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秋声赋的赏析
秋声赋的赏析秋声赋的原文赏析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
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
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
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
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
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
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
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
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
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动摇他的精神。
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
秋声赋赏析及注释翻译
秋声赋赏析及注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声赋赏析及注释翻译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sǒng)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xī)沥(lì)以潇(xiāo)飒(sà),忽奔腾而砰(p ēng)湃(pài);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秋声赋》的全文知识解读
《秋声赋》的全文知识解读【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文言知识:通假字1.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样子。
)2. 有动于中(“中”通“衷”,内心。
)古今异义1.如赴敌之兵(兵古:军队今:士兵)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古:自然今:天)3.金铁皆鸣(金铁古:兵器今:金属名)4.其色惨淡(惨淡古:黯然无色今:多形容“萧条”和“费心苦力”)5.有动于中(中古:内心今:方位名词)6.黟然黑者为星星(星星古:点点白发今: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7. 物过盛而当杀(杀古:衰败今:结束人或动物的生命)8.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古:清朗明秀今: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一词多义1.既物既老而悲伤(已经,……以后)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2.金金铁皆鸣(金属,引申为武器)于行用金(五行之一)请献十金(汉以后银一两为一金)3.及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到达)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词类活用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砭人肌骨(砭,名词作动词,刺)3.春生秋实(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春、秋,名词作状语,在春天,在秋天)4.四无人声(四,数词作名词,四处)5.如波涛夜惊(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6.百事感其心 (感,使动,使....感慨)7. 万物劳其形 (劳,使动,使....劳累)特殊句式(1) 1.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呢)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2)判断句:此何声也?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人为动物,惟物之灵(3)定语后置句:闻有声自西南来者(4)状语后置句:有动于中。
《秋声赋》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秋声赋》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秋声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情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原文】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①,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②,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③,忽奔腾而砰湃④;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⑤,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⑥,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⑦。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⑧,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⑨:其色惨淡⑩,烟霏云敛⑾;其容清明,天高日晶⑿;其气栗冽⒀,砭人肌骨⒁;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⒂,佳木葱笼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秋声赋诗意图
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⒃。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⒄,黟然黑者为星星⒅。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⒆,亦何恨乎秋声⒇!”。
秋声赋第一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THANK YOU!
• 《秋声赋》是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 代文赋的典范。
•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的心情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借 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 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国学 骈体文
秋声赋
第一段
北宋 欧阳修
作品赏析
•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 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秋声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 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 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 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 “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 ………………………………………………………
欧阳修晚年虽仕途已入顺境,身居高位,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 名利。他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 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 ,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 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秋声赋》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秋声赋》原文注释译文鉴赏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①,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 汝出视之。
”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②,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 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③;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④。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⑤,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 夷则为七月之律⑥。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注释】①��(cong) 铮铮(zheng)铮:金属互相撞击声。
枚:开头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后。
古代行军袭击敌人,常令士兵衔于口中,防止喧哗。
这种做法叫“衔枚”。
②明河:明亮的天河,也称银河。
③砭(bian):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
此为针刺义。
④绿缛 (ru):绿草茂密。
缛,繁茂。
气:古人认为大自然中弥漫着一种气,这气一年四季会发生变化,如春天是阳和之气,秋天是肃杀之气。
⑤刑官:周朝设官,以天地四季为名,掌管刑法、狱讼的官为秋官,取其杀戮之义。
阴: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所以这里说秋天“于时为阴”。
金:古人把五行 (金木水火土) 分配于四季,认为四季是五行相生的结果,秋天属金。
《秋声赋》文言文鉴赏解析
《秋声赋》文言文鉴赏解析《秋声赋》文言文鉴赏解析《秋声赋》文言文鉴赏解析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感怀悲己的永远主题。
《秋声赋》,欧阳子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
只是欧阳修五十三岁时,有感于“秋”所作。
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首先以秋声起兴。
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
“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作者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听到这秋声,想到了夜袭敌军的战士人马行军的声音。
这也形象的描写出这秋声之大,之壮,之猛烈。
正是秋天的潇飒。
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
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情景交融,从而自然的引出下文。
而后第二段,作者悲秋之情油然而生。
“此秋声也。
胡为乎来哉?”作者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写出秋得特点,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
本段语言清丽,四字一句,读来音律优美。
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又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
秋天是行刑的季节,是战争的象征,所以有肃杀之气;秋天是商声,悲伤的意思;是夷,杀戮的意思。
万物过盛就当杀戮。
此时作者身居高位,饱尝仕途艰险,故而对秋伤怀。
第四段是文章主旨一段,作者通过无情的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的人的对比,抒发议论。
“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此句说明人的忧伤劳累皆由心生,都是外物对于人施加的压力。
是自己无穷无尽的忧劳伤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秋声的悲凉呢?尤其是朱颜老去,乌发皆白,都是老去的过程,“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由此可见,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
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1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
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
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
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
微吟渐怯。
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
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注释清商:原为古五音之一。
此处指秋风。
飙:泛指风。
潘郎:指晋潘岳。
檐铁:檐马。
亦谓之风铃,风马儿。
悬于檐下,风起则铮有声。
注释清商:原为古五音之一。
此处指秋风。
飙:泛指风。
潘郎:指晋潘岳。
檐铁:檐马。
亦谓之风铃,风马儿。
悬于檐下,风起则铮有声。
赏析此词着意描写秋声。
上片写入夜风声,“几处催发”,使人难于入睡。
下片写檐铁惊响,野寺钟疏,虫声切切,凉潮呜咽。
独自开门,唯见满庭月光。
结句极富诗情画意。
全词从所闻到所见和所思,生动逼真而又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2秋声赋唐代:刘禹锡相国中山公赋《秋声》,以属天官太常伯,唱和俱绝,然皆得时行道之余兴,犹动光阴之叹,况伊郁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愤。
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
百虫迎暮兮,万叶吟秋。
欲辞林而萧飒,潜命侣以啁啾。
送将归兮临水,非吾土兮登楼。
晚枝多露蝉之思,夕草起寒螿之愁。
至若松竹含韵,梧楸圣脱。
惊绮疏之晓吹,坠碧砌之凉月。
念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
夜蛩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绝。
远杵续兮何冷冷,虚窗静兮空切切。
如吟如啸,非竹非丝。
合自然之宫徵,动终岁之别离。
废井苔冷,荒园露滋。
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则有安石风流,巨源多可。
平六符而佐主,施九流而自我。
犹复感阴虫之鸣轩,叹凉叶之初堕。
异宋玉之悲伤,觉潘郎之幺么。
《秋声赋》古文赏析
《秋声赋》古文赏析秋声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情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秋声赋》古文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原文】秋声赋作者:[北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①,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②,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③,忽奔腾而砰湃④;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⑤,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⑥,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⑦。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⑧,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⑨:其色惨淡⑩,烟霏云敛⑾;其容清明,天高日晶⑿;其气栗冽⒀,砭人肌骨⒁;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⒂,佳木葱笼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秋声赋诗意图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⒃。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⒄,黟然黑者为星星⒅。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⒆,亦何恨乎秋声⒇!”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注释】①欧阳子:作者自称。
方:正在。
②悚(sǒng)然:惊惧。
③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
④砰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⑤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⑥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
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
《秋声赋》的原文及其翻译
《秋声赋》的原文及其翻译【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注释】欧阳子:作者自称。
方:正在。
悚(sǒng)然:惊惧的样子。
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
淅沥,形容轻微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以,表并列,而。
萧飒,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
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
明河:天河。
秋之为状:秋天所表现出来的意气容貌。
状,情状,指下文所说的“其色”、“其容”、“其气”、“其意”。
惨淡:黯然无色。
烟霏:烟气浓重。
霏,散扬。
云敛:云雾密聚。
敛,收,聚。
日晶:日光明亮。
晶,亮。
栗冽:寒冷。
砭(biān):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用为刺的意思。
《秋声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声赋》原文、译文及赏析本文是作者晚年所作。
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
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声赋》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秋声赋宋代: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余曰一作:予曰)“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
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秋声赋ppt详解1
第四段:秋虫唧唧助我叹
探究:读读品品想想 1、本段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对作者的感叹你有同感吗?说说看!
明确:环境描写,烘托我内心的孤独、寂寞与悲 凉。
2019/7/10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 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 秋虫和鸣,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 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 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 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 浩叹!
•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 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 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 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 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 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 忠公集》。
注意以下字词的音形义
2019/7/10
第一段:夜读闻秋声而惊
3、以秋状之悲烘托秋声之悲。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
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用一
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秋声之韵味写不尽,以秋状 写之”。
2019/7/10
4、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肃杀悲伤
骈偶句式,铺张渲染
• 秋色 惨淡,烟霏云敛
秋
之 • 秋容 清明 ,天高日晶
探究:读读品品想想 1、 文章既然取名《秋声赋》,顾名思义便是写 “秋天的声响” 那么,第一段中,具体描写“秋 声”的是哪些语句?请你寻出来读读。
2、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秋声进行了描 摹?
3、秋声的到来有何特点?
2019/7/10
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
秋
• 细雨 • 波涛 • 风雨
由远到近 由小到大
莫大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芦花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骈体文
芦花赋 第一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芦花,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秋后采收,晒干。生于河 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味甘,性寒,具有 止泻、止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吐泻、衄血、血崩、外伤出血、 鱼蟹中毒、干霍乱、心腹胀痛。
• 治卒得霍乱、气息危急、食鱼蟹中毒:芦蓬蕽一大把,煮令味浓, 顿服二升。(《小品方》)
THANK YOU!
蒼然秋色,渺爾秋波。相思不已,相望如何。但见薄暝徐添,空烟暗積。 絮絮搖晨,花花盪夕。掩明鏡於中央,失輕鸥於咫尺。微生九月之寒,斜 捲半江之白。
……………………………………………………… ………………………………………………………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m。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节上有芽。茎直立,中空。叶 2列,互生;叶鞘圆筒状,叶舌有毛;叶片扁平,长15~45cm,宽1~3.5cm,边缘粗糙。穗状花 序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微下垂,下部梗腋间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 花,长10~16cm;第1花通常为雄花,颖片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或更短; 外稃长于内稃,光滑开展;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 内稃分离。花、果期7~10月。
• 治诸般血病:水芦花、红花、槐花、白鸡冠花、茅花等分,水二钟, 煎一钟服。(《积善堂经验方》)
• 治刀伤出血:芦花适量敷伤口。(江西《草药手册》) • 治干霍乱病心腹胀痛:芦蓬茸一把,水煮浓汁,顿服一升。(《小
品方》) • 治鼻衄:芦花煅存性研末吹鼻。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
《秋声赋》古文赏析
《秋声赋》古文赏析秋声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情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秋声赋》古文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原文】秋声赋作者:[北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①,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②,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③,忽奔腾而砰湃④;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⑤,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⑥,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⑦。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⑧,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⑨:其色惨淡⑩,烟霏云敛⑾;其容清明,天高日晶⑿;其气栗冽⒀,砭人肌骨⒁;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⒂,佳木葱笼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秋声赋诗意图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⒃。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⒄,黟然黑者为星星⒅。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⒆,亦何恨乎秋声⒇!”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注释】①欧阳子:作者自称。
方:正在。
②悚(sǒng)然:惊惧。
③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
④砰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⑤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⑥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
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
《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选课件
9
原文及翻译
❖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如助予之叹息。
❖ 童子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却听得四壁 虫声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足取的。
精选课件
14
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
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
静,山林空旷。
精选课件
4
原文及翻译
❖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 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 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 气之余烈。
❖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 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 树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它一旦来临, 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 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 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精选课件
5
原文及翻译
❖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 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 “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 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 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 意志。
精选课件
6
原文及翻译
❖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 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 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精选课件
3
原文及翻译
❖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 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春阴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THANK YOU!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
骈体文
春阴赋 第一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1、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 ①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 ②宋 陈与义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
漠漠絮飞迟。” • ③宋曹勋《点绛唇惨惨春阴》:惨惨春阴,画桡寒漾梅风去。冷风吹度。愁入
宿雾犹渍,峭寒欲生。闲庭寂寞,曲巷孤清。敛百五之韶景, 歇秋千之笑声。怨东风之乍识,酿春阴而已成。
……………………………………………………… ………………………………………………………
【春阴】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南朝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 来。”宋陈与义《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漠漠絮飞迟。”2. 指春季阴天。鲁迅《彷徨·长明灯》:“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 了。”3.春日的时光。唐郑谷《水轩》诗:“杨花满牀席,搔首度春阴。”4.春日花木的荫翳。唐 杜甫《假山》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元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 阴合,霓旌拂曙来。”
《秋声赋》的原文及其赏析
《秋声赋》的原文及其赏析导语:本文是作者晚年所作。
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
【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赏析】本文是作者晚年所作。
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
作者的心情也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也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
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这篇赋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布局,文势一气贯串而又曲折变化,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残,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最后归结出全篇主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
寒鸦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骈体文
寒鸦赋 第一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据《辞海》解释,寒鸦,亦称“慈鸟”,“小山老鸹”。鸟纲,鸦 科。体长可达35厘米,上体除颈后羽毛呈灰白色外,其余部分黑色, 胸腹部灰白色。……在中国大多终年留居北部,冬季亦见于华南。 寒鸦早在《诗经·小雅·小弁》就出现了:“弁彼鸒斯,回飞提提。” 弁,通“般”、通“昪”,快乐。鸒(yù):鸟名,形似乌鸦,小如 鸽,腹下白,喜群飞,鸣声“呀呀”,又名雅乌,就是寒鸦。
• 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 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
THANK YOU!
Hale Waihona Puke 精美图片作者简介•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
三家鳥相之村,十里冷枫之岸,积朔氣兮寒生,送飛鸦兮影亂。 和鷺足而同拳,雜雁行而不斷。讴轧之艣聲,摧起曉角。
……………………………………………………… ………………………………………………………
《诗经·小雅·正月》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毛传》说:“富家之屋,乌所集也。”“寒鸦” 为孝鸟,飞集之处又往往是富贵之处,所以,古人将乌之飞来,视为祥瑞。成语“爱屋及乌”便 由此意延伸而得。《毛传》一书中有一句子“富家之屋,乌所集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鸦所 飞往的地方往往是富贵的所在”,因此在古时候寒鸦还被称为是吉祥鸟,是祥瑞的象征。在很多 诗句中有出现寒鸦一词,往往是表达诗人孤寂、冷清的生活,诗人将自己比喻成寒鸦,以表达自 己的孤寂、悲凉之感。在诗句中有“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诗人将自己比喻成寒鸦,以 表达自己的愁苦之情。寒鸦能够在空中无忧无虑的飞翔,因此人们认为寒鸦是自由、灵魂的象征, 如果梦见寒鸦的话,则说明是对自由的渴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骈体文
秋声赋 第一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秋天,百花凋零、黄叶委地,一切都在走向衰亡,这些景象当然特别引起文人的悲凉之感。 • 在《红楼梦》中,情节就是按照季节的变化而展开的。贾府的声势随着季节变化一直向上攀升,
直到冬天赏梅时达到了顶点,之后盛极而衰。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生命也跟贾府的命运一样,从盛到衰,最后走向死亡。春天,黛玉葬
• 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 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
THANK YOU!
花,写下了以花喻己的《葬花词》;秋天,林黛玉在窗下写下《秋窗风雨夕》,喻示着生命就 要走到尽头。里面开头就是“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 雨助凄凉!” • 从古至今,悲秋主题的文学作品特别多。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触景生情。总之,以秋为主 题的作品多数是悲凉的。这就为秋天定下了一个悲凉的基调。 • 西汉的大儒董仲舒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用来规范 人类的行为。 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 “,即是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 所以刑罚要在秋冬进行。 • 秋天的确容易给人一种肃杀之感。那凋零的花、飘落的黄叶,就像是大自然在杀死万物。这在 古人看来,这是上天在动用刑罚,根据“天人感应”的理论,那人间也应该是刑罚的时候了。
迴野千里,危樓一角,油燈欲昏,酒夢初觉。起古愁於虛空,盪余心於 眇邈,并萬族之可憐,激寒吹以相撲,騷騷屑屑,瑽瑽琤琤,露下如滴 烟流,亦聲始若孤绪。
……………………………………………………… ………………………………………………………
《千字文》中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之句。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到处果实成熟。农民忙 活了一年,终于等到收获的日子。所以在秋天,很多地方都有丰收节。据统计,中国有13个少数 民族有庆祝丰收的节日。汉族的中秋节也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全家团圆,品尝 月饼和地里出产的各种美食,就觉得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管子·轻重乙篇》:岁有四秋,而分 有四时。故曰: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铁。此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谓夏 之秋。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此谓冬之秋。
精美图片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