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工科类专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工科类专业)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工科类专业)

实验一 拉伸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eL R (s

σ)、抗拉强度m R (b σ)、断后伸长率A 11.3(δ10)和断面收缩率Z (ψ)。

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m R (b

σ)。 3.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和铸铁(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断口特征。

注:括号内为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发布前的旧标准引用符号。

二、 设备及试样

1.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2.0.02mm 游标卡尺。

3.低碳钢圆形横截面比例长试样一根。把原始标距段L 0十等分,并刻画出圆周等分线。

4.铸铁圆形横截面非比例试样一根。

注:GB/T228-2002规定,拉伸试样分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两种。比例试样的原始标距0L 与原始横截面积0S 的关系满足00S k L =。比例系数k

取5.65时称为短比例试样,k 取11.3时称为长比例试样,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 取5.65。非比例试样0L 与0

S 无关。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低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

这类钢材在工程中使用较广,在拉伸时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最为典型。

ΔL (标距段伸长量)

低碳钢拉伸图(F —ΔL 曲线) 以轴向力F 为纵坐标,标距段伸长量ΔL 为

横坐标,所绘出的试验曲线图称为拉伸图,即F —ΔL 曲线。低碳钢的拉伸图如上图所示,F eL 为下屈服强度对应的轴向力,F eH 为上屈服强度对应

的轴向力,F m 为最大轴向力。

F —ΔL 曲线与试样的尺寸有关。为了消除

试样尺寸的影响,把轴向力F 除以试样横截面的原始面积S 0就得到了名义应力,也叫工程应力,

用σ表示。同样,试样在标距段的伸长ΔL 除以试样的原始标距LO 得到名义应变,也叫工程应

变,用ε表示。σ—ε曲线与F—ΔL曲线形状相似,但消除了儿何尺寸的影响,因此代表了材料本质属性,即材料的本构关系。

低碳钢应力—应变图(σ—ε曲线)

典型低碳钢的拉伸σ—ε曲线,如上图所示,可明显分为四个阶段:

(1)弹性阶段oa’:在此阶段试样的变形是弹性的,如果在这一阶段终止拉伸并卸载,试样仍恢复到原先的尺寸,试验曲线将沿着拉伸曲线回到初始点,表明试样没有任何残余变形。习惯上认为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服从虎克定律,其应力、应变为正比关系,即E

σε

=

式中比例系数E代表直线的斜率,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其常用单位为GPa。它是代表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主要性能参数。E的大小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一种能力,代表了材料的刚度。此外,材料在发生杆的轴向伸长的同时还发生横向收缩。反映横向变形的横向应变ε'与ε之比的绝对值μ称为材料的泊松比。它是代表材料弹性变形的另一个性能参数。

(2)屈服阶段ab:在超过弹性阶段后出现明

显的屈服过程,即曲线沿一水平段上下波动,即

应力增加很少,变形快速增加。这表明材料在此载荷作用下,宏观上表现为暂时丧失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微观上表现为材料内部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微观结构解释这一现象,是由于构成金属晶体材料结构晶格间的位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有规律的移动造成的。如果试样表面足够光滑、材料杂质含量少,可以清楚地看出试样表面有450方向的滑移线。

根据GB/T228-2002标准规定,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称为上屈服强度,记为“R

eH

”;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

最低应力称为下屈服强度,记为“R

eL

”,若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的最小应力是屈服期间的最小应力时,该最小应力称为初始瞬时效应,不作为下屈服强度。

通常把试验测定的下屈服强度R

eL

作为材料的

屈服极限σ

S ,σ

S

是材料开始进入塑性的标志。

不同的塑性材料其屈服阶段的曲线类型有所不同,其屈服强度按GB/T228-2002规定确定。结构、零件的外加载荷一旦超过这个应力,就可以认为这一结构或零件会因为过量变形而失效。因

此,强度设计中常以屈服极限σ

S

作为确定许可应力的基础。由于材料在这一阶段已经发生过量变形,必然残留不可恢复的变形(塑性变形),因此,从屈服阶段开始,材料的变形就包含弹性和塑性两部分。

(3)强化阶段bc:屈服阶段结束后,σ—ε曲线又出现上升现象,说明材料恢复了对继续变形的抵抗能力,材料若要继续变形必须施加足够的载荷。如果在这一阶段卸载,弹性变形将随之消失,而塑性变形将永远保留。强化阶段的卸载路径与弹性阶段平行。卸载后若重新加载,材料的弹性阶段线将加长、屈服强度明显提高,塑性将降低。这种现象称作应变强化或冷作硬化。冷作硬化是金属材料极为宝贵的性质之一。塑性变形与应变强化二者结合,是工厂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例如:喷丸、挤压,冷拔等工艺,就是利用材料的冷作硬化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强化阶段的塑性变形是沿轴向均匀分布的。随塑性变形的增长,试样表面的滑移线亦愈趋明显。σ—ε

曲线的应力峰值R

m 为材料的强度极限σ

b

。对低

碳钢来说σ

b

是材料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抵抗能力,也是材料进入颈缩阶段的标志。

(4)颈缩阶段cd:应力到达强度极限后,

开始在试样最薄弱处出现局部变形,从而导致试样局部截面急剧颈缩,承载面积迅速减少,试样承受的载荷很快下降,直至断裂。断裂时,试样的弹性变形消失,塑性变形则遗留在断裂的试样上。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拉伸曲线存在很大差异。低碳钢和铸铁是工程材料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两种材料,前者为塑性材料,后者为脆性材料。观察它们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特征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识和选用材料。

根据试验机绘制的拉伸F—ΔL曲线确定低碳钢的

s

σ、bσ和铸铁的bσ。

(1)原始横截面面积(S

)的测定:圆形横截面试样,应分别在标距内两端及中部测量直径。测量某处的直径时,应在该处测量两个互垂方向的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原始横截面面积

S

取三处测得的最小直径计算,并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

(2)强度指标(

s

σ、bσ)的测定:从低碳钢的

F—ΔL曲线读取试样的F

eL 和F

m

值,将其分别除

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S

得低碳钢的屈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