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高考调研》1-5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高考调研》1-6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 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 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CBA (2)0.1 (3)x42+Tx5 (4)(x4+x5+x6)9-T2(x1+x2+x3)
四、数据处理
计算速度 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各 计数点瞬时速度: vA=x12+Tx2,vB=x22+Tx3,vC=x32+Tx4等.
第6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作v-t图像 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根据数 据描点.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 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舍去.
像求加速度.
第3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二、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 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 写纸片. 注意:电磁打点计时器用4~6 V,50 Hz交流电源,电火花 计时器用220 V,50 Hz交流电源.
第4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第7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计算加速度
方法一:根据a=
Δv Δt
,先求出各点的速度,作出v-t图
像,计算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方法二:根据a=
Δx T2
,将纸带数据分成时间相等的两大
段,设图中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a=
(x4+x5+x6()3-T)(2x1+x2+x3).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5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随堂检测巩固落实
5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战机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 达到起飞速度v ,则它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 ) A .vt B .vt2C .2vtD .不能确定解析:选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v 0+v2,战机是从静止开始加速的,所以x =v 2t ,故A 、C 、D错误,B 正确.2.(2015·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 2由静止加速到2 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解析:选C.关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t =v a =1 s ,运动的距离为x 1=12at 2=1 m ,然后以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经4 s 运动的距离为8 m ,因此第1个5 s 内运动的距离为9 m ,过了关卡2.到关卡3时再用时3.5 s ,大于2 s ,因此能通过关卡3.到关卡4时共用时12.5 s ,而第12 s 时关卡关闭,因此被挡在关卡4前,C 项正确.3.(多选)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5 s 内物体的( ) A .路程为65 mB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 ,方向向上 解析:选AB.法一:分阶段法物体上升的时间t 上=v 0g =3010 s =3 s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1=v 202g =3022×10m =45 m .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2 s的高度h 2=12gt 2下=12×10×22m =20 m .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则总路程为65 m ,A 正确.5 s 末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为25 m ,即位移的大小为25 m ,方向竖直向上,B 正确.5 s 末物体的速度v =gt 下=10×2 m/s =20 m/s ,方向竖直向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速度改变量Δv =(-v )-v 0=(-20 m/s)-30 m/s =-50 m/s ,即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50 m/s ,方向向下,C 错误.平均速度v -=h 1-h 2t =255 m/s =5 m/s ,方向向上,D 错误.法二:全过程法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经3 s 到达最大高度h 1=45 m 处.将物体运动的全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v 0=30 m/s ,a =-g =-10 m/s 2,故5 s 内物体的位移h =v 0t +12at 2=25 m>0,说明物体5 s 末在抛出点上方25 m 处,故路程为65 m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A 、B 正确.速度的变化量Δv =a Δt =-50 m/s ,C 错误.5 s 末物体的速度v =v 0+at =-20 m/s ,所以平均速度v -=v 0+v2=5 m/s>0,方向向上,D 错误.4.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解析: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安全距离为s ,反应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0mg =ma 0① s =v 0t 0+v 202a 0②式中,m 和v 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25μ③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 =ma④ s =vt 0+v 22a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 =20 m/s(72 km/h).答案:20 m/s。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基础课1 精品
小题速练
1.思考判断 (1)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 (2)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实质是对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 解。( ) (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4)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 答案 (1)√ (2)√ (3)× (4)×
模型二 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 1.模型特点
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2.思路与方法
合速度→绳(杆)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 v 分速度→其 其一 二: :沿 与绳 绳( (杆 杆) )的 垂速 直度 的速v∥度v⊥ 方法:v∥与 v⊥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解题原则: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求解。常见实例如下:
【例2】 (2017·宝鸡模拟)如图10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一物块Q,跨过悬挂于O
点的轻小光滑圆环的轻绳一端连接Q,另一端悬挂一物块P。设轻绳的左边部分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初始时θ很小。现将P、Q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静止同时释放,关于P、Q以后的运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 θ=60°时,P、Q 的速度之比是 3∶2
小船渡河模型及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
模型一 小船渡河模型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 船、水的流速 v 水、船的实际速度 v。
3.两种渡河方式 方式
渡河时间最短
图示
说明 当船头垂直河岸时,渡河时间最 短,最短时间 tmin=vd船
星
Ⅰ卷·T15:平抛运
Ⅰ卷·T18:平抛 Ⅱ卷·T16:竖直面 动的规律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高考调研》单元专题14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二、通过计算题的形式考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波速公式的应用.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
三、综合考查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 电磁波的特点及应用.
第4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四、考查光学的基本规律和实验 通过选择题考查光的折射、全反射和色散规律. 通过填空题考查两个光学实验.
第17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2)(2017·湖南三模)如图所示,将半径为 R 的 透明半球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方,O 为球心,直径 恰好水平,轴线 OO′垂直于水平桌面.位于 O 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的点光源 S 发出一束与 OO ′夹角 θ=60°的单色光射向半球体上的 A 点,已知透明半球体 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c,不考虑半 球体内光的反射,求:第10页源自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向沿 y 轴正方向,故 C 项错误;D 项,由于 P、Q 间的距离 x= 6 m=1.5λ,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则当质点 Q 位于波峰时,质点 P 在波谷,故 D 项正确;E 项,当 x=2 m 处的波峰传到 Q 点时, Q 点第一次形成波峰,所经历的时间为 t=xv=2+107 s=0.9 s.故 E 项正确.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单元综合专题(十四)
选修3-4高考模拟题组专练
第1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考向分析
第2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选修 3-4 高考命题主要有五个方 向:
一、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机械振动运动规律.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综合.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二、认真阅读课本
课本中有一些简单问题需要学生自己阅读理解 记忆,老师不讲并不代表这些问题不重要,高 考不涉及,而是要自己结合课本复习效果更好。 比如原子物理部分,该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但不 难,自己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就不怕考题变化 了。因为高考出题总是源于课本。
三、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到位;课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要 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怎么想到这样做,有没有其他做法等等;课后 做题检测要敢于下手,善于推理,题目一看 不会怎么办?再读题,再审题,从力和运动的 交互关系入手再研究运动过程,多些“假 如”,多些尝试。做到每晚一小结,每周一 大结,一月一自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时,心思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时,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还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 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 PPT 课件
1、平稳创新引领课改
稳定为主 适度创新 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题表述科学 规范 设计合理 各模块比例恰当 难易梯度设置得当 围绕考纲 注重基础 突出学科主体知识 核心
思维方法
2、注重能力体现探究
▪ 体验探究过程 了解研究方法 培养思维习惯 ▪ 立足新课标 注重分过程 体现解决问题能力
3、贴近生活关注科技
一、紧跟老师复习进度
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阶段,做到求稳、求实, 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 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定律的理 解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适用 条件等做全面的分析,全面复习基础知识课堂上 做好要点典例笔记,课下做好基本方法、基本技 能的巩固训练和总结。
概念
运动规律
作用规律 解题规律
规律 实验
基本模型 综合模型 模型综合
模型 方法
物理---两大系统
学
考
知 编拟 考
识
试
系
系
统 体现 统
三大 题型
选择题 实验题 计算题
科学 审题
对象分析
过程分析 状态分析
规律分析 作用分析 关系分析
规范 解题
格式准确 思路清晰
“四要四不”
物理知识系统-----五大要素
四、进一步加强答题规范训练
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恰好) (2) 画图(情景图、过程图、状态图、受力图) (3)弄清楚已知物理量和要求解的问题。
2. 文字说明尽量简短,可不写就不写。方程尽量竖 排列,答案要凸显出来。
4.解题过程中尽量不计算,方程全部写完之后再 进行计算。
物理高考—— «科学备考与有效复习
的学习策略»
高考是什么?
(16套)通用版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实验复习PPT课件汇总(高考全考点) (2)
������4-������2 −
2������
2���(������12��� )B×21������(2=)C������44-���2���(2������32)=12.1.0 m2/.s02。
关闭
解析 答案
-2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4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规律,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图乙是实验中得 到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 s。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
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须
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停表
D.刻度尺 E.天平 F.重锤 G.弹簧测力计 H.滑动变阻器
(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
2×0.1
m/s=0.640 m/s。
(2)速度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由题丙图可得直线的斜率 k=0.506.03--00..4100
m/s(21=)打0.8点00计m时/s2器,小打车E的 点加时速小车度的为瞬a=时0.速80度0 mvE/=s2。
m/s; 关闭
((31))图(02.6)象小40在车纵运(2轴)动0.上8的0的0加截速(距3度)0表为.3示2a0=计时起点的m速/s度2; vA=v0=0.320 m/s。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本实验是以教材中的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 等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 等特点。多从原理演化和数据处理技巧上进行创新。 1.原理演化(如图所示)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5章 机械能突破全国卷课件
联立①②③④⑤可得 vcx=vsin θ=2
10 3
m/s.
答案:(1)0.25 m
(2)2
10 3
m/s
2.(2016·高考天津卷)我国将于 2022 年举办 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 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 m=60 kg 的运 动员从长直助滑道 AB 的 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3.6 m/s2
①
eate设d 小w球ith在ABs点po的se动.S能l为ideEskBf,or同.N理E有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kB=mg54R
②
由①②式得 EkB∶EkA=5∶1.
③
(2)若小球能沿轨道运动到 C 点,小球在 C 点所受轨道的正压
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
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 9.8 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
数字)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1)分别求Co出p该yr飞ig船h着t 2地00前4瞬-2间01的1机A械sp能o和se它P进ty入L大td气. 层时的
⑥
由机械能守恒有 mgR4=12mv2C
⑦
由⑥⑦式可知,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 C 点. [答案] (1)5∶1 (2)见解析
[突破训练] 1.(2015·高考海南卷)如图,位于竖直平面内的 光滑轨道由四分之一圆弧 ab 和拋物线 bc 组成, 圆弧半径 Oa 水平,b 点为拋物线顶点.已知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t+t0)2=
1 2
a2t2+85
m,将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得:t2-12t+32=0,
解得:t1=4 s,t2=8 s,t1、t2都有意义,t1=4 s时,甲车追 上乙车;t2=8 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2)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1=12a1(t1+t0)2=125 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2=12a1(t2+t0)2=245 m.
时间关系:根据两物体初始运动的时间差,建立时间关 系.
第3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二、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 物理分析法:从速度相等这一临界条件入手,应用运动
规律,建立位移关系式. 数学函数法:根据位移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根据方
程的解判断能否相遇或相遇几次,求出相应物理量. 图像法;利用 v-t 图像的“面积”,分析位移关系.
(1)两辆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第12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答案】 (1)4 s 8 s (2)125 m 245 m 【解析】 (1)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x0=12a1t02=45 m,此时 甲车尚未追上乙车.
设此后经过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
1 2
第18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2)假设两车的速度相等,即 v1-a1t=v2+a2(t-t0) 轿车前进的距离x1′=v1t-12a1t2 货车前进的距离x2′=v2t0+v2(t-t0)+12a2(t-t0)2 得x1′=8900 m,x2′=6905 m, 因x1′-x2′=21.7 m<x0,两车不会相撞.
第15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刹车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 例3 受台风影响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 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 大小分别为v1=40 m/s,v2=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 =160 m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第6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解析】 运动示意图:
方法一:(分析法) (1)当汽车的速度为v=6 m/s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 为t=va=2 s 最远距离为Δs=v0t-12at2=6 m.
第7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2)两车距离最近时有v0t=12at2, 解得t=4 s, 汽车的速度为v=at=12 m/s.
第13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方法提炼 1.物理分析法:求追及问题中的极值,一般从“速度相 等”入手,有两种情况: (1)当后车比前车运动快时,两车距离减小,速度相等时距 离最小. (2)当后车比前车运动慢时,两车距离增大,速度相等时距 离最大.
第14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2.数学函数法: (1)根据两位移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求二次函数的极 值,即两车最近或最远距离. (2)根据位移关系方程,由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判断是一个 解、两个解还是无解,确定相遇次数. 3.图像法: 根据v-t图线下方“面积”,计算两车位移差,结合初始距 离判断情况.
得t=4 s,汽车的速度为v=at=12 m/s.
第11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例2 (2017·广东联考)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 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 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a2=5 m/s2,求:
【答案】 (1)两车会相撞 (2)两车不会相撞 【解析】 (1)轿车经过x=160 m的过程,由v12=2a1x 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5 m/s2 恰好不相撞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即v1-a1t1=v2 得t1=v1-a1v2=3 s 轿车前进的距离x1=v1+2 v2t1=97.5 m 货车前进的距离x2=v2t1=75 m, 因x1-x2=22.5 m>x0,两车会相撞.
三、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 分析物体 画运动 找两物体 运动过程 ―→ 示意图 ―→ 位移关系 ―→ 列位移方程
第4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题型透析
第5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极值与多解 例1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 =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0=6 m/s的 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求: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 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
第16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 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 s 收到信号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 m/s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 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
第17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第8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方法二:(图像法)
(1)汽车和自行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t=2 s时,
二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Δs=
1 2
×6×2 m=6 m.
第9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2)两车距离最近时,即两个v-t图线下方面积相等时,由图 像得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2 m/s.
第10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方法三:(函数法)
(1)由题意知自行车与汽车的位移之差为:Δs=v0t-12at2
因二次项系数小于=2
s时有最大
值,最大值Δsm=v0t-12at2=6×2 m-12×3×22 m=6 m.
(2)当Δs=v0t-12at2=0时相遇,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1.5 追及和相遇运动专题
第1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专题综述
第2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一、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三个关系 速度关系:在追及问题中,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物体
相距最远或最近.这是列关系式的切入点,也是判断能否追上的 依据.
位移关系:根据两物体初始运动的距离,画出运动示意 图,建立位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