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考
2024年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4年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政治素养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
为此,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参加培训、阅读相关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
五、评价与反馈机制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及改进建议
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及改进建议课程思政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思想。
在当前情况下,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那么,就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及改进建议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1.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3.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有助于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的实施,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奉献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思政的实施,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并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及改进建议
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总结及改进建议一、总结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在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总结时,首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1.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评估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否有所提高。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包括对国家、社会、民族和人类共同体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以及宏观的政治意识和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如何。
2.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的转变课程思政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们需要评估学生在课程思政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转变。
比如,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3.学生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课程思政也应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需要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以及是否具备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4.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更应该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素质提升。
我们需要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5.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依据在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总结时,我们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和数据。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作品、课堂观察等方式来获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情况,以及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具体表现。
6.总结课程思政的亮点和问题在总结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时,我们需要对课程思政的亮点和问题进行总结。
比如,哪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哪些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和困难?这有利于我们对课程思政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
7.课程思政改进与发展的建议在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提出课程思政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打造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打造与思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政治课堂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活动型课堂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其特点是学生参与度高、讨论和合作意识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打造一个高中政治的活动型课堂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内容上要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政治学科内容的抽象性很强,很多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和跟上。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与课堂内容产生共鸣。
在讲解选举制度时,可以以学生们熟悉的班级干部竞选为例,引导学生思考选举的意义和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去,政治课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而在活动型课堂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活动型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政治学科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讨论和辩论,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政治学科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参考资料。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政治机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实际感知。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活动型打造对教师的能力和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而这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反思和创新,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活动型教学的相关建议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活动型教学的相关建议一、注重教学内容的互动性在进行活动型教学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互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参与讨论和互动。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进行活动型教学时,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在进行活动型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社会问题,从中感悟思想政治知识的现实意义。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模拟政治会议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在进行活动型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结合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评价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在进行活动型教学时,应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
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制作教学辅助材料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还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思想政治主题的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积极开展活动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活动型教学的相关建议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活动型教学的相关建议思想政治课是普通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活动型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活动型教学的相关建议。
一、注重情境化教学活动型教学需要营造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
在思想政治课中,可以利用学校、社区或者亲身经历的事件来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概念。
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情境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结合实践活动活动型教学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同时通过思考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思想政治课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与志愿者活动、调研社会问题、组织社团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和认识社会,理解政治概念和原理,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型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和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课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比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老师也可以安排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和理解不同的政治情境和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四、提倡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展示来完成学习任务。
在思想政治课中,可以倡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课题或者社会实践项目,让他们通过团队协作、调研论证、成果展示等环节来完成学习任务。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构建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活动型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得到实践锻炼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构建活动型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将从设计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构建。
一、设计活动设计活动是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重要步骤。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可以多方面引入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授宪法和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扮演律师、法官等不同的角色中,了解法律的适用和司法程序,锻炼他们的辩证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内容中,也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当前热门的社会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调研和讨论,以提高他们对时事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方法除了设计活动外,教学方法也是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关键。
在活动型课堂中,老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主动探究认识世界。
老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1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自身存在很多不足,在这一学期的政治教学中我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对教学准备的反思:我对学生了解不足,很多时候都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没有注意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没有准备好如何将高深的理论知识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传授给学生。
这对于学生来说,无形中已经增加了他们接受知识的困难。
为此,我得到了一个启示:每个班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同,备课,不仅要备好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特点。
认真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二、是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材里面有些要求一节课学习完的内容,真正操作起来是难以完成的,如:我国的经济制度、企业和劳动者等内容。
而我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加快授课速度。
虽然很多时候学生都会积极配合,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能把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是不多的。
这点,在后面的练习和测试中都有所体现。
因此,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讲速度不讲效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这样做不仅容易忽略授课的知识点,而且学生也不能真正地把知识扎扎实实地学好,长期下去,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就会有所下降。
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好,既要把握时间的度又要讲究效率,注意讲练结合,让学生能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三、是对教学效果的反思:要想得到有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听同行授课。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几点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几点思考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成为考验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问题。
下面,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1. 关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庞杂,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和思想理论。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来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互动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机关、企业等地方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既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又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美育等各方面素质,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更具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 关注学生情感,促进思想情感融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涉及到众多思想理论和历史事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促进思想情感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情境模拟、情感疗愈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感投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知体验。
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实践分析引言政治课程在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培育政治人才的重要平台。
而活动型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本文将从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实践的角度展开分析,探讨如何加强高中政治课程的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活动型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活动型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方式。
它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和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
在活动型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完成知识的获取、整合和应用,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的意义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政治课程教学往往以讲授和课本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而通过活动型课程教学,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兴趣,从而提高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型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素质。
3. 培育政治人才政治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通过活动型课程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从而培育更多的政治人才。
1. 制定教学活动方案在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制定教学活动方案,包括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等。
在教学活动方案中,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政治活动,如观察政治会议、参加政治活动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政治,增强政治素养和认同感。
3. 进行课堂互动在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课堂互动。
通过实时投票、网络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活跃度。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打造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打造与思考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政治课程也逐渐从以往的纯理论教学,逐步向注重实践、注重活动的方向转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打造和思考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活动型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打造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传统的政治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而活动型课堂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型课堂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活动型课堂通常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更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构建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策略和方法1.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型课堂不仅要求学生参与,更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引导和促进学生参与的作用。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呈现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3.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活动型课堂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实践,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性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4.积极开展课堂辅导和指导活动型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有各种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学习的效果。
高中思政课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意义探析
高中思政课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意义探析随着高中现代化教育形式的发展,高中思政课也正逐步走向活动型教学模式。
从本质上讲,这里指的是在思政课堂上,学生能够基于框架内的活动,通过实践的原则检验他们的思想观点,并且得到认知结果。
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活动型教学,以及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将作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首先,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这种方式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而且可以结合实际例子检验自己的理论观点。
这能够使学生培养出具有实践探究能力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思维、沟通能力以及分析思维的能力。
其次,这种活动教学模式也能够使课堂走出传统的单一单向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消除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思政学科的有关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认知实践。
接着,进一步指出,如何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在实现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丰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实践、探究,让学生能够互相沟通,联系实际生活,深入分析实际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观点,为本次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此外,教师还应当把握教学的步骤,从引导到检验,逐步深入,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有效引导,有效控制,有效阐释,督促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使活动教学更加有效、有趣、深入。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学生缺乏探究能力,难以把握整个实施过程;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以及活动教学跟不上课程进度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课程框架,不断改进活动教学模式,给予教师足够的教学指导,及时评估活动教学效果,以及给学生提供独特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关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思考
教育博览Education Expo《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将活动型学科课程应用到思想政治课中,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此来提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要想确保活动型学科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特点,其次要明确其实施的意义,最后要弄清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的实施路径。
一、活动型课程的特点(一)活动内容的探究性活动型课堂呈现的是一个开放式的活动课堂,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而非教师“灌输式”的讲解。
其设计初衷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的开展更加需要学生自愿参与,达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己尝试提出合理方案解决问题的教育目的。
在活动型课堂当中,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去选择学习的内容。
如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某一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设计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主动去向教师提出建议,要求教师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开展活动。
对于课堂上自主学习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章节,讨论之后选派小组代表讲给其他小组的同学听。
这样的活动型课堂不仅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想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去学习。
在开展活动型课堂时,教师要做到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不要给学生太多的约束,要通过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1]。
(二)活动评价的多元化本轮课程改革突出的特点是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学科核心素养,而其中学生的活动体验是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途径。
对于活动型课堂而言,教学效果都可以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性来体现。
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活动型课堂的评价标准并不以最终的考试成绩去评价学生的优劣,而是通过综合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过程的方式来达到活动型课堂的评价多元化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篇1曾有这样一个比喻,说“教师就像用以识别地图的图例。
”从表面上看,这是对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表白,细究起来,却包涵着另外一番深层的含义: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才能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中的每一个标志,才能做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而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是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我们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内容来看,它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教学方法上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而教学方法的完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得以实现。
从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来看,它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相比其它学科,更重视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这更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反思,寻找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少走弯路。
同时,学校政治课教师又偏少,难以进行同教材交流,因此,政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是最有效的途径,而课后反思,更带有批判性和思辨性,更有助于教师将教学经验理论化。
一、反思成功的教学经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深入地思考,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的运用等。
教师如果能在获得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后及时进行反思,就能从盲目的行为上升到自觉的行为,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感悟,从偶然的收获走向必然的成功。
如在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性格”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中,一改以每一框题作为一课时的设计思路,而是将一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第一课时和学生“聊聊你所知道的性格”,通过“描述性格——猜猜是谁”、“谈谈名著中的鲜活人物”、“故事续编”等活动激活学生对“性格”的已有经验,并对已有经验进行强化或产生观念的交锋和碰撞,引发学生的思考。
高中思政课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意义探析
高中思政课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意义探析思政课程是高中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它既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和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深入探索公民权利和责任。
高中思政课程在过去以单一的学习模式存在,但如今,推行活动型学科课程使思政课程在高中得以发展,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活动型学科课程在高中思政课程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它的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点:
首先,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活动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其次,采用互动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习氛围的改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使思政这门课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门乏味的课程。
再次,在活动型课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和参与有关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不断学习社会知识,丰富思想内容,深入了解社会,学习思政课就会更有趣。
最后,老师应该注重与实际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的经验,让活动性课程更贴近现实。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推行活动型学科课程使高中思政课程发展得更加扎实,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更好地理解社会。
它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思政课程从书本上学习,把它运用到现实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中职学校落实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中职学校落实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逐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中职学校中,思政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实践中,中职学校落实思政课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一、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路径。
一方面,要围绕专业特色,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力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在专业教育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全方位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落实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中职学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审美观。
一方面,可以通过微课、网络直播等形式,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思想交流平台,增加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度。
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举办校园文化节等,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还可以通过建设电子阅览室、思政教育网站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深化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中职学校要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专业技能得到双向提升。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生活、感悟人生,提升思想境界。
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一、引言政治科目在高中阶段是学生们接触到的一门新课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政治课可能一直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
为了提高高中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和理解,活动型教学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二、活动型教学的重要性活动型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活动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政治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活动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1. 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活动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老师要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或者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在政治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和话题性的问题,如民主与专制制度的比较、当代政治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另一种非常有效的活动型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在政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研究和探讨性质的任务,让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合作。
让学生们一起研究制定一个符合民主原则的校园民主管理方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实地考察政治教学是一个具有明显实践特点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政治活动的实践过程。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到政府机关、社区团体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政治活动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这种实地考察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政治理论知识。
四、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曾尝试过使用活动型教学方法进行政治教学,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在讲授中国政府组织和运行的课程时,我设计了一个“模拟政府会议”的活动,让学生们分成政府部门,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讨论和决策。
课程思政 对本次教学过程实施的反思,提出改进措施或推广建议
课程思政对本次教学过程实施的反思,提出改进措施或推广建议摘要:一、引言1.课程思政的背景和重要性2.本次教学过程的反思二、反思内容1.教学目标的明确性2.教学内容的充实性3.教学方法的创新性4.学生参与度的提高5.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三、改进措施1.提高教学目标设定的科学性2.丰富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4.加强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5.提高教师自身思政素养四、推广建议1.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2.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5.加强课程思政的研究与交流正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能够有效促进专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深入反思和改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方向。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课程开始时,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课程内容的充实性不足。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实际工作中的思政工作。
再者,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有待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政知识。
此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们需要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程度较低。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针对以上反思,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提高教学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使之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2.丰富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代感。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
上述案例通过“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实现了从“教”到“学”转变。
例如,文化现象是复杂的,关于“打麻将”就有两种不同观 点。一种观点认为,打麻将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广受人们欢 迎的娱乐方式,它有利于在消遣的过程中联络感情,愉悦心情, 涵养性情,应该受到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打麻将是落后文 化。它不仅诱使人们把大量宝贵时间花费在毫无意义的活动中, 而且已经成为众多赌徒采用的赌博方式,应该予以抵制。这样 的议题就比较恰当,学生都有话可说。
二、如何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
(一)要围绕议题,设计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1.教学目标的确定 ①处理教材,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的选择 与组织
②创编学材,变教学内容为学习内 容 ③内容活动化,变学习内容为活动内容
(二)要强化辨析,选择 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
3.议题选择与活动型 学科课程的教学处理
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 农村的比重达到了50.6%,投资总量超过2200亿元。这些资金解 决了1.5万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农村63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1万千米和农村电网线路21.1万千米、改造 农村危房266万户等问题。教师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这 些政策措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 活动型学科课程
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解读
1、所谓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学科课程采 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的建构方 式,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学科 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设计的系 统安排,即“活动设计内容化”。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思路、重点措施、推进步骤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思路、重点措施、推进步骤“课程思政”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融入课程的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责任感和自信心。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环境。
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首先,在设计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时,必须明确其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建设者。
以此为基础,制定专业课程和正确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的总体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的教师、学生的设计以及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等。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路在实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的教学理念是“关注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突出创新”,以及“注重素质教育”等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讨论、研讨、论述、辩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发表观点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视听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以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程思政教学重点措施(1)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而且也是影响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
(2)严格把关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重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并对政治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造诣。
(3)制定严格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标准,使学生受到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组织专业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课程思政教学推进步骤(1)建立教师综合审核制度。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设立教师考核制度,在年度思想政治年度审核中,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
(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应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思想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有争议的问题,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考作者:张明雪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4期摘要: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提出是新课标的创造性亮点,是引领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标识性举措,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性路径。
活动型学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设计出“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教学议题,使学生在有序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中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肯定了活动型学科课程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性作用。
活动型学课程的实施应从转变教学观念、设计教学议题、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
一、观念有“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
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转变知识为本、高考至上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观念。
(一)理解素养形成与知识获得的方式不同杜威曾说“人的信仰、抱负、态度等素养不能像物质的东西那样,可以在时间搬动、转运、成人不可能用传播或灌输的方式将这些素养交给年轻人。
”知识的获得除了从个体直接经验中获得,还可以接受间接经验的灌输,但是素养却不可能在间接经验的灌输中形成,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性品质,知识才算是与人的素养形成内在关联。
学科课程主要以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教学目标,活动课程虽然在强调课内外教学实践中探究知识,但活动的目的仍是获得学科知识,这两种课程的最终指向都是知识的获得。
而活动型学科课程将活动与课程内容相互融合,以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议题为主线,紧密结合学科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中获得学科知识,并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形成关键能力,在质疑思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活动型学科课程注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科知识与生活关切的紧密集合,使学生既在活动中将学科知识内化于认知结构中,又运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品质,使知识真正与素养的形成相关联。
(二)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受诸多社会现实因素的制约,考试分数成为教育教学评价的指挥棒,提高学生的分数成为学校、家长、学生最重要的诉求,这直接导致教师将学生获得知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忽视了知识获得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
虽然当前高考对学生的检测仍以知识为依托,但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性品质的考查,试题中直接对知识点回忆和再认的考查较少,而多是以时政新闻、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通过材料创设复杂情境,考查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与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知识本身的不断发展性决定了人必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时代性较强的课程,但在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更新知识,活动型学课程便是一种重要途径。
活动型学科课程中教学议题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问题的设计主要以当前社会现实问题为背景,著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更新,又培养了适应学生长远发展的综合性品质。
(三)注重引导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布鲁姆将学习结果分为三种类型,即零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零学习是指学生在不够专心的学习之后未能理解学习内容,从而无法达到知识的保持与迁移,属于无效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掌握了学习内容,达到了知识的保持,但是却无法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达不到知识的迁移;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努力学习之后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能应用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达到了知识的保持与知识的迁移。
可见,有意义学习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是影响活动型学科课程有效性发挥的关键,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主观臆断学生的兴趣点,而应在充分的学情分析与实际调查后,根据学生科学正确的兴趣点选择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将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并在解决问题中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议题有“意”议题的选择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关键,所选择的议题既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又要蕴含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使学生在围绕议题的活动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议题要“有意思”议题的选择要基于学生的兴趣。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指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学议题的选择应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如果教师设计的议题偏离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就很有可能出现学生不理解甚至是排斥议题的情况,从而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与接受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学生所处的身心特征、一般特征与社会特征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议题。
议题应贴进学生的生活与实际。
教学应该将生活融入课堂,做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议题的设计不仅要注重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而且要与学情紧密结合,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级、心理发展状况、地区文化等情况,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围绕议题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的感受知识就在身边。
议题要有故事性。
议题不同于主题,更不是简单的教学案例,而是贯穿一节课的主线,通过议题将一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这就要求所选择的议题本身具有完整性,能将各个教学过程自然、有序的串联在一起,而具有故事性的议题是体现议题连贯性的最好形式。
(二)议题要“有意义”议题要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课程本身具有导向性,议题要注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同时,议题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引导,学生尚不具备能理性科学的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置议题时应该注重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引领,使学生在围绕议题的学习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议题要具有高度的人文情怀。
全球化的视野下,是否具有人文情怀是影响个体看待与分析事物的重要因素。
教学除了要实现本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外,还应该站在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服务、为世界的发展服务的高度上,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培养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教学议题的设计应跳出教材内容与学科特性的桎梏,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从低到高、层层递进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培养学生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情怀。
议题要具有思辨质疑性。
既然议题要包含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那么围绕议题所设计的活动中就要包含能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情境。
如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在跨学科融合课《寻古探共建坚中非命运共同体》一课中,将议题设置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不西方媒体所说的“新殖民主义”?该议题当中既包含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一带一路”不是西方媒体所说的“新殖民主义”,而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倡议,是应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和选择的,使学生在质疑思辨中推动问题的解决。
三、活动有“序”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主要围绕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确保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使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让学生在序列化的活动中系统掌握学科内容。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序问题的设计是影响议题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要充分发挥出议题的吸引力,教师就要设计出一系列有层次、有逻辑、有深度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在问题中探究。
学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逻辑性。
设计的教学问题应涵盖了解、理解、分析、运用、创造等各种维度,使问题的层次由低到高,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同时,设计的各个教学问题之间应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围绕于教学内容,并在问题引导下进行活动,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教学内容。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深度性。
问题的深度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围绕议题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思考价值较高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分析、运用、创造等高阶能力的培养,避免因无效问题造成的浅层学习。
(二)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提前做好活动实施规划。
活动型学科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必须紧密结合,使教学活动始终为教学内容服务,避免出现重活动轻内容、本末倒置的现象。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活动前应提前做好活动规划,对活动的整体流程进行设计规划,将活动方向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使活动的实施真正行之有效。
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
活动型学科课程中设计的任何活动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才能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或实践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先实现不同的教学使能目标,最终实现教学终点目标,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注重对活动时间的把控。
思想政治课在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时,活动的时间过短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活动时间过長则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将活动的时间集中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上。
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能否发挥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作用,关键还在教师。
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新观念,通过“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教学议题创设教学情境,在序列化的活动中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积极探索更多实施活动型学课程的途径。
参考文献:[1]黄万强.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4):70-74.[2]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4-7.[3]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4-8.[4]张彩云.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三题二意”向度——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