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与套型设计

合集下载

住宅套型各功能空间的设计

住宅套型各功能空间的设计
单人床 :2000X(900-1200)X(350-400) 床头柜(400-450)X(400-450)X(350-400)
(2)学习工作区(与主卧室相同)
(3)储藏区(面积相应减少)
.
23
(二)单人次卧室
3、规模与布置:
规范: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 适宜面积大小: 8~12m2
净宽:2400 2700 3000 mm(≥2100)
48
2-4-1 居住空间
二、起居室 客厅
• 起居室 家庭成员团聚、交流、活动的空间; 卧室兼起居--小方厅--起居室 发展来;对起
居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有较理想的视线和观景条件。
• 客厅 家庭成员接待来访、社交、会客行为的场所; 与家庭成员的活动应分开设置 ; 与起居室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我国一般住宅中,由于住宅标准的限制,合二为一。
成品壁柜:双门、三门、四门
(900--1100)X(550--600)X(1900--2000)
.
11
•.
.
12
㎡ 提高主卧室的整洁度,面积2--4
•。
.
13
(一)主卧室
2、平面分区:
(4)专用卫生间:居住标准较高:2--4㎡ 6--8㎡
.
14
(一)主卧室
2、平面分区: (5)休闲区
根据主人的职业 修养 爱好设置, 可布置成品茶、读报等功能区; 还可结合结合阳台、露台来布置。
(1)睡眠区 • 主要家具:双人床 2000X1500X
(350-400) 床头柜(400-450)X(400-450)X (350-400)
.
7
(一)主卧室
(1)睡眠区 • 主要家具: • 一般布置原则: ① 布在卧室视线或光线较暗的区域 ② 床头尽量不要靠近窗 ③ 双人床的布置应三面临空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问答题 功能、套型、居住区规划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问答题 功能、套型、居住区规划

问答题一、集合式住宅一栋建筑内集合一定数量的住宅单元(家庭单元)产生因素:1.工业革命后,许多人口涌入城市,人口膨胀,住宅奇缺,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尽量减少土地用量,住宅向空间纵向与集成化发展。

3.造价低,方便施工,便于大量建造(工业化,模数化)。

4.第三者介入,形成住宅产业,发展商、政府与购买者。

5.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密斯、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等作过大量新型社区的实验。

6.技术方面,二战后,由于战争破坏,许多城市大量建造工业化住宅,高层建筑出现,解决了大部分人尤其是经济贫困者的居住问题。

新型结构、电梯、设备为此提供可能。

二、住宅建筑的功能组成1.一般来说:住宅的居住单元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居室:起居室、餐厅;卧室、书房辅助用房:厨房、卫生间、洗衣间、车库交通空间:单元入口、楼梯间、入户门厅(玄关)、走道室外部分:阳台、露台、院子储藏空间:储藏室、阁楼、壁柜、吊柜、地下室2.小起居室设计的几种手法:当前小户型设计(100以下)成为主流,受面积限制起居室不可能做的很大,这和起居室需要的开敞、通透形成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可采用以下几点。

扩大视野,可加大开窗面积,增加空间的纵深;注意墙面划分,简化装修线角;改变尺度感,适当降低窗台及踢脚线高度。

可使房间显得高大;色彩的处理,起居室定棚色调偏冷一点,可获得深远、广大的空间感觉。

三、住宅建筑的套型组合与设计认识套型1.户型套型设计要求及措施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户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二者的关系:住宅套型设计就是为了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设计基本要求:居住者对住宅套型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最基本的是能够避风雨,御暑寒,保安全。

进一步则是必要的空气环境质量以及热、声、光环境等卫生要求。

从空气环境质量来说——要保证空气的洁净度,也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过高,一般其浓度不宜超过0.1%从室内声环境方面来说——住宅内外各种噪声源对居住者生理和心理产生干扰,影响人们的工作、休息和睡眠,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综述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2 . 2环境景观 的生态效率的忽视。 自二十世纪8 O 年代至今 , 草坪 风久盛 不衰, 许多居住区 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 , 忽视 了乔木 、 灌 木、 地被在 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采用单一的草地 , 不但结构单一 , 生态效 率低下, 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 管理付 出了昂贵的代价 。 2 . 3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 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 力去研究居住区 环境的风格、 手法 、 形式等问题 , 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 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 能。设计的出发 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
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 如 日照、 通风 、 防尘、 消除噪音等问题 。
3 、 设计规划措施 3 . 1住区空 间布局合理化、 科 学化 。 是从” 以人为本r - 出发, 建筑与环境并重, 现 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

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 , 需要时可再改造、 提高 。住宅的套型和 内部功能应 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 有房可住” 的生存 功能问题, 向 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 发挥住宅及住 区的发展功能、 陶冶功能和 享受功能。 二是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 有丰富的层次 , 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 以居住为主体, 但在教育医疗 、 文化娱乐、 体育锻炼 、 交通出行、 园林绿化…
生活环境 的要求发生了变 化。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对与提高人们生活情趣和 美化居住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 功的居住环境景观不仅 能够满足居
民的审美要求 , 同时能够提 高居住小区的人 为质量 , 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 机交往 。 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与规划中 , 高水平 的规划与设计是提高小 区品味和 消费者青睐的前提 。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中, 畅销的房屋小区一般都 是具有着特色高水平的小 区环境景观设计和规划 , 通过将 小区的居住功 能、 环境功能、 社会功能合理糅合 成为一体 , 建造 出适合人居住的、 生态环境优 秀的、 功能质量齐全的可持续发展 的新住宅小区。 1 、 现代居住 小区概述 . 我 国大规模 居住小区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中期,早起的居住小区规划采 用是通 过原苏联的居住模式为依据 设计和规划,其 中在科学发展应用的同 时也村子这诸多的缺 陷和不足, 并且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发展。 现代居住小区

好用的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

好用的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

好用的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是为了满足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提供舒适、实用、安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

下面是一些关于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和标准的描述。

1.实用性:住宅套型设计应根据住户的需求和生活方式,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例如,卧室应具备良好的隐私性和舒适度,客厅和餐厅应具备足够的空间来满足家庭的日常活动,厨房和卫生间应设计合理,方便使用。

2.安全性: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住户的安全需求,例如,应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建筑法规,配置合适的防盗门窗、烟雾报警器、消防设备等,以确保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通风与采光: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建筑物应具备合适的窗户和通风设备,以确保充足的新鲜空气和自然光线进入室内。

4.声音隔绝:住宅套型设计应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室内外噪音的传递。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隔音材料、设置隔音门窗和合理的布局等。

5.环保与节能: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建筑物应采用较好的保温材料,设置合适的窗户和遮阳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6.无障碍设计: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无障碍的设计。

例如,设置无障碍坡道、扶手、护栏等,方便特殊人群的出入和活动。

7.美观性:住宅套型设计应注重建筑外观的美观性,以及室内空间的布置和装饰。

建筑外观的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有一定的艺术感,室内的装饰应根据住户的喜好和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

8.舒适性: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住户的舒适需求。

例如,使用合适的材料和设备,提供较好的保温性能和空调系统,确保室内温度的舒适度;提供合适的照明和空气湿度等,以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

9.合理使用空间:住宅套型设计应通过合理使用空间,提供足够的储存空间和活动空间。

例如,设计合适的嵌入式柜体、衣帽间、储藏间等,有效利用空间,增加住户的储存能力。

10.可持续发展:住宅套型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套型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套型设计
• 静区:卧室,主要在夜晚使用学习和工作空间,时间随职 业不同而异
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
3.合理分室 • 包括以下两种方面: 1)生理分室:
也称就寝分室。 2)功能分室:把不同的功能空间分离出来。 • 食寝分离 • 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 • 工作、学习分离
4. 厨房和卫生间布局
二、目的
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这既取决于住户家庭人口的构成和家庭生活模式,又与 人的生理和心理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 空间组合关系、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
(一)、家庭人口构成 住户家庭人口构成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归纳分类:
2.3.3 套型模式发展趋势 1.居室型 2.方厅型 3.起居型 4.表现型
第三节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的基本内容包括:
居住部分: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厅 辅助部分:厨房、卫生间、厕所等 交通部分:过道、楼梯、前室等 其它部分:储藏空间(壁柜、搁楼、搁板等)和室外部分
(庭院、阳台等)
以下详细介绍各部分设计要点及要求。
一、居住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
套型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居住空间数(个)
2 3 3 4
使用面积(m2)
34 45 56 68
一、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是一套住宅的主体空间,它包括睡眠、起居、 工作、学习、进餐等功能空间,根据住宅套型面积标准的不 同包含不同的内容。
交际型:社交活动多。套型需较大起居空间,接近入口, 避免交通干扰,设多卫。
家庭职业型:家庭工作需要。套型中设置工作间。低层中 采用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套型。

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

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
影响空间内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外墙面积;外界面 材料;门窗密闭性;自然通风组织;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 境。
一、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3、住宅功能空间归纳划分为三大部分: ① 居住、 ② 厨卫、 ③ 交通及其它。
① 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是住宅的主体空间。包括可容纳睡眠、起居、 工作、学习、进餐等活动的: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 餐室等。
尽量将主要厅房放 置于好的朝向,将厨房、 卫生间、储藏等次要房 间布置在较差的朝向上。
一、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2、套型居住环境与生理需要
(1)生理需要包括: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便溺、 洗浴、炊事等行为,将空间按照这些功能进行划分。
(2)空间环境质量:避风雨、避暑寒、安全,营造合格的热、 声、光环境等。一、住宅建筑设 Nhomakorabea基本原理
b. 贮藏空间 利用门斗、过道、居室等的上部空间设置吊柜。 利用房间组合边角部分设置壁柜。 利用墙体厚度设置壁柜。 坡顶的屋顶空间,户内楼梯的梯下空间,公共楼梯的底层
下部和顶层上部作为贮藏空间。
一、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一、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c.室外空间:阳台、露台、户内庭院
一、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d. 餐室平面尺寸与家 具布置:
主要家具为餐桌椅、 酒柜及冰柜等。最 小面积不宜小于5㎡, 短边最小净尺寸不 宜小于2.1M,保证 就餐和通行的需要。
一、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 家具通常沿墙面布置,使空间中部作为活动场地,减少视 觉拥挤感。洞口位置安排相对集中,尽可能多的留出墙角 和完整墙面布置家具。
一、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应把握好房间平面尺寸,家具尺寸和人体活动尺寸,合理布 置家具,避免随意性。

住宅建筑的设计要求及类型

住宅建筑的设计要求及类型

单元式住宅(顶层跃层、退台、坡顶)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 镜向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错接(咬接)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两向拼联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两向拼联大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三向拼联、多向拼联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多向拼联
异形拼联
单元式住宅的拼联
单元式住宅的转角处理
• 将公共空间置于拐角处,将卧 室置于好的朝向上
3-1住宅建筑的设计要求
• 套型恰当——单一套型单元、多套型单元(套型比) • 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明确、日照、朝
向、采光、通风、隔音、隔热、防寒等满足要求。 • 交通便捷——户外、户内 • 经济合理——使用面积系数、利用空间,结构和构造方
案合理、构建类型少,设备管线集中,采取措施节地、 节能、节材。 • 造型美观——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 型丰富多样。 • 通用性强——在一定地区内大面积推广使用;使用条件 良好、灵活性、适应性强;建筑处理多样化,便于住户 参与和适合今后的发展。 • 环境优美——室内空间环境、外部空间环境
点式住宅
• 北方:为保温、防寒,应尽量缩 短外墙的周长
• 南方:为通风、降温,则凹口比 较深
• 抗震:结构规整
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
点式住宅
3-4 中高层住宅
• 7—9层住宅 • 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发挥作用的最佳层数 • 节约用地方面比多层有优势 • 在结构、设备、施工等技术条件方面没有高层住宅那么复
设计地面的高度在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中高层住宅(单元组合式)
中高层住宅(单元组合式)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与规划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与规划设计

浅谈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与规划设计摘要:本文对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的特色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住宅建设成绩巨大,举世瞩目。

住宅的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居住空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每一个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涉及每户居民的切身利益。

本文以杭州某住宅楼的规划设计为例,从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及环保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1、工程概况杭州某住宅小区是一个地势开阔、视野宽广的现代都市住宅小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为250000平方米,实际用地面积为80000平方米。

小区内共包含3栋20层的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其中一栋为含地下一层车库的剪力墙结构建筑。

本文以其中一栋剪力墙结构住宅楼为例进行阐述。

该住宅小区与一公园毗邻,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和浓郁的居住氛围。

用地为不规则四边形,地块地势平坦。

该住宅楼所在小区水、电、煤管线配套设施齐全。

2、规划设计原则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

很多在市场中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聘请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从多个方案中择优,取其精华,集众优于一身,再反复研讨修改,最后才拍板定案。

任何规划方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这种真正下功夫的反复提高的过程,才有可能出精品。

在整个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得遵守几个原则:(1)和谐共生。

建筑外部空间形态与周边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构建优美街景空间形态。

(2)人性化邻里空间。

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与开发力度和强度的高度统一,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在平面设置的阶段考虑到人们的社交需求,构建有序的交通流向,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合理引导人们的交往意向,创造具有特色与个性的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问答题功能、套型、居住区规划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问答题功能、套型、居住区规划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问答题功能、套型、居住区规划问答题⼀、集合式住宅⼀栋建筑内集合⼀定数量的住宅单元(家庭单元)产⽣因素:1.⼯业⾰命后,许多⼈⼝涌⼊城市,⼈⼝膨胀,住宅奇缺,成为⼀个社会问题。

2.⼈⼝与⼟地的⽭盾,尽量减少⼟地⽤量,住宅向空间纵向与集成化发展。

3.造价低,⽅便施⼯,便于⼤量建造(⼯业化,模数化)。

4.第三者介⼊,形成住宅产业,发展商、政府与购买者。

5.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密斯、格罗⽪乌斯、柯布西耶等作过⼤量新型社区的实验。

6.技术⽅⾯,⼆战后,由于战争破坏,许多城市⼤量建造⼯业化住宅,⾼层建筑出现,解决了⼤部分⼈尤其是经济贫困者的居住问题。

新型结构、电梯、设备为此提供可能。

⼆、住宅建筑的功能组成1.⼀般来说:住宅的居住单元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居室:起居室、餐厅;卧室、书房辅助⽤房:厨房、卫⽣间、洗⾐间、车库交通空间:单元⼊⼝、楼梯间、⼊户门厅(⽞关)、⾛道室外部分:阳台、露台、院⼦储藏空间:储藏室、阁楼、壁柜、吊柜、地下室2.⼩起居室设计的⼏种⼿法:当前⼩户型设计(100以下)成为主流,受⾯积限制起居室不可能做的很⼤,这和起居室需要的开敞、通透形成⽭盾,要解决这个⽭盾可采⽤以下⼏点。

扩⼤视野,可加⼤开窗⾯积,增加空间的纵深;注意墙⾯划分,简化装修线⾓;改变尺度感,适当降低窗台及踢脚线⾼度。

可使房间显得⾼⼤;⾊彩的处理,起居室定棚⾊调偏冷⼀点,可获得深远、⼴⼤的空间感觉。

三、住宅建筑的套型组合与设计认识套型1.户型套型设计要求及措施户型:根据住户家庭⼈⼝构成(如⼈⼝规模、户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为满⾜不同户型住户的⽣活居住需要⽽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者的关系:住宅套型设计就是为了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设计基本要求:居住者对住宅套型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最基本的是能够避风⾬,御暑寒,保安全。

进⼀步则是必要的空⽓环境质量以及热、声、光环境等卫⽣要求。

关于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设计分析

关于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设计分析

尽可 能布置 在 大空 间 网格 里 ,使 能根 据 家庭 生 活周 期 和现 代 生 活 变化 的不 同 需要 ,改 变各 室 的组合 与分 隔 。从 而满 足 居 民使 用 上和 生理 心理 的 不 同需 求 。为 了在 住宅 小 区 中创 造舒 适 的居 住 环 境 ,使人 与 居 住 环 境 能有机 地 结合 与和谐 地存 在 ,本文 从室 内 、室外居 住 环境两 个方 面进行 阐述 。
关键词 :住 宅小区;居住环境 ;设计
中图分 类号 :U T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94 2 0 )3—0 8 —0 17 —5 3 {0 7 0 08 3
随着 人们 生活 水平 以及 居住 整体 意 识 的提 高 ,住 房 理 念 将 从单 纯 追 求 一套 舒 适 的住 宅 ,逐 步转 向对 居住 整体 环境 质量 及地 方特 色 的更 高要 求 。一 个好 的现 代 住 宅小 区应 重 视 整 体设 计 ,一要 保 证 小 区环 境 优 美 ,配套 完 善 、交通方 便 、建筑 新 颖 ;二 要 适 应 自然 气 候 条 件 ,尊 重传 统 习俗 ,具 有 地 方 特 色和 独 特 的风格 ,具 有 超前 意识 ;三要 考虑 与 国际标 准接轨 的可行性 ,实 现高 水平 的居住 生 活 目标 [ 。 ¨
居住内部环境由数个必要的功能单元如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餐厅和辅助空间走道储藏间所组成各自负有不同的职能但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既各自有合适的位置又能相互补充并尽可能布置在大空间网格里使能根据家庭生活周期和现代生活变化的不同需要改变各室的组合与分隔从而满足居民使用上和生理心理的不同需求
维普资讯
性 与识 别性 等使 用特 性 的任务 。
居住 内部 环境 由数 个必要 的功 能单 元 ,如起 居 室 、卧 室 、厨 房 、卫 生 间 、餐 厅 和 辅 助 空 间走 道 、储 藏 间所组成 ,各 自负有 不 同的 职 能 ,但 又 相 互 联 系 ,它 们 之 间既 各 自有合 适 的位 置 ,又 能相 互补 充 ,并

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标准

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标准

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是指建设在城市郊区或新城区的小户型住宅,面积一般在50-90平方米之间,售价较为亲民的普通住房。

这类住房一般适合年轻人、小家庭或刚需购房的群体,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选择。

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设计标准: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到居住者的实际需求,注重空间的利用率和功能的合理性。

一般采用小高层或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布局合理,充分考虑采光、通风、隐私等问题。

二、面积标准: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面积一般在50-90平方米之间,主要为一室一厅、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户型。

这样的面积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既不会显得拥挤也不会过于空旷。

三、装修标准: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装修应当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同时考虑到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的平衡。

一般采用中档装修标准,主要采用环保材料,简洁实用的设计,符合居住者的基本需求。

四、配套设施标准: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配套设施应当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一般包括停车位、绿化带、儿童游乐设施等公共设施,同时要考虑周边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

五、价格标准: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售价一般在当地房价的中低水平,属于亲民的住房产品。

在购房过程中要注意透明的交易价格,避免虚高房价导致居民无法购买的情况。

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标准是为了保证住房的质量和价格在可承受范围内,满足广大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解决城市住房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开发商在推出这类住房产品时也应当秉持公平、公正、可持续的原则,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房屋产品层出不穷。

现代花园洋房套型叠加设计方法

现代花园洋房套型叠加设计方法

现代花园洋房继承了20世纪花园洋房的特点,又延伸了新时期的要求。

由于国家呼吁土地集约化的要求,开发商对土地成本的考虑,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趋向于社交需求,而居住环境的私有性、长久性又使得住宅成为大众最期待改善的部分,因此,套型叠加设计方式成为现代花园洋房设计的主导思想。

1 现代花园洋房套型叠加设计的意义现代花园洋房套型叠加设计是指楼层的综合利用,多户上下、左右相互组合,一般在6层以下,同时带电梯、带景观,能和周边的环境相适应,讲究自然环境和公共区域的均匀性,又尝试不同的户型设计,确保其个人品味的不同。

这种设计思路满足了多种需求,首先是灵活多变的户型设计,适应不同品味需求的人群。

在我国,花园洋房从老上海的贵族独栋小楼发展到现代中等收入人群均可接受的住宅产品,又成为现代社会人群普遍追求的居住建筑。

其灵活多变的风格和空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次,符合现代土地集约化的要求。

套型叠加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现代人居环境的要求。

大城市人满为患,独栋别墅不被市中心所允许,但又要考虑人居环境、社交距离的因素,建在郊区的别墅也就不会被大多数人所采纳。

而采用套型叠加设计方案的花园洋房,既有别墅的特点,又能在市区内大面积建设,满足了人群的居住品质和社交需求,因此,套型叠加设计的花园洋房是现代中产阶层的首选。

2 现代花园洋房套型叠加设计方法现代花园洋房的设计是一个极大的系统工程,而针对现代花园洋房的套型叠加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讨。

2.1 套型结构设计套型结构设计主要指的是一个户型内部的分区和户型之间的结合结构。

好的户型内部分区已不仅是合理的功能分区,而且是有多样化的空间组合。

针对套型叠加,多样化的空间组合是其根本性的设计理念。

2.1.1 针对户型内部的设计(1)水平交通流线方面。

水平交通流线,简单地说就是从户外到户内全部功能区的路线。

典型的设计为:从入户到深入的过程应该是从开放到半开放再到封闭,从半私密到私密的一个进程,比如从小区绿化进入私家花园,这就是从开放到半开放;从私家花园进入入户门,这就是半私密结构。

居住建筑设计二——套型空间设计 PPT

居住建筑设计二——套型空间设计 PPT
套内单一空间设计
2.5 厨房
2.5.2 厨房的平面形式 单列型厨房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 适用于面宽狭小,只能单面布置橱柜设备的狭长形厨房。
• 管线短、经济,便于施工和水平管道的隐蔽。 • 立管集中布置,便于封闭。 • 橱柜布置简单。 • 运动路线过长而使人感觉不舒适,且降低工作效率。 • 操作台的通道只能单侧使用,降低了空间利用的有效性。
级住宅、别墅等采用舒适型厨房面积。
套内单一空间设计
2.5 厨房
经 济 型
小 康 型
舒 适 型
厨房的三种类型
套内单一空间设计
2.5 厨房
2.5.4 厨房的管线布置
• 厨房中的管线包括立管和水平管。
水平管 • 常采用埋入墙体或地面垫层的暗敷的做法,对空间影响较小。
立管
• 立管布置需要占据一定的面积。 • 立管区宜集中在厨房某一合理的位置上,尽可能布局紧凑,并考虑有 封闭为暗管的可能。 • 洗涤池要靠近立管布置,使水池下水软管最短,既经济又便于与立管 交接。
优点 • 适合多人参与厨房操作,厨房的工作气氛活跃。
缺点
• 占用空间较多。
• 若为开放式,则油烟散溢会污染到其他房间的空 气质量。
套内单一空间设计
2.5 厨房
2.5.3 厨房的尺寸确定
• 从使用角度来讲,厨房面积不应过大、厨具安排不当,会影响到厨房操作的工 作效率。
• 可以将厨房按面积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型、小康型、舒适型。 • 建议经济适用型住宅采用经济型厨房面积;一般住宅采用小康型厨房面积;高
夜晚着凉。
帘的布置。
套内单一空间设计
2.3 卧室
2.3.4 次卧室
a. 次卧室的家具及布置

住宅楼设计-套型空间组合设计

住宅楼设计-套型空间组合设计
一般的别墅也都设跃层式,其众 多的房间灵活分隔,丰富的立体空 间层次,是居住环境非同一般,是 较高级的住宅形式.



3.8 住宅设计基本步骤

1、充分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条件 首先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出具设计任务通知单,在给予的建筑设计红线图中,
详细绘出了各个部分的尺寸,以及方位,相邻关系,层数,面积和外观造型要求等。



2、尽端单元户型处理

改变套型:扩大面积 套型结合体型设计
增加户数
3、转角单元户型处理 直角型 退后型 斜角型
成都万科魅力之城



3.6 塔式住宅平面组合

1、组合形式
一梯四户 一梯六户 一梯八户
套 型 设 计



3.7 套型空间三维组合

指套内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 平面内,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立 体布置,占据两层以上的空间, 并通过内楼梯进行垂直联系.
2、勾画初步方案草图 1)草拟户型 2)单元组合 3)整体整
3、确定最终方案
套 型 设 计
4、立面设计 住宅建筑的立面
构图要简洁明快,具有亲 切感。
住宅立面上的窗、 阳台、檐口、凹廊、楼梯 间、窗间墙的组合方法有 水平构图、垂直构图、垂 直与水平混合构图、成组 构图等
套 型 设 计
套 型 设 计
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则布 置在未重叠分隔的另一侧, 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高度,相 应的扩大了使用面积.但部 分空间显得狭小拥挤,构造 也相应复杂,相当于增加了 一层阁楼,增加一处楼梯,总 的层高也相应增加.
套 型 设 计
3.跃层住宅
指一户住宅或一套房型占用两 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通过户内专 用楼梯上下,户内各功能空间可上 下灵活布置,空间层次感丰富.内 外空间分隔严格.在一些坡顶住宅 中,将顶层处理成跃层式,可以充 分利用坡顶空间.每户面积较大, 有较好的居住环境.

谈基于和谐人居环境的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

谈基于和谐人居环境的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

小区住宅套型的多 样性 , 就是 考虑 到不 同经 济收 入人 群 、 不 同类 型、 生活模式 的家庭需求 , 针对性 的提供 了不 同使 用面 积 、 不 同套 型的住宅设计 , 以此体现住宅 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
基本空间设计 的好坏直接影 响室 内环境 的质 量 , 合 理 的使 用
谈 基 于 和 谐 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居 环 境 的 住 宅 小 区 规 划 与 设 计
吴 琦
( 中铁 二院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3)

要: 介绍 了基 于和谐 人居环境的住宅小 区规划与设计 的基本 内涵 , 给 出了相应 的室外小 区的规 划设计或居住外 部环境 设计方
如 考虑 阳台 的设计 , 在 城市 发 人是居住环境 的主 体 , 一 步也离 不 开 生存 于 其 中 的居 住 环 虑人们 日常生活方 便 多样 的需求 , 展土地 日益 紧缺 的状 况下 , 阳台作为 室 内与室 外 的过渡 空 间 , 便 境, 对于现代 的生 活标 准有 很多不 同的要求 , 尤其是 居住条 件 、 周 为人们在居住 生活 中发挥 了越 来越 重要 的 围的基础设施和生 态环 境 。人们 利用 双手 积极 地创 造满 意舒 适 于人们与 自然 的亲近 , 节 约能 源也越来 越为 的居住 环境 , 良好 的居 住环 境令人 心情 愉悦 , 生活舒 畅。随着 社 作用 。同时随着 国家经 济建设快速 的发 展 , 人们所关 注 , 居住建筑设计 中对 围护结构 的保 温措施 也 给予高度 会 的进步与发展 , 人们 在满 足基本 居住 用房 的基 础上 , 更 加渴 望
法与风格协调配套的室 内设计或居住 内部环 境设 计方法 , 从 而创造 出优 秀的居住环境。 关键 词 : 人居环境 , 住宅小 区规划 , 室内居住环境

现代城镇小区住宅建筑设计

现代城镇小区住宅建筑设计

浅谈现代城镇小区住宅建筑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理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对住宅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不仅体现在对住房的要求上,而且体现在对其所在小区整体环境的要求上。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开始摒弃以往那种过于追求奢华、追求都市化的思想,取而代之的是生态、节能等居住理念。

因此,现代化的小区规划也应该体现这种理念。

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几种关于现代化小区的规划设计思想。

关键词:现代住宅,规划设计,建筑1、高品位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高水平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

很多在市场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特色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从多个方案中择优,从几个方案中优选其中的精华,集众优于一身,再反复研讨修改,最后才拍板定案。

在规划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达到以下目标的住区:1.1规划布局在小区规划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协调好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小区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朝向、间距、周边环境等因素,运用建筑空间构图原理,合理安排住宅、公共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的相对位置,使它们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

1.2综合性设计,提高小区空间环境质量环境的质量是通过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来的,它们不仅有赖于构成元素本身的属性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取决于它们在人们生活经历中的作用和意义。

正因为高品质的环境为人服务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能在小区内营造出优美和谐、具有人性关怀的环境氛围,就需要着重从小区景观环境、交通环境以及与人们直接交流的空间细部环境等方面来加以综合考虑。

首先,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塑造是要在多层或高层的楼宇间建立一座绿色园林,并充分考虑到与人流车流的关系、与建筑物的配置以及景观动静态观赏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使整个小区成为一个具有整体性和自然气息,满足功能要求而且独具审美价值与内涵的优美景园。

浅谈21世纪住宅套型面积与居住环境

浅谈21世纪住宅套型面积与居住环境
四坡 顶 的 母 题 符 号 应 用 在 公 建 顶 部 ,符 号 虽 有 大 小 和
高 低 差 异 , 依 然 是 变 化 中 的 四 方 体 和 四 坡 顶 , 到 了 但 达
造 型 上 的 统 一 。再 如 , 京 恩 济 里 小 区 选 用 了三 角 形 符 北
号 , 然 大 小 不 一 、 态 各 异 , 仍 能 感 觉 到 整 个 小 区 虽 形 但 建 筑 装 饰 的 统 一 性 。② 可 以 从 建 筑 的 文 化 内 涵 上 考 虑 , 即 从 当 地 的 历 史 、 化 、 候 、 风 中发 掘 。蓝 天 、 海 、 文 气 民 碧 红 瓦 、 树 重现 了青 岛的 建筑 风格 ; 州 的金 壁花 园 、 绿 广 上 海 三 林 苑 小 区 注 意 了市 区 建 筑 常 见 的 欧 陆 风 貌 在 住
迎 ,其 次 为 三 室 一 厅 双 阳 台双 卫 生 间 的 房 型 。 全 国 3 5 个 城 镇 示 范 小 区 规 划 统 计 结 果 显 示 :住 宅 套 均 面 积 在
山 庄 顶 处韵 马 头 墙 、坡 屋 面 都 再 现 了 当地 民居 的 建 筑 特色 。 精 心组 织造 型新 颖 、 彩柔 和 明快 、 格 协 调 、 色 风 布 局活泼 、 有 变 化 的住宅 建筑 群 体 , 用长 短结 合 、 富 采 错 位 拼 接 , 意 外 墙 色 调 、 料 质 感 、 宅 入 口 及 变 化 阳 注 材 住 台 等 细 部 处 理 , 美 化 小 区 环 境 , 成 疏 密 有 致 , 有 以 形 富
为 : 型 ( 厨 房 型 ) 在 4 7 ( 面 积 ) DK 型 应 在 K 纯 应 - m 净 , 6 O ( 面 积 ) 小 康 型 卫 生 间 应 实 行 分 组 分 间 布 ~1 m 净 。

套型住宅及设计原则

套型住宅及设计原则

套型住宅及设计原则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屋和住宅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套型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方式,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那么什么是套型住宅?它的设计原则是什么呢?套型住宅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造一系列统一的房屋,具有相同的结构和设计风格,同时拥有可拼接、可搭建的特点。

这种住宅方式在设计上有着很多特点和原则。

1. 空间分割原则在套型住宅的设计中,空间的合理分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拥有私密性的居住空间,同时也需要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区域。

因此,对于套型住宅,设计师需要考虑好每个住户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分割,确保住户之间的私人空间不被共用,而公共空间又足够满足住户的需求。

2. 功能性原则套型住宅的设计应尽量考虑到住户的实际需求,从各个方面保证住宅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比如,需要根据住户的需求来确定卧室的数量和大小,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和布局,以及阳台等公共空间的设置等。

3. 可变性原则套型住宅的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住户的可变需求。

由于住户的需求在不同时间段内是会变化的,所以套型住宅应当具有可变性的特点,即住户可以随时修改和调整房屋的布局和结构。

4. 模块化原则套型住宅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模块化的原则。

即不同房间的设计应当具有相互之间的可组合性和可替换性,从而实现不同房型之间的灵活选择和搭配。

套型住宅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住户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住房选择,同时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倡导套型住宅的建设。

总之,套型住宅的设计原则和理念是以人为本,尽可能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创造出一个舒适、实用、可变性和模块化的居住环境。

只有在多方面的考虑和协调下,才能达到最优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高品质的住宅体验。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求一、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为建设现代住区,在规划设计上应逐步做到:1、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

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升。

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二是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

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

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升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

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能够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也能够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

2、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我国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

近年已有很多住区做好了个性、特色的文章,如有的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有的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有的以健康--体育为主题......都取得成功。

不但住区要表现特色,住区内住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尽可能有各具特色的住宅群体形态、标志,尤其是大型住区。

如深圳一个名为"四季花城"的小区,就按不同季节花卉布置院落,并以花命名。

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区,在园林设计、建筑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住宅套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住宅套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住宅套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住宅套型设计是指对住宅建筑中公寓、别墅等不同类型的房屋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的过程。

通过科学和灵活的套型设计,可以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和居住功能,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住宅套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住宅套型设计的依据是建立在对住宅功能的合理理解和对居住需求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的。

在进行套型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2.1基本功能需求:包括起居、就餐、睡眠、卫生、储物等基本功能,在设计中应注重功能分区和功能间的合理布局。

2.2空间利用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面积利用,最大化地提高房屋的使用效率。

2.3人性化需求:考虑人们对于居住舒适性、安全性和私密性的追求,合理配置阳台、窗户等。

2.4建筑外观与风格:套型设计要与建筑整体外观和风格相协调,形成统一的空间美感。

住宅套型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合理布局原则:根据功能需求和使用习惯,将不同功能的房间进行合理布局,以减少行走距离和提高居住的便利性。

3.2空间压缩原则:通过科学的空间规划和家具布置,减少过宽的走廊和浪费空间,提高使用面积的利用率。

3.3通风采光原则: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阳台,使室内获得足够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提高居住舒适性和健康度。

3.4外观与风格原则:住宅套型设计要与整体建筑外观和风格相协调,避免出现房间形状和外墙造型不一致的情况。

住宅套型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的设计与规划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居住品质。

准确理解住宅套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可以创造出舒适、实用、美观的居住空间。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住宅套型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以上是关于《住宅套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的文档内容,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居住环境与套型设计研究摘要:住宅小区建设是我国建筑业中的主体,也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它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要已从当初的“居者有其屋”发展到“居者优其屋”,人们已不满足“有屋遮头”的简单生存需求,而是追求舒适享受的高素质居住空间。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居住区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中体现住宅小区与城市环境、自然环境的共生。

关键词:设计模式;住宅小区;环境;节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 is the main par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also the country’s pillar industries, which leads the entir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the damands of housing is developed from the original “ownership”to the “excellent house”. it is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simple survival needs of a house, but the pursuit of comfort, high-quality living spac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mbody the symbiotic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area,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planning of residential area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key words: design mode;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周边的环境,居民的活动空间等都有了很大的要求,并且住宅周边的学校、医疗、娱乐、健身等配套设施的齐全也是现代住宅小区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而,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应力求发展和突破。

一、住宅小区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居民不仅对住宅的基本使用功能和住宅结构方面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始终喜欢亲近大自然,都希望住宅能够和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环境清新,景致优美的园区环境能够让居民很好的享受到大自然独有的魅力,使人心情愉悦。

设计新颖独特的住宅小区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给投资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中不要局限于单一的建筑样式和层数,可以按照低、中、高层等不同的建筑形式与环境很好地搭配起来,如将低层建筑布置在靠边的地方,高层布置在中央地带,这样不仅形成了有效的隔绝外部空间的布局,还避免了小区形成封闭的空间。

使整个小区呈现出一个整体的外貌,从而丰富了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廓。

另外可以通过小区的景观设计,为小区建筑提供良好的通风、日照、减少大气污染、降低噪音的条件,在小区中专门设立一个自然生物空间,保持该空间良好的生态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很好的
改善住宅小区的气候,对净化空气、增加湿度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现代住宅小区在景观设计上应该遵从自然的原则,尽量利用所有的有效资源,设计出一个可以让人更加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

二、居住区环境设计原则
(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能够营造全面满足各
层次人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

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境小品等),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

因此,具体设计更多地从人体工程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原则。

(2)融入生态设计思想
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环境。

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

(3)追求生活情趣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

因此,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要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
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底蕴,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有情趣、高品位的休闲空间。

(4)注重动态的景观效果
在静态构图上,居住区环境设计讲求图案构成的视觉感染力,同时,它更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民区景观轴线,形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如各种绿轴等。

这种流动的空间产生了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感体验。

(5)强调可参与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人们营造视觉景观效果,其最终还是为了满足居民的使用需要。

居住区环境是人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场所,是人与自然充分交融的空间,人们不仅需要可观、可感,还需要自由融入并亲自参与。

(6)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必须融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景观系统中形成开放性布局,设置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空间,便于人们轻松自如地融入“家园”群体,让每一位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理想的乐园和家园。

(7)开放的、系统的设计观念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再强调居住区空间环境绿地设置的分级,不拘于各级绿地相应的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区为全体居民所共
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

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力求整个居住区的绿地配置、景观组织通过流动空间形成网络型的绿色生态系统。

三、住宅小区套型设计思路
(1)合理的空间尺度
住宅小区的各个空间都应该有其独特的功能,所以应该按照其功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

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为了节约面积或者为了维护开发商的利益而做出不合理的规划。

根据不同居民的住宅需求,可以设计不同大小的户型,但各个户型在设计空间中不能够仅仅为了满足基本的住宿要求而压缩空间尺寸,还要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视觉需求,所以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一个相对容易满足的尺寸比例。

例如在客厅的设计中,应该参考大多数居住者通常对客厅的习惯摆放,如电视、沙发、茶几等的位置和居住者普遍的心理感受等,应平衡各种因素,设计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尺度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