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庆原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探究
浅谈原油凝点测定影响因素

浅谈原油凝点测定影响因素摘要:为了进一步保证管道工程的有序开展,作为管道停输后原油胶凝可能性的判据,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测量原油凝固点,提高原油凝点测定准确性,从而保证管道停输的安全性。
关键词:原油;凝点;测定;影响因素;凝点是评价原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凝点测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生产运行管理,凝点测定在实际操作和结果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通过总结和分析影响凝点试验结果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凝点测定的水平。
一、原油凝点的定义及凝固机理原油的凝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原油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
由于原油的组成成分不同,原油凝固机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随着油品温度的降低,粘度增加,所受到的流动阻力也逐渐变大,当其粘度大到使原油不能再流动时,原油发生凝固现象。
另一种是,随着油品温度的降低,不断的析出蜡晶,形成以蜡晶为主要分散相的固液悬浮体系,絮凝状的蜡晶逐渐发展为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液态油被包围在蜡晶之间,随着蜡晶浓度的不断提高,蜡晶的三维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和牢固,最终导致原油失去流动性。
二、影响原油凝点测定的因素1.采标因素影响。
原油凝点测定容易遭受外界环境和工作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具体的取样过程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我国凝点测定标准主要有两个 : 国家标准GB510- 2018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和石油行业标准SY/T0541- 2009 《原油凝点测定法》。
这两个标准对凝点测定的仪器材料、试剂、准备工作、试验步骤和精密度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 但要求不尽然相同。
根据标准适用范围确定:行标SY/T0541- 2009 《原油凝点测定法》更加适用于原油凝点测定,操作人员在测定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量符合要求,行标中提到“在试管距管底50mm±3mm的外壁处刻一环形标线,作为装油量的界限”但在市场上买到的凝点试管大都是适用于国家标准GB510- 2018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即距离试管管底30mm,导致操作时样量偏少,进而影响测定结果;我们将同一样品分别装样距试管底部50mm和30mm作对比,(2)样品预热,在行标中提到:“将样品预热至50℃±1℃,或按照用户要求预热试样”。
油田原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

油田原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凝点、倾点都是以温度表示的条件性指标,是原油物理状态发生转变的温度分界点。
我国一直将凝点视为衡量原油低温流动性及控制原油输送温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深入认识含蜡原油的微观结构机理,有必要对含蜡原油凝点/倾点与原油微观结构及组成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研究。
本研究对大庆6种典型含蜡原油进行了凝点实验,总结了实验规律,并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定向分析了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
标签:凝点;含蜡原油;灰色系统理论;定向分析1 前言我国盛产含蜡原油,大庆、胜利、华北、中原等主要油田生产的原油绝大多为高含蜡原油;在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常规轻质原油资源的减少,易凝高粘原油的生产地与开采量都在迅速增加。
东南亚、中亚、非洲、俄罗斯、北美、北海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生产。
多年来,含蜡原油安全、经济输送的理论与技术一直是油气储运科技进步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含蜡原油凝点/倾点的是输油管道科学设计和安全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关键数据。
本文章利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定向分析了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并且找出了重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
为以后如何改善原油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流动性提供了宝贵经验[1]。
2 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是一门应用数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等不确定系统。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理论的重要内容。
为了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常用的定量方法是数理统计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尽管这些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但也还存在某种局限性,因为它往往要求足量的样本、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等诸多限制条件,然而这在含蜡原油微观结构机理的研究中,要取得足够的数据样本往往费时费力,即使样本够了,但凝点/倾点与微观结构及原油组成等多个因素间尚未明确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也使得不能很好地应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而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它通过参考系列与比较序列各点之间的距离分析来确定各序列之间的差异和相近程度,从而找出影响凝点/倾点的主要因素。
891-原油及石油产品倾点测定规范分析

油 气 储 运 2003年原油及石油产品倾点测定规范分析陈 俊3 张劲军(石油大学(北京))陈 俊 张劲军:原油及石油产品倾点测定规范分析,油气储运,2003,22(10)4~8。
摘 要 国际上普遍使用倾点作为评价原油和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
对国际上几个主要的倾点测定规范和测试原理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目前采用的凝点测定标准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倾点和凝点测试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测试结果可靠性的若干措施。
主题词 原油 石油产品 倾点 凝点 测试规范一、概 述 倾点是指试样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流动性的最低温度,凝点则是指试样在一定条件下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
西方国家普遍使用倾点作为评价原油和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我国则主要采用凝点。
目前我国凝点测定规范有国家标准G B/T510—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1〕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0541—94《原油凝点测定法》〔2〕。
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37—2000《原油输送管道运行技术管理规范》〔3〕和SY/T 6469-2000《原油管道加降凝剂输送工艺技术规范规定》〔4〕规定,“热油管道所输原油或改性处理的原油进站最低温度应高于原油凝点以上3℃”。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有必要掌握倾点测定的有关国际规范,跟踪其发展趋势,并与以往国内使用的凝点测定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倾点和凝点测试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二、国际现行的倾点测定规范 自1927年第一部关于石油产品倾点测试标准(ASTM D97—27)发布以来,以ASTM 为代表的国际著名标准化机构一直致力于倾点测试标准的修订和发展,现已形成十多种倾点测试标准。
国际现行的倾点测试标准见表1,其中IP 及ISO 标准均等效采用ASTM 标准。
目前的倾点测定规范按被测对象可分为原油和石油产品两类,按测试方法分为倾斜试管法和非倾斜试管法两类。
大庆高蜡原油乳化降粘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用于大庆油田降低石油产品粘度化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大庆原油的流变性开展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大庆油田含蜡原油的乳化降粘技术。
原油流变特性是输送工艺的主要基础,但多年来国内外对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基本上都采用唯象的方法,即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流变性参数,研究其规律,还讨论了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的具体实现机制;在对原油的全分析、流型、触变性、粘温性等实验开展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对产生的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了大庆油田原油的组分性质,流变模型、粘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等结论。
关键词:流变性;乳化降粘;粘度;乳化剂;大庆油田。
目录第1章前言 (4)第2章大庆原油流变性与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间关系 (5)2.1大庆含蜡原油中蜡晶形态和结构的量化表征 (5)2.2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特征的多因素聚类分析 (6)2.3原油的粘度与蜡晶形态及结构特征以及原油组成间的关系 (6)2.4含蜡原油的粘弹性参数与蜡晶形态及结构特征以及原油组成间的关系 (8)2.5含蜡原油的屈服应力与蜡晶形态及结构特征以及原油组成间的关系 (9)2.6含蜡原油的凝点/倾点与蜡晶形态及结构特征以及原油组成间的关系 (9)第3章含蜡原油降凝剂与石蜡作用机理 (10)3.1降凝剂的结构特点与儿种已知降凝机理 (10)3.1.1结构特点 (10)3.1.2几种己知的高蜡原油降凝机理 (11)3.2 降凝剂与石蜡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12)3.3降凝剂分子结构的影响 (13)3.3.1烷基链长度 (13)3.3.2极性基团含量 (13)3.3.3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13)3.3.4石蜡组成的影响 (14)3.4降凝剂与石蜡分子作用机理的探讨 (14)3.5小结 (15)第4章化学降粘方法研究进展 (16)4.1乳化降粘技术 (16)4.1.1 研究与应用 (16)4.1.2发展趋势 (16)4.2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 (16)4.2.1作用机理 (16)4.2.2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17)第5章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 (18)5.1原油乳状液的流型及转相 (18)5.2影响乳状液流变性的因素 (18)5.2.1内相浓度 (18)5.2.2连续相粘度 (18)5.2.3分散相颗粒大小及分布 (19)5.2.4温度 (19)5.2.5电粘效应 (19)5.2.6老化 (19)第6章大庆原油流变性的研究 (20)6.1大庆原油流变性的研究 (20)6.2流体模型划分实验开展及对原油流变性的认识 (20)6.3原油粘温曲线的测量 (21)6.4流变性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的探讨 (22)6.5外在条件变化的影响 (23)第7章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 (1)第1章前言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那些富含含蜡稠油,正在作出巨大努力,研发的长距离管道运输在室温下的过程。
大庆黑帝庙原油化学降凝降粘实验研究

大庆黑帝庙原油化学降凝降粘实验研究
杜学军;郭殿军;张霞;李国强
【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
【年(卷),期】2003(017)005
【摘要】根据龙虎泡油田黑帝庙原油的油品性质及其分析结果,进行了室内化学降粘措施研究,筛选出质量比1.0%、烯/酐比为6、浓度为1.0%的HDM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DM剂,黑帝庙原油纯降凝度为12℃,葡萄花+萨尔图原油纯降凝度为10℃,黑帝庙+葡萄花+萨尔图原油纯降凝度10℃;黑帝庙原油降粘率为52.00%~64.98%,葡萄花+萨尔图原油降粘率为45.34%~52.49%,黑帝庙+葡萄花+萨尔图原油降粘率为46.84%~53.73%.所合成的HDM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对大庆龙虎泡油田黑帝庙油层原油具有很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并且合成原料来源丰富,合成条件容易掌握,利于产品的商业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杜学军;郭殿军;张霞;李国强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河南南阳,47313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河南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河南南阳,473132;河南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河南南阳,4731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5
【相关文献】
1.降凝剂对大庆原油降凝效果评价 [J], 郭淑凤;王莉
2.降粘剂BL-1在大庆黑帝庙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J], 马文辉;钱昱;袁红;杨承志;梁梦兰
3.含蜡原油加剂降凝降粘实验研究 [J], 吴犟
4.复配型降凝剂对大庆原油降凝效果的研究 [J], 温海飞;裴涛;樊竞泽;秦旭
5.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J], 刘晓艳; 王子文; 王青海; 陈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水开发对原油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第 பைடு நூலகம்期
史 长林 , 等 :
注水开发对原油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113
表 1 见水前后原油物性参数变化数据表
Table 1 原油平均密度 ( 20 油田及层位 见水前 样品数 0 . 905 /65 见水后 样品数 0 . 917 /78 Change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ude oi l 原油平均黏度 ( 50 见水前 样品数 38 . 34 / 63 见水后 样品数 62 . 01 /78 ) / ( mPa s) 见水前 样品数 127. 00 / 51 初馏点 / 见水后 样品数 165. 00 / 78 变化率 / % 29 . 90 14 . 55 11 . 32 8 . 32 ) / ( g / cm 3 ) 变化率 / % 1. 28 0. 65 0. 33 1. 21
变化率仅有 6 . 46% , 仅为港西油田馆陶组变化率的 1 /4 。原油其他参数根据地区和层位的不同表现出 较复杂的变化差异 ( 表 1)。 同一油田、 不同层位的原油参数变化也存在很 大差异。港西油田馆陶组原油密度和黏度的变化幅 度比明化镇组原油要大, 明化镇组其变化率分别为 0 . 65 % 和 19 . 86 % , 而馆陶组则为 1 . 28 % 和 61 . 74 %, 后
80. 26 / 254 96 . 20 / 187 218 . 37 / 28 271 . 77 /34 702 . 40 / 52 943 . 00 /46 含蜡量 /%
166. 30 / 174 190. 50 / 120 140. 78 / 23 234. 50 / 28 156. 71 / 34 254. 00 / 26
图 2 原油黏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

本文档由无尘大哥上传至豆丁网第八章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第一节 概 述石油产品的凝点 ,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过1min 后,试油表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由于石油产品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定凝点。
一方面,油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粘度增大,当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油品 便丧失流动性;另一方面,油品中的石蜡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结晶引起油品凝固,而丧失流动性,通常所指的油品凝点只是指油品丧失流动性时的近似最高温度。
其实,所谓油 品的凝固,只不过是由于温度的下降,油品粘度增大,石蜡形成“结晶网络”把液体油 品包围在其中,以致油品失去流动性。
油品凝点高低主要和馏份的轻重,化学组成有关。
一般来说,馏分轻则凝点低,馏 分重则凝点高。
石蜡基石油的直馏重油凝点较高; 正构烷烃的凝点随链长度的增加而升 高;异构烷的凝点比正构烷要低;不饱和烃的凝点比饱和烃的低。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对于含蜡油品来说, 凝点可以作为估计石蜡含量的间接指标, 油品中含蜡越多,则凝点越高。
在生产上,凝点表示油品的脱蜡程度,以便指导生产。
凝点还用以表示一些油品的牌号。
如冷冻机油、变压器油、轻柴油等油品。
在不同气温 地区和机器使用条件中,凝点可作为低温选用油品的依据,保证油品正常输送,机器正 常运转。
凝点在油品贮运中也有实际意义。
根据气温及油品的凝点,能够正确判断油品 是否凝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油品正常装卸和输送。
凝点测定在生产和应用上 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 (GB/T510-91)一、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原理 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加热、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 45 度经过一 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当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为测定结果。
二、试验方法1. 仪器和材料 试管:高度 160± 10mm ,内径 20±1mm 。
距管底 30 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
将装有试油的试管冷却并倾斜45°经因而其凝点不象单体物质一样具有套管:高度130 ± 10mm,内径40土2mm。
大庆原油降凝剂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庆原油降凝剂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是中国天然气水平井开发的先河,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强油期开发的油田之一。
大庆原油以高含蜡、高粘度、High Pour Point(HPP)的特点而著称,其中HPP也是限制油田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大庆油田的开发中,如何有效地解决原油凝固现象,提高原油的采集、输送和加工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解决原油凝固问题中,降凝剂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降凝剂是一种专门为高凝固原油而设计的化学药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原油分子的作用,降低原油的凝固温度,从而使原油能够在环境温度下畅通无阻地流动。
降凝剂作为一种化学药剂,不仅可以提高采油效率,还可减少生产与加工设备的故障和停机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此,本文选取大庆原油降凝剂及其应用作为研究主题,旨在通过对大庆原油凝固原因和降凝剂作用机理的分析研究,探讨可行的原油降凝方法,为大庆油田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目的:1.分析大庆原油凝固的原因和特点,探究其凝固机理,为降凝剂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筛选适合大庆原油降凝的药剂,考察其性能及稳定性,并对其凝固温度下降的效果进行测试,为降低原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凝固温度提供可行方案。
方法:1.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综合分析来了解大庆原油凝固的原因和特点,熟悉降凝剂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机理,掌握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2.考虑降凝剂的性能指标,通过实验室试验,筛选出适合大庆原油降凝的药剂,探索药剂的的优化配比,研究具有最佳性能的降凝剂配方。
3.测试降凝剂处理前后原油的凝固温度,以及在常温常压下降低凝固温度的降凝效果、Oil Recovery Rate(ORR)和稳定性等相关性能,评估降凝剂的凝固温度下降效果和可行性。
三、拟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思路1.大庆原油凝固原因和特点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大庆原油的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其凝固机理和凝固原因,并探讨大庆原油凝固的特点。
原油低凝固点标准

原油低凝固点标准一、凝固点测试方法原油的凝固点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凝固的温度。
凝固点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倾点法和冷滤点法。
倾点法是通过观察试样在冷却过程中是否能够流动来判断其凝固点,而冷滤点法则通过测量试样在特定温度下过滤的速度来判断其凝固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二、凝固点降低要求对于原油,降低其凝固点具有重要意义。
低凝固点的原油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储运成本。
因此,低凝固点原油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商通常会采取措施降低原油的凝固点,如添加化学添加剂或进行物理处理。
三、原油类型与凝固点关系不同种类的原油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因此其凝固点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轻质原油的凝固点较低,而重质原油的凝固点较高。
此外,高硫、高蜡和高酸度的原油通常具有较高的凝固点。
了解不同类型原油的凝固点关系有助于生产商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储运条件。
四、原油加工过程对凝固点的影响原油加工过程中,如蒸馏、裂化、加氢等,会对其凝固点产生影响。
通过改变原油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加工过程可以降低或提高原油的凝固点。
例如,通过裂解重质原油得到的轻质产品,其凝固点较低;而通过添加氢气进行氢化处理,则可以降低高硫、高蜡原油的凝固点。
五、原油运输和储存对凝固点的影响在原油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会影响其凝固点的变化。
为了确保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流动性,需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涂抹保温材料、使用加热设备等。
此外,为了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凝固点波动,还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压力稳定。
六、原油低凝固点在工业应用中的要求在工业应用中,低凝固点原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低凝固点原油可以用于生产燃料油、润滑油和化工原料等产品;在交通运输领域,低凝固点原油可以用于制造沥青和燃料油等产品;在建筑领域,低凝固点原油可以用于生产防水材料和涂料等产品。
大庆原油凝点温度附近屈服特性研究

关键 词 : 含蜡 原 油 ; 胶凝特 性 ; 管输模 拟 ; 屈服应 力
中图分类号 : 8 2 2 TE 3 . 文献标 识码 : A
一
.
屈 服应力 是评价 非牛顿 原油 流动性 能 的指标 之 19 年 ,hn hn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研 98 C egC ag1 J
下 对大 庆原 油在凝点 温度 附近 的屈服 特性进 行 了实
J1 0 6 u.2 0
Vo . 1 No. 12 4
文章 编号 :6 30 4 2 0 )40 5 —3 1 7 —6 X( 0 6 0 。0 80
大 庆 原 油 凝 点 温 度 附近 屈 服特 性 研 究
S u yo il n e a iro eway Cl eo q n l edn a o d n a inp it td nye g b h vo ft x ll f di h 'd Da igOi l e rc n e st on i f o
屈服应 力 和静屈服 应 力是 真 实 的 屈 服应 力 , 油 中 与 蜡 晶交 联 网络 的强 度 有关 ; 动屈 服 应 力是 一 个 想 像 的参数 , 它与 油 中蜡 晶 网络结 构 被 破 坏后 的蜡 晶浓
度和 大小有关 ; 程界最 关心 的是静 屈服应 力 . 工 李传
模拟过程 中, 以能量耗散为模拟量[ , 室内对不 引在
2 1 屈 服应 力随动冷 终温 的变化 .
性黏弹性体; 当应变大于“ 临界屈服应变 y ” 胶 时,
凝原 油才 真正屈 服 流动 . 文 在 管输 模 拟 实 验 条件 本
图 l是模拟 大庆原 油管 输工 况 1输量 为 90× ( 7
收 稿 日期 : 0 60 —7 2 0 —20
大庆的原油为什么

大庆的原油为什么在放喷是瞬间凝固因为它具有含蜡高粘度高凝固点高的特点“三高原油”停办和储运这是个大问题(尹相廷原大庆油田设计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油田发现油田的原油拿(采)出来了怎么把它集起来集输在一起然后再把它外运这个问题是很大的当时也请教过(前)苏联专家(前)苏联专家也没多少好办法配音: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要把大庆原油通过铁路油槽车运送到数千里之外的秦皇岛码头大庆装车的原油温度将高达100度这种加热原油造成的损失第年就要有几百万吨相当于十几个玉门油矿的产量十分可惜在大庆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原油从地下出来以后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使和原油好装好缷顺利外运就成了油田建设中的一个难题(从油井出来的油)送到油库的时候(蔡升)(温度)才是35度我们装车的温度当时设计的是55度这时候进行(加温)考虑到沿途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到终点的时候希望它能够少加温或者是不加温都很顺利地把油能够卸下来是这样一个目的配音:道理很简单少加温油会凝固装卸都有困难多加温又会造成浪费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有找到最合适的温度才能做科学合理的谋划蔡升和当时许许多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以及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子一样为搞清原油情况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开创新工艺新技术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60年12月7日技术员蔡升和新毕业的大学生张孔法接到了领导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原定装车的位置是东油库却临时改到了西油库这一改动他们需要多跑十多公里的冤枉路然而最让蔡升焦急的却是时间的紧迫离装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被蔡升看得置关重要的初始装车温度很可能测不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即便是以后的温度都测到了那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对比参数但是要想测温的话你必须要测到装车的温度和以后车上陆续(经常)多长时间的变化和逐渐的变化情况一直到终点这你才能够知道它温度下降的情况开始装车温度测不着跟车测的数据那只能是装车以后的温度了不准了其实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蔡升领导是经过多方考察才作出的蔡升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兰州石油学校带着建设祖国第一大油田的美好理想来到艰苦创业的大庆同几万名创业者们一样他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顽强的工作在会战前线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在阴暗潮湿的干打垒土房里他膝盖托着绘图板画出了一张又一张油田建设的图纸一座座集油站一座座油库在大庆创业者们的手下陆续建设起来火车道上不都是石头吗。
大庆原油分析

中国石化原油分析报告1.1大庆原油一般性质大庆原油一般性质为:密度为0.8629g/ml,凝固点29℃,硫含量为0.11%,氮含量1586ppm,酸值0.08,金属含量中镍、钒含量分别为4.36ppm和0.13ppm,属低硫中质石蜡基原油。
大庆<350℃轻收为30.22%。
>540℃总拔出率为63.1%。
1.2大庆原油直馏馏分性质大庆原油0~140℃的石脑油馏分收率为5.94,氮0ppm,硫含量为0.01874%,硫醇硫31ppm。
大庆原油0~180℃的石脑油馏分收率为8.99,氮0ppm,硫含量为0.020697%,硫醇硫36ppm。
大庆原油140~240℃的收率为8.83,冰点为-48℃,硫含量为0.022124%,硫醇硫39ppm,酸度7.62831mgKOH/100ml,烟点为32mm,芳烃含量为8.02%。
大庆原油180~350℃的收率为20.92,十六烷指数59.48,硫含量为0.036978%,酸度9.44417mgKOH/100ml。
大庆原油240~350℃的收率为15.13,十六烷指数59.98,硫含量为0.043133%,酸度9.80416mgKOH/100ml。
1.3大庆原油裂化原料及渣油性质350~540℃蜡油馏分及>540℃、>350℃渣油性质如下:大庆原油350~540℃的收率为32.89,密度为0.8634g/ml,硫含量为0.103749%,氮含量678ppm。
大庆原油>540℃的收率为36.9,密度为0.9278g/ml,硫含量为0.188964%,氮含量3680ppm。
残炭9.77%,金属分析数据中镍、钒含量分别为11.81ppm和0.36ppm;组成分析数据中,沥青质为0.06%。
大庆原油>350℃的收率为69.78,密度为0.8963g/ml,硫含量为0.148807%,氮含量2265ppm。
残炭 5.59%,金属分析数据中镍、钒含量分别为 6.24ppm和0.19ppm;组成分析数据中,沥青质为0.03%。
原油倾点的测定

原油倾点的测定原油倾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原油中的低沸点组分被蒸发至一定程度时,开始凝结形成固体。
它是评价原油液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石油开发、储运和精炼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原油倾点的测定是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包括冷冻法、过滤法和光学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冷冻法是一种常用的原油倾点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温度对原油的溶解度的影响来确定倾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将原油和溶剂混合,使其成为一个可流动的混合物。
2. 装置实验设备:将混合物倒入倾点测定仪器中,然后将仪器放置在恒温槽中。
恒温槽的温度范围应包括原油的估计倾点。
3. 升降温过程:首先将恒温槽的温度降低至一个较低的温度,然后逐渐升高温度,直到观察到混合物开始凝固。
这个温度就是原油的倾点。
过滤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原油倾点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原油在低温下凝固后,通过过滤来确定其倾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样品:将原油样品与溶剂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
2. 过滤操作:将混合物倒入一个过滤装置中,然后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中。
当混合物开始凝固时,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观察滤液通过的时间。
3. 倾点测定:根据滤液通过时间的变化来确定原油的倾点。
当滤液通过时间开始显著增加时,即可确定为原油的倾点。
光学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原油倾点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光学仪器来观察原油样品的透明度变化,从而确定其倾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样品:将原油样品与溶剂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均匀搅拌。
2. 放置样品:将混合物倒入一个透明的容器中,然后在光学仪器下观察。
3. 倾点测定:通过观察原油样品的透明度变化来确定其倾点。
当样品开始出现浑浊或不透明的现象时,即可确定为原油的倾点。
通过上述不同的测定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原油的倾点。
这些测定方法在石油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石油勘探、生产和精炼等环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大庆-俄罗斯混合原油流变规律实验研究

大庆-俄罗斯混合原油流变规律实验研究雷启盟;赵健;董航;李星雨;王辉;付晓明【期刊名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6)001【摘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流变测试方法对大庆-俄罗斯混合原油的凝点、黏度、触变性、屈服值和析蜡特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大庆原油,混合原油的流变性有所改善,随掺混俄油比例的增加,混合原油的析蜡点、析蜡峰温和含蜡量均呈下降趋势,导致其凝点、表观黏度、屈服值降低幅度逐渐增大,触变性明显减弱.庆俄油混合比例为4∶4时,与大庆原油相比,混合原油的析蜡点降低7.9℃,析蜡峰温降低6.1 ℃,含蜡量降低13.9%.此时,混合原油平均降凝率为50.0%,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平均降黏率为96.3%,触变实验中的剪切应力总衰减率为14.0%,屈服值衰减率为97.0%.根据DSC测试结果,掺混俄油后不仅仅降低了原油含蜡量,同时也改变了蜡的结晶特性,这是导致混合原油流变性改善的主要原因.【总页数】5页(P50-54)【作者】雷启盟;赵健;董航;李星雨;王辉;付晓明【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517;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5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832.3【相关文献】1.含水原油流变规律实验研究 [J], 吴明;申龙涉;杨惠达2.大庆原油混兑俄罗斯原油加工可行性分析 [J], 郭洪明3.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中混合无机碱对大庆原油界面流变性质的影响 [J], 伍晓林;楚艳苹;周贺;罗庆;侯兆伟;张磊;张路4.顺序输送大庆原油、俄罗斯原油经济运行的研究 [J], 夏凤君5.大庆-俄罗斯混合原油触变性规律实验研究 [J], 雷启盟;董航;司明林;丁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油凝点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点。从表1 中还可以得知, 依据国标的方法测定凝点
在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分公司从事油气长输管 道的工艺研究工作。
48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 年第 13 期
2. 2 取样的过程
在取样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操
作人员的失误而使油品在未经测定之前就发生改
变, 在取样时可能发生以下现象导致油品物性发生
变化。
2. 2. 1 急冷现象
操作会对原油造成扰动剪切。在接近凝点时原油中
的蜡晶析出并初步形成网络结构, 倾斜试管时液面
移动造成的剪切会破坏已形成的蜡晶网络结构, 使
这些结构在更低的温度下才能重新生成, 从而使凝
点降低。因此行标不适用于对剪切敏感的油样。
表1
国标和行标的差异对比表[ 4~6]
对比项目
国标 GB510- 83
行标 SY/ T 0541- 2009
冷却速度 没有明确要求
以 0. 5℃/ min~ 1℃/ min 的冷 却速度 冷 却试样
冷却温度 冷却到预期的温度
冷却 试样 至高 于预 期凝 点 8℃时, 每 降 2℃观测一次
将试管倾斜45 度经过 1min, 观 凝点的
察液面是 否移动, 没有移动 时 读取条件
即为凝点
试管水平放置5S 而试样不流动时即为凝 点
当取样时管道中输送的油品温度与外部环境温
差较大时, 如果对油品没有进行保温措施或保温效
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

含蜡原油失去流动性缘于在低温下析出蜡晶,这些蜡晶大多呈板状或针状,互相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网目结构,并把低凝点的油分、油泥、胶质和沥青质等吸附在其周围,或包围在网状结构内形成蜡膏状物质,而使原油失去流动性。
原油降凝剂的作用在于影响蜡晶的网目构造的发育过程,从而使原油的凝固点(倾点)降低。
但必须指出,降凝剂不能抑制蜡晶析出,而只能改变蜡晶的形态。
亦即加入降凝剂后,原油的浊点不会改变,只是蜡晶的形态变成了松散的蜡晶结构( Slack Wax),在施加一定的剪切力后,其网目结构易于破坏,或根本不形成网目结构,因而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达到降低原油凝点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进行过研究,目前公认的原油降凝剂的作用原理是吸附与共晶理论。
原油降凝剂改变蜡晶发育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晶核作用。
原油降凝剂在高于原油浊点温度下结晶析出,它起着晶核的作用,并成为蜡晶发育的中心,使原油中的小蜡晶增多,从而不易形成大的蜡晶。
(2)吸附作用。
原油降凝剂在略低于原油浊点的温度下析出,它被吸附在已经析出的蜡晶晶核的活性中心,从而改变蜡晶的取向性,使其难于形成三维网目结构,并且减弱了蜡晶间的黏附作用。
(3)共晶作用。
原油降凝剂在原油浊点温度下与蜡共同结晶析出,从而破坏蜡晶的结晶行为和取向性并减弱蜡晶继续发育的趋向。
添加降凝剂后蜡晶形态的改变情况,可利用馏分油进行显微镜观察。
Lorensen等曾在 -40℃低温下进行显微观察后证实,不含降凝剂的基础润滑油中的蜡晶呈 20—150 靘的针状结晶,加降凝剂后蜡晶变小、且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当然,加入不同的降凝剂其作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
如,使用烷芳族降凝剂时,蜡晶表面吸附了芳香族基团,而使蜡晶不再继续按原来的取向发展;而使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梳状结构聚合物降凝剂时,侧链的烷基与蜡形成共晶。
此外,结晶的分枝随降凝剂浓度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降凝剂对蜡晶发育的取向性起支配作用,从而使其不能形成牢固的三维网目结构。
大庆原油凝点、粘度随历史条件变化的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庆原油凝点、粘度随历史条件变化的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自1959年开发以来,已经经历了六十年的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田储量逐渐减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其中,原油的凝点、粘度是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油凝点是指原油在降温过程中开始变得黏稠、粘度加大,最终凝固成蜡状物,影响油井的生产。
而原油粘度则是指原油的流动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原油的输送和处理。
因此,对于原油凝点和粘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次研究通过对大庆原油凝点和粘度随历史条件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原油生产过程中液态油品的流变性质,为油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大庆原油凝点、粘度数据为基础,分析原油凝点、粘度随历史条件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影响原油凝点、粘度的因素。
具体方法如下:(1)收集大庆原油近年来凝点、粘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2)分析原油凝点、粘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不同历史条件下原油凝点、粘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影响原油凝点、粘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油品成分等,研究这些因素对原油凝点、粘度的影响程度。
(4)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原油凝点、粘度的变化对油田生产的影响,探讨减少原油凝点、粘度的方法和技术。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本研究预期可获得以下结果:(1)了解大庆原油凝点、粘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掌握历史条件下原油凝点、粘度的变化规律。
(2)分析影响原油凝点、粘度的因素,为油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分析原油凝点、粘度的变化对油田生产的影响,提出减少凝点、粘度的方法和技术,对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大庆原油凝点、粘度随历史条件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可以促进我国油田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油田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庆原油评价报告

表四、大庆原油每 10℃馏份体积收率% (v/v)
十分度
0
百分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0.00 0.13 0.38 0.64 0.90 1.15 1.53 2.02 2.82
100 3.61 4.39 5.17 6.06 6.95 7.84 8.80 9.76 10.71 11.98
>560℃馏份的收率为 32.89%(m/m),该渣油残碳为 9.49% (m/m),硫含量为 0.21%(m/m),饱和烃含量为 44.68%(m/m), 胶质含量为 21.64%(m/m),沥青质含量为 0.16%(m/m),镍含 量为 7.09ug/g,钒含量为 3.75ug/g,该渣油可部分掺入蜡油中 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四、 小结
大庆原油评价报告
质量环保检测中心原油评价小组 二○一○年十月
大庆原油评价报告
大庆原油评价报告
(产地:中国,评价时间:2010 年 10 月 8 日,来源:二蒸馏泵出口)
一、原油的一般性质
大庆原油性质列于表一。 大庆原油的 20℃密度为 862.8kg/m3,凝点为 31℃, 50℃ 运动粘度为 20.65mm2/s,酸值为 0.09mgKOH/g,蜡含量为 27.85% (m/m),硫含量为 0.13%(m/m),盐含量为 6.08mgNaCl/L。根 据硫含量和关键组份比重指数分类法分类,大庆原油属于低硫 石蜡基原油。 从原油实沸点蒸馏数据看: <200℃馏份收率为 11.44% (m/m),<350℃馏份收率为 31.45%(m/m),<560℃馏份收率为 66.93%(m/m),该原油轻油收率低,总拔出率还可以。 二、实沸点蒸馏及窄馏份性质 大庆原油实沸点蒸馏曲线图见图一。 大庆原油实沸点蒸馏与密度曲线见图二。 大庆原油实沸点蒸馏与凝点曲线见图三。 大庆原油实沸点蒸馏与折光曲线见图四。 大庆原油窄馏份部分性质列于表二。 大庆原油每 10℃馏份重量收率列于表三。 大庆原油每 10℃馏份体积收率列于表四。 三、直馏馏份性质 1、重整原料馏份性质 大庆原油初馏~180℃重整原料馏份性质列于表五。
大庆油田伴生气冷凝规律研究

北逐 渐降低 。要达 到相 同的 收率水 平 ,伴生 气 的组 分越 富 ,其适 宜 的冷凝 温度越 高 ,组分 越贫 ,适 宜 的冷凝 温度越 低 。以 回收 c 目的 时 ,从 南 到北适 。
宜 的冷 凝温度 在 一5 ~ 一7 ℃之间 ;以回收 C 为 5 0 。 目的 时 ,从 南 到 北 适 宜 的 冷 凝 温 度 在 一 6 ~ 一 5
宜冷凝 压力 和温度 ,对大 庆油 田伴生 气轻 烃 回收工
艺设计 具有参 考作用 ,而实际 流程 会与 该研 究结果
略有偏差 ,具 体工 艺确定之 后 ,应进 行精 确计 算 。
( 目主持 栏 杨 军)
变缓 ,而更 轻 组 分 的冷 凝 率 却 迅速 增 加 。一般 地 ,
被 回收 组分 冷凝 率 的增 加变 慢 ,而更轻 组分 冷凝率 显著 增 大的转 折点 附 近 ,视 为适 宜的冷凝 温度 。
冰
诗
到一定 程度后 ,其冷凝率 的增加变缓 。随着冷凝压力 的提高 ,装置的动力 消耗 随之增加 ,对设备 、材质的 要求也 随之提高 。因此 ,冷凝率 的增 加显 著变慢时的
压力值 ,可视为适宜 的冷凝压力 。
1 0
图 2 喇 区 伴 生 气 各 组分 收率 随冷 凝 温 度 的 变化 曲线
婪0 5
4 O
3 O
2 0 l O
0
萨喇杏 油 田伴生 气从 北到 南逐 渐变 富。从伴 生
气 组 成看 ,C 含 量 从北 到 南 逐 渐 减 少 ,油 田北 部
图 l 杳南 伴 生 气 各 组 分 收 率 随 冷 凝 温 度 的 变 化 曲线
的喇 区 c 含 量 为 9 ,油 田南 部 的杏 南 c 0 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大庆原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探究
凝点、倾点都是以温度表示的条件性指标,是原油物理状态发生转变的温度分界点。
我国一直将凝点视为衡量原油低温流动性及控制原油输送温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深入认识含蜡原油的微观结构,有必要对含蜡原油凝点/倾点与原油微观结构及组成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研究。
对大庆6种典型含蜡原油进行凝点实验,总结了实验规律,并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Grey System Theory,GST)定向分析了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
标签:凝点;含蜡原油;灰色系统理论;定向分析;蜡晶结构
我国盛产含蜡原油,大庆、胜利、华北、中原等主要油田生产的原油绝大多数为高含蜡原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常规轻质原油资源的减少,国外易凝高黏原油的生产地及开采量都在迅速增加。
东南亚、中亚、非洲、北美等地区及俄罗斯都生产易凝高黏原油。
多年来,含蜡原油的安全、经济输送的理论与技术一直是油气储运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含蜡原油的凝点/倾点是输油管道科学设计和安全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关键数据。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grey system theory,GST)定向分析了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并找出了重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原油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流动性提供了宝贵经验[2]。
1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是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在國际经济会议上首次提出的,长期以来普遍用于国民经济的工业控制、经济预测、产量预测等科学领域和软科学领域,成为众多预测、决策、分析、控制的有利工具。
灰色系统理论属于一门用数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等不确定系统。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理论的重要内容。
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常用的定量方法是数理统计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虽然这些方法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但存在某种局限性,因为它要求足量的样本、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等诸多限制条件。
然而,在研究含蜡原油微观结构时,要取得足够的数据样本往往费时费力,而且即使样本数量方面满足限制条件,因为凝点/倾点与微观结构及原油组成等多个因素间存在尚未明确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所以也不能很好地应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分析参考系列与比较序列各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各序列之间的差异和相近程度,从而找出影响凝点/倾点的主要因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不需要大量的样本及数据的典型分布,而且计算简单。
它在计算过程中着眼于整个灰色系统,不单单考虑两个样本点,而是从全局各个样本数据点出发考虑整体关联性。
蜡质量分数蜡晶平均分维数、原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蜡晶体积分数及液态原油黏度。
2 结论
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含蜡原油经静态降温测定出的凝点/倾点值随着凝点温度对应的蜡晶平均分形维数的减小而升高。
由于含蜡原油的凝点/倾点在本质上是“温度”,因此一般的,蜡晶平均维数越小,对应的凝点/倾点温度就越高,这符合原油中蜡晶平均分形维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②含蜡原油的凝点/倾点与蜡晶体积分数间呈强线性相关关系,蜡晶体积分数越高,对应的凝点/倾点温度就越低。
③原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说明含有的蜡质越多,越容易凝固,对应的凝点/倾点温度就越低。
④液态原油黏度越大,原油越容易凝固,对应的凝点/倾点温度就越低。
关联度的数值大小表明:影响原油凝点/倾点的最重要因素是原油的蜡质量分数,较重要因素是蜡晶平均分维数与原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次要因素是蜡晶体积分数及液态原油黏度。
因此在遇到处理原油失去流动性(凝固)的问题上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重点考虑原油的蜡质量分数。
参考文献
[1]Yang X H.Pipeline design and management[M].2th ed.Dongy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Press,2006:76-255.
[2]双凯,梁华庆,张劲军.含蜡原油蜡晶形态和结构的定量表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5):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