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_03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资料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四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四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13f9f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e.png)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9. 小腿长:大小腿屈曲900时胫骨点至内 踝点之间的距离。
10. 小腿+足高:大小腿屈曲900时胫骨 点至凳面的垂直距离。
2 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 基本姿势 直立位
正确的直立位 前面观:耳屏前 肩峰 大转子 膝 踝 侧面观:左右髂前上肌的连线与长 轴互成直角 后面观:棘突成一直线两肩齐平
3 测点 指人体的表面标志.即活体测量试点简称测点
4 常用测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腹中线:是胸骨中线的延 续,是腹部四区分法的 垂直线。
脐:位于腹部中心,向后投 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 间,是腹部四区分法的 标志。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九个区
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
(20)桡骨点 (21)桡骨茎突点 (22) 尺骨茎突点 (23) 桡侧掌骨点 (24)尺侧掌骨点 (25) 指尖点
尺骨茎突点 桡骨茎突点
桡侧掌骨点 尺侧掌骨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测试者用测径规测量左右肩峰之间的距离。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cm。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业05(答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业05(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165b4c69eae009581bec23.png)
《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业05第03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1、人体形态:是指人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等。
2、在身体形态的重复测量时,较长部位测量误差不能超过0.5厘米,其它不能超过0.2厘米,体重测量误差不能超过0.1千克。
3、体格:指人体外部形态结构,包括人体量度、长度、宽度、围度等。
4、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和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重量整体指标。
体重一般宜在上午十时左右测量。
5、身高是指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是反映骨骼发育状况的长度指标,测身高时要求足跟、骶部及两肩胛间部与立柱相接触。
6、坐高是反映躯干长度的指标,测量时应使骶部、两肩胛间部紧靠立柱。
7、胸围是指平衡呼气时,经胸中点、肩胛下角点绕胸一周的长度,是反映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情况的围度指标。
8、男子腰围不宜超过85厘米,女子不宜超过80厘米。
9、形态指数:是指根据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和相互内在关系,把两项或两项以上形态指标的测量值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的相对值。
10、腰围指数= 100 ×腰围/臀围。
男性超过100,或女生超过85为肥胖。
11、某成年男子身高170cm,体重80kg,胸围100cm,则其肥胖度为23.1%,BMI指数为27.68,维尔威克指数为105.88。
12、发育指数是由尺度指标和重量指标综合形成的指数,又称充实度指数或营养指数。
13、身体成分:指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及内脏器官等身体的组成成分。
14、通过体密度测量体脂率常采用水下称重法和皮褶厚度法。
若通过上述方法测得体密度为1.0786g/ml,则体脂率为9.50%。
15、成年女子正常体脂率范围是20%-25%,超过30%为肥胖。
成年男子正常体脂率范围是10%-15%,超过20%为肥胖。
16、人体三大发育指标是身高、体重、胸围。
17、体型: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特征的类型,是对人体某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
18、体型分内胚层型、中胚层型、外胚层型三类。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e6f02011ca300a6c390a3.png)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测量的基本要求;2.了解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评价的基本内容;3.掌握身体体型测量与姿势测量的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1.体型测量测评;2.身体整体姿势与身体局部姿势测评。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三章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第四节体型测量一、体型测量概述体型是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营养、环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在特征。
对人体体型的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
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与脂肪积蓄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
体型测量在人类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体育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体型分类体型分类的依据是人体脂肪、肌肉、骨骼发育发达的程度。
根据其发育的程度可分为7个等级,用1―7数字表示。
第一位数字表示内胚叶成分,第二位数字表示中胚叶成分,第三位数字表示外胚叶成分。
目前较为流行的体型分类法是:将体型分为内胚层型(肥胖型)、外胚层型(细长型)和中胚层型(运动员型)。
1.内胚层型――肥胖型中午身高,身体呈圆柱形,营养良好,头大面红,颈短肩宽,胸宽腹大,四肢短粗,臀厚腿短,肌肉无力,脂肪成分占优势。
2.外胚层型――细长型身材细长,头小面白,胸部扁平,四肢细长,肌肉纤细,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和神经组织占相对优势。
3.中胚层型――匀称型(运动员型)身高超过平均身高以上,全身发育匀称,颈长而粗,肩部丰满,胸廓发育良好,四肢粗壮,骨骼粗大,肌肉发达,运动成绩良好,骨骼与肌肉占相对优势。
(二)测量体型的意义通过对体型的研究,了解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发育的特征,可以估计身体的结构和组成,估计健康状况及免疫功能,对运动员的选材则有更直接的帮助。
体型肥胖者易患高血压、脑溢血,故过去称其为卒中型;细长型则易患肺结核,故称其为结核型。
研究表明,许多专项成绩与体型相关,如体操运动员的体型与马拉松运动员的体型相反,足球运动员体型又明显不同于篮球运动员。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d281e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b.png)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体格测量的基本要求;2.了解体格评价的基本内容;3.掌握体格测量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1. 体格测量的注意事项;2. 体格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三章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第二节体格测量与评价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是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等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一、体格测量一量度测量1.体重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人体形态学把体重作为反映人体长、围、宽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测量仪器:杠杆式体重计测量方法:注意事项:二长度测量1.身高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一个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测量仪器:身高坐高计测量方法:注意事项:2.坐高坐高是指人体呈坐位姿势时;头顶点至座板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坐高反映了躯干的长度..严格来讲;躯干长是指胸骨上端至耻骨联合点的垂直距离;但为了测量方便;通常以坐高代替..躯干长度可间接反映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用坐高与身高的比、坐高与体重的比;还可评价人体体型及营养状况..测量仪器:身高坐高计测量方法:注意事项:3.颈长颈长指颏下点至胸上点之间的直线距离..4.项长后颈长项长指枕外隆凸点到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5.上肢长上肢长指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至中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6.上臂长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到桡骨点之间的直线距离..7.前臂长手臂自然下垂时;桡骨点到桡骨茎突点之间的直线距离..8.手长桡骨茎突点与尺骨茎突点在掌侧面连线中点到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9.中指间距两上肢向左右做水平伸展时两侧中指尖点的直线距离..测量方法:10.手足间距人直立时手臂尽量上举;中指尖至足底平面的垂直距离..测量器材:测量方法:11.下肢长股骨大转子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在体育测量中习惯称为下肢长B..还可采用以下方法表示下肢长:身高减去坐高髂嵴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下肢长H..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下肢长C..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下肢长A..12.小腿长+足高大小腿屈90度时;胫骨点至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13.小腿长大小腿屈曲90度时胫骨点至内踝点之间的垂直距离..14.跟腱长小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到跟点的垂直距离..15.足长足跟点到趾尖点间的直线距离..测量仪器:足长测量器测量方法:三宽度测量1.肩宽肩宽表示肩的长径;它与体重、胸围等指标有关;是反映体型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形态测量的常用指标..使用器材:测径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2.胸廓横径通过测量胸廓可以评价胸廓的形态特征及发育程度..测量方法:注意事项:3.胸廓前后径矢状径或纵径使用器材:测径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4.骨盆宽使用器材:测径规测量方法:5.手宽使用器材:测径规或带游标的直尺..测量方法:6.足宽使用器材:测径规或带游标的直尺..测量方法:四围度测量围度也是用来评价身体发育的常用指标..围度指标受年龄、性别、劳动和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肌肉较为发达;身体各部的围度比一般人要大队腰围外..1.胸围胸围反映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状况..测试方法:注意事项:2.呼吸差呼吸差为最大吸气时解围值与最大呼气时解围值的差数..使用器材:带状皮尺测试方法:注意事项:3.臂围1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放松围:臂围反映上臂肌肉发达的程度..使用器材:带状皮尺测试方法:注意事项:2前臂围使用器材:带状皮尺测试方法:注意事项:4.腰围腰围主要反映腹壁肌和腹部脂肪的情况;当腹壁肌肉紧张降低或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时腰围会增加..体育锻炼可使脂肪减少;腹部张力提高;因而可使腰围减少..测试方法:注意事项:5.腿围使用器材:带状皮尺测试方法:注意事项:2小腿围使用器材:带状皮尺测试方法:注意事项:二、体格评价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的数据作出绝对评价;也可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作出评价..形态指数是根据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和相互内在关系;把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的测量值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的相对值..用形态指数作出身体发育水平的评价时;可以使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种族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评价建立在对等的条件之上;使相互之间的比较更具有科学性..因此;形态指数在评价身体生长发育和运动员选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用形态指数进行体格评价时;先计算出形态指数;然后用离差法、百分位数法对形态指数划分等级;制订出体格评价标准..在制订评价标准时;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应按类别和年龄分别制订评价标准..国外的一此评价标准不宜直接引用于中国人;而且不是所有的指数对任何性别和年龄的被评价者都是越高越好..一描述人体各环节长度的指数1.上肢长/身高×1002.指距/身高×1003.坐高/身高×1004.前臂长/身高×1005.下肢长/身高×1006.足长/身高×100二描述人体各环节宽度的指数1.肩宽/身高×1002.骨盆宽/身高×1003.腰宽/身高×1004.手宽/身高×1005.足宽/身高×100三描述人体各环节围度的指数1.胸围/身高×1002.腰围/身高×1003.上臂放松围/身高×1004.上臂紧张围/身高×1005.大腿围/身高×1006.小腿围/身高×100四描述人体整体发育水平的指数1.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该指数是被称作“人体测量之父”的克托莱提出的;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作为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宽、厚度以及机体组织密度;又称作肥瘦系数..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身体的充实度;指数越大;相对体重越大..该指数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但同年龄不同个体、群体、种族和地区的指数会有较大的差异..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身高和体重的非等比增长;男女性该指数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2.维尔威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该指数是1920年维尔威克提出的..它实际上是体重与身高之比和胸围与身高之比两个指数的和;反映了人体长、围、宽、厚度和组织密度;与心肺和呼吸机能密切相关..身高、体重、胸围是衡量体格发育状况和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三者的结合;可以说明人体的充实度和发育发达程度..因此;它不仅是体格、体质的评价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营养评价指数..五人体比例1身高中点为耻骨联合上缘..该点至垂直支撑面的距离为身高的1/2;小于1/2为腿短型;大于1/2为腿长型..2指间距肩臂长与身高等长..指间距/身高小于1者为臂短型;大于1者为臂长型..3坐高与身高比例..一般用“坐高/身高×100”这一指数研究评价人体体格、体型特征..。
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f94121bf12d2af90242e685.png)
(四)腿部形状测评
• 直型腿:两膝、两腿内侧、足跟均可靠 拢或间距<1.5cm,为正常腿。
髋部一侧明显高于另一 侧 两脚尖明显相外,内踝 下塌
明显平足
全身姿势单项评分标准
部位评 分 5分
8.胸(侧面)
胸部高挺
3分
胸稍下塌
2分
胸明显下塌
9.肩(侧面) 10.背(侧面)
肩峰处于身体轮 肩峰稍向前突 廓线中央
背弓正常
背部稍大
肩峰明显前突 背弓太大
1.1.躯干(侧面) 躯干正直
躯干稍向后倾 躯干明显后倾
• 身体姿势测量的意义:了解青少儿生长 发育的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 姿势,促进身体姿势的完美发展。评价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一、局部姿势测评
• (一)脊柱测评
• 1、脊柱前后弯曲测量与评价
• 测量仪器:脊弯测量计
• 测量方法:令受试者身穿短裤立于测量计底板, 足跟、骶骨及背部紧靠立柱。测试者立于侧方, 首先观察受试者耳屏、肩峰、大转子三点是否 在同一垂线上。然后将测量计上的小棍前推, 使其密切接触受试者的脊柱部位,根据棍棒在 腰曲的最大距离。以及上述三点的相互位置进 行躯干北部姿势的判断。
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
体育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也有学 者定义为,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内脏器官、 神经系统等各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 姿势包括静动态姿势。
• (1)静态姿势:是指坐、立、卧等相对 静止的状态;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1affe330c22590103029d9a.png)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本章主要内容:1.身体形态测量概述2.体格测量与评价3.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4.体型测量与评价5.身体姿势测量与评价身体形态测量概述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脚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下肢自然并拢。
常用定位术语三轴三面上与下前与后内侧与外侧近端与远端体表画线胸部胸骨中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正中线肩胛线腹部脐水平线脐垂直线第十肋骨下缘连线左右髂前上棘连线髂前上棘与腹正中线连线中点所作的垂线人体主要测量点1、耳屏点:外耳道前方耳屏软骨上缘的起点。
2、胸中点:左右第四胸肋关节连线的中点。
3、肩胛骨下角点:肩胛骨下角的最低点。
4、髂嵴点:髂嵴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一般与第四腰椎棘突平齐)。
5、髂前上棘点:髂前上棘最向前下方突出的一点(弯曲大腿,在腹股沟线上方用拇指从下向上按髂前上棘可找到)。
6、肩峰点:肩胛骨肩峰外侧缘上最向外突出的一点(臂斜上举凹陷处)。
7、大转子点:股骨大转子的最高点(大腿外展后臀部凹陷处)。
8、胫骨点:胫骨内侧髁内缘上的最高点。
9、内踝点:胫骨下端内侧面最突出的点。
10、跟点:直立时足跟最向后突出的点。
11、桡骨点:桡骨小头上缘的最高点(上肢下垂,手掌向内侧,肘关节背面外侧凹陷处)。
12、指尖点:中指尖端最靠下的一点。
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1.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2.测量姿势和方法3.测量时间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受试者须知:1.测量姿势2.着装3.测试前排便排尿测试者须知:1.一般测右侧肢体2.校正仪器并保证仪器的清洁3.掌握测量方法和测量点4.测量读数时视线与仪器上的标度垂直5.测量单位及取值6.尽量减少测量误差第一节体格测量与评价量度测量体重测量仪器:杠杆式体重计(仪器误差不超过0.1%)。
测量方法:测量前将游码调整到零,使刻度尺呈水平位。
测量时体重计放在平坦地面上,令受试者轻上,立于秤台中央。
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稳定在水平位后读数并记录精确至0.1Kg。
03-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03-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912caf09b89680203d825a7.png)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的概括性外部特征主要包括:体格身体成分体型身体姿势身体综合能力: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体质素质运动心理智力专项技术水平专项战术水平正确的测量姿势直立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左右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并使手的掌面朝前,两下肢自然并拢靠近头部的为上,靠近足底的为下靠近腹侧的为前,靠近背侧的为后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为外侧靠近躯干的为近端,远离躯干的为远端1、除头部及坐高取坐姿外,其他取直立姿势。
男性上身裸露,下着短裤;女性上着背心,下着短裤、赤足。
2、一般测量右侧肢体3、测量前校正仪器,大样本经一定人数的检测后,随时检验仪器4、读数视线应垂直,避免产生测量误差5、长、宽、围以cm为单位;皮脂厚度mm单位;体重Kg为单位6、误差范围:身高0.5cm;其余长度测量0.2cm;体重0.1Kg7、带尺测量围度,应与人体中轴垂直,用力不可过大8、直、弯角规的圆端轻轻靠在测量点,不可用力压于测量点⏹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有关部位指标的测量人体整体:身高和体重有关部位:长度、宽度、围度和重量⏹体格测评: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体质水平⏹(一)长度测量⏹1、身高人体直立时支撑面(身高计底板)至头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身高计(使用前检校)意义:反映骨骼发育状况,是评价人体纵向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部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垂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眼、耳水平位)。
水平压板轻压于受试者头顶。
读数双眼与压板平面等高。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身高计平坦靠墙放置,刻度尺面向光源严格“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姿势。
两眼与压板等高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松紧要适度测身高前,不应进行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清晨或上午测身高为宜(一天内变化1.5cm)⏹人体呈坐姿时,头顶点至坐板平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坐高计⏹测量方法⏹注意事项姿势正确:应先弯腰使骶尾部紧靠立柱而坐下其他与测身高相同坐高测量方法:受试者作用坐高计的坐板上,骶骨部及两肩胛肩部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呈耳眼水平位。
【2024版】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范例
![【2024版】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ccf03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9.png)
1、安装测量所需测试仪器。
2、检查并校正仪器。
3、讲解测试要求及注意事项。
4、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五、实验测量结果及分析:
1、实验测量结果:
实测指标:肺活量:
ml;
深吸气之后的闭气时间:
s
深呼气之后的闭气时间:
s
奎因台阶实验脉率:
次/分钟
计算派生指标:最大摄氧量预测值:
ml/(kg·min)
最大摄氧量预测的回归方程式:女 Y=65.81-0.1847X;男 Y=111.38-0.42X
三、实验方法: 1、基础心率均线和波动差 桡动脉触摸自测法:受试者测试周内,每天清晨清醒状态下,空腹静卧,屈肘双手交叠在胸前,被测手在下
并握表,掌心向上,测试手在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扣在被测手桡动脉处,测量出 15s 的脉搏,换算 为 1min 的并记录,连续记录 7d,计算出本周内的基础心率均线;并将 7 天内基础心率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 心率波动差,查表作出评价。
信号,并重复测量。
2、动作速度:受试者两足稍分立,自然站立,30s 快速完成原地高抬腿、原地快速摆臂,记录所完成的最多
个数。
3、位移速度:行进间 30m 疾跑,记取通过 30m 所用时间。
4、俯卧撑/斜身引体:20s 内完成的个数;一次连续能够做的最多个数。
5、立定跳远(略)
6、握力: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臂斜下垂,测试臂掌心向内,用最大力握紧内外握柄,记
基础心率和波动差 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第 4 天 第 5 天 第 6 天 第 7 天 波动差
30 秒 30 次蹲起: x= P1 P2 P3 200 =
10
台阶评定指数=
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9039feaf90f76c661371aea.png)
体育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也有学 者定义为,姿势是指人的四肢、头、躯干、内脏器官、 神经系统等各组织器官的力学关系。
• 姿势包括静动态姿势。 • (1)静态姿势:是指坐、立、卧等相对 静止的状态; • (2)动态姿势:是指活动的人体所持的 姿态或运动的样式。 • 身体姿势测量的意义:了解青少儿生长 发育的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 姿势,促进身体姿势的完美发展。评价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 (1)观察法 • 受试者身着短裤,取自然立正姿势站 立,测试者立于其后。 • a、左右两肩是否等高? • b、两肩胛骨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面? • c、与脊柱的间距是否相等? • d、脊柱各棘突是否在同一直线并垂直 于地面?
(2)重锤法
• 1、测量仪器: • 重锤线、测量尺 • 2、测量方法: • 受试者自然站立,租个靠拢。使悬垂 的重锤线通过其第七颈椎棘突。测试者立于其 后,观察各棘突是否偏离垂线,然后测量偏离 距离(方向分左偏离、右偏离;部位分颈、胸、 腰部)来判定测弯程度。偏离距离小于1.0cm 为正常;1.0-2.0cm者为轻度侧弯;2.1cm以上 为重度侧弯。 • 3、 a、偏离距离小于1.0cm为正常; • b、1.0~2.0cm者为轻度侧弯; • c、 2.1cm以上为重度侧弯。
划线法:
• 预先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或10%鞣酸 酒精)浸湿8K纸晾干备用。用棉花或海 绵做成与纸差不多大小的棉垫放在搪瓷 盘内(或木盆)内,以10%三氯化铁溶液 (氯化高铁)浸泡备用。 • 具体过程见书P106. • 评定时,测试者用笔和尺先画一条足弓 内缘切线—第一线;再自中趾中心至足 跟正中点画一条线—第二线;一,二线 相交成角,在画一条该角的等分线—第 三线。三线将足印分成三部分,即内侧、 中间、外侧部分。
体育测量与评价_03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_03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f72be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4.png)
(5)测量长、宽、围度时,以cm(厘米)为单位;皮脂厚度以mm(毫 米)为单位;体重以kg(千克)为单位。测量与记录一般取小数点后 一位。
(6)测量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测量误差。长度测量,身高及较长的身体 部位精确值0.5cm,其余肢体环节长度精确至0.2cm,体重测量精确 至0.1kg。
➢ 注意事项:测量时要求被测者在测量前排空大小便。 男生穿短裤,赤足。女生穿短裤和背心或短袖衫。上 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每测100人后要对体重计进行 校正。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进行测量。
(二)长度测量
1.身高 ➢ 是人体在立正姿势站立时从头顶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
距离。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 测量方法:测试者站立在受试者左侧面, 令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臂放松下垂。测试 者将测径规的一段置于胸骨与第四肋关节 水平处,另一端水平置于背侧后正中线的 对应棘突上,测量前后两点间的距离。
4.骨盆宽
➢ 使用器材:测径规
➢ 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足分 开与肩同宽,两肩放松。测试者站在 受试者前面,用食指摸到髂嵴点(骨 盆最宽处),用测径规量取两测点间 的距离。
9.中指间距
➢ 两上肢向左右坐水平伸展时两侧中指尖点的直线距 离.。
➢ 测量仪器:指距尺或带滑板2m以上有刻度的钢尺。 每米误差不超过0.2cm。
➢ 测量方法:将测量尺固定在平台上,受试者两脚分 开,两臂测平举,上肢伏在测量尺上,一手指尖点 固定于零位,另一侧上肢尽量向侧伸展,手掌(掌 心)、臂、胸紧贴尺面,两臂成一直线,测试者面 对受试者,测量两中指间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一、身体形态测量中常用的定位术语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e69206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b.png)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评价
2、身体形态测量的评价标 准
根据地域:人种、性别和年 龄等差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 准
以BMI为例:评价标准如下
身体形态测量的应用
身体形态测量的应用
1、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
通过身体形态测量可以评估 运动员的生长发育潜力、身 体机能状态和运动能力等: 为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以篮球运动员为例:身材高 大、臂展长、指距长、重心 高、肌肉发达等特征有利于 在比赛中发挥优势
以足球守门员为例:身材高 大、臂展长、移动速度快、 反应灵敏等特征有利于在比 赛中发挥优势
-
清新简约风
十分感谢大家观看
演示文稿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为观众服务。演示文稿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
汇报人:XXXX
注意事项:测量时避免受试者吸气或呼 气;保持测量尺的上下缘与受试者皮肤 表面相平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评价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评价
1、身体构成指数的定义 与计算方法
BMI:体重(kg)/身高(m)2, 反映全身性生长变化和体脂 肪与肌肉的发育情况
WHR:腰围(cm)/臀围(cm), 反映脂肪在腹部和臀部的分 布情况 MAC:肩胛下角点围长(cm)/ 身高(cm)1/2,反映上体形态 和大小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方法
2、体重测量
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立 正姿势,身体平稳地站在称 重台中央,保持身体稳定; 测得的重量以千克为单位
注意事项:称重时应避免身 体重心不均衡的情况发生; 每次测量前需检查称重台是 否干净、无杂物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方法
3、胸围、腹围和臀围测量
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自然站立,两 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呼吸要均 匀,不要突然吸气或呼气;测量胸围时 ,测量尺下缘在腋窝与乳头中间点水平 面环绕一周;测量腹围时,测得腰部一 周(肋骨最低点和髂骨前上缘连线中点绕 腹一周);测量臀围时,绕臀部最突出点 一周
体育测量与评价 (3)全文
![体育测量与评价 (3)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1ea53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5.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 体育测量的基本理论1、测量的可靠性(又称信度)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有效性分为: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和效标有效性。
3、内容有效性:内容有效性是指所选择测量内容反映总体属性的准确性程度。
结构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是指一组测量所包含的各种属性与总体属性各种拟测成分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程度。
效标有效性:是指所选择的测量与效标之间的关联一致性程度。
4、测量三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其关系如下:(1)有效的测验必须是可靠的和客观的。
(2)可靠性对有效性的影响。
一项测验的有效性系数不能超过它的可靠性系数的平方根。
(3)可靠测验不一定有效,有效的一定可靠。
5、有效性系数的估价方法(一)逻辑分析法(二)积差相关法(三)等级相关法)1(6122--=∑n n d r第二章评价的基本理论1、离差法要求数据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百分位数法没有这个要求。
2、常见的三种评价标准类型:比较标准、理想标准、个体标准。
3.相关法4累进计分法第三章测验的编制与实施1、在实际测验中,如何选择测量次数和标准观测值?(1)强度大、且需要受试者做极限强度的测验,一般只测一次,而且就取仅有的一次成绩为标准观测值。
(2)观测和操作难度大的测验一般只测一次,而且就取仅有的一次成绩为标准观测值。
(3)强度大而持续时间短以及非极限负荷的测验一般应测2到3次,或测多次取最佳测验成绩或平均成绩。
(4)易变、敏感、波动较大的测验。
一般要求测多次,标准观测值应取平均成绩或取总和。
(5)无需受试者操作而直接量度的测验一般测1到2次,标准观测值应取准确测量的一次成绩。
(6)理论测验。
一般只测一次,标准观测值也就是该次测验成绩。
2、测量的相关性与独立性原则。
测验的相关性,是指成套测验中各个测验与总体属性的相关关系。
测验的独立性是指成套测验中各个测验应具备的单一属性和独立性。
03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03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c9feafb910ef12d2af9e726.png)
前胸壁:前正中线 ( 前胸壁: 前正中线( 胸骨 中线) 胸骨旁线 、 中线 ) 、 胸骨旁线、 锁骨 中线。 侧胸壁:腋前线 、 中线 。 侧胸壁: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 腋中线 、 腋后线。 后胸壁: 后正中线、肩胛线。 后正中线、肩胛线。
五、腹部体表划线
第03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03章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第二节 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第三节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 第五节 体姿的测量与评价
肩胛下角点绕胸一周的长度,是反 肩胛下角点绕胸一周的长度,是反 映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 情况的围度指标(P78)。 情况的围度指标(P78)。 腰围是指腰最细处围度,是反映腹 腰围是指腰最细处围度,是反映腹 肌和腹部脂肪发育情况的围度指标。 通常,男子不宜超过85厘米,女子 通常,男子不宜超过85厘米,女子 不宜超过80厘米(P80)。 不宜超过80厘米(P80)。 臀围是指臀部最粗处围度。 臀围是指臀部最粗处围度。
第二节 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第03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03章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第二节 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第三节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 第五节 体姿的测量与评价 一、体格测量 一、体格测量 二、体格评价 二、体格评价
体格是指人体的外部形态结构, 体格是指人体的外部形态结构, 包括人体的量度(体重)、长度、 宽度、围度等(P72)。 宽度、围度等(P72)。
4、围度测量
第03章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03章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第二节 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第三节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 第五节 体姿的测量与评价 胸围是指平稳呼气时,经胸中点、 胸围是指平稳呼气时,经胸中点、 一、体格测量 一、体格测量 二、体格评价 二、体格评价 1、量度测量 2、长度测量 3、宽度测量 4、围度测量
【实用】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资料
![【实用】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7ca43e7f1922791788e84a.png)
应用.即表示每厘米身高的重量,以相对
• 重量来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厚度,以及组织密 度,因此又称其为肥胖指数。
•
[体重(kg) / 身高(cm)] * 1000
• 评价: 国外标准男女青年350-- 450.低于350过轻, 高于450过重.我国20--25岁的
• 城市青年标准,男子296--403(平均344);女子 271--387(平均323).
• 小腿长:从胫骨点至内踝点的直线距离
• 该指数是反映大小腿的比例
• [(下肢长 - (小腿长 + 足高)) / (小腿长 + 足高)] * 100
• 评价: 男在95以下,女在96以下即为小腿较长.指数 越小,小腿越长.
• 大腿较短的运动员跑动时摆动半径也相对较小, 大腿长度较短有利于抬腿和加快摆速。指数越小, 越适合短跑项目。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 评价
张健在一次运动中,平均呼吸呼吸频率12次/分,平均潮 气量500ml,已知空气中氧含量为20.93%,二氧化碳含量 0.03%。经检测张建呼出气体中,平均氧气含量为16.93%, 平均二氧化碳含量为3.23%。
R值
碳水化合物百分比
0.8
33.4
0.8136.90.Fra bibliotek240.3
来找出理想体重
• BMI • 正常:20~25 • 理想区间: • BMI>25,超重;BMI>30,严重超重
身体成分测量
• 皮褶厚度法 • 测量部位:臂部,肩甲部,腹部,髂部 • X1:臂部和肩甲部,X2:腹部,X3:髂部 • 计算体密度:D11 • D22 • D33 • D=(D1+D2+D3)/3 • 体脂率F%=()×100 • 体脂重F=体重W×F%,瘦体重LBW=W-F
体育学中的运动人体测量与评价
![体育学中的运动人体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10b7c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7.png)
体育学中的运动人体测量与评价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对运动人体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则是体育学研究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体育学中的运动人体测量与评价,从测量方法、评价指标和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测量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直接测定身体的各项指标来评估运动人体的特征。
例如,身高、体重、肢长、臂展等指标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来获取。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功能性测量法功能性测量法主要用于评估运动人体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
常用的功能性测量方法包括跳远、抛掷、纵跳等测试项目。
通过这些测试项目,可以评估运动员的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定运动人体的某些特征来间接评估其他指标。
例如,通过测量心率来判断运动员的心肺功能、通过测量血压来评估运动员的循环系统健康等。
这种方法虽然不直接测量目标指标,但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得到相关信息。
二、评价指标1. 功能指标功能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运动人体的各项运动能力。
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心肺功能指标、柔韧性指标、力量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运动人体在运动中的表现和潜力。
2. 体型指标体型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运动人体的身体比例和外形特征。
例如身高、体重、BMI指数等可以反映运动人体的发育状况和体型特征。
这些指标可以作为选拔运动员和评估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参考。
3. 生理指标生理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运动人体内部机能的状况。
例如心肺功能、血液指标、代谢指标等可以反映运动人体的生理健康状况。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三、应用方面1. 运动训练通过对运动人体的测量与评价,可以了解运动员在不同方面的特点和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训练和能力提升。
例如,对于某些运动项目,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在某个方面的能力。
2. 运动选拔运动人体的测量与评价也在运动选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64200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3.png)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首先,身体形态的测量需要通过一些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获取相关的数据。
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体重秤、体脂测量仪、测量尺、皮尺等。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测量身体的体重、体脂含量、胸围、腰围、臀围等各项指标。
其中,体重是评估身体形态的基本指标之一,可以通过体重秤直接测量得到。
体脂含量是指身体中的脂肪含量占总体重的比例,可以通过体脂测量仪或皮尺计算测量得到。
胸围、腰围、臀围则是测量身体各个部位的围度,可以用测量尺或皮尺进行测量。
在身体形态的评价方面,常用的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体脂率等。
身体质量指数可以通过体重和身高的比值计算得到,用来评估一个人的体重状况。
BMI的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根据BMI值的范围,人们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属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等不同的范畴。
腰臀比是指腰围和臀围之比,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脂肪分布和潜在健康风险。
一般来说,腰臀比大于0.9的男性和大于0.85的女性,可能存在脂肪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体脂率是指体脂含量占总体重的比例,可以反映人体内脂肪的含量。
理想的体脂率因人而异,男性和女性的理想体脂率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男性的理想体脂率为10%至20%,女性的理想体脂率为20%至30%。
超过这个范围的体脂率可能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身体形态,如肌肉量、骨密度等。
肌肉量可以通过体脂测量仪来获取,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肌肉状况。
骨密度是评估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骨密度测量仪来测量。
综上所述,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是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测量体重、体脂含量、围度等指标来获取相关数据,并通过BMI、腰臀比、体脂率等指标来评估身体形态。
以此为基础,人们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3
![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3](https://img.taocdn.com/s3/m/5f93b59bf90f76c661371aab.png)
呼吸差
最大吸气时于最大呼气时胸围差
注意:呼气时不要弯腰、耸肩、低头,经常运动的人呼吸差较大,运动员7~10cm,
一般5~7cm
臂围
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放松围:反映上臂肌肉发达程度
方法:受试者左上臂斜前方平举(约45度),掌心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对面测肱
二头肌肌腹最粗处;带尺位置不变,受试者肘关节伸直,臂下垂,测放松围。
1.计算身体密度D D 1.0897 0.00133 X1女
X1:肩胛部+臂部皮脂厚度 X2:腹部皮脂厚 X3:髂部皮脂厚度
2.计算体脂百分比(F%) 3.计算体脂重(F)W为空气中体重(kg) 4.计算瘦体重(LBW)
我国青年体脂百分比一般:男子10%~15%,女子 20%~25%。最佳健康状况:男子10~25%,女子 18~30%。肥胖:男子大于25%,女子大于30%。
肪组织近似为绝缘体,通过测出阻抗值可计算出 身体成分。
定义:人体在各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营养、 环境或疾病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形特征。
(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与脂肪积蓄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
意义:估计身体结构、组成,估计健康状况及免疫 功能,运动员选材。
分类:根据来自胚胎的内、中、外胚层的组织成分 所占比例,将体型分为:
划线法:足印划线,足弓内缘切线——第1线, 自中趾(第3趾)中心至足跟正中点——第2线, 两线夹角平分线——第3线。三线将足印分成内 侧、中间、外侧三部分。足弓内缘在外侧部分为 正常足,在中间部分为轻度扁平足,在内测部分 为中度,超出内侧部分为重度。
耳屏、肩峰、大转子、膝(后方)、外髁(前方) 是否位于一条垂线上,头是否前倾,胸是否下沉, 脊柱弯曲度是否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身体形态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1、受试者须知
(1)除头部测量及坐高测量取坐姿外,其他测 量一律取直立姿势,并注意保持耳眼水平位 (即左右耳屏点与眼眶下点在同一水平面)。
(2)受试者男性着装为上身裸露、下着短裤、 赤足;女性为上着背心、下着短裤、赤足。
(3)测试前受试者应排便排尿。
2、测试者须知
➢ 注意事项:测量时要求被测者在测量前排空大小便。 男生穿短裤,赤足。女生穿短裤和背心或短袖衫。上 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每测100人后要对体重计进行 校正。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进行测量。
(二)长度测量
1.身高 ➢ 是人体在立正姿势站立时从头顶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
距离。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28)胫骨点: (29)内踝点: (30)外踝点: (31)跟点: (32)外侧趾骨点: (33)内侧趾骨点: (34)趾尖点:
四、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
(一)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1、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和灵敏度 任何测量,都应保证使用仪器的精密
度和灵敏度,尤其是大规模的群体测量, 必须统一测量器材,同时,使用前应进行 严格的检查和校正。
(4)测量仪器读数时,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上的标度部分。
(5)测量长、宽、围度时,以cm(厘米)为单位;皮脂厚度以mm(毫 米)为单位;体重以kg(千克)为单位。测量与记录一般取小数点后 一位。
(6)测量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测量误差。长度测量,身高及较长的身体 部位精确值0.5cm,其余肢体环节长度精确至0.2cm,体重测量精确 至0.1kg。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一、身体形态测量中常用的定位术语
➢ 人体的姿势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在 阐述人体各部形态结构的关系时,都以标 准的解剖姿势加以说明。
➢ 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平视、 两脚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相对、两下肢自然并拢。
(1)正中面与正中线: (2)矢状面: (3)额状面: (4)矢状轴: (5)额状轴: (6)腋中线: (7)上与下: (8)前与后: (9)内侧与外侧: (10)近端与远端:
2、测量的姿势和方法
进行人体测量时,受试者的姿势和测量人员的测量方 法的规范化极为重要。测量过程中,受试者姿势每一细微 变化或测试人员对测量部位的定点稍有疏忽,都将影响测 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能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要 求进行测量。
3、测量的时间
测量的时间,对测量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身高 和体重在一天中的变化比较明显,因此,最好在早上或上 午测量。另外,人体围度的变化,受运动的影响较大,尤 其是臂围、腿围和胸围。运动骺由于毛细血管充血,肌肉 体积增大,测量结果会大于安静时。若在运动后测量围度, 应让受试者休息20~30分钟。大规模的群体测量,应对测 量时间作出统一的规定。
二、体表划线
(一)胸部体表划线 1.前胸壁
(1)前正中线(胸骨中线) : (2)锁骨中线(左、右): (3)胸骨旁线(左、右):
2.侧胸壁
➢ 腋前线(左、右): ➢ 腋中线(左、右): ➢ 腋后线(左、右):
3.后胸壁
➢ 后正中线: ➢ 肩胛线: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体表划线
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脐的水平线与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区。有 时也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 个区。即上面的水平线为横贯第十肋骨下缘的连 线,下面的水平线为左右髂前上棘的连线。左右 垂线是通过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连线的中点所做 的垂线。
(1)在未提出特殊测量要求时,测试者一般测量受试者的右侧肢体。
(2)测量仪器要保持清洁,测量前必须检验校正测量仪器。在经过一定 人数的测量后,必须随时校正仪器,保持测量的精度。
(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精度要求较高的小样本测量,可由专 人在受试者身体上标出测量点,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身高、体重等 易受时间因素影响的指标,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测量为宜。
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
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 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 量,是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 育水平等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一、体格测量
(一)量度测量
1.体重
➢ 概念:体重是指身体的重量。体重包括脂肪重量和 非脂肪重量(又叫去脂体重)。
➢ 意义:体重是反映人体营养状况和肌肉发育程度的 指标。它受年龄、性别、生活水平、体育锻炼、疾 病等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
➢ 例如一日内体重变化是晨起时最轻,午饭后最重, 晚睡前体重开始下降。标准体重不仅对普通健康人 重要……
➢ 测量仪器:杠杆式体重计,仪器误差步超过0.1%, 即每100kg误差小于0.1kg。测试前应校验体重计的 灵敏度及精确度。
➢ 测量方法:测量前将游码调整至零,使刻度尺呈水平 位。测量时体重计应放在平坦的地面,令受试者轻上, 立于秤台中央。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稳定在水平 位后读数并记录精确至0.1kg。
(11)胸中点: (12)胸下点: (13)乳头点: (14)脐点: (15)肩胛骨下脚点: (16)耻骨联合点: (17)髂嵴点: (18)髂前上棘点: (19)肩峰点: (20)桡骨点:
(21)桡骨茎突点: (22)尺骨茎突点: (23)桡侧掌骨点: (24)尺侧掌骨点: (25)指尖点: (26)大转子点: (27)膑骨中点:
三、人体主要测量点
形态测量的测量点,大多根据骨性 标志(即骨的隆凸、结节、骨骺的边缘 等)确定,另一些根据皮肤皱褶、皮肤 特殊结构和肌性标志确定。
(1)头顶点: (2)头后点: (3)头侧点: (4)枕外隆凸点: (5)眉间点: (6)耳屏点: (7)颏下点: (8)颈点: (9)喉结节点: (10)胸上点:
➢ 它受年龄、性别、种族、地区、生活水平、体育锻炼、 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影响最大。
➢ 一天内身高的变化是晨起最高,傍晚最低,可相差2 厘米。这是因为一天的活动和体重的压迫,使椎间盘 变薄,足弓变浅,脊柱弯曲度增加所致。
➢ 测量仪器:身高坐高计(仪器误差每米不得超0.2m)。 使用仪器前应校对零点,同时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 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若 有故障,应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