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与核酸的定性与定量实验方法资料
蛋白质检验实验报告
![蛋白质检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7eab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d.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蛋白质的定性检验方法。
2. 学习使用双缩脲试剂进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3. 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功能及其检测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定性检验和定量分析。
1. 定性检验:通过观察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判断蛋白质的存在与否。
2. 定量分析:利用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鸡蛋清、牛奶、豆浆、大豆粉、玉米粉、牛肉、鸡肉、猪肉、鱼、虾、蛋壳、鱼鳞、羽毛等。
2. 试剂:双缩脲试剂A(硫酸铜溶液)、双缩脲试剂B(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标准蛋白质溶液(如牛血清白蛋白)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定性检验- 取少量待测样品,加入双缩脲试剂A,振荡均匀。
- 加入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
-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与标准蛋白质溶液颜色对比,判断蛋白质的存在与否。
2. 蛋白质定量分析- 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
- 分别吸取一定量的标准蛋白质溶液和待测样品,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
-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 以标准蛋白质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得蛋白质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定性检验结果- 鸡蛋清、牛奶、豆浆、大豆粉、牛肉、鸡肉、猪肉、鱼、虾等样品均呈阳性反应,说明这些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 蛋壳、鱼鳞、羽毛等样品呈阴性反应,说明这些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或不含蛋白质。
2. 蛋白质定量分析结果-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双缩脲试剂进行蛋白质的检验,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2. 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构成细胞结构、运输营养物质、调节生理活动等。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58c2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5.png)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色法和BCA法两种方法,对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进行实验,以便了解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测定蛋白质与试剂发生的化学反应后产生的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试剂有布拉德福试剂和Lowry试剂。
2. BCA法,BCA法是通过测定蛋白质与BCA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紫色螯合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实验材料,蛋白质标准品、蛋白质样品、比色法试剂(布拉德福试剂或Lowry试剂)、BCA试剂、离心管、比色皿等。
2.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比色皿架等。
四、实验步骤。
1. 比色法实验步骤:a. 取适量蛋白质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布拉德福试剂或Lowry试剂。
b. 在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后,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吸光度。
c.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2. BCA法实验步骤:a. 取适量蛋白质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BCA试剂。
b. 在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c.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比色法和BCA法两种方法测定了蛋白质的含量,得到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蛋白质含量的定量结果。
六、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比色法和BCA法都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比色法和BCA法两种方法,对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进行了实验,深化了对蛋白质含量测定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八、参考文献。
1.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手册》。
2. Smith, P. K., et al. (1985). "Measurement of protein using bicinchoninic acid."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50(1): 76-85.以上就是本次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蛋白质含量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含量和核酸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d1dab265ce0508763213ab.png)
• 仪器: 仪器: • 试管及试管架、吸 试管及试管架、 量管、分光光度计、 量管、分光光度计、 分析天平、震荡机、 分析天平、震荡机、 刻度吸管、 刻度吸管、100ml 具塞三角瓶、 具塞三角瓶、漏斗
• 试剂: 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1. 标准蛋白溶液 • 两种浓度的结晶牛血清 白蛋白溶液(BSA)。 白蛋白溶液(BSA)。 • 2. 待测蛋白质溶液 • 人血清(稀释适当倍数, 人血清(稀释适当倍数, 使其浓度在标准曲线测试 范围内。 范围内。 • 0.05mol/L的NaOH溶液 的 溶液
• 仪器: 仪器: • 凯氏烧瓶500ml、 可 凯氏烧瓶 、 调式电炉、蒸汽蒸馏 调式电炉、 装置、 铰肉机Π 装置、 铰肉机 蓖孔 径不超过4nm、 组 径不超过 、 • 织捣碎机、 粉碎机、 织捣碎机、 粉碎机、 研钵Π 玻璃或瓷质、 研钵 玻璃或瓷质、 化学消化器、 化学消化器、 • 凯氏定氮仪、 空气: 仪器: • 200ug/ml的牛血清白蛋白 的牛血清白蛋白 • v-1100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 溶液、碱性硫酸铜( 溶液、碱性硫酸铜(当日 恒温水浴箱、试管及 恒温水浴箱、 有效)、 )、Fu-lin酚试剂 有效)、 酚试剂 试管架、 试管架、加样枪及加 样试架、 样试架、坐标纸
• 仪器: 仪器: • 紫外分光光度计、吸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管和试管架、 管、试管和试管架、移 液枪 • 试剂: 试剂: • 1mg/ml的牛蒡血清白蛋 的牛蒡血清白蛋
• 白溶液、 浓度为 白溶液、 浓度为1mg/ml 左右的蛋白溶液、 左右的蛋白溶液、
四、酚试剂法
• 原理:Folin-酚试剂由试剂A和试剂B两部分组成。在 原理:Folin-酚试剂由试剂A和试剂B两部分组成。 Folin-酚试剂法中, Folin-酚试剂法中,蛋白质中的肽键首先在碱性条件下与 酒石酸钾钠-铜盐溶液(试剂A 酒石酸钾钠-铜盐溶液(试剂A)起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 类似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中酪氨酸、 )。由于蛋白质中酪氨酸 (类似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中酪氨酸、色氨酸的存 该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而与试剂B 在,该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而与试剂B(磷钼酸和磷钨 硫酸、溴等组成)形成蓝色复合物, 酸、硫酸、溴等组成)形成蓝色复合物,其呈色反应颜色 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通过比色测定, 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通过比色测定,参照已知含量 的标准蛋白质的标准曲线,可确定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的标准蛋白质的标准曲线,可确定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本法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范围在25 250μg/mL。 25~ 本法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范围在25~250μg/mL。由于不 同蛋白质所含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量不同, 同蛋白质所含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量不同,致使等量的 不同蛋白质所显示的颜色深度不尽一致,产生误差。 不同蛋白质所显示的颜色深度不尽一致,产生误差。如果 所用溶液或样品中含有带“ CO-NH2”、 CH2所用溶液或样品中含有带“-CO-NH2”、“-CH2-NH2” 、 CS-NH2”基团的化合物 基团的化合物, “-CS-NH2”基团的化合物,或者溶液或样品中含有氨基 Tris、核酸、蔗糖、硫酸铵、巯基及酚类等化合物时, 酸、Tris、核酸、蔗糖、硫酸铵、巯基及酚类等化合物时, 会给本方法的测定带来干扰。磷钼酸会给本方法的测定带来干扰。磷钼酸-磷钨酸试剂 Folin-酚试剂B 仅在酸性条件下稳定, (Folin-酚试剂B)仅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而蛋白质的显 色反应需在pH10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当试剂B pH10的环境中进行 色反应需在pH10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当试剂B加入后应当 立即充分混匀,以便在磷钼酸立即充分混匀,以便在磷钼酸-磷钨酸试剂被破坏之前与 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这对于结果的重现性非常重要。 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这对于结果的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740c2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d.png)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蛋白质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大分子物质,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定性实验方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二、实验原理1、双缩脲反应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铜离子结合,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此反应是鉴定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2、茚三酮反应蛋白质或氨基酸中的α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3、黄色反应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蛋清溶液、牛奶、豆浆、大豆提取液、标准蛋白质溶液(如牛血清白蛋白)。
2、实验试剂双缩脲试剂(A 液:01g/mL 的氢氧化钠溶液;B 液:001g/mL 的硫酸铜溶液)、茚三酮试剂、浓硝酸、10%氢氧化钠溶液。
3、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滴管、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玻璃棒、量筒、烧杯。
四、实验步骤1、双缩脲反应(1)取 5 支试管,编号为 1-5 号。
(2)在 1 号试管中加入 2mL 标准蛋白质溶液,2 号试管中加入2mL 蛋清溶液,3 号试管中加入 2mL 牛奶,4 号试管中加入 2mL 豆浆,5 号试管中加入 2mL 蒸馏水作为对照。
(3)向各试管中先加入 1mL 01g/mL 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营造碱性环境。
(4)再向各试管中加入 4 滴 001g/mL 的硫酸铜溶液,摇匀。
(5)观察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茚三酮反应(1)取 4 支试管,编号为 6-9 号。
(2)在 6 号试管中加入 2mL 标准蛋白质溶液,7 号试管中加入2mL 大豆提取液,8 号试管中加入 2mL 10%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对照,9 号试管中留空。
(3)向各试管中滴加 2-3 滴茚三酮试剂。
(4)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 5-10 分钟。
(5)观察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黄色反应(1)取 3 支试管,编号为 10-12 号。
(2)在 10 号试管中加入 2mL 标准蛋白质溶液,11 号试管中加入2mL 蛋清溶液,12 号试管中加入 2mL 蒸馏水作为对照。
蛋白质定量法实验报告
![蛋白质定量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2f58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3.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蛋白质定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会使用BCA法和Folin-酚试剂法进行蛋白质定量。
3. 了解蛋白质定量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定量是生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和功能。
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有BCA法、Folin-酚试剂法、双缩脲法等。
本实验主要介绍BCA法和Folin-酚试剂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1. BCA法BCA法(Bicinchoninic Acid法)是一种基于双缩脲反应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Cu2+络合,将Cu2+还原成Cu+,然后BCA与Cu+螯合,产生蓝紫色,其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
2. Folin-酚试剂法Folin-酚试剂法是一种基于酚试剂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反应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酚试剂反应生成蓝绿色化合物,其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样品:待测蛋白质样品;(2)试剂:BCA试剂、Folin-酚试剂、双缩脲试剂、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品、蒸馏水等;(3)仪器:酶标仪、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2. 实验仪器:(1)酶标仪:用于测定吸光度;(2)恒温水浴锅:用于加热反应;(3)移液器:用于准确移取试剂;(4)试管:用于混合试剂和样品。
四、实验步骤1. BCA法(1)配制BCA工作液:取BCA试剂A 50μl,加入BCA试剂B 1μl,充分混匀;(2)配制标准曲线:取6个试管,依次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液0、20、40、60、80、100μl,然后加入BCA工作液200μl,混匀;(3)加入样品:取6个试管,依次加入待测蛋白质样品0、20、40、60、80、100μl,然后加入BCA工作液200μl,混匀;(4)加热反应: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37℃反应30min;(5)测定吸光度:用酶标仪在562nm波长下测定各试管吸光度;(6)绘制标准曲线:以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蛋白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蛋白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f2cc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9.png)
蛋白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分子之一,对于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地了解蛋白质的含量和性质,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使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蛋白质。
一、定量分析方法1. 低里德伯法(Lowry method)低里德伯法是一种经典而广泛应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与碱式铜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蓝色产物,通过比色法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含量。
这是一种灵敏且相对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蛋白质样品的定量分析。
2. 比色法(Colorimetric assay)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通过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来测定蛋白质浓度。
常用的染料有布拉德福蓝(Bradford)、库吉铃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BCA法(Bicinchoninic Acid assay)等。
这些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形成一种复色物,通过比色法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以定量分析蛋白质。
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定量领域。
3. 分子标记法(Molecular tagging method)分子标记法是一种新兴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利用特定的分子标记物(如荧光染料、放射性示踪剂等)标记蛋白质,然后通过测定标记物的荧光强度或放射性信号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分子标记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适用于微量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二、定性分析方法1. 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电泳将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分离出来。
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作用下具有相同的电荷密度,只受到大小的限制而移动。
蛋白质在凝胶中的分离程度取决于其分子量大小,可以通过对比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来估计样品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
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b3d186a98271fe900ef9ad.png)
• 为促进BCA法的反应进程,可将 样品适当加热
小结(Summary)
掌握常用的测定方法 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 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其它蛋白质的定性定量方法
1. 蛋白质的染色定量 2. ELISA测定 3. 放射免疫测定
第二节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测定
分子量测定 (molecular weight, MW)
• 许多干扰物质降低颜色反应 • 高盐浓度可引起沉淀
四、BCA (二喹啉甲酸)检测法
这是近年来新研制的一种改进的Lowry 测定法,反应简单而且几乎没有干扰物质 的影响
原理
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能与 Cu2+生成络合物,同时将Cu2+还原成Cu+。 而BCA试剂可敏感特异地与Cu+结合,形成 稳定的有颜色的复合物,在562 nm处有高的 光吸收值。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可根据吸收值的大小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 反应10~15 min后开始出现沉淀, 尤其是高浓度蛋白质溶液在酸性条 件下易发生沉淀
• 若选用目的蛋白来做标准曲线或用 另一种方法来校正,所测蛋白浓度 较准确
三、Lowry检测法
这一标准、快速的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已 得到广泛应用,在检测之前可通过蛋白质 沉淀将干扰物质去除
原理
首先在碱性溶液中形成铜-蛋白复合物,然 后这一复合物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酚试剂),产生钼蓝和钨蓝复合物的深蓝色, 这种深蓝色的复合物在745 ~750 nm处有最大 的吸收峰,颜色的深浅(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 成正比,可根据750 nm的光吸收值大小计算 蛋白质的含量
SDS-蛋白质复合物分子构型也几乎相同(雪茄 烟形的长椭圆棒状的复合物),而且具有相同的 荷质比,因此在SDS-PAGE中,SDS-蛋白质复 合物的电泳迁移率只与其分子量有关,而不再 受所带电荷及分子形状的影响,且在一定条件 下,迁移率与分子量呈对数线性关系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1abf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2.png)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如何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并了解其原理与步骤,掌握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了伯威尔法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其原理是使用布莱德福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得到紫色化合物,再通过光度计量测光密度,最后根据光密度与标准曲线得出蛋白质含量。
实验步骤:1. 制备标准蛋白质溶液:取不同浓度的酪蛋白标准品称取相应的质量,加入去离子水中定容制成相应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
2. 取待测样品加入少许的生理盐水加以均匀悬浮后,以PBS (Phosphate Buffer Saline)定容到一定的浓度。
3. 取10ml的试管,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分别制成标准曲线,其中最高的浓度为2mg/ml。
4. 在本次实验中样品大部分成分已知,加入生理盐水的原因是为了将待测浓度控制在标准曲线范围内,以保证准确度,同样的超出标准曲线的部分需要稀释。
5. 向标准曲线上各试管加入1ml的布莱德福试剂,摇晃后静置5分钟。
6. 在550nm波长下使用光度计测光密度。
7. 记录测得的各标准点吸光值,并作图得到标准曲线。
8. 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标准曲线,以及不同待测样品的吸光值,我们成功计算并得出各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如下:样品编号蛋白质浓度(mg/ml)1 0.82 1.23 0.54 0.65 0.9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运用伯威尔法测定出了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仪器操作规范,数据准确可靠。
蛋白质是生命体中重要的物质,其定量测定对于生物化学研究至关重要。
此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具体测定方法,而且也深化了我们对蛋白质含量分析的理解和认识。
蛋白质及核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蛋白质及核酸的含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d805acd1f34693daef3e39.png)
仪器及试剂
1.实验器材 离心机, 离心管,紫外分光光度计; 2.实验试剂 (1)钼酸氨—高氯酸试剂(沉淀剂):如配 制200ml,可在193ml蒸馏水中加入 7ml高氯酸和0.5g钼酸氨。用的方法有凯氏定氮法、双 缩脲法(Biuret)、紫外吸收法、考马斯 亮蓝法(Bradford)。
凯氏定氮法_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化合物。食品与浓 硫酸和催化剂共同加热消化,使蛋白 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 酸铵,留在消化液中,然后加碱蒸馏 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 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来乘 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 因为食品中除蛋白质外,还含有其 它含氮物质,所以此蛋白质称为粗蛋 白。
三、仪器与试剂
(一)试剂 1、硫酸铜(CuSO4· 5H20) 2、硫酸钾 3、硫酸(密度为1.8419g/L) 4、硼酸溶液(20g/L) 5、氢氧化钠溶液(400g/L) 6、0.01mol/L盐酸标准滴 定溶液。 7、混合指示试剂:0.1%甲 基红乙溶液液1份,与0.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5份临用 时混合。
【实验原理】
核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都具有共轭 双键系统,能吸收紫外光,RNA和 DNA的紫外吸收峰在260nm波长处。 一般在260nm波长下,每1ml含1µg RNA溶液的光吸收值为0.022~0.024, 每1m1含1µg DNA溶液的光吸收值约 为0.020,故测定未知浓度RNA或DNA 溶液在260nm的光吸收值即可计算出 其中核酸的含量。
反应机理
(二)仪器 微量定氮蒸馏装置:如图所 示。 1、电炉; 2、水蒸气发生 器(2L平底烧瓶);3、螺 旋夹a; 4、小漏斗及棒状玻璃 塞(样品入口处);5、反 应室;6、反应室外层; 7、橡皮管及螺旋夹b; 8、冷凝管;9、蒸馏液接 收瓶。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87a2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c.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鉴定方法。
2. 掌握使用化学试剂对蛋白质进行定性的基本操作步骤。
3. 熟悉蛋白质与某些特定试剂反应的颜色变化,提高对蛋白质的识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构成细胞结构、催化化学反应、传递信息等。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主要利用其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识别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鸡蛋清、鸡蛋黄、牛奶、大豆蛋白等。
2. 试剂:双缩脲试剂、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三氯乙酸、苯酚等。
3. 仪器: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鉴定实验(1)取鸡蛋清、鸡蛋黄、牛奶、大豆蛋白等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
(2)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3)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浓硝酸,观察颜色变化。
(4)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 蛋白质溶解性实验(1)取鸡蛋清、鸡蛋黄、牛奶、大豆蛋白等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
(2)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三氯乙酸,观察蛋白质的溶解性。
(3)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苯酚,观察蛋白质的溶解性。
3.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实验(1)取鸡蛋清、鸡蛋黄、牛奶、大豆蛋白等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
(2)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3)将每个试管中的溶液用显微镜观察,计算蛋白质分子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鉴定实验(1)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复合物,表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2)浓硝酸与蛋白质反应,产生黄色复合物,表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3)氢氧化钠溶液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红色复合物,表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2. 蛋白质溶解性实验(1)三氯乙酸与蛋白质反应,蛋白质溶解性降低,表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2)苯酚与蛋白质反应,蛋白质溶解性降低,表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3.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根据蛋白质颜色深浅和大小,计算出蛋白质分子量。
蛋白质和核酸含量
![蛋白质和核酸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3e3473cc9b89680203d825dd.png)
二:福林酚法
• FOLIN-酚试剂可以和游离的酪蛋白螯合, 呈蓝色,可以通过OT检测,判断溶液光度大.
三、双缩脲法
试剂:
四、紫外吸收法
• Pro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的适当 浓度在0.1~0.5 ug/ml • 试剂:
五、BCA比色法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凯氏定氮法
• 用于Pro含量测定最经典的方法。它是根据Pro平均含氮量16%,因此 只要测出样品的含氮量即可知含量。 • 仪器: • 1.安全管 • 2.导管 3.汽水分离管 4.样品入口 5.塞子 • 6.冷凝管 • 7.吸收瓶 8.隔热液套 9.反应管 10.蒸汽发生瓶
定氮蒸馏装置
试剂:
• • • • • •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1. 硫酸铜 2. 硫酸钾 3. 硫酸 4.2%硼酸溶液 5. 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 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 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 液临用时混合。 • 6. 40%氢氧化钠溶液 • 7. 0.025mol/L硫酸标准溶液或0.05mol/L盐
在PH大于7时,Pro与Cu2+反应后再与 BCA试剂生成紫色复合物,在562nm处有 最大吸收值。
• 试剂:
• 六:染料结合法
Pro与考马斯亮兰 的结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值。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a5cbb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5.png)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几种常见的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1、凯氏定氮法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2、双缩脲法双缩脲(NH₂CONHCONH₂)在碱性溶液中能与 Cu²⁺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与 Cu²⁺发生双缩脲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3、 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反应生成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还原 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和磷钨酸,产生蓝色化合物。
蓝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4、考马斯亮蓝法考马斯亮蓝 G-250 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
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标准蛋白质溶液(如牛血清白蛋白)、待测蛋白质溶液、各种试剂(如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硼酸等)。
2、实验仪器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凯氏定氮法(1)消化: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如 05g)放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加入硫酸铜、硫酸钾和浓硫酸,摇匀后在通风橱中加热消化,直至溶液呈透明的蓝绿色。
(2)蒸馏:消化液冷却后,加入适量水,转移至蒸馏装置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蒸馏,使氨逸出。
(3)吸收与滴定:用硼酸溶液吸收蒸馏出的氨,然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由蓝色变为微红色,记录盐酸的用量。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aff5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d.png)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含量的测定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并探讨不同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标准蛋白质溶液:取一系列浓度已知的蛋白质溶液,如0.1 mg/mL、0.2mg/mL、0.3 mg/mL等。
2. 待测蛋白质溶液:取待测蛋白质溶液,浓度未知。
3. 比色试剂:如Bradford试剂、Biuret试剂等。
4.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吸光度值。
实验步骤:1. 预处理标准溶液:将标准蛋白质溶液分别稀释至一定浓度,如0.01 mg/mL。
2. 加入试剂: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与比色试剂混合,使试剂与蛋白质发生反应。
3. 反应时间:将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4. 测定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值,并记录下来。
5. 绘制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值与标准溶液的浓度进行对应,绘制标准曲线。
6. 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使用相同的方法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值。
7. 计算蛋白质浓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测定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得到待测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试剂选择:不同的试剂对于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可能有不同的反应特性。
因此,在选择试剂时,需要根据待测蛋白质的性质进行合理选择。
2.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反应时间过短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而反应时间过长可能引起其他化学反应的发生。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好反应时间。
3. 吸光度测定:吸光度的测定需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校准仪器,避免光线干扰和污染对结果的影响。
此外,本实验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蛋白质定量测定,如BCA法、Lowry法等。
这些方法在原理和操作步骤上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蛋白定量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30cf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1.png)
蛋白定量分析实验报告简介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扮演着许多生物功能的关键角色。
蛋白质定量分析是研究蛋白质含量和表达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一种常用的蛋白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用Bradford法对给定的蛋白溶液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构建标准曲线计算未知蛋白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1. 制备标准曲线1.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蛋白溶液,浓度范围从0到1.0 mg/mL。
2.分别取0.2 mL标准蛋白溶液并加入1.8 mL Bradford试剂。
将混合液在室温下孵育5分钟。
3.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95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并记录吸光度值。
2. 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1.取待测蛋白样品0.2 mL,并加入1.8 mL Bradford试剂。
将混合液在室温下孵育5分钟。
2.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95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并记录吸光度值。
3.使用标准曲线计算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3. 数据处理1.绘制标准曲线,横轴表示已知蛋白质浓度,纵轴表示对应的吸光度值。
2.使用线性回归等方法拟合标准曲线,得到拟合方程。
3.根据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拟合方程,计算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结果与讨论我们使用Bradford法对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蛋白溶液进行了吸光度测量,并绘制了标准曲线。
通过拟合标准曲线,我们得到了一个线性方程:浓度(mg/mL)= 0.73 × 吸光度 - 0.02。
然后,我们对一个未知蛋白样品进行了吸光度测量,并使用拟合方程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为0.62 mg/mL。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确定了未知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这种蛋白定量分析方法简单、快速且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结论本实验使用Bradford法对蛋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制备标准曲线和测定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值,我们成功地确定了未知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为0.62 mg/mL。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结果可靠,是一种常用的蛋白定量分析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12339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f.png)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生物化学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操作,旨在探索和研究生物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一、酶活性测定实验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
酶活性测定实验通常使用底物和酶反应,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者底物消失量来评估酶活性。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脱氢生成水和氧气的速率来评估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二、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实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参与体内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蛋白质定性实验通常使用染色剂或者化学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形成有色或者可见的沉淀或者出现其他特征。
例如,可以使用布鲁法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形成布鲁法蓝沉淀来定性蛋白质。
蛋白质定量实验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色法、光谱法和比浊法等。
其中,比色法通常利用Bradford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通过测定紫色复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蛋白质的含量。
三、核酸提取与分析实验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参与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传递。
核酸提取和分析实验是研究基因组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手段。
核酸提取通常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商用提取试剂盒进行,提取得到的核酸可以用于后续的PCR扩增、酶切、测序等实验。
四、酶电泳实验酶电泳是通过电场作用下的蛋白质的迁移速率差异来分离和鉴定酶的一种方法。
它常用于研究酶的同工酶谱、判定酶的活性、分析酶催化作用等。
常用的酶电泳方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SDS凝胶电泳等。
五、免疫检测实验免疫检测实验是通过体外检测抗原-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来检测抗原或者抗体的存在和数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免疫检测实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西方印迹、免疫荧光等。
这些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等领域。
以上仅是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一部分内容,实际的生物化学实验还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代谢物分析等多个领域。
蛋白质与核酸的定性与定量实验方法资料
![蛋白质与核酸的定性与定量实验方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341d78d0d233d4b04e6994.png)
蛋白质与核酸的定性与定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纯化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蛋白质等电点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使用双缩脲法对蛋白质的定性测定、利用定糖法对核酸的定性与定量测定二、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定性测定:双缩脲法,课本P992、蛋白质的定量测定:Folin-酚法,实验P193、核酸的定性与定量测定:定糖法,课本P131、4、蛋白质等电点的测量在IEF的电泳中,具有pH梯度的介质其分布是从阳极到阴极,pH值逐渐增大。
如前所述,蛋白质分子具有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的特征,这样在碱性区域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直至某一pH位点时失去电荷而停止移动,此处介质的pH恰好等于聚焦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pl)。
同理,位于酸性区域的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直到它们的等电点上聚焦为止。
可见在该方法中,等电点是蛋白质组分的特性量度,将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混合物加入有pH梯度的凝胶介质中,在电场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将分别聚焦在各自等电点相应的pH位置上,形成分离的蛋白质区带pH梯度的组成pH梯度的组成方式有二种,一种是人工pH梯度,由于其不稳定,重复性差,现已不再使用。
另一种是天然pH梯度。
天然pH梯度的建立是在水平板或电泳管正负极间引入等电点彼此接近的一系列两性电解质的混合物,在正极端吸入酸液,如硫酸、磷酸或醋酸等,在负极端引入碱液,如氢氧化钠、氨水等。
电泳开始前两性电解质的混合物pH为一均值,即各段介质中的pH 相等,用pH0表示。
电泳开始后,混合物中pH最低的分子,带负电荷最多,pI1为其等电点,向正极移动速度最快,当移动到正极附近的酸液界面时,pH突然下降,甚至接近或稍低于PI1,这一分子不再向前移动而停留在此区域内。
由于两性电解质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使其周围一定的区域内介质的pH保持在它的等电点范围。
pH稍高的第二种两性电解质,其等电点为pI2,也移向正极,由于pI2>pI1,因此定位于第一种两性电解质之后,这样,经过一定时间后,具有不同等电点的两性电解质按各自的等电点依次排列,形成了从正极到负极等电点递增,由低到高的线性pH梯度。
蛋白质含量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共23页
![蛋白质含量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共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ad4935ffc1c708a1284a4452.png)
•
此方法干扰物少,研究表明:NaCl,KCl,MgCl2,乙醇,(NH4)
2SO4无干扰。强碱缓冲液在测定中有一些颜色干扰,这可以用适当的
缓冲液对照扣除其影响。Tris,乙酸,2―巯基乙醇,蔗糖,甘油,
EDTA及微量的去污剂如Triton X―100,SDS,玻璃去污剂有少量颜色
干扰,用适当的缓冲液对照很容易除掉。但是,大量去污剂的存在对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 原理:在核酸分子中,由于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 共轭双键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紫外线吸收光谱, 一般在260nm左右有最大吸收峰,可以作为核酸 及其组分定性和定量测定的依据 根据核酸分子中的嘌呤和嘧啶环对波长260nm左 右的紫外光有最大吸收的性质,可采用紫外分光 光度法测定核酸的含量。1μg/ml的DNA溶液的 吸收值A260为0.020,1μg/ml的RNA溶液的吸 收值A260为0.022,以此为标准可得溶液中的核 酸含量。
• 仪器: • (1)分析天平
(2)紫外分光光度计 (3)冰浴或冰箱 (4)离心机 (5)离心管(10mL) (6)烧杯(10mL) (7)容量瓶(50mL、 100mL) (8)移液管(0.5ml、 2mL 和5mL) (9)药品勺和玻璃棒 (10)试管和试管架。 •
• 试剂:(1)5%~6%氨 水:用25%~30%氨水 稀释5 倍。
• ①DNA标准溶液(须经定磷确
升过氯酸(60%以上),
定其纯度):取小牛胸腺DNA
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待用。
钠盐以5m mol·L-1氢氧化钠 溶液配成200微克/毫升的溶液。
•
B液:配制1.6%的乙醛液, 临用前配制。
• ②样品待测液:准确称取DNA 干燥制品以5mmol/L氢氧化钠 溶液配成50~200微克/毫升的 溶液。在测定RNA制品中的DNA
蛋白质与核酸研究
![蛋白质与核酸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27446b1ed9ad51f01df21a.png)
蛋白质的研究
对蛋白质分子进行的各种研究,要建立在对 蛋白质分子本身的性质(特别是区别于其它 生物与化学分子的独特的性质)和各种实验 手段的原理和适用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因材施法
蛋白质的研究
层析技术
离心技术
沉淀技术
过滤技术
电泳技术
蛋白质的研究
1。沉淀技术:中性盐沉淀反应 (盐析) 2。离心技术:分离沉淀和上清 3。过滤技术:超滤和透析 4。层析技术: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的 原理和应用 5。电泳技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蛋白质的研究
离 心
上清
盐析:高浓度的盐破坏蛋 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层
沉淀
蛋白质的研究
蛋白质 大分子
小分子
半透膜
小分子
透析与超滤法的原理
蛋白质的研究
Kav (Ve)=-b lg MW+c
1 0.7
0.1 0 Fractionation range log (Mr)
凝胶过滤的原理与应用
蛋白质的研究
DNA样品酶 切、电泳
碱变性、 转 膜、固定
杂交、 洗涤
放射自显影
蛋白质的研究
蛋白质分子大小的确定: 1。凝胶过滤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相对分子
质量
蛋白质的研究
蛋白质纯度的测定 电泳 测定酶的比活力
蛋白质的研究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综合使用各种方法
酶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酶活力的测定
一、基本定义 1。酶活力(enzyme activity) 指酶催化指定化学反应(酶促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
平衡
加样与淋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与核酸的定性与定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纯化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蛋白质等电点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使用双缩脲法对蛋白质的定性测定、利用定糖法对核酸的定性与定量测定二、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定性测定:双缩脲法,课本P992、蛋白质的定量测定:Folin-酚法,实验P193、核酸的定性与定量测定:定糖法,课本P131、4、蛋白质等电点的测量在IEF的电泳中,具有pH梯度的介质其分布是从阳极到阴极,pH值逐渐增大。
如前所述,蛋白质分子具有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的特征,这样在碱性区域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直至某一pH位点时失去电荷而停止移动,此处介质的pH恰好等于聚焦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pl)。
同理,位于酸性区域的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直到它们的等电点上聚焦为止。
可见在该方法中,等电点是蛋白质组分的特性量度,将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混合物加入有pH梯度的凝胶介质中,在电场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将分别聚焦在各自等电点相应的pH位置上,形成分离的蛋白质区带pH梯度的组成pH梯度的组成方式有二种,一种是人工pH梯度,由于其不稳定,重复性差,现已不再使用。
另一种是天然pH梯度。
天然pH梯度的建立是在水平板或电泳管正负极间引入等电点彼此接近的一系列两性电解质的混合物,在正极端吸入酸液,如硫酸、磷酸或醋酸等,在负极端引入碱液,如氢氧化钠、氨水等。
电泳开始前两性电解质的混合物pH为一均值,即各段介质中的pH相等,用pH0表示。
电泳开始后,混合物中pH最低的分子,带负电荷最多,pI1为其等电点,向正极移动速度最快,当移动到正极附近的酸液界面时,pH突然下降,甚至接近或稍低于PI1,这一分子不再向前移动而停留在此区域内。
由于两性电解质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使其周围一定的区域内介质的pH保持在它的等电点范围。
pH稍高的第二种两性电解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等5、蛋白质的纯化:凝胶层析,实验课本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大多是两性物质,在水溶液中带有电荷,由于生物分子自身的性质差异,造成了特定的介质中所带的点和种类和密度不同,这就是离子交换的理论依据。
离子交换现象可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Resin-SO3H+Na+H+Resin-SO3Na+H+=Resin-SO3H+Na+\阴离子交换反应:Resin-N(CH3)3OH+Cl-=n(ch3)3Cl-+OH-二乙基氨基纤维素DEAE/view/9901378102d276a200292e37.html三、实验材料1、试剂(1)双缩脲试剂实验P13(2)Folin-酚试剂,实验P19(3)地衣酚试剂、二苯胺试剂(4)0.02mol/LNH4Ac、0.06mol/L NH4Ac流洗、0.3mol/L NH4Ac、1.5mol/LNaCl- 0.3mol/LNH4Ac2、器材(1)紫外检测仪、自动部份收集器、记录仪(2)M anifold聚焦盘、电极平台、样品杯四、实验方法1、双缩脲区分蛋白质与核酸2、蛋白质纯化1. 平衡:0.02mol/LNH4Ac缓冲液平衡离子交换柱,紫外检测仪、记录仪基线稳定;2. 上样:取下柱上端套塞,当柱上液面与凝胶床面相切,立即将样品小心而缓慢地加到柱床表面;3.洗涤:样品降至床面,用0.02mol/LNH4Ac洗涤柱壁1次;4. 收集γ-球蛋白:将0.02mol/LNH4Ac缓冲液充满层析柱,与高位恒压槽连通,开启自动部分收集器进行收集;5. 洗涤其他球蛋白:记录仪基线恢复到零后,用0.06mol/L NH4Ac流洗,不用进行收集6.收集白蛋白:待记录仪基线恢复到零后,用0.3mol/L NH4Ac缓冲液流洗,自动部分收集器进行收集;7. 柱上再生:待记录仪基线恢复到零后,用 1.5mol/LNaCl- 0.3mol/LNH4Ac流洗,不用进行收集;8. 再次平衡:待记录仪基线恢复到零后,用0.02mol/L NH4Ac流洗1-2个柱体积3、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view/e45875cf05087632311212f5.html/p-36650008.htmlEttan IPGphor 3简要操作指南注意:•使用过程中,请确保室内温度在20!•该设备为高压设备,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会造成受伤或死亡!•该设备为双向电泳系统中的一个设备,请阅读双向电泳原理和方法手册了解其他信息!1.水化:⑴参照水化液用量表,将水化液或适量样品(若水化上样)混合;调节泡涨盘水平,液体小心加入泡涨盘。
⑵胶条室温平衡30min,从酸性端(尖端)一侧剥去IPG胶条的保护膜。
胶面朝下,先将IPG胶条尖端(阳性端)放入聚焦盘中,慢慢放下胶条,并前后拖动,避免生成气泡。
⑶从两端向中间加入约3ml覆盖油防止水分蒸发。
盖上泡涨盘上盖,室温水化至少10小时。
2.将Manifold聚焦盘放置在Ettan IPGphor 3的电极平台上,T形口对齐。
3.将已水化的IPG 胶条转移到任一聚焦盘胶条槽内。
胶面朝上,酸端放+极,碱端放-极,并确保胶条位于胶条槽的中央(聚焦盘胶条槽内四对凸起可用于指导胶条放置在居中位置)。
4.在每根IPG 胶条表面覆盖6-8ml Immobiline DryStrip 覆盖油,胶条附近的空胶条槽内也要加覆盖油。
5.取两个IEF 电极片,用去离子水浸湿后放在滤纸上,去除多余的水。
6.分别将两个IEF 电极片放在IPG 胶条胶的两端,将电极压在两个电极片的外缘,并关闭锁扣。
7.样品杯(若杯上样)可放在两个电极间除聚焦盘内侧凸起外任何位置(切忌放在凸起上),对于碱性分离范围的IPG 胶条,尽量将样品杯靠近阳极放置。
8.在样品杯中加入少量不含样品的水化液或者覆盖油检查是否漏液。
上样前吸走水化液。
9.上样前将样品离心去掉不溶物,每个样品杯可加样20-100μl,浓度不超过10mg/ml,加覆盖油覆盖样品。
10.盖上安全盖,开启电源,开关在仪器背面右侧。
开机后,系统经过自检后进入待机状态。
11.若需打开安全盖,只需按下安全盖即可解锁,同时运行暂停,只有重新合上安全盖后程序才会继续运行。
12.程序设置和选择:可通过安装在PC上的控制软件或在Ettan IPGphor 3面板上按键设置程序,在Ettan IPGphor 3上可以储存10个多达9步设置好的程序;这些设置好的程序可以直接调用,也可以在编辑后运行。
可以设置的参数包括水化温度和时间,等电聚焦时的最大电流,电压,温度及电压改变模式等。
请参见双向电泳原理和方法手册了解不同长度和pH范围胶条的推荐运行条件。
13.用左、右箭头将光移至Prot# 1处,用上、下箭头选择合适的方法号。
使用右向箭头移动光标至File,并用上、下箭头编辑方法名。
14.如果需要,设定溶胀时间、温度和等电聚焦的温度20度、最大电流50uA/strip 和胶条数等。
15.按EDIT键进入IEF参数设置:用左、右箭头将光移至需编辑参数处,用上、下箭头改变参数。
最多可以设定九步程序的电压、持续时间及电压改变模式。
16.再按一次EDIT键保存所有修改。
按START开始,输入胶条数,再次按下START 开始运行程序。
在运行过程中,按STOP键暂停程序;再按START键则继续运行;连续按二次STOP键则结束程序,并显示总的运行时间,伏小时数等参数。
17.待程序运行结束,关闭电源;取出胶条进行下一步实验。
清洁聚焦平台后盖好安全盖。
4、蛋白质定量测定5、区分DNA\RNA6、核酸的定量测定五、注意事项1、蛋白质的纯化:1.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分离要求,除去目的产物之外的杂蛋白;若目的产物也是蛋白质,且等电点较高时,可先除去低于等电点的杂蛋白,如细胞色素C的等电点为10.7,在细胞色素C的提取纯化过程中,调pH=6.0除去酸性蛋白,调pH=7.5~8.0,除去碱性蛋白。
2.同一种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等电点不同。
在盐溶液中,蛋白质若结合较多的阳离子,则等电点的pH值升高;因为结合阳离子后,正电荷相对增多,只有pH值升高才能达到等电点状态,如胰岛素在水溶液中的等电点为5.3,在含一定浓锌盐的水—丙酮溶液中的等电点为6;如果改变锌盐的浓度,等电点也会改变。
蛋白质若结合较多的阴离子(如C1-、SO42-等),则等电点移向较低的pH值,因为负电荷相对增多了,只有降低pH值才能达到等电点状态。
3.目的药物成分对pH值的要求。
生产中应尽可能避免直接用强酸或强碱调节pH值,以免局部过酸或过碱,而引起目的药物成分蛋白或酶的变性。
另外,调节pH值所用的酸或碱应与原溶液中的盐或即将加入的盐相适应,如溶液中含硫酸铵时,可用硫酸或氨水调pH值,如原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pH值。
总之,应以尽量不增加新物质为原则。
4.由于各种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仍存在一定的溶解度,使沉淀不完全,而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又都十分接近,因此当单独使用等点电沉淀法效果不理想时,可以考虑采用几种方法结合来实现沉淀分离。
等电聚焦电泳:1、两性电解质是等电聚焦的关键试剂,它的含量2﹪-3﹪较合适,能形成较好的pH梯度。
2、丙烯酰胺最好是经过重结晶的。
3、过硫酸铵一定要新配置。
4、所有水用重蒸水。
5、样品必须无离子,否则电泳时样品带可能走歪,拖带或根本不成带。
6、平板等电聚焦电泳的胶很薄,当电流稳定在8mA,电压上升到550V 以上,由于阴极飘移,造成局部电流过大,胶承受不了而被烧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