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学教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外科学教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肾母细胞瘤腹部肿块
诊断
1. 症状 小儿上 腹部肿块
2. B超 3. X线检查
IVU 、胸片 4. CT及MRI对
诊断有决定 意义
鉴别诊断
1. 巨大肾积水:柔软、囊性感,B超检查易 和肿瘤鉴别。
2.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可 早期转移至颅骨和肝,IVU可见到被肿瘤 向下推移的正常肾脏,骨髓穿刺检查有助 于与神经母细胞瘤鉴别。
二、肾 母 细 胞 瘤
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又称肾 胚胎瘤或Wilms瘤,是小儿泌尿系统中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约占15岁以下小儿恶性泌尿生 殖系肿瘤的8%。
病理
肾母细胞瘤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 位,增长迅速,有纤维假膜。切面均匀呈 灰白色,常有出血与梗死,间有囊腔形成。 肾母细胞瘤从胚胎性肾组织发生,由间质、 上皮和胚芽三种成分组成的恶性混合瘤。 间质组织占肿瘤绝大部分。肿瘤可广泛侵 润周围组织和器官。经淋巴转移至肾蒂及 主动脉旁淋巴结,血行转移可播散至全身 多个部位,以肺转移最常见,其次为肝, 也可以转移至脑等。
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疾病一般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不主张对75岁以上预测寿命低于10年的病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一方面高龄病人死亡多数与癌症无关另一方面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对多数病人可望获得5年以上的生存率
第五十三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大纲要求
1.了解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的概况。 2.掌握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
70%~80%,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 2. 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癌,以梭形细胞为主的肾
肿瘤恶性度大,较少见。 3. 其他:嗜色细胞癌或称乳头状肾细胞癌、肾集
合管癌和未分类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源于皮 质集合管上皮,其预后较好。 肾癌局限在包膜内时恶性度较小,进展可浸润周 围组织并血液和淋巴转移。还可直接至肾静脉, 腔静脉形成瘤栓。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4.
四、临床表现
1. 血尿 2. 肿块 3. 疼痛 4. 肾外表现: (1)肝损(2)高血压(3)血沉加快
(4)红细胞增多症(5)高血钙(6)贫血 (7)发热 (8)精索静脉曲张等。 5. 其它:骨折、咯血、神经麻痹、出血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保留膀胱手术后需膀胱内灌注化疗和膀胱镜 定期随访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六、治疗
2. 进展期、晚期前列腺癌 (1)内分泌治疗 a.外科去势(睾丸切除) b.药物去势(LHRH类似物) c.抗雄激素药物(氟他氨、缓退瘤) d.二线内分泌治疗
(康士得、糖皮质激素、孕酮、雌二醇氮芥、5a还原酶抑制剂等)
4. 8
五、诊断
1. 临床表现
2.体检 3.肿瘤标记 (5%)
AFP HCG
卵黄囊瘤、胚胎癌、畸胎癌 绒癌、胚胎癌、纯精原细胞瘤
CEA、碱性磷酸酶、转肽酶、LDH
4.影像学检查
B超 CT、MR
淋巴造影 IVU
4. 9
5.实验室检查: 尿BTA 尿NMP22 免疫细胞学(Immunocyt)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尿端粒酶活性测定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六、治疗
保留膀胱手术 Ta、T1
膀胱全切术 T2~T4a、高危T1G3、BCG无效Tis、 反复复发、 多发非肌层浸润性肿瘤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PPT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PPT
6、扩散:主要向深部浸润; 淋巴转移亦常见,浸润浅肌层者约 占50%,淋巴管内
有癌细胞,浸润至膀胱周围组织时,多数已有处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多在晚期,主要转移至肝、肺、骨和皮肤等。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断
33
临床表现:高发年龄50~70岁,男: 女为4:1,以表浅的乳头状肿瘤最为常 见。分化不良的润性膀胱癌常发生在高 龄病例。
7
1)、血尿 2)、腹痛 3)、肿块 4)、全身症状 a、低热:可能因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所致,现已分离出内生致热源。 b、高血压、 c 、血沉快、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断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
9
d、消瘦、贫血、虚弱等是晚期病状。 e、肝功异常 f、免疫系统改变。 g、激素改变 h、同侧阴囊内发现精索静脉曲张 i、 转移灶病症如病理骨折,神经麻痹、咯血。肾癌患者就医时约有1/4病人肿瘤已扩散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断
15
肾母细胞瘤 亦称Wilms瘤或肾胚胎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 病理:从胚胎肾组织发生,上皮和间质组成的恶性混合瘤,包括腺体、神经、肌、软骨、脂肪。增长极快,柔软切面呈灰黄色,可有囊性变和块状出血,肿瘤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双肾母细胞瘤约占5%,转移为血液和淋巴,早期即侵入肾周围组织,但侵入肾盂肾盏内。
19
治疗: (1)早期经腹部肾切除术 (2)手术配合放射及化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生存率。 (3)术前长春新碱,可以代替术前照射。 (4)术后放疗并配更生霉素,两药同时服用疗效好。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断
20
(5)双侧Wilms瘤可配合上述辅助治疗双侧肿瘤切除。 a、组织分化程度,最为重要。 b、血行转移,预后不良。 c、淋巴结转移亦预后不良。 (6)2-3年无复发应认为已治愈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病理
• 临床常称Tis、Ta 、T1期肿瘤为表浅膀胱癌。 • Tis原位癌; • Ta浸润的乳头状癌; • T1浸润黏膜固有层; • T2浸润肌层,
T2a浸润浅肌层,T2b 浸润深肌层; • T3浸润膀胱周围组织,
T3a显微镜下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b肉眼可见侵犯膀胱周 围组织; • T4浸润前列腺、子宫、阴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示意图
45
治疗
• 可分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和姑息性 治疗。
– 年患龄 者较 可小 行能 根耐 治受 性手 前术列的腺切T1b除、术T2。期 – T抗3、雄T激4期素,治睾疗丸。切除术后,配合 – 75岁以上,预计寿命低于10年的
患者,可行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 疗。
• 放射性核素粒子植入治疗,微创 安全,近年已在我国推广使用, 放射治疗对局部控制效果良好。
T1期
T1b: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直肠指诊正常
T1c:单纯PSA升高,穿刺活检发现肿瘤,直肠指诊及超声正常
T2期
T2a: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 T2b: 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
T2c: 肿瘤侵犯两叶但仍局限于前列腺内 42
病理
T3期 T4期
T3a:肿瘤侵犯并突破前列腺一叶或两叶包膜 T3b:肿瘤侵犯精囊
柔软、有囊性感,超声检查容易和肿瘤鉴别。
• 畸胎瘤
多为圆形囊性、边界清楚、质地软硬不匀,甚 至可扪及骨性结节。
12
治疗
• 早期行肾切除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提 高手术存活率。
肾母细胞瘤是应用手术、放疗及化学治疗综 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婴幼儿恶性实体肿瘤 。
13
三、肾盂肿瘤(Tumor of Renal Pelvis)

第四十三章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ppt课件

第四十三章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ppt课件

(三)定期复查:肾癌、膀胱 癌术后定期查肝、肾、肺 功能及转移灶。放化疗查 血尿常规。保留膀胱术后 查膀胱镜
保留膀胱能憋 尿者膀胱灌
(四)自我护理:尿流改道学 会接尿器护理,可控膀胱
注抗癌药和
术后2-3小时导尿一次,渐
免疫抑制剂
至3-4小时注意清洁,冲洗


1、叙述肾癌的临床表现、辅 助检查、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一)症状与体征:无痛肉眼 血尿考虑肿瘤
(二)辅助检查有助确诊
处理原则
(一)手术治疗:1、表浅膀 胱癌:经尿道切除或膀胱 开放手术,浸润癌
膀胱全切术
2、浸润性膀胱癌T2、T3期膀 胱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尿 流改道有回肠膀胱术、可 控膀胱术、输尿管皮肤造 口术
(二)放疗、化疗:T4期姑息 放化疗减轻病状
临床表现
(1)血尿:间歇、无痛肉眼 血尿,为肿瘤、 硬
(3)疼痛:腰钝痛或隐痛
(4)肾外表现:低热、高血 压、血沉快、消瘦、贫血。 癌栓者同侧精索静脉曲张, 骨折、神经麻痹、咯血
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
(一)B超:诊断实质或囊 (一)症状与体征:肉眼
4、术前准备:膀胱全切、肠 代膀胱按肠切除准备,双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注意腹

壁皮肤清洁,利于成形皮
2、病情观察:
肤乳头成活
休息、
血尿程度、排
尿情

(二)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根治术后 出血多要观察生命体征、 输血、输液
2、体位:麻醉消失血压平稳 取卧位。肾癌根治腹膜后 淋巴清扫者卧床5-7日,膀 胱全切卧床8-10日防止引 流脱落引起尿
(三)预防复发:保留膀胱者 每3个月查膀胱镜。膀胱灌 注化疗药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治疗无效者 • 内照射:适合于T2以内,植入125I粒子 化疗 物理治疗
包括冷冻、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消融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4节 睾丸肿瘤
• 睾丸肿瘤几乎都是恶性 •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 青壮年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病因 确切病因不清楚,但与隐睾有关,患病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 • 男:女约为2:1 • 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多数、早期症状) • 无症状 (少数)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诊断要点
• 尿细胞学检查 • 静脉尿路造影 • 超声造影 • CTU或MRU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机会是正常睾丸的3-14倍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病理
原发性 睾丸肿瘤
精原细胞瘤
胚胎癌
生殖细胞
畸胎瘤
(占90%-95%) 绒毛膜癌
卵黄囊瘤
间质细胞
非生殖细胞 (占5%-10%) 支持细胞
淋巴转移 (后腹膜) 血行转移 (肺、骨、肝)
继发性睾丸肿瘤——主要来自淋巴瘤及白血病等转移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图1
图2
图3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4、MR • 对肾癌诊断的准确性与CT相仿 • T1加权像表现为不均质的低信号或等信号 • T2加权像表现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 • 恶性肾肿瘤在MR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 部分肾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存在多器官肿瘤的发病问题。其机制 可能与淋巴扩散、粘膜扩散、多中心 病灶、脱落种植等有关。
膀胱肿瘤
一、发病情况
▪ 在泌尿及男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 泌尿系统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腔都覆盖尿路上皮,在解剖学上是既连续又 分开的器官。尿路上皮接触的都是尿液,尿 液内的致癌质可以引起泌尿道任何部位发生 肿瘤,但尿液在每个器官停留的时间不同, 尿生物化学性质可随之而改变,因此各器官 发生肿瘤的机会各不相同。
▪ T2、T3期:
1. 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浸润肌 层的肿瘤, 个别分化良好、局限的T2期肿瘤。切除的范围, 应包括距离肿瘤2cm以内的全层膀胱壁。
2. 膀胱全切除术:肿瘤多发或侵犯三角区,宜行 膀胱全切除术,包括切除整个膀胱、前列腺及 精囊、盆腔淋巴清扫。代膀胱—回结肠、乙状 结肠。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示意图
原因:1.生活水平
2.人口年龄 3.诊断水平
▪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肿瘤以尿路上皮性肿瘤 最为重要。
尿路上皮(Urothelium): 泌尿通道(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
及前列腺部尿道)的胚胎学来源相同、组织 形态及其功能亦基本相同,构成了一个完整 的系统,这一系统的移行上皮总称为尿路上 皮。
尿路上皮肿瘤的病理及其生物性能大 致相同。
3.膀胱粘膜局部慢性刺激:
慢性膀胱炎(如血吸虫病性膀胱炎)、 结石、异物(长期留置尿管2~10%诱发癌)、 癌前病变(腺性膀胱炎、粘膜白斑)、尿潴 留。
4.其它: 吸烟: 高4倍,影响色氨酸代谢,是辅助致
癌质。 甜味剂: 糖精辅助致癌。
盆腔放疗、病毒、遗传、咖啡等。
近年重视癌基因、抗癌基因、患者遗传基 因和免疫状态在发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三、组织病理学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PPT课件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PPT课件

病因学(二)
2. 遗传异常:原发在纵隔的生殖细胞 瘤与细精管发育不全(Klinefelter`s 综合征)有关。罕见的还有P53基 因变异。
3. 种族因素:美国白人比黑人发病率 高4倍,但该肿瘤在亚洲则较少见。
诊断要点
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睾丸肿大,近45%患者会有睾 丸疼痛。转移造成的症状如背痛、呼吸困难少见。 体检发现睾丸肿物,经超声诊断确认后,应实施 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术前测血清-HCG、-AFP、LDH以利监测治疗 结果 分期可依据胸片、腹部和盆腔CT、胸CT
LDH >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 HCG > 50000IU/ml或AFP > 10000ng/ml。 原发纵隔的非精原生殖细胞瘤。 肺外的内脏转移(骨、肝、脑等)。
高剂量与标准BEP的比较
双倍剂量的顺铂(40mg/m2×5)治疗高危患者, 在153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双倍剂量组的毒 性远高于标准BEP,但两组疗效相同。
血清肿瘤标志物(S)
SX 标记物分析未进行或结果不能评价 S0 标记物测定在正常限度以内 S1 LDH<1.5×N和HCG<5000mIU/ml和
AFP<1000(ng/ml) S2 LDH 1.5~10×N或HCG<5000~50000mIU/ml
或 AFP<1000~10000(ng/ml) S3 LDH>10×N或HCG>50000mIU/ml或
IFO 1500mg/m2 d2-5 PDD 25mg/m2 d2-5 G-CSF支持
每3周重复
有效率74% (34/46), CR 70% (32/46); 有效 病例中2年无复发生存率91%
A.C. Donadio et 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畸胎瘤
多为圆形囊性、边界清楚、质地软硬不匀,甚 至可扪及骨性结节。
治疗
• 早期行肾切除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提 高手术存活率。
肾母细胞瘤是应用手术、放疗及化学治疗综 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婴幼儿恶性实体肿瘤 。
三、肾盂肿瘤(Tumor of Renal Pelvis)
病理
• 肾盂肿瘤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乳头状瘤。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二节 膀胱肿瘤
病因
• 仍不完全清楚。现已肯定β-萘胺、联苯胺、α -萘胺、4-氨基双联苯是膀胱癌致癌物。
病理
• 上皮性肿瘤约占95%以上,其中多数为移行细 胞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癌。
膀胱壁深部肌肉组织内见癌细胞团浸润
病理
• 临床常称Tis、Ta 、T1期肿瘤为表浅膀胱癌。 • Tis原位癌; • Ta无浸润的乳头状癌; • T1浸润黏膜固有层; • T2浸润肌层,
• 放射和化学治疗
早期和年轻人的阴茎癌,可先行放射治疗, 若失败再行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对阴茎癌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四节 睾丸肿瘤
病因 •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隐睾有高度相关。
隐睾示意图
病理 • 原发性肿瘤分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Biblioteka 肿瘤两类精原细胞瘤病理
生殖细胞肿瘤(90%~95%) 原发性睾丸肿瘤
阴茎鳞状细胞癌
临床表现
• 初期表现为红斑 、乳头状肿物及 溃疡,无疼痛。
• 晚期呈菜花状, 表面坏死,并有 恶臭的渗出物。 双侧腹股沟淋巴 结肿大。
治疗
• 手术治疗
表浅小肿瘤及原位癌可行激光治疗; 小而局限的肿瘤,可行包皮环切术; 较大的瘤体一般需做阴茎部分切除术,在癌 肿缘近侧2cm以上切断阴茎。
• 3.排尿困难 • 4.其他
肿瘤广泛转移时,可出现腰骶部疼痛,阻塞输尿 管 。贫血、衰弱、体重下降等。
诊断
• 1.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 2.膀胱镜检查
是诊断膀胱肿瘤主要方法
• 3.X线检查 • 4.超声检查
可发现0.5cm以上的膀胱肿瘤
T2期膀胱肿瘤
治疗
• 治疗原则
Tis、Ta、T1及局限性的T2期肿瘤可选用保留膀 胱的手术;较大、多发、复发、位于膀胱颈部 及T2、T3期肿瘤应行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手 术辅以放射和化学治疗。
治疗
• 表浅膀胱肿瘤(Tis、Ta、T1)
限于膀胱黏膜层内的Tis,部分细胞分化良好,无发展,可 行经尿管膀胱肿瘤电灼术,化疗药物或卡介苗(BCG)膀 胱灌注治疗,密切随诊。
Ta、T1期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为主要 治疗方法
治疗
• 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T4)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膀胱浸润性癌的基本治 疗方法 。
• 生物治疗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式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三节 阴 茎 癌
病因
• 绝大多数发生于包茎或包皮过长和包 皮龟头炎等。是包皮垢及炎症长期刺 激所引起。
•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阴茎癌 的致癌物。
病理
• 好发于龟头、 包皮内板、系 带及冠状沟等 处。大多数为 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和 腺癌少见。
腹部包块是最常见的症状,肿块位于上腹一侧 季肋部,一般不超过腹中线,表面光滑,中等 硬度,无压痛,活动度尚可 。
诊断
• 首选超声检查。 • CT、MRI对诊断有决定意义。
鉴别诊断
•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可早期转移至颅骨和肝,IVU可见到被肿瘤向下 推移的正常肾,骨髓穿刺有助于鉴别。
• 肾积水
柔软、有囊性感,超声检查容易和肿瘤鉴别。
治疗
• 可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时切除肾周围筋膜和 脂肪、肾门淋巴、肾上腺。
• 近年来多行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治疗
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
二、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病理
• 肿瘤发生于胚胎性肾组织,是由上皮、间质 和胚芽组成的恶性混合瘤。
肾母细胞瘤
临床表现
• 多在5岁以前发病,极少出现肉眼血尿
外科学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一节 肾 肿 瘤
一、肾 癌(Renal Carcinoma)
病理
肾癌源自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圆形,外有假包膜, 切面呈黄色。
半数肾癌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梭形细胞为 主的肾癌恶性程度高。
HE染色
临床表现
• 肾癌多发生于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 血尿
肾盂有局灶性的乳头状肿块,为移行细胞癌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男女比约为2︰1 。 • 间歇性无痛性镜下血尿为早期表现,部分出
现肉眼血尿。
诊断
• 尿细胞学检查
可发现癌细胞
• 膀胱镜检
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 静脉尿路造影
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
• 病理检查
治疗
• 手术切除肾、全长输尿管及输尿管管口 周围膀胱壁。
➢ 同侧阴囊内可见精索静脉曲张,平卧不能消 失,提示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
• 转移症状
就医时约1/4的患者已发生肿瘤扩散 。
诊断
• 多在中晚期出现血尿、疼 痛、肿块三大典型症状。
• 超声检查对肾肿瘤的敏感 性较高应首选。
• 肾动脉造影均能从不同的 层面反应肾肿瘤的情况。
• CT对肾癌的确诊率较高。
T2a浸润浅肌层,T2b 浸润深肌层; • T3浸润膀胱周围组织,
T3a显微镜下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b肉眼可见侵犯膀胱周 围组织; • T4浸润前列腺、子宫、阴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
病理
临床表现
• 1.血尿
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血尿,终末加重,伴有血块。
• 2.膀胱刺激症
多数为晚期症状,是因肿瘤坏死、溃疡和合并感 染所引起。
➢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
• 肾区肿块
➢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可触及肿块。
• 肾区疼痛
➢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 可发生肾绞痛。
临床表现
• 肾外表现(副瘤综合征)
➢ 10%~40%可出现发热、血沉快、高血压同 时还可有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肝功能异 常、消瘦、贫血、体重减轻及恶病质等表现。
非生殖细胞肿瘤(5%~10%)
精原细胞瘤 非精原细胞瘤
间质细胞瘤 支持细胞瘤
临床表现
• 症状不明显,肿瘤多表面光滑,质硬而 沉重,常有轻微坠胀或钝痛。透光实验 阴性。
•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青壮年多见,卵黄囊 肿瘤是婴幼儿易发生肿瘤。
诊断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甲胎球 蛋白(AFP)等具有重要监测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