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分析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

3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吴俊明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 要: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汇率是影响世界经济市场的经济变量之一。
人民币汇率作为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波动频繁。
处于汇率浮动的金融态势下,不同的汇率制度必然直接关乎到经济波动,其发挥稳定经济市场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
本论文针对中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 外汇 优点 缺陷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世界经济轨道,汇率制度也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而做出调整。
但是,在汇率制度进入到实践操作中,就会面临诸多的问题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汇率制度对于中外市场发展起到一定的均衡作用,中国要发挥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作用,并在市场管理中灵活运用,就要对于金融体系以优化,促进其在运行平稳而有序,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还促进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重要性1.汇率的概念。
汇率是衡量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的概念性专有名词,采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表示。
直接标价法是运用本币来表示单位外币价格;间接标价法是运用外币来表示单位本币。
名义汇率的升降分别为本币的升值和贬值。
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增多,货币兑换频繁,汇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经济运行环境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作用。
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迎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中国经济开拓了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中国实施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期中国市场经济能够在世界经济环境下稳定发展。
人民币汇率制度被建立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多边汇率指数进行调节,以确保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度顺利地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的管理宽泛很多,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市场运行环境中,虽然浮动汇率是变量存在的,但是,受到汇率市场自我调节的影响,使得经济波动的幅度有所缓和。
中国所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汇率制度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影响到经济波动的程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基于市场供求和管理干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决定。
具体参考内容如下:1. 双向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汇率制度采用双向浮动汇率制度,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波动。
中国外汇市场允许人民币的价值在一定时间内由市场自主决定,并通过市场供求的变化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2. 中央银行管理干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汇率市场中会进行一定的管理干预。
中国外汇市场实行外汇监管体制,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市场交易手段,如外汇买卖和开展逆回购等操作,对汇率进行管理干预,以维持市场汇率的稳定。
3. 基准汇率和汇率浮动幅度:中国人民银行在每个交易日的市场开市前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并规定了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
基准汇率是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进行调整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市场参考性。
4. 调控政策: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货币和外汇等各种调控政策来影响汇率市场。
政府借助宏观调控手段来干预外汇市场,并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其他政策工具来改变市场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5. 资本流动管理:为了维护国内金融稳定和防止大规模资本外流,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资本流动管理措施。
政府通过设立投资者资格限制、外汇交易监管等手段来控制资本流动,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6. 国际收支状况:中国的汇率制度也会受到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国内外贸易情况、国际投资等因素都会对汇率市场构成影响,中国政府也会根据国际收支情况和外汇储备水平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7. 市场透明度:为了提高市场透明度,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公布汇率信息。
中国外汇市场公布市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等汇率信息,使市场参与者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汇率变动情况。
总结起来,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基于市场供求和管理干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通过双向浮动汇率制度、中央银行的管理干预、基准汇率和汇率浮动幅度的规定、各种调控政策、资本流动管理、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以及市场透明度等手段,中国政府试图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指人民币汇率的形成、调整和管理方式。
由于汇率制度关乎国家经济政策和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采取了基于市场供求的参考篮子货币和浮动汇率的形成机制。
具体来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将美元、欧元、日元、韩元、英镑等多种主要货币编制为一篮子货币,并根据各货币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确定各种货币的权重。
根据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化及其权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进行调整。
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机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及其权重来间接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这种汇率调整机制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过度波动。
同时,中国政府也通过其他宏观经济手段来调整人民币汇率,如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资本流动管理等。
三、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与干预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人民银行保持对外汇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一方面,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等手段,来调控市场货币供应,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人民银行会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人民币汇率。
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买卖外汇和限制资本流动等。
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人民币汇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目前,中国政府设立了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合理范围,即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天内波动2%以内。
这种浮动范围的设置,既允许市场供求的力量发挥作用,又避免了过度波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五、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兼顾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通过确定参考篮子货币的权重以及适时的干预外汇市场,中国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剧烈波动。
与此同时,由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供求情况适时调整。
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的定义 即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是 一国货币单
位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因 此又称汇价。
昨天、今天、明天
回顾过去 分析现在 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 next
从1949年1月18日人民币汇率产生开始,人 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制到双轨制, 再到单一制,再到双轨制的过程。
在1953年前的经济恢复时期,为了尽快医治 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需要大力扶持出 口并进口国内必需的原材料等物资。当时, 在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中私营出口商占绝对 比重,因此人民币汇率的确定要保证私商出 口收汇后,按汇率折收的人民币能有所盈利。 为此采取“物价对比法”
。…
回顾过去 next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 是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外开放步伐 的加快,双轨制原有的一些优势逐步丧失, 而不利因素却日积月累。
1994年,我国外汇市场承接改革以来由调剂 业务到调剂市场,到公开调剂市场几个阶段 的发展历程,一举打破外汇市场的地区分割 状态,走向全国范围的统一,汇率形成机制 也初步纳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规范轨道。
物价对比法 back
先分别计算出口商品理论比价、进口商品理 论比价和侨汇购买力比价,然后以出口理论 比价加一定的利润为依据,参照进口理论比 价和侨汇购买力比价具体确定人民币汇率水 平。
出口理论比价=出口商品人民币成本/出口商品 美圆销售价格(FOB)
进口理论比价=进口商品国内市场人民币销售 价格/进口商品美圆价格(CIF)
基础均衡汇率的计算就很困难,如果不能计算出合理的基
础均衡汇率,目标区汇率的合理性在根本上将受到动摇。
展望未来 next
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使得央行持有美元 资产面临风险,同时,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 作的压力。由于外汇占款的被动增长导致货 币供应量加速增长,因此央行必须在人民币 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但是,公开市场操 作长期单向进行,必然潜伏着巨大的矛盾: 一则扰乱了正常的人民币投放、回收渠道; 二则单纯靠对冲无法维系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三则容易陷于严格管制的泥淖之中,与市场 化进程相违背。
我国的汇率制度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 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 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 济的不景气。 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冷却过热的宏观 经济。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上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引 起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扩大。而人民币升值正可以比较有 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人民币贬值对外汇引起贸易摩擦,极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 贬值不会解决外部需求放缓问题,贬值虽然会帮助出口企业 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来,但却很难以持久。特别是中国已经 失去竞争力的产业,贬值只会延迟产业退出时间。
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 击。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 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
购买力平价学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汇率的影响 分为绝对购买力 和相 对购买了 绝对购买力则只是两国物价的比值来确定 回来的变动 而相对购买力则是考虑了一国的通货膨 胀因素 所得比值来确定 汇率。 购买力平价适用于对长期汇率的预测。它强调通胀对 汇率的影响,认为货币的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必然导 致对外贬值(汇率下跌)。购买力平价说是80多年前提 出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的基础是所有商品都必 须是国际贸易商品,这就使其过于侧重国际贸易关系 而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定的影响,而国际资 本流动尤其是美元资产的流动现在越来越对美元汇率 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利率平价学说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 利率有密切的联系。 利率平价主要是在考虑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两国的存款利率的变 动来分析汇率的变化 当一国的利率上升的时候 就会有大量的游资进 入高过 此时汇率跌 相反则涨 而国际收支则是在出现收支顺差的时 候 汇率由于大量的外汇进入市场而汇率跌下来 逆差的时候 则汇率 涨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资金会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资 金的流入会使利率较高的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 格,汇率则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因此,实际上,影响汇率的是 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存款 或投资的实际价值的增长率,也就是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加 息只是名义利率的提升,而只有实际利率的提升才能对美元形成支持。 正因为如此,如果升息的速度慢于通货膨胀的增长速度,这样的升息 理论上讲就不能提振美元汇率。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其他因素,自主决定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一制度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取代了过去的标准汇率制。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基本原则、政策工具和改革展望等方面来介绍我国现行汇率制度。
首先,了解历史背景对于理解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重要性。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汇率制度是固定不变的,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率基本上是固定的。
然而,在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降低汇率管制成为迫切的需要。
1994年,中国决定采取浮动汇率制,逐步实施自由兑换外汇的政策,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其次,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供求决定、有管理干预、逐步自由化等。
市场供求决定是指汇率的形成受市场力量的引导,主要由汇率市场中买卖外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有管理干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适时进行干预,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逐步自由化是指中国会逐步放宽对外汇市场的管制,提高人民币汇率的自由度。
然后,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稳定市场汇率。
人民银行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施利率调整、资本流动管理、外汇市场干预等政策措施,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同时,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还可以采取短期调节政策,如调整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存贷款款基准利率等。
最后,展望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加强市场化是指通过提高汇率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使市场在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设,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储备货币中的地位提高。
总之,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一种灵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通过市场供求决定、有管理干预和逐步自由化等原则,以及利率调整、资本流动管理和外汇市场干预等政策工具,我国能够实现汇率的稳定和灵活运行。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介绍及存在的问题前两期我们已从一些方面对人民币前景进行了分析,相信大家对人民币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根据读者建议,今天我们将浅谈的是我国的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要分析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国现行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的基本制度:我国的货币政策四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制度: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介绍和分析:公开市场业务: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交易对象是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交易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包含正回购和逆回购,现券交易包含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中央银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
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
准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分为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
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利率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制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大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
这不仅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因此,需要改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减少汇率波动的过大程度。
二、人民币汇率存在操纵的风险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由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有着很大的控制权,因此存在一定的操纵风险。
这不仅会损害中国经济的信誉度,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改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增强汇率的市场化程度。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够完善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不完善。
这一方面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健全有关。
因此,需要改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
综上所述,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改进和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汇率市场化程度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需要加强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促进汇率的自主性和透明度。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外汇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市场主体,提高市场参与度,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二、建立有效的汇率管理机制为了防范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大,需要建立有效的汇率管理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稳定的汇率预警机制,增加汇率调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外汇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需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推广人民币货币互换安排,提高人民币结算和清算能力,完善人民币国际支付体系,加强人民币国际合作和交流。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及改善建议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及改善建议近几年来,国际及国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事实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欧美国家,还来自所有对中国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各国对美元汇率连创新高,进而会将希望寄托在人民币升值上,日本、韩国、巴西等国都希望人民币升值从而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局面已由美国“独唱”逐渐演变为多国组成的“大合唱”。
本文主要剖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并据其提出关于改善我国汇率制度的观点及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优点缺点改善一、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特点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就是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一直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市场导向性。
更大幅度地引入了市场的力量,市场化导向更加鲜明,市场供求对汇价的形成作用更加显著。
2、“参考一篮子货币”:相较之前的单一盯住美元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局部可变性。
参考一篮子货币有利于较好地应对美元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人民币多边汇率的波动,从而保障我国汇率的安全。
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
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3、浮动汇率制:与市场化导向的一致性。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中央银行主要起到滤波器的作用。
随着经济适应程度的提高,滤波器的作用是可以减弱的、是自适应的。
实践表明,采用一篮子货币为参考的汇率制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本国对外贸易必须是多边的,并且分布比较均匀。
2,国家的外汇储备必须是多元化的。
3,必须有能够自由交易的外汇市场。
包括外汇现货交易市场和外汇远期交易市场,特别是远期交易市场。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原创版3篇】篇1 目录1.汇率制度的定义和背景2.中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3.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4.中国汇率制度的特点5.中国汇率制度的影响篇1正文一、汇率制度的定义和背景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国际经济共同体关于确定、保持、调整和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做出的系统规定。
汇率制度是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稳定、贸易发展和国际信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1.固定汇率制度:1949 年至 1973 年,中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在2.46 元左右。
2.双轨汇率制度:1973 年至 1980 年,中国实行双轨汇率制度,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
3.浮动汇率制度:1980 年至 1994 年,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而波动。
4.盯住汇率制度:1994 年至 2005 年,中国实行盯住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在 8.27 元左右。
5.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 年至今,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
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中美元占比最大。
四、中国汇率制度的特点1.管理性:中国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央银行会通过干预市场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2.参照性: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不再是单一美元。
3.浮动性:人民币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而波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稳定性:在保持浮动性的同时,中国汇率制度注重汇率的稳定,避免大幅度波动。
五、中国汇率制度的影响1.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制度的调整可以影响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通货膨胀等经济变量,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一、背景介绍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础。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汇率制度备受关注。
中国的现行汇率制度是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具体实施方式为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即参考一系列国际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
二、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而言的一种中间立场。
它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性: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相对自由地浮动,但又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以避免过度波动。
2.可控性: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政府可以对汇率进行干预和调控,以维护国内的经济稳定。
3.参考货币篮子:与单一货币相比,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更能体现国际货币市场的变化,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中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1.固定汇率制度(1949-1994):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其中以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最为典型。
2.双轨制(1994-2005):1994年,中国实行了双轨制,即在境内设立了两个汇率市场,一个是官方汇率市场,一个是外汇交易市场。
这一制度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3.调整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至今):2005年,中国政府决定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转向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通过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来进行调节。
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币得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更好地适应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四、中国汇率制度的运行机制中国的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运行的核心机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民间市场汇率:中国的外汇市场是由银行组成的国内汇率市场。
这些银行通过供求关系决定买卖汇率,形成民间市场汇率。
2.官方汇率中间价:中国人民银行每个工作日会公布一个中间价,作为参考汇率。
这个中间价则是以市场报价为基础,加权得出的,可以理解为官方对市场的一个指导价。
3.波动幅度限制:中国的汇率制度通过设置每日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来避免大幅度的汇率波动,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多种因素确定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制度在1994年开始实施,此前我国采用的是固定汇率制度。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
首先,我国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作为外汇市场交易的场所。
外汇交易中心是负责进行外汇市场监管和管理的机构,它通过调控外汇交易活动来影响市场供求,从而实现汇率的平衡。
其次,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调节外汇市场供求。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外汇储备的管理。
我国外汇储备是世界最大的,通过调整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来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进而影响汇率。
此外,我国还利用外汇市场监上举办外汇拍卖等方式来进行干预,平衡外汇市场的供需关系。
同时,我国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遏制汇率波动的过度。
例如,我国设立了外汇市场稳定基金,用于干预市场,稳定汇率。
此外,我国还通过限制对外投资和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等手段,来控制外汇市场的波动。
虽然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在保持汇率稳定和进行市场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市场供求对汇率的决定作用程度不明显。
尽管我国实行了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但由于外汇市场受到政策干预的影响较大,市场供求对汇率的决定作用仍存在不足。
其次,我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相对集中。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以银行机构为主,缺乏更多的参与者。
这使得外汇市场的稳定和汇率决策受到了一些限制。
另外,我国的汇率制度还存在一些调控手段不够灵活的问题。
尽管我国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来调节外汇市场,但由于操作手段相对单一,调控的灵活性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简论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19年人 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 94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的、单一的、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度 ”,这是符合实际的。 “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人民币汇率根据上述银行间外汇交易
市场上的外汇买卖行情而确定: “ 单一”,指人 民币实际上只钉住美元,而人 民币与其他国际货 币的
汇率,则根据在某国货币市场上形成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的美元与这一货
维普资讯
第5 第1 卷 期
20 0 6年 3月
!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里 IA H A GI S IU EO AL A E H O O Y HJ Z U N TT T FR IW Y T C N L G I N
VO . NoI L5 . Ma.0 6 r 0 2
简论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皮垂 燕 王宏 道
( 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荆 440 ) 3 1 0
摘要:建 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汇率体制,保持人 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是 改革人 民币汇率的总体 目 标。通过对 “ 钉住美元” 的汇率制度与参考 “ 货币篮 子”的比较,从理
郎、德国马克、英镑和新加坡元的季度变化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它们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 。分析
结果表明,19 ̄19年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和美元是高度相关的,但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一定 94 97
波动。19 ̄20年,人民币汇率是钉住美元的。总体来看,从19 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主要 9 7 01 94
币之间的汇率套算 出来; “ 有管理的浮动”, 指货币当局并不承诺明确的汇率目标 , 而且可 以酌情进
入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其频率和幅度也无需预先界定。我们可 以从19 -20年人 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94- 02  ̄ 变动情况得到一个直观的印象,即从19  ̄19 年,人民币 94- 9 7 - 汇率的变动幅度较大,而 自19 年之后人 98 民币汇率的变动幅度较小,大致保持在l 。2 左右的水平上。因而,学术界一致认为人民币事实上 :8 7 是钉住美元的,并参照Fa klHe 的模型,截取了人民币19 ̄20 年相对于美元、日元、法国法 rn e ̄W i 9 4- 0 1 -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问题与应对措施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问题与应对措施标题:我国现行汇率制度问题与应对措施概述:汇率制度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操纵、不稳定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冲击等。
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我国汇率制度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现行汇率制度的问题1. 操纵汇率由于我国央行在汇率调控上较为自由,并未完全放开汇率浮动,这使得操纵汇率成为可能。
政府可能通过人民币购买外汇或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走势,以达到对经济政策的调节目的;另部分商业银行可能通过人民币买卖外汇进行短期获利,导致汇率偏离市场供求基本面。
2. 汇率不稳定我国汇率制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汇率波动较大,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风险。
国际间的金融市场崩溃、重大事件等也会对我国汇率产生波动影响,使得汇率不稳定。
3. 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问题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操纵汇率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情况,扰乱经济秩序,影响投资和消费信心;另汇率不稳定也给出口企业带来困扰,影响他们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二、应对措施1. 提升汇率调控透明度政府应当加强汇率政策的公开透明度,如通过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和信息,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使市场更能理解政府的汇率调控意图,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汇率波动。
2. 逐步实现汇率自由浮动针对汇率操纵的问题,政府可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推动实现更加自由的汇率浮动。
这有助于避免政府通过操纵汇率实现短期经济政策目标,促进市场形成更准确的汇率。
3.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降低金融风险。
应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有效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外汇交易中的行为,防止出现不合规操作。
4. 支持企业风险管理和国际化鼓励企业积极采取风险管理工具,如外汇衍生品等,以应对汇率的不稳定性。
政府还应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降低对单一汇率的依赖程度。
新经济形势下中国汇率制走向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中国汇率制走向摘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往往与汇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逐渐融入金融全球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样经济安全尤其是汇率机制的安全,遇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主要对中国现行的汇率机制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一下当前新经济形势下人民币未来的走向等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出口;汇率走向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02-01一、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的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自1994年开始确立,迄今已经有17年了,作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来自于多方面:首先来自于美欧日等经济大国,由于上述国家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造成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再次是来自于同样是新兴市场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长期的贸易顺差,并持有全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使中国担负的国际责任也越来越重,因而新兴市场国家急需通过扩大出口来摆脱经济衰退泥潭,人民币的升值对亚太新兴国家的出口有一定的好处;最后是国内储蓄大大超过了投资,资本过剩,外向型经济和单纯的市场导向的经济策略,走到了尽头,两极分化严重造成消费和产业断层,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急需中国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从外向型到内外平衡型的战略转型的重大政策。
三、汇率上升带来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近几年来,国际及国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事实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欧美国家,还来自所有对中国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各国对美元汇率连创新高,进而会将希望寄托在人民币升值上,日本、韩国、巴西等国都希望人民币升值从而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局面已由美国“独唱”逐渐演变为多国组成的“大合唱”。
本文主要剖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并据其提出关于改善我国汇率制度的观点及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优点缺点改善一、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特点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就是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一直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鲜明的市场导向性。
更大幅度地引入了市场的力量,市场化导向更加鲜明,市场供求对汇价的形成作用更加显著。
2、“参考一篮子货币”:相较之前的单一盯住美元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局部可变性。
参考一篮子货币有利于较好地应对美元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人民币多边汇率的波动,从而保障我国汇率的安全。
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
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3、浮动汇率制:与市场化导向的一致性。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中央银行主要起到滤波器的作用。
随着经济适应程度的提高,滤波器的作用是可以减弱的、是自适应的。
实践表明,采用一篮子货币为参考的汇率制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本国对外贸易必须是多边的,并且分布比较均匀。
2,国家的外汇储备必须是多元化的。
3,必须有能够自由交易的外汇市场。
包括外汇现货交易市场和外汇远期交易市场,特别是远期交易市场。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原创版3篇)目录(篇1)I.引言II.中国汇率制度的历史背景III.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和影响IV.未来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正文(篇1)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状况和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和变化。
中国的汇率制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经历了多次改革。
如今,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这种制度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对中国现行汇率制度及其影响的分析。
一、历史背景中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最初,中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即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固定。
这种制度有助于稳定国内经济,但也限制了国内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开始逐步改革汇率制度,以适应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政府通过设定汇率上下限、干预市场等方式来维护汇率稳定。
这种制度有助于避免市场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
2.资本管制:中国实行了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以限制资本外流。
这种措施有助于防止资本过度流失,稳定外汇市场,同时也保护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现行汇率制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政策来平衡国内外经济环境,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汇率制度的灵活性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虽然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具有灵活性,但它仍然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密切,全球经济的波动可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产生影响。
目录(篇2)I.引言II.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概述III.汇率制度的影响IV.结论正文(篇2)中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概述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种汇率制度结合了市场供求和政府干预,旨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央行以一定的汇率将国内货币与外币挂钩,使得国内货币对外汇的汇率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然而,固定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接下来本文将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
一、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1. 提高国际市场信心和商品贸易。
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增强国际市场信心,因为在这种制度下,商品的价格能够被稳定地计算和比较,贸易成本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加强商品买卖双方的信心和互信。
同时,稳定的货币系统也使得跨国投资更有吸引力,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刺激了经济增长。
2. 制约货币政策的滥用。
由于固定汇率制度要求央行通过固定的汇率来盯住货币供应量,因此,政府将不被允许滥用货币政策,以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
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影响不会由于货币过度升值或折价而对国家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这样的固定汇率限制了货币政策的员工,从而使政策的执行更加透明和可靠。
3. 降低跨国金融流动和汇率失调的风险。
固定汇率制度可以防止跨国金融流动的波动,从而减少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的汇率失衡风险。
当外汇市场稳定时,外汇市场无需过于关注货币价格的波动,投资者的信心也得到了巩固,从而导致资本的流动更加可预见和稳定。
二、固定汇率制度的缺点1. 需要大量外汇储备。
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央行必须持有足够的外国货币储备。
这些外汇储备通常需要较大、长期的投入,因此,它们可能会使国家为了维护货币稳定而降低其他部门的发展投资。
2. 不利于对内政策的调整。
固定汇率制度会让央行失去一些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作。
当经济出现调整时,央行可能无法快速调整汇率来推动调整,而是不得不面对一些不必要的困难。
3. 容易受到外部干扰。
由于外汇市场波动的原因,固定汇率制度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压力和危险。
当外部因素影响到国家内部经济和政治环境时,央行可能不得不进行频繁的干预,这将增加维持货币稳定所需的财政力量和外汇市场风险。
汇率制度1

人民币汇率制度一、概述人民币是我国的本位货币,于1948年12月1日诞生,1949年1月在天津确定并公布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同时规定,全国各地的汇率以天津口岸的汇价为标准,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人民币汇率。
1950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后,同年7月8日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1979年3于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国家外汇,公布人民币汇率。
此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几经调整。
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主要是对发达国家货币之间的管理浮动汇率,其中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基础汇率,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通过各自与美元的汇率套算出来。
人民币汇率每天通过中国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挂牌公布,分买入价、卖出价与中间价。
二、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1、1949年1月-1950年3月:天津解放到全国实行财经统一以前。
特点:汇率频繁波动,人民币对外不断贬值。
2、1950年3月-1952年12月:指从全国贯彻统一财经工作决定起,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
特点:汇率波动,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
3、1953年1月-1973年3月:指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央集中计划经济时期)到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前。
特点:保持稳定不变的方针,但人民币汇率高估。
4、1973年3月-1980年12月31日:指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到我国实行公布牌价和贸易内部结算价以前。
特点:人民币汇率的制定改为参照国际市场上汇价变动的情况,经常调整。
5、1981年1月1日-1984年12月31日:指我国实行公布牌价及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
特点:两种汇率制。
6、1985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指我国实行公布牌价到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前。
特点:人民币汇率不断调低。
外汇调剂市场与外汇调剂价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7、1994年1月至今:1994年1月1日,实现了汇率并轨和银行结汇售汇制,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建立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 宿玉海[内容摘要]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名义上是以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钉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在此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不仅丧失了有效性,制约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增加了人民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负担和成本。
要发挥货币政策对实现内部均衡的积极作用,就应改革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关键词]汇率制度;货币政策效应;汇率目标区 作者简介:宿玉海,男,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教授,济南250014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外汇交易,受到政府结售汇制度的严格管制。
近年来这方面的管制有所放松,但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外汇交易的总体格局没有重大改变。
中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仍然由结售汇制度、银行外汇结算头寸限额和中央银行干预三位一体构成。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凭自己的意愿持有外汇,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具有封闭性、管制定价、交易品种单一和波幅较小的特征。
中国目前名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事实上是一种钉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一、钉住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分析在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下,由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汇率的稳定,所以,中国现行钉住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不能对总需求和产出产生有效的影响。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将被迫不断干预外汇市场,这不仅丧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增加了人民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负担和成本。
(一)丧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至今Mundell—Fleming模型仍是战后以来产生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工具,其主要内容可表述为下列方程组:IS曲线:Y=A(Y,i)+NX(Y,E pf/P)(1) LM曲线:M=L(Y,i)=KY—hi(2) BP曲线:BP=NX(Y,E pf/P)+CF(i,i3)(3) Y:本国国民收入;i:本国利率;E pf/P:实际汇率;A:国内吸收支出,通常包括消费、国内投资和政府购买;NX:净出口或贸易帐户盈余;K:交易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反映的敏感系数;h: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系数;BP:国际收支盈余;CF:资本帐户盈余;系数;h: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系数;BP:国际收支盈余;CF:资本帐户盈余;责任编辑:潘德平 收稿日期:2004111128i3:外国利率。
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不完全流动情况下,Mundell—Fleming模型可用图形表述为:Mundell—Fleming模型认为,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
其原因是: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央行为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货币供应量时,LM曲线就会向右移至LM′,与IS曲线交于E′,在E′点利率由I0下降到I1,产出由Y0增加到Y1。
本国利率下降,资本为寻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就会流向国外,这会恶化资本帐户盈余;产出上升,总需求扩大,进口增加,经常帐户盈余就会减少。
资本帐户和经常帐户的盈余不断减少,最终将导致国际收支帐户出现逆差,本币就会贬值。
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被迫向外汇市场卖出外汇,买入本币。
这会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使LM’曲线反过来向左上方位移,并返回其初始位置,与LM曲线重合,从而使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加产出的努力发生逆转,并最终失败。
根据上述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人民银行并不能自由地根据内部经济均衡的实际需要决定货币供应量、利率和LM曲线的位置,所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二)制约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如果以贸易依存度衡量对外开放程度, 1980年、1990年、1999年,中国贸易依存度分别达到1218%、3114%和35%,这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从总体上可归于开放经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是实现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由此决定了他们必然在动态中实现经济稳定,其稳定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市场利率机制和浮动汇率机制。
经济越开放,越需要灵活的稳定构造,市场化的利率在开放经济中对经济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金融学认为,利率影响汇率、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均衡,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进出口,从而影响产出决定。
因此,利率直接关系到货币市场均衡、产出市场均衡和外汇市场均衡,间接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均衡。
利率已成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要使利率发挥对经济的自动调节功能和稳定功能,就必须实行利率市场化。
然而,目前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已严重影响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下,由于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预期,加之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必然会吸引外资大量流入境内兑换人民币,2003年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全球排名第一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为维持钉住汇率,人民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不断买进外币抛出本币,导致外汇占款日趋扩大,货币供应量过快增加。
尽管人民银行不断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但近年来人民银行因干预汇市净投放的基础货币仍在迅速增加,这也是造成2004年年初我国物价水平上涨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中国实行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使人民银行在维持钉住汇率和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维持人民币钉住汇率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为控制通货膨胀紧缩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利率,增加投机资金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吸引“热钱”流入,从而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人民币钉住汇率的维持更加困难。
根据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在外国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币预期汇率与本国利率成反方向变化。
因此,在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为避免投机资金的进入,我国应降低存款利率,以减少投机资金无风险套利机会。
但在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则会增强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加快物价上涨。
另外,在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下,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无法提高利率,因为提高利率会吸引国际上投机资金进入,从而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维持钉住汇率的难度。
可见,目前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已严格限制了利率的波动,阻碍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增加了人民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负担和成本近几年,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了持续顺差,大大增加了中国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
由于中国政府对企业和外汇指定银行都有着很大的约束,因此,在外汇过度供给不能被市场消化的情况下,人民银行为避免汇率波动,维持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不得不直接入市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致使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从1993年底到2003年年底10年间,中国外汇储备量增长了20倍。
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对中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尽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有着许多正面的影响,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有成本的。
无容讳言,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由于拥有丰足的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没有出现贬值。
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海外筹措资金时要被强加风险溢价,从而必须支付高昂的利息,但如果把外汇储备投向流动性高的“安全资产”美国国债,则只能获得不足2%的收益率。
这种利息上的“收益逆差”现象,意味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损失越多。
这些资金原本应该用于具有更高收益率的国内投资,而非向美国融资,这不难发现中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
另外,如果美元贬值,也会使人民银行承担巨大的汇率风险。
二、政策性建议Mundell—Fleming模型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三难选择,一国政府只能选择其二,不可兼得。
据此,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一国政府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必须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在中国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条件下,中国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应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现行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运用产生的诸多负面效应,说明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不具有可持续性,要发挥货币政策对实现内部均衡的积极作用,就应改革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基于以上分析,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我们提出以下观点:(一)目前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已经具备了退出的条件K lein和Marion(1994)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国家钉住某一货币的时间都很短,从1957年到1990年,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87项钉住案例中,钉住的平均时间只有10个月。
因此,从钉住汇率制度中退出,实际上是相当频繁的事情。
关于钉住汇率制度的退出条件和时机,1998年IMF发表的关于退出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对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来说,较高的汇率弹性是有利的;当有大规模资本内流时,放弃钉住汇率制度,这时退出战略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在试图退出钉住汇率制度前,有关国家需改善和加强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目前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雄厚,经济稳定增长,政府的政策公信力较高,已经具备了及早退出钉住汇率制度,实行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度的条件。
(二)中短期内不宜实行未公开干预边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从国际经验来看,汇率急剧变动和不稳定往往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和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完善,尤其是随着资本流动的增强,金融部门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当前我国不仅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巨额的不良资产,而且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金融避险工具还相当缺乏,金融监管也比较薄弱。
另外,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很多困难,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缺乏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
可见,目前中国尚未具备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不仅无助于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还将大大增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成本。
同时,目前我国也不宜实行未公开干预边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虽然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未公开干预边界的管理浮动汇率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和基本经济状况的变化,避免了现实汇率大幅偏离均衡汇率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及时消除投机套利的机会,可以避免外部投机资金的冲击。
但是与固定汇率制度不同,在未公开干预边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的干预汇率是不公开的,市场参与者与央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不能对央行的干预汇率形成稳定的预期,这不仅使央行不能借助市场力量稳定汇率,而且还会加大汇率的波动幅度。
例如,在市场上存在本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央行意在将本币汇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干预,必然会使市场参与者增加对本币的购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币升值的预期,最终可能会导致本币大幅升值。
同样,在市场上存在本币贬值预期的情况下,央行意在将本币汇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干预,必然会使市场参与者增加对本币的抛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币贬值的预期,最终可能会导致本币大幅贬值。
可见,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退出后,中国不宜实行未公开干预边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