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矿粉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矿粉比表面积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9b8c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2.png)
矿粉比表面积检测方法矿粉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矿粉所具有的表面积。
矿粉比表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矿粉在混凝土中的胶凝体积和胶凝物理性能,因此准确测定矿粉比表面积对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矿粉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一、比氮吸附法比氮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矿粉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矿粉表面对氮气的吸附能力来计算比表面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矿粉样品研磨至一定细度,通常要求粒径小于45μm。
2. 将矿粉样品放入比氮仪中,通过真空排除空气。
3. 在一定温度下,将氮气注入比氮仪中,矿粉样品表面的氮气会被吸附。
4. 测定吸附氮气的体积,并计算出矿粉的比表面积。
比氮吸附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矿粉比表面积的检测。
二、比蒸发法比蒸发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矿粉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矿粉溶液的蒸发速率来推算出比表面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一定质量的矿粉样品加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通常使用乙醇或苯作为溶液。
2. 将溶液充分搅拌均匀,使矿粉充分分散。
3. 将搅拌好的溶液倒入测量器中,开始计时。
4. 观察溶液的蒸发速率,根据蒸发速率计算出矿粉的比表面积。
比蒸发法操作简单快捷,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溶液的选择和搅拌均匀程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比沉降法比沉降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矿粉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矿粉在液体中的沉降速率来计算出比表面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一定质量的矿粉样品加入一定体积的液体中,通常使用乙醇或水作为液体。
2. 充分搅拌均匀,使矿粉充分分散。
3. 将搅拌好的液体倒入测量器中,开始计时。
4. 观察矿粉的沉降速率,根据沉降速率计算出矿粉的比表面积。
比沉降法操作简便,但需要注意搅拌均匀程度和测量时间的控制,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比氮吸附法、比蒸发法和比沉降法是常用的矿粉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中。
比表面积测试国标
![比表面积测试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9a63d7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a.png)
比表面积测试国标比表面积测试国标是针对建筑材料表面粗糙度的一项测试标准。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量材料表面的几何形态,并计算出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其表面上的可接触面积大小。
比表面积测试国标是对建筑材料表面性能的一种重要评价标准。
比表面积的重要性比表面积是材料表面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材料表面性能对于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比表面积越大,材料表面的反射率和吸收率也相对较高,这对于建筑材料的隔热、吸声等性能有着很大影响。
此外,比表面积还是材料化学反应、材料耐久性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比表面积测试国标的基本内容比表面积测试国标的基本内容包括表面几何形态测试、比表面积计算等,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并对其表面进行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材料表面的薄膜、氧化物、灰尘等污染物,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2. 进行表面几何形态测试。
测试仪器通常采用光学测量方法和电子显微镜等仪器,测量材料表面的形态,例如表面粗糙度、沟槽深度等参数。
3. 计算比表面积。
根据测量到的表面形态数据,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计算材料的比表面积。
ISO和ASTM等机构都提供了比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比表面积测试国标的应用范围比表面积测试国标适用于建筑材料的表面测试,例如墙面涂料、屋顶材料、隔热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工程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表面性能,而通过比表面积测试,就可以对材料的表面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价。
比表面积测试国标对于改善建筑材料质量和提高建筑物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它也促进了建筑行业材料测试标准的完善和发展。
在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比表面积测试国标也将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步骤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f159f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0.png)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步骤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主要有连续流动法和动态氮吸附法。
以连续流动法为例,其步骤如下:
1. 水泥取样、备样:按规定取样后,过0.9mm的方孔筛,保证样品的均匀。
过筛后的样品一定要烘干,在110℃±5℃温度下干燥1小时,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最好搁置24小时,保证水泥的稳定性。
2. 水泥密度测定: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
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保证做试验时室内温、湿度符合环境要求。
标定所用的李氏瓶,符合公差、符号、长度、以及均匀刻度的要求。
准备两支比李氏瓶瓶颈小的玻璃长颈漏斗,和一根光滑的铁丝。
3. 勃氏仪的校准及标定。
4. 利用水泥标准样检验仪器测量误差。
5. 试验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步骤完成后,即可得到水泥的比表面积数据。
请注意,这些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遵循相关安全规范。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比较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2bb6a2cad51f01dc381f1d6.png)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比较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比表面积的测定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颗粒材料来讲,比表面积逐渐成为与粒径同等重要的物理性能。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主要分为:吸附法、透气法和其它方法。
其中吸附法比较常用且精度较高;透气法是根据透气速率不同来确定粉体比表面积大小,比表面测试范围和精度很有限;其它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粒度估算法、显微镜观测估算法,已很少使用。
因此,下面小编着重介绍一下吸附法测试粉体比表面积。
一、吸附法分类吸附法根据吸附质的不同又分为:吸碘法,吸汞法,低温氮吸附法等。
吸碘法中,由于使用的碘分子直径较大,不能进入许多小孔,致使其测得数据不能完全表征粉体的比表面积,另外碘分子活性较高,对不少粉体不能适用,局限性较大;压汞法,主要用来测试大孔孔径分布,使用的吸附质--汞有毒,而且比表面测试的精度较低,已很少使用了。
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是低温氮吸附法。
低温氮吸附法根据吸附质吸附量确定方法不同分为动态色谱法,静态容量法,重量法(重量法现在基本上很少采用)等。
目前比表面积仪器以动态色谱法和静态容量法为主,动态色谱法在比表面积测试方面比较有优势,静态容量法在孔径测试方面有优势。
二、动态色谱法和静态容量法对比动态色谱法和静态容量法是目前常用的主要的比表面测试方法。
两种方法比较而言动,态色谱法比较适合测试快速比表面积测试和中小吸附量的小比表面积样品(对于中大吸附量样品,静态法和动态法都可以定量的很准确),静态容量法比较适合孔径及比表面测试。
三、比表面积测试相关仪器简介1、动态法比表面积仪测试比表面积精度影响因素测试比表面积精度和灵敏度主要取决于信噪比,因此,提高测试精度和灵敏度主要措施包括增加信号强度,消除外界干扰。
(1)增加信号强度其方法一般有增加称样量、增加检测器电流,但增加检测器电流一般噪声也会同时增大,所以检测器电流会有个最佳范围。
(2)消除外界干扰仪器自身的误差来源主要有:检测器温漂,信号锐度。
仪器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装置来消除误差,例如增加检测器恒温装置来抑制温漂,增加风热助脱装置提高信号锐度。
比表面积,孔径,孔容,测试,分析,检测,方法
![比表面积,孔径,孔容,测试,分析,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932f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3.png)
比表面积,孔径,孔容,测试,分析,检测,方法比表面积,孔径,孔容,测试,分析,检测传统测试方法测试粉末或者多孔性物质表面积比较困难,它们不仅具有不规则的外表面,还有复杂的内表面。
BET测试法是BET比表面积测试法的简称。
广泛应用于测试颗粒和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容等性能。
BET测试理论是根据希朗诺尔、埃米特和泰勒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并推导出单层吸附量Vm 与多层吸附量V间的关系方程,即著名的BET方程。
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层吸附的理论基础之上,与物质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因此测试结果更准确。
通过实测3-5组被测样品在不同氮气分压下多层吸附量,以 P/P0为X轴,P/V(P0-P)为Y轴,由BET方程做图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求得Vm值计算出被测样品比表面积。
理论和实践表明,当P/P0取点在0.05~0.35范围内时,BET方程与实际吸附过程相吻合,图形线性也很好,因此实际测试过程中选点在此范围内。
1. 比表面积, 孔径,孔容1.1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1.2孔径:介孔材料的孔直径1.3孔容:单位质量多孔固体所具有的细孔总容积2. 测试方法多点BET法其原理是求出不同分压下待测样品对氮气的绝对吸附量,通过BET理论计算出单层吸附量,从而求出比表面积,孔径,孔容。
3. 常见测试标准GB/T 19587-2004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GB/T 13390-2008 金属粉末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GB/T 7702.2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比表面积的测定GB/T 6609.35-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SY/T 6154-1995 岩石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静态氮吸附容量法。
比表面积检测的原理
![比表面积检测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b876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4.png)
比表面积检测的原理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是指固体材料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表面积。
比表面积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表征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
比表面积检测的原理基于物质的吸附现象,通过测量物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积。
在比表面积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是气体吸附法,其中包括常见的BET法(Brunauer-Emmett-Teller法)、Langmuir法和Dubinin-Radushkevich法等。
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基于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行为。
BET法是最常用的比表面积检测方法之一。
它是根据固体表面上单层分子吸附的Langmuir吸附理论发展起来的。
BET法的基本原理是假设吸附分子在吸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单分子层,并且吸附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通过测量不同相对压力下吸附物质的吸附量,可以得到吸附等温线。
然后,根据BET等式计算出比表面积。
Langmuir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它是在BET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考虑到吸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Langmuir法的原理是假设吸附分子在吸附过程中只能占据固定数量的吸附位点,吸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
通过测量吸附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可以得到吸附热和覆盖度等信息。
然后,根据Langmuir等式计算出比表面积。
Dubinin-Radushkevich法是一种适用于孔隙材料的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它是基于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线方程发展起来的。
该方法通过测量不同相对压力下吸附物质的吸附量,并根据Dubinin-Radushkevich等式计算出比表面积。
与BET法和Langmuir法不同,Dubinin-Radushkevich法考虑了吸附分子在孔隙中的扩散过程,因此更适用于孔隙材料的比表面积检测。
比表面积检测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对催化剂、吸附剂、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c0ae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4.png)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浅析摘要:水泥比表面积是水泥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水泥的硬化速率、流动性、耐久性及强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准确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是判断水泥是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重要条件。
本文就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原理;操作要点;影响因素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包括水泥密度测定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两部分,下面结合本人从事建材检测工作多年的经历浅谈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的一些个人见解,望能为当前试验人员提供有利参考,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意见。
一、水泥密度的测定1、水泥密度的定义及试验原理水泥密度的定义: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为g/cm3。
水泥密度测定的试验原理: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倒入装有足够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液体的体积应可以充分浸润水泥颗粒。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颗粒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
2、水泥密度测定的仪器设备水泥密度测定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烘箱、电子天平、李氏瓶、恒温水槽、水银温度计等,这些仪器设备需经计量检定合格。
3、水泥密度测定的步骤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1℃)。
称取水泥60g(m),精确至0.01g。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1mL之间刻度线后,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确保装煤油部分完全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20±1℃内,恒温至少30min,记下无水煤油的第一次读数(V1),或者调整至0mL。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小药匙将称好的水泥样品一点一点地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浸入恒温水槽,使煤油部分的细颈完全浸在水中。
恒温至少30min,记录第二次读数(V2)。
注意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能大于0.2℃。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步骤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7b6b9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9.png)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步骤一、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评价水泥熟化程度和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步骤。
二、仪器设备1. 水泥比表面积仪2. 烘箱3. 电子天平4. 研钵、研棒5. 滤纸三、试验步骤1. 准备样品:取出约10g左右的干燥水泥样品,用研钵和研棒将其研成粉末状态。
2. 称重:使用电子天平将称量纸放在天平上,将称量纸重量清零。
然后将约1g左右的水泥粉末放在称量纸上,并记录下总重量。
3. 放入水泥比表面积仪:打开水泥比表面积仪,将上述称好的样品放入样品盘中。
4. 测定:按下测定键,开始测定。
此时仪器会自动进行吹扫、加压等操作,直至测试结束。
5. 取出样品:测试结束后,将样品盘取出,将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
6. 称重:将烘干后的样品取出,放入电子天平上称重,并记录下总重量。
7. 计算:根据公式计算水泥比表面积。
公式为:S=K×m/V,其中S 为比表面积,K为仪器常数(由仪器厂家提供),m为样品质量,V 为水泥中可反应成硬固体的物质的体积(通常取0.25L)。
四、注意事项1.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需要使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操作时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
2. 取样时应确保水泥样品干燥、均匀。
3. 仪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校准。
4.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结论通过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可以得到水泥的比表面积数据,进而评价其熟化程度和活性。
该试验是建筑材料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真操作、科学分析结果,并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价水泥的质量。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6b3f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e.png)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勃氏法是一种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有效方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吸
附的方法,将柴油、抗流油和其它标准润湿剂用于检测缺陷并测定比
表面积。
该方法最初是在1955年由英国科学家勃氏开发的。
勃氏法用于测定水泥比表面积的主要特点是它使用标准润湿剂测
定水泥比表面积。
勃氏实验测试的主要程序是,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
特殊的容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润湿剂,将容器摇晃数分钟,并继
续摇晃直到水泥粉末变得完全润湿。
接着将样品放入滤纸,从滤纸的
表面将润湿剂吸入容器,然后计算剩余的润湿剂体积,并用预先定义
的等式计算水泥比表面积(rms)。
通过勃氏实验,可以得到准确的水泥比表面积值。
这种方法可以
真实地反映水泥在扩展收缩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帮助实验室解决水泥
品质控制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此外,勃氏实验可以用于检测水泥质量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如反
应活性不良、硬化过程不同、水化不足,都会影响水泥的质量和性能,
加重了水泥的质量控制难度,而勃氏实验可以更好地检测水泥质量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使水泥的质量控制更加科学的和有效的。
总之,勃氏实验对于水泥的比表面积测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准确度和精确度都较高,可以更好地适应水泥品质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为实验室提供准确的水泥比表面积测试结果。
比表面积法
![比表面积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d180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8.png)
2、试料层体积标定(用水银排代法标定圆筒的试料层体积):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实缘 上,用捣棒把两片滤纸放在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然后用水银注满圆筒,用玻璃片 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记为P₁,然后取出一片 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水泥标准粉,再盖上一层滤纸,然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 高度,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平后 将水教倒出称量P₂,重复试验后 。V=(P₁-P₂)/P汞,计算精确至0.001cm³ 。
3.空隙率(ε)确定 ①、P•Ⅰ,P•Ⅱ型水泥:空隙率→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空隙率→0.530±0.005; ②、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规定的位置时,则允许改变空隙率,空隙率调整以 2000g砝码(5等砝码)将试样压实至规定的位置为准。
4、确定试料质量m=pV(1-ε)
2
试验 式中:m-需要的式样量(g);
水泥、矿渣粉比表面积试验 勃氏法
序号
实操 步骤
要求
1、环境条件:实验室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50%;
试验 2、设备准备:分析天平提前半小时开机预热,调节水平气泡至天平水平; 1 前准
备 3、漏气检测,将压力计顶端锥型磨石用橡胶塞塞紧,启动漏气检查,观察是否漏气;
4、样品准备:水泥或S95级矿渣粉其样品应均匀无潮湿结块,先通过0.9mm方孔筛,在110 ℃±5℃下烘烤1小时,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装入干净、干燥的试样瓶中,密封,进 一步混匀。
6、透气试验: ①、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型磨 口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②、输入各参数:密度、空隙率、体积; ③、点击测试键开始试验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面下降到第一条刻线时,开始计时,第二条 刻线时,停止计时,仪器自动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自动计 算比表面积值。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09c0c558f5f61fb73666e0.png)
FBT-5型自动比表面积仪操作指南—: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被测试样烘干备用2.预先测定好被测试样的密度3.220V、 50Hz的交流电源系统4.千分之一天平一台5.黄油少许6.将仪器放平放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
此时仪器左侧的四位数码管显示Err1,表示玻璃压力计内的水位未达最低刻度线。
7.用滴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滴的滴入清水。
滴水过程中应仔细观察仪器左侧显示屏,至显示good时立即停止加水。
此时左侧数码管显示仪器常数K的值;右侧三位数吗管显示当前环境温度。
至此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二、仪器常数K的标定1.需要的已知参数:(1) 标准粉的比表面积:(2) 标准粉的密度:(3) 容桶的标称体积。
2.试样量的制备:(1)标准粉需在115摄氏度下烘干3小时以上。
在干燥中冷却至室温。
(2)按公式Ws=PsX V X(1—εs)计算试样量。
其中Ps一—标准粉密度,V-—容桶标称体积,εs-—标准粉试样空隙率。
注:本仪器标准粉及初测试样空隙率均为0.5.(3)例:标准粉密度3.16g/cm3 容桶体积1.980,空隙率0.5则:标定仪器时标准粉称重为:Ws=P sV(1-εs)=3.16×1.980×(1-0.5)=3.1284(g)请称量已烘干并冷却的标准粉3.1284g3.将容桶放在金属指甲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推杆按到底部平整即可。
4.通过漏斗将标准粉装入容桶(切忌不要震动容桶),用手轻摆容桶将标准粉表面基本摆平。
5.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转边将滤纸推入容桶至捣器与容桶完全闭合。
6. 从支撑上取下容桶,在容桶锥部的下部均匀涂上少量黄油。
7. 将容桶边旋转边放入玻璃压力计的锥口部分,观察容桶外壁与压力计内壁间应有均匀的黄油密封层即可。
8.轻按仪器操作面板上[K值]键,K键灯亮,再按[选择]键,数码管依次闪烁,将标准粉的比表面积值及密度值依次通过[△]、[▽]键入再按[选择]键,数码管停止闪烁,可以进行K值标定的操作。
比表面积 检测 药典标准
![比表面积 检测 药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e4f7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2.png)
比表面积检测药典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比表面积的检测方法,包含了附录A和附录B两个部分。
1. 引言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表面积,包括颗粒内孔表面积和颗粒外表面积。
对于许多材料来说,比表面积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非常重要。
本标准提供了一种测量比表面积的方法,适用于各种颗粒材料的测量。
2. 检测方法本标准采用气体吸附法进行比表面积的测量。
该方法基于BET (Brunauer-Emmett-Teller)理论,通过测定吸附气体在颗粒表面的吸附量,计算出颗粒的比表面积。
具体步骤如下:2.1 样品准备选取适量待测颗粒,用合适的溶剂清洗干净,然后用吹风机吹干。
将干燥后的颗粒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2.2 仪器准备使用气体吸附仪进行测量。
确保仪器性能稳定,标定正确。
在测量前需要设置相关的吸附参数,如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
2.3 测量过程将干燥后的颗粒放入气体吸附仪的样品管中,密封。
然后在设定的吸附条件下进行吸附实验。
记录实验过程中气体体积、压力等参数的变化。
根据BET理论,可以计算出颗粒的比表面积。
3. 附录A: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的操作规程本附录详细描述了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流程、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步骤。
具体如下:3.1 实验前准备(1)检查气体吸附仪的性能,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检查气路连接是否密封良好,无漏气现象。
(2)根据待测颗粒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吸附气体,如氮气、氩气等。
确保气体纯度高、无杂质。
(3)选取适量待测颗粒,用合适的溶剂清洗干净,然后用吹风机吹干。
将干燥后的颗粒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4)根据待测颗粒的性质和仪器条件选择合适的吸附参数,如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
设置好实验条件后,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2 实验操作流程(1)将干燥后的颗粒放入气体吸附仪的样品管中,密封。
注意不要将样品管内的气体排出。
(2)开启气体吸附仪,设定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1adc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5.png)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检测方法一、取样1、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袋中取至少6kg2、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每一标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过0.9mm方孔筛,不得混杂。
封存样应密封保存3个月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勃氏法)透气法的基本原理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规定厚度的试料层时,所受到的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试料比表面积。
粉料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空气透过时的阻力越大,则一定量空气透过同样厚度的试料层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之时间越短。
在一定空隙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试料层的气流速度。
一、试验设备及条件1.透气仪:本方法采用的勃氏透气仪,分手动和自动两种,均应符合JC/T956的要求。
2.烘干箱:控制温度灵敏度±1℃。
3.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1g4.秒表:精确至0.5s。
5.水泥样品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6.基准材料:GSB14-1511或相同等级的标准物质。
有争议时以GSB14-1511为准。
7.压力计液体:采用带颜色蒸馏水或直接采用无色蒸馏水。
8.滤纸:采用符合GB/T1914的中速定量滤纸。
9.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3.校准周期:至少每年进行校准一次。
仪器设备使用频繁则应半年进行一次,仪器设备维修后也要重新标定。
二、操作步骤1.测定水泥密度2.漏气检查3.空隙率(ε)的确定PⅠ、PⅡ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时,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调整以2000g砝码将试样压实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不留缝隙为止。
4.确定试样量试样量按式(1)计算:m=ρv(1-ε)式中:m—需要的试样量,(g)ρ—试样密度,(g/cm3)v—试料层体积,(cm3)ε—试料层的空隙率。
机制砂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机制砂比表面积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1062e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a.png)
机制砂比表面积检测方法引言:机制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的重要材料,其比表面积是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开发一种准确、可靠的机制砂比表面积检测方法对于保证机制砂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某种原理的机制砂比表面积检测方法,并详细阐述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原理介绍:该检测方法基于某种原理,通过测量机制砂样品的特定参数来计算其比表面积。
具体而言,该方法利用了机制砂颗粒表面积与其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
当机制砂样品暴露在特定气体环境中时,气体分子将吸附在机制砂颗粒表面上,形成一个薄膜。
通过测量吸附薄膜的厚度或其他相关参数,可以计算出机制砂的比表面积。
二、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从待检测的机制砂样品中取得适量的试样,并确保试样的代表性。
2. 环境准备:将试样置于特定的气体环境中,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吸附过程:将试样暴露在气体环境中一段时间,使气体分子吸附在机制砂颗粒表面上形成薄膜。
4. 测量参数:使用适当的仪器或设备,测量吸附薄膜的厚度或其他相关参数。
5.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利用事先建立的计算模型或公式,计算出机制砂的比表面积。
6. 结果分析:对计算得到的比表面积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机制砂样品的质量和性能。
三、优势和应用:该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价值:1. 准确性:基于特定原理,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机制砂的比表面积,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2. 高效性:操作步骤简单明了,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快速完成检测过程。
3. 可靠性:经过验证和实际应用,该方法已被证明在机制砂比表面积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 应用广泛: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制砂样品,可在石油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结论:机制砂比表面积的准确检测对于保证机制砂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某种原理的机制砂比表面积检测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效性、可靠性和广泛应用性等优势,可为机制砂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支持。
《比表面积测试》PPT课件
![《比表面积测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6a94a2aa00b52acec7ca0f.png)
精选ppt
33
技术指标
仪器 功能
测量 范围 测试 精度 样品 类型
比表 面积
总孔 体积 平均 孔径
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测定;BET单点(P/P0=0.2) 比表面积测定;BET多点比表面积;langmuir 比表面积测定
单点(吸附最高点)计算的总孔体积;BJH总孔 体积测定
单点(吸附最高点)计算的总孔体积;BJH平均 孔径测定
1.实验器材
仪器 配件
面积
SA3100比表面分析仪,如图。 电子天平 装液氮的专用罐和杯等等 气瓶(99.99%吸附气体(N2))和氦气。
精选ppt
37
2. 实验步骤 样品准备: 1)确定最佳试样量
SA3100分析仪对于总表面积为1m2的试样数量可产生 精确的结果,但是当总试样表面积在3m2到30m2之间 时可获得最佳的结果。同样,试样的质量必须大于 100mg以确保称量的精确性。试样的质量和材料的容 积密度决定需要使用的试样管的尺寸。
粉体有非孔结构和多孔结构两种特征,因此粉体的表面积有 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两种。粉体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有勃氏透气 法、低压透气法、动态吸附法三种。理想的非孔性结构的物料只 有外表面积,一般用透气法测定。对于多孔性结构的粉料,除有 外表面积外还有内表面积,一般多用气体吸附法测定。
精选ppt
3
低温氮吸附法
氮吸附法,连续流动色谱法 氮吸附,多层吸附理论,毛细凝聚理论
高纯氮气N2(99.99%),高纯氦气He(99.99%)
P/P0范围0.01~0.98, P/P0精度误差≤0.5%
精选ppt
35
控制系统 人工控制实验进程,采用进口的高精度流量传感器,根 据具体实验需要手动控制流量,实现流量精确控制; 而且采用高精度的热导检测系统,独创的电桥平衡电 路,信号灵敏度高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abc62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2.png)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一、比表面积检测方法有多种哦,咱来唠唠。
1. 气体吸附法
这可是超常用的一种呢。
原理就是利用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啦。
就像小气体分子特别喜欢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一样。
把固体样品放在特定的装置里,然后让气体去吸附在它表面,再根据吸附量等数据来计算比表面积。
常见的有氮气吸附法,氮气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扑向固体的表面。
2. 透气法
这种方法也挺有趣的。
简单说就是让空气或者其他气体透过粉末堆积体,根据透气的难易程度来推断比表面积。
就好比你吹一口气,通过不同的粉末堆,有的很容易吹过去,那这个粉末堆的比表面积可能就比较小,要是很难吹过去,那比表面积可能就比较大啦。
3. 压汞法
这个方法有点特别哦。
它是利用汞对固体表面的不润湿性,把汞压入到固体的孔隙中。
根据压入汞的量和压力等关系来计算比表面积。
不过汞可是有毒的,操作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就像对待一个小恶魔一样,要把它控制得死死的,不能让它乱跑危害我们的健康。
第 1 页共 1 页。
几种比表面积测试方法的对比
![几种比表面积测试方法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55f520755270722192ef76e.png)
几种比表面积测试方法的对比动态色谱法动态色谱法是将待测粉体样品装在U型的样品管内,使含有一定比例吸附质的混合气体流过样品,根据吸附前后气体浓度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静态法根据确定吸附吸附量方法的不同分为重量法和容量法;重量法是根据吸附前后样品重量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由于分辨率低、准确度差、对设备要求很高等缺陷已很少使用;容量法是将待测粉体样品装在一定体积的一段封闭的试管状样品管内,向样品管内注入一定压力的吸附质气体,根据吸附前后的压力或重量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动态色谱法和静态法的目的都是确定吸附质气体的吸附量。
吸附质气体的吸附量确定后,就可以由该吸附质分子的吸附量来计算待测粉体的比表面了。
由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的理论很多,如朗格缪尔吸附理论、BET吸附理论、统计吸附层厚度法吸附理论等。
其中BET理论在比表面计算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被比较广泛的应用于比表面测试,通过BET理论计算得到的比表面又叫BET比表面。
统计吸附层厚度法主要用于计算外比表面;动态色谱法仪器中有种常用的原理有固体标样参比法和BET多点法;动态色谱法之固体标样参比法固体标样参比法也叫直接对比法,国外此种方法的仪器叫做直读比表面仪。
该方法测试的原理是用已知比表面的标准样品作为参照,来确定未知待测样品相对标准样品的吸附量,从而通过比例运算求得待测样品比表面积。
以使用氮吸附BET比表面标准样品为例,该方法的依据是有2个:一、BET理论的假设之一在吸附一层之后的吸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相当于吸附质分子液化热,也就是和粉体本身无关;二、在相同氮气分压(5%-30%)、相同液氮温度条件下,吸附层厚度一致;这就是以此种简单的方法所得出的比表面值与BET 多点法得到的值一致性较好的原因;动态色谱法之BET多点法BET多点法为国标比表面测试方法,其原理是求出不同分压下待测样品对氮气的绝对吸附量,通过BET理论计算出单层吸附量,从而求出比表面积;其理论认可度相对固体标样参比法高,但实际使用中,由于测试过程相对复杂,耗时长,使得测试结果重复性、稳定性、测试效率相对固体标样参比法都不具有优势,这是也是固体标样参比法的重复性标称值比BET多点法高的原因;动态色谱法和静态容量法是目前常用的主要的比表面测试方法。
气体吸附(氮气吸附法)比表面积测定
![气体吸附(氮气吸附法)比表面积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40f1aeb770bf78a6529543e.png)
气体吸附(氮气吸附法)比表面积测定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方法有多种,其中气体吸附法因其测试原理的科学性,测试过程的可靠性,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在国内外各行各业中被广泛采用,并逐渐取代了其它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成为公认的最权威比表面积测试方法。
许多国际标准组织都已将气体吸附法列为比表面积测试标准,如美国ASTM的D3037,国际ISO标准组织的ISO-9277 (Determination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olid by gas adsorption-BET method)。
我国比表面积测试有许多行业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标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积》。
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原理,是依据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在一定的压力下,被测样品颗粒(吸附剂)表面在超低温下对气体分子(吸附质)具有可逆物理吸附作用,并对应一定压力存在确定的平衡吸附量。
通过测定出该平衡吸附量,利用理论模型来等效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
由于实际颗粒外表面的不规则性,严格来讲,该方法测定的是吸附质分子所能到达的颗粒外表面和内部通孔总表面积之和,如图所示意位置。
氮气因其易获得性和良好的可逆吸附特性,成为最常用的吸附质。
通过这种方法测定的比表面积我们称之为“等效”比表面积,所谓“等效”的概念是指:样品的比表面积是通过其表面密排包覆(吸附)的氮气分子数量和分子最大横截面积来表征。
实际测定出氮气分子在样品表面平衡饱和吸附量(V),通过不同理论模型计算出单层饱和吸附量(Vm),进而得出分子个数,采用表面密排六方模型计算出氮气分子等效最大横截面积(Am),即可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
计算公式如下:Sg: 被测样品比表面积(m2/g)Vm: 标准状态下氮气分子单层饱和吸附量(ml)Am: 氮分子等效最大横截面积(密排六方理论值Am = 0.162 nm2)W:被测样品质量(g)N:阿佛加德罗常数(6.02x1023)代入上述数据,得到氮吸附法计算比表面积的基本公式:由上式可看出,准确测定样品表面单层饱和吸附量Vm是比表面积测定的关键。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cd7a3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a.png)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水泥质量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水泥粉末的比表面积来评估水泥的品质和性能。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回答。
一、测定原理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是利用比表面积仪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粉末的表面积,通常用m2/kg表示。
比表面积越大,说明水泥的细度越高,反之则说明水泥的细度越低。
二、测定方法
1. 准备样品:取一定量的水泥样品,将其过筛,去除粗颗粒,然后将细颗粒放入比表面积仪中。
2. 测定比表面积:启动比表面积仪,让样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吸附和脱附,测定吸附和脱附前后的样品重量,通过计算得出比表面积。
3. 计算结果:将测得的比表面积值与水泥样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得出水泥的比表面积。
三、测定结果的意义
水泥比表面积是评估水泥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值越大,说明水泥的细度越高,反之则说明水泥的细度越低。
水泥的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和强度发展,因此,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水泥的早期强度和长期强度发展趋势,为水泥的选用和使用提供依据。
四、注意事项
1. 样品的准备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比表面积仪的使用和维护应该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测定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测定条件的一致性。
4. 测定结果应该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水泥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分类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c410dc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b.png)
测试方法分类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两种分类标准。
一是根据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现在基本上很少采用);另一种是根据计算比表面积理论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Langmuir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和BET法比表面积分析测定等。
同时这两种分类标准又有着一定的联系,直接对比法只能采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的多少,而BET法既可以采用连续流动法,也可以采用容量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
连续流动法连续流动法是相对于静态法而言,整个测试过程是在常压下进行,吸附剂是在处于连续流动的状态下被吸附。
连续流动法是在气相色谱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热导检测器来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的多少。
连续动态氮吸附是以氮气为吸附气,以氦气或氢气为载气,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使氮气达到指定的相对压力,流经样品颗粒表面。
当样品管置于液氮环境下时,粉体材料对混合气中的氮气发生物理吸附,而载气不会被吸附,造成混合气体成分比例变化,从而导致热导系数变化,这时就能从热导检测器中检测到信号电压,即出现吸附峰。
吸附饱和后让样品重新回到室温,被吸附的氮气就会脱附出来,形成与吸附峰相反的脱附峰。
吸附峰或脱附峰的面积大小正比于样品表面吸附的氮气量的多少,可通过定量气体来标定峰面积所代表的氮气量。
通过测定一系列氮气分压P/P0下样品吸附氮气量,可绘制出氮等温吸附或脱附曲线,进而求出比表面积。
通常利用脱附峰来计算比表面积。
特点:连续流动法测试过程操作简单,消除系统误差能力强,同时具有可采用直接对比法和BET方法进行比表面积理论计算。
容量法容量法中,测定样品吸附气体量多少是利用气态方程来计算。
在预抽真空的密闭系统中导入一定量的吸附气体,通过测定出样品吸脱附导致的密闭系统中气体压力变化,利用气态方程P*V/T=nR换算出被吸附气体摩尔数变化。
直接对比法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是利用连续流动法来测定吸附气体量,测定过程中需要选用标准样品(经严格标定比表面积的稳定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BT-5型自动比表面积仪操作指南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 被测试样烘干备用
2.预先测定好被测试样的密度
3.220V、 50Hz的交流电源系统
4.千分之一天平一台
5.黄油少许
6.将仪器放平放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
此时仪器左侧的四位数
码管显示Err1,表示玻璃压力计内的水位未达最低刻度线。
7.用滴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滴的滴入清水。
滴水过程中应仔细观察仪器左侧显示
屏,至显示good时立即停止加水。
此时左侧数码管显示仪器常数K的值;右侧三位数吗管显示当前环境温度。
至此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二、仪器常数K的标定
1.需要的已知参数:
(1) 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2) 标准粉的密度:
(3) 容桶的标称体积。
2.试样量的制备:
(1)标准粉需在115摄氏度下烘干3小时以上。
在干燥中冷却至室温。
(2)按公式Ws=PsX V X(1—εs)计算试样量。
其中Ps一—标准粉密度,
V-—容桶标称体积,εs-—标准粉试样空隙率。
注:本仪器标准粉及初测试样空隙率均为0.5.
(3)例:标准粉密度3.16g/cm3 容桶体积1.980,空隙率0.5
则:标定仪器时标准粉称重为:
Ws=P sV(1-εs)=3.16×1.980×(1-0.5)
=3.1284(g)
请称量已烘干并冷却的标准粉3.1284g
3.将容桶放在金属指甲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
推杆按到底部平整即可。
4.通过漏斗将标准粉装入容桶(切忌不要震动容桶),用手轻摆容桶将标准粉表面基
本摆平。
5.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转边将滤纸推入容桶至捣器与容桶完全闭合。
6. 从支撑上取下容桶,在容桶锥部的下部均匀涂上少量黄油。
7. 将容桶边旋转边放入玻璃压力计的锥口部分,观察容桶外壁与压力计内壁间应有
均匀的黄油密封层即可。
8.轻按仪器操作面板上[K值]键,K键灯亮,再按[选择]键,数码管依次闪烁,将标
准粉的比表面积值及密度值依次通过[△]、[▽]键入再按[选择]键,数码管停止闪烁,可以进行K值标定的操作。
9.按[启动]键,仪器会自动进行抽气。
计时、计算结束后显示屏左侧四位数码管显
示本次仪器标定的常数值K.
注意:启动后应仔细注意,如液面抽取到最高位光电管后仍未停止,请立即按[停止]
键,或关闭电源,可通过旋紧或旋松压力计上端的紧固螺栓,使光电检测正常即可。
10.仪器标定的K值自动记忆在仪器内存中,但用户最后要有记录,以便仪器故障时
可键入。
三、未知试样的比表面积的测定。
1.测定前应首先测定出被测试样的密度。
2.按公式: W=P·V·(1-ε)计算试样重量,本仪器设定空隙率ε=0.5上式可简化为:W=0.5·P·V
例:设被测试样密度P=3.36,容桶体积V=1.982
则 W=0.5·P·V=0.5×3.36×1.982=3.298(g)
3.将容桶擦拭干净,放到容桶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然后放入一片滤纸,将被测试样通过漏斗缓缓倒入容桶内,在平整的桌面上(最好是玻璃面)平行摆动,使在容桶内的被测试样表面基本摆平。
4.在试样上面放入一片滤纸。
5.用捣器边旋转边将滤纸压入容桶。
6.在容桶锥形部外部涂抹少许黄油。
7.轻轻将容桶放入玻璃压力计右侧的锥形口处,边放边旋转,使黄油均匀分布以便密封接口部位。
8.轻按[S值]键,再按[选择]键,仪器右侧三位数码管闪烁,通过[△][▽]键逐位键入被测试样的密度,再按[选择]键,仪器保持并记忆此密度值。
9.轻按[测量/复位]键,仪器自动完成抽液及液面跌落计时,并计算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值。
10.注意在仪器进行抽气工作时,请仔细观察液面如液面朝过最上位光电管5毫米仍未停止抽气时,请及时按下[测量/复位]键,以免液体抽入到电磁阀中。
11如液面抽取时不停机,请用十字螺丝刀略微旋紧压力计上端的两个紧固螺丝。
12.第2.6条将通气圆筒涂上凡士林或黄油后插入U形压力计锥形磨口,检查配合是否严密。
压力计的刻线是否环形(刻一圈),主要尺寸是否符合GB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标准中的要求,是否清晰。
13.第2.7条漏气检查:将勃氏仪各连接部位应该涂油处都涂上凡士林油。
压力计中加入颜色水至规定高度。
用橡皮塞将透气圆筒上口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关闭阀门。
观察压力机内的液面,在3min内不下降,表明仪器的密封性良好。
14.用水银排代法测定圆筒的试料体积。
将穿孔板平放入圆筒内,在放入两片滤纸。
然后用水银住满圆筒,用玻璃片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P1),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试样,再盖上一片滤纸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高度。
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后,将水银倒出称量(P2)圆筒试料层体积按(1)式计算:
V=(P1-P2)/p水银 ( 1 )
式中:V——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试样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装试样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
试料层体积要重复测定两遍,取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001cm3.
15.用水泥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粉测定标准时间
16.确定试样量:将110℃±5℃下烘干一小时并在干燥中冷却至室温的标准粉,按W=Pv(1-ε)式计算并准确称至0.001g。
17.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内,取一片滤纸放入,并放平。
将准确称至0.001g的标准粉倒入圆筒,使其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压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旋转捣器1~2圈,慢慢取出捣器。
18.透气试验:将装好试料层的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凡士林,把它连接到U形压力计上。
打开电磁泵,打开阀门,缓慢地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关闭电磁泵。
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
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线到第二条刻线所需的时间,精确至0.1s。
透气试验要重复称取两次标准粉分别进行,当两次透气时间的差超过1.0s时,要测第三遍,取两次不超过1.0s的平均透气时间作为该仪器的标准时间(Ts)。
19.勃氏仪常数的记录:将按本规程第4.5条所测的圆筒试料层体积(V)、按第4.6条所测的标准时间(Ts)、以及所用标准粉的比表面积值(Ss)、密度值(ps)、测标准时间的温度、检定日期一起记录下来,作为该台勃氏仪的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