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日本核泄漏的起因与影响

合集下载

日本核电站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日本核电站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日本核电站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近年来,日本体验到了一次核电站事故的灾难性事件。

这次事故给日本国家和全球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该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它所带来的影响。

一、事故原因分析1. 设计缺陷这次事故涉及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该核电站设备的设计在事故发生前就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当地区域的地质条件没有充分考虑,并未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来应对可能的地震和海啸风险。

这导致了事故时核电站遭受严重损害,无法有效地控制核能释放。

2. 管理不善核电站管理层在日常运营中也存在不善之处。

他们忽视了安全措施的重要性,没有及时修复设备的故障,而是选择了延迟维护。

这种管理不善使得设备在事故发生时无法正常运作,并对事故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 人为失误人为因素也是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在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前,检测到了异常情况,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采取行动。

这种错误的判断和处理导致了事故的进一步恶化,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核辐射泄漏。

二、事故影响分析1. 环境影响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大量的核辐射泄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

土壤、水源以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超过了安全标准,使得当地居民遭受辐射污染的威胁。

这对当地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渔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当地经济陷入困境。

2. 经济影响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仅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整个日本国家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核电站的爆炸和泄漏导致了大面积的区域撤离和封锁,使得当地企业面临停产、裁员等问题。

其次,日本的核能产业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导致了对替代能源的需求增长以及能源成本的上升。

3. 社会影响核电站事故对当地和全球社会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了人们的恐慌和不安,长期的辐射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此外,社会对核能的信任也受到了严重动摇,人们对核能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结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缺陷、管理不善和人为失误等因素。

日本核事故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核安全

日本核事故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核安全

日本核事故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核安全伍浩松【摘要】【本刊2011年3月综合报道】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及随后发生的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台机组完全丧失冷却功能,进而导致部分堆芯熔化、氢气爆炸和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最终使日本发生了本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事故。

截至3月20日,此次核事故被暂定为国际核事件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中的5级事故,即“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

【期刊名称】《国外核新闻》【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国际社会;核事故;日本;核安全;放射性物质;引发;冷却功能;堆芯熔化【作者】伍浩松【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73【本刊2011年3月综合报道】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及随后发生的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台机组完全丧失冷却功能,进而导致部分堆芯熔化、氢气爆炸和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最终使日本发生了本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事故。

截至3月20日,此次核事故被暂定为国际核事件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中的5级事故,即“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

此次事故再次掀起了国际社会对核安全问题的关注,并马上使人联想到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1986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这三起核事故起因各不相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是人为操作失误以及机组本身存在的设计缺陷导致,堆芯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前苏联及欧洲的广泛地区。

三里岛核电站反应堆堆芯部分熔化事故主要是由于人为和技术上的疏忽、安全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此次事故的环境影响极小。

此次日本核事故是由超强自然灾害导致的超设计基准事故,有关核能发电的安全问题因此引发公众的关注。

国际组织和主要核电国家已经就此次日本核电站事故发表观点,希望借鉴此次核事故的经验,提高核电的安全性。

一些国家认为要汲取此次核事故的教训,但此次事故不会影响到本国的核电发展计划。

日本2011.3.11地震核辐射污染路径

日本2011.3.11地震核辐射污染路径

第十四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论文日本2011.3.11地震核辐射污染路径作者:李睿涵学校:北京育才学校班级:高二二班指导教师:王申旺本人郑重声明:所成交的数学应用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的成果,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论文作者签名:2011年月日摘要: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强烈地震。

15日早6时10分,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剧烈爆炸,此后的几天里,该核电站其他机组相继出现爆炸及核泄露事件。

此次核电站爆炸事件将导致一定规模的核泄漏,如今这次核泄漏的等级已升至7级,本文将在理想状态的背景下研究此次核污染物通过洋流进行扩散及污染的范围和时间,为各国沿海地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污染物,洋流,范围,时间正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强烈地震。

15日早6时10分,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剧烈爆炸,此后的几天里,该核电站其他机组相继出现爆炸及核泄露事件。

此次核电站爆炸事件将导致一定规模的核泄漏。

由于此次核泄漏事件较为严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3月18日宣布将在近日内派出工作组,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进行监控,并将于3月21日就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召开特别会议,可见世界对这次事故的重视和这次事故的严重性。

(一)关于核泄漏1、核泄漏是指由于反应堆故障或爆炸引发的核能泄露,核泄漏分为7个等级(1~7分别是:偏差、异常、事件、重大事件、没有明显场外风险的事故、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产生的影响按等级递增。

2、核泄漏引发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指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一般来说以α、β、γ这三种射线为主。

一起事故引发多厂事故案例

一起事故引发多厂事故案例

一起事故引发多厂事故案例在工业生产中,事故是难以避免的,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大的灾难。

本文将列举一起事故引发多厂事故案例,以警示人们重视安全生产。

1. 200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石油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丧生。

由于事故处理不当,火势蔓延至附近的化工厂,导致数家工厂相继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2010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调查,事故起因是一起设备故障导致的人为疏忽,而事故后核辐射泄漏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污染,多家工厂停产。

3. 2013年,中国河北省一家火箭发射基地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

事故引发的火灾蔓延至附近的化工厂,导致多家工厂停产,造成当地经济损失。

4. 2016年,德国一家化工厂发生泄漏事故,致使有毒气体泄漏到周边地区。

由于救援不及时,事故扩大至附近的工业园区,多家工厂因此停产,造成生产中断和财务损失。

5. 2018年,印度孟买市一家制药工厂发生火灾事故,火势蔓延至附近的工业区,导致多家工厂受损。

事故后,当地政府不得不关闭周边工厂进行安全检查,造成生产停顿和市场供应不足。

6. 2020年,巴西一家钢铁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引发的火灾蔓延至周边工厂,造成多家工厂受损。

由于事故影响到供应链,导致一系列产业链条断裂,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7. 2021年,俄罗斯一家化工厂发生泄漏事故,有毒气体扩散至周边地区,导致多家工厂停产。

事故后,政府不得不实施严格的封锁措施,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8. 2022年,南非一家矿山发生坍塌事故,事故导致附近的工业区域受到严重影响。

多家工厂因为原材料供应中断而停产,造成当地经济困境。

9. 2023年,印尼一家油田发生泄漏事故,油污泄漏至周边地区,引发环境污染。

事故后,多家工厂因为环境问题而停产,造成当地经济发展受挫。

10. 2024年,澳大利亚一家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导致附近的工业园区受到严重影响。

2011全球10大新闻

2011全球10大新闻

2011全球十大新闻(1):欧洲债务危机2011年,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经济接近崩溃边缘,丑闻迭出却稳坐总理宝座的贝卢斯科尼最终败给了欧洲债务危机。

和他具有相同命运的是“笨猪五国”的领导人,他们先后因债务危机而不得不下台。

2011全球十大新闻(2):日本大地震与核泄漏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沿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停堆,且若干机组发生失去冷却事故,3月12日下午,一号机组发生爆炸。

3月14日,三号机组发生两次爆炸。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承认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方圆若干公里内的居民被紧急疏散(疏散范围一直在扩大)。

2011全球十大新闻(3):阿拉伯之春一名突尼斯年轻男子在今年1月点燃了阿拉伯世界的愤怒和革命之火。

在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自焚后的第29天,国内骚乱愈演愈烈,总统本.阿里不得不放弃突尼斯这个自己统治了23年的国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飞往沙特。

2011全球十大新闻(4):美痛失AAA评级8月。

驴象两党刚达成债限谈判,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随即调降了美国主权债务AAA评级,并顺手往伤口上撒了把盐——给美国新的AA+评级加了一个负面展望。

在与白宫的一场拉锯式“阴谋论”战役后,标普坚持:不会更改下调美国评级的决定。

2011全球十大新闻(5):英国骚乱与“占领华尔街”《Adbusters》在今年的7月刊上制作了一个跨页版面,在华尔街标志性的铜牛上打出“9月17日占领华尔街”的标语。

警方在11月封锁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大本营,但“占领”运动之火烧至全球,响应者无数伦敦骚乱的起因是警方于8月4日在伦敦城北的托特纳姆区开枪打死了29岁的黑人马克·达根,据称死者当时参加了和平示威。

处于休假期的欧洲人,并没有及时处理这件事。

6日,达根的亲友质疑警方的行动,并在当地组织了小规模和平示威。

福岛核事故幻灯片课件

福岛核事故幻灯片课件

从总体上看,福岛核事故将会延缓全球核电复苏
进程,同时将促使世界各国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核电站 应对外部事件和防范严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故的能力;
以德国为代表的少数欧洲国家放弃核能,而包括
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将不会改变 它们的核能政策,一些打算发展核电的发展中国家近期 更有可能持谨慎和观望态度;
美欧国家电力需求增长乏力,核电造价高企,新
3、反应堆厂房防氢爆措施缺失
为使安全壳在设计基准事故中保持完整性,沸水堆设置了安全壳钝化系统(充氮)。 但由于未考虑到氢气泄漏会导致反应堆厂房爆炸,因此未采取相关的防氢爆措施。
4、安全壳通风系统不满足严重事故管理要求
在此次事故中,安全壳通风系统的可操作性在面对严重事故时出现了问题。安全壳 通风系统中用于去除放射性的功能不满足事故管理要求;通风管线的独立性不够充分, 可能会对穿过连接管的其他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4月4日-10日向海中排放约 10000吨低放废水(放射性总 活度为1.5×1011Bq)为高放射 性水腾出空间。
➢地下水和周围土壤受污染。
事故后果和当前状况
事故后果
1、2、3号机组反应堆堆芯融化,压力容器底部烧穿,融化的部分燃料堆积 在安全壳(干井)底部,安全壳受损并泄漏 4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燃料损坏,3号怀疑损坏(日本政府报告没有提及) 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
与事故直接相关的问题
5、现场应急中心不具备现场应急控制要求
现场应急中心(现场应急控制室),辐射剂量的上升以及不断恶化的通讯环境与照 明条件,对事故响应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
6、反应堆和安全壳状态的测量系统失效,影响事故判断
由于反应堆和安全壳仪表在严重事故条件下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难 以迅速获得足够的重要信息(例如反应堆的液位和压力,向外界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 来源及其数量)来判断事故的演变情况。

福岛核电站泄露原因和影响

福岛核电站泄露原因和影响

专家独家解读福岛核电站泄漏原因和影响3月15日16点45分,新浪网、中国网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日本企业研究院院长陈言做客,谈日本核辐射所产生的影响。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强震,随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因爆炸起火泄漏放射性物质。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在首相官邸发表告国民书,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趋向严重,要求在核电站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也要做好防止核辐射的准备。

面对核辐射,民众需要采取哪些防护措施?此次地震会给日本的核能源政策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核问题专家洪源和日本经济问题专家陈言在访谈中一一进行了解答。

主持人尹俊:各位网友大家好。

最近日本的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今天演播室请到两位专家和大家聊聊相关话题,今天聊的是日本的核辐射所带来的影响与警示,给大家介绍一下两位嘉宾,第一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同时也是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洪老师欢迎您。

主持人尹俊:一位对核技术有所了解,另外一位对日本有所了解,今天请到两位谈一下日本最新事态的发展。

核泄漏的危险是大家目前比较关心的话题。

现在确认的情况是风向为西风,其扩散范围已经扩大到太平洋。

这次核泄漏影响有多大,请洪先生分析一下。

洪源:首先从污染源上看待这个事情,过去的几天,国际原子能组织把它定义为四级核事故,把1986年前苏联切诺贝利核事故定为7级,最高一级,现在1、2、3、4号四个反应堆出现问题,尤其是以2号反应堆出现问题最为严重,从这个情况来看,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4级,已经是5级的事故,原来1979年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的事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越过三里岛核电站,到今天为止的情况应该是超过了三里岛核电站,但是不及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我个人意见可能是6级是比较合适,也可能是5级,但是4级肯定是已经过去的情况了。

扩散源从过去的情况来看,把一些蒸汽放到大气中,蒸汽中含有一些日本政府说是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测出了铯137和碘13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于核燃料棒反应内部,从这个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泄漏。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福岛核泄漏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它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是双重的,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民众对政府处置灾害的应急能力、本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信任度已经下降;国民对重灾区的人们猜疑重重,甚至出现歧视倾向,加重了受灾民众的心理负担;民众对日本政府未来的社会心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期望。

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方面的启示,如加强政府与技术专家的对话与交流,充分尊重专家权威性的前提下,确保对话的开放性、平等性,以此达成协议,形成共识;正确处理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与矛盾;科学预测技术风险,做好技术的安全评估;普及社会心理学知识,提高民众的心理抗压能力等。

标签:社会心理;福岛核事故;影响与启示福岛核泄漏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它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是双重的,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響。

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如期进行,日本政府也向民众承诺加快“去污”进度,让民众早日回归故里,但是精神上的创伤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愈合,因为天灾固然让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赖,可是当天灾的背后夹杂着人祸时,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有责备,也有更深刻的反思,更有抹之不去的心理痛楚。

一、福岛核事故:天灾与人祸日本是一个土地面积有限而科技相对发达的窄长型岛国,虽然只有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但是其核电站有55座,有效解决了电源不足的困境。

2011年3月11日下午1点46分,由于东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引发10—38.9米的海啸,致使55座核电站中的11座自动关闭,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氢气爆炸。

该核电站共有6台核电机组,其中的第1、2、3号机组在地震发生时还处于正常发电状态,4、5、6号机组因为在维修之中而没有启用。

福岛核事故原因分析

福岛核事故原因分析

福岛核事故原因分析作者:苏秀彬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据统计,日本全国有18座核电站,总共60座核反应堆,大都是属于沸水反应堆。

由于沸水反应堆发电量高,没有二回路循环系统,相比压水反应堆,输出功率大,造价性对低廉,一直受到日本核电工业的青睐,日本新设计的第四代反应堆也是采用沸水反应堆。

福岛核电站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

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受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极为严重,其中1号-4号机组损毁最为严重。

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为最高级7级。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沸水堆又叫轻水堆,由压力容器及其中间的燃料元件、十字形控制棒和汽水分离器等组成。

沸水堆核电站工作流程是:冷却剂(水)从堆芯下部流进,在沿堆芯上升的过程中,从燃料棒那里得到了热量,使冷却剂变成了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将分离出的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福岛第一核电站结构设计图通常,为了安全起见,反应堆冷却系统有三种供电方式。

分别为电网供电,柴油机供电和汽轮机发电供给。

大地震摧毁了核电站的外部电力供应,循环冷却系统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停止运转,此时核电站紧急启动了柴油发电机组,来维持循环冷却系统的运行,但不幸的是海啸来了,海水灌入摧毁了发电机组。

发电机组损坏之后,核电站启动了备用电池,这种备用电池大概能维持循环冷却系统8小时运行所需要的电力。

在这8个小时内,需要找到另外一种供电措施。

通过卡车运来了移动式柴油发电机,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运过来的柴油发电机竟然因为接口不兼容无法连接,8小时过后循环冷却系统停止运转。

我们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但是停堆之后,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仍然有少量在继续衰变,放出衰变能。

这个能量大约占反应堆总输出功率的1%左右。

那么这样计算来看,停堆之后反应堆仍然有4.6万千瓦的输出,但是输出功率只占反应堆总功率的33%左右,也就是说实质上,停堆之后的福岛一号反应堆中总放射性衰变能在13.8.万千瓦左右。

水污染案例十事件

水污染案例十事件

水污染案例十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发生过水污染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十个关于水污染的典型案例:1、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遭遇地震和海啸袭击,导致多个核反应堆泄漏。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中,污染了海洋和地下水。

这场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人类影响,包括损害健康和导致动植物死亡。

2、深圳沙河水库污染2017年9月,深圳沙河水库发生了被称为“史上最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该事件的起因是一家化工企业在处理废水时违法排放,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库。

此次污染超标的物质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物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3、印度恒河河水污染恒河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但它也是最受污染的河流之一。

众所周知,许多城市和工业省份将废水排放到恒河中,导致其水质受到极大影响。

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沿岸地区的饮用水和农业,还污染了恒河的一些重要宗教场所。

4、加拿大亚尔兹河蛤死亡事件199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亚尔兹河出现了大规模蛤死亡的情况。

研究人员后来发现,这是由于在水中发现了过多的肉刺线虫所导致的。

这种线虫在学术界被认为是与化学品或有毒物质有关的环境污染的指示物。

5、美国佛州红潮事件红潮是指一种由海洋中一种大量繁殖的小型有机质形成的红色的水体现象。

这些有机体含有毒素,可能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美国佛罗里达州经常发生红潮,其中最严重的是1996年和2005年的事件,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和渔业。

6、尼日尔尼日河污染事件尼日尔的尼日河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然而,由于在该地区进行的石油开采和农业发展,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多年来,该河的水质一直受到严重威胁,向下游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健康和生计问题。

7、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旨在向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提供更多淡水的工程,涉及了多个省份和地区。

2023年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

2023年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

设立完善的健康监控体系, 定期对可能受辐射影响的群 体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公众 身体健康。
制定详尽的应急响应计划,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迅 速启动应急响应,最大限度 地减少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 影响。
05 国际社会的回应
邻近国家的反应与立场
韩国的强烈反对
韩国政府对日本排放核污水 的决定表示强烈反对,认为 这一行为严重威胁了海洋环 境和公共健康安全。
核污水的产生来源
2023年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主要 来源于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用 于冷却反应堆和清除放射性物 质的废水。这些水经过处理后 ,仍含有一些无法去除的放射 站产生 的核污水采取的是稀释后排入 海洋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 以降低放射性物质的浓度,但 仍然存在对海洋环境和生态造 成影响的风险。
排放核污水的环境影响
排放核污水会对海洋生态系统 产生长期影响,包括对海洋生 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能力的 影响,以及对海洋食物链的破 坏。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周边 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权益和生态 环境。
稀释与过滤过程细节
1 核污水的稀释过程
排放的核污水首先经过严格的稀释处理,将放射
过滤技术的应用
2
性物质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以降低对环境和
解决方案与对策
面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需 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 策,如加强国际合作,共享 技术和资源,推动国际法律 的完善等。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持续监测和评估的必要性
监测核污水排放情况 评估潜在风险
制定应对策略
对日本排放的核污水进行持 续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其对 海洋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程度 ,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和修复 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 估
国际原子能机构已对日本的 核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评估 ,认为其能有效降低放射性 物质含量,但仍需密切监控 和公开透明。

日本核电事故分析报告

日本核电事故分析报告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分析报告近几天因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反应堆因地震而出现运转故障,导致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蔓延,对日本本土和周边国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就此从时间历程和技术分析2个方面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一事件回顾1.1 地震事件日本最新发生的地震简要信息如下:·时间: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地点: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级:里氏9.0级震源深度:10公里·余震:11-13日共发生168次5级以上余震·伤亡:截至3月17日,已造成5429人遇难9594人失踪·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机组当中,1号至4号均发生氢气爆炸。

5、6 号机组正在进行定期维修。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下午喷发。

因日本的抗震技术非常发达,日本人民的抗震经验丰富,因此单就地震而言,对日本的损伤是有限的,最不济危害也局限在日本一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

目前主要的问题纠结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上面。

1.2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1.2.1 电站简介[1]福岛核电站(Fukushini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

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daiichi)、福岛二站(daini)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0年11月并网,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电功率净/毛值为439/460兆瓦,负荷因子为49.9%。

2号~6号机组分别于1974年7月、1976年3月、1978年10月、1978年4月、197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总功率分别为784、784、784、784、1100兆瓦,负荷因子分别为52.8%、61.2%、72.1%、68.5%和69.7%。

日本、前苏联核泄露事件

日本、前苏联核泄露事件

日本、前苏联核泄漏事件——从社会突发事件看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一)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案例梗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该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严重地危害了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案例正文】(一)背景简介福岛一站1号机组是于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组于1982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

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已经服役40年,已经出现许多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

这一机组原本计划延寿20年,正式退役需要到2031年。

2011年东京电力计划为第一核电站增建两座反应堆。

但事实上,福岛第一和第二核电站此前也多次发生事故。

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曾经发生临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隐瞒至2007年才公之于众。

2005年8月,里氏7.2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中存储核废料的池子中部分池水外溢。

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6号机组曾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2007年,东京电力公司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3家核电站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这家公司曾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

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主蒸汽管流量计测得的数据曾在1979年至1998年间先后28次被篡改。

原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因此辞职。

2008年6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5加仑少量放射性冷却水泄漏。

官员称这没有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

(二)核泄漏事件始末3月12日:福岛核电站发生小规模爆炸,据推测,可能是氢气爆炸所致。

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受11日大地震影响而自动停止运转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的放射线水平已达到正常数值的1000倍。

日本福岛核辐射

日本福岛核辐射

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言2011年3月11日,位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一系列严重事故。

这场事故由一场强烈的海啸引发,导致核电站的多个反应堆失去了冷却系统,从而引发严重的核泄漏和辐射泄露。

这次事故对福岛县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持久和广泛的影响,成为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福岛核事故的原因、影响和持续的挑战,在努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原因福岛核事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1年3月11日的一场强烈地震和随后的海啸。

这场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强的地震之一,震级达到9.0级。

地震引发了福岛县外海的一次巨大海啸,这场海啸的高度超过了10米。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海岸线附近,因此受到了这场海啸的直接冲击。

海啸破坏了核电站的冷却系统,使得核反应堆无法得到适当的冷却。

影响核辐射泄漏成为福岛核事故的最严重后果之一。

泄漏的辐射物质污染了周围的土壤、水源和空气。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广泛的核辐射污染。

周边地区的居民被迫疏散,而那些留在受污染地区的人则面临着持续的健康风险。

福岛核事故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长期影响。

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导致了植被的死亡和水生动物的消失。

捕捞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许多人失去了谋生的机会。

此外,由于海洋和大气的交换,辐射物质还蔓延到了远离福岛的地区,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福岛核事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暴露在核辐射下的人们面临着癌症、遗传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特别是儿童和孕妇更加容易受到辐射伤害。

挑战福岛核事故对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政府不仅需要处理事故本身和保障受灾人民的安全,还需要面对核电站的废弃和核废料的处理问题。

对于受灾人民的救助和重建工作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此外,福岛核事故还引发了对于核能的争议和反思。

人们开始质疑核能在能源产业中的地位,以及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这场事故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重新审视核能的风险和效益。

核泄漏的原因和后果及对策

核泄漏的原因和后果及对策

核泄漏的原因和后果及对策第一篇:核泄漏的原因和后果及对策核泄漏的原因和后果及对策核工业主要由核燃料工业、核反应堆工业、核动力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以及辐射工业等部分组成,其重点还是核动力反应堆和核武器研制。

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产品或废物失控,就有可能引起核泄漏。

散布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直接污染空气、土壤、水和动植物且难以清除,也可直接照射或污染或间接地进入人体。

由于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难以清除和辐射对人体存在致癌效应、促癌效应和遗传效应,所以对经济生活、社会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严重的核事故,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及人体健康,均造成很大影响和不良后果。

一、核泄漏的主要原因导致核泄漏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人为因素和技术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等几大类。

1、背景当今世界上有众多的民用、军用核设施正在运转,生产、库存着大量的核燃料和核武器。

目前,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行着近500座核电机组在运营中。

估计已有二三十个国家已经掌握了核技术,有些国家还在研制核武器。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3万多枚核弹头。

在世界各地分布着数百万枚放射源,其中,就有数量可观的闲置或退役或报废源储存在废物库。

此外,地下或海里储存了成千上万吨的高活性放射性废物。

核动力卫星也有可能掉下来污染环境。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如核实验、不正当利用核或辐射的恶意行为,核和辐射恐怖、操作失误等使辐射源失控而造成的辐射事故较多。

核实验是一种故意扩散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的行为。

几十年来,有核国家已在空中、地下或水下进行了近2000次核实验。

一个小型核炸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能够污染方圆几百公里,千吨级核炸弹产生的放射性大约需要一个月才逐渐沉积下来,污染几千公里。

超级热核弹,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沉积到地面,污染半个地球。

在地下或水下进行的核试验将大面积污染土壤和水。

不正当利用是用放射性物质危害他人或进行恐怖活动,破坏核设施等恶意行为。

操作失误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是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直接导致的灾难。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北京时间2011 年3 月11 日13 时46 分,日本发生9.0 级地震并引发高达10 米的强烈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核电站一二三号运行机组紧急停运,反应堆控制棒插入,机组进入次临界的停堆状态。

在后续的事故过程当中,因地震的原因,导致其失去场外交流电源,紧接着因海啸的原因导致其内部应急交流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失效,从而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功能全部丧失并引发事故。

一、福岛核电站情况日本福岛核电站为目前世界最大核电站,由福岛一站和福岛二站组成,共10 台机组。

第一核电站有6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

地震前,1、2、3 号机正常运行,4、5、6 号机正在大修或停堆检修。

第二核电站有4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地震前均正常运行。

福岛核电厂采用单层循环沸水堆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轻水堆堆型,先后开发了BWR-1至BWR-6和第三代先进沸水堆(ABWR))下图为沸水堆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福岛MARK I(左图)为双层安全壳,内层为钢衬安全壳(梨形),设计压力4bar 左右,容积较小(数千立方米),外层非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

钢安全壳由干井和湿井构成,干井中间是压力容器。

湿井为环形结构,里面装了4000吨的水,起过滤放射性物质和抑制安全壳内压力作用。

福岛一站的MARKII(右图)安全壳在MARK I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设计,内层钢安全壳改为圆锥形,干井直接位于湿井上方,湿井改为圆柱形结构,两者之间通过导管相连。

B.应急冷却系统下图分别为BWR3和BWR4的应急冷却系统示意图。

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沸水堆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反应堆堆芯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在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开始关注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日本政府认为日本的反应堆安全设计可以保证安全,不必要在在法规上进一步的对严重事故再加以要求,主要靠业主自主开展提升安全和降低风险方面的工作。

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让业主采用PSA手段进行风险研究,并研制事故规程(AM),针对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日本核污染投放点

日本核污染投放点

日本核污染投放点
日本核污染投放点是指在日本发生核污染事件时,核污染物被投放或散布的地点。

以下是一些曾发生过核污染投放事件的日本地点:
1. 福岛核电站(福岛县):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及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核泄漏物质被散布在福岛县周边地区,包括福岛市和周边城镇。

2. 三里核电站(茨城县):1999年,三里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周边地区,包括茨城县的三里町和附近城镇。

3. 操纵原核电站(西九州):1997年,操纵原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周边地区,包括福冈县和佐賀县。

这些投放点在核污染事故发生后,成为了核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地点,对周边地区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政府和相关机构在事故发生后会采取相应措施,如撤离居民、封锁区域、进行核辐射检测等来应对事故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核泄漏事故正在加剧!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不排除像1号机组一样发生爆炸。

而2号反应堆可能正发生泄漏,两个反应堆可能已经出现“熔毁”现象。

初步确定190人受到核辐射,其中有19人需要接受“去核”治疗。

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

目前,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据法新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称,设在日本女川的核电站在震后核辐射超标,日本政府已宣布该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

分析人士指出,若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其放射性威力将不亚于日本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遭受的两次原子弹袭击。

随着辐射的发生,抗辐射产品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3号机组或充满氢气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由于3号机组所在建筑物内可能已充满氢气,因此不排除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即便发生爆炸,也不会导致堆芯熔毁,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有明显影响。

这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中出现故障的第6个机组。

当天上午,3号机组反应堆由于冷却系统故障,大量冷却水被高温蒸发,水位急剧下降,堆芯一度露出水面3米。

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属东京电力公司采取了注水、排气等措施,但由于注入淡水的水泵出现故障,不得不改为灌注海水,水位重新开始上升。

枝野幸男说,当地时间1时52分,3号机组附近核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超出污染标准值每小时500微西弗两倍多,不过50分钟后就降至184微西弗。

枝野幸男说,由于向1号机组和3号机组注入海水进行降温,将来再次启动非常困难,它们有可能报废。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日本官员表示,这个等级有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调整。

目前,日本政府已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由原来的方圆10公里上调至方圆20公里。

2号反应堆或正发生泄漏
日本政府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可能正在发生“事故”。

据悉,福岛核电站中共有三座反应堆因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发生险情。

其中,2号反应堆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

现在,福岛核电站已经关闭的3个反应堆内温度依然极高,仍需继续对其进行冷却处理。

救援人员正利用最原始方法,喷海水帮这3个反应堆降温。

一旦反应堆温度超过2200摄氏度,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将“熔化”,引起灾难性核泄漏事故,这是日本震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表示,2号核反应堆的情况仍很不乐观。

由于救援人员无法进入反应堆内查看情况,人们只能推测,这座反应堆的燃料棒“很可能”发生了泄漏现象。

加之反应堆燃料棒曾短暂暴露在冷却水外,其温度可能正在持续攀升,危险性正在快速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其放射性威力将不亚于日本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遭受的两次原子弹袭击。

除了派出防化部队前往福岛核电站救援外,日本还调集了10万自卫队参与其他地区的抗震抢险救灾工作。

两个反应堆或已堆芯熔毁
日本政府13日表示,福岛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可能已经出现“熔毁”现象。

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地震和海啸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第二核电站7个机组反应堆自动停止运行。

其余3个机组当时按计划接受保养,未处于运行状态。

截至13日,7个机组状态如下:第一核电站内,1号机组正在注入海水冷却、2号机组等待排气减压、3号机组注入海水冷却;第二核点站内,1号、2号和4号机组均在等待排气减压,3号机组已经成功冷却。

按路透社提供资料,第一核电站的3号机组和第二核电站的1号和3号机组由东芝公司
生产,第一核电站的2号机组为东芝与美国通用电子公司合作生产。

日本首相菅直人责成东芝公司总裁佐佐木则夫采取“有力行动”应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可能发生的熔化。

点蜡烛照明,烤炭取暖
枝野幸男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辐射指数为1557.5uSv,对身体健康造成恶性伤害的可能性不大。

初步确定受到核辐射的人数为190人,其中有19人需要接受“去核”治疗。

昨日下午,身穿生化防辐射服的救援人员进入福岛县二本松市,对避难所的民众进行了核辐射超标监测,并用防核专用袋收集带走了显示辐射异常的衣物。

俄罗斯高级卫生督察杰拉蒂·奥尼斯琴柯则对文传通讯社表示,经探测俄罗斯远东紧邻日本地区核辐射水平未发生变化。

核辐射及核爆炸的危机貌似一时得到缓解,但由于核电的瘫痪对东日本地区的供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区多个地区停水停电,避难所的民众只能点蜡烛照明,烤炭取暖。

南都特派日本记者唐薇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
事故原因
1
抢险人员放氢气引发爆炸?
据悉,12日,福岛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厂房发生爆炸的原因是,抢险人员为减少反应堆内的巨大压力,打开阀门排出含有大量氢气的放射性气体。

扩散的氢气在进入机房后爆炸,将整个厂房屋顶和外墙摧毁。

此外,喷在反应堆外壳上的“降温水”也在高温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并同时发生爆炸。

2
海啸淹没发电机肇祸?
东京电力公司社长清水正孝13日说,泄漏的最主要原因是海啸超出了设想的水平,设备因遭海啸破坏而丧失功能。

海啸引起的滔天洪水将柴油发电机房淹没,造成应急供电系统不能工作。

有分析人士因此指出,在任何紧急情况下,电站内都必须拥有稳定可靠的“多路”供电系统,这是福岛核电站危机给我们的最大教训。

3
非核爆炸,而是化学爆炸?
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显著不同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有15厘米厚的不锈钢护罩保护,爆炸发生后的视频画面显示,1号机组的混凝土保护体顶部和墙体消失,但反应堆不锈钢护罩没有受到破坏。

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并没有安放在密闭容器内。

此外,法国核安全局12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是“化学因素”引起,非核爆炸,因此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不可同日而语。

(新华社)
知多D
核事故共分7级
目前,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初步被定性为4级;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为最高级7级。

相关新闻
气象专家:日本刮西风对我无影响
据新华社电针对日本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情况,中国气象专家、核安全专家分析认为,日本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对中国暂无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日本上空为西风,未来仍以偏西风为主。

放射性污染物在中低层大气主要朝东
北方向扩散,在高层大气未来60小时内主要向东南方向扩散,60小时后转向北方扩散。

他表示,我国位于日本国的西面,中间又有日本海、朝鲜半岛、黄海、东海相隔。

因此,以向北太平洋扩散为主的日本核污染物扩散区域距离我国较远。

马英九:做好应对灾难准备
据新华社电台湾原子能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谢得志13日表示,由于福岛境内风向是由西向东吹往太平洋方向,因此台湾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影响。

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昨天表示,面临日本地震带来的复合式灾难,必须重新检视重大灾害防救机制,做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