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大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大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区别

一、从“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谈起

据专家分析,从目前到2020年期间,大学生就业仍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通,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而近年来,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以及各网站上挂着的招聘信息里,近80%的职位要求有经验者,求职者中却有6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有的用人单旗帜鲜明打出“应届位毕业生免谈!”这是为什么?应届大学毕业生多数不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书,通过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口述实录,点评了大量大学生就业失败的个案,揭示了用人单位“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这一社会热点现象的原因,提供的是一个内省的视角和一个全景的嘹望塔。大学生从中看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就业印象,无论出于客观还是主观都有充足的理由。如何改变大学生就业困境,必须从完善大学生自身就业形象做起。尤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仍是买方市场,大学生属于卖方弱势的形势下,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过程中花大力气。

大学生就业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存在社会矛盾,矛盾的焦点就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如果每个大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具备哪些能力,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就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自觉地进行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迅速转换。不同的心态决定就业准备的得失,同时决定就业实践的成败。

大学生都经历了十多年寒窗,智力上并不缺乏;而走向社会后对一些现实问题需是用身心去理解。关键性的提问是大学生该以什么样的心态过渡成为职业人?有一些大学生没有做好这个问题,给自己乃至给别人的未来发展设置了障碍。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心存畏忌,不愿意在冒那个险去趟它。

不少大学生自以为在大学时期接受了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理所应当”有一份好工作相配,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一般成功欲望很强,其中就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不肯改变自己的就业趋向,不肯降低自己的身价,这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

现实情况则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经历社会生活的磨炼,就业心态浮躁,往往陷入相互攀比,一味强调单位应给予他什么,而很少考虑自己能为单位创造什么,对物质和生活待遇的要求超出企业愿意支付的标准。他们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在人才市场上来来往往的洪流中有一些大学生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随时

准备跳槽,让众多的用人单位“很受伤”。

据统计,大学生在新单位呆满一年的不超过20%。现在企业最大的不满是应届大学生的成活率太低。单位把学生从学院招进来,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到教会他各种工作技能,花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可大学生却把单位当作了实习基地和跳板,说走就走了。用人单位抱怨说:“好人才越来越难找,很多大学生连基本的就职能力、职业素养都缺乏,花钱与时间来培训他们,成本太高,得不偿失,这让我们难以接受。”

受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新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影响,书本理论知往往与现实工作需要技能严重脱节;而大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文凭高,对知识的自负也高,在现实面前无法调整心态、虚心学习、从头再来,结果不辞而别,一走了之。给用人单位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从而为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留下很大的隐患。大学生成功就业和成为成功的职业人,挽回社会对毕业生畏忌或误解,需要大学生自身作出努力。

二、从大学生到职业人是一种社会角色的重要转换。

从大学生到职业人其核心是从“要”到“给”的转变,是“索取”到“贡献”的转变。

学生时代因为父母的付出,可以从家里“要”到宠爱与照顾;因为老师的付出,校里“要’’到知识与技能;因为社会的付出、国家的付出,可在社会中“要”到社会的资助与培养。不需要考虑贡献,大可以尽管去“索取”。

大学生在学院里,考试成绩不好不会给班级和学院造成经济损失,会有补考的机会;如果和同学不能相处融洽,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个性,孤芳自赏;如果你不喜欢那个老师,你可以不去听他的课,可以期盼着下学期换另一个老师;如果迟到、旷课只是耽误你自的学习,与其他同学没有多大的关系。总之,校园里的大学生是“娇子”,是全社会培养的对象,享受着各种优惠的待遇。

然而,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上社会成为职业人,如果工作失误,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没有挽回的机会;如果与同事关系不好,会被组织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将成为出局的人;如果迟到、旷工,耽误的是整个团队的业绩,你随时有被开除的可能;作为职业人,在单位里你必须成为社会、企业或老板财富的创造者。

大学生要转换成职业人,必须先“给”,否则你什么也“要”不到。将“索

取”的心态变成‘‘贡献”的心态,是成为职业人的关键。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对人的判断有两个要求,一个叫做潜力,看你未来成长的空间,一个叫做贡献,你的加入对这个团队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作为职业人,应考虑我能为单位带来什么?我能为企业创造什么?而不应首先去想单位、企业或老板应该给我什么样的回报?只有既能为我们的企业或老板带来实际的贡献,又能有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最受欢迎的。

三、大学生与职业人的根本区别

一是承担的责任不同。大学生是以学习、探索为主要任务,在校园里是不怕犯错误,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去尝试,为了学习的尝试哪怕是错了,学院是会原谅你。所以要是给大学生一个简单的角色定位,那就是你可以做错,你做错了不用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应为大学生有天然的获免权。其次,大学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有依靠,在学习方面可以依靠导师,有什么问题你都可以向他请教;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依靠父母。总之,大学生在学院里基本没有基本负担。

成为一个职业人以后,应尽快地适应社会。首先必须学会服从领导和管理,迅速适应上级的管理风格;职业人如果在工作中犯了错误,是要承担成本和风险的责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

实践表明,凡由大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换比较快的人,则容易更早地获得单位的认可,能更快的寻找到新的起点,也就更容易享受到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喜悦。因此,大学毕业生应正确面对社会,正确处理工作与人际关系上的诸多矛盾,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面对的环境不同。大学生在校园里是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的简单而安静的生活方式,单纯而简单的校园文化气氛。但成为职业人在紧张的职场上,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快速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和加班;没有了寒暑假,自由支配的时间少;还要承受不同地域的生活环境和习惯;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开始工作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感觉工作压力显著增加,给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

三是人际关系复杂,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必须学会的课题。初出茅庐人际交往比较单纯,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相对于学院中的同学关系要复杂得多,一时感觉不适应。事实上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和要求也不同。

四是面对不同的文化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