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https://img.taocdn.com/s3/m/d5242f2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c.png)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只有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勿忽视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
只有当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持续稳定的状态。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就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包括了解决人民的基本衣食住行问题,以及提供基本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
在经济发展中,应当注重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也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公共服务。
其次,推动人民的全面发展。
只有当人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发展,享受到更多的权益。
因此,应当注重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
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精神层面的需求。
只有当人民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整个社会才能得以进步。
最后,就是加强人民的参与和主体地位。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当享有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权利。
在决策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同时,也要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建设,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基层工作的开展者,我们更应该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时刻关注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
我们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积极听取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只有当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待,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同时,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更应该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
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思考问题时要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重要考量。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建设幸福洛阳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建设幸福洛阳](https://img.taocdn.com/s3/m/91b793df240c844769eaeeda.png)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幸福洛阳作者:魏晓彤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洛阳市"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发展,围绕福民强市这一总体目标,通过富民、亲民、惠民、安民把影响群众幸福的现实问题解决好,全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洛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关键词:改善民生福民强市幸福指数幸福洛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让每一个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洛阳市“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民生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以群众更加满意作为衡量民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紧紧围绕福民这一总体目标,从洛阳实际出发,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作为着力点,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建设幸福洛阳。
一、坚持以福民为导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民幸福”作为新的执政理念,将群众的幸福感转化为政府政策制度和行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是考量政府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考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
群众幸福感如何,是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的感受或体验,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主观心境与内心感受,包含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内容,幸福感是变化和发展着的,幸福感的变化反映公众对发展需求的满意程度。
幸福如何测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幸福指数”作为测量和定量社会发展的“软指标”,幸福指数其构成应包括引起人们幸福感的客观因素和人们对这些因素的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幸福江阴”课题组将幸福指数分成主、客观两部分。
客观部分,标示人的重大需求和生存发展不断走向完美的客观条件,也是幸福所具有的客观内容,即他们所说的“五个有”:以民生为本,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人人都有好身体。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160db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3.png)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下面就从经济、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来谈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首先,经济方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保障人民的经济收入。
要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社会救助和保障力度,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教育方面。
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工作。
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再次,医疗方面。
健康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费用,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此外,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
要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就业创业,为每个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综上所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加大对民生工作的投入,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deefae0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0.png)
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国家有效地推进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措施。
只有全面改善民生,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人社会状况的改善和社会公平发展。
首先,政府应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调整,注重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高基础设施支撑社会发展的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实施科学可行的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次,要切实改善社会服务系统,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
要推广新技术、新服务,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改善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和水平。
其中,加强健康服务,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也是改善民生的重点。
此外,改善民生,还要改善市场服务,完善各项服务体系,促进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基层居民得到充分的市场服务。
同时,完善民生补助体系,为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提供适当的补助,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总之,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政策调控、行政规范、社会依托以及社会动员等措施,有效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动社会公平发展。
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8f57ad2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f.png)
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应采取深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民生福祉的有效措施,不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为全体人民谋福利、创造更大的社会公平。
首先,应加强精准扶贫,把握好发展的分寸,拓展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途径,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完善金融产品服务,提高农村扶贫水平。
其次,应加强重点救助。
要进一步落实特殊困难群体救助政策,有效防止和减少因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收入差距,在建立专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基本需求,强化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确保实现全体受到保障的目标。
此外,还要加强就业促进政策力度,支持企业扩大投资,不断涌现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能力,加强就业培训,帮助就业者发挥他们的技能和潜力,促进就业市场秩序化和市场化发展。
同时,还应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和医疗卫生公平,给学生家庭补贴费用,扩大普及优质教育资源。
要深化改革,放宽城乡医疗
结算制度,提高财力资源量,拓展民生服务内容,更大力度推进医疗卫生公平,拓宽医疗保障范围,提升质量服务能力。
总之,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必须切实落实各项社会政策,使政策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地惠及全体人民,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既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实现国家民族复兴的梦想,实现社会更加公平正义,确保各项民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3357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b.png)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1. 引言1.1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性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民生工作的根本目标。
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只有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改革成果、享受到发展成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有力支持。
只有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也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需要加大民生投入,优化民生政策,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
只有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让国家实现长足发展。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
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才能让社会更加美好、幸福。
2. 正文2.1 建设智慧社会化解民生难题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化趋势的加速,建设智慧社会已成为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途径。
智慧社会的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民生需求、解决民生问题。
智慧社会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改善民生环境。
通过智能化的城市规划和监管,可以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智慧社会可以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升级。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匹配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提升民生福祉。
智慧医疗系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群众更便利地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智慧社会还可以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通过智能化的社会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监管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民生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
建设智慧社会是解决民生难题、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快智慧社会建设步伐,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众。
2.2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人社部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议
![人社部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522dc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d.png)
尊敬的人社部门负责人:作为人社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您们肩负着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了让人民裙众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重视和支持。
一、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1.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应加大对低收入裙体的扶持力度,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2.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的职业培训机制,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促进社会稳定。
3. 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通过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
4.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提高医疗保障支付标准,完善医疗保障补偿机制,保障人民裙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完善医保政策,降低医疗费用负担,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2. 深化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 加强农村低保制度。
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进行有效帮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三、加强劳动监察和劳资纠纷处理1. 健全劳动监察体系。
建立规范、高效的劳动监察机制,严格执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3. 健全劳资纠纷处理机制。
建立快捷、公正的劳资纠纷解决机制,确保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四、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1.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使用效率。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社会保险资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2. 完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合理配置社会保险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上建议仅代表我们对人社部门工作的一些期待,希望人社部门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切实履行好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责任,帮助更多的人民裙众实现幸福安康的生活。
期待人社部门能够认真对待这些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帮助推动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为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e0e20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9.png)
为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这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产生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_2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_2](https://img.taocdn.com/s3/m/8c81d4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1.png)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2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要支持和引导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在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为民生改善贡献力量
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
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改革步伐,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其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
8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
9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依法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
B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
C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1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要基础
要加大对城乡社区建设的投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2
z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是农村社会的弱势群体,要加强对他们的关爱服务,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教育文化等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da0a0f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6.png)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民生,这两个字沉甸甸的,就像家里那口装满米的缸,缸满了,全家老小心里就踏实。
这民生的事儿啊,千头万绪,但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地方,那老百姓的日子肯定能过得更舒坦。
教育这事儿就像种树,得从小苗开始精心呵护。
现在的孩子们读书不容易,有些地方的学校条件还不好。
咱们得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多给那些偏远山区的学校派些好老师,就像给那些干渴的土地引来清泉。
好老师就像魔法棒,能把知识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让他们茁壮成长。
学校的设施也不能差,电脑、图书、实验器材,这些就像种树的工具,工具全了,树才能长得好。
还有那课外的兴趣班,不能让孩子们整天就闷在课本里,唱歌、跳舞、画画,就像给树修剪枝叶,让孩子们的成长更多姿多彩。
再说说医疗吧。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医疗就像一把保护伞,得把老百姓都罩在下面。
医院可不能光想着赚钱,药价得降下来,就像把那些奢侈品变成平价货。
医生呢,要有颗菩萨心肠,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现在有些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却冷冷清清。
咱们得让小医院也热起来,把医疗资源平均分配。
比如说,大医院的医生可以到小医院去坐诊,就像大厨师到小饭馆露两手,这样一来,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不用大老远跑到大城市去挤破头。
住房可是民生的大事儿。
现在房价高得像火箭一样往上蹿,好多年轻人望房兴叹。
政府得管管这事儿,就像给这匹脱缰的野马套上缰绳。
多盖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让那些收入不高的家庭也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房子不是用来炒的,是用来住的,这就像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不是为了炫耀。
咱不能让老百姓一辈子的心血都被房子给吸干了。
就业就像一场找饭碗的大游戏。
年轻人从学校出来,就像刚出笼的小鸟,充满活力,但是找不到工作就像小鸟没了方向。
企业要多给年轻人机会,别光看学历,能力和态度也很重要。
政府也得搭台子,多举办些招聘会,就像相亲大会一样,让企业和求职者能对上眼。
而且,对于那些下岗再就业的人,要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培训,就像给战士发武器,让他们在就业的战场上有一技之长。
一心为民的分论点
![一心为民的分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7d134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9.png)
一心为民的分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心为民的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心为民需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
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心为民需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打破利益固化和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4.加强基层治理:一心为民需要加强基层治理,包括加强基层党组
织建设、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心为民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总之,一心为民的分论点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治理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心为民的分论点体系。
2024年社区民生工作计划范文(4篇)
![2024年社区民生工作计划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8b97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4.png)
2024年社区民生工作计划范文为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面完成我镇民生工程工作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年度民生工程工作计划。
一、成立组织调整充实镇民生工程领导组,镇长为领导组组长,副书记、人大主席、政协联络处主任、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镇分管民生工程的领导兼任民生办主任,财政所所长为副主任,办公室设在镇财政所。
二、认真做好民生工程的宣传工作三、目标任务(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继续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继续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抗震加固纳入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强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完善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
(二)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加大统筹力度,完善资助工作机制;确保资助对象认定准确,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三)就业技能培训。
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____人,培训合格率达到____%以上,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人数达到培训人数的____%以上。
(四)就业扶持工程。
购买____个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托底,岗位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合率不低于____%;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____元;住院率控制在____%以内;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不低于____%;继续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
(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逐步提高患大病参保人员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原则上起付线标准为1-____万元,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大病保险即时结算,稳步提高大病保险保障绩效。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66091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3.png)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几点建议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使命,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基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品质。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等服务,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
其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
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在面对风险和困难时有可靠的保障。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障,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提供特殊救助和扶助。
第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建设。
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政府应该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的参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责任担当,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全社会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治和道德意识,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的问题困难和有关建议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的问题困难和有关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e61c1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f.png)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的问题困难和有关建议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 就业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等方式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提高其就业技能和素质。
2. 教育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可以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方式实现。
3. 医疗问题:政府需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4. 住房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同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5. 扶贫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方式实现精准扶贫。
同时,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和管理,确保扶贫政策的可持续性。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政府还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和部门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https://img.taocdn.com/s3/m/72454a1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d.png)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也标志着民生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到了崭新高度。
宝鸡审慎把握现阶段民生发展特征,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进一步探索民生改善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路径。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随着宝鸡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全面改革持续深化、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诸多新趋势新特征,必须站在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民生工作的重大意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生保障托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宝鸡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工业城市,经过“十二五”发展,经济总量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但经济结构仍不合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较慢,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
而经济下行压力越是持续加大,“民生标杆”越要不断拉高,只有统筹安排好民生保障,把基本民生保住,把底线兜住,才能充分发挥民生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有效释放和扩大消费需求,为宝鸡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民生任务的落实越来越紧迫。
从宝鸡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最难啃的骨头、最紧迫的任务就在民生领域。
宝鸡还有33.1万农村贫困人口、19万低保人群、0.74万五保人群,实现到2017年整体脱贫,不让一户家庭受困、不让一个群众受穷的目标,任务重、时间紧。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不仅是民生任务,更是政治任务。
城镇化发展到了关键时刻,民生改善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近年来,宝鸡围绕“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市“一主三副一带两翼”市域空间布局已经形成,五级城镇体系初具规模,64万农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9%。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3947009e3143323868933b.png)
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24期(总第476期)民生是什么呢?民生问题就是住院报销下来的一叠钞票;是走路10分钟就可达到的学校;是上班路上的畅通无堵;是疲惫了一天,家庭餐桌上香喷喷的饭菜;是照亮黑暗的一缕阳光;是波涛巨浪中的一叶扁舟;是烈日炎炎涌出的汨汨清泉��民生就是我们在衣食住行中的细枝末节,是我们每个家庭在生活、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直接体验。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民生保障问题,兜底民生底线。
追求幸福是我们永恒不变的目标。
所谓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指人们的一种主观心理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生活、教育程度、工作就业、医疗保障等状态的满意程度。
随着居民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幸福的定义越来越广泛,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或精神层次的满足,而是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多元性、多层次的体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湖城,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主要从以下几点:1 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问题“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要让棚户区和老城区的居民居住更加舒适、生活更加美好,解决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
新时代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城镇居民中存在一些对于棚户区,抓好棚户区改造问题为重点问题。
建设新时代的文明城,文明城市的创建与提升。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推动下,棚改工作在扎实推进,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让居民从“忧居”到“优居”,从“将就”到“讲究”。
居民乔迁新居,生活质量改善,群众的文明素质也到了相应的提升。
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保证房地产市场正常的发展趋势,满足刚参加工作青年的房子刚需问题,遏制炒房热,防止市场出现房地产泡沫。
在大多数地区,居民的住房问题需求问题解决,这样在大幅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 医疗卫生问题健康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医疗卫生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3篇)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b0be5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a.png)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3篇)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精选3篇)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篇1为全面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让沈阳振兴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困难群众,现就20__年全市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为目标,以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为重点,坚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扶贫帮困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扶贫帮困工作水平,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沈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一)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
20__年,城市低保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或月标准增加额不低于50元;农村低保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5%,或年标准增加额不低于480元;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对象供养金年人均增加额不低于600元。
此项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和各区、县(市)政府负责。
(二)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沈阳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提高城市贫困群体非集中供暖补贴标准,城市低保卢每户每个取暖期补贴标准由500元提高到700元,城市低保边缘户每户每个取暖期补贴标准由300元提高到420元。
同时,参照城市集中供暖补贴标准,完善农村供暖政策,实现城乡供暖救助一体化。
此项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房产局和各区、县(市)政府负责。
(三)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整合和规范医疗救助政策,加大支持城乡贫困居民参保参合力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衔接,大力推进医疗慈善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已经设立惠民医院(病床)的地区,要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以收治贫困患者为重点,通过降低医疗收费、综合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设立药事服务费、双向转诊等配套改革措施,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7年省政府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在我区实施的有21项;市政府继续实施9项民生工程,其中在我区实施的有7项。
现将42项民生工程政策内容予以公开,便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监督实施。
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受益对象〕对持有我区农村户口、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120元的特困群众,给予差额补助。
〔申请程序〕以户为单位,由户主申请、村居民主评议和公示、街镇审核、报区民政部门审批。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386。
2、特困人员供养及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补助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6120元。
〔申请程序〕由本人或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镇提出申请,居村初审、街(镇)审核、区民政部门审批核准后,符合条件的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证》。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387。
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内容〕向社会散居孤儿以及符合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每人每月发放780元生活补助。
〔申请程序〕由孤儿或其监护人向孤儿户籍所在地的街镇提出申请、街镇审核、区民政部门审批并上报,经民政部核准后发放。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390。
3、贫困残疾人康复〔政策内容〕对贫困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提供1200元药物治疗费用补助;为符合条件的聋儿、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提供医疗康复训练救助或适配辅助器具。
〔申请程序〕个人向户口所在地街镇提出申请,由街镇初审后,报区残联复审。
〔责任单位〕区残联。
〔咨询电话〕66012669。
4、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内容〕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一、二级残疾人,三、四级残疾人,每人每年分别补助800元、600元。
〔申请程序〕个人向户口所在地街镇提出申请,由街镇初审后,报区民政复审。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390。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内容〕对具有包河区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60元护理补贴。
〔申请程序〕重度残疾人由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镇提出申请,提交《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审核表》及居民户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及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390。
5、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援助对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2倍及以上的低收入人群、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刑事案件当事人、主张因其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公民、因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法律援助中心)。
〔咨询电话〕12348 、63357148。
6、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政策内容〕规范村干部报酬,为村干部购买“五险”,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咨询电话〕63357057。
7、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企业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政策内容〕针对与企业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新录用人员,在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企业依托职工培训中心或委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2017年组织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300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咨询电话〕63357240。
退役士兵培训〔政策内容〕培训对象结合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工种或项目,参加免费技能培训,掌握就业所需的初级技能或专项技能。
〔培训对象〕退出现役一年以内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385。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内容〕2017年开展专业服务型农民培训100人,其中农产品电商50人,休闲农业50人。
〔培训对象〕长期稳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不超过60周岁。
其中电商人才培训对象是已开展或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愿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基础。
〔申请程序] 个人自愿申请,镇街初审、报区农林水务局复审。
〔责任单位〕区农林水务局。
〔咨询电话〕63357829。
8、就业扶持工程公益性岗位开发〔政策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2500个公益性岗位,岗位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
〔援助对象〕正在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连续失业12个月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享受失业待遇的大龄就业困难失业人员(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毕业两年以内连续6个月未就业且家庭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高校毕业生、符合相关规定的残疾人以及区级以上人社部门认定的就业援助对象。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咨询电话〕63357843。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内容〕为毕业1年内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60个就业见习岗位,见习期限为3-6个月,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800元。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咨询电话〕63357295。
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内容〕对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时间〕2017年7月1日至9月20日,逾期不予参保登记。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咨询电话〕63357146。
1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内容〕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参保人员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参保对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且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本区户籍居民。
〔申请程序〕本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到户口所在的居村进行参保登记。
〔待遇享受〕年满60周岁、足额缴费的人员在到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咨询电话〕63357247。
11、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政策内容〕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责任单位〕区卫计局。
〔咨询电话〕63357410。
12、三大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内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结核病患者管理共12大类46项卫生服务,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及咨询电话〕区卫计局 63357411,区疾控中心63415872,区妇计中心63423367,区卫生监督所63423694。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免费婚检〕对在本辖区婚姻登记机构进行登记的准婚人员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责任单位〕区妇计中心。
〔咨询电话〕63357426。
〔免疫规划〕对全区0-6岁儿童实施国家Ⅰ类疫苗,免费接种11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
〔责任单位〕区疾控中心。
〔咨询电话〕63440235。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受益对象〕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后,给予特别扶助金;对按规定鉴定为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并持有鉴定结论的人员纳入特别扶助制度范围,每年给予一定数额扶助金。
〔申请程序〕居村协助本人提出申请并审议,区卫计局复审确认资格。
〔责任单位〕区卫计局。
〔咨询电话〕63357812。
13、城乡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社会散居孤儿以上三类人群不受病种限制;城乡低收入家庭(低保标准1.8倍)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区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救助病种〕参照《合肥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及《合肥市特殊病门诊医疗卡》明确的特殊病种。
〔申请程序〕持身份证和相关证明(低保证、五保证等)向户籍所在地街(镇)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区级以上医院本年度的诊断病历和必要的病史证明,经街镇调查审核后,报区民政部门审批。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387。
1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内容〕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给予建设或运营补助;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辖区内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现全覆盖。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63357292、63357387。
1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内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其中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继续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咨询电话〕63357132。
16、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对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别按每年3000元、2000元、2000元进行资助。
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咨询电话〕63357132。
17、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政策内容〕全区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9个街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免费向群众提供。
〔责任单位〕区文广局。
〔咨询电话〕63357058。
18、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政策内容〕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点共建)网络设施为基础,做好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
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每年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不少于1场;对农家书屋进行维护管养,补充更新出版物不少于60册、维持日常运行和开展读书活动,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每行政村每年放映12场公益电影。
每行政村每年开展不少于1场体育活动。
〔责任单位〕区文广局。
〔咨询电话〕63368708。
19、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目标任务〕消除露天焚烧秸秆等作物现象,做好综合利用,确保全区域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责任单位及咨询电话〕区农林水务局 63357832;区环境保护局 63357779。
20、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迅速检测体系,新建蔬菜农残快捡系统2套;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奖补企业不低于12家,其中奖补无公害农产品企业3家、绿色食品企业9家。
〔责任单位〕区农林水务局。
〔咨询电话〕63357829。
21、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安全隐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功能不健全的区域实施改造。
2017年新开工900套,基本建成900套。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重点局。
〔咨询电话〕63357480、6335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