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行为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行为体现

非言语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非言语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起到重要的作用。非言语交际行为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语境和文化差异。中外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是不同的。弄清文化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与沟通。

标签: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

一、非言语交际的内涵及研究

人类的交际方式有两种: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即交际者运用身体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国外对非言语交际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体距学(proxemics),或称近体学,研究人们在交际时保持相互间的身体距离并由此而体现出来的特定含义。非言语交际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体势学(kinesics),或称身势学,研究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模式所表示的含义。非言语交际研究的第三个方面是副语言(paralanguage),或称伴随语言,是指一些超出语言特征的附加现象,如声调、音量、停顿和犹豫。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等。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言语和非言语的信息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事实上,非言语交际作为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交际过程中传递着丰富的信息。非言语信息可以起到是对言语信息重复的作用,非言语行为也可以用来代替言语行为。另外,非言语行为还可以补充言语信息,也就是说,非言语行为可以在言语信息之外增加信息。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行为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言语交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的整个过程。如今,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然而,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非言语行为的普遍性阐释

以中西方文化中的日常交际过程为例,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具有普遍性与连续性,不仅表现在交际者每一个人身上,而且体现在交际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上。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有效地为交际服务。交际双方见面后进入正式交谈前要互相问候。在互致问候的同时,伴随着一定的非言语行为。在中国,熟人打招呼时会有目光接触,面带微笑,讲话时伴随着点头等。在西方,熟人见面举手招呼,若是亲密朋友久别重逢,则拥抱甚至互吻面颊等。这些动作都是非言语的问候,作用在于重复或是强调言语行为提供的信息。有时非言语行为可以完全代替言語行为,例如熟人问候,相互对视、点头、微笑,交谈便可直接进入正题,同样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因此,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的问候阶段既可以强化言语信息,也可以代替言语行为实现问候的交际目的。非言语行为在正式交谈过程中使用得更为频繁。言语交谈开始前,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距离,

占据的空间位置以及形成的身体姿势等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果双方都站着或坐着,保持较近的距离能营造一种亲近和谐的谈话气氛,便于交谈的顺利进行,这样的位置也反映出双方平等而亲近的关系。如果一方站着,而另一方坐着,这样的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在西方,站着的谈话者通常在职位、年龄或地位上要长于坐着的谈话者,处于支配地位。而在中国,则刚好相反。交际过程中不同的姿势变化也在传递着一定的信息。如果谈话者双臂交叉合抱于胸前或双腿交叠,说明他存有戒心,讲话有所保留;而身体微向前倾,放松而自然开放的姿势则意味着愿意坦诚交谈。交谈过程中目光也可以传递信息。双方除了言语交谈之外,还有目光的交流。同时面部表情、人的姿态、手势、音质等也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交谈内容与会话功能。这些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交际过程中对言语交际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和问候一样,交谈结束要互相道别时的非言语行为也被广泛应用,有些因长期使用已被固定了下来,如在中国,点头和握手都表示问候与道别,在西方,人们则有拥抱和吻别的习惯。在交际过程的各个阶段,除了目光、表情、动作和声音等特征外,沉默也是重要非言语行为。沉默指没有言语的情况,当然也就包括上述的诸多非言语行为,然而这里所述的是不伴随其他行为特征的静止沉默(still silence)。在交际过程中,听者的沉默既可以是对说话者的赞同,也可以是反对。沉默还具有表现的功能,如当说话人发问时,对方的沉默通常表明对问题的不理解或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总之,非言语行为既可以用来强调、重复、代替和补充言语信息,和言语行为一起表明同一个信息的意义,也可能和言语行为相冲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当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相冲突时,人们总是乐于接受非言语信息,因为人们相信非言语行为相比言语行为,显得更为自然,更为本能。

三、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体距语和体势语最能表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谈到体距语言,西方人的生活空间较大,因而对社交距离和心理距离都较为敏感。中国的人口密度大,人挤人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不太有侵犯他人或被人侵犯的感觉。文化差异在体势语言方面也有明显的表现。中国人习惯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示意本人,而西方人却常常用食指或拇指指着自己的胸部表达此意。Leathers认为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度里具有不同的语义,不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度里可以有相同的意义。在美国,点头表示同意,但在中国有时仅表示听到了所说的话。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体距和体势语言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非言语交际,这是由非言语交际的形成的三个因素所决定的。第一、承袭:达尔文在进行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发现人们表达基本情感的方式具有普遍性。第二、学习:人们必须学会遵守特定社会环境中的规范和俗约。第三、模仿:成人特别是孩童最易模仿父母、重要人物的举止和一些英雄形象。在校学生要学习规范的行为、如何礼貌的待人接物和社会交往中适宜的举止。而非言语交际行为则是通过自行模仿习得的。这些因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生成的。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有相同的方面,这使交际双方能够顺利传达思想,达到交际的目的,但更多、更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差异而极易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和误解。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弄清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是真正明确非言语交际行为含义的前提。这能使我们消除文化冲突,真正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