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工程测量》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1 1 工程测量学课后部分答案重庆大学出版社刘星吴斌主编卷子结构:名词解释5题、填空10题、(选择10题)、简答2题、计算4题(第二章1题、第三章2题、第四章1题,共35′)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P3)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特性: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2、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P3)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作用:外业测量的基准面。
3、什么叫高程、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P7)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4、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独立坐标系?(P6)测量学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P7) 当测量范围较小时,可以不考虑地球表面的曲率点测量的影响,把该测区的地表一小块球面当做平面看待,建立该地区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点不同:○1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为x 轴,竖轴为y 轴,测量中横轴为y 轴,竖轴为x 轴。
○2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测量学中坐标系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3测量坐标系的坐标轴一般具有方向性:其纵轴沿南北方向(中央子午线方向)、横轴沿东西方向(赤道方向);数学坐标系对坐标轴方向没有特定要求。
5、设我国某处点A 的横坐标Y=19689513.12m ,问该点位于第几度带?A 点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还是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多远(即坐标值)?A 点的横坐标为Y=19689513.12m Y=19689513.12m,,由于A 点在我国,点在我国,且整数有且整数有8位,所以其坐标是按6度带投影计算而得;横坐标的前两位就是其带号,所以A 点位于第19带。
由横坐标公式Y=N*1000000+500000+Y’(N 为带号为带号),),),所以所以Y’=189513.12m,其值为正,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距中央子午线为189513.12m 189513.12m。
工程测量习题+参考答案 (2)

工程测量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用DJ6型经纬仪测某竖直角、盘左读数76°45′10″、盘右读数283°14′38″、指标差应为( )。
A、06″B、-06″C、12″D、-12″正确答案:B2.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A、为了立尺B、传递高程C、读数方便D、计算方便正确答案:B3.各等级GPS相邻点间弦长精度计算公式为α=√(A2+(Bd)2)、其中d表示( )。
A、比例误差B、固定误差C、相对误差D、相邻点间弦长距离正确答案:D4.下列误差中不属于水准测量主要误差来源的是( )。
A、水准标尺长度误差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误差C、大气水平折光D、大气垂直折光正确答案:C5.电子经纬仪区别于光学经纬仪的主要特点是( )。
A、没有水准器B、使用光栅度盘C、没有望远镜D、使用金属度盘正确答案:B6.已知地面两点距离为11千米、则求得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是()。
A、109.3mmB、10.93mmC、1.093mmD、15.32mm正确答案:B7.在下列进入林区测绘作业的行为中、违反《森林防火条例》的是( )。
A、防火期内汽车排气管安装了防火罩B、防火戒严期内在汽车驾驶室内吸烟C、防火戒严期内不在室内用柴草做饭D、防火期内持有关部门核发的进入林区证明正确答案:B8.视准轴是指(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B、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C、物镜光心与横轴中心D、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正确答案:A9.相对高程是指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任意水准面B、水平面C、竖直面D、大地水准面正确答案:A10.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 )来判断。
A、首曲线B、高程注记C、助曲线正确答案:B11.广义的数字测图不包括( )。
A、利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野外数字化测图B、利用数字化仪对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C、利用航摄、遥感像片进行数字化测图等技术D、利用经纬仪白纸测图方法。
工程测量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
A、测回差B、互差C、较差D、归零差正确答案:D2.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消除视差B、看清远处目标C、看清十字丝正确答案:C3.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水准仪视准轴i角误差对测量高差的影响、可将水准仪安置在()处。
A、靠近前尺B、前后视距离相等C、靠近后尺正确答案:B4.在6°高斯投影中、我国为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公里。
A、5000B、50C、5D、500正确答案:D5.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都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标尺不稳B、外界亮度不够C、标尺的像面与十字丝平面没能重合D、物镜调焦不好正确答案:C6.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B、准备仪器、人员、编写总结报告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D、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正确答案:A7.对一距离进行4次观测、求得其平均值为86.549, 平均值中误差是3mm、则观测值中误差为( )。
A、±1mmB、±12mmC、±6mmD、±1.5mm正确答案:C8.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
A、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B、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适当精度指标C、越精确越好D、没有误差最好正确答案:B9.在高程应用方面 GPS 可以直接精确测定测站点的( )A、水准高B、正常高C、大地高D、海拔高正确答案:C10.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
A、α左=L-90°B、α左=180°-LC、α左=90°-LD、α左=L-180°正确答案:C11.测回法适用于( )。
工程测量第六章

0 k容=1/2000
合格
计算实例---附合导线计算
X
B A
2
C
1
D
附合导线计算表X
点 观 测 角 改 改正后角
方位角 边长 坐标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坐标增量
坐标值
号 ° ′″ 正 ° ′ ″ ° ′″
(左角)
数
″
m
(m)
(m)
B △X’ △Y’
△X
△Y
1
2
(m)
C
X
Y
D
A
45 00 00
A
B 239 30 00 -18 239 29 42
3、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 象限角:X轴与直线间所夹的锐角。取值:0~90° 象限角与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X
=360 - R = 180 +R
R 4
3 R
R =R
1
Y 2
=180- R R
第二节 导线测量
4、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12=150° 1=100 °
12
1
23
2
求23=?
AB 0 B
1
3
1
3
2
2
4 4
5 5
C n CD
D
计算实例---闭合导线计算
4
240.60
5 90 06 02
200.41
96 51 36
1
231.31
263.23
84 10 31
3
201.61
2
计算略图
240.60 4
263.23
闭合导线计算
点 观5 测90 角06 02改 改正后角
第一节 概 述
6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
1 坐标正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 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如图6.3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 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
XB=XA+Δ XAB YB=YA+Δ YAB
式中,Δ XAB、Δ 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 之差。由图6.3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写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导线选点与埋石 • 在确定导线的布设形式和点位之前,应收集测区已有 的地形图和高一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然后到现场踏勘, 了解测区现状和已知控制点。
工程测量
• 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测区地形条件和测图要求等具体 情况,在测区原有地形图上拟定导线的布设方案,最后到 实地去核对、落实点位和埋设标志。 • 选点时,应注意使⑴相邻控制点之间通视良好,地势平坦, 便于测角和量边;⑵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⑶土质坚 实,便于安放仪器和保存标志;⑷各边长度大致相等,点 位分布均匀,且密度足够。
工程测量
(二)测角
l测角: 就是测导线的转折角。
转折角以导线点序号前进方向分为左角和右角。 对附合导线和支导线测左角或测右角均可,但全线必须统一。
对闭合导线,测闭合多边形的内角。
l导线角度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可参考表6-2。 l图根导线测量: 一般用J6经纬仪测一个测回。上、下半测
回角差不大于40″时,即可取平均值作为角值。
' f CD CD
工程测量
角度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说明导线角度测量的精度是合格的。 这样就可以将角度闭合差进行调整,以满足终边方位角等于 终边已知方位角。使角度闭合差等于零。 角度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当观测导线右角时,角度闭合差 f 以相同符号平均分配于各个观测右角上;当观测导线左角时, f 角度闭合差 以相反符号平均分配于各个观测左角上。每 个角的改正值按下式计算: f n (右角取“+”,左角取“-”) 改正后角值为: 改 测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6-2)
例6-1 已知AB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DAB 135.62 m, AB 803654, 若A点的坐标为 x A 435.56 m,y A 658.82 m ,试计算终点B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
x B x A D AB cos AB 435.56 m 135.62 m cos 803654 457.68 m y B y A D AB sin AB 658.82 m 135.62 m sin 803654 792.62 m
图6-2 国家水准网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三、城市控制网 在城市地区,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市政工程和建筑 工程放样,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城市控制 网。 城市平面控制网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网,或 一、二、三级导线网。最后,再布设直接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所 用的图根小三角和图根导线。 城市高程控制网分为二、三、四等,在四等以下再布设直接 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用的图根水准测量。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 点。测定图根点位臵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的密 度(包括高级控制点),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形的复杂程度。平 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一般不低于表 6-1的规定;地形复杂地区、 城市建筑密集区和山区,可适当加大图根点的密度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二、国家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 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 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按一、二、 三、四等四个等级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布设成三角网,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如 图6-1所示,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二等三角网布 设于一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 三角网为二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
测量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11章共79题习题1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8.已知地面上A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AB答案: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优选稿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D.调节微动螺旋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A )。
A.∑a-∑b=∑hB.∑h=∑H终-∑H始C.∑a-∑b=∑h=H终-H始D.fh≤Fh3.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4.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A.5B.3C.2D.4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
A.整平仪器B.使竖直度盘竖直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
A.+0′24″B.-0′24″C.+0′12″D.-0′12″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A.±0.001B.±0.002C.±0.003D.±0.00411.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D )方法。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D.调节微动螺旋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A ..A.∑a-∑b=∑hB.∑h=∑H终-∑H始C.∑a-∑b=∑h=H终-H始D.fh≤Fh3.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4.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A.5B.3C.2D.4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A.整平仪器B.使竖直度盘竖直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A.+0′24″B.-0′24″C.+0′12″D.-0′12″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 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A.----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A.±0.001B.±0.002C.±0.003D.±0.00411.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D 方法..A.直角坐标B.极坐标C.角度交会D.距离交会12. ;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指向正北的方向13.水准仪的使用步骤为 A ..A.粗平 -- 照准 -- 精平 -- 读数B.安置 -- 精平 -- 照准 -- 读数C.粗平 -- 精平 -- 照准 -- 读数D.安置 -- 照准 -- 精平 -- 读数14.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B m..15.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A.90°B.180°C.270°D.360°16.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A ..A.345°B.75°C.165°D.15°17.A、B的往测为213.41m;返测为213.35m ;其相对误差为 B ..A.1/3000B.1/3500C.1/4000D.1/500018.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19.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数据是 C ..A.一个角度; 一段距离B.纵横坐标差C.两个角度D.两段距离20.正反坐标方位角互差 B ..A.90°B.180°C.360°D.270°21.某建筑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则室外地面的绝对高程为 B m..A.42.8B.43.8C.43.7D.43.622.对某水平角进行了五次观测;其角度为:63°26′12″;63°26′09″;63°26′18″;63°26′15″;63°26′06″..其算术平均值为B ..A.63°26′10″B.63°26′12″C.63°26′22″D.63°26′32″23.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 C ..A.0°~180°B.0°~270°C.0°~90°D.0°~360°24.在距离丈量中;用 B 来衡量测量的精度..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均方差D.平均误差25.用水准仪测定 A、B 两点间高差;已知点高程为HA=12.658m; 尺上读数为1526mm;B尺上读数为1182mm;求A、B两点间高差为 D m..A.+1.344B.-1.344C.-0.344D.+0.34426.水平角的取值范围是 D ..A.0°~180°B.0°~270°C.0°~90°D.0°~360°2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3°带是从东经 B 开始划分的..A.1°10′B.1°30′C.2°30′D.3°28.水准测量时;用水平仪 D 丝来截取尺上高差读数..A.上B.中C.下D.上下29.比例尺有大、中、小之分;比例尺分母值越大;则比例尺越 D ..A.特大B.大C.中D.小30.线路中桩间距可以根据地形变化情况而定;其直线段、曲线段分别不宜大于 D ..A.330m、150mB.50m、20mC.450m、300mD.100m、50m31.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称为 C ..A.直角坐标B.假定坐标C.地理坐标D.曲面坐标32.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B ..A.观测误差B.环境影响、仪器不完善C.人为D.偶然误差33.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分别是L1=814.53±0.05m;L2=540.60±0.05m;则该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 A ..A.L1比L2高B.L1比L2低C.L1等于L2D.等于零34.观测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 D 误差的影响..A.视准轴误差B.横轴误差C.度盘偏心误差D.指标差35.当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距离大致相等时;其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距离的A 成正成..A.平方根B.平方C.立方根D.立方36.测量误差来源于 C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仪器、人为、环境影响D.粗差37.测量工作的原则要遵循 A ..A.先测整体后测碎部、先测高级点后测低级点B.先测水平角、再测竖角C.先量距、再测水平角D.先测方位角、再测高程..38.按测量高差原理和所有仪器不同;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有三角高程测量和B 两种..A.视距高程测量B.几何水准测量C.量距高程测量D.光电高程测量..39.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坐标进行坐标反算;计算直线的 B ..A.斜距、水平角B.水平距离、方位角C.斜距、方位角D.水平距离、水平角40.水准仪应满足的最主要的几何关系是C ..A.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B.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C.水准管水准轴应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D.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41.在水准测量中应进行 B ..A.仪器对中、精平、读数B.初平、瞄准、精平后用中丝读数C.初平、瞄准、精平后用上丝读数D.先读出下丝读数;然后再精平仪器42.在竖角测量中;竖盘指标差可以用 C 观测来消除..A.精确对中B.精确照准C.盘左、盘右D.盘左测两次..43.在水准测量中;仪器安置在前、后距离相等的地方;可以消除 D ..A.水准管轴误差B.竖直轴误差C.横轴误差D.视准轴误差44.在一个测站上同时有三个以上方向需要观测时;则水平角的观测应采用 B ..A.测回法B.全圆测回法C.复测法D.分组法45.当测量结果不符合精度要求时;决不允许用改读数或 B 的方法;而使成果表面上符合要求..A.改方向B.改记录C.改测站D.改变仪器高46.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 B 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47.“J2”型系列仪器意指 C ..A.表示归算到100m时;所测地形点的全部误差小于±30cm的平板仪B.表示1Km往返测偶然中误差不超过±4mm的水准仪C.表示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的经纬仪D.2mm+2ppm的测距仪48.“S3”型系列仪器意指 B ..A.表示归算到100m时;所测地形点的全部误差小于±30cm的平板仪B.表示1Km往返测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mm的水准仪C.表示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的经纬仪D.2mm+2ppm的测距仪49.规范规定四等符合水准路线闭合差为 A ..A.±20√LB.±40√LC.±30√LD.±10√L50.四等水准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 C ..A.后—前—后—前B.前—前—后—后C.后—后—前—前D.前—后—后—前5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 A 四种方法..A.距离交会法B.方位交会法C.高程交会法D.高差交会法52.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视准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指标差和 A 等误差的影响..A.横轴误差B.纵轴误差C.竖轴误差D.对中误差53.4~8Km隧道相向开挖;其洞外水准等级选择为 A 为宜..A.三等B.四等C.一、二等D.五等 54.设起始点高度为Hs;终点高度为He;则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 A ..A.fh=∑hiB.fh=∑hi-He-HsC.fh=√∑hiD.fh=√∑hi-He-Hs55.水准基点为变形观测的 A ;不应受到水库压应力的影响..A.高程原点B.海拔高程点C.投影高程点D.联测点56.水准测量时;由于水准尺的误差、仪器下沉及尺垫下沉引起的误差;均为 B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粗差D.照准误差57.在水准测量中;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可以 D 来消除..A.通过计算与平差方法B.通过精确瞄准、读数C.通过变动仪器高度D.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58.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的仪器;其i角不得大于15″;用于三、四等水准的仪器;不得大于 A ..A.20″B.25″C.30″D.35″59.测量精度的高低是由 A 的大小来衡量..A.中误差B.闭合差C.改正数D.观测数60.我国以 A 高为高程起算面..A.黄海平均海水面B.北海平均海水面C.东海平均海水面D.南海平均海水面61.我国现在采用的高程系是 D ..A.1985年黄海高程系B.1978年北京高程系C.1978年西安高程系D.1956年黄海高程系62.设地面上有A、B两点;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19.186m;HB=24.754m;则A、B两点的高差hAB= A m..A.5.568 B.-5.568 C.43.940 D.-43.94063.沉降观测的特点是 B ..A.一次性B.周期性C.随机性D.无规律性64.四等水准测量中;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或等于C ..65.工程测量中的最大误差一般取其中误差的 C ..A.2倍B.1倍C.3倍D.5倍66.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 A ..A.视准轴平行管水准轴B.圆水准轴平行旋转轴C.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旋转轴D.视准轴垂直于水准轴67.二等水准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 A ..A.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 后-前-前-后B.往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返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C.往测:奇数站;后-后-前-前;偶数站;前-前-后-后返测:奇数站;前-前-后-后;偶数站;后-后-前-前D.往测:奇数站;前-前-后-后;偶数站;后-后-前-前返测:奇数站;后-后-前-前;偶数站;前-前-后-后68.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按三级布网的原则布设;分别是 C ..A.第一级为基桩控制网CPIII、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II、第三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B.第一级为线路控制网CPII、第二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IIIC.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II、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IIID.第一级为线路控制网CPII、第二级为基桩控制网CPIII、第三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69.三、四等水准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的观测顺序为 C ..A.后-前-后-前B.前-前-后-后C.后-后-前-前D.前-后-后-前二.填空题1.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2.望远镜的作用是用来瞄准 ;并能截取水准尺上的读数..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目镜、照准器和十字丝分划板等组成..3.导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4.大型仪器在搬站时;一定要卸下仪器装进仪器盒搬站..5.常用的圆曲线测设方法有偏角法和极坐标法 ..6.水准测量时;水准仪视准轴线离地面不应小于 0.2 m..7.水平角测量的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在控制测量中微动螺旋及测微螺旋只许方向照准 ..8.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尺的读数顺序为后前前后 ;四等水准测量水准尺的读数顺序还可以为后后前前 ..9.测量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空间位置、几何尺寸 ;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满足建筑物明确和隐含的功能需要..10.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图纸上建筑物的位置用测量的方法精确地设置到地面上 ;以便作为各项工程建设施工的依据..11.测量工作必须遵循先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的积累和提高测量的精度;按照从控制到碎步的工作程序进行测量..12.各单位的总工程师应负责测量制度的建立、落实;维持测量队伍稳定..13.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测量复核制 ;其运作依靠自检、外检和抽检以及验收制度来保证..测量复核应由第二人用不同方法或不同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应由测量及复测人员_ 独立 _进行计算..14.我集团公司的测量任务按局、子分公司、子分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队四级测量建制划分..15.施工测量工作范围包括:工程开工前交接桩;施工复测;建立重要建筑物控制网;工序各部施工放样;竣工测量 ..16.每位技术人员应养成妥善保护各类桩撅的习惯;发现有桩位在施工影响范围内;应立即测设外移桩或护桩 .. 项目队技术主管对施工放样的测量成果直接负责..17.施工放样引用经审批的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18.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放样时;放样点应尽量设为转点;并应往返观测 ;以往返高差闭合差作为控制测量误差的依据;并应满足规范要求..19.单位工程竣工后;一般由经理部总工程师及早组织进行单位工程的竣工测量;以核实工程各部件中线、高程、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范、验标、图纸要求..竣工测量控制测量时;应与相邻合同段的轴线进行衔接;按竣工验收要求填制相关竣工资料并抄报公司技术中心..20.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各自管段内中线和水准的复测及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应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21.未按测量复核制度定期对工程测量复核;未形成成果书上报审批;对项目总工、工程部部长、测量负责人各罚款 100 元..施工测量时无测量复核记录;对项目总工罚款 50 元;对工程部长罚款 100 元;对测量负责人罚款100元..22.测量控制网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测量控制网成果书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复核、备案..23.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 ;如有误;可用明显的记号标识;所有测量记录均应专人妥善保管..未按规定对现场测量进行记录;对项目总工和工程部长各罚款50元;对测量负责人罚款 100 元..24.测量仪器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定 ;并要建立台帐;每年初报公司技术中心..未对测量仪器定期标定;对项目总工、工程部长、测量负责人各罚款50元..25.因测量原因造成返工损失的;项目总工、工程部部长、测量负责人、参加测设人和复核人各赔偿损失金额的 35% 、 20% 、 15% 、30%..26.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提出测量仪器调配计划或购置计划;由公司技术中心核定后报公司相关领导审批后;技术中心办理..27.测量仪器的调拨应经由公司技术中心调拨;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进行调拨..三.判断题1.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是4°.. ×2.具有控制全局作用的网点称为转点.. ×3.直接用于测图的地形点或施工放样的点称为碎部点.. ×4.地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差等于其相对高程差.. √5.用经纬仪测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时;必须测出水平角.. ×6.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的原则.. ×7.在水平角的观测中;方向观测法主要用于观测单角.. ×8.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1/5000.. ×9.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0°~360°.. ×10.取盘左、盘右竖直角的平均值不能消除指标差的影响..×11.变形观测只有基础沉降与倾斜观测..×12.对高层建筑主要进行水平位移和倾斜观测..×13.圆曲线的主要点为直圆点、曲中点、圆直点..√14.缓和曲线曲率半径等于常数..×15.用于二等水准测量尺台重量不应轻于5公斤..16.各种外业测量手簿;字迹要清楚、整齐、美观、不得涂改、擦改、转抄..√17.光电测距仪工作时;严禁测线上有其它反光物体或反光镜..×18.光电测距仪测距误差中;存在着反光棱镜的对中误差..√19.施测水平角用方向观测法观测;盘右时应顺时针依次照准目标..×20.用“正倒镜分中法”精确延长直线;是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四.简答题1.各项目经理部测量组及项目队测量组的测量任务答:项目经理部测量组负责项目经理部内重点工程定位测量和施工中阶段性复核..承担测量桩点资料交接、开工前施工复测、完工后竣工测量、短隧道洞内外测量;中桥及部分大桥、车站股道中线、地铁轻轨中线定位测量;厂房、高层建筑、机场跑道轴线定位和上列各项工程首次灌注砼时的放样测量、施工过程中的阶段性复核测量..协助上级单位在项目经理部的测量工作.. 项目队测量组负责日常施工放样测量及复核..按照不同类别工程主要承担各项工程的施工放样测量、复核测量和本队竣工测量以及保护测量桩点..协助与本队工程有关的控测和复测..2.各级测量机构及人员都必须遵循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在测量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答:1 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设计、作业、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2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由双方持交桩表在现场核对、交接确认..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3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复核;必要时应作现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抄录已知数据资料;必须核对;两计算人应分别独立查阅抄录;并互相核实..4各种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含电子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 5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内业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6利用已知成果时;必须坚持“先检查、复测;后利用”的原则..7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进行复核测量;或换人检查复测后才能施工..8一项工程由两个以上单位施工时;应联合测量;若先施工的单位整体复测;相关单位确认后统一使用..施工复测时;必须超越管段范围与相邻相关的测量桩点联测;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共同使用的相关桩点和资料..9未经复测的工程不准开工;上一道工序结束;下一道工序未经测量放样;不得继续施工..3. 叙述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主要点的测设方法..答: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主要点的测设方法有:切线支距法、偏角法、极坐标法..由于全站仪已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使用;极坐标法已成为曲线测设的一种简便、迅速、精确的方法..下面简述下采用极坐标法测设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主要点的步骤:1 内页计算:根据曲线要素、方位角计算出ZH、HY、QZ、YH、HZ点的坐标..2 将全站仪置镜已知导线点;输入已经点坐标;建站;后视另外已知导线点;定向..3 输入主要点坐标;进行实地放样..4. 简述双面尺法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每一测站的观测程序..答: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五.计算题设A、B两点为控制点;XA=50.00m;YA=80.00m;αAB=60°00′00″;现欲测设出P点;P点的设计坐标为:XP=80.00m;YP=70.00m;试计算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并简述操作的步骤..解:1先计算A点至P点的方位角:aAP=341°33′54.18″;DAB=31.62m AB与AP之间的水平夹角为:341°33′54.18″-60°00′00″=281°33′54.18″2实地放样:①置镜A点;对中整平;采用盘左位置瞄准B点定向;并将水平度盘角度置为0°00′00″;②顺时针拨角至281°33′54.18″;水平制动..③在281°33′54.18″角度方向上量取水平距离31.62m;测设出P′点..④采取盘右位置瞄准B点定向;并将水平度盘角度置为0°00′00″;⑤逆时针拨角至78°26′5.82″;水平制动;⑥在78°26′5.82″角度方向上量取水平距离31.62m;测设出P″点..⑦将P′和P″点连线分中作为放样的P点..。
测量学6小地区控制测量

二、国家控制 网的概念
为了统一全国各地区的测量工作,必须进行全国性的 控制测量,以建立国家控制网,供整个国民经济规划 和国防建设等使用。国家控制网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 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是采用三角测量方法建立的,即 在全国范围内将控制点组成一系列的三角形,通过测 定所有三角形的内角,推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国家 控制网也是按照“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 原则布设的。国家平面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 三、四等四个等级。
根据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它是 从坐标轴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 至某边的水平角。因此有相同 端点的两条边,右侧边的坐标 方位角就等于左侧边的坐标方 位角加上两边之间的夹角,同 一条边的正反方位角相差180°。 即沿导线前进方向:
1
4
上式中包含具相同端点两条边 的方位角关系以及正反方位角 的关系。
2
3
5
α前=α后-180°+β左 =α后+180°-β右。
(四) 起始边方位角的测定
与高级已知点连接的导线,因有已知边方 位角,只需观测连接角便可以推算各边的 方位角,然后推算各点的坐标。对于不与 高级已知点相连接的闭合导线,则可用罗 盘仪测定一条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便可推 算其他各边的方位角,并推算各点的坐标。
(五) 导线测量记录
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有规定的表格。
二、 经纬仪附合导线计算 附合导线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公式
不同。 (一)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从一已知边方位角出发, 使用观测角推算至另一条已知边,推算方位角与已知 方位角之差。 (二)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推算出的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应与已知值相同,以 此作为计算的检核。 (三) 坐标增量的计算 根据导线各边的方位角和边长,计算各坐标增量,计 算方法与闭合导线相同。
小地区控制测量习题及答案

小地区控制测量1.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 (2)2.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2)3.选定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2)4.导线坐标计算时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中有哪些异同点? (2)5.设有闭合导线1-2-3-4-5-1,其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如下表,试求各导线点的坐标。
(2)6.根据图中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计算1、2、3点的坐标。
(5)7. 前方交会观测数据如图,已知,xA=1112.342m,yA=351.727m,xB=659.232m,yB=355.537m, (10)8.距离交会观测数据如图,已知,xA=1223.453m,yA=462.838m,xB=770.343m,yB=466.648m, (12)9.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时,怎样观测、纪录与计算? (14)10.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如何观测、纪录与计算? (16)1.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测绘工作应遵循先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有了控制网,就有了基准点,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根据控制网内的控制点进行测绘及放样。
2.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导线测量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闭合导线: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附合导线:在两个已知点之间布设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支导线:一个已知点及方向,布置导线。
点数不宜超过 2 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
3.选定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选点原则:既要便于导线本身的测量,又要便于测量碎部,并应保证各项技术要求得到满足。
相邻点间通视好,便于测角、测距点位土质坚硬,便于安放仪器、保存标志。
便于测绘地形和地物导线的边长应大致相等,一般为50-400m导线点应选在便于观测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导线点有足够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土木工程测量第六章1

6.2.2 表示直线方向的方法 测量工作中,常采用方位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方位角:由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水平角度,称为该 直线的方位角。角值由0°~360°。 1)真方位角A 如图6—3,若标准方向PN为真子午线方向, 并用A表示真方位角,则A1、A2分别为直线 Pl、P2的真方位角。 2)磁方位角Am 若PN为磁子午线方向,则各角分别为相应 直线的磁方位角,磁方位角用Am表示。 3)坐标方位角α 若PN为坐标纵轴方向,则各角分别为相应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用α表示。
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第l章中述及,中央子午线在高斯投影平面上是一条直线,作为该带的坐标纵轴, 而其他子午线投影后为收敛于两极的曲线,如图6-5所示。图中地面点M、N等点的 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称为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 对于某点的子午线收敛角γ,可用下式计算: γ=(L-L0)sinB (6—2) 式中L0——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L、B——计算点的大地经度、纬度。 真方位角A与坐标方位角α之间的关系,如图6-5所示,可用下式进行换算: A=α+γ (6—3) 从图6-5和公式(6-2)中均可看出,子午线收敛角y有正有负。在中央子午线以东地区, 各点的坐标纵轴偏在真子午线的东边,γ为正值;在中央子午线以西地区,γ为负值。 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若已知某点的磁偏角δ与子午线收敛角γ,则坐标方位角α与磁方位角Am之间的换 算可按下式进行:
作业: 习题:6-2
6-3
§6.4 导线测量 (1) 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将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traverse), 导线点:控制点称为导线点(traverse point)。 导线测量(traverse survey):是依次测定导线边的水平距离和两相邻导线边的水平夹角,然后 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求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三种。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 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 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 线边长,则称为光电测距导线; 以上两种方法,我们统称为测 角量距导线。此外,还有无定 向导线、实测坐标导线和GPS RTK导线等。下面详细介绍测 角量距导线,而对其他导线仅 作简单的介绍。
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测量学》各章节练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测量学在各类工程中有哪些作用?答测量学在诸多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地质普查阶段,要为地质人员提供地形图和有关测量资料作为填图的依据;在地质勘探阶段,要进行勘探线、网、钻孔的标定和地质剖面测量。
在采矿工程中,矿区开发的全过程都要进行测量,矿井建设阶段生产阶段,除进行井下控制测量和采区测量外,还要开展矿体几何和储量管理等。
在建筑工程中,规划和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施工阶段,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绘制各种竣工图。
2 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答通过测量确定地物和地貌在空间中的位置即为测定,而测设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构筑物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原有建、构筑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依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
3 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假定高程?答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在局部地区或某项工程建设中,当引测绝对高程有困难时,可以任意假定一个水准面为高程起算面。
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
4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坐标系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答在测量中规定南北方向为纵轴,记为x轴,x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以东西方向为横轴,记为y轴,y轴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测量坐标系的Ⅰ、Ⅱ、Ⅲ、Ⅳ象限为顺时针方向编号。
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规定是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定向,可以不改变数学公式而直接将其应用于测量计算中。
5 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答“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是测量工作应遵循的一个原则,保证全国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速度;才能减少误差的累积,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
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地形图:既能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能表示地貌变化的平面图。
地物图:只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平面图:只表示地物的平面尺寸和位置,不表示地貌。
2. 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且为重力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形成闭合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NESW 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3. 绝对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海拔。
相对高程: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假定高程。
高差:两点高程之差。
两点的绝对高程之差或者是相对高程之差。
填空题1.带号、500km、自然坐标2.1985国家高程基准。
3.1弧度=(57.3)º(度)=(3438 )’(分)=(206265 )"(秒)。
简答题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测图---勘测阶段,提供工程所需的地形资料,即地形图等。
用图---设计阶段,研究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施工放样---施工中研究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验技术和方法。
变形观测---对某些特殊大型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位移和变形监测。
2. 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的球面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用平面上的长度值表示地面点位的直角坐标。
以南北方向纵轴为x 轴,自坐标原点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以东西方向横轴为y轴,自坐标原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象限按顺时针编号。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建立在高斯平面上的直角坐标。
以中央子午线为纵轴x轴,由赤道起算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以赤道线为横轴y轴,由中央子午线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工程测量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测量工作中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其象限从()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编号,依次为Ⅰ、Ⅱ、Ⅲ、Ⅳ象限。
A、x轴南端B、y轴北端C、x轴北端D、y轴南端正确答案:C2.大地水准面可以用一个与它非常接近的椭球面来代替,这个椭球面称为()。
A、参考面B、参考椭球面C、参考地球面D、地球面正确答案:B3.采用轴线法测设建筑方格网时,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个。
A、5B、3C、2D、4正确答案:B4.下列三角形内角观测成果,满足三级导线要求的是()。
A、45°22′15″.70°00′01″、64°35′50″B、46°11′26″.66°34′32″、67°15′50″C、62°22′14″.58°30′11″、59°08′10D、60°12′21″.65°25′41″、54°20′10″正确答案:C5.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A、间曲线B、首曲线C、助曲线D、计曲线正确答案:B6.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精平是用()。
A、圆水准器B、管水准器C、微倾螺旋D、自动补偿装置正确答案:D7.某导线的fx=-0.08m,fy=+0.06m,导线全长ΣD=506.704m,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A、1/1354B、1/5067C、1/9576D、1/4000正确答案:B8.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A、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x与y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正确答案:B9.水准仪i角检测中,前后视距均为42m测得高差后,移仪器于一尺近旁测得远处尺上读数b´,其与应读前视b之差b´-b=-6mm,则此仪器的i角为()。
工程测量习题及答案1汇总

工程测量习题及答案1汇总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为y轴。
5.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6.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km。
7.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8.测量学的任务是()。
二、选择题9.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10.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C.坐标和高程11.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三、问答题12.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13.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14.试述测量工作中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教学计算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1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16.水平面与水准面有何区别?17.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18.在测量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四、计算题19. 已知地面上三点A、B、C的相对高程为-5.500米、6.850米、15.730米,其中B 点的绝对高程为315.640米,求A、C两点的绝对高程(画简图标明)。
第二章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一、填空题1.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2.由()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3.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4.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5.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角,并要标出所在象限角。
6.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度。
7.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和()。
8.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和()。
9.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方位角为(),象限角为()。
东北大学测量学习题与答案小地区控制测量

东北大学测量学习题与答案小地区控制测量选择题1.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 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C.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1.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A.选点﹑测角﹑量边; B.埋石﹑造标﹑绘草图; C.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3.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 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B. 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4.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 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 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C.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5.小三角测量的外业主要工作为()。
A. 角度测量;B. 基线丈量;C. 选点、测角、量基线 6.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 高程之差; B. 平距; C. 间距7.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A. D=C K n +;B. D=αcos n KC. D=a Kn 2cos8.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来判断。
A. 助曲线; B. 首曲线; C. 高程注记9.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 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5 i %,从坡脚A 到坡顶B 来选择路线, 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A. 10mm ; B. 20mm C. 25mm10.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 B. 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11.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的方法。
A 距离和高差;B 水平距离和高差。
C 距离和高程判断题支导线由于没有检核条件,故只能用于图根控制。
( ) 2. 平面控制网的形式有导线控制网和三角控制网。
( ) 3.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三种。
( ) 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测。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第五章_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一、名词解释控制测量导线测量二、填空题1.国家平面控制网有个等级,国家高程控制网有个等级。
2.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有导线、导线、导线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4.附和导线的闭合差有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5控制测量分为()和()三、简答题何为导线?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几种?计算题4.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第一测站和第二测站的观测数据如下:第(1)测站后尺上丝黑面读数为: 1862 mm后尺下丝黑面读数为: 1056 mm后尺中丝黑面读数为: 1455 mm前尺上丝黑面读数为: 1146 mm前尺下丝黑面读数为: 0343 mm前尺中丝黑面读数为: 0745 mm前尺中丝红面读数为: 5534 mm后尺中丝红面读数为: 6143 mm第(2)测站后尺上丝黑面读数为: 1675 mm后尺下丝黑面读数为: 1328 mm后尺中丝黑面读数为: 1501 mm前尺上丝黑面读数为: 1542 mm前尺下丝黑面读数为: 1193 mm前尺中丝黑面读数为: 1368 mm前尺中丝红面读数为: 6053 mm后尺中丝红面读数为: 6287 mm把以上数据填入表格并进行测站计算。
(101尺为4687,102尺为4787)测站编号立尺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向及尺号水准尺读数K+黑-红高差中数备注下丝下丝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视距累差(1) 1||2后101前102后-前(2) 2 后102| | 3 前101 后-前。
06《工程测量》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答案

制有哪些形式?
小区域控制网是指在面积小于 15 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小区域控制网,也要根据面积大小分级建立,主要采用一、二、三级导线、一、
二级小三角网或一、二级小三边网,其面积和等级的关系,如表 6-1。
表 6-1
测区面积
首级控制
图根控制
2~15 km2
一级小三角或一级导线
二级图根控制
44
合或环线闭合差等。 所使用的仪器:水准仪都可用 S3 水准仪,水准尺不同,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
双面尺,五等水准测量使用单面尺即可。 13.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采用什么观测方法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
响? 利用两台同型号的水准仪在两岸同时进行观测,一岸观测完成后,两岸对调仪
器再进行观测。 13.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什么条件?其优缺点如何? 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地面起伏较大或不便于水准测量的地区。 优点:简便灵活 缺点:精度比水准测量低 14.光电三角高程有什么优点? 如果精心地组织工作,则光电三角高程测量能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
2.闭合导线各内角观测值见表,试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并画出草图(点
号按顺时针编排)。(见表 6-2)
3.附合导线各已知点坐标及导线观测右角值见表 6-3,试对该导线平差并计算
各导线点坐标。
4.一附合导线如图,以 AB→CD 为推进方向,观测的是左角,已知各左角观
测值、起终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起终
点坐标如下(计算表 6-4):
N
N
αAB=127°20′30″ αCD=24°26′45″ XB=3509.58, YB=2675.89 XC=3536.06, YC=2990.80 各左角: B:231°02′30″(连接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一、选择题1.小地区控制测量中导线的主要布置形式有( C)。
①视距导线②附合导线③闭合导线④平板仪导线⑤支导线⑥测距仪导线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⑥2.若九边形各内角观测值的中误差为±20″,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则九边形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B)。
A.±40″;B.±120″;C.±90″。
3.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分别是l1=814.53m±0.05m,l2=540.60m±0.05m,则该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A)。
A.l1比l2高;B.l1比l2低;C.相等。
4.观测了两个角度,其结果分别是∠A=146°50′±15″,∠B=25°41′±15″,则该两个角度的精度是(C)。
A.∠A 比∠B 高;B.∠A 比∠B 低;C.相等。
5.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A)。
A.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B.坐标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计算;C.坐标增量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D.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坐标增量计算。
6.导线测量中,若有一边长测错,则全长闭和差的方向与错误边长的方向(B)。
A.垂直;B.平行;C.无关。
7.导线测量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埋设标志、边长丈量、转折角测量和( A)测量。
A.定向B.连接边和连接角C.高差D.定位8.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将闭合差按与导线长度成( C)的关系求得改正数,以改正有关的坐标增量。
A.正比例并同号B.反比例并反号C.正比例并反号D.反比例并同号9.边长D MN=73.469m,方位角αMN=115°18′12,则ΔX MN与ΔY MN分别为( C)。
4142A .+31.401m , +66.420mB .+31.401m ,66.420mC .-31.401m , +66.420mD .-66.420m ,+31.401m 10.三角高程测量中,高差计算公式v i D h −+=αtan ,式中v 为( C )。
A .仪器高B .初算高差C .觇标高(中丝读数)D .尺间隔11.三等水准测量为削弱水准仪和转点下沉的影响,分别采用( A )的观测方法。
A .后前前后、往返B .往返、后前前后C .后后前前、往返D .两次同向、后后前前 12.一附合导线观测5个右角,方位角闭合差f α=-20″,则右角改正数为( D )。
A .-20″B .+20″C .+4″D .-4″二、简答题1.控制测量的作用是什么?建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控制测量是一切测量工作的基础。
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其含义就是在测区内,先建立测量控制网,用来控制全局,然后根据控制网测定控制点周围的地形或进行建筑施工放样。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整个测区有一个统一的、均匀的测量精度,而且可以加快测量进度。
建立平面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导线测量、小三角测量及各种交会计算。
在小区域建立高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有:三、四等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
2.国家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是怎样布设的?国家控制网,又称基本控制网,即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的方案建立的控制网,它是用精密仪器精密方法测定,并进行严格的数据处理,最后求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国家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级别,而且是由高级向低级逐级加以控制。
就平面控制网而言,先在全国范围内,沿经纬线方向布设一等网,作为平面控制骨干。
在一等网内再布设二等全面网,作为全面控制的基础。
为了其它工程建设的需要,再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四等控制网。
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是用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和GPS 测量。
对国家高程控制网,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布设纵、横首先一等水准路线,在一等水准路线上布设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环路,再在二等水准环路上加密三、四等闭合或附合水准环路。
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用精密水准测量。
3.如何建立小区测图控制网?在什么情况下建立小地区的独立控制网?图根控制有哪些形式?小区域控制网是指在面积小于15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小区域控制网,也要根据面积大小分级建立,主要采用一、二、三级导线、一、二级小三角网或一、二级小三边网,其面积和等级的关系,如表6-1。
表6-1测 区 面 积 首 级 控 制 图根控制2~15 km2 一级小三角或一级导线 二级图根控制0.5~2 km2二级小三角或二级导线 二级图根控制0.5 km2以下 图根控制小区域控制网原则上应与国家或城市控制网相连,形成统一的坐标系和高程系。
但当连接有困难时,为了也可以建设的需要,也可以建立独立控制网。
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图根控制网。
图根控制网的控制点,又称图根点。
图根控制网也应尽可能与上述各种控制网连接,形成统一系统。
各别特困难地区连接有困难时,也可建立独立图根控制网。
由于图根控制专为测图而做,左移图根点的密度和精度要满足测图要求。
表6-2是对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的规定。
对山区或特别困难地区,图根点的密度,可适当增大。
表6-21:20001:5000 测图比例尺 1:500 1:1000图根点个数/ km2150 50 15 5每幅图图根点个数 9~10 12 15 20 4.铁路大比例尺测图控制有什么特点?铁路大比例尺地形图成条状,其控制一般为导线。
5.布设导线有哪几种形式?对导线点布设有哪些基本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和导线网。
布设导线点时应注意下列3点:(1)相邻点间通视要良好,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其目的在于方便量边、测角和有较大的控制范围。
(2)点位应放在土质坚硬又安全的地方,其目的在于能稳固地安置经纬仪和有利于点位的保存。
(3)导线边长应符合表6-3的要求,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长差不宜过大,点的密度要符合表6-2的要求,且均匀分布于整个测区。
6.导线测量有哪些外业、内业工作?为什么导线点要与高级控制点联测?联测的方法有哪些?导线测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外业工作主要是布设导线,包括选点埋石、测角、量边、联测;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就是内业计算,又称导线平差计算,即用科43学的方法处理测量成果,合理地分配测量误差,最后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值。
导线连测,目的在于把已知点的坐标系传递到导线上来,使导线点的坐标与已知点的坐标形成统一系统。
由于导线与已知点和已知方向连接的形式不同,连测的内容也不相同。
分为只测连接角和除了测连接角外还要测连接边。
7.依据测距方法的不同,导线可以分为哪些形式?用经纬仪测角和钢尺量边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
如用光电测距仪测边的导线则称为光电测距导线。
8.导线计算的目的是什么?计算内容和步骤有哪些?导线计算的目的是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值。
导线计算是在专用计算表格上进行。
其内容和步骤有填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及其调整和导线点坐标计算。
9.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计算有哪些异同点?附合导线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计算相同。
由于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已知条件不同,致使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不同。
10.如何检查导线测量中的错误?测角错误将表现为角度闭合差超限;测边错误或计算中用错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则表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超限。
11.测量平差的目的是什么?三角网严密平差与简易平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三角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何处?小三角网的图形中存在各种几何关系,又称几何条件。
由于观测值中均带有测量误差,所以往往不能满足这些几何条件。
因此,必须对所测的角度进行改正,使改正后的角值能满足这些条件,这项工作称为测量平差。
测量平差是三角测量内业计算中的一项主要工作。
在小三角测量中,通常可采用近似平差。
三角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角度测量误差。
12.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五等水准比较,在应用范围、观测方法、技术指标及所用仪器方面有哪些差别?应用范围:三、四等水准测量建立的水准点属于国家控制网或城市控制网的水准点;五等水准测量建立的水准点一般应用于工程测量。
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使用双面尺,观测次序为后前前后,使用专用的记录表格进行计算;五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使用单面尺,用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技术指标: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数量较多,有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符合路线长度、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符合或环线闭合差等;五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较少,有有视线长度、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符44合或环线闭合差等。
所使用的仪器:水准仪都可用S3水准仪,水准尺不同,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双面尺,五等水准测量使用单面尺即可。
13.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采用什么观测方法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利用两台同型号的水准仪在两岸同时进行观测,一岸观测完成后,两岸对调仪器再进行观测。
13.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什么条件?其优缺点如何?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地面起伏较大或不便于水准测量的地区。
优点:简便灵活缺点:精度比水准测量低14.光电三角高程有什么优点?如果精心地组织工作,则光电三角高程测量能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这就使光电三角高程测量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16.影响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减弱其影响?影响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仪器高和目标高的测量精度、距离测量精度和竖直角测量精度,还有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减弱其影响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对象观测。
三、计算题1.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见表,试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见表6-1)2.闭合导线各内角观测值见表,试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并画出草图(点号按顺时针编排)。
(见表6-2)3.附合导线各已知点坐标及导线观测右角值见表6-3,试对该导线平差并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4.一附合导线如图,以AB→CD为推进方向,观测的是左角,已知各左角观测值、起终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起终点坐标如下(计算表6-4):αAB=127°20′30″αCD=24°26′45″X B=3509.58, Y B=2675.89X C=3536.06, Y C=2990.80各左角:B:231°02′30″(连接角)1:64°52′00″2:182°29′00″N NA1D4546C :138°42′30″(连接角)各边长:1122123.45200.16145.58B C D mD m D m===5.下图为一大地四边形,试对该大地四边形作近似平差,并计算各边长及三角点的坐标(利用表6-5-1、6-5-2及6-5-3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