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XX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204所属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经济学所属学院:金融学院一、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能够从事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金融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XX的思想作风、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

2.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金融学科专门知识,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沿;具有金融经济问题观察分析、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金融投资、商业银行及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等能力。

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和中高层次的金融实务工作。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综合运用。

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收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质。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1.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两年半。

2.经导师组同意,学生可以提前修完学分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毕业。

毕业证、学位证按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制定的时间签发。

3.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3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4、5学期为教学实践、社会调研、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

不能按时答辩者,可申请保留答辩和学位申请资格,并办理相关手续,但应在4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XX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三、研究方向金融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领域货币与资本运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方法,是兼具很强理论性与实务性、微观与宏观、国别性与全球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本学科以金融运行为主线,研究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节等。

本专业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即: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与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金融工程与投资,每个风险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金融理论与政策在研究把握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方向突出在发展金融理论与政策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金融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将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的前沿性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以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内外均衡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理论、农村金融(含合作金融)、中小企业金融与中小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等领域为研究重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形成发展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特色。

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应用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

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应用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

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应用经济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 编目 录第一部分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简介 (2)第二部分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2)0202应用经济学一、学科概况应用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的理论、运行机制和规律,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特点。

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扩展、充实的学科,在整个经济学、经济管理和相关科技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将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相关领域特有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转化为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制度,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同时,社会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丰富了该学科领域的内涵。

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是由原“部门经济学”演变而来。

建国初期,我国全面引进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对分割,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应用直接与各个部门的体制和运作方式密切相关,产生了相应的部门经济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过去计划经济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政策实践已经不适应或难以满足时代的需要,部门经济学的名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学科的性质和经济发展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学科的发展,更名为“应用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经济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展、充实,取得长足的进步。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第一,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突破了部门分割体制的束缚,研究方向之间形成密切交叉联系,而又各自独特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基本完成了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变。

第二,理论和方法的自主研究与西方先进经济理论和方法相结合。

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上取得长足进展、国际学术交流活跃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统计方法应用研究
4、信息管理与统计
三、学制及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至少为18学分
其它规定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课 公共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1 人文学院 必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2 人文学院 英语 6 1/2 外国语学院 基础理论 数理统计 2 1 工商学院 至少选二门 经济计量模型 2 2 财经学院 运筹学(II) 2 1 财经学院 多元统计分析 2 2 财经学院 专业基础或专业课 中级经济学 2 1 财经学院 至少选二门 现代统计理论研究 2 1 财经学院 高等统计学 2 1 财经学院 国民经济核算 2 1 财经学院 国际经济学 2 2 财经学院 高级管理学 2 1 工商学院
5
2
补修课程 统计学 财经学院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至少补修二门 计量经济学 财经学院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财经学院 宏观经济学 财经学院 国际贸易实务 财经学院 国际金融 财经学院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2002
17.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应用》赵彦云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10
18. 《统计分析与写作》徐衡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19. 《世界经济统计概论》戴世先 人民出版社
1999
20. 《统计推断思想》袁卫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
21. 《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Michael P.Niemira 中国统计出版社
每位硕士生至少选修本专业三门;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200)(2015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2、具备扎实的应用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广泛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性或对策性分析,可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3、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资料,具有较强的听说译写能力,并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4、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金融学本研究方向以金融学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司金融及金融市场运作研究;投融资理论与实践研究;数理金融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金融期货与衍生品市场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研究等。

2、区域经济学本研究方向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区域政策及其效应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及实证研究等。

3、国际贸易学本研究方向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研究;国际合作与跨国经营研究等。

4、国民经济学本研究方向以国民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宏观视角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

主要研究领域有:经济转型与绿色经济发展研究;经济运行评价与政策调控研究;政府职能变迁研究;国民经济运行体制及机制研究等。

5、产业经济学本研究方向以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有:产业组织与反垄断理论与政策研究;产业规制理论与政策研究;物流产业发展研究;零售业与批发业发展研究;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等。

6、劳动经济学本研究方向以劳动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领域有:劳动力流动与充分就业研究;劳动制度与收入分配研究;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选择研究;全球化竞争与劳动发展研究等。

应用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
基本介绍
应用经济学是一门以实证方法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的学科,旨在改善经济管理与决策,解决现代经济社会问题的学科。

应用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分析和统计分析为核心表达方式的学科,专注于宏观经济决策、实体经济决策和行业研究,以及运用这些研究结果,充分满足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的需求等多方面。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经济分析、统计分析能力,从而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行业应用经济学的知识和技能,合理地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满足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的需求。

培养计划及要求
培养计划规定,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本科学位研究生必须修满以下课程:宏观经济学、实体经济学、行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经济学、法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商业调研方法、市场营销学、博弈论等专业课程。

认证要求
应用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的认证要求是,学生在修读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考核、实习、综合考试等形式获得学位,并在毕业论文中完成正式的学术资格认证。

青岛科技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Training Scheme for Master Degree of Applied Economics First-grade专业代码:0202学科门类:经济学Code of Specialty: 0202 Category of Discipline: Economics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学分要求:44First-grade Discipline: Applied Economics Credits: 44一、学科、专业简介 (Disciplines Instruction)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其中一个重要学科分支,它主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

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直接服务与经济建设的特点。

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内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充、不断充实的。

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但它们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

应用经济学包括13各主要学科方向: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保险学、金融工程和税收学。

Economics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on a variety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in various stages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operation 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economics, applied economics studies on the regularity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relationships in all kinds of departments and professional fields of national economy or analyses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non-economic areas by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nalysis method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Featured by theory linked with practice and wide application, applied economics can serve in economy directly. The subject cont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has been constantly enriched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y. Applied economics has developed considerably under the guide of socio-economic practices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which in tur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riching theoretical economics and guiding practice. Applied economics includes 13 directions: Nat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Public Finance Program, Finance, Industri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Labor Economics, Economic Statistics, Quantitative Economics, National Defense Economy, Insurance, Finance Engineering and Taxation.应用经济学是我校的优势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0202㊀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㊀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应用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基本理论和运行规律,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㊁应用性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特点㊂应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展㊁充实的学科,在整个经济学㊁经济管理以及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㊂现代应用经济学更加侧重将一般基础性的理论经济学㊁数学㊁统计学㊁心理学㊁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有机地统一起来,直接服务于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决策的形成,以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㊂目前应用经济学学科方向主要有:国民经济学㊁区域经济学㊁财政学㊁金融学㊁产业经济学㊁国际贸易学㊁劳动经济学㊁经济统计学㊁数量经济学㊁国防经济学㊁保险学㊁金融工程和税收学㊂这些分支学科的设置,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各学科之间彼此独立,又存在交叉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㊂应用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现代经济学的理论㊁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经济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特点㊂(1)解释资源配置中的经济关系和最优配置方法㊁制度;(2)在注重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各学科的分工相对明确,即每一学科一般以国民经济中的某一特殊领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特有的经济规律;(3)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强调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4)广泛探索当今世界和中国亟须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㊂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与技术㊁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5)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广泛利用㊁发展㊁革新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研究成果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形态和规律,为中国模式经济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㊂改革开放以来,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㊂(1)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突破了部门分割体制的束缚,实现了向现代化经济学转变;(2)理论及方法的自主研究与国外引进相结22㊀02㊀经济学合,即通过借鉴与引进国外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丰富我国的应用经济学理论,完善分析方法,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3)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适应,在不同学科㊁专业研究领域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明确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并形成若干应用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4)广大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相结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发展㊁改革㊁开放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实证性和对策性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㊂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学科自身的完善,应用经济学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㊂(1)随着世界政治㊁经济形势的巨大改变,主流经济学由过去的过多注重量化分析转化为以问题为导向,简化分析手段,解决实际经济运行的诸多难题;(2)应用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逐步与马克思主义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在继续引进现代应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完善应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推进应用经济学的本土化;(3)理论工作者进一步与政府有关部门㊁行业组织㊁市场监管机构和企业相联合,以合作研究㊁承担委托项目㊁调查研究㊁案例剖析㊁决策模拟设计㊁咨询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充分体现应用经济学的实践性特色;(4)应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之间㊁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进一步相互渗透㊁相互交叉,从而将产生一批直接为实践服务㊁为经济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学术支持的新兴学科㊂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㊁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根据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必须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㊁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㊂在掌握高等数学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学习相关高等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具备把经济理论知识㊁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及其规律㊂博士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应包含如下5个方面㊂1.基础经济理论知识,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㊁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㊂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应用经济学研究的立场和观点,宏观经济学主要以总体经济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宏观经济的结构㊁特性及其表现㊂对于宏观经济理论知识必须注重经济增长㊁经济周期波动㊁失业㊁通货膨胀㊁国家财政和国际贸易㊂微观经济学是以经济单位个体为研究对象㊁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㊂对应的微观经济理论知识必须包括微观经济学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如一般均衡理论㊁消费者行为理论㊁生产理论㊁市场理论㊁分配理论和微观层面的经济政策㊂2.研究方法㊂在掌握系统的应用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博士生应具有良好的研究分析经济现象与问题的能力㊂从事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博士生,需要具备全面的数理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推导能力,对解决现实问题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㊂从事应用经济学实证分析和研究的博士生,应掌握经典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如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㊁极大似然估计方法㊁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等,能应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㊂此外,博士生还应该具备系统地获取知识的能力㊁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㊂3.专业领域经济学基础知识㊂应用经济学涵盖多个研究方向,博士生需要对其从事主要研究方向的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㊂重点掌握其所在学科的基础理论㊁发展现状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㊂应通晓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其在应用经济学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㊂4.研究领域的专业文献㊂博士生应具有从各种文献获取应用经济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㊂博士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广泛阅读所在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以了解该领域的科研动态㊁科研发展方向和学术前沿㊂在阅读专业文献过程中,博士生应以批判的态度,甄别论文作者的相应观点与结论㊂5.外语水平㊂博士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英语为主,特殊研究方向可根据本学科特点要求博士生熟练掌握相应领域内的一门主流外语),具备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㊂二㊁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根据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博士生应具备崇尚科学精神,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有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尊重科学研究,尊重知识产权㊂(1)博士生应有广泛地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意识,不仅要定期地参与本校的博士研讨班(Seminar),更应当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会议㊂(2)博士生具有一定的学术潜力,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并做出创造性的成果㊂在校期间,博士生应当完成必要的学术论文写作,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素养㊂(3)博士生应当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并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㊁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遵从研究伦理㊂博士生必须自觉地学习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方面的知识,培养知识产权的意识,学习研究伦理并恪守研究者的职业道德㊂(4)博士生在科研方面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理论应用的能力㊂博士生应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并且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开展创新性思维㊁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㊂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建模能力也是博士生学术素养的重要构成因素㊂320202㊀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㊀42㊀02㊀经济学2.学术道德博士生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必须落实并强化遵循学术道德的意识㊂在校期间,应当选修学术道德规范课,学习基本学术规范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㊁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㊂除此之外,博士生应诚实客观,严谨认真,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坚持科学真理㊁尊重科学规律㊁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探索创新,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科学诚信㊂三㊁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博士生应该具有从各种文献获取应用经济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㊂全面系统地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献与相关学术书籍有效获取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研究方法㊂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从互联网获得,博士生应当掌握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研究成果的规范路径和程序㊂2.学术鉴别能力博士生应具备对 研究问题㊁研究过程㊁已有成果 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㊂学术研究是一个把学术思想实践化的创造过程,博士生必须对研究问题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充分判别该研究主题与实践的相关性和科研价值㊂在此基础上,博士生应能设计将研究主题实践化的研究方法,从而为学术论文的创作建立基本的研究框架㊂为锻炼博士生学术鉴别能力并鼓励博士生进行开创性㊁探索性学术研究,博士生需要参加文献导读课,文献导读课在教导博士生前沿知识㊁本学科发展状态的同时,必须突出原创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方法㊁技巧的研讨㊂3.科学研究能力博士生应具备如下科学研究能力㊂第一,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㊂博士生应该能够提出富有价值的研究主题㊂在此基础上,对该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其应有的研究价值,从而设计解决该问题的时间和工作安排㊂第二,博士生应具备独立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㊂在明确研究主题及其意义的前提下,博士生应该有能力选择和设计适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或实证研究方法对该问题开展独立研究㊂在理论研究上,博士生应具有设立适当的模型假设,建立理论模型,以及进行模型推导的能力,结合实际问题,挖掘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和实用价值㊂在实证研究上,博士生应充分了解数据特性,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计算软件,验证和挖掘数据的经济和政策含义,指导社会经济实践工作㊂第三,组织协调能力㊂应用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博士生应该具有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㊂博士生应该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组织协调必要的人力㊁物力从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如与论文合作者的沟通与讨论㊁数据收集的安排㊁与外部数据供应方协商,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与成果㊂第四,工程实践能力㊂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博士生应具备必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进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相关主流统计软件的应用等,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㊂4.学术创新能力博士生应具有在其所属专业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㊁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㊂博士生应抱有开放㊁包容的学术态度,对现有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批判性的归纳总结,从而增强对专业领域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获得有价值的研究选题㊂博士生可以进一步通过应用其掌握的研究方法对研究选题进行系统专业的分析,从而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㊂(1)发现新的经济问题,发现有价值的数据,掌握获取数据的新方法;(2)建立新的应用经济学模型或对经典模型进行扩展;(3)对应用经济学研究的空白领域㊁交叉领域或特殊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4)就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所作的具有价值的研究㊂为了考查博士生的上述能力,要求博士生组织公开学术讨论会(workshop)㊂学术讨论会应当以博士生本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学术报告的方式,将在读博士论文的选定章节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公开讨论,导师或者论文评阅小组成员至少一人参加㊂讨论会内容须详尽,重点明确㊂包含完整的题目选取动机㊁文献梳理㊁采用的具体方法㊁数据来源㊁推导过程㊁中间重要结果㊁创新性结论㊁存在的不足之处㊂5.学术交流能力对于博士生而言,学术交流能力相当重要㊂学术交流包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论文合作者或博士生所从事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㊁交换意见和建议等㊂博士生在提交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具有参加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会议并进行专题论文发表的经历㊂博士生应当积极投递学术论文至高水平国内㊁国际会议,也可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并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学科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质教育资源,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学术交流能力㊂6.教学能力(助教制度)博士生应当具备全面系统的教学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和专业素养㊂应当切实引进国外大学的助教制度,以培养博士生的教学能力㊂博士生应当协助相关学科领域主讲教授的教学工作,在老师指导下从事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活动㊂教学辅助活动应当服从学校㊁院系和任课老师的具体安排㊂博士生的教学活动不应包含课堂授课,应当局限于任课老师严格监管下的批改作业,制定㊁实施辅助教学的实验计划,习题课讲解等辅助类工作㊂四㊁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㊂应用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对特定社会经济领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或实践价值,并在本学科内有一定深度和较高学术水平㊂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指导教师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是博士生学识㊁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展示,应能反映出该博士生在本领域中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㊁系统深入的前沿知识和规范科学的520202㊀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㊀62㊀02㊀经济学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㊂博士生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后,在第三学期(三年全日制情形下)需要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㊂开题报告应是一篇在大量调研基础上产生的㊁具有学术价值的科研作品,并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最终的博士学位论文能按计划完成的可行性以及能否达到博士学位的水准㊂开题报告的具体时间可由导师决定,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一般不少于一年㊂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须有理论价值,或者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对本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突出开拓性㊁独创性和新颖性㊂应用经济学是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选题必须考虑有无实践意义㊂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考虑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申请人自己的专业优势㊂博士学位论文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应当具有延续性,所以应尽量选择对自己有长久研究价值的选题㊂文献综述必须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当是在广泛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筛选相关信息总结归纳形成㊂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亲自阅读和收集原始研究文献,全面系统地就自身研究领域特定主题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为提出研究主题和开展研究作铺垫㊂2.规范性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性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形式和内容的规范上,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的规范㊂一篇规范的博士学位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论文题目和作者)㊁版权页(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㊁致谢和献辞(如果有应放在扉页)㊁目录㊁图表索引(文中的公式㊁图表必须进行编号,并与行文一致)㊁正文㊂正文应包含以下要素:前言;文献综述;概念㊁假设与研究方法;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和说明;结论;注释㊁参考文献;附录㊂每一部分的格式应符合有关国际规范㊂例如,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论点前必须先整理文献,归纳别人对这一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㊂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力求规范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遵从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原则,采用定性或定量㊁归纳或演绎等方法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和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㊂在建立经济学的理论时,必须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必须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㊂而且论文需要严格检验那些依据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理论假设的一致性㊂在研究同类问题时,坚持前后一贯的基本假设,这样研究才能更深入,研究出来的各种成果也才能构成一个系统㊂3.成果创新性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做出原创性知识贡献的学术作品;这种贡献应当体现在对本专业领域中新的知识㊁新的理论和思想或新的研究方法的创新,也可以是某些理论在解决社会经济活动问题中新的应用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对现有知识体系有重要贡献或者为实践活动提供创新性视角,对新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现象的新解释㊂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㊁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1.基础知识硕士生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应用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根据应用经济学所辖各个研究方向的特点及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有选择性地学习数理统计知识和相关领域经济学的专门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提高定量分析和实际经济问题的处理能力㊂能掌握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具备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证性或对策性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㊂2.专业知识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相应研究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㊂必须完成与本领域专业知识相关的核心课程,所修课程必须考核合格㊂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学科与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硕士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获取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容易形成交叉的学科知识㊂3.工具性知识(包括实验知识)(1)外语知识㊂具有较熟练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具备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㊂(2)计算机知识㊂至少掌握一种经济计量分析软件或统计软件,同时还要求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献检索工具浏览与查询经济金融文献和资料㊂(3)调研知识㊂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通过访谈㊁数据收集和处理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以适应本学科应用性的特点和研究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需求㊂二㊁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经济思想和分析方法,坚持实事求是㊁严谨勤奋㊁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研究伦理,能够正确处理国家㊁单位㊁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㊂720202㊀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㊀82㊀02㊀经济学能对研究所涉及的经济问题进行鉴别㊁提出和解决,能对某一实际问题提出研究和解决方案,并对其意义进行评价㊂能以书面的和口头的方式有深度地㊁清楚地汇报科研成果,特别是对实际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㊂能在所有的专业活动,比如在教学㊁实际应用㊁项目管理或执行,以及进行调查研究等环节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㊂2.学术道德增强献身科技㊁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㊂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利,反对沽名钓誉㊁急功近利㊁自私自利㊁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㊂要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把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㊂不得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反对投机取巧㊁粗制滥造㊁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㊂经济学论文中发表的㊁学术会议上报告的结果㊁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报告等都应该是所做研究工作的诚实反映,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和严谨性㊂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㊂不得剽窃㊁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之中署名,反对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㊂诚实㊁守信,遵守道德规范㊂坚决抵制任何有意捏造数据㊁歪曲数据㊁误导性等学术不规范行为㊂三㊁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具备基本的目录学知识,能迅速地检索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具有从书本㊁媒体㊁期刊㊁学术会议㊁报告㊁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并善于自学㊁总结与归纳的能力㊂2.科学研究能力要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㊁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㊂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从事经济问题的调查㊁研究㊁分析㊁管理与决策能力㊂能在学习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学问题时,善于创造性思维㊁勇于开展调查研究,利用已有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㊂3.实践能力要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学术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能解决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调查㊁规划㊁研究㊁设计㊁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㊂具有良好的协调㊁联络㊁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能力,能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经济问题与决策研究,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㊂能胜任本领域较高层次经济分析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㊂4.学术交流能力能够参加较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或相关经济领域的研讨会㊂能够发表学术演讲,熟。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简介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简介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简介ECON6041 企业管理学Management of Enterprise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余光胜副教授开课学期:第一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产业经济的微观层面的管理问题,提高企业管理的能力,深化企业管理学的研究水平。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产业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要求具有管理学原理及管理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背景,本课程将对其进行深入与相关拓展。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深化部分: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探讨;管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管理学方法论。

2、内容拓展:企业变革管理;企业成长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冲突管理;企业人本管理;企业民主管理;企业契约管理等。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课内研讨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进行课程考核。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具有管理学原理及管理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背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杜,《现代管理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ECON6042 高等应用统计Advanced Applied Statistics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郑明教授开课学期:第二学分:4 周学时:4 总学时:72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原理部分:1、假设检验;2、非参数统计推断;3、方差分析;4、多元回归分析;5、判别分析;6、聚类分析;7、时间序列分析。

应用软件:SAS中的有关模块。

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生基础知识结构情况,在数理统计的原理、应用和软件方面有所兼顾,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闭卷笔试,或辅以中型程序作业。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概率论与初等统计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复旦大学,《概率论》(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SAS软件研究所上海办事处编,《SAS基础教程》B. E. Wampolo,C. J. Drew,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ECON6043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郁义鸿教授等开课学期:第二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内容:产业部门的概念,部门划分与国民经济核算,产业经济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与产业组织及产业经济学体系。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Applied Economics一、适用范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0202)。

二、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严谨求是的学术作风、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从事经济金融研究能力的复合型硕士研究生。

学生毕业后能够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教学工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经济分析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

三、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学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注重学术素质的培养,也要重视健康体魄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求具有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四、学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五、研究方向1.金融学2.数量经济学3.产业经济学4.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六、课程设置注: 1. 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2. 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名称后面填“※”。

七、选课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习补修课程、低于5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5级以上(含5级)其他课程可按课程学分计算。

5级公共课:≥6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

5级以上(含5级)专业基础课总学分:≥4学分。

5级以上(含5级)专业课总学分:≥14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4。

5级实践教学环节:≥2学分(《形势与政策》、《科研实践》、《学术报告》必修)。

八、论文工作与学位授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可来源于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学术研究价值的课题或项目。

2、开题报告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动态分析;所选题目的背景及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202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坚实的应用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掌握现代国际经济分析基本原理和较系统的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的适应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具有能够继续进行博士课程学习和经济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按二级学科设置)(一)国际贸易学(020206)1. 国际投资与技术合作2.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3. 国际企业管理4. 国际税收与金融创新(二)统计学(020208)1、国民经济统计与分析2、管理统计与分析3、统计方法应用研究三、学制及学分要求: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四、课程设置注:1、专业选修按二级学科设置,每位硕士生至少选修本专业三门;2、满足以上要求,可选修其他课程,见《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总学分不低于30分。

五、实践性环节及其它要求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简介》。

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一般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及引用的参考文献等。

1.开题报告选题要求围绕理论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展开。

要进行广泛的文献阅读和综述,生产实践调查研究,初步构建出论文框架并适当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于第三学期期末前提出并通过论文选题报告。

2.论文阶段工作汇报硕士研究生进入论文研究工作半年时应做阶段性研究工作汇报。

由导师与学科内相关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提出质疑,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江苏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工作细则》组织评审与答辩。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二O一六年六月目录1.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2.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5)3.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9)4.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7)5.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3)6.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0)7.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5)8.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43)9.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50)10.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54)11.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62)12.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66)13.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71)14.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76)15.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84)16.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94)17.化学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01)18.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11)19.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23)20.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33)21.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48)22.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55)23.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61)24.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68)25.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78)26.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87)2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91)28.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98)29.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04)30.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12)3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17)32.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标准 (224)33.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29)34.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41)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45)36.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49)37.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53)38.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58)39.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65)40.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68)41.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76)42.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80)43.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90)4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93)45.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98)46.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04)47.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08)48.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13)49.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16)50.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23)51.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27)52.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331)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一级学科代码:0101一级学科名称:哲学第一部分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哲学追求对世界的整体性理解,它不但努力回答着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而且还在此回答的基础上,努力建构我们人类应该过怎样的良善生活。

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2010级)

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2010级)
《博弈论》弗登伯格、梯若尔著,人大版
二、专业学术期刊
1、经济地理
2、旅游学刊
3、北京大学学报
4、当代经济科学
5、经济研究
6、经济科学
7、经济学家
8、首都经贸大学学报
9、城市发展研究
10、经济问题探索
11、中国经济问题
12、经济研究参考
13、中国农村经济
6、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本科生主干课2门,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应修总学分不低于28-31学分。
六、文献阅读
根据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2学分的"文献阅读"环节考核。根据学位点规定必读的经典著作、期刊,并由学位点进行统一检查和考核(可采取综合考试或文献综述报告方式),考核不合格,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2010级)
020202 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应用研究能力,具有严谨求实思想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马丁著:《高级产业经济学》,上财版
泰勒尔著:《产业组织理论》,人大版
梅多斯著:《增长的极限》,商务印书馆
沃德著:《只有一个地球》,石油化工出版社
伊金斯主编:《生存经济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奥古斯·特勒施著:《经济空间秩序》,商务印书馆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使硕士生深入掌握理论与专门知识,又要使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每位硕士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需在有关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3篇以上的论文,否则不准进行论文及论文答辩。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申请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条件:申请单位需具有金融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且该授权点需为2003年第九批或之前获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此外,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申请单位需具有3个(西部地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 师资条件:申请单位需有一定数量的来自金融实务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协作指导金融硕士论文的现场工作。

3. 课程体系:申请单位需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金融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

4. 教学设施:申请单位需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标准的金融硕士教育专用教室,能为金融硕士提供使用校园网、计算机的条件,50%以上的金融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

5. 图书资料:申请单位需有足够数量的金融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

6. 实践条件:申请单位需具备实践基地,该基地须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能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申请单位还需提供和保障所有金融硕士开展实践的条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申请条件和要求可能会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果想要了解具体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可以查询相关的教育部门网站或咨询学校相关部门。

清华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2010年)

清华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2010年)

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2010年6月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10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经济学门类,学科代码:0202)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专业,经济学门类,学科代码:020209)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专业,经济学门类,学科代码:020206)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教学工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经济分析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3学分(考试)秋资本论》选读(60510013)3学分(考试)秋然辩证法(文科类)(60610053)3学分(考试)春以上三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筹学(A) (60510024)4学分(考试)秋级应用数理统计(80512043)3学分(考试)春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秋用随机过程(70510273)3学分(考试)秋础泛函分析(60420144)4学分(考试)秋(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9学分,考试,不少于3门课程)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3学分(考试)秋级宏观经济学(70510283)3学分(考试)春等计量经济学(70510123)3学分(考试)秋理经济学(70510263)3学分(考试)春融经济学(70510143)3学分(考试)秋融工程案例分析(先修金融工程导论)(70510473)3学分(考试)秋际经济学高级专题(80511132)2学分(考试)春级资本市场理论(90510193)3学分(考试)春级公司财务理论(90510203)3学分(考试)春证金融学(80511762)2学分(考试)司财务理论专题与案例(70510183)3学分(考试)春高级微观经济学I(90510053)3学分(考试)高级微观经济学Ⅱ(90510063)3学分(考试)高级宏观经济学I(90510153)3学分(考试)高级宏观经济学Ⅱa(90510402)2学分(考试)高级宏观经济学Ⅱb2学分(考试)高级计量经济学I(90510133)3学分(考试)高级计量经济学Ⅱ(90510043)3学分(考试)应用宏观经济学I(90510372)2学分(考试)应用宏观经济学II(90510382)2学分(考试)应用时间序列基础(90510392)1学分(考试)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80514543)3学分(考试)(3)必修环节(2学分)(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1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不少于11学分)入产出分析(80510092)2学分(考试)春国宏观经济分析(70510153)3学分(考试)秋展经济学(80510102)2学分(考试)春融市场微观结构(80511742)2学分(考试)春资学(80510312)2学分(考试)春级财务会计(70510163)3学分(考试)春级管理会计(70510173)3学分(考试)秋生金融市场2)学分秋行和金融机构(80512153)3学分(考试)秋融衍生证券(80512163)3学分(考试)春券市场(80512173)3学分(考试)秋融统计学(80511983)3学分(考试)春际企业管理(80511112)2学分(考试)春级管理沟通(80511472)2学分(考试)秋际商法(80511772)2学分(考试)春源与环境经济学3学分(考试)春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理学门类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研究生课程3、补修课程(本专业直读生不用补修,其他学生在教研组或导师指导下,适当选择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非学位课要求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1.基础知识硕士生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应用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根据应用经济学所辖各个研究方向的特点及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有选择性地学习数理统计知识和相关领域经济学的专门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定量分析和实际经济问题的处理能力。

能掌握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具备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证性或对策性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2.专业知识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相应研究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必须完成与本领域专业知识相关的核心课程,所修课程必须考核合格。

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学科与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硕士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获取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容易形成交叉的学科知识。

3.工具性知识(包括实验知识)(1)外语知识。

具有较熟练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具各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

(2)计算机知识。

至少掌握一种经济计量分析软件或统计软件,同时还要求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献检索工具浏览与查询经济金融文献和资料。

(3)调研知识。

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通过访谈、数据收集和处理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以适应本学科应用性的特点和研究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需求。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经济思想和分析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研究伦理,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懂得对研究所涉及的经济问题进行鉴别、提出和解决,能够对某一实际问题提出研究和解决方案,并对其意义进行评价。

能够以书面的和口头的方式有深度地、清楚地汇报科研成果,特别是对实际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

能在所有的专业活动,比如在教学、实际应用、项目管理或执行,以及进行调查研究等环节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

2.学术道德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利,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要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把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

不得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反对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

经济学论文中发表的、学术会议上报告的结果、学术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报告等都应该是所做研究工作的诚实反映,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之中署名,反对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

诚实、守信,遵守道德规范。

坚决抵制任何有意捏造数据、歪曲数据、误导性等学术不规范行为。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具备基本的目录学知识,能迅速地检索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具有从书本、媒体、期刊、学术会议、报告、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并善于自学、总结与归纳的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要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从事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管理与决策能力。

能够在学习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学问题时,善于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调查研究、利用已有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能力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学术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能解决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调查、规划、研究、设计、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

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经济问题与决策研究,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能够胜任本领域较高层次经济分析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

4.学术交流能力能够参加较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或相关经济领域的研讨会。

能够发表学术演讲,熟练地运用本专业的经济学知识,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

5.其他能力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一)规范性要求1.学位论文应是研究生本人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而取得的成果,或是具有新发现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并以此为内容,在导师指导下撰写成的学术论文或调查研究报告。

学位论文题目应尽量跟随导师的研究方向或学术兴趣。

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经济学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或政策指导意义,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应用性和较强的现实背景。

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论文的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践价值。

具体研究内容可从以下方面选取:(1)应用经济理论的探索、推广与应用;(2)应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与应用;(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4)应用基础性研究、政策性研究;(5)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

2.一篇规范的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应由封面、扉页(论文题目和作者)、版权页(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论文摘要、目录、图表索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封底等部分组成。

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1)题目、作者、导师;(2)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3)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4)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5)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6)主体部分: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经济理论或统计分析、政策建议、特色与创新之处等;(7)结论;(8)参考文献(在论文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标注要严格与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列出的一致;无论英文文献还是中文文献,文献列表中的顺序都要按照姓氏(拼音)的字母顺序由前向后进行排列;期刊中的文献应给出该期刊的名称及期号;著作应列出出版年份、出版单位、版次及地点;引自某一论文集要列出该论文集名称及编者姓名、出版的时间、地点。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保证本篇论文的文献书写格式完全一致);(9)致谢;(10)英文缩略语表;(11)必要的附录(包括企业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论文发表等)。

(二)质量要求(1)选题有明确的经济应用背景,学位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的文字或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必须保证充裕的时间,一般至少不低于一年。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经济学方法、专业知识和实证分析等对所解决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一定的见解或观点。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6)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合格。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1)具各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理论;(2)善于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工商管理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并展现一定的理论或实践创新能力;(3)具有从事工商管理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或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的能力。

因此,工商管理学硕士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结构如下:1.系统和深入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体系,并掌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商管理理论或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2.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某专业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把握该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熟练应用管理学的相关研究的方法或工具,包括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并形成独到的学术见解。

3.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文献,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进行交流,并撰写规范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1)具有综合人文素质,掌握基本哲学原理,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研究伦理,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掌握系统方法论,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遵守研究伦理,维护知识产权,保持严谨的求是风格。

(2)对工商管理学科抱有积极的求知欲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拥有严密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人际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系统的工商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正确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解决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4)具有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跟踪、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本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5)具各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撰写学术论文。

2.学术道德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抄袭剽窃,杜绝弄虚作假,反对一稿多投,反对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养成优良的学术道德。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能熟练查阅和使用工商管理学科重要的相关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具备基本的文献搜集、整理和评析能力;扎实掌握工商管理学科规范的、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2.科学研究能力深入了解和认识工商管理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掌握工商管理所属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提炼科学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理论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同时善于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口头方式,清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现研究成果。

3.实践能力通过实习或项目研究,深入实际部门或企业,注重观察、跟踪和总结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运用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此开展研究,以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并能够胜任某一相关管理岗位的管理实践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