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003构成要素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分析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1c8bf06edb6f1afe001f15.png)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分析摘要:设计美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探索和指导着人们的设计活动。
本文通过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对设计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一步把握,旨在实现设计品人、机、社会的统一。
关键词:设计美;构成要素;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审美性质一、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艺术设计美对于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有巨大的帮助,通过了解艺术设计美,为我们把设计观念转变为具备审美性的产品提供指导。
通过对设计美构成要素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设计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社会、环境的和谐和发展,达到设计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和物质生活需求的双重要求。
1.设计美构成要素的内容要素材料、结构、功能是设计美构成要素中的内容要素。
他们是把人们的创意活动实现为具体物品的物质基础,同时他们也承载着设计品的设计美,是设计美实现的重要支撑。
1)材料材料作为设计美的内容要素之一,很大程度决定了设计品的呈现效果,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地和肌理,对最终功能需求的实现起到直接的影响。
对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虽然视觉设计更偏重于其艺术美的体现,侧重形式的表达,但同样不能忽视材料选择对视觉设计的不同表达意义。
承载视觉效果展示的媒介不同也将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对产品精神意义的传达形成帮助。
2)结构结构直接体现出造型感,给人们带来审美趣味。
设计品各个部分的组合和分解形成的结构,在造型上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
方形端正,圆形美满,多边形富含变化等等,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选择最佳结构去完成产品需求的实现,除此之外考虑结构本身带来的设计美、造型美,从而使得产品合乎人们的需求,吸引人们的目光。
而一系列仿生学帶来的结构思考更是帮助人们的设计思索,激发了人类的设计欲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功能功能被放进内容要素作为设计美的构成要素之一,说明人们已经不再单纯以满足使用功能需要作为最终追求。
设计师设计产品需要考虑产品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一件设计品应同时具备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使用功能是设计品自身价值的体现,是设计品的必要功能,也是促使消费行为的动机,而审美功能则是最终消费行为达成的助力。
设计三大构成的备考知识点
![设计三大构成的备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2a9e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b.png)
设计三大构成的备考知识点设计是一门创意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
在准备设计考试时,了解设计的基本构成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的三大构成是色彩、形状和材质。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三个知识点,并提供备考建议。
一、色彩色彩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传达情感和诱发观众的共鸣。
备考色彩知识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 色彩理论:了解主要的色彩理论,如原色、辅色、互补色等。
掌握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在作品中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表达出特定的意境。
2. 色彩搭配:熟悉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案,如单色调、对比色、类似色等。
了解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和运用场景,有助于设计师在视觉上创造出各种效果。
3. 色彩心理学:了解色彩对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观众的不同情感和反应,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目标受众和设计目的选择合适的色彩。
二、形状形状是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能够传达出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备考形状知识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形状:熟悉基本形状的特征和象征意义,如圆形代表无限和和谐,方形代表稳定和坚固等。
了解基本形状的特点,可以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它们来传达特定的信息。
2. 形状组合:学习不同形状的组合方式,如对称、平衡、重叠等。
掌握形状组合的原则和技巧,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感和动感。
3. 形状构图:了解基本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距离关系等。
这些构图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在作品中创造出平衡、和谐和吸引人的布局。
三、材质材质是设计中的第三个重要构成要素,指的是物体的质地和触感特性。
备考材质知识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际材质:了解常见物体的质地和特征,如金属的光泽、木材的纹理等。
通过观察和实践,熟悉不同材质的外观特点,可以在设计中模拟和运用这些特性。
2. 虚拟材质:了解虚拟世界中的材质表现,如纹理映射、材质贴图等。
掌握材质渲染和贴图技巧,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真实和立体。
3. 触感表达:了解不同材质的触感特性,如粗糙、光滑、温暖等。
自考设计美学简答题归纳
![自考设计美学简答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f87f118fd0a79563c1e72e2.png)
简答题1.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材料美要素、结构美要素、形式美要素、功能美要素2.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紧密关系,某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就会具有某种功能;产品的功能又是由选用什么材料,采取什么结构来决定的。
3.质感的定义:是人们通过对产品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糙滑、温润等性能状态进行把握的感觉,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对其所用材料的质的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
4.结构的定义: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5.结构的表现形式:裸露结构表现法是现代设计常用的结构表现形式;隐藏结构法则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产品的常用手法6.形态构成:就是把产品的形态分解为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最单纯的基本元素,再把这些元素分别进行位移、重复、变形,然后加以组合,构成千万的形态,并使它们各自在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形成均衡、对称、类似、对比、协调、韵律等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而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7.产品结构的特征:产品结构的层次性、产品结构的有序性、产品结构的稳定性8.产品的功能解释:具有一定材料、结构和形式的产品与处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实现某种价值。
9.内在自然人化:即感官的人化和情感的人化10.美感的直观性与感性认识的区别:11.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的区别:设计审美感知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表现出功利性敏感;设计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特点;设计审美感知也有情感性。
12.设计审美情感:一是设计师和消费者面对具有审美性质的产品,会产生类似面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情感愉悦;二是设计审美情感在设计造物活动和消费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3.理解:就是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14.设计审美的形态类型:技术美—设计产品审美形态的独特视角;形式美—设计产品的视觉审美;艺术美—发挥着与技术美相辅相成的作用。
设计美学第三章 美的核心要素与认知
![设计美学第三章 美的核心要素与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0975e4e0aef8941ea76e0589.png)
二、设计功能要素的审美认知
1.技术的美 狭义:“技术美是指在大工业的时代背景 下,各种工业产品以及人的整个生存环境 的美” 技术美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在改造自 然以及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技术以及技 巧的美,设计的技术美就是指与设计相关 的技术领域里存在的美学法则。
蓬皮杜艺术中心
2.材料美
二、设计形式要素的审美认知
1.整齐一律的艺术法则 整齐一律是最简单的形式美构成规律,又 叫单纯齐一,意思是指事物之间多个相同 (如一种形状、一种色彩),或相似部分 之间重复的对等、对称等法则,它表现为 整齐的美,事物的构成要素没有明显的差 异和对立。
2.对称与均衡的艺术法则
对称与均衡是事物之间各个部分组合关系 的最普遍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 动中获得的一种对规律性认识。
6.对比与调和的艺术法则
对比与调和是变化与统一形式美法则的一 种具体表现,对比是变化的一种方式,调 和与统一的含义类似。
天坛祈年殿
第二节 设计美的 功能要素与审美认知
一、设计功能要素的构成 1.技术
2.材料
3.功能 功能是构成设计之美的核心要素之一,它 是指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的有机统一。
旋转对称
四合院的对称
均衡——费城母亲之家
3.节奏与韵律的艺术法则
节奏与韵律在设计中,是指设计个各个元 素有秩序、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呈现出 美妙的韵味与律动。
PH灯
起伏韵律——悉尼歌剧院
交错韵律——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图
4.比例与尺度的艺术法则
比例与尺度是人们对形式美构成法则的最 基本认识之一,它们反映出物体各部分之 间以及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浅析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浅析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1154abd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8.png)
浅析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摘要:设计之美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构成要素的设计美感和规则的探索,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科技的气氛和艺术风格组合和设计文化是提升,创建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增加。
本文基于设计美学构成要素的原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艺术美;设计美;构成要素设计美学是根据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传统美学理论和艺术研究的结合。
它主要研究人们的审美需求和艺术。
设计是基于技术与艺术的界限,结合这两个领域,在传统艺术之外的领域,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分为形式美、功能美、材料美、结构美和技术美,下面进行逐一的分析。
一、形式美形式美作为一个概念,既应用于艺术现象,又应用在生活中。
在各种作品中,线条和颜色用特别的方法形成特定的形状关系,它唤起我们的审美感知。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构成审美的形式。
对于形式的认识,中外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古典美学观认为“人之有形、行之有能,以气为之充,神为之使。
”是指事物的形式是与生命有关,形、神、气也,正是精神与生命的对应,在中国的手工业时代,手工制作艺术具有明显的特征,在被称为“工艺之美”。
现在,人们更注意事物的外观,也就是形式的美。
而在西方就形式美的问题主要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问题,他们把美定义为艺术的形式含义,如整体与局部的比例配合上,平衡,对称,变化,严谨之类美的法则上等。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美是一种形式,并且将形式作为美和艺术的本质来体现。
形式美是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
它是指自然属性的审美特征和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形式美的组成元素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物质形式意义上的美,一部分是形式美的构成规律。
形式美是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对形式美的过程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规律。
二、材料美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在创造和开发的同时,人们不断探索和发明各种各样的材料。
中国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中国设计美的构成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7e27b01aa76e58fafab003e6.png)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1.律动:以文字的骇异,或集合图形的构成来表现律动的方法,并不太容易,不过依据造型的方法分析,一般可分为反复及渐变两种,这两中方法与规则,或不规则现象,交互使用时,则可发展成无限的图形,2.对称:能传达有秩序安定静态庄重与威严的心理感觉;例如,左右或上下相等的造型,我们称之为实质的对称;左右或上下并非完全相等,但在视觉上也能产生对称的感觉时,成为感觉的对称.3.对比:把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例如直线和曲线,长和短,粗和细,明和暗,黑和白,大和小,锐和钝等,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并互相强调出对方的特征,衬托产生对比美.4.平衡:把两种以上的构成要素,均匀的予以配置而达到安定的状态便叫做平衡.正常的平衡具有安定,静态的感觉;而不正常的平衡则呈现不安定,动态的感觉,但却有丰富的情感,比较有变化.一般造型的平衡,实质色彩,明暗,大小,质感等感觉的平衡.5.比例:在比例当中,被谈论最多的就是黄金比例;希腊美术大多采用1:1.618来求得秩序的变化美.长度比,对角线比,两分比,三分比等,都是具有规律的比.6.调和:两种构成要素同时存在时,若特性过于强烈或相差太远,便会产生对比现象;若两者能达成一致,并且不排斥时,便到了调和的状态.例如黑白两色产生对比,单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就是一种调和,所以调和又可以用中庸来解释.7.统一:达成统一的要素有很多,颜色、形状、方向、明度、质感等都具备了这方面的功能;统一又可以用"支配"和"从属"来说明;当许多对立的要素一起存在时,有排斥,竞争的现象,便需要有一个主调来整合它,有了主调就有了统一,这个主题就有了支配,其他的部分就成了从属了.设计之美的第一要义就是“新”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
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
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设计美学第3章
![设计美学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3c2f87283968011ca300913c.png)
自然材质
人造材质
二、质地要素
1、质地:就自然物而言,指物的自然本质、底 色。如软硬、松紧、粗细、滞滑、冷暖、厚薄、 轻重、刚柔、丽素、钝锋、圆润和尖锐、透明和 不透明、有光泽和无光泽等等。是构成设计形式
美的重要因素。
A、自然质地:未经人工雕琢的材质。如翡翠、 紫檀等的质地。 B、人造质地:是在自然物的基础上,设计师在
计的成果的结构、材料、技术和功利性要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要求,体
现善的价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3、这是艺术设计最基本的审美要素。
功能美适用性的要素
1、这是设计功能美的内在本质之一,是产品生命力所固有的价值体现。
设计是为人的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体现对人类社会有用、有益处, 有价值。基本法则和存在的本质意义。 2、合理选材。熟悉各种材料的应用范围、性能特点,按照功能的需要 合理选用。 3、因材施技。根据材料特点选择适当、有效、方便的技术加工。 4、结构合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组合和配置要合理。
功能美是设计审美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功能美的形式及对功能美的再认识
一个具有美感形式的设计,必定有着良好的结构和合理的功能表达。设 计产品的最终完成是依靠有许多不同的形式结构系统支撑完成的。一个 完美的结构完全能表现出合理的功能美形式,一个外表难看的结构表明
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欠缺。
• 产品结构的特性是功能目的构成外在的形式,不以任何装饰手法掩盖 其功能结构,从而充分体现出结构的巧妙、简捷和独到之美。
充分认识、把握材料的内在品质和设计功能因素
的基础上,运用工艺加工技术生产出来的,体现 了人与自然的合一,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合一。如 人造板、人造革等等。
三、 肌理要素: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8de822d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2.png)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
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美学:形式美学指的是设计元素之间的组合、比例和空间缩放等,也就是设计中的形式要素。
例如:字体、颜色、布局、构图、线条、形状、图案等。
这些要素在设计过程中的精细处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设计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2.感性美学:感性美学是指设计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气氛、情境等因素,它能够触动人的灵魂,引发共鸣和情感共鸣。
例如:情感色彩、气氛营造、情境符号等。
3.功能美学:功能美学是指设计在实用性、便利性和时效性方面的追求,即设计所服务的功能目标。
例如: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网页的易用性、建筑的实用性等。
4.文化美学:文化美学是指设计所体现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文化精髓、地域特色、历史积淀等。
比如说,对于一款APP的设计,形式美学就体现在它的颜色、字体、图标等方面;感性美学则与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相关,例如音乐APP以渐变的梦幻色调和流畅的线条体现浪漫爱情;功能美学则就是设计者对用户体验和使用便利性的关注,例如APP的布局、操作方式、反馈机制等;文化美学则可能涉及到该APP所服务的用户所在的地域、文化习惯、历史时代等。
综合上述要素,一个优秀的APP设计能够实现形式的优美、情感共鸣、实用性和文化符号等多方面价值的统一。
三大构成说课课件
![三大构成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4f04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d.png)
04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形态要素
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 是构成立体造型的基本单位。
材料要素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 木材、金属、塑料等,不同的材料 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表现力。
色彩要素
色彩是构成视觉美感的要素之一, 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可以增强 立体造型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平面中形态的 组合、排列和构造,通过点、线、面 的基本元素,探索视觉语言的表达和 设计美学的原则。
立体构成则探讨三维空间中形态的创 造和表现,通过材料、结构、空间等 要素,实现立体造型的设计和制作。
三大构成的意义
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 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
05 三大构成的实践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构成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空间布局,利用空间形态、比例、方向等要素, 创造出具有功能性和美感的建筑空间。
色彩构成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对比、调和等手法,创造出和谐、鲜明 的建筑外观,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
立体构成
利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结合材料和结构,创造出具有独特美 感的建筑形态。
色彩的调和
通过色彩的近似、渐变、 反复等手法,使画面更加 和谐统一。
色彩的层次
利用色彩的深浅、明暗变 化,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和立体感。
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的心理感受
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 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色彩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如冷色 调可以使人感到平静、暖色调可以使 人感到兴奋。
第三章01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01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8195ece9be1e650e53ea9944.png)
热材料。尤其是各种晶质玻璃、刻花玻璃、宝石以及建筑上用的玻璃
大理石、玻璃饰面砖等,都已经广泛应用于艺术造型之中。
•
复合材料能将一些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
它不仅体现最新科技的材质美,而且开创了人类在材料利用上的新时
代。
这是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一组镍钢咖啡茶具,利用金属材料反光效
果透出冷傲的贵族气息,用加大的底部显示其稳定,用相互呼应的对比 造型使产品更为生动有趣 。
外结构
塑造型
•
内结构――技术结构
德国设计师科拉尼是一位深谙空气动力学和生物学原理的优秀人才。他善于
将动物的生理结构及形态用于产品设计之中,从飞鸟形空中交通工具(参见彩图) 到能抗御强风浪的水上快艇,他的作品无一不带有新奇而神秘的未来派特点。在高 科技产品充斥现代社会生活的今天,科拉尼设计师竭力主张设计人与环境和谐的节 能型产品,始终重视设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 产品语意学 “产品语意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借用语言学的一个名词,它产生 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符号学理论,但它的产生,却具有社会、历史、哲 学的背景,工业设计史上关于产品语意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83年克里彭多夫(Klaus Krippendorf)和郎诺何(R. Butter)夫妇正式提 出“产品语意学”(Product semantics)的概念,并定义为“产品语意学 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运用于设计 中”;1984年克里彭多夫对产品语意学下了进一步的定义,他认为产 品语意学是对旧有事物的新觉醒,产品不仅要具备物理机能,还应该 能够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出如何操作使用,同时产品应该具有象征意 义,能够构成人们生活当中的象征环境。
现代主义设计比较注重产品的物理功能,但忽略产品与人沟通的能力;后 现代主义赋予设计品以生命与意义,相对现代主义设计而言,注重的是以传达、 实现和编码为构架思维的产品语意。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 的使用者要求设计品的造型语意简洁明确,有利于操作使用。
设计的构成要素 ppt课件
![设计的构成要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5141f377232f60ddcca1de.png)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 形状和形态是在设计要素中的点、线、 面扩展和重组中变化而来的。形状是在 二维空间中运用轮廓线表现出来的形体; 而形态则是在三维空间中定义出来的。
设计的构成要素
形状和形态——基本形
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切用于平面构 成中最基本的视 觉形象组合单元 形,通称基本形。 基本形是由一组 相同或相似的形 象组成,是构成 图形的基本单元。
设计的构成要素
• 所谓图就是画面主要表现的对象,地就是画面 的背景。图地关系的面构成是指需要在背景的 衬托下才能更加凸显“面”图形的构成。
设计的构成要 素
设计的构 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 1. 体积的定义 • 2.表现画面体积感的方法
强弱法(通过明暗关系表现) 虚实法 繁简法
设计的构成要素
• ① 同一色相不同明度
设计的构成要素
• ② 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设计的构成要素
• 纯度:纯度是说明色质的名称,也称饱 和度或彩度、鲜度。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 质感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 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
织、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 光滑感和软硬感。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 人类抽象图形的能力是在改造自然的劳 动中获得的 通过对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自然 的形态中也存在着许多抽象的几何形, 如蜂窝的六边形、贝壳的漩涡性、鳞片 的扇形结构等。
设计的构成要素
象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设计的构成要素
① 自由组合
用直线或曲线依照 作者的构想意念去自由 排 列, 这一类的构成 图形,画面较活泼而富 有情感,由于创作时笔 法或者手法不同会产生 很多偶然的效果。
设计美学003构成要素PPT课件
![设计美学003构成要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dbd1e3eff9aef8951e06d4.png)
2021/3/25
3
2021/3/25
4
3.11 设计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产品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与材料的结构 状态密切相关。
一、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 度、弹性、塑性等。
二、材料结合产品的结构特征,赋予产品的 外在形式以不同的审美功能。
(2)某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就 会具有某种功能;
2021/3/25
23
3.24 结构与技术进步
不同时代的产品结构是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信息载体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
传统家具:构筑型结构;立柱+横木=框架构造
(2)产品结构的有序性
有序性,指的是任何产品的结构都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的统一。
(3)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稳定性,指的是产品作为有序的整体,无论属于一种静态 结构或动态结构,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够保持一 种平衡的状态。
2021/3/25
22
讨 论:
产品结构的三种特征缺少一种行不行,为什么?
2021/3/25
7
3.13 现代设计对材料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
新材料发展的三个阶段: 1.对传统材料的模拟; 2.对传统材料的超越; 3.树立起自己独特的个性质感。
2021/3/25
8
一、保留传统材料的本色,追求自然质朴的美; 设计风格:清新自然、“反璞归真”; 代表产品:原木家具;
成 果:认真研究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与功 能之间的关系,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此 而诞生。
2021/3/25
13
(3)信息转换结构: 结构作用:提出“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成 果:形式追随情感,强调对人的需要的关注。
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4603a3b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2.png)
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形式,即作品的外部形态和结构。
形式要素包括线条、平面、体积、颜色、纹理等,通过不同的形式组合和表现手法,艺术设计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2.比例:比例是艺术设计美的重要要素之一,它涉及到作品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长度和高度等相互比较的关系。
良好的比例可以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并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3.色彩:色彩是艺术设计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
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效果,如明亮的色彩给人以活力和喜悦的感觉,而柔和的色调则更具温馨和安静的氛围。
4.构图:构图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的相对位置和布局,包括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前景与景深的处理等。
良好的构图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动感,提高视觉效果。
5.意境:意境是指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艺术设计的意境作为美的构成要素,可以给观者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总之,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涵盖了形式、比例、色彩、构图和意境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和结合,共同塑造出艺术设计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设计的三大构成
![设计的三大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ec9b2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d.png)
设计的三大构成设计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形式美的法则一、对称1、对称:形体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二、平衡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
三、对比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四、和谐(1)、广义解释: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所感觉和意识的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五、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调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六、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
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
韵律是诗歌中常用的名词。
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音的轻重、长短、高低的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
在诗歌中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音同韵同调的音可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及节奏感,在构成中韵律常伴与节奏同时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理效果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材料表面高低起伏使 人产生或粗糙或光滑的感觉;一种是材料的表面通过加工 工艺进行表面处理后,产生纹样不同、色彩不一或疏密有 别的视觉效果。
(1)“形式依随功能” 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形式来自功能;
二、形式服从功能;
三、形式表现功能。
(2)功能表现包括对合理的人——机——环境 关系的体现。
“形式依随功能”的设计观点在 今天还适用吗?
3.5 经济要素 1、现代工业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
现代设计是建立在机器大生产且生产力 水平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机器大 生产、中产阶级崛起和设计大众化的历史背 景下产生的批量化生产,就是为了给尽可能 多的人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
3.13 现代设计对材料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
新材料发展的三个阶段: 1.对传统材料的模拟;
2.对传统材料的超越;
3.树立起自己独特的个性质感。
一、保留传统材料的本色,追求自然质朴的美;
设计风格:清新自然、“反璞归真”;
代表产品:原木家具;
二、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模拟。 人造革——真皮 仿真丝——真丝 晴纶绒线——羊毛绒线 玻璃——钻石 仿动物皮毛——真动物皮毛
法国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皮阿诺和罗杰斯 英国
( 1 )裸露结构表现法:反对繁琐的外在 装饰,突出表现产品材料和结构本身的美。 ( 2 )隐藏结构表现法:常用于信息技术 为主产品。由于产品内部结构的特殊性,主 结构则隐藏在内壳之中。
3.23 产品结构的特征
A.产品结构的层次性; B.产品结构的有序性; C.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在设计中,对轻、薄、小的产 品应该注意安定的艺术处理。 对重、厚、大的产品应该注意 轻巧的艺术处理。
节奏、韵律:在音乐舞蹈中节奏韵律表现为一定的节 拍、快慢和强弱。在设计中是以产品形体的厚薄、高 低、大小、色彩的浓淡以及材质的粗细等视觉感受来 表现的。 设计美的节奏韵律主要表现在:
1.重复律。对单个或不同要素作出有秩序、有规律的 重复变化。如建筑物的窗户、壁柱、水平线脚的变化。
1.不同材质的手机(塑料、金属、纸质)给人的审美感 受是什么?
2. 为什么说材料是设计构成要素的第一要素?
3.12 产品的不同质感产生不同的美感联想
(1)质感:是人们通过对产品的色泽、纹理、软硬、 轻重、糙滑、温润等性能状态进行把握的感觉,并由此产 生的一种对其所用材料的质的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
3.11 设计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产品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与材料的结构
状态密切相关。 一、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
度、弹性、塑性等。
二、材料结合产品的结构特征,赋予产品的 外在形式以不同的审美功能。 (2)某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就 会具有某种功能;
思考并讨论:
3.33 产品的形式与内容
(1) 美的形式是美的内容外在的完善表现.
(2) 产品形式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 形式的发展与继承比内容更具有
继承性和稳定性。
3.4 功能美要素
产品功能是工业产品与使用者之间最基本 的一个关系。 3.41 产品的功能:具有一定材料、结构和 形式的产品与处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 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可以 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实现某种价值。 产品的功能分为:物质功能(实用功能) ; 精神功能(审美功能)。
(1)产品结构的层次性 层次性,指的是任何一种产品的结构都有若干不同的层次, 而每一个层次的结构又有它自身赖以组成的材料。 (2)产品结构的有序性 有序性,指的是任何产品的结构都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的统一。 (3)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稳定性,指的是产品作为有序的整体,无论属于一种静态 结构或动态结构,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够保持一 种平衡的状态。
(3)平面构成:通过点、线、面、色彩的对比变化形成
平面结构,发挥其特殊作用。 特点:使产品最后具有完整的形式,来满足人们传达 信息和审美的要求。
蒙德里安的油画
红蓝椅 1918年 G.T.里特维尔德
3.22 结构的表现形式
任何产品结构的美都是具体的。 A. 裸露结构表现法; B. 隐藏结构表现法。
思考并讨论:两种不同材质的特点及优劣之处?
三、与前两种对立的设计风格:“舍弃质感,只重形式”。
设计思想:反设计的传统,反对现代设计和国 际主义风格,强调大众文化价值。 设计风格:摒弃材料的真实质感,色彩浓烈, 轮廓分明,充满活力。 代表产品:
孟菲斯小组的作品
3.2 结构要素
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讨 论:
产品结构的三种特征缺少一种行不行,为什么?
3.24 结构与技术进步
不同时代的产品结构是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信息载体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 传统家具:构筑型结构;立柱+横木=框架构造
现代家具:拆装式结构、充气式结构;重功能, 简化形体,高效低耗,严格精确。
3.3 形式要素
3.31 形式美和美的形式
2.渐变律。对单个元素进行疏密、厚薄、方向、大小、 形状的组合和编排,以构成放射性的变化。 3.起伏律。根据规律性的增加或递减,体重的轻重或 视认性的强弱,形成能用数的比例计算出来的层次感。
4.回旋律。依据回旋的曲率与曲势呈规律运动的涡状 变化,形成富有运动感的律动表现。
对比、调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既对比调和的 相互关系。当一件产品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 之间相互合适时,自然和谐的美感就能成立。 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对比调和主要表现为:
(1) 物质功能:满足人物质需求的功能。(直接
的)是消费者的主要目的。如买电冰箱的目的是
冷藏食物。
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是购买其实用功能。 产品给予使用者直接的物理、生理作用的所
有功能,均属于实用功能。
应特别强调指出:在赋予工业产品实用功能
时,必须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倡导
“绿色设计”。
(2)精神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功能。
1.形状:如大小、多少、轻重、粗细、长短、厚薄、 水平垂直、集中扩散等。 2.色彩:如明暗、黑白、鲜浊、丽朴、冷暖等。 3.材质:如凹凸、软硬、滑糙、素花等。 4.空间位置:如前后、左右、上下、高低、快慢等。
(4)产品美的形式:指产品整体造型给消费 者的审美感受。
(5)产品形式美:专指产品按一定规律组 合起来的色彩、线条、形体等形式因素本身, 所具有的那种被高换结构:
结构作用:提出“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成 果:形式追随情感,强调对人的需要的关注。
3.22 结构的三种表现方式
( 1)塑造:把材料用铸造、锻压、切削、注塑、雕 刻等机械方法进行加工。
特点:富有整体感和材料本身的质感,呈现出动感 和生命力,容易形成较为丰满圆润、起伏微妙的曲线 造型效果,给人以感性的形象地审美感觉。 ( 2)构筑:在塑造的基础上,把诸多散落的材料、 零件、部件组装成产品。 特点:可以打破材料性能上的某些局限;严格遵循 力学的逻辑规律,多采用垂直方向的叠加和在水平方 向的展开的对称结构形式,形成更为复杂的结构,容 易形成规律感和秩序感,在造型上也更富于变化,给 人以理性的逻辑的审美感受。
费者的需求。如大型商场中的游艺室、酒吧间、代
管婴儿室等一系列辅助设施的出现,就是为了尽可
能的满足人们购物时的多方面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设计具有其独特性。这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设计师和生产厂家都必须寻求特定的目标消 费群为诉求对象。 第二、设计带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因而和其 他任何经济活动一样,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第三、设计活动具有日益职业化、专门化的特点。 2、 现代设计师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 经济原则就是现代设计师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 考虑原材料费用、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运输、贮藏、 展示、推销等费用的便宜合理。 在一般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适用、优 质、美观的设计。
(1) 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 相对于美的内容而言的,它是美 的统一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不能脱离美的内容而独立存在。 (2) 形式美:从美的形式中 产生而又高于美的形式。 (3) 形式美法则:对称、均 衡;节奏、韵律;对比、调和。
对称:指两个以上的单元形状,在一定秩序下向中 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引射现象。如左右对称、 上下对称等。 均衡:指平衡。一是稳定平衡,将物体的基座加大, 或重心下移,以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二是不稳定 平衡,在重心下面的一点支撑物体,稍受外力作用 即刻倾倒,呈不稳定平衡状态。三是中立平衡,即 不论物体如何移动都能保持稳定的状态。
相龙烽
齐齐哈尔大学
第三章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3.1 材料要素 3.2 结构要素
3.4 功能要素 3.5 经济要素
3.3 形式要素
3.6 科技要素
3.1 材料要素 工业产品的造型材料主要指产品外观造型和结构所采用 的材料。 它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工业陶瓷和复合 材料等四大类。 金属材料:光泽度好、易于加工;给人坚硬、富丽的感觉。 工程塑料:质轻、有弹性和柔度;给人亲切、柔和的感觉。 工业陶瓷:抗蠕变能力强,导热比金属小,是较好的绝热 材料。 复合材料:将一些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相互取长 补短,体现最新科技的材质美。
产品结构:就是组成产品的各种材料之间相互 关系、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 3.21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不同结构作用和结构方式
(1)最早的原始传动结构:开始制造工具,建筑 房屋,制作陶器等。
结构作用:提出“空间”的概念。 成 果:稳定感、秩序感。
(2)手工时代的机械能转换结构:利用杠杆、 转轴、滑轮、齿轮等机械装置,改变各种动力, 制成车、纺车、风车、水车、绞盘等。 结构作用:提出“形式与内容”的概念。 成 果:认真研究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与功 能之间的关系,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此 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