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闽南方言的主要特点

合集下载

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

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

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最近几年,语音识别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来控制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设备。

但是,中文普通话和英文等较为标准的语言的语音识别技术比较成熟,而对于方言的语音识别技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而闽南方言作为福建省的地方方言,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语音识别的需要,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一、闽南方言的特点闽南方言是一种旁系汉语方言,分布在福建省的南部和广东省的汕头市、揭阳市等地。

闽南方言的发音特点和普通话有一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鼻音化闽南语中的m、n、ng音,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会产生变化,变成“嗯(en)”、“恁(ren)”、“嗯(ing)”等。

2、浊音和清音混杂在闽南方言中,音节中的辅音可能被读成浊音或清音。

例如,“明天”可能被读成“m'iann tian”或“m'ian tian”。

3、变调闽南方言的语调比较复杂,一个字可能有三个或四个不同的声调。

二、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为了更好地满足闽南方言使用者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闽南方言的语音识别技术。

由于闽南方言的发音特点较为复杂,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说话人的口音、语速、语调等等。

在目前的研究中,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被广泛使用。

闽南方言通常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发音,如浅口音、重口音等等。

该技术通过不断识别用户的语音来适应用户的发音习惯,提高识别准确率。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通过用户的声音来认证用户的身份。

三、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交通系统、智能手机等各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语音识别服务。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保密领域,例如在军事通讯、政府机关等领域广泛应用。

同样,作为一种地方方言,闽南方言自适应说话人识别技术也有助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福建方言特点

福建方言特点

福建方言特点
福建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内,包括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

福建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语音方面,福建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福建方言中常存在声母的浊化、清化、腭化等现象,韵母方面则存在入声韵尾和鼻音韵尾的变化等。

此外,福建方言的声调数量也比普通话多,且调值差异较大,使得不同方言之间的声调系统存在较大差异。

词汇方面,福建方言的词汇来源复杂,既有古汉语词汇的保留,也有外来词、少数民族词以及地方特色词的融入。

因此,福建方言的词汇数量庞大,且存在一词多义、同义异词等现象。

此外,福建方言中还存在大量的俚语、俗语和方言词,这些词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语法方面,福建方言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福建方言中常存在词序的颠倒、虚词的使用以及量词、指示词等的特殊用法。

此外,福建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VP+O”、“一V就P”等结构,这些句式和表达方式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总之,福建方言作为汉语方言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反映了福建地区人民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

同时,福建方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A、闽南话语音特征闽南话共有8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普通话有4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闽南话无翘舌音声母,一般都念平舌音声母Z、C、S。

2、闽南话鼻音声母N和边音声母L分不大清,一般多念成L声母。

3、闽南话把齿唇音声母F发成喉声母H,"农夫"读成了"NONG HU"。

4、闽南话韵母把不圆唇元音发成圆唇元音。

"知道"读"ZU DAO","吃饭"读"CU HAN"。

5、闽南话极少儿化韵。

6、闽南话少轻声。

7、闽南话声调比较短促(受某些方音的入声影响)。

8、闽南话个别字音与普通话不同(有些受古汉语影响)。

如连词"和"念"HAN",学说"我HAN你"B、闽南话声调变化一、本调1.单独的一字读本调:漳(chiang)、州(chiu); 漳(chiuN)、浦(phou2);金(kim)、门(mng5);台(tai5)、东(tang)。

2.词组的最后一字读本调:漳(chiang7)州(chiu); 漳(chiuN7)浦(phou2) ;金(kim7)门(mng5);台(tai7)东(tang)。

3.轻声的前一字读本调:刘(lau5)先生、康(khng)家、行(kiaN5)出去、气(khi3)死、买(be2)啲。

二、一般变调(一)、非入声啲变调(1).第5声变第7声同(tong5)→同(tong7)学毛(mng5)→毛(mng5)管(2).第7声变第3声洞(tong7)→洞(tong3)孔号(ho7)→号(ho3)码(3).第3声变第2声栋(tong3)→栋(tong2)梁过(koe3)→过(koe2)去(4).第2声变第1声苦(khou2)→苦(khou)楚软(nng2)→软(nng)脚(5).第1声变第7声砖(chng)→砖(chng7)仔头酸(sng)→ 酸(sng7)甜(二)、入声的变调(6).入声韵尾是"-p/-t/-k",第8声变第4声;第4声变第8声淑(siok)→淑(siok8)女、法(hoat)→法(hoat8)国、一(it)→一(it8)流合(hap8)→合(hap)作、罚(hoat8)→罚(hoat)钱、服(hok8)→服(hok)务(7).入声韵尾是"-h",本调第4声,变调后第2声,同时塞尾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雪(seh)→雪(se2)水、借(chioh)→借(chio2)钱歇(hioh)→歇岫(hio2-siu7)(7).入声韵尾是"-h",本调第8声,变调后第3声,同时塞尾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学(oh8)→学(o3)堂、踏(tah8)→踏(ta3)水车白(peh8)→白(pe3)色、狭(eh8)→狭(e3)细C、闽南语的人称人称说明:侬为“人”的语读:相当于普通话的“人家”。

闽方言分布、分区及语法特点

闽方言分布、分区及语法特点

闽方言分布、分区及语法特点导读:闽方言分布、分区及语法特点闽方言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

使用人口约4000万。

具体地点如下: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浦、周宁、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

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

此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

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120个以上。

此外,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

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

常用闽南语

常用闽南语

常用闽南语一、闽南语简介闽南语是中国福建省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是汉族的主要民族语言之一。

它主要在福建省的闽南地区以及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使用。

闽南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福建人民的重要身份认同和文化表达。

二、闽南语特点1.音韵特点:闽南语音节简练,韵脚清晰,声调较多。

它有7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上升调和下降调。

2.词汇丰富:闽南语词汇丰富多样,其中许多词汇与古代汉语保持了较高的相似度。

3.词序灵活:与普通话相比,闽南语的词序更为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

4.形态变化:闽南语中动词和形容词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时态、人称和数量等信息。

三、常用闽南语表达1. 问候•早安:Liáu-á。

•下午好:Lâng-táng-ho。

•晚安:M n̄g-ān。

2. 自我介绍•我叫张三:Góa khòa Tiuⁿ Siānn。

•我是中国人:Góa sī Tiong-kok-lâng。

3. 日常用语•谢谢:To-siā。

•对不起:Pē-thài。

•没关系:Bō-khì。

4. 数字•一:It。

•二:Jī。

•三:Sann。

5. 询问时间•现在几点?:Tī chit tiám jī-bé?6. 饮食文化•吃饭了吗?:Chiah-peng liáu bē?•我想要一碗面条:Góa beh chīt būn-mī。

四、闽南语与普通话的差异1.发音差异:闽南语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轻声、鼻音等的使用方式不同。

2.声调差异:闽南语有7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所以在转换时需要注意声调的变化。

3.词汇差异:闽南语与普通话的词汇有很大的差异,很多词汇无法直接对应。

五、学习闽南语的方法1.听闽南语歌曲:通过听闽南语歌曲可以熟悉闽南语的发音和词汇。

闽南方言语法

闽南方言语法

闽南方言语法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富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涉及到大量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以下我将就一些常见的问题,对闽南方言语法进行简要的解释和描述。

1. 闽南方言有哪些语音特点?
闽南方言是一种以泉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的方言,其语音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闽南方言中的声母通常只有辅音,没有元音;而韵母则有大量的入声字和特殊韵尾等。

2. 闽南方言的词汇有哪些特点?
闽南方言的词汇特点非常丰富,包括大量借用外来词、吸收古汉语词汇和保留古汉语词根等。

例如,闽南方言中的“买菜”一词就借用了古汉语中的“买蔬”一词,表达购买蔬菜的意思。

此外,闽南方言中的形容词和动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如通过语序和助词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义。

3. 闽南方言的语法有哪些特点?
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主要包括名词、代词、介词、连词等方面的语法规则。

例如,闽南方言中的代词通常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等,且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此外,闽南方言中的介词和连词也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如通过介词短语和连词短语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

4. 闽南方言有哪些特殊句式?
闽南方言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被+动词”句式、“吃+动词”句式等。

这些句式通常表达了不同的语义关系和情感色彩,如“被+动词”句式通常表达了被动意义,而“吃+动词”句式则表达了吃食物的动作。

此外,闽南方言中还有一些省略句式和倒装句式等,这些句式在表达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总之,闽南方言语法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富有特色的语言现象,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才能掌握其精髓。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语言活化石——闽南语简介

语言活化石——闽南语简介

语言活化石——闽南语简介语言活化石——闽南语简介想听听最接近古人的语言吗?那么,到泉州旅游是不错的选择……人们一般把汉语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

汉代以前称为上古时期,宋代以前称为中古时期,元代以来称为近代和现代。

闽南方言因其保留较多上古汉语的特点,被许多语言学家称为“活化石”。

而泉州方言又是闽南方言中保留较多上古汉语特点的方言,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泉州方言依然是那样的音韵相生、抑扬顿挫,非常地悦耳动听。

下面举一些例子,谈谈泉州方言的古味之趣。

一、趁钱泉州方言“趁钱”跟古汉语是一样的,而现代汉语已经演变为“挣钱”了。

例如:《水浒传》第三一回:“为是他有一座酒肉店,在城东快活林内,甚是趁钱。

”再如:《红楼梦》九十一回:“甚至有叫他在内趁钱的。

”二、精肉泉州方言“精肉”是普通话“瘦肉”的意思,而古汉语也是称呼“精肉”。

例如:《三遂平妖传》故事也发生在北宋,第9回写任迁卖炊饼、烧饼、馒头、酸馅糕等,左瘸师买了个炊饼说:“我娘八十岁,如何吃得炊饼?换个馒头与我。

”拿到馒头,听说“一色精肉在里面”,又道:“我娘吃长素,如何吃得?换一个沙馅与我。

”然后又嫌沙馅吃不饱,仍然要换回炊饼。

很显然,这里的“精肉”说的就是瘦肉。

三、敢是泉州方言“敢是”沿袭古汉语“可能”或“是不是”的意思,这跟普通话差别也很大。

例如:《水浒传》第一回……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

”又不敢问他,只肚里踌躇。

显然,古汉语的“敢是”相当于“是不是”的意思。

四、头先泉州方言“头先”也是跟古汉语“头先”的意思一样,相当于普通话“刚才”的意思。

例如:《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威震平安寨施恩义夺快活...看看天色晚来,只见头先那个人又顶一个盒子入来。

武松问道:“你又来怎地?”那人道:“叫送晚饭在这里。

”五、行泉州方言“行”在泉州方言里头是步行的意思,与古汉语意思是相同的。

另外,泉州方言的“行时”则是流行的意思,与古汉语中流行、流传的意思也完全一致。

闽南语方言

闽南语方言

闽南语方言闽南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理上可以说,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五个地区均可称为闽南。

但我们通常所说的闽南这个说法,具有特定的涵义,并不包含莆田,龙岩地区除新罗区与漳平市以外的各客家县,其主要是依据语言、文化、风俗上等来划分的。

莆田通行语言是莆田话略区别于闽南话,而龙岩除新罗区与漳平市以外,通行语言是客家话。

两地均不属闽南语系。

因此狭义上所指的闽南仅指--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地区。

闽南总人口约一千万。

闽南历来是东南的富庶商业之地,泉州港在宋元时期更是世界第一大港,闽南人分布广泛,台湾,新加坡都有四成的闽南人,海内外使用闽南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和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闽南这个词是在20世纪后半期才提出的,之前闽南地区人迁徙到外地都自称福建人,东南亚人也称闽南人为福建人。

闽南包括的县市有: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

厦门市、漳州市、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市、漳平市、大田县。

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受其他方言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大体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我们即可称其为泛闽南。

以下介绍通行闽南语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

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发生内乱和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

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隋唐,由于中原的再次内乱和战乱,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6世纪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所谓的“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

闽南指--泉州--厦门--漳州-龙岩(新罗区与漳平)等地区.,还可以加上大田县部分和尤溪县的小部分。

漳州的南靖、平和、云霄、诏安还有一些客家镇、村,有几十万客家人。

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也有不少客家镇、村。

第八讲闽南方言的主要特点ppt课件

第八讲闽南方言的主要特点ppt课件
了.
闽南方言最大的学术价值,除了它的复杂性之外,最
主要的是保存着许多的古音、古词汇和古语法。如上
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古汉语,即便是语法也
是一样,例如“阿”的用法可见《史记·扁鹊传》
(故北济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有”的用法
可见《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未”的用法可见《史记·
港澳片 它分布于香港、澳门地区。使用人口有几十 万。
国外片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 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华侨、华裔,使用人 口至少有1000万人。亚、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 华裔说闽南话的人数估计也不在少,由于资料限制无 法具体统计。
此外,浙江的温州、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
周长楫、欧阳忆耘:《厦门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 98年版。
古非母字(轻唇音)在今闽南方言口语中,不少仍读 为双唇音(重唇音)。例如“飞、蜂、肥、饭、放、 斧”等字,在今闽南方言口语中声母读为〔p〕〔p ‘〕。
古知组字(舌上音)今闽南方言口语中不少仍读为 “舌尖音”,例如“直、柱、竹、中、抽、茶、虫” 的声母读〔t〕或〔t‘〕。
有〔-p、-t、-k、-?〕四个塞音韵尾和〔- m、-n、-N〕三个鼻音韵尾。例如“急、出、笔、 铁”和“饮、专、龙”等。
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 3年版。
王建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鹭江出版社1994 年版。
侯精一主编、周长楫撰写:《厦门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 2年版。
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雷州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的湛江、 海康、徐闻、遂溪、廉江、茂名、吴川、电白 等县市。以海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 万。

闽南语学习教程

闽南语学习教程

常用的动词(八) 吃 jia
吃(jia)
吃饭(jia beng~) 吃菜(jia cai) 吃亏(jia kui) 吃不下(jia 'bei lo) 吃粥(jia 'be) 吃完(jia liao) 吃水果(jia zui ge) 吃饱(jia ba)(饿,yao) 吃苦(jia ko)
坐下来(ze lo lai 或者连读成ze luai)
Page 32
常用的动词(六) 洗 suei
洗(suei)
洗头(suei tao) 洗脚(suei ka) 洗脸(suei 'bin) 洗手(suei qiu) 洗澡(suei xin ku,即“洗身躯”) 洗碗(suei wan) 洗衣服(suei san) 洗干净(suei qing qi) “脏”(kong hiong或者la sap) 洗地板(suei tok kai a)
Page 9
声母组词举例
p: ph: m: b: t: th: n: l: 卑鄙(bi pi) 自卑(zi bi)
打篮球(pa na giu) 棉花(mi huei) 还没有(a 'be) 迟到(di do) 踢球(tat giu) 这样(an ni) 离开(li kui)
Page 38
常用的动词(十二)买 'bei
买('bei)
买卖('bei 'bei) 买菜('bei cai) 买书('bei zi) 便宜(xiok) 买花('bei huei) 昂贵(gui) 买不到('bei 'bei dio)
Page 39
常用的动词(十三)要 'be或者yao

闽南语

闽南语

当今的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

闽南语的发音主要特点有:1、多数古浊可平声字,今读音时不吐气;2、念知、登等,有时保留破裂音,成[t]、[ť];3、无轻唇音[v]、[f];4、有韵尾[-m]、[-p]、[-t]、[-k];5、声调七类,以上为主,与古代声调系统不尽相当。

此外,在闽南语中,文、白语言区别较大。

白读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较久远的源头,据研究,它是秦汉及其以前中原汉人南迁所带来的汉语与当地闽越土著(少数民族)的语言相结合就开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音体系;文读音则是本地方言与本民族权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语、近代的官话、现代的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向权威的共同语靠拢的表现) .闽南语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被海内外语言学者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因此,研究探索闽南语的发展,对保护、弘扬中国古代语言遗产,研究中国其他语种以及古代闽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

使用闽南语的区域,主要以福建闽南地区的厦门、漳州、泉州等闽南区域以及闽西龙岩地区为主。

另外,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通行着近乎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

其中,通行有于台中、台北的闽南语,稍偏于泉州腔;流行于台南、高雄的闽南语,则稍偏于漳州腔。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新加坡、菲律宾、马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区也使用的语言也属于闽南方言。

? 按照闽南语发音内部特点,在福建境内,分五个次方言区域,分厦门话区:主要分布在厦门、金门、同安等地区;泉州话区:主要分布在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漳州话区:主要分布于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龙岩话区:主要分布在龙岩市、上杭、长汀、漳平县等地;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等当今的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很古老,很有特色的方言,它源出中原古汉语,又经过几个历史时期发展变化而成,具有历史悠久、语音、词汇多层次重叠、方言内部纷繁复杂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在人称代词使用上,单数和复数有不同表达方式。

数词"一"和指示词"这"、"那"的省略:量词前面的数词"一"或指示代词"这"、"那"在闽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

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

动词"有"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完成时态。

宾语提前:普通话“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

闽南方言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闽南方言研究阅读笔记

闽南方言研究阅读笔记

《闽南方言研究》阅读笔记目录一、闽南方言概述 (2)1. 闽南地理文化背景 (3)1.1 地理位置及特点 (4)1.2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5)1.3 方言形成与发展 (7)2. 闽南方言特点分析 (8)2.1 语音特点 (10)2.2 词汇特点 (11)2.3 语法特点 (12)二、闽南方言词汇研究 (13)1. 词汇分类与特点阐述 (15)1.1 日常用语 (17)1.2 习俗用语 (18)1.3 行业用语 (19)1.4 方言词汇的特点与规律 (20)2. 词汇起源与演变探究 (22)2.1 词汇起源的多样性 (23)2.2 词汇演变的途径与规律 (24)2.3 与其他方言及普通话的词汇对比 (26)三、闽南方言语法研究 (27)1. 语法特点与结构分析 (28)1.1 短语结构 (30)1.2 句子结构 (31)1.3 特殊语法现象 (32)2. 语法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探讨 (33)2.1 传统语法与现代语法对比 (35)2.2 语法变化的社会因素与文化背景分析 (36)四、闽南方言语音研究 (37)一、闽南方言概述作为中国汉语族中的一种重要方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以及周边地区,如厦门、漳州、泉州等。

闽南方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原的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

在语音方面,闽南方言的发音特点显著,其音调、音变和口音与普通话存在显著差异。

它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发音特点,这些特点在普通话中已经逐渐消失。

在词汇方面,闽南方言拥有丰富的词汇资源,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方言词汇和一些古老的汉语遗存词汇。

这些词汇反映了闽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语法方面,闽南方言的句式结构、词序和表达方式也具有独特性,与普通话存在明显的差异。

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文化交流等都对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闽南地区地处海滨,与海外交流频繁,这使得闽南方言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语言特点。

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

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

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
陈梓生
【期刊名称】《东南传播》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闽南方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超国界的汉语方言,它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征,被许多语言学家称为"语言活化石"唐宋以后,闽南人大量外迁,在输出自己语言的同时,也吸收不少外来词语,故闽南方言具有融合性的特点.闽南人还有强烈的中原文化认同感,造就了强大的文化凝聚性和向心性.
【总页数】2页(P109-110)
【作者】陈梓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博物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
【相关文献】
1.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J], 银晴;
2.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J], 银晴;
3.十载深耕闽南文化开拓课程改革新路--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十年探索[J], 李志东;吴秀菊
4.弘扬闽南方言文化的力作——林宝卿《普通话闽南方言常用词典》评析 [J], 林华东;
5.闽南方言及文化在马尼拉的传播研究现状 [J], 赵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闽南方言的特点

闽南方言的特点


对照右边的平仄格律,“节”、“发”在普通话中分别属阳平和阴平,而诗中这里要求用仄声
字,是杜甫一时差错吗?不是的。唐代的“节”、“发”念入声,属仄声韵,正合当时格律。今天用
闽南方言读之,“节” “发”还是入声字,该诗完全合乎格律。
• 可见今日普通话声调相对古汉语已有许多变化,概括起来即:
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三声。而闽南方言仍保留古汉语平、上
、去、入四个调类。例如:
阴平——开[k‘ui44] 阴上——草[ts‘au55]
去声——世[se41]
阴入——笔[pit5]
• 用闽南方言读唐人律诗绝句,与唐人所念基本一致,格律完全 相同。
二、闽南方言词汇的特点
在闽南方言的基本词汇中,有一大批与普通话词形词义相同的 词,例如,“山、水、甜、苦、写、想”等。有人对《普通话闽南 方言词典》一书所收近7万条方言词语统计分析之后发现,这类与 普通话能相互对应的语词达5万多条,占2/3强。而那些与普通话不 尽相同的词语,则大多带有浓厚的方言特色,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比如说,从以下三个方言词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到闽南人文 历史诸多现象。
“鼎”、“墟”、“甘仔得”
“鼎”在秦汉之前是全国通用的烧饭做菜的 炊具。其后中原汉人南下把这个词带到南方, 至今还保留在闽南方言中。
又如“墟”,“墟”在闽南方言中是“集市” 的意思。据周振鹤、游汝杰分析,“墟”作 “集市”义是古越语底层词在方言中的普通话有39个韵母,与闽南方言比起 来少了48个 。
闽南方言韵母保留了古代汉语的一些特征
就闽南方言的韵母看,应该说是基本保留了中古音系的特征。 闽南方言的韵母可以分为阴声韵、入声韵和阳声韵。古汉语中的 入声韵和阳声韵的六个辅音韵尾,即塞音韵尾,[-p] [-t] [-k]和鼻 辅音韵尾[-m] [-n] [-ŋ],闽南方音至今还都保留着。

福建省考研民族学与文化学复习资料重点民族特点梳理

福建省考研民族学与文化学复习资料重点民族特点梳理

福建省考研民族学与文化学复习资料重点民族特点梳理一、概述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福建省的民族学与文化学是研究福建省多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民俗文化、语言等的学科。

本文将对福建省考研民族学与文化学的复习资料进行梳理,聚焦于福建省的重点民族特点。

二、闽南族闽南族是福建省最主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等地。

闽南族的特点包括:1. 方言特点闽南方言是闽南族的主要语言,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包括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2. 福建南戏南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剧种,是闽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福建南戏主要有闽剧、潮剧、客家大戏等,以其细腻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剧情而闻名于世。

3. 文化习俗闽南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如庙会、正月十五、中秋节等。

闽南庙会是福建省的重要传统节日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仰者,其中以厦门的镇宅庙会最为著名。

三、客家族客家族是福建省另一重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龙岩、南平等地。

客家族的特点包括:1. 程序关系客家族重视程序关系,强调家族中的长幼、男女、亲疏等关系。

客家人注重家族的团结和传承,家族议事会、家谱编修等传统习俗在客家文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 客家菜客家菜是闽南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味而闻名。

客家菜注重原汁原味地保留食材的鲜味,常见的客家名菜有扣肉、卤鸭、梅菜扣肉等。

3. 木偶戏客家木偶戏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木偶的表演讲述故事情节。

福建省的龙岩木偶戏和漳州木偶戏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性。

四、其他民族除了闽南族和客家族,福建省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土著民族、壮族、苗族等。

这些民族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文化习俗,丰富了福建省的民族多样性,为研究民族学与文化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五、总结福建省考研民族学与文化学的复习资料中,福建省的重点民族特点非常重要。

闽南族和客家族作为福建省的主要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习俗,如方言、南戏、庙会、家族传承、客家菜等等。

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

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


泉州刺桐港海外交通贸易达到鼎盛时期, 泉州成为闽南地区 闽南方言在语法上也是很有特色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明清之后, 月港、厦门港先后兴起,
( 二) 海洋性
并获 得 了地 区 经 济文 化 中 心的 地 位 。 厦 门 人 是 泉 、漳 两 州 的
操闽南话的闽南族群是中华民族中面向海洋并善于航
表现如下:
所以善于航海, 与闽南人大量融入古越人有关。中国海洋文
1 、语 音 方 面
化 最 早 是 夷 越 人 创 造 的 ,《汉 书·严 助 传》说 , 古 越 人“ 处 溪 谷
⑴古 全 浊声 母 字 今读 一 部 分变 为 送 气清 音 , 一 部 分 变 为 之间, 篁竹之中, 习于水斗, 便于用舟。”《越绝书》说:“夫越性
移 民 , 厦 门 话 则 是 泉 州 和 漳 州 腔 混 合 的 结 果 , 也 因 此 逐 渐 扩 海的一个族群。唐宋期间 , 闽南地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地区。
大影响, 并取代泉州音, 成为闽南话的代表。
为了寻求发展, 闽南人大量外迁, 外迁的路线先是向南, 沿着
一 、闽 南 方 言 的 文 化 特 性
众, 大体上和闽南本土的人口数相当, 在闽南侨乡, 例如晋
江、南安一带, 外出人口比在家人口更多的村子比比皆是。
三 百 多 年 来 , 闽 南 移 民 从 祖 籍 地 带 去 的 风 土 民 情 、宗 教
信 仰 、生 活 习 惯 、历 史 文 化 等 , 一 直 代 代 相 传 , 成 为 民 众 生 活
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
文/ 陈梓生
【内容 提 要】 闽 南 方 言是 一 种 超地 区 、超 省界 、超 国 界 的
⑵有些词语的古义闽南方言至今仍然沿用, 而普通话或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语法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闽南方言是汉语方言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广东省等地区。

闽南方言作为中国南方的主要方言之一,有着独特的语法特点,包括音韵、词汇、句法等方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

闽南方言的音韵特点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

闽南方言的声母相对较为丰富,包括清塞音、擦音、鼻音等多种音素。

韵母方面,闽南方言的韵尾较为丰富,韵腹也多有变化。

闽南方言的声调系统独特,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词汇方面,闽南方言有着大量的特色词汇,这些词汇大多与当地的地理、历史、民俗等因素相关。

通常情况下,闽南方言的词汇较为丰富,表达细腻,形式多样。

闽南方言的方位词、量词等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这里”、“那里”等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略有不同。

在句法方面,闽南方言句子的结构相对简单,一般采用主谓宾的句式。

闽南方言的语序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表达更为准确。

闽南方言的语气词、语法连词等也有很多特色用法,例如“乱乱”、“讲什么风”等常用于表达感情色彩。

闽南方言作为中国南方的主要方言之一,其语法特点在音韵、词汇、句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

通过学习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增进沟通交流。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和学习闽南方言,让我们的语言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约224字】有亭向的闽南方言是中国南部福建省的闽南地区和广州等地的一种方言。

闽南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的支系,已用于汉字书写,但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闽南方言的语法特点在音韵、词汇、句法、语序、词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闽南方言在发音上有更丰富的声母和韵母,几乎每个音节都有具体发声,这也是yahoo难以辨认的原因。

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闽南方言的趋势是随着当地风俗而不断变化,灵活大气。

闽南方言多用于家庭和日常生活场地,一般都是本地人改变普通话,过去在官方文件和文学上被边缘化。

常用闽南语

常用闽南语

常用闽南语一、闽南语概述闽南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的一个方言分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是当地人民使用的常用语言。

闽南语又称为福南话、闽南话或闽南方言,在福建省被广泛地使用,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使用闽南语。

二、闽南语的特点闽南语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韵特点闽南语的音韵系统相对于普通话来说更为丰富。

闽南语有8个声调,声调的差异能够改变词义,因此掌握好正确的发音和声调是学习闽南语的重要一环。

2. 词汇丰富闽南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很多词汇在普通话中没有对应词。

这些词汇反映了福建地区的特色和生活习俗,学习闽南语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3. 语法结构简单相比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闽南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

它以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为主,很少有复杂的从句和短语结构,这使得闽南语的学习起来相对容易。

4. 重视口语交流闽南语是一种主要用于口头交流的语言,尤其在乡村和农村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因此,学习闽南语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声调,还要注重口语的练习和交流。

三、闽南语常用术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闽南语术语,供学习和参考:1.问候语–早安(zóng-á):早上好–晚安 (mng-á):晚安–感谢(kám-siā):谢谢2.家庭成员–阿伯 (a-pék):爸爸–阿妈 (a-má):妈妈–下仔 (e-á):儿子–小妹(sió-mè):妹妹3.社交用语–手机(sěn-t n̂g):手机–交朋友(kāu-pêng-iú):交朋友–好久无无见(hó-gi âh m-pòh-kiàn):好久不见4.饮食文化–福建面 (Hok-kiàn-mī):福建面–油饭(iû-p n̂g):油饭–鲁肉饭 (Ló̂-bah-p n̂g):滷肉饭5.常用动词–吃 (chi âh):吃–喝 (h ôh):喝–睡觉 (chh êh-kiàu):睡觉6.常用形容词–高兴(kô-heng):开心–难过(lâm-kò):难过–美丽(bí-lí):美丽7.方位词–里面(lí-b n̂g):里面–外面 (u âh-b n̂g):外面–上面(siān-b n̂g):上面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闽南语术语,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词汇,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和社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方言词汇方面的特点
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 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方言的口语中却是基本词 儿。例如: 岫〔siu22〕《广韵》宥韵似切:“山有穴曰岫”。闽南方言 指禽、兽、鸟、虫的巢穴。例如:鸡~,狗~,鸟~,蚁~。 〔k‘a55〕《广韵》肴韵口交切:“胫骨近足细处”。闽南 方言指“脚”。〔k‘053〕《广韵》皓韵苦皓切:“水乾”。 闽南方言指水少,稠。例如:糜~。(粥稠) 〔ka21〕《集韵》效韵居效切:“水也”。闽南方言指水多, 稀。例如:糜野~。(粥很稀) 〔bi?32〕《广韵》屑韵莫结切:“不相见貌”。闽南方言 指躲藏不见人。例如:伊~咧。(他藏着) 踅〔se?5〕《集韵》薛韵似绝切:“旋倒也”。闽南方言指盘旋; 绕。例如:车~来~去。(车子转来转去) 有些词语的古义闽南方言仍然沿用着,而普通话或其他汉语方言 已经转义了,例如: 走〔tsau53〕闽南方言仍保留着古义“跑”。例如:伊~来~ 去。(他跑来跑去) 丈夫〔ta22p55〕闽南方言仍保留着古义男子汉,男性的意 义。例如:伊生~。(她生男儿)
有浊音声母b、g。这两个全浊声母分别来于古次浊 声母明微母和疑母,如“武”、“义”等。 没有撮口呼韵,只有开口、齐口、合口三呼,例如 “鱼”,在闽南方言中其韵母或读为〔u〕,或读为 〔i〕,或读为〔〕,不读〔y〕。 以上六点,似可做为闽南方言在语音上的主要特征。 1——4四个特征,在闽语的其他方言中也存在,但 在共同语中不见。5、6两个特征,不仅共同语中不 见,在闽语其他方言中也不见,因此可为闽南方言区 别共同语和其他闽方言的主要特征。
闽南话对话片段
老太婆:你什么时候上来的? 年轻女子:我现在刚上来. 老太婆:现在刚上来?他是你公公啊? 年轻女子:我公公,我公公. 老太婆:哦,你儿子都说不来,你又说这么好. 年轻女子:我是水头人.(水头人,平阳人,??人(听不清楚)) 老太婆:哦,你是水头人. 老太婆:哦,那倒是哦,那倒是哦. 年轻女子:你坐这儿玩啊? 老太婆:恩,我坐这儿玩. 老太婆:天哪,你这么年轻我都不知道啊? 年轻女子:年轻?我儿子都十几岁了,我自己都三十多岁四方言又叫闽南话,也有人叫它河洛话或福 佬话。它早期以泉州话为代表,现在以厦门话 为代表。但泉州话的影响仍然很大,闽南早期 剧种梨园戏,至今仍以泉州音为标准音。 闽南方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福建南部 和台湾一带说的闽南话;广义指福建南部和台 湾一带及其以外一些地区、国家说的闽南话。 全世界操闽南方言的有6000多万人,分布 于省内外和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可见,闽 南话是一个超地区界、超省界、超国界的一个 汉语方言。按其广义闽南方言具体分布如下:
第六讲 闽南方言的主要特点
闽南方言的学术价值
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 特别古老的语言。为什么说闽南话是世界上一 支特别古老的语言呢?其一,是说它形成的历 史悠久。其二,是说它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 汉语的许多特点,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显 著的,也是区别汉语共同语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我们在研究闽南方言的特征时,要突出 这一点。下面我们拟以此为基点介绍一下闽南 方言的特征。
闽南方言主要参考文献
林连通:《泉州市方言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版;闽南文化的载体闽南方言说略,闽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献 出版社。 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 3年版。 王建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鹭江出版社1994 年版。 侯精一主编、周长楫撰写:《厦门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 2年版。 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周长楫、欧阳忆耘:《厦门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 98年版。
港澳片 它分布于香港、澳门地区。使用人口有几十 万。 国外片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 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华侨、华裔,使用人 口至少有1000万人。亚、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 华裔说闽南话的人数估计也不在少,由于资料限制无 法具体统计。 此外,浙江的温州、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 县市,约有140万人说闽南话。江西的广饶、广丰、 玉山等市县约有40万人说闽南话。广西的柳州、平 南、平乐、陆川等市县,近30万人说闽南话。四川、 江苏的一些地方和福建闽北的福鼎、霞浦,闽中的永 安、三明、沙县等一些乡镇,也有讲闽南话的。
闽南方言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
古全浊声母字今读一部分变为送气清音,一部分变为 不送气清音。如“病、条、直、钱、舅”等古全浊声 母字,今闽南方言读不送气清音;“皮、柱、头”等 古全浊声母字,今闽南方言读送气清音。 古非母字(轻唇音)在今闽南方言口语中,不少仍读 为双唇音(重唇音)。例如“飞、蜂、肥、饭、放、 斧”等字,在今闽南方言口语中声母读为〔p〕〔p ‘〕。 古知组字(舌上音)今闽南方言口语中不少仍读为 “舌尖音”,例如“直、柱、竹、中、抽、茶、虫” 的声母读〔t〕或〔t‘〕。 有〔-p、-t、-k、-?〕四个塞音韵尾和〔- m、-n、-N〕三个鼻音韵尾。例如“急、出、笔、 铁”和“饮、专、龙”等。
闽南方言最大的学术价值,除了它的复杂性之外,最 主要的是保存着许多的古音、古词汇和古语法。如上 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古汉语,即便是语法也 是一样,例如“阿”的用法可见《史记·扁鹊传》(故 北济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有”的用法可见 《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未”的 用法可见《史记·田传》(郡除吏已尽未?);“无” 的用法,可见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 饮一杯无?);“乞”的用法比较晚,可见清的《错 认尸》(周氏不敢言语,乞这大娘骂了。)。 由于闽南方言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较多,因此被学术界 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对汉语古 音的构拟,古籍的训释,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 意义,如清朝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 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论断,在闽南方言中就可以找 到有力的例证。因此,闽南方言历来为国内外语言学 家所重视。
雷州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的湛江、 海康、徐闻、遂溪、廉江、茂名、吴川、电白 等县市。以海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 万。 海南片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海口、琼山、文 昌、屯昌、琼海、定安、万宁、澄迈、昌江、 东方、乐东、陆水、白沙、崖县、保宁、琼中、 临高、儋县等市县。早期以文昌话为代表,现 以海口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闽南方言语法方面的特点
闽南方言在词法和句法方面都有自己的许多的特色,下面略举几 例: 用“内部屈折法”构词。这种构词法是通过改变语词的读音来产 生新词的构词方法。例如:泉州话的三个单数人称代词“我” 〔gua55〕、“汝”〔li55〕、“伊”〔i33〕分别 换上或加上鼻音韵尾〔-n〕可产生新词“阮”〔gun55〕、 “恁”〔lin55〕、“〔in33〕。这三个代词很特别, 既可表示复数,也可表示单数。例如在“阮尽卜去北京”(我们 都要去北京),“阮”表复数;在“伊是阮兄”(他是我哥哥) 句子中,“阮”表单数。 “阿”可作人名和称谓的前缀,表示亲昵。例如:阿琴、阿母、 阿兄。 “有”可以与形容词组合表性质。例如:有厚、有红、有感、有 甜。4“未”、“无”置于句末,表示疑问。例如:汝食未? (你吃了吗?)/汝去泉州无?(你去泉州没有?) “乞”在闽南永春话中可置于句中构成被动句。例如:伊乞人拍 一摆。(他被人打了一次)从上举数例中,足见闽南方言在语法 上也是很有特色的,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例举。
直接吸收一些外来词。闽南方言有一些直接从外族或外国语言中吸收 来的外来词。这些词儿,在普通话中不见,在其他汉语方言中也罕见, 例如:洞葛(文明杖)、马干(吃)、交寅(结婚)、巴刹(市场)、 奥屎(球出界,犯规)、五忌(商店的外走廊)。 具有一批方言特有词。这些词与普通话的词形、词义都不相同。例如: 囝〔kia<A494>53〕儿子;儿女:伊有两个~。(他有两 个儿子) 兜〔tau55〕家:来去阮~。(到我家里来) 〔sia<A494>22〕木制谷仓,长方形:开~。(打开谷 仓) 龟〔ku55〕一种龟形的米制食品:秫米~。 此外,还有一大批有音无字的词儿。例如:口〔hm?32〕 (用力砸或打,如“用石头~落去)、口〔na<A494>32〕(很 快闪现一下,如“九月九~日”)。除此以外,闽南方言还有一些有 特色的词语,如“同形异义词”(大家*婆婆、冤家*吵架、手指*戒指、 风车*汽车等)、“逆序词”(风台*台风、气力*力气、康健*健康、 头前*前头等)、“合音词”(如〔bue22〕不会、〔sia g35〕谁等),这里不再细说。
闽台片 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 漳州、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 以及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桃园、 苗栗、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义、 宜兰、云林、台东、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的 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 潮汕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汕头、潮州、 澄海、潮安、饶平、南澳、普宁、惠来、潮阳、 揭阳、揭东、揭西、陆河、汕尾、陆丰、海丰 等市县。早期以潮州话为代表,现在以汕头话 为代表。使用人口1000多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