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经典 正确使用药物知识讲解
初三上册化学一单元知识点指导:药品的取用规则
![初三上册化学一单元知识点指导:药品的取用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26e86ef58f5f61fb73666a9.png)
初三上册化学一单元知识点指导:药品的取用规
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计划着完成学期的任务。
编者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初三上册化学一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做完之后参考。
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
即: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三、固体药品的取用。
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和纸槽。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
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直立)
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
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三上册化学一单元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初三化学药品取用原则药品的取用知识点
![初三化学药品取用原则药品的取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81d51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f.png)
初三化学药品取用原则药品的取用知识点初三化学药品取用原则药品的取用知识点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3)、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一倾、二送、三直立)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
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一横、二放、三慢竖)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气密性。
2. 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3.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a)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试剂】 b)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c)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d)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4. 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使用胶头滴管6.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使用量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a)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仰视偏小,俯视偏大】四、物质的加热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2.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防止失火】3.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防止失火】4.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5.d)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化学药品使用方法
![化学药品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1e3f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7.png)
化学药品使用方法化学药品是一种可以治疗、预防、诊断和研究疾病的化学物质。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减少药物副作用非常重要。
在下面的回答中,我将介绍化学药品的常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正确的剂量是使用化学药品的关键。
剂量指的是药物的使用量,通常以毫克(mg)或克(g)为单位。
剂量的大小与患者的年龄、体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药物的特性有关。
药物的剂量通常在药物说明书上注明,如果有任何疑问,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其次,化学药品的使用途径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等。
口服是最常见的用药途径,即通过口服药片、胶囊剂或口服液等进入消化道后吸收。
外用指的是将药物直接涂抹或喷洒在皮肤表面,以便局部治疗。
注射是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射到血管、肌肉或皮下组织中。
不同用药途径的选择取决于药物的性质、疾病的类型和状态以及患者的需要。
此外,化学药品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也是需要注意的。
药物的使用时间通常是按照医生的处方来进行的,一般会说明每天使用几次以及何时使用。
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使用药物可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如果遗漏了某次用药,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快补药或咨询医生。
此外,药物的使用时长也是要注意的,有些药物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发挥效果,而有些药物则需要根据疾病的状况和医生的指导逐渐停药。
在使用化学药品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药物需注意服用前后是否需要饭前服用或饭后服用。
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以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吸收和疗效的影响。
其次,药物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避光的地方,以防止药物被日光、热量和湿度损坏。
药物通常有保质期限,过期的药物应丢弃,切勿使用。
另外,一些药物可能会对特定的人群产生过敏反应,如对某些成分过敏或在特定的疾病状态下使用有风险。
在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
最后,通过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化学药品,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最大化,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中学化学-正确使用药物
![中学化学-正确使用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66b9e9b0960590c69ec376a4.png)
)
答:B,生成的Cu2+有毒。
3、在医疗上,对胃酸过多者,可服用NaHCO3,
但对胃溃疡并发轻度胃穿孔、胃酸过多者都
3、某病人因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引起水杨酸反应, 他除了应立即停药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A、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B、静脉注射葡萄糖 C、静脉注射青霉素 D、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4、下列药品属于天然药物的是( D ) 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抗酸药 D、麻黄碱
5、医生给某病人检查时发现,该病人患有胃酸过 多症,同时医生还发现,该病人患有严重的胃溃疡。根 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在下列药品中,哪种适合该病人 服用( C )
A、碳酸氢钠
C、氢氧化铝
B、碳酸钙
D、碳酸镁
6、“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用与药物和 患者也很贴切,你如何理解? 这里的水指药物,舟指患者。比喻正确使用药物, 才能促进身体健康,否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健康 产生危险。
练
习
1、有人说,西药是人工合成药,有毒,不能 随便吃;中药是天然的,无毒,多吃少吃都没 关系。你认为对吗?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长 达10~19年的人,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下降 了30%;用药时间超过20年以上者,其发病率会 下降44%之多。 英国对500名25~35岁女性试验,长期服用阿司 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较晚,而且皮肤显得光滑柔嫩。 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 药物。
2、抗生素——青霉素
功能:有阻止 多种细菌生长 的特异功能,适于因 葡萄球菌 和 等引起的血毒症 链球菌
化学与生活 第二章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第2课时) PPT课件
![化学与生活 第二章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第2课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0871169ec3d5bbfd0a74db.png)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培养学生探究化学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难点: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 课时安排:第1课时 人工合成药物;第2课时 天然药物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讲述法 讨论法 实物展示法 观察法 自我表现
法等 教具准备: 阿司匹林 青霉素 胃酸药等
2021/1/10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3
天然药物
天然药物
2021/1/10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4
天然药物
1、简介:
二、天然药物
天然药物取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源丰富。例如
中草药就是一类天然药物。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
-1593)所著《本草纲目》中收载天然药物1892种,附药
5、关于抗生素青霉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青霉素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B.青霉素水解后的产物能与NaOH、盐酸、醇等反应 C.使用青霉素前需要进行皮试 D.青霉素有杀菌作用
2021/1/10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6
天然药物
6、关于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2
天然药物
性暴力倾向。它还引起吸服者失眠、幻 觉、心跳急促、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 害肺、肾、肝、心脏等内脏器官,严重 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 成死亡。
2021/1/10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3
天然药物
阅读:科学视野——药物研究
《正确使用药物》 说课稿
![《正确使用药物》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0578e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5.png)
《正确使用药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确使用药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正确使用药物》是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人工合成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让学生了解常见药物的成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接着,教材又阐述了天然药物,如麻黄碱等,强调了合理使用天然药物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学生对于药物的具体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可能了解较少,对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此外,高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药物的成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阿司匹林、青霉素等药物的结构和性质。
(3)学会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1、教学重点(1)常见药物的成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药品介绍
![九年级化学药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fbf37c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a.png)
九年级化学药品介绍
九年级化学药品介绍
1.粉末状药品: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V”形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起),以免(撒到侧碧上)。
2.怎样正确的'将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中?
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碳酸钠药品的药匙或“V”形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起,以免撒到侧碧上。
3.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什么?
塞子倒放、标签朝上(朝向手心)、互相倾斜、口挨口、漫漫倒、离刻度1~2mL时改用胶头滴管。
4.使用胶头滴管时为什么不能深入容器口?
容器会污染胶头滴管
5.向碳酸钠粉末中滴加盐酸时,有什么现象?用什么方法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有气泡生成,碳酸钠粉末逐渐溶解,溶液不变色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不是。
人教版化学选修一2.2《正确使用药物》经典教学教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一2.2《正确使用药物》经典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dace5276c66137ee061983.png)
人教版选修1 化学与生活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一.“正确使用药物”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在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的基础上,第二章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题,将合理选择饮食、正确使用药物和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归纳与整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是:化学如何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在学生了解了六类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了食物的酸碱性以及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知道了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之后,学习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药物,这样的章节内容编排非常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正确使用药物,对于身心正在迅速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他们一生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课程标准对本节《正确使用药物》的要求: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2.知道安全用药常识和医疗保健的重要性。
在内容选择上,教材选取了三类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介绍了它的化学名、结构式、物理性质、制备、化学性质、疗效和不良反应;青霉素(抗生素)和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治疗原理和副作用。
天然药物介绍了麻黄碱的药效及副作用。
最后以拒绝滥用药物和远离毒品的问题结尾。
在栏目设置上,教材以资料形式介绍了阿司匹林、青霉素的发现史和毒品。
采用探究活动的形式学习抗酸药的成分和原理,让学生在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设计思路教材内容按药物的来源分为两部分:人工合成药和天然药。
选取四种常见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抗酸药和麻黄碱,不仅介绍了成分、功能、注意事项,更凸显出药物背后的化学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阿司匹林、青霉素的发展体现人类的经典文明史,抗酸药突出了化学原理的应用,麻黄素彰显了祖国中药的重要性。
最后以滥用药物的定义和毒品问题结尾,树立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观念。
在教学中可补充李冰冰国外高烧不退的案例突出滥用抗生素的后果,由课本中麻黄中提取麻黄碱的例子迁移到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屠呦呦因从青蒿类植物中提取青蒿素,因而获诺贝尔奖,激发学生对祖国中医药事业的热爱。
化学——正确使用药物PPT课件
![化学——正确使用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a7626733687e21ae45a90c.png)
1.取药剂3~4片研碎,然后向样品中滴加过量盐酸,过 滤,得到澄清溶液; 实验步骤 2.向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 淀; 3.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白色沉淀是否溶解。
结论
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
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1、AI(OH)3 + 3HCI == AICI3 + 3H2O 2、AICI3 + 3NaOH == AI(OH)3↓ + 3NaCI 3、AI(OH)3 + NaOH == NaAIO2 + 2H2O
3.作用原理:与盐酸反应
HCO3- + H+ == H2O + CO2↑ 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Al(OH)3 + 3H+ == Al3+ + 3H2O Mg(OH)2 + 2H+ == Mg2+ + 2H2O MgCO3 + 2H+ == Mg2+ +H2O + CO2↑ [想一想]为什么NaOH、Na2CO3不用做抗酸药呢?
以上两项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原因 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时还有一个重 要原因是医学水平大大提高,各种药物得到了普 遍应用.化学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
药物的分类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人工合成药物
(根据功能分类)
(根据来源分类)
抗生素——青霉素 抗酸药——胃舒平
安眠药、镇静药、止泻药等
滥用抗生素,还会使病菌产生严重的耐药性。据 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使我们为战胜疾病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
初三上册化学辅导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辅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a9bf2833d4b14e8424681e.png)
初三上册化学辅导知识点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丢弃药品注意节约:取用严苛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
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混合物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当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体中药饮片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自带镊子夹取。
⑵取用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磷酸氢二钠到另一摆到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固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底下,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腐蚀残留的药液流下风化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
好像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靠近要求的北边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药物【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2、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3、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要点梳理】要点一、药物对人的生命的重要作用1、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具有防御、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物质,它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2、药物的作用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时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降到5%。
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是普遍应用了各种新型药物。
要点二、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根据药物的来源进行划分,有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根据药物的性能进行划分,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
要点三、人工合成药物【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阿司匹林】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
阿司匹林的应用开辟了医药化工的全新领域。
它投入市场一百多年来,迄今仍然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2)阿司匹林的功效及不良反应:①作用及用途:a、解热作用;b、镇痛作用;c、消炎抗风湿作用;d、抗血栓形成作用。
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如防止心脏病发作、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功能等。
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a、胃肠道反应:如上腹不适、恶心、胃黏膜出血等;b、水杨酸反应:如头痛、眩晕、恶心、耳鸣等。
注意: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反应方程式为:(3)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要点诠释:该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5)制备:水杨酸、乙酸酐做原料要点诠释:该反应不是酯化反应。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抗生素】2、抗生素——青霉素(1)抗生素抗生素,即消炎药,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化合物,其稀溶液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病毒、细菌。
抗生素的种类很多,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之一。
(2)青霉素青霉素最初是从青霉的培养液中取得的,所以称为青霉素。
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
①功效及不良反应:功效:能阻止多种细菌的生长(主要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破裂而死亡),稀释3000万倍仍然有效,适于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如肺炎、脑膜炎、淋病以及外伤感染等。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以皮疹为主,个别病人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会导致死亡;消化道反应——少数病人可能会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防止措施: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敏感试验(即皮试)。
②种类:青霉素F、G、X、K、V(其结构骨干均有青霉酸),是一类弱酸性物质。
用得较多的是青霉素G 的钠盐,俗称盘尼西林,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
③化学性质: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青霉氨基酸。
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如下:要点诠释:滥用抗生素危害多,如诱发细菌耐药,损害人体器官,导致二重感染,造成社会危害等。
为整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抗生素类药品。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抗酸药】3、抗酸药(1)功能和疗效人的胃壁细胞能产生胃液,胃液里含有不少盐酸,称为胃酸。
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抗酸药能中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
(2)成分抗酸药通常含有一种或几种能中和盐酸的化学物质。
①有效成分: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碳酸氢钠、双羟基铝碳酸钠、柠檬酸钠等。
②调味剂:添加调味剂如糖,可使药物的味道更好。
③黏合剂:添加黏合剂如淀粉,使药片各种成分易于黏结,便于加工成型。
(3)作用原理主要化学成分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氧化镁(MgO)MgO+2H+==Mg2++H2O氢氧化镁[Mg(OH)2] Mg(OH)2+2H+==Mg2++2H2O氢氧化铝[Al(OH)3] Al(OH)3+3H+==Al3++3H2O碳酸镁(MgCO3)MgCO3+2H+==Mg2++CO2↑+H2O碳酸钙(CaCO3)CaCO3+2H+==Ca2++CO2↑+H2O碳酸氢钠(NaHCO3)HCO3-+H+==CO2↑+H2O双羟基铝碳酸钠[NaAl(OH)2CO3] Al(OH)2CO3-+4H+==Al3++3H2O+CO2↑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C6H5O73-+3H+==H3C6H5O7要点诠释:a、抗酸药中加入镁盐主要是为了在胃液中生成Mg2+,起到轻泻作用。
b、由于MgCO3、NaHCO3与酸反应生成CO2,因此胃溃疡病人不适合服用此类抗酸药,否则容易造成胃穿孔。
②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的作用原理:Al(OH)3易引起便秘,加入三硅酸镁(轻泻剂)也具有抗酸作用。
2MgO·3SiO2·nH2O+4HCl==2MgCl2+3SiO2·nH2O+2H2O要点诠释:(1)三硅酸镁呈弱碱性,作用(中和酸)持久,且不产生刺激胃壁的CO2。
(2)中和酸后生成的胶体SiO2覆盖溃疡处起到收敛作用。
(3)Mg2+不易被吸收,起轻泻作用。
(4)治疗胃酸过多也可以用雷尼替丁等抑制胃壁细胞分泌盐酸。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重要的生物碱——天然药物和毒品】要点四、天然药物1、天然药物的广泛性天然药物(中草药)取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源丰富。
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收载天然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96个,对医药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2、化学对开发中草药的作用化学对开发中草药有重要意义,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经分离。
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碱中提取的生物碱。
3、中药麻黄——麻黄碱: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
①主要用途:治疗支气管哮喘、鼻塞等。
②不良反应:有时会出现由于中枢兴奋所导致的不安、失眠等,属于兴奋剂,有极大副作用。
晚间服用最好同服镇静催眠药以防止失眠。
③结构式:④主要物化性质:麻黄碱为无色蜡状固体或晶形固体,也可能是颗粒。
无臭,常含半分子结晶水,熔点40℃。
易溶于水(1:20)或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苯或甲苯。
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而不分解。
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与无机酸或酸性较强的有机酸结合成盐,这些盐大多易溶于水(草酸盐难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但几乎不溶于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4、毒品和兴奋剂①毒品:由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例如: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等。
危害:能够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危害巨大。
②兴奋剂实际是禁用药物的统称,即凡是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对人体有害的药物都是兴奋剂。
由于兴奋剂的主要功能是用强加的方法来改变身体的机能,而这种改变必将导致身体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自身原有的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形成人体对药物的长期依赖及这种依赖的不可恢复性,甚至导致猝死的发生。
要点五、合理使用药品1、合理用药原则:(1)对症下药;(2)注意药品质量;(3)注意药品用量;(4)消除药物依赖性;(5)远离毒品。
2、正确服药:(1)按时按量吃药;(2)用温开水送服(止咳糖浆类不能用水冲服);(3)肠溶片不能嚼碎服用;(4)处方药需遵医嘱按规定服用。
【典型例题】类型一:阿司匹林的结构、性质和疗效例1、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为。
根据其结构推断,其可能有的性质为()。
A.该物质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该物质能发生酯化反应C.该物质属于蛋白质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思路点拨】结构决定性质,观察阿司匹林的结构,找出其含有的官能团,然后再做题。
【答案】B【解析】与浓溴水反应是烯烃的性质,在阿司匹林结构中没有烯烃的官能团,而且烯烃和浓溴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故A项错误;阿司匹林结构中有-COOH官能团,能发生酯化反应,故B项正确;阿司匹林不属于蛋白质,故C项错误;阿司匹林的水溶性较差,故D项错误。
【总结升华】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总结如下表:有机物官能团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烃烷烃C-C 甲烷取代(氯气、光照)、裂化烯烃C=C 乙烯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炔烃C=C 乙炔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苯及其同系物苯甲苯取代(液溴、铁)、硝化、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除苯外)烃的衍生物卤代烃—X 溴乙烷水解(NaOH/H2O)、消去(NaOH/醇)醇—OH 乙醇置换、催化氧化、消去、脱水、酯化酚苯酚弱酸性、取代(浓溴水)、显色、氧化(露置空气中变粉红色)醛—CHO 乙醛还原、催化氧化、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羧酸—COOH 乙酸弱酸性、酯化酯—COO—乙酸乙酯水解举一反三:【变式1】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其结构简式为,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为()A.与NaOH溶液反应B.与金属钠反应C.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与乙醇反应酯化反应【答案】C【解析】阿司匹林中含有羧基,所以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故选C。
【变式2】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把阿司匹林放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煮沸,能发生反应的化学键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阿司匹林与碱反应是羧基与碱的中和反应,④键断裂;酯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①键断裂,故选C。
例2、关于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B.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C.服用阿司匹林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D.阿司匹林有治疗癌症的作用【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
【答案】AC【解析】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是常用的治感冒药,A项正确。
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有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水杨酸反应,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则B项错误、C项正确。
目前没有发现阿司匹林没有治疗癌症的作用,则D项错误。
【总结升华】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时不仅要了解它的功效,还要了解它的副作用、防治措施。
举一反三:【变式1】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后,下列不良反应中属于胃肠道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水杨酸反应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