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南北坡雪线高度缘何不同
随堂练习2讲评
![随堂练习2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1760943b83c4bb4cf7ecd1d2.png)
2.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 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在海 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 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 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 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 位置较低。
6.珠峰南北两侧雪线高低及影响因素为 A.南高北低 降水与蒸发 B.南高北低 阳坡与阴坡 C.北高南低 海拔高度 D.北高南低 迎风坡与背风坡 珠峰南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为 海洋性冰川,雪线低;北坡降水少,为大 陆性冰川,雪线高。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系。
(1)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 (2)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 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10பைடு நூலகம்近年来,渤海渔业产量大幅下降,有些鱼类近乎 绝迹,其原因是 ①过度捕捞;②污染严重,赤潮现象时有发生; ③黄河断流; ④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⑤气候异常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兰 州
北 京 西 侧
大 兴 安 岭
西藏南部
昆 明
7.登顶队员从积雪冰川带下山, 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 A.高山草原带一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一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一高山草原带一高山针叶林带 D.高寒荒漠带一高山草甸带一高山草原带 珠穆朗玛峰自山顶——山麓的完整垂直自然 带名称依次为冰雪带、荒漠带、高山草甸 (高山冰雪融水自上而下流淌,首先形成的 应该是水草较好的高山草甸,然后是普通的 草原)、高山草原、高山灌木、针叶林、针 阔混交林、阔叶林。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https://img.taocdn.com/s3/m/ed83d72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f.png)
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情境一 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坡 度陡缓等。天山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2500千 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
情境二 天山部分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2) 山麓自然地带与水平基带一致。( √ ) [解析]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山麓自 然地带与当地自然地带保持一致。 (3) 山地的阳坡雪线一定高。( × ) [解析] 影响雪线的因素除了温度(阴阳坡、纬度)之外,还有降水(迎风或背 风坡)、坡度等。 (4) 地方性分异规律与正常的自然地带分布一致。( × ) [解析] 地方性分异规律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与正常的自然 地带分布不一致。
(3) 珠峰南坡雪线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珠峰南坡为夏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山上降雪丰富,积雪和冰川 补给多,使得雪线较低;而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 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降雪补充较少,因此雪线较高。
[2021天津一中高二期末] 下图为“内蒙古地区主要名山植被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地形平坦、高度 适中的地域
水分适中
生长着⑦ 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___________
4.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发生范围 地方性分异是发生在较小的尺度上的,诸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
别,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岩性和土质的分异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 原因。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 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例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 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三)垂直分异规律
![三)垂直分异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e8a5b45561252d380eb6e96.png)
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
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
杂?
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
珠
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水热状 况的变化比北坡大,所以自然
穆
带谱比北坡复杂。
朗
玛
(2)比较珠峰南坡
峰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垂 直
并解释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自
风坡
山地针叶林带
山地针阔混交林
42N
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 纬度范围约为( B )
A.620N~680N C.500N~540N
B.520N~580N D.520N~620N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 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C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有
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
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
限),海拔愈低愈简单;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 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图3所示对应关系。
A
冬季 80C
B
夏季
120C C
夏季 150C
D
C山2000米高度气温为120C-2000×60C/1000=00C
北
南
坡
坡
南北 坡坡
南
北
北
南
坡
坡
坡
坡
A
B
C
D
ABCD分别在哪半球? AD在北半球;BC在南半球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f59c1cfdf12d2af90342e653.png)
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达标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感受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地域差异。
(地理实践力)2.从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的角度掌握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
(综合思维)3.知道地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根据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地带。
(综合思维)4.运用实例说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
(综合思维)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地域差异1.含义:不同地域,①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
2.成因: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②外部条件(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与③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外部条件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3.自然环境差异表现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差异景观同纬度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存在差异,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也不相同湿润区干旱区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不同纬度低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④多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⑥水循环、⑦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热带寒带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⑤少4.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空间尺度规模举例⑧全球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小尺度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⑨更小尺度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表现自然环境存在由⑩赤道到⑪两极的规律性变化低纬度和高形成横穿整个大陆的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纬度地区 自然地带中纬度地区 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 大陆东岸: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⑬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 主导因素⑭ 水分 (海陆分布) 表现自然环境存在从沿海向内陆的规律性变化 中纬度地区 呈现森林带—⑮ 草原带 —荒漠带的变化规律特别提醒 森林自然地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地带。
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
![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f60c3e77f1922791688e8bf.png)
·寒暖流
·其它
纬度 寒暖流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 律在哪个纬度范围 内分布最明显?
中纬度地区
对比两幅模式图,分析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 类型分布有何联系和区别
·自然带基本与气候类型 分布吻合 ·不完全吻合
北
南
青藏高原
北
南
为比和解原影度一坡因什的坡较北释因响的想雪。么出复珠坡产.山因,线珠现杂穆降生地素珠比穆的朗水这雪有穆北朗自玛量种线哪朗坡玛然峰的差海些玛低峰带南差异拔?峰的南比坡异的高想南原坡北,
南热坡量面和对降印水度量洋夏季西南
季北风坡带处来于大青量藏水汽高;原北坡
背降靠水大量陆内部较干旱。
青藏高原
有哪些因素影响山体自然带数 量多少?怎样影响?
·所处的纬度 ·山体的高度 ·座落处的地形高度等
垂直自然带分异和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有无 相似性?有何相似性?相似性怎样表示?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从赤道向两极的更替 其表现形式是:
东西更替: 又可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更替 其表现形式是:
干湿度度地带分异规律又可称为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活动12:争对做比优照秀片导,游说,明请了将什风么景问照题片。与实地一一对应。
1
2
3
4
D
C B
5
A
活动:探索自然带的分布有没有规律,若有,有什么规律,表
现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展示:
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干湿度度地带 分异规律
南北更替 东西更替
热量条件 水分条件
引起地球表面热量(温度)变化 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 自然带的分布?
[全]高中地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雪线、珠穆朗玛峰)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雪线、珠穆朗玛峰)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5017f3e998fcc22bcd10df2.png)
高中地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雪线、珠穆朗玛峰)考点详解•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山地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4个规律:①基带。
山麓地区分布的植被(基带),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②山脚-山顶。
从山脚至山顶,气温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植被越来越稀疏;③迎风坡、阳坡。
迎风坡和阳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样的海拔时,植被比背风坡和阴坡更加茂盛;④自然带的个数:同一座山脉,纬度越低,相对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个数越多)。
例题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更丰富,原因是南坡()A. 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 坡向朝南,温度高C. 坡度大,纬度低D. 海拔高,降水多14、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限)较低,原因是南坡()A. 迎风坡,降水丰富B. 阳坡,光照充足C. 坡度大,积雪下滑D. 纬度低,温度高答案:A、A精讲精析:(1)分析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
①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则自然带的数量越多;②珠穆朗玛峰位于北半球,即南坡更靠近赤道,纬度更低;③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坡的相对高度更大,因此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自然带更丰富,选项A正确。
(2)分析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①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降水、地形等。
温度越低、降水越充足、地形坡度越小,雪线的高度越低;②图中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来自印度洋),降水很丰富,因此雪线较低,选项A正确;③其他影响因素中,南坡为阳坡(光照充足),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并且地形更陡峭,这都会导致南坡雪线升高,而不是降低,因此选项BCD错误。
总结•雪线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从纬度、相对高度方面,分析南坡自然带更丰富的原因;②从地形、降水、气温等方面,分析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降水是主导因素)。
雪线,指的是在高纬高山地区,常年积雪带的下限(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误区及对策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误区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104ccd0866fb84ae55c8d3d.png)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误区及对策当前,“分组讨论”教学方式已被愈来愈多的一线教师尝试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笔者意识到了它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同时也冷静地发现在热火朝天的课堂讨论之后,课堂教学的效果却无从体现。
就课堂教学而言,学习者之间的探究讨论应当是置之于教师的影响之下,体现出教师指导下的一个完整的合作过程。
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策略,以避免无效讨论的出现。
策略一:营造新颖情境,创设独特问题1.源自生活,源自身边讨论是为解决学生的疑惑、激发他们的思维而设置的,因而讨论的话题必须是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选择他们乐于思考且想说、能说的话题,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愿望,鼓励他们发表真实的想法。
如一教师的比赛课,课题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体部分设计如下:1.引用《阿凡达》海报,片段一播放“神树倒下”,设问人类为什么要到潘多拉星去毁坏那维人的家园?2.引电影片段二:“那维人美好的家园”(人类登陆前),问我们现实版的生活环境怎样?3.播放片段三:树精灵,思考那维人对待自然界其他生命的态度?进而问现实版中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整个讨论话题设计的主线两条,电影版的潘多拉星、那维人,现实版的地球和人类,一条线来源于最新影视科幻片,符合学生追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另一条线切实发生存在于生活实际,符合地理学科生活性与实用性。
这一话题参与讨论,学生兴趣浓、感触深、话语多,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针对知识,针对疑难在课堂讨论中,师生和教材之间的对话很重要,用来探讨的问题应该是结合教材的,是学生存在疑难渴望解决的,是为了完成特定教学目的的。
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找准重点难点,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和地理素养的内容作为讨论话题,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在高三复习《陆地环境的差异性》时,学生普遍的疑难点是“垂直地域分异”,教师出示“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后,设计了几个小问题:1.珠峰的基带是什么?2.南北坡哪侧自然带数量多,为什么?3.南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有何差异?为什么?4.南北坡雪线高低怎样,为什么?学生不等教师说完,下面七嘴八舌吼开了,但争议很大,有点乱答一气,于是教师让学生安静下来,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
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过关检测卷A含解析1
![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过关检测卷A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52fe1f7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9.png)
第五章过关检测卷(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A。
甲B。
乙 C.丙D。
丁2.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图示信息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B。
图示信息反映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C。
图示信息反映了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D。
图示区域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答案:1.D 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故D项正确.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可知,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A项正确;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B项正确;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C项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项正确。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右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干旱B。
湿润C.寒冷D。
炎热4.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
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
地下部分缩小减少答案:3.A4。
C解析:第3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生长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故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
第4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以获取更多的水分。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例,单位:%).读图,完成5~7题。
雪线高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雪线高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4952d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0.png)
2014-06教学实践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
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高度分布规律1.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2.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3.一般山脉,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4.一般山脉,迎风坡雪线高,背风坡雪线低二、雪线高度成因分析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1.气温: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越高;气温越低,雪线越低。
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2.降水: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冰雪的补给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在干旱的副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少,雪线的高度达到最高。
3.坡向(1)阳坡和阴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为阳坡,雪线偏高;而北坡为阴坡,雪线较低。
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2)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较少,雪线较高。
如果某山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则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再判断雪线的高低。
高三地理综合训练
![高三地理综合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9fe870d79563c1ec5da7149.png)
高三地理综合训练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 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两大板块B.三大板块C.四大板块D.五大板块2. ①,②,③分别是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3.甲、乙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读下图,完成4-—5题:4.图示区域自然景观A.以东西方向变化为主B.以南北方向变化为主C.以热带荒漠植被为主D.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5.陆地东部海域A.洋流流向自南向北B.海底归属太平洋板块C.洋流流向自北向南D.八、九月常有热带气旋活动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B.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老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7.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8.下列湖泊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湖泊与其入湖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下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乙为图甲中沿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10.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A.从东南流向西北 B.先是从西南流向东北,然后是从南流向北C.基本呈南北流向 D.从西北流向东南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雪线高低
![雪线高低](https://img.taocdn.com/s3/m/a9eb6218a6c30c2258019e15.png)
例3. 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为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时, 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雪线的纬度分布特征是 由副热带向高低纬度递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热带地区 , (2)由图可知,北半球雪线最大高度应出现在____________ 纬度低、热量充足积雪容易融化 ;晴天多,易融化,降水少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北(南、北)坡雪线高度低, (3)阿尔卑斯山__ 北坡为阴坡,蒸发量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喜马拉雅山___ 南 (南、北)坡雪线高度低, 原因是南坡为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水汽在南坡产生大量降水 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图中②、③处比①雪线分布海拔高的原因。
4、析雪线
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量, ②、③处位于副热带地 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温高且降水量稀少,故雪线的海拔高 度高;①处位于赤道地区,虽然气温较高,年消融量大,但由于常年受 赤道低气压控制,降雨量极为丰富,故雪线的海拔高度较低
B.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度随纬度降低而降低
C.热量随纬度降低而减少
D.光照随纬度降低而减少
读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22-25题:
22.自然带⑤在中国东部分布 (地区)的北部界线是: B A.南岭 B.秦岭一淮河 C.长城 D.黄河
23.自然带③在世界上分布面积 最大的两个国家是:C 24.在热带,雪线随纬度降低而降低的原因是: A.降水量随纬度降低而增加 A
A.中国、美国 B.德国、阿根廷 C.俄罗斯、加拿大 D.巴西、扎伊尔
(4)积雪冰川虽然地处高纬和高山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某些特殊区域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试举中国的一个实例并加以说明。(4分)
收藏丨史上最全珠峰南北坡差异,这一篇就够了!
![收藏丨史上最全珠峰南北坡差异,这一篇就够了!](https://img.taocdn.com/s3/m/2bcc260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1.png)
收藏⼁史上最全珠峰南北坡差异,这⼀篇就够了!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中国和尼泊尔的界峰。
珠峰的北坡位于中国西藏定⽇县境内,南坡位于尼泊尔昆布地区。
⽆论选择从南坡攀登还是从北坡攀登,最终都将到达同⼀个顶峰。
珠峰北坡⽆论南坡还是北坡,攀登珠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需要2-3年甚⾄更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需要50-60天的攀登周期;需要⼀笔不菲的费⽤;需要⾯临⾼⼭病、冻伤、坏天⽓、雪崩等各种风险。
攀登珠峰不仅是对⾝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珠峰南坡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度,中国和国际上有着不同的看法。
2005年5⽉22⽇中国重测珠穆朗玛峰⾼度测量登⼭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2005年10⽉9⽇国家测绘局公布珠峰的岩⾯海拔⾼度为8844.43⽶,冰层厚度3.50⽶。
⽽国际上则认为珠峰的⾼度为8848⽶。
所以我有两张写着不同⾼度的珠峰登顶证,⼀张是2016年由西藏登⼭协会颁发,上书珠峰⾼度是8844.43⽶。
另⼀张是2017年由尼泊尔旅游部颁发,上书珠峰⾼度8848⽶。
2016年5⽉20⽇北坡登顶珠峰2017年5⽉22⽇南坡登顶珠峰攀登珠峰南北坡有什么不同?我想从以下⼏个⽅⾯来⽐较。
1、接近性南坡需要从加德满都乘坐螺旋桨⼩飞机或直升机到海拔2823⽶的Lukla,然后从Lukla开始,经过6-7天徒步,最终到达珠峰南坡⼤本营。
当然也可以乘坐直升飞机从加德满都直接飞到珠峰南坡⼤本营,全程只需要2⼩时左右(包含直升机在Lukla加油、在Pheriche等待的时间),但费⽤⾼昂,旺季包机4500美⾦左右,可以乘坐6个⼈。
北坡从拉萨到珠峰北坡⼤本营全程柏油路,⽆论⼈员还是装备补给,均可轻松乘车抵达,通常需要3天,第⼀天拉萨-⽇喀则,第⼆天⽇喀则-定⽇,第三天定⽇-⼤本营。
2、营地设置南坡珠峰⼤本营建⽴在⾼地起伏的昆布冰川之上,绵延1公⾥左右。
三⾯被⼭峰环绕,昆布冰川每天都会发⽣⼤⼤⼩⼩的冰崩,轰隆隆的声⾳响彻营地,令⼈胆战⼼惊,昆布冰川因此也被称为“恐怖冰川”。
一轮复习高考地理:雪线的高低怎么判断
![一轮复习高考地理:雪线的高低怎么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9138192c50e2524de4187e18.png)
2021-2021一轮复习高考地理:雪线的高低怎么判断一、雪线的含义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多,每年降水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
雪线即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线,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气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把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
雪线实为一个地带,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在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有多年积雪和冰川的形成。
二、影响因素雪线高度受气温、降水、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地而异。
1、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如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为4800~5200米,天山为3500~4200米,北新地岛为600米。
2、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否则,反之。
副热带高压区降水量少,雪线最高。
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量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
迎风坡降水量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雪线高。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高达5800米。
3、地形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的影响。
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高,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雪线较高,坡缓的地方则相反。
4、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根据材料可知,昆仑山冰川融化速度加剧,雪线每年最快上升可达百米。
三、为什么珠峰雪线南坡比北坡低?积雪冰川的补给来源是固体形式的降雪,消耗的主要形式是受气温因素影响显著的蒸发和消融。
雪线以上,补给量大于消耗量。
雪线以下,补给量小于消耗量。
雪线处,补给量与消耗量大致相等。
雪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冰雪的补给量与消耗量的动态平衡。
气温高,冰雪的蒸发量和消融量大,雪线上升,反之雪线下降。
降雪量大,冰雪和冰川的补给量大,雪线高度降低,反之雪线上升。
珠峰南坡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冰川属于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
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则是根据冰川的物理性质对冰川进行的一种分类。
垂直地域分异常见读图题解析
![垂直地域分异常见读图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f549b3f121dd36a32d82db.png)
乞力马扎罗山与阿尔卑斯山相比较:
4.两山南北坡雪线高低比较。
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是因为南坡受风带影响迎风坡降水 多(同喜马拉雅山相似);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 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由该山的纬度位置决定,和当地 水平自然带基本一致。 • 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多少取决于山地的纬度位置和海拔 高度。 • 3.山地阳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阴坡。
1.乞力马扎罗山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岩层发生褶皱 C.岩层断裂错动 D.外力侵蚀 2.与喜马拉雅山相比,乞力马扎罗山地垂直自然带 A.数目更多,因为其纬度较低 B.数目更少,因为其海拔较低 C.南北坡数目差异大,因为其南北坡纬度差异大 D.南北坡数目差异小,因为其南北坡地势差异大 答案:1.A 2.A
•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பைடு நூலகம்。读图,回答问题。
• • 2. 该山地位于
• • • •
• •
A.喜马拉雅山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答案:A
•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 • • • • • • • • • •
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 •
(1) 常绿阔叶林(2分) 南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迎风坡降水量大(4分) (2) 从赤道到两极(2分) 东非高原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带;原因:海拔高,气温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带,原因:受马达加 斯加暖流的影响,海洋气流受地形影响,降水多)(举例2分,解释4分)
•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纬度位置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由该山的纬度位置决定,和当地水平自然带基本一致。
珠穆朗玛峰海拔多少米
![珠穆朗玛峰海拔多少米](https://img.taocdn.com/s3/m/bc8a85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a.png)
珠穆朗玛峰海拔多少米珠穆朗玛峰海拔多少米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位于东经86.9°,北纬27.9°,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海拔8848.86米,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极端险峻,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
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达7260米。
珠峰南北坡在7500米以下多冰雪,而北坡和西南坡在7500米以上多碎石。
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2月,平均气温是-27.1℃,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是-10.4℃,年平均气温是-19.6℃。
珠穆朗玛峰是典型的断块上升山峰。
在其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基底和上覆沉积岩系间为冲掩断层带,早古生代地层即顺此带自北往南推覆于元古代地层上。
峰体上部为奥陶纪早期或寒武—奥陶纪的钙质岩系(峰顶为灰色结品石灰岩),下部为寒武纪的泥质岩系(如千枚岩、夹片岩等),并有花岗岩体、混合岩脉的侵入。
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高度为884443米。
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雪线南低北高。
南坡降水丰富,1000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1000~2000米为亚热带常绿林,2000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
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
山间有孔雀、长臂猿、藏熊、雪豹、藏羚等珍禽奇兽。
珠峰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348种,其中被子植物2106种、裸子植物20种、蕨类植物222种,苔藓植物472种,地衣植物172种,真菌136种。
珠穆朗玛峰气候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地理ⅰ湘教版第三单元知识总结测试
![地理ⅰ湘教版第三单元知识总结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1d2722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c.png)
地理ⅰ湘教版第三单元知识总结测试一、单项选择题(2011·通州高一期中检测)每年的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上,有150个国家签署了《爱护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爱护和可连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公约。
1993年12月29日该条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就被认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该图为我国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包含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种类C.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专门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养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D.生物多样性具有专门高的价值,能够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钾盐等【解析】生物多样性不能为工业提供钾盐。
【答案】 D2.与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关的是()A.洞庭湖周围退耕还湖B.严格抵制外来生物品种C.大江大河流域的开发D.我国各地气候的差异性【解析】生物多样性锐减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有紧密的关系。
【答案】 C(2011·保定高一期中检测)雪山雪线的变化,是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人类的忠告。
守护好我们的雪线,不仅是守护我们的青藏高原伟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更是守护人类的共同的生命线。
读图,完成3~5题。
3.下图中能准确表示珠穆朗玛峰雪线高度变化的是()4.珠穆朗玛峰南坡的自然带基带是()A.热带雨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造成珠穆朗玛峰南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的要紧缘故是()A.降水不同B.太阳辐射不同C.洋流不同D.风向不同【解析】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多,雪线低。
受全球气候变暖阻碍,雪线将升高;同一山地阳坡自然带海拔较高。
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不同的自然带生物生长需要的热量是不同的,南坡同意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北坡同意的太阳辐射少,从而造成珠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
如何判断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雪线高低
![如何判断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雪线高低](https://img.taocdn.com/s3/m/9724c59f7e21af45b207a85e.png)
如何判断迎风坡背风坡,南坡北坡,阴阳坡,雪线高低风沿斜坡往上吹的就是迎风坡, 如果沿斜坡往下吹的就是背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1、气候的差异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
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迎风坡上不同的海拔高度降水也有差异。
山麓和山顶地带降水少些,因山麓地带气流抬升不够,成云致雨少些,山顶部分空气湿度已经大大降低,云雨少些,山体的中部降水最多。
迎风坡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背风坡的小.因迎风坡多云雾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升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降低。
背风坡反之。
2、自然带的差异同一自然带迎风坡分布的海拔高些,背风坡分布的海拔要低些。
因迎风坡降水多,且热量要丰富些。
如果山地对气流过度抬升,迎风坡和背风坡甚至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观。
如南美南部安第斯山脉的西风带两侧,西侧迎风坡是温带落叶林带,背风坡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雪线的海拔高度不同迎风坡雪线分布的海拔低些,背风坡分布的海拔高些。
因为迎风坡降水多,更易积雪,水循环更活跃.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干燥,积雪更易融化和蒸发,同时降水少,积雪也少。
4、人文景观的差异。
迎风坡自然条件更优越,人口、城镇分布密些,经济发达些。
背风坡反之。
如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般只有迎风坡才有这种现象出现。
如果是海岛山,背风坡是发展海滨欲场的良好地方.因这里天气晴朗,雨天少,太阳辐射强.背风坡还是盐场的最佳位置,因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难成云致雨,降水少.同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且大气干燥,蒸发强.背风坡海岸还可以作为海上船只的避风港阴坡、阳坡的区别在于一个朝阳,一个不朝阳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雪线高、北坡为阴坡,雪线低;南半球:南坡为阴坡,雪线低,北坡为阳坡,雪线高.1、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的一般原理:(1)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垂直分异越明显,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是垂直带谱最多的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峰南北坡雪线高度缘何不同?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牛连梅
(此论文发表于1999年2月26日的周口日报的教育周刊)高中地理上册194页“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指出:“南坡属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
北坡属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因为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气温,气温越高雪线也越高。
从纬度位置看,纬度愈高雪线愈低,由赤道向两极雪线高度逐渐降低。
同一山体的不同坡向冰川雪线的高度不同,主要由于向阳坡气温高于阴坡所致。
如天山南坡的雪线一般比北坡高出200m—400m。
其次是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因雪线地带雪量收支平衡即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在降雪量很小的条件下,雪量收支要达到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气温(即雪线必然较高),以使消融和蒸发减到最小;而在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气温(即雪线位置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积雪,以使雪量收支保持平衡。
由此可知,发育在降水丰沛的海洋性气候区的冰川,一般称为海洋性冰川,它具有雪线低、温度高、运
动快、冰蚀作用明显的特点。
我国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东段和横断山区的冰川都属于海洋冰川。
发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区的冰川,一般称为大陆性冰川,它具有雪线高、温度低、运动缓慢、冰蚀作用微弱的特点。
我国境内的天山、祁连山、昆仑山、青藏高原内部的山地和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冰川都属于大陆性冰川。
以上分析可知,雪线高度取决于气温和降水量的大小,但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像珠穆朗玛峰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的形成,就是降水量起了主导作用。
其南坡面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气流,降水量大而雪线低,由此形成的冰川为海洋性水川,北坡则处于背风坡,降水量稀少而雪线高,从而形成大陆性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