘膜,消化道出 血,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少尿,无尿,血压进行 性下降,测不出进行性呼吸困难,脉迷,烦躁,发绀, 给氧不能缓解,呼吸窘迫综合症
休克
急诊科 李伟
精选
内容
• 掌握休克的概念 • 掌握休克的分类 • 熟悉的病理生理机制 • 掌握休克的临床分期 • 掌握休克的救治措施
精选
概念
休克(Shock)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引起 以: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 组织灌注不足、缺O2
↓ 细胞代谢紊乱、功能受损
为主要病理改 变的综合征
精选
精选
微循环的改变
①微血管平滑肌,caps前括约肌收缩→组织灌流↓
②V-A短路,直捷通路开放, 外周阻力↑,回心血量↑
① ② →caps血流↓→caps压↓→组织液回渗→ V回心血量↑→ BP基本恒定,保持主要脏器血供
这时去除病因,积极复苏,休克常较易纠正
精选
特点:痉挛、缺血;毛细血管网关闭; 前阻力后阻力;少灌少流。
DIC形成机制:
1.内皮细胞损伤(感染、内毒素、缺 氧、H+等;
2.组织因子入血(创伤、烧伤等);
3.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升高;
4.血细胞破坏(异型输血等);
5.内毒素的作用。
影响:比休克期的影响更为严重; 器官功能急性衰竭;
休克转入不可逆。
精选
㈡代谢变化:
1、能量代谢障碍: 细胞缺O2→无O2代谢→糖酵解→ATP生成↓
2、酸中毒: ⑴微循环障碍→清除↓ ⑵肝对乳酸代谢力↓→ 乳酸堆积↑ ⑶酸性代谢产物产生↑
★早:心率↑,心排出量↑,血管收缩 晚:心率↓,心排出量↓,血管扩张,呼吸深快,
精选
血红蛋白氧合能力↓
3、细胞各种膜的功能↓:
⑴能量↓→Na-K泵、Ca泵失灵→C内外离子分布异常
→溶酶体膜破裂,细胞自溶、线粒体膜等功能障碍。 ⑵能量↓→影响细胞某些受体的生成→激素功能↓
精选
5、动脉血乳酸测定:1-1.5mmol/L,无O2 代谢和高乳酸血症,估计休克及复苏变化。
舒血管炎症介质释放:组胺、缓激肽

①caps前括约肌耐受性差→舒张 ②caps后括约肌耐受性强→仍收缩

微循环只进不出→血大量灌入caps→caps内静压↑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和血液粘稠度↑→回心血↓ →心排量↓→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微循环的特点是广泛扩张
临床血压下降,意识模糊,酸中毒
精选
特点:扩张、淤血;前阻力后阻力;
休克的分类(病因学)
• ⑴低血容量性: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 • ⑵血管扩张性休克:感染性、过敏性、神经性 • • ⑶心源性:心脏病变、心脏压迫、心脏梗阻
精选
休克的病理生理
• 病生基础: • 有效循环血量↓ • 组织灌注不足↓ • 炎症介质↑
• 主要包括: • 微循环障碍 • 代谢障碍 • 内脏继发性损害
血小板聚集、WBC嵌塞;灌多而少流,灌流。
机制:
1.“自身输血”停止,血液大量淤积; 2.“自身输液”停止,组织液生成,血液浓缩; 3.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脑缺血。
影响: 1.小动脉平滑肌在酸中毒时对CA敏感性;
2.扩张血管代谢产物增多:腺苷、激肽、K+; 3.内毒素作用; 4.血液流变学改变:RBC聚集,WBC粘附。血小板粘附与 聚集
5、尿量:反映肾的血液灌流量
>30ml/hr,表示休克已纠正
<25ml/hr,①比重高—说明肾血管收缩,血容量不足 ②比重轻,BP正常—可能有急性肾衰
精选
㈡特殊监测
1、中心静脉压(CVP):5-10cmH2O
特点: 变化比动脉压变化早、影响因素多(血容量, 静脉血管张力,右心排血量,etc.) ⑴<5 cmH2O,血容量不足 ⑵>15 cmH2O,心功不全,V血床过度收缩, 循环阻力增高 ⑶ >20 cmH2O,充血性心衰
㈢不可逆期:DIC、多脏器功能不全
精选
诊断:重在早期 ⑴有相关病史→应想到休克 ⑵有如下表现→应疑诊休克
兴奋、不安、出冷汗、 P↑、脉压↓、BP↓ 、尿↓ ⑶有如下表现→应确诊休克
若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呼吸浅快、SBp <90mmHg及尿少者,标志病人进入了休克失代偿期。
精选
4、脉率(改变早):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反应休程度 0.5多无休克;>1.0-1.5有休克;>2.0严重休克。
精选
3、难治性休克期(不可逆期,微循环衰竭期) — DIC、多脏器损伤
广泛淤滞在微循中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 高疑状态,红C和血小板聚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 →弥漫性血管内疑血→缺O2加重,C溶酶体破裂, 多种酸性水解酶溢出→细胞自溶并损害周围其它 细胞,大片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精选
特点:麻痹性扩张;微血栓形成;不灌不流;“无灌流”。
精选
㈠微循环的变化
•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休克的过程中,占总循环 血量20%的微循环也相应发生不同阶段的变化。
精选
1、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微循环收缩期) 容量↓ A血压↓ 灌注↓ 细胞缺O2
机体代偿机制调节和矫正所发生的病理变化, 主动脉弓和颈A窦压力感受器,儿茶酚胺↑, 肾素+血管紧张素↑。
机理: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2.缩血管物质释放:ATⅡ、VP、TXA2、ET、LTs
影响:
1.“自身输血”作用; 2.组织液返流入血----“自身输液”; 3.体内血液重分布----心脑血液供应正常; 4.血压下降不明显或不下降; 5.组织缺血、缺氧。
精选
2、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微循环扩张期) 组织灌注不足↓↓→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大量堆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